臺灣建築學會會刊雜誌, 七月
商品描述 | 臺灣建築學會會刊雜誌, 七月:建築藝術家的教育漢寶德先生與南藝建築藝術研究所文/黃奕智1995年,我大學畢業,自覺並沒有習得充分的專業養分與能力,只是充滿著對於建築與 |
---|
商品描述 | 臺灣建築學會會刊雜誌, 七月:建築藝術家的教育漢寶德先生與南藝建築藝術研究所文/黃奕智1995年,我大學畢業,自覺並沒有習得充分的專業養分與能力,只是充滿著對於建築與 |
---|
內容簡介 建築藝術家的教育漢寶德先生與南藝建築藝術研究所文/黃奕智1995年,我大學畢業,自覺並沒有習得充分的專業養分與能力,只是充滿著對於建築與藝術的渴望與困惑,滿心期待漢寶德先生自1993年開始籌備的台南藝術學院,或者可以提供我一系列疑問的解答之處,一個對於建築與人生追求的應許之地。然而,研究所考試簡章公佈,南藝率先成立的系所中,並沒有建築所的身影。在極端失望與沮喪的情緒中,我只能先完成服役的義務,並在老天的安排下,前往馬祖北竿進行人生第一場的行者修煉。在外島的軍旅生涯裡,很快因為專業的關係,而被借調到北高指揮部工程組,負責多項北竿島軍事營舍的兵工自建工程,也是開啟我接觸建築實作經驗之始。軍旅途中欣聞南藝第二年將開設建築藝術所的消息,每天利用晚上的睡覺時間,在極端克難的情況下重新設計、製作設計作品集,並放棄剩下一年僅有兩次的返台休假,全數投入第一屆南藝建築所的筆試與口試的機會。記得在口試的時候,漢先生皺著眉頭問我:「為什麼你的作品集這麼不建築?」而我在極度心虛的情況下,竟然以問題回覆:「我以為我申請的是藝術學院?」也慶幸漢先生與王為河老師的大度,並沒有因為小子的無禮而生氣,才開啟我在南藝的求學之旅。南藝一開始便要求學生具備國際化的能力。漢先生認為,只有把視野放到國際上,那麼學校是在台北或是官田,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差別。因此,入學前的暑假,是全校混雜在一起,先修因能力而分班的英語課程,主題也都與藝術相關。全校不同科系的同學全部混在一起上課,下午還有經典影片的放映會。很快地在那一個多月以內,全校同學都混熟了,也奠定了日後跨領域學習和交流的基礎。當時第一屆成立的是造型藝術研究所、音像紀錄研究所、博物館學研究所、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大多數都是第一次納入學院體制的藝術相關專業,因此,前幾屆的同學裡面,如造型所與音像所,有許多都是已有相當創作經驗的藝術家與紀錄片工作者。而博物館所與藝術史與藝術評論所,則是聚集了許多對於特定主題學有專精的研究者。建築藝術研究所、應用藝術研究所與七年一貫音樂系是在第二年才加入,相對於其他科系的學生,當時建築所的同學的組成多半是應屆畢業生為主,在創作經驗上較為不足,因此,在當時與其他科系的老大哥與學姊們交流時,往往可以獲得許多不同面向的人生體驗、藝術創作甚至製作技術與人文思維上的建議與開拓。也或者因為在開學之前便已與不同領域的同學有著充分的交流討論,也影響著我們在學期間,也經常會利用機會去選修、旁聽、參與其他所的課程、工作坊、評圖及相關活動。回顧漢先生在提及其籌備台南藝術學院的過程中,常喜歡對教育部的長官們說,其實正規的藝術教育並不是必要的,但是要辦就應該辦好。然而,漢先生所謂藝術的學習不需要正式的教育,並不是指藝術家的養成不需要被教育。漢先生認為,藝術的基礎是技藝,非勤加練習不能掌握。這種技藝固然可以自學而成,但是跟著老師學還是很有必要的。技藝之部分越高的藝術,越需要跟老師學注 2。因此,在這個概念底下,一開始台南藝術學院的藝術教育,就不是一種通盤性、系統化、機制化的規劃。而是回歸到老師與技藝本身,以老師們的專長出發。透過在生活與創作過程上的不斷練習、討論、啟發、創作、反思及思辨之過程,在重複性的演練迴圈中,逐步地去認識到老師的思想觀念、創作理念與藝術價值觀,進而進行批判性的反思而逐步建立起創作者自身的能力與價值觀。因此,在課程上的規劃,便不是有一個對於「建築藝術家」此一角色或身份的明確定義或是預設的立場,並且試圖透過機制性的課程設計來培養出合格的、一般性、符合社會預期需求的建築藝術家。在藝術教育的規劃設計裡,漢先生給予所聘請的老師們相當大的自由度,不論是教學方法、時間、方式等等,都盡可能地給予最大的尊重與自由,讓師生共同去探索藝術與創作的未知領域,而不被體制所約束與限制。漢先生曾說,藝術教育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便是書籍、老師與作品,教室是最不重要的。興致一來,師生們可以隨意在樹下圍坐,在小橋流水旁,在作品前,在生活中,恣意談論藝術,討論作品。隨處是教室,隨時可教育。而這種在生活中討論、學習的氛圍與方式,或者也是早期南藝校園生活中,對於藝術教育的傳授與學習的特色。因此,南藝在教學系統上,某種程度上是依循著師徒制的精神,強化凸顯藝術家的個人性而不是普遍性。漢寶德認為,藝術大致上可以區分為「高級藝術(high art)」與「民俗藝術(folk art)」兩大類型。其中,在藝術家的訓練與養成過程中,「民俗藝術」是一脈相承、蕭規曹隨的。它屬於社會生產技能與物質生活的一部分。一但跟著師父學會了「民俗藝術」的製作與表現的形式與方法,就可以不斷的重複使用、生產、製造,以維生計。此外,在「高級藝術」的訓練學習領域中,也有著師承的系統與關係,但是比起「民俗藝術」的傳承,卻是擁有較高的自由度。在「高級藝術」的傳承上,做弟子的總是以擺脫師傅的風格影響為最高目標。這是因為「高級藝術」不是為物質生活而創造的,而是要求能達成一種精神上的滿足注 3。因此,在南藝建築藝術研究所的教學安排上,會因為主帶老師對於建築藝術的不同認識與價值觀,而形成不同的分組與研究上的不同進路。此外,隨著時間的流轉與演變,每個分組的方向與發展也有著不同的繼承與轉化。在建築所初創時期,一開始是由王為河老師主導創作研習的方向,而創所所長邱博舜則擔負著建築理論的教學工作。漢寶德先生則是開設了「中國藝術與文化」的遠距講座課程,邀請當時文化、藝術、國學界的大師們,以演講的形式分享他們對於文化、藝術與哲學的觀點與想法。漢先生認為,建築藝術家的養成過程中必然是仰賴跨領域的交流,而邀請藝術與人文領域的大師們給予講座,將有助於年輕的建築藝術家們親身體驗大師的風采,有助於開展學生們視野的深度與廣度。創所第二年,同樣擁有多年創作經驗與資歷的呂理煌老師被延聘進來,成為引領創作方向的第二位專任老師。同時在邱博舜所長的邀請下,劉舜仁老師與邱上嘉老師成為系上的兼任老師,負責引領型態理論與電腦科技的介紹與應用方向及可能性。隨著建築所師資架構的初步完成,以及第一屆學生的學成畢業,漢先生於2000年時從南藝退休,隔年邱博舜所長轉任台北藝術大學,南藝建築所也迎來第二階段的發展。首先加入的是留法的江冠勳老師,採取理論與創作並重的發展路徑。遺憾的是江老師於2009年逝世,其發展方向也隨後停滯。2003年時則有曾旭正老師加入,並成立「社區營造組」的新走向。之後於2013年邀請汪文琦老師加入後,關懷的領域與範圍更為擴大,因而改名為「城鄉思維與實踐」組。2016年,呂理煌老師退休,呂理煌老師的「建築繁殖場」也正式退出南藝。該組則由其學生,也是繁殖場第四代的鄭乘騏老師接手,改名為「場域.結構.行動」組,又名B群(Group Bricoleur),以示對於上一代的傳承與變革。2023年,曾旭正老師退休,陳惠民老師加入,「城鄉思維與實踐」組也開始了其世代的傳承與轉換。南藝建築所從1997年創所至今約30年以來,除去因邱所長轉任與江老師逝世之故,而無法接續發展的理論組與理論創作組,目前的「創意創作組」、「場域.結構.行動組」以及「城鄉思維與實踐組」,均經營了廿餘年的時間,也在某種程度上,透過教學與創作的實踐發展,回應了漢寶德先生當年創校創所時,對於建築藝術家的想像與期許。雖然,漢先生曾經說明當年原本意圖成立的是「環境藝術研究所」,而不是建築藝術所。但是,漢先生並未對於建築藝術所的走向,進行任何的干預與限制。這點正如同其在校園規劃之初,便立下了「先建立架構,以待後人填充」的開放性思維及作法。本期便收錄其於1998年由時任之邱博舜所長進行的訪談紀錄—「建築藝術家的教育」,一窺漢先生當年的設所理念。2004年,聯經出版了漢先生《給青年建築師的信》,亦可視為是其對建築教育思想的總結,或者從中也可以找到一些與南藝建築所各組老師這些年來發展成果的切入討論方向。
產品目錄 4 主編的話/褚瑞基建築藝術家的教育5 建築藝術家的教育漢寶德先生與南藝建築藝術研究所/黃奕智11 話說南藝建築研究所之前東海建築系的故事(1967-1977)/黃健敏15 建築藝術家的教育訪漢寶德校長/邱博舜24 一座漢寶德最後的建築/王為河32 漢寶德校長與建築繁殖場的成立呂理煌訪談/黃奕智44 把日子拉回到1998/蕭紋娉49 偏離與兼容漢先生的建築藝術/徐昌志53 從獨創到共創南藝大漢寶德校長創校初期的跨領域學習與生活之路/吳宜晏61 回首南藝20載/曾旭正66 邁向博物館的建築人/賴芷儀76 建築、環境、生活世界漢寶德的未竟之志與今日的我們/汪文琦86 構不構是一種能動一種生活養成的建築教育/鄭乘騏下期預告92 建築的解嚴世代,是誰?影響誰?能複製?能超越?/王進坤會務要訊93 本會主辦、協辦、贊助及參與之活動廣告索引
商品名 / | 臺灣建築學會會刊雜誌, 七月 |
---|---|
簡介 / | 臺灣建築學會會刊雜誌, 七月:建築藝術家的教育漢寶德先生與南藝建築藝術研究所文/黃奕智1995年,我大學畢業,自覺並沒有習得充分的專業養分與能力,只是充滿著對於建築與 |
誠品26碼 / | 2681237447035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9x26 |
級別 / | N:無 |
內文 : 今年是出生於 1934 年的漢寶德先生的 90 歲冥誕;10 年前漢先生過世時儘管他年事已高並無公職,但對文化
教育仍具有巨大影響力;他所倡導的美學教育計畫,如今仍在進行中;他倡議的空間母語,部分也轉化成了
老屋改造政策、引領「現代建築史學會」以及「實構築」機構的出現。
對於建築人而言,漢先生的成就一方面在建築教育,另一方面則在台灣現代建築發展。他在東海大學任教並
改革了教育的方向,也定錨了建築系教育接軌世界建築教育的方向;在他任教同時,創辦了《百葉窗》及《境
與象》雜誌,以一名學者之力試圖傳承歷史以及推廣台灣建築與世界文化的接軌。
70 年代末之後,漢先生出任中興大學理工學院院長、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籌備主任及館長直至 1995 年。此時
他開始發表建築設計作品,由早期的洛韶山莊到救國團時期建築、由具幾何量體變化的「後柯比意」風格到
後現代「大乘建築」風格,引動著台灣建築現代化辯證的軌跡。這一段時間也是他開始鼓吹倡議博物館法立
法的時間,這漫長的立法過程直到他 2014 年過世都還沒有正式完成立法。
1996 年漢先生接任了台南藝術大學的籌備主任,隔年他任台南藝術大學校長。本期專題便是由台南藝術大學
的建築研究所的創立這一個議題開始。這一座初生之犢的建築學院之後成為台灣建築教育及文化發展中最生
猛的一員,而如今由其創院的幾位教師已陸續退出教職或也即將退休,而不少曾在這裡受教的次世代們也開
始進入台灣各大建築學系中任教,繁衍著由漢先生創校理念中對於建築教育的期待。
漢先生的對於建築教育的觀點來自於兩點,一為人文主義。他視建築教育是一種 Artes liberals( 博雅教育),它
是一種追求真理的詢答過程。它不是技術的訓練,更不是一種絕對化的科學學習;二為他認為學校必須扮演
一種積極的文化對話平台;學生與教師間是不存在絕對的階級關係,而是在自由、動態及積極性中尋求前進。
本期的客座主編黃奕智老師目前任教於淡江大學建築系,他是建築所呂理煌老師的學生。在當時建築所成立
之時,漢先生邀請了來自東海建築系的邱博舜擔任所長,同時網羅了來自於銘傳空設系的呂理煌、實踐空設
系的王為河以及由法國剛學成歸國的江冠勳老師,組成了第一代的南藝大建築研究所的核心師資。之後有曾
旭正、汪文琦以及鄭乘騏、陳惠民老師的陸續加入。
台南藝術學院的建築研究所,應該是台灣唯一屬於原生「藝術學院」的建築所,由創校、創所至今保持一致
名稱未曾改變。本專題對於這一個總被認為頗具神秘,甚至好像一群操練著外人難解的「建築藝術煉丹術」
的師生們,有一份自己人對外人吐露秘密的深深訴說。黃奕智老師邀請了創所之初各組的幾位學生書寫當時
的教育及生活觀察,同時他也訪問了呂理煌老師,並邀請王為河、曾旭正幾位師長書寫專文論及漢寶德先生
所創學校理念。建築所中仍舊濃郁到無法散去的理想氣息,大概打從漢寶德任為南藝校長之時,就已經被播
散開來了。
最佳賣點 : 中文雜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