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K 印刻文學生活誌, 九月
商品描述 | INK 印刻文學生活誌, 九月:INK印刻文學生活誌253期(2024/09):誠品以「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為核心價值,由推廣閱讀出發,並透過線上網路,傳遞博雅的溫度,打造全新 |
---|
商品描述 | INK 印刻文學生活誌, 九月:INK印刻文學生活誌253期(2024/09):誠品以「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為核心價值,由推廣閱讀出發,並透過線上網路,傳遞博雅的溫度,打造全新 |
---|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影響我最深的一本書【封面故事】本期逢周年紀念,特別邀請多位作家,從小說、散文和詩三個文類,各自從台灣當代文學作品中,挑選一本書,並談談這本書在各自的經驗中,如何影響,甚至改變了各自的創作和生活。即便是簡單直接的問題,卻也引出許多不一樣的線索,沿著各自的閱讀思考和尋書的脈絡延展,相互牽引,又都其來有自。藉由書的傳遞,在各自的閱讀和理解中,衍伸出諸多的路徑,漸次緣起展開,析解剖面,也如裸露的地層,因層層的渾厚堆疊而安穩,築構一代一代文學的地質。
產品目錄 【目次】編輯室報告010轉往遠方 蔡俊傑030封面專輯 影響我最深的一本書﹝小說﹞034那些虛構的祖靈教我的事──讀《一九四七高砂百合》 朱和之038《西夏旅館》之於我 朱嘉漢042一本讀了好久的小說 吳佳駿046都春美後,瀟湘神 林佑軒050喑啞的鳴叫 連明偉054回到赤裸的起點──重讀《太陽的血是黑的》 班與唐058文學的談法——從〈暮色將至〉到《島(新版)》 梁莉姿062駱以軍總是比較長 陳栢青068日出 楊富閔072沉默之後的島 蕭熠﹝散文﹞080《飲膳札記》與「高昇排骨」 田威寧083唯有書寫,得以繼續 徐禎苓086黃宜君:《流離》的完成與未結束 吳曉樂090在時空中迷走的散文書寫者 林徹俐094紡車旋轉 張馨潔098夢及其抵達的 許閔淳102招魂與劇痛:試談李維菁《老派約會之必要》與散文的虛構問題 楊智傑106破繭 溫如生109一個深呼吸 蔣亞妮114如果這都不算愛──重讀《探路》 蔡欣純﹝詩﹞122無限的背進 任明信125見者之言,時代的心 李長青128迴行反覆的煉金術:讀楊佳嫻《金烏》 林宇軒132薔薇的幻影 林佑霖136檸檬和填滿黑洞的泡沫:談《少女詩篇》 徐珮芬140二十五年後,我們持續跳著的那隻Salsa 崔舜華144寬恕的不可能——讀孫維民《麒麟》的〈懷人〉三首 曹馭博148陽光下,文學院的毛柿果實纍纍 陳昱文152序文與詩一樣耀眼──詩人羅智成致讀者 廖亮羽156持柄為鋒,玩世甚恭──楊澤《彷彿在君父的城邦》 蕭宇翔﹝新的起點﹞160必要的間距 童偉格
商品名 / | INK 印刻文學生活誌, 九月 |
---|---|
簡介 / | INK 印刻文學生活誌, 九月:INK印刻文學生活誌253期(2024 09):誠品以「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為核心價值,由推廣閱讀出發,並透過線上網路,傳遞博雅的溫度,打造全新 |
誠品26碼 / | 2680135862094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級別 / | N:無 |
內文 : 【編輯室報告】
轉往遠方
就好像在某個夏日午後,收到了邀稿訊息「影響我最深的一本書」,斟酌著手邊的工作和時間,其實更猶豫的是,突如其來的問題,令人在意的那個「最」,是怎麼樣的影響?跟最喜歡不一樣嗎?只能一本啊?「真麻煩啊。」比起應答稿約,不免先自我答問了起來。浮想片刻,要不是腦袋空白,要不就是有太多本難以抉擇,起身走近書櫃熟悉的角落,自然地,從平時拿得太習慣而順手的位置,正準備抽出一本書,伸手,卻又撇見旁側,或者上下層,有一本熟悉的書名。接著彷彿想起,某一本許久沒讀的書,某一位作者的名字,迴身翻找,最什麼的,都先稍等,先找到此刻,想起的那本書再說。
就只是再說,還沒有答應要寫呢。也許重新再讀個幾頁看看,總覺得,可以再想到更多相關或不相關的什麼。這時稀微的陽光,安靜緩慢地灑進窗邊,薄薄的一層輕輕掀飛了空中的塵屑,時間搔弄著鼻頭,躺成一瞥目光。影響像是光芒虛掩著,把我,曬出一道道影子,而最深的,是時間裡忽大忽小的雨,驟來還走,流動積累,一陣陣雨,一本本書,繼續翻頁。
要如何在諸多書當中,選出一本所謂的「影響最深的」,光是列出可能的書單,猶豫就不只是半天了。
我們常在每一本書出版時,都會說書有書的命運,那其實每個人與書的交會,都是一種獨有的際遇。當然,也不需要什麼都要扯上命運,所謂命運,更多是存在於作者與編輯那美化的期望中。但有時對於讀者來說,與某些書或作品的相遇,確實成為一種關鍵,也許是擴展了視野,意會到更多的可能性,某種傷害的同理,想像的共感,觀看世界的方式,也許獲得同理的自信,也許是對虛無的坦然,也可能是純粹的,覺得不再寂寞的處之泰然。也許,也許還有更多意想不到的,甚至是不足為外人道的,那些從此以後,我可能跟原本的自己不太一樣了,「從此,我無法再……」的那種隱密的震盪。
常常晚上下班回來時,若還有餘力坐到書桌前,總會拿起某幾本自己喜歡的書,就是隨手翻個幾頁,讓自己安下心來。那與閱讀不同,更像是藉由這些文字,在調校著自己內心的感覺刻度,一邊估量著,對這個世界的觸感是否偏斜了準心,試探著內在的受力是否延遲頓緩了,以及相對錨定自己,此刻在何處。而我在想,影響是什麼?也許,其實是距離,必須留下那些讓變化可以發生,進而長出自己的細節的空間與時間。
我想到以前在南部家裡,鄉下入夜後便少有人車在外走動,村裡人家們幾乎早早都關燈睡下。而每每在近午夜時候,那黑夜的空中,總會傳來一陣明顯的轟隆轟隆的聲響,小時候不知道,總是一番莫名,以為是怪風,甚至賦予更多奇異的聯想。直到後來,知道那是末班火車駛過附近車站的聲響。說來好笑,也是後來長大些,才發現就距離家裡走路約十五分鐘的路程,在田野的邊沿小路繞進去,在一處不引人注意的角落,藏有一個小火車站。
那是一個無人駐守的月台,那時地上拉長到遠端的那兩道鋪著石礫的鐵軌,成為一條劃分離去和回來的邊界線。我還記得那個稍高於鐵軌的無人月台,上面沒有什麼遮蔽物,也沒有任何的擺設,只有一張沒有靠背的木長椅,椅子後面一個大跨步是旁邊住家的木柵牆。牆上架構著幾根排列的木柱子衍伸到月台上,那一根根橫直的木頭上攀爬著一大叢的九重葛,那些綠色的藤莖和葉子向旁側和上方暴長,在那長椅上頭成為一片天然的遮蔭。在白日黑夜裡,在有人無人的時刻,每每風吹過,那在不同時刻停留或直接穿行而過的各式快慢列車,伴隨著聲響,總會輕易擾動著那叢花葉,以及倒映在地面上的影子。
而只要我待在家裡的時候,在夜裡聽見那末班火車轟隆而過,總不由得會想起從家裡去往那車站的路上所見的種種,想著那月台邊的花叢葉影如何搖曳擺盪,想著那列火車,從何處來,在深夜會開往何處,我彷彿也跟著乘上,帶著我到了更遠更遠的地方。
而我在想,那些書頁翻動的聲響和深刻的文字,就好像那可想見卻又不得其見的月台,成為轉往遠方的,其中一處抵達,與出發。
最佳賣點 : 中文雜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