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黃向堅 專輯 楊英風百年大展 浙博金石書畫系列展 北京藝博館藏乾隆御筆書畫【內容大綱】(編者的話)美的有感生活文‧編輯部明代末年,蘇州西郊閶門外上塘桐徑橋西李王廟西鄰道,黃氏一家自家長黃孔昭府學中試(1633)後,就一直居住於此。黃孔昭,這位出生在明代,逝世時紀年卻是清代的江南文人,在明崇禎十六年(1643)選授得雲南大姚令,是年就任。黃孔昭此去雲南,不僅遇上始料未及的劫難,也間接地改變他兒子黃向堅的一生。父親赴雲南就任不久後,崇禎十七年(1644)三月十八日,李自成軍隊攻陷北京紫禁城,不過一月之餘,清軍入關。第一時間,這消息尚未傳到長江以南,僅是「道路之口驚傳不一」。五月四日,監國的福王發布哀詔,明亡、皇帝自縊,家國失陷的噩耗已成事實。但當時位處西南一地的雲南、貴州等地,因有抗清勢力存在,成為清室討剿的目標之一。父親此去雲南便音訊全無,人在蘇州的黃向堅,焦頭爛額、坐立難安。順治八年(1651)即國難發生後八年,黃向堅不顧家人阻攔,隻身前往西南尋親。順治十年(1653)六月偕親歸里,承歡凡廿年,父母歿。此後,黃向堅與他的「萬里尋親」,基本成為清初江南一地最傳奇、也最知名的孝子楷模。但大團圓故事沒說到的是,黃向堅回鄉後所繪製大量「萬里尋親圖」的來龍去脈也未再述及從「明代官」到「清代民」的黃孔昭心境變化;又或者,黃孔昭的滇黔同僚,幾不見於清代官修史書的疑雲;以及江南遺民士大夫是如何透過「萬里尋親圖」為載體,寄託亡國之痛的複雜感情。「孝子萬里尋親」的故事,並未如表面上所見那麼簡單。本期特邀多位學者專家,針對黃向堅其人其藝,以「萬里尋親圖」為核心,探討這位紀實山水畫家的生命故事和影響。血淚與丹青,點滴交融,充滿了細膩的情節與精神感染力。沒有說完的故事,還包含了雕塑大師楊英風,除了廣為人知的公共雕塑藝術品之外,還有十分精采的版畫、水墨畫及他長久以來對宗教文化的深刻關懷。逢大師百年大展,本期〈楊英風百年藝術展覽掇華〉將一一細數大師的藝術軌跡和作品風華。〈北京藝術博物館藏乾隆御筆書畫綜覽〉、浙江省博物館「金石書畫」系列展等文,都是對現存作品更進一步的挖掘與探討。隨著考古遺址的出土、新材料的發現,或是進步科技的發明等,今人對於過往歷史的理解和詮釋,就像是一部始終說不完的故事,充滿無限的想像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