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第九號交響曲》是歷史上最高成就的神品!!◎「合唱交響曲」的奇蹟已成為作曲家、音樂家們公認無法超越的極至經典!!經歷了一生的苦難、衝擊,通過歷練之後,在晚年時期對生命的領悟與哲學思考,《第九號交響曲》是貝多芬畢生的藝術菁華。在「合唱」之後,在也聽不到幅度這麼寬廣,如此富有包容性與生命力的作品。這部曠世奇作,是對指揮最艱澀困難的挑戰,也是作曲者、指揮者、演奏者功力的嚴苛關卡。 貝多芬創作第九號交響曲【合唱】的靈感,是來自於德國詩人席勒(Fredrich Schiller)的作品《歡樂頌》(An die Freude),貝多芬年輕的時候就很喜歡席勒的詩,也一直想著要把它加入自己的音樂中,在1822年開始譜寫第九號交響樂曲時終於將他的心願融入其中,不同的是他在最後第四樂章人聲合唱引述【歡樂頌】時還是有稍加修改了一些詩篇內容,但仍不影響整體面貌。第一樂章:莊嚴而從容的快板d小調,2/4拍子,奏鳴曲形式。帶有隆重且悲壯,就像不斷的挫折襲來,也不斷的將其打敗般。由細小的切分音組成的引奏,象徵艱苦鬥爭的磨練,在巨大的震撼力和悲壯的色彩中,以雷霆氣勢奏出第一主題,排山倒海式的龐大主題,引導樂曲前進。旋律跌宕衝擊,壓抑悲壯起伏,鼓舞生命衝擊障礙,突破難關獲致勝利的景象。Molto vivace第二樂章:活撥的極快板貝多芬在此跳離傳統模式,相異於之前慢板或行板的緩慢樂章,以歡樂節奏展現出與第一樂章迥然不同的氣氛,中段旋律優雅美麗,是貝多芬最美妙的作曲之一。以比較歡樂的節奏來表現出與第1樂章的差別,雄壯的節奏中帶有活潑存在。Adagio molto e cantabile第三樂章:莊嚴的行板如歌的柔板,降B大調,4/4拍,相對於前兩樂章的澎湃,第3樂章顯得格外寧靜優美不少,令人醉心的旋律讓人彷彿忘記一切;不規則的變奏曲式,以對比手法呈現。貝多芬有意在編排上作大幅創新。由小提琴奏出的主題,以木管樂器與之應和,這個樂章相對前面兩個樂章顯得寧靜、安詳。曾被白遼士稱為「偉大的樂章」。Presto第四樂章:急板4/4拍。是貝多芬最受矚目的交響曲樂章,也是整部作品的精髓,席勒的「快樂頌」即被安排於此。衝擊、革命、挑戰、歡欣、希望、鼓舞,貝多芬畢生的菁華盡在就在這個樂章中;一開始就讓人緊張感再起,而第4樂章所加入的人聲合唱,也是當時交響樂史上第一次將人聲融入演奏中,起先不久即聽到著名的旋律從耳邊響起並讓心中泛起了感動。接著藉由男高音開始拉開人聲合唱序幕,到最後整個合唱拉起了感動的氣勢~~整個人雞皮疙瘩都起來了!!在最後結束後仍只有【感動】可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