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好享讀: 世界文學大師短篇小說選: 亞洲、美洲篇 | 誠品線上

中學生好享讀: 世界文學大師短篇小說選: 亞洲、美洲篇

作者 有島武郎/小川未明/小泉八雲/德永直/列姆昌德/厄尼斯特.湯普森.西頓/歐斯勒/李察.賴特/歐.亨利/史達柯頓/傑克.倫敦/朱艾特/何塞.安托尼奧.坎波斯/阿布拉姆.瓦爾德羅馬/巴爾多邁羅#
出版社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中學生好享讀: 世界文學大師短篇小說選: 亞洲、美洲篇:本書選錄的都是值得一讀的好故事,刻畫出青少年成長過程的種種酸甜苦澀,讓他們產生心靈相通的貼近感。閱讀經典作品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嚴選日本、印度、加拿大、美國、厄瓜多爾、祕魯、智利、紐西蘭8國最適合青少年閱讀的17篇經典短篇小說 「本書選錄的都是值得一讀的好故事,刻畫出青少年成長過程的種種酸甜苦澀,讓他們產生心靈相通的貼近感。閱讀經典作品,可以幫助我們懂得生命的積極面!」--張子樟教授從寫實到奇幻,文學大師以高超的寫作技巧,呈現出不同國度的青少年在成長中可能面臨的共同困境。用心閱讀、深刻領略作品所蘊含的寬廣想像與人生哲理,更能引領讀者思索生命的真諦。〈藍色的鈕釦〉:「日本的安徒生」小川未明以童話般的優美文字描寫同學間的動人情誼。〈擊力單打〉:印度小說家普列姆昌德藉由平民化的運動遊戲,呈現印度階級意識之可怕與可悲。〈珍克的成長故事〉:有「動物小說之父」稱號的加拿大作家厄尼斯特.湯普森.西頓,生動描繪人類與動物的情感,倡揚生命的尊嚴。〈最後一片葉子〉:享有「短篇小說之王」美譽的美國作家歐.亨利的知名作品,展現了崇高的人性之美。〈美女還是老虎?〉:美國「幽默大師」史達柯頓在趣味的敘述中,點出一般人面臨抉擇的矛盾心理。〈獵熊的孩子〉:美國著名作家傑克.倫敦以平實、有力的筆調,描述一個孩子如何在冰天雪地中憑智慧求生。〈小鷹飛〉:祕魯浪漫主義作家阿布拉姆.瓦爾德羅馬以純真的口吻,道出馬戲團童工表演者於絢爛舞臺幕後的辛酸。 〈十二號風門〉:智利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先驅巴爾多邁羅.利約,以細膩的筆觸刻劃礦坑中沒有未來的童工。※2019年新版【延伸閱讀】1. 中學生好享讀:諾貝爾大師短篇小說選2. 中學生好享讀:世界文學大師短篇小說選【歐洲篇】3. 中學生好享讀:臺灣青少年短篇小說選14. 中學生好享讀:臺灣青少年短篇小說選2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珍克的成長故事〉 「『世間上最美好的事莫過於有個總是不顧一切、為我掏心掏肺的好夥伴了吧!』看完此篇小說的我常思索著。故事敘述一隻總是很有自信,實際上卻常弄巧成拙的淘氣小狗珍克,他為了保護敬愛的主人比爾的營地,努力克服自己對凶猛蠻橫的郊狼的恐懼。作者巧妙的運用了『珍克』這個角色創造一篇讓人久久無法釋懷的作品!一個微妙、刻意簡單卻極度動人的故事,也是個寓意十分深遠,很值得發人省思的一篇生命寓言,可讓我們重新咀嚼人生的意涵、感動的滋味、友情的美好……值得我們「用眼、用心」去觀看、體會,成為能改變一個人價值觀的人生小品。」〈三隻烏鴉〉「你相信一個人因過度傷心而吐出了三隻烏鴉嗎?一件不尋常的事在營隊裡傳開,謠言把最睿智的將軍也耍得團團轉。中國成語『三人成虎』、『曾參殺人』有了西洋版,作者技術性的將故事設計在紀律嚴明、實事求是的軍隊中,軍人間的『以訛傳訛』與軍中所著重的『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有著明顯反差,更使這篇故事增加趣味性及可看性。」--新竹市立建功高中畢業生/連正如〈藍色串珠項鍊〉 「時光匆匆流逝,因為經歷了『過去』的淬鍊,所以才會有『現在』的我們。一個人的過往,不可能總是平步青雲,正因為生命存在著難以抹滅的疤痕,如今的我們才顯得如此意氣風發。若是終日以淚洗面,倔強的坐擁淒涼,心頭的那道傷口只會逐漸化膿,永遠得不到癒合的機會。只有解開心結,接納生命中的不完美,人生才有轉折的希望。當你打開心門,你將會發現,曾經的傷痛並不如想像中的那般心如刀割。」〈三隻烏鴉〉 「語言是生活不可或缺的溝通橋樑,有時卻也是造成彼此誤會的罪魁禍首。人們藉由語言表達己見,偶爾用詞錯誤,或是發音不清,都有可能引起聽者的誤解。經過眾人以訛傳訛,謠言便如滾雪球般愈發不可收拾。謠言止於智者,思考行事之前,必要考證其中的真實性,不可如同故事中的將軍,即使明白事實早已被扭曲,卻仍想加油添醋的傳播下去。變質的謠言極有可能愈加離譜,請在無法收拾前,止於自己的手中吧!」--新竹市立建功高中畢業生/陳姵潔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張子樟/編澎湖人,喜歡讀雜書,先後讀過師大、政大、文化、威斯康辛大學(Madison校區),曾任花蓮師範學院英語教學系系主任、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現任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兼任教授。目前工作重心為譯書、編書與推廣閱讀。多年來潛心於青少年文學研究、教學、評論、翻譯、編選等工作。作品曾獲國家文藝獎文藝批評獎、《聯合報》小說獎等;著有《人性與「抗議文學」》、《走出傷痕:大陸新時期小說探論》,以及少兒文學評論專著《少年小說大家讀》、《說書人的異想世界》、《少兒文學的閱讀之旅:細讀紐伯瑞大獎小說》、《芝麻開門:青少年文學的閱讀與創作》等;編寫《英文名句欣賞》兩冊;譯有《尼可萊的三個問題》、《閃亮閃亮》、《夏天的故事》、《瑪蒂達》、《月夜仙蹤》、《繁星之河》等。另編有《俄羅斯鼠尾草》、《沖天砲VS.彈子王》、《文學大師短篇名作選》、「中學生好享讀」系列等青少年文學選集。有島武郎(Arishima Takeo)近代的日本小說家(1878~1923)。生於東京都小石川,學習院畢業後,因有志於農學發展而升讀札幌農業學校,二十六歲時畢業。信奉基督教。一九○三年前往美國留學,歸國後擔任母校的英語講師八年,大正四年(1915)辭職,之後專心致力於文學創作。他歸國後參與文藝雜誌《白樺》的編輯工作,是白樺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後來獨立著作,所作匯整為「有島武郎著作集」,共出十四集,又獨自發行個人雜誌《泉》。他深受社會主義思想影響,決心拋棄私有田產,分給佃農,自己一無所有,完全靠文筆自給自足。作品《該隱的末裔》、《一個女人》等都是膾炙人口的佳作。小川未明(Ogawa Mimei)日本童話作家、小說家(1882~1961)。原名小川健作,生於新瀉縣高田市。一九○五年在早稻田大學英文系畢業前夕,寫了《雪珠》,刊登在《新小說》雜誌上。畢業後曾擔任《少年文庫》、《讀者新聞》等報刊編輯和《北方文學》雜誌主編。一九二六年以後主要從事童話寫作,他是日本現代童話創作的先驅,一生創作了七千八百篇童話,有十二卷本《小川未明童話全集》。他的童話具有濃郁的抒情色彩。代表作品有《野薔薇》、《牛女》、《紅蠟燭和人魚》等。被尊稱為「日本的安徒生」。小泉八雲(Koizumi Yakumo)日本小說家(1850~1904)。出生於希臘,原名派屈克‧拉夫卡迪奧‧赫恩(Patrick Lafcadio Hearn)。父親是愛爾蘭人,擔任軍醫,母親為希臘人。稍長,父親帶他回愛爾蘭的天主教會學校讀書。十幾歲時父母雙亡,成了孤兒。十九歲,因生活困苦,旅行到英國,開始飄泊生涯。一八九○年赫恩前往日本,在東京大學教授英國文學,一八九六年歸化為日本人,改名為小泉八雲。他深愛當地充滿魅力的文化和風土人情,從日籍妻子口中聽到許多日本民間故事,便著手以英文改寫成短篇故事,集結成《怪談》一書,後來由平井呈一譯成日文,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使他成為現代日本怪談文學的鼻祖。小泉八雲精通英、法、希臘、西班牙、拉丁、希伯來文等多種語言,學識極為淵博,為當世少見。其後半生致力推動東西文化交流,譯作和介紹性文字很多,在促進不同文明的相互了解上貢獻非凡。一九○四年,小泉八雲因工作過度及受排擠,憂憤死於東京寓所。他的《日本與日本人》是研究日本人的重要著作。德永直(Tokunaga Sunao)日本小說家(1899~1958)。生於熊本市郊的貧農家庭,小學只讀了五年半,就開始做工。他當過印刷廠和發電廠學徒、米店小夥計、捲菸廠工人。一九二二年在東京博文印刷廠當排字工人,創作了〈馬〉、〈多餘的人〉等短篇小說。一九二六年印刷廠爆發了震驚全國的大罷工,德永直是罷工領導人之一。戰後參與創建新日本文學會,並加入日本共產黨。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沒有太陽的街》、《靜靜的群山》,短篇小說《勤勞的一家》等。他的作品結構巧妙,文筆委婉生動,文字簡鍊,具有很強的感染力。普列姆昌德(Munshi Premchand)印度印地語的現實主義小說家(1880~1936)。原名滕伯德‧拉伊(Dhanpat Rai),家本務農,父母早逝,十六歲即為負擔家庭經濟重擔而當家庭教師,在教育界服務了三十年。一九二一年因響應甘地的不合作運動而放棄公職,之後專心從事文學創作,並主編《時代》等雜誌。一九三六年主持印度進步作家協會第一次大會。普列姆昌德早年是宗教改革和社會改良主義者,擁護甘地主義和民族獨立運動,而後在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下逐漸傾向社會主義。他一生共創作了十五部中、長篇小說,約三百篇短篇小說和若干論文、電影劇本、兒童文學作品及翻譯作品。早期用烏爾都語寫作,後改用印地語。他的作品在印度有很大的影響,有印度「小說之王」的美譽。厄尼斯特‧湯普森‧西頓(Ernest Thompson Seton)博物學家、社會活動家和作家(1860~1946)。在英國出生,六歲時和家人一起移居加拿大。他從小就熱愛大自然,細心觀察、研究大自然裡的飛禽走獸,是叢林印第安人和美國童軍的創始人。他的《我所知道的野生動物》於一八九八年出版後獲得了極大的成功,並且贏得了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的友誼。據說英國作家吉卜林的《叢林奇譚》也是受這本書的啟發才寫成的。西頓有兩種身分──畫家和作家,但這兩種都圍繞著相同的主題──動物。他天生喜愛動物,年輕時就開始觀察、調查野生鳥獸,所以筆下的動物活靈活現,富有情感,充滿生命的尊嚴。一個多世紀以來,他的作品一直是喜愛野生動物者必讀的經典。他呼籲人類和大自然和諧共處,所以人們稱他為「動物小說之父」。歐斯勒(Charles Fulton Oursler)美國新聞記者、劇作家、編輯和作家(1893~1952),筆名為安東尼‧亞伯特(Anthony Abbot)。他出身工人家庭,家庭經濟並不穩定,少年時喜歡閱讀魔術方面的書。十五歲時因家人無法供應他上大學,他除了在律師事務所打雜,晚上也開始表演魔術。後來成了《美國人》通訊員、《讀者文摘》的編輯,並開始創作小說。他是一位傑出的神蹟劇和懸疑小說作家,多部作品曾改編為影片。李察‧賴特(Richard Wright)黑人作家(1908~1960)。賴特從小深受歧視,對社會、尤其對白人世界懷著又恨又怕的心理。這種心理不僅在他的著名自傳《黑孩子》(Black Boy, 1945)中有生動的描述,在小說中也有所反映。他愛讀德萊塞、路易士、安德森等現實主義作家的作品,深受他們影響。三○年代美國經濟蕭條時期,賴特長期失業,對美國貧富懸殊、種族歧視的社會有了進一步認識。他的創作深刻的發掘生活,揭露社會的矛盾和黑暗面,向社會提出控訴和抗議,因而成為三○至四○年代美國「抗議小說」的創始人之一。一九四○年他的代表作長篇小說《土生子》(The Native Son)問世,使他一躍成為享譽美國文壇的黑人作家。小說相當暢銷,後又改編成戲劇在百老匯上演,並且拍攝成電影。歐‧亨利(O. Henry)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 Sydney Porter),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美國小說家(1862~1910)。他少年時一心想當畫家,婚後在妻子的鼓勵下開始寫作。後因在銀行任職時的帳目問題而入獄,服刑期間認真寫作,並以「歐‧亨利」為筆名發表了大量的短篇小說,引起讀者廣泛關注。他是一位多產作家,一生中留下了一部長篇小說和近三百篇的短篇小說,其中多篇作品以紐約為背景,描述這大都會的芸芸眾生。他的短篇小說構思精巧、風格獨特,以表現美國中下層人民的生活、語言幽默、結局出人意料(即「歐‧亨利式結尾」)而聞名於世,享有「短篇小說之王」美譽。史達柯頓(Frank R. Stockton)美國作家、幽默大師(1834~1902)。他的系列創新童話故事廣為流行,他避免用道德說教的方式敘述,而是採用巧妙的幽默來嘲笑人性的貪婪、暴力,以及濫用權力和其他等弱點。最有名的作品就是〈美女還是老虎?〉,讓讀者深入其境,並且自己決定故事的結局。傑克‧倫敦(Jack London)美國二十世紀著名的現實主義作家(1876~1916)。出生於美國舊金山的貧民區,為了生計,他做過報童、工人,但好學的他利用時間博覽圖書館群書,奠定了他日後的文學素養。從一九○○年起,他連續發表和出版了許多小說,講述美國下層人民的生活故事,作品大多帶有濃厚的社會主義和個人主義色彩,因此有人認為他是宣揚社會主義的作家,也有人認為他是表現個人主義和民眾哲學的自然主義作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序 聆聽海洋子民的吟唱一串葡萄/有島武郎藍色的鈕釦/小川未明畫貓的男孩/小泉八雲馬/德永直擊力單打/普列姆昌德珍克成長故事/厄尼斯特‧湯普森‧西頓藍色串珠項鍊/歐斯勒緊握木棒的孩子/李察‧賴特最後一片葉子/歐‧亨利麥琪的禮物/歐‧亨利美女還是老虎?/史達柯頓獵熊的孩子/傑克‧倫敦白鷺/朱艾特三隻烏鴉/何塞‧安托尼奧‧坎波斯小鷹飛/阿布拉姆‧瓦爾德羅馬十二號風門/巴爾多邁羅‧利約花園派對/曼斯菲爾德附錄PISA模擬題目╱藍色的鈕釦PISA模擬題目╱珍克的成長故事PISA模擬題目╱藍色串珠項鍊PISA模擬題目╱三隻烏鴉

商品規格

書名 / 中學生好享讀: 世界文學大師短篇小說選: 亞洲、美洲篇
作者 / 有島武郎 小川未明 小泉八雲 德永直 列姆昌德 厄尼斯特.湯普森.西頓 歐斯勒 李察.賴特 歐.亨利 史達柯頓 傑克.倫敦 朱艾特 何塞.安托尼奧.坎波斯 阿布拉姆.瓦爾德羅馬 巴爾多邁羅#
簡介 / 中學生好享讀: 世界文學大師短篇小說選: 亞洲、美洲篇:本書選錄的都是值得一讀的好故事,刻畫出青少年成長過程的種種酸甜苦澀,讓他們產生心靈相通的貼近感。閱讀經典作品
出版社 /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4796861
ISBN10 / 9864796860
EAN / 9789864796861
誠品26碼 / 2681762023001
頁數 / 264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0.5X14.8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博覽亞洲到美洲最出色的文學經典
提升國際視野與閱讀力
本書特色:
.名家導賞,一次認識16位世界文學大師
.引薦國內少見的南美洲作品,拓展世界觀
.篇幅精短,閱讀無負擔
.每篇作品均附有作者生平簡介與作品賞析
.給青少年最高品質的文學滋養
.附錄PISA模擬題目,閱讀理解大躍進,晨讀首選推薦

試閱文字

自序 : 聆聽海洋子民的吟唱

 張子樟

諾貝爾文學獎始於一九○一年,規定只能頒發給在世的作家。於十九世紀末過世的作家全無機會得獎,這些作家或許有「吾生也早」之歎。當然,在每年公布得獎人後,依然會有遺珠之憾;此外,這項獎項的頒發有時也難免有政治考量的嫌疑,但大師永遠是大師,只要作品經得起歲月的考驗,是否得過獎並不重要。本選集嘗試從十九、二十世紀未得諾貝爾文學獎作家的無數作品中,篩選出部分適合青少年閱讀的代表作,篩選時難免得先顧及青少年小說的分類問題。
青少年小說的分類沒有絕對的標準,一向是各說各話,見仁見智,各有優劣。主題、內容、適讀年齡等都可作為分類的標準;寫實、奇幻、科幻也是一種分法,但不管如何分類,優秀的作品永遠不寂寞。一般評論者為了方便研究起見,將青少年小說略分成校園小說、科幻小說、成長小說、動物小說、冒險小說、運動小說、女性小說、歷史尋根小說等等;也可按照實際內容分為辨認善惡、體驗愛情、經歷考驗、友情試煉、戰爭洗禮、死亡威脅、面對恐懼、克服恐懼、環保與自然生態、歷史尋根。然而,這種按照表達內容或時空的分類,最後還是回歸到啟蒙與成長的永恆主題上。我們可以十分肯定的說,任何一種企圖把淺顯或艱深的奧義播揚到青少年之間的青少年小說,都可以用啟蒙與成長概括之。

這本選集以亞洲及美洲的作家作品為主,共收入日本、印度、美國、加拿大、紐西蘭、祕魯、厄瓜多爾、智利等國的作家作品,其中南美洲的作品我們比較陌生,因為國內的外語教育一直以日文、英文為主,南美洲地區的語文常被忽略。
如果就這十七篇作品的內容加以分類,還是不外乎適合青少年閱讀及以青少年為主角這兩類:前者闡揚人情味與人性本善,後者則呈現青少年成長過程中遭遇的坎坷、見聞、喜悅、苦惱、困惑及得失等。透過這些題材的編織,作家以不同的悲喜表達手法,情思收縱凝融,把一個典型的青少年成長過程,活靈活現的展現給讀者。由於這類成長故事的涵蓋面相當寬廣,對於青少年而言,它的最大貢獻是藉著書中情節的呈現,刻畫出成長過程的種種酸甜苦澀,使青少年能夠產生心靈相通的貼近感。
適合青少年閱讀的小說長短不一,每位作家在創作時,他(她)會衡量整個架構,再盡情揮灑。因此,篇幅之長短並非論斷作品優劣的標準。本書選編的作品均是大師的代表作,但有時難免因字數太多,只好捨棄;文字較少的作品短小精悍,一氣呵成,餘音繞梁。因此,本書採取折衷方式,二、三千字的短文可以細嚼慢嚥,再三回味;五、六千字的作品則應正襟危坐,細細品嘗作者企圖傳達的意念。
 
我們把這些作品進一步歸類,〈藍色串珠項鍊〉、〈最後一片葉子〉、〈麥琪的禮物〉的作者創作目的在於彰顯人類無私的愛;〈美女還是老虎?〉則是在趣味的敘述中點出人生的兩難情境與自古至今的女性地位問題;〈一串葡萄〉、〈藍色的鈕釦〉和〈小鷹飛〉關懷的是孩子之間的純潔友誼。〈三隻烏鴉〉用對白代替敘述,是一篇深具嘲諷意味的作品,內容幽默有趣。
〈珍克的成長故事〉、〈獵熊的孩子〉與〈白鷺〉這三篇都與動物或飛禽有關,第一篇的作者藉小狗來反映人生;〈獵熊的孩子〉闡述聰慧的孩子如何在艱困的生活環境中奮力求生的經過;〈白鷺〉是成長故事,也是生態小說,讀起來比較沉重。而〈擊力單打〉和〈花園派對〉是寫實的青少年成長小說,除了以階級觀念的作祟來呈現文中主角成長時的種種疑惑外,故事中的男女主角各在一次事件中,由於時間和特殊場合的對比,終於了解成長的不易,並領略到苦澀的滋味。
在奇幻部分,我們選了小泉八雲的〈畫貓的男孩〉。作者的怪誕寫作風格為世人所公認,這篇作品文字不多,但隨著作者精心的設計、前後呼應合理,閱讀中自然會感受到在恐懼中的一種樂趣。如果讀者陷於同樣困境,將會如何脫困呢?
另外,這些作品還有一點值得注意。作者在故事的敘述中,常常將宗教氛圍與族群禮俗融入,增添人與人的互動應對,提昇作品的深廣度。

這些故事都是值得一讀的好作品,因為它們展現了不同作者,以高超的寫作技巧,釋放出不同國度的青少年可能面臨的共同困境。在閱讀中,我們可能會為故事的主角擔憂,他們要如何解除成長中的種種困擾?有沒有智慧長者及時伸出援手?故事的敘述合情合理嗎?作者有沒有把故事說完?或者故意留下一大片空白,讓我們去填補?不同的讀者因生活背景與閱讀經驗的差異,會有不同的答案。這是種好現象,因為我們正活在一個各說各話、眾聲喧嘩的多元社會裡,各自表述正是這樣社會的良好特徵之一。
由於上天給予我們的時間和空間相當有限,我們不可能去領略每個人的生活。除非是你的至親好友,不然我們往往對別人的喜怒哀樂一無所知。我們並不是要去刻意打聽別人的隱私,而是嘗試從他人的生活中找到可以學習的地方,藉機明辨是非,讓自己活得有意義些。而閱讀經典作品確實可以幫助我們懂得生命的積極面。
大量閱讀經典作品,讓我們陶醉於另一時空,扮演不同角色。在神遊一番後,擁有堅定學習態度的我們會發現,人生雖然並非百般美好,但也沒有想像中那麼糟糕,想過什麼樣的日子,完全由你掌握。一般人的生活就如歐.亨利在〈麥琪的禮物〉中所說的:「人生不過就是啜泣、抽噎和微笑,而哭泣占了絕大部分。」但它們的實際多寡比例全由你來拿揑與掌控。因此,閱讀並非一種單純的學習過程,我們往往在閱讀中會同時產生認同、洞察、頓悟、淨化、移情等作用,譲你懂得如何調整你的生活態度與速度,何況閱讀有時候對某些人還有意想不到的療效。或許我們應該透過小說,正確並深刻的意識到,簡單優秀的作品比一些辭藻華麗的文章更耐人尋味。
故事無所不在,你要做的就是打開經典文本,用心閱讀與聆聽大師以生花妙筆為你鋪陳的、無限寬廣的想像時空。

試閱文字

內文 : 藍色的鈕釦/小川未明

故事發生在一所小學校裡。
一天,一位新來的女同學被分到正雄班上。
老師對大家說:「同學們,從今天開始,這位同學就是班上的一分子,希望大家好好跟她相處。」
突然來了一位新同學,不只是正雄,全班同學都感到很新奇。大家對來自不同地方的人,一開始總是有點拘謹,想早一點跟她混熟,一起聊聊天。
這個女孩子的口音很重,引起大家對異鄉人的憧憬和好奇心。頭幾天,沒有人跟她特別親近,也沒有人在背後說她壞話。
但時間一長,情況不一樣了。大家都尋她開心、說她的壞話,並且故意排擠她。這個女孩姓小野,加上因為臉蛋長得有點像狐狸,大家便擅自幫她取了「小狐狸」這個綽號。下課休息時,大家會圍住她,七嘴八舌的嚷著「小狐狸、小狐狸!」故意嘲笑她。
雖然小野是個性格倔強且穩重的女孩子,但她畢竟無法對抗這麼多人,又是從外地轉來這裡上學的,人生地不熟,因此總覺得不自在,成天低著頭,最後終於受不了,委屈的哭了起來。不過,等到上課時間老師走進教室時,她已經不哭了,所以老師始終沒發現這件事。
有一天,一個素不相識的阿姨來正雄家裡拜訪。她對正雄的媽媽說:「聽說我家女兒小野和您兒子正雄同班,有件事情要麻煩您幫忙。我女兒現在都不想上學,她說同學們都叫她『小狐狸、小狐狸!』拜託跟您的孩子說一聲,請他們班同學別跟我女兒取這種綽號。」
「真的嗎?太可憐了。等等我會好好說說正雄這孩子!」正雄的媽媽回答。
正雄家離小野家不算遠,因此他知道這個阿姨就是小野的母親。
在學校,正雄也跟著大家一起叫小野綽號,但有些同學並不會這樣叫小野。如今,正雄不得不對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愧。
小野的媽媽離開後,正雄的媽媽對他說,這麼多人聯手欺負弱小是可恥的行為,正雄深感自己錯了。
隔天起,正雄若在學校看到大家起鬨叫小野「小狐狸、小狐狸!」時,不但不會跟著喊,而且還制止大家說:「欺負女孩子是可恥的行為,快停止。」
大多數同學聽了正雄的話都認為他說的對,可是也有少數同學反過來譏笑正雄說:「噢,原來你跟小狐狸是一夥的呀!」
不過,從此以後再也沒有人譏笑小野,叫她「小狐狸」了。偶爾,某個同學忽然想起這個綽號,跑到小野遊玩的地方去喊一聲「小狐狸」,正雄聽了可不會善罷甘休,幾句話就使這個同學知錯認輸而逃。
慢慢的,正雄和小野變成好朋友。小野很感激正雄的幫助,現在學校裡再也沒有人欺負她了,小野特意邀請正雄去她們家玩。
正雄去小野家玩時,小野的媽媽對他說了一大堆感激的話,還請他吃點心,感謝他對小野的照顧和幫助。
小野的爸爸早就去世了,家裡只有她和媽媽兩個人,生活很寂寞。小野拿出漫畫和洋娃娃招待正雄,兩個人一起看完漫畫後,小野說:「啊,我想起來了,這個小盒子裡珍藏著幾顆藍寶石鈕釦。是我爸爸留給我的,送給你作紀念吧。」說完便打開那個有花紋的小盒子,拿出三顆鈕釦來遞給正雄。
正雄仔細的看著這些非常美麗的藍色鈕釦。
「妳沒先問妳媽媽,不會被駡嗎?」正雄問道。
「沒關係,這是我的東西,可以送給你的。」小野笑著回答。
正雄便收下這三顆鈕釦,回家去了。
在學校,他倆怕別人說閒話,並不像在小野家裡那樣親近、放鬆。
新年時,學校放了十天假。假期結束後,正雄回到學校,發現小野沒來。他想:「怎麼回事?會不會是感冒了在家休息?」
一天,老師對大家說:「小野同學因為搬家,已經轉學了。請大家按順序補上空位子。」
正雄這才明白是怎麼回事,吃了一驚。
「她究竟搬到哪裡去了?」正雄想起小野同學,感到一陣孤單。他從上衣口袋掏出那三顆鈕釦,看得出神。沒想到其他看到這些鈕釦的同學們也都讚不絕口,大家都說:「哇,真好看的鈕釦!」
不久後,春天來了。風光明媚,鳥語花香,大地一片生氣勃勃的景象。正雄觸景生情,很自然的又想念起小野來……
「為什麼沒跟我說一聲就走了?」正雄心裡想。「怎麼都不寫信來呢?該不會是搬到很遠的地方吧?她究竟搬到哪裡去了……」
正雄一直妥善的保存著那三顆鈕釦。他用線把它們穿起來,隨身帶著把玩。鈕釦的顏色千變萬化,有時看起來像水一般透明,有時像草地一樣碧綠,還有時像海水般湛藍。凡是看見這些鈕釦的人,總會忍不住停下腳步仔細打量。不認識的人看完便走開了,熟識的人看了以後總是讚不絕口的說:「多美的鈕釦啊!再讓我瞧瞧。」順手就拿過來放在自己手掌心上仔細把玩。
不過,誰也分辨不出這些藍色鈕釦究竟是寶石做的,還是貝殼做的。
許多人都想跟正雄要一顆藍色鈕釦,可是正雄始終不答應。他心想,要是失去了它們,我會把小野也給忘了的。
正雄對那些跟他要鈕釦的人說:「要是知道送我這些鈕釦的女孩的住處,並且徵得她同意的話,我就給你。因為這些鈕釦是她爸爸給她的,她一直當成寶貝珍藏著,後來才轉送給我。」
可是大家都說:「這麼長的時間沒有來往,怎麼可能知道她們現在住哪裡呢?」
正雄望著蔚藍的天空,心裡想:「小野和她媽媽一定就住在這藍天下的某個地方……」他想著想著,心中感到一種說不出的惆悵和對小野的懷念。
一天,住在附近的大塊頭叔叔跟他說:「正雄,給我一顆鈕釦吧。我是乘務員,經常到處跑。我把它拴在錶鏈上。說不定哪一天,那個女孩搭乘我們的火車,看見掛在我胸前的藍色鈕釦,一定會問我是從哪裡得到的。我們的火車會跑好幾百公里,中間經過數不盡的車站……」
正雄聽了這位乘務員叔叔的話,覺得很有道理,便給了他一顆,並且約好一旦知道小野的住處後,要馬上告訴他。
又有一天,正雄在家門口玩的時候,突然來了一個賣金魚的叔叔。他朝大家看了看,把金魚桶放在地上。大夥兒圍了過去,爭先恐後的要看桶子裡的金魚,金魚在桶裡游來游去,有長尾巴的、肚子圓滾滾的,還有黑色和帶金色斑點的,非常漂亮。
賣金魚的叔叔看到正雄手裡拿的藍色鈕釦,睜大眼睛對正雄說:「小朋友,我給你最好看的金魚,你送我一顆鈕釦吧。」
正雄把藍色鈕釦的來歷說給他聽,賣金魚的叔叔聽了以後對他說:「小朋友,我是賣金魚的。從春天到夏天,我會走遍所有村莊和小鎮。我若把這顆藍色鈕釦繫在斗笠繩上,說不定哪一天,那個女孩想要買金魚時,發現這顆藍色鈕釦,一定會跟我打聽是從哪裡得到的。」
正雄覺得這位叔叔說的很有道理,便也給了他一顆。叔叔收下鈕釦後,執意送給正雄三條最好看的金魚。
就這樣,正雄的藍色鈕釦只剩下最後一顆了。他想,剩下的這顆說什麼再也不能給人。要等到哪一天乘務員叔叔才能在車站或火車上遇見小野呢?而賣金魚的叔叔又會在什麼時候走到小野她們住的小鎮去呢?
三條金魚至今還養在水缸裡。一天晚上,正雄把藍色鈕釦放在枕頭底下睡覺,夢見了一個海港,那裡有許多用紅磚蓋的漂亮房子。

作品賞析
這是一篇闡釋同學情誼的感人故事。新來的轉學生成為班上取笑作弄的對象,是校園中經常發生的普遍現象。如果轉學生是女生的話,受到的羞辱可能更加嚴重,文中的小女孩小野面臨的就是這種困境。
班上男孩正雄也在參與侮辱小野的行列。經過她母親的懇求後,正雄知道自己的不是,反而成為小野的保護者。取笑作弄的情事逐漸減少,正雄也贏得小野的友情。然而,寒假過後,小野的不告而別卻讓正雄不解。火車乘務員和賣金魚人的出面協助,一時也不會有結果。故事並沒有告一段落,讓細心閱讀的讀者有無限想像與填補的空間。
友情勝過一切!小野和正雄原本是兩個不認識的人,但是因為友情成了好朋友。小野把自己的三顆藍色鈕釦送給了正雄,讀者或許會說,鈕釦有什麼用,可是這三顆藍色鈕釦是小野的父親留給小野的,對小野來說,這三顆鈕釦比什麼都可貴重要。這篇文章用藍色鈕釦命名,就是因為正雄對小野的思念,而對小野來說是對父親的思念!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