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讀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 | 誠品線上

巧讀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

作者 (春秋) 孫武/ 原著; 高欣/ 改寫
出版社 大地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巧讀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經典著作優秀改寫,全白話無障礙讀本,內含精美手繪插圖,人物、典故、成語、知識點隨文注釋,是一版適合青少年閱讀的國學入門書。《孫子兵法》是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經典著作優秀改寫,全白話無障礙讀本,內含精美手繪插圖,人物、典故、成語、知識點隨文注釋,是一版適合青少年閱讀的國學入門書。《孫子兵法》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作者孫武,其創作時間是春秋時期。《孫子兵法》其內容博大精深,邏輯縝密嚴謹,是古代軍事思想的精華。「三十六計」又稱「三十六策」,最早出現於南北朝。《南齊書‧王敬則傳》有「三十六策,走是上計」的句子,到了北宋,「三十六策」固定為「三十六計」。及至明末清初,有人廣泛搜集相關資料,編撰成《三十六計》一書,但此書編撰者是誰已經無法考證。《三十六計》提出的計策,都是簡單、具體、明確的。《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是中國古代兵書中最傑出的兩部,是中國古代軍事理論精華。本書將兩本巨著合而為一,不僅注釋和講解原文,還加上古代戰爭及權謀故事等事例,增強了趣味性,更加通俗易懂。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孫武/原著字長卿,生於春秋末年,著名軍事家,齊國樂安(今山東省境內)人。後來到吳國,經伍子胥推薦,獲吳王賞識,擔任軍事將領並屢獲奇功。曾率領吳國軍隊大破楚國軍隊,佔領了楚的國都郢城,幾乎滅楚。著有《孫子兵法》十三篇,為後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譽為「兵學聖典」,已譯為多種語言,成為國際間最著名的兵學典範。高欣/改寫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孫子兵法第一篇 始計篇不可輕易發動戰爭觀五事而知勝負君主必須信任所用之人行兵打仗,就是施行詭詐戰前預算勝負概率第二篇 作戰篇不宜長期用兵將敵人之資為我所用激起士氣方能勝第三篇 謀攻篇不戰而勝為上策力不如敵時避其鋒芒國君不宜干涉戰事知彼知己,百戰百勝第四篇 軍形篇先求不敗後求勝打敗注定失敗的敵人心存僥倖往往不能取勝勢不可當,才能取勝第五篇 兵勢篇正兵對戰,奇兵制勝出擊敵人,動作要迅猛變化表象,調動敵軍選擇人才,為軍隊造勢第六篇 虛實篇把敵人引到預定戰場攻打敵人必定救援之地分散敵人的兵力掌握戰爭的主動權根據敵情變化而改變戰術第七篇 軍爭篇以迂為直,不誤軍爭有效利用指揮作戰的手勢和號令避開敵人的鋒芒小心敵人的詭詐第八篇 九變篇權衡利弊,適時放棄將領有五個致命弱點第九篇 行軍篇四種地形的處軍之道觀察敵情,透過現象看本質帶兵行軍要寬嚴並施第十篇 地形篇利用地形的六種原則六種戰敗,將帥有責地形不可忽視第十一篇 九地篇「爭地」之內不要強攻深入敵國腹地時,軍心更堅蒙蔽視聽,隱藏意圖置之死地而後生觀察諸侯意圖,謹慎結盟第十二篇 火攻篇火攻戰效果顯明,應擇勢而用第十三篇 用間篇間諜是取勝的關鍵三十六計原 序第一計 瞞天過海第二計 圍魏救趙第三計 借刀殺人第四計 以逸待勞第五計 趁火打劫第六計 聲東擊西第七計 無中生有第八計 暗渡陳倉第九計 隔岸觀火第十計 笑裡藏刀第十一計 李代桃僵第十二計 順手牽羊第十三計 打草驚蛇第十四計 借屍還魂第十五計 調虎離山第十六計 欲擒故縱第十七計 拋磚引玉第十八計 擒賊擒王第十九計 釜底抽薪第二十計 渾水摸魚第二十一計 金蟬脫殼第二十二計 關門捉賊第二十三計 遠交近攻第二十四計 假道伐虢第二十五計 偷梁換柱第二十六計 指桑罵槐第二十七計 假癡不癲第二十八計 上屋抽梯第二十九計 樹上開花第三十計 反客為主第三十一計 美人計第三十二計 空城計第三十三計 反間計第三十四計 苦肉計第三十五計 連環計第三十六計 走為上計

商品規格

書名 / 巧讀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
作者 / (春秋) 孫武 原著; 高欣 改寫
簡介 / 巧讀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經典著作優秀改寫,全白話無障礙讀本,內含精美手繪插圖,人物、典故、成語、知識點隨文注釋,是一版適合青少年閱讀的國學入門書。《孫子兵法》是
出版社 / 大地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4023004
ISBN10 / 9864023004
EAN / 9789864023004
誠品26碼 / 2681703821000
頁數 / 392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經典著作優秀改寫,全白話無障礙讀本,內含精美手繪插圖,人物、典故、成語、知識點隨文注釋,是一版適合青少年閱讀的國學入門書。

試閱文字

導讀 : 導讀
《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是中國古代兵書中最傑出的兩部。
「三十六計」又稱「三十六策」,最早出現於南北朝。《南齊書‧王敬則傳》有「三十六策,走是上計」的句子,意為敗局已定,退卻才是上策。此後,這個說法廣為流傳。到了北宋,「三十六策」固定為「三十六計」。及至明末清初,有人根據歷史上的線索,廣泛搜集相關資料,編撰成《三十六計》一書。遺憾的是,此書編撰者到底是誰,已經無法考證。
《三十六計》提出的計策,都是簡單、具體、明確的,操作性非常強。原著中對於每個計策的解說,均借鑑《易經》和古代兵書的措辭方式,文字精簡,內涵豐富,準確剖析了敵對雙方力量對比的轉化機制,含有樸素的辯證法因素。
在中國古代兵書中,內涵最豐富的,並不是《三十六計》,而是《孫子兵法》。後者更博大精深,體系性更強,思維更嚴謹,對戰爭本質的挖掘更深刻。
《孫子兵法》是公認的世界三大兵書之首(另外兩部是克勞塞維茲的《戰爭論》和宮本武藏的《五輪書》),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軍事著作。其創作時間是春秋時期,作者是孫武。孫武(約西元前五三五~?),字長卿,本來是齊國樂安(今山東省境內)人,後來到吳國,經伍子胥推薦獲吳王賞識,擔任軍事將領並屢獲奇功。
《漢書‧藝文志》記載:「兵權謀家吳孫子兵法八十二篇。」看來,最初的《孫子兵法》並不僅僅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十三篇,至少在漢朝時是八十二篇。根據史料,唐代流傳的《孫子兵法》有三卷,其中十三篇為上卷,還有中下卷。有研究者認為,將八十二篇刪節成十三篇的,是魏武帝曹操;更多研究者相信,十三篇出自孫武本人,是孫武草創,由弟子整理成書。
《孫子兵法》的誕生,有多方面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春秋時期及以前的戰爭極為頻繁、殘酷、多樣,提供了大量案例;其次,孫武之前,已經出現了大量兵學理論成果,這為更優秀的著作作好了鋪墊;第三,則歸功於孫武個人的天賦與努力。
在中國歷史上,孫子被尊稱為「兵聖」,《孫子兵法》被尊稱為「兵學聖典」,兩千多年來,歷代軍事家無一例外地從中吸取營養。進入現代社會之後,《孫子兵法》仍然發揮著作用,被廣泛運用於政治鬥爭、商業競爭、人際關係以及經濟管理等各個方面。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經典 梅子涵
成年人文化多,知道得多,上下五千年,心裡著急,恨不得把一切有價值的書都搬來給小小的孩子看。
成年人關懷多,責任多,總想著未來幾千年的事,恨不得小小的孩子們都能閱讀著幾千年的經典,讓未來因為他們的經典記憶風平浪靜、盛世不斷,給人類一個經久的大指望。
我們要說,這簡直是一個經典的好心腸、好意願,唯有稱頌。
可是一部《資治通鑑》,如何能讓青少年閱讀?即使是《紅樓夢》,那裡面也是有多少敘述和細節,是不能讓孩子有興致的,孩子總是孩子,他們不能深,只能淺,恰是他們的可愛;他們不能沉湎厚度,而只可薄薄地一口氣讀完,也恰是他們蹦蹦跳跳的生命的優點,絕不是缺點!
這樣,那好心腸、好意願便又生出了好靈感、好方式,把很長的故事變短,很繁複的敘述變簡單,很滔滔的教誨變乾脆,很不明白的哲學變明白,於是一本很厚很重的書就變薄變輕了。是的,它們已經不是原來的那一本那一部,不是原來的偉岸和高大,但是它們讓孩子們靠近了,捧得起來了,沒讀幾句已經願意讀完了。於是,一種原本是成年後正襟危坐讀的書,還在小時候沒有學會把玩耍的手洗得乾乾淨淨的時候,已經讀將起來,知道了大概,知道了有這樣的經典和高山,留在他們的記憶裡當個「存目」,等他們長大了以後再去正襟危坐地讀,探到深度,走到高度,弄出一個變本加厲的新亮度來,當成教授和專家。而如果長大了實在忙得不可開交,養家糊口,建設世界,沒有機會和情境再閱讀,那麼那小時候的閱讀和記憶也已經為他的生命塗過了顏色,再簡單的經典味道總還是經典的味道,你說,一個人在童年時讀過經典改寫本,還會是一種羞恥嗎?還會沒有經典的痕跡留給了一生嗎?
所以經典縮寫本改寫本的誕生,的確也是一個經典。
它也許不是在中國發明,但是中國人也想到這樣做,是對一種經典做法的經典繼承。經典著作的優秀改寫,在世界文化先進、關懷兒童閱讀的國家,是一個不停止的現代做法,是一個很成熟的出版方式,今天的世界說起這件事,已經絕不只是舉英國蘭姆姐弟的莎士比亞戲劇的例子了,而是非常多,極為豐盛。
所以,我們也可以很信任地讓我們的孩子們來欣賞中國的這一套「新經典」,給他們一個簡易走近經典的機會;而出版者,也不要一勞永逸,可以邊出版邊修訂,等到第五版第十版時簡直沒有缺點,於是這個品種和你的出版,也成長得沒有缺點。那時,這一切也就真的經典了。連同我在前面寫下的這些叫做「序言」的文字。
為孩子做事,為人生做事,是應該經典的。

試閱文字

內文 : 孫子兵法


第一篇 始計篇

不可輕易發動戰爭
【原文】
孫子曰:兵1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譯文】
孫子說,戰爭是一個國家的首要大事,關係到國家的生死存亡。是否要發動戰爭,以及如何作戰,都必須經過縝密的分析、觀察、研究,再作決策。
【歷史再現】
吳越爭霸
西元前四九七年,越國2國王允常去世。吳國3國王闔()閭()是允常的宿敵,他聽說這個消息後,沒有多加考慮,就想趁越國辦喪事的機會出兵攻打。第二年,闔閭親自率兵攻打越國。
吳軍入侵時,允常的兒子勾踐已經即位。父親的亡靈尚未安息,仇敵就來侵犯,這讓勾踐十分憤怒。他挑選了幾十名勇猛的士兵,分成三批,稱為「敢死隊」。吳軍來犯時,勾踐分三次派出敢死隊,讓他們衝到吳軍陣營前面。敢死隊衝出去後卻不作戰,而是對著吳軍怒吼,然後齊齊拔刀自刎。吳軍從未見過這樣的戰法,個個目瞪口呆。就在這時,勾踐派出越軍突襲吳軍,吳軍猝不及防,四處逃散,吳王闔閭也被射傷,不久就去世了。
闔閭臨死前,叮囑兒子夫差,不要忘記勾踐的殺父之仇。夫差謹記在心,夫差即位後,開始養精蓄銳,重整吳軍,就這樣過了兩年。越王勾踐聽說夫差日夜帶領吳軍操練兵法,一心想殺死自己為父報仇。他就想先發制人,主動出擊,大臣范蠡勸阻說:「兵器說到底是凶器,無論什麼樣的戰爭,首先都是違背道德的,主動攻擊更是不得已的下策。所以最好不要這麼做。」勾踐不聽范蠡的勸說。西元前四六四年,越王勾踐率兵攻打吳國。吳王夫差出動全國的精兵強將勇猛迎敵,最後大敗越軍,把越王圍困在會稽山4。
這個時候,勾踐才明白過來,將戰爭當兒戲是大錯特錯的。他追悔萬分,歎息道:「看來我要死在這裡了!」他聽取范蠡的建議,向吳王請罪,請求做他的奴僕。吳王答應不滅越國,並饒勾踐一命,將他押送到吳國做奴隸。此後三年,勾踐忍辱負重,讓夫差消除了戒心才允許他重返越國。
回國後,勾踐臥薪嘗膽5,修整國家。幾年過去,越國實力已經大致恢復。但是勾踐沒有輕易出擊,而是聽從大夫逄()同的建議,結交齊國,並與楚國、晉國交好,等待時機聯合三國之力攻打吳國。
西元前四八四年,吳王受小人挑撥,殺了忠臣伍子胥6,勾踐向范蠡詢問說:「吳王殺光了忠臣,現在身邊都是些阿諛奉承之人,現在我們可以出兵了嗎?」范蠡回答:「還不行。」
西元前四八二年春天,吳王帶領精英部隊去會盟諸侯7,吳國都城沒有強兵防守。勾踐問范蠡:「現在可以進攻吳國了嗎?」范蠡說:「可以了。」
勾踐派出兩千名水軍和四萬精兵,又派六千名訓練有素的近衛軍和一千名將領,向吳國進發,一舉擊潰吳都守軍,吳國太子也被殺死。在外與諸侯會盟的吳王聽說國都淪陷後,讓人封鎖消息,然後派人向勾踐求和。勾踐評估了越國軍隊的實力,認為還不足以滅亡吳國,於是答應講和。
此後四年,勾踐多次發兵攻打吳國,但都沒有急於求成。在此期間,吳王夫差卻屢次對外國用兵。西元前四七六年,吳國與齊國、晉國交戰,吳軍疲憊不堪。勾踐趁機再次出兵,大敗吳軍,圍困吳國都城兩年多。西元前四七三年,吳王夫差自刎,吳國滅亡。
越王勾踐和吳王夫差的爭鬥,是中國歷史上最富戲劇性的故事之一。兩國你來我往,各有勝負,每次勝負的關鍵,無不是看誰準備得更充分,準備充分者獲勝,而草率用兵者失敗。
勾踐最初的戰敗,是因為他把戰爭當成兒戲,以為「先發」就能「制人」,沒有意識到戰爭是整個國家力量的比拼。軍隊的多寡、武器裝備是否充足、自然環境是否有利、時機是否恰當,以及國民是否支持等等,都關係到戰爭的勝負,甚至國家的存亡。因此,必須謹慎、細緻、全面地考察各方面情況,才能決定是否應該進入戰爭狀態。
勾踐吸取了失敗的教訓,臥薪嘗膽十餘年,即使國力恢復之後,也保持著克制,不貿然動兵。他認真聽取大臣的意見,對敵我情況進行多方面分析,採取最有利的作戰策略。忍辱二十一年後,他終於等來最佳時機,滅了吳國。

1兵:當名詞用時,指士兵、軍隊、兵器;當動詞用時,指用兵。此處指戰爭。
2【越國】春秋戰國時期位於中國東南方的諸侯國,都城在今天浙江紹興一帶。
3【吳國】大致位於今天江蘇、安徽地區,與越國接壤。
4【會稽山】位於浙江紹興,傳說是大禹建立中國第一個朝代「夏」的所在地,中華文明對山脈的崇拜,始於會稽山。
5【臥薪嘗膽】臥薪,睡在柴草上;嘗膽,舔嘗苦膽。勾踐回國後,擔心自己會貪圖安逸,忘記恥辱,於是用艱苦的生活時刻提醒自己。他晚上睡覺不用褥子,只鋪些柴草,又在屋裡掛一隻苦膽,經常舔嘗。後世用「臥薪嘗膽」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6【伍子胥】春秋末期吳國大夫、軍事家,幫助吳國成為諸侯一霸的功臣。後來吳王夫差因為聽信讒言,殺害了伍子胥。
7【會盟諸侯】春秋戰國時期,弱小的諸侯國為了抵禦大國侵略,聯合作戰,或強大的諸侯國脅迫小國加入自己的陣營,召開諸侯會議商討結盟事宜,稱為諸侯會盟。
圖:回國後,勾踐臥薪嘗膽,修整國家。




觀五事而知勝負
【原文】
故經1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2: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
道者,令民與上同意者,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畏危也;
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
地者,高下、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
將者,智、信、仁、勇、嚴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之者不勝。故校之以計,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

【譯文】
戰爭關係國家的存亡,因此要分析敵我雙方的五方面情況,對兩者的情況加以比較,以此探索雙方勝負的可能性。
這五方面情況,一是道。道就是戰爭的正義性,也就是君王的作戰意志和臣民的意願是一致的。國民百姓支持戰爭,不懼生命危險,甘願為君主而死。這就是有道。
二是天。天是指天氣、環境、寒暑、晝夜等各種自然氣象、季節的因素。
三是地。地就是地理環境,包括地勢的高低、戰爭的路程遠近、所佔據地區是險要還是平坦以及戰場是寬廣還是狹窄等,這些都是決定戰爭勝負的要素。
四是將。將就是率領軍隊的將領,將領要有作戰的謀略和打仗的勇猛,對士兵要撫恤,同時須獎賞分明,嚴明軍紀。
五是法。法就是整個作戰部隊要有層次分明的組織機構,每個組織要有法令制度來管理人員的編制、資源的保障、物資的調配等戰爭中的事情。
這五個方面,作為一軍主腦的將領都要有充分的認識,深入的了解。通過考察分析雙方的各種情況,並據此加以比較,以此預測戰爭的勝負。哪一方的君王更賢明,民心更齊?敵我雙方的將領誰能力更強?哪一方具備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哪一方的軍紀法規執行得更有力?軍糧、武器裝備等軍需物資哪一方更充足?哪一方的士兵更能打仗?哪一方的獎罰分明?知道了這些情況,就能猜出誰勝誰負了。
【歷史再現】
武王伐紂
商紂王是商朝的最後一個君主,他暴虐無道,百姓苦不堪言。武王的父親--文王姬昌施行仁政,很多諸侯都歸附了他。文王去世後,武王繼承了他的爵位。武王延續父親的仁德,廣招人才,撫恤國內百姓,籌備滅商的力量,等待時機。
武王登位後,任命具有智謀的太公望3為太師,賢能的周公旦4做輔相,又重用召公(武王的弟弟)、畢公(武王的弟弟)等賢臣輔佐自己。武王以文王為榜樣,施行仁政,使全國上下齊心。他打算聯合百姓,承繼文王的事業。
武王即位的第九年,為了試探各諸侯對征討商紂王的反應,他從本營出發,一路號召集結軍隊。到達孟津(河南省中西部丘陵山區)時,他已經召集了八百多諸侯。有的諸侯不能前來,就派了司馬、司徒、司空等下屬官員前來回應武王。在孟津,武王舉行了討伐紂王的誓師儀式。他說:「我雖然無知,但我的先祖有德行,我繼承了先祖的功業,竭盡我所能完善各種制度,撫慰百姓,以完成祖先的事業。」在場諸侯聽後,紛紛響應他,都說要攻打商紂王。太公姜子牙向大家發布命令說:「召集你們的士兵,跟著武王出發,落後的一律斬殺。」
渡過河之後,軍隊紮營歇腳。有一團火從天上掉落到武王住的軍帳上,這團火不停地轉動,最後變成一隻赤紅色的烏鴉,發出震耳的啼叫。武王把這當作不祥的徵兆,對諸侯聯軍說:「此乃天命,現在還不是討伐紂王的時候。」就率領軍隊回去了。
兩年後,武王聽說紂昏庸更加暴虐,他殺了王子比干5,囚禁了箕子6。商朝王室內亂,很多臣子都逃奔到周國來了。武王通告全體諸侯說:「殷王罪孽深重,已經到了不可以不討伐的地步了!」他招兵買馬,得到了兵車三百乘7、猛士三千人、甲兵四萬五千人,開始東征。武王的軍隊出發後,各個諸侯也都發動自己的軍隊前往孟津,與武王會合。在聯合軍出征前,武王作了《太誓》,聲明此次戰爭的正義性和必要性。他說:「殷王紂讓自己的寵妃干預朝政,他聽任婦人之言,以致自絕於天下。如今,他殺死了親族兄弟和兒子,遠離了天、地、人的正道。我奉天命征討他,希望各位一起努力。此次出征,只能勝,不能敗。因為不會再有第二次!」四方諸侯國群起響應,各地百姓聽後群情激奮、熱血沸騰。
不久,周武王率領聯合軍順利渡過黃河,很快到達了商都朝歌郊外的牧野(今河南汲縣)。到達牧野後,武王發表出師宣言,列舉紂王種種劣行:聽信妖女妲己之言,不祭祀祖先;任用奸臣,排陷忠良;魚肉百姓,殘害至親,以致民不聊生,人神共憤……他說:「我順應天命去討伐商紂王,你們也一起討伐他。讓我們直搗朝歌8,嚴懲暴君,不得全勝誓不停息!」全軍上下重複著「直搗朝歌,嚴懲暴君,不得全勝誓不停息!」將士的力量威懾天地,以致地動山搖。誓師完畢後,諸侯聯合軍的四千輛戰車,在牧野擺開了陣勢。
商紂王派出數倍於武王的軍力抵抗,他的軍隊人數雖多,但很多士兵都沒有打仗的心思,尤其是那些下屬士兵,他們怨恨紂王,巴不得武王趕快進攻。兩軍交戰時,商紂王的軍隊士兵紛紛倒戈,轉而攻打商紂的軍隊。牧野一戰,勝負很快分曉。商紂的軍隊崩潰,紂王敗逃入朝歌,穿上他的皇帝玉衣,登上鹿台,投入火中自焚而死。諸侯們和商都的百姓都朝拜武王,尊他為帝。武王滅亡了商朝,建立了周朝。
牧野之戰,武王的軍力並不如商紂王的多,但最終武王取勝,其主要原因就是武王佔據了戰爭中「道」、「天」、「地」、「將」、「法」這五個方面的優勢。武王屢次對諸侯和百姓宣稱紂王的所作所為違背了天地正道,自己討伐商紂完全是出於道義和天命。有「道」則師出有名,也就獲得了大眾的支持。這也是為什麼孫子把「道」放在決定戰爭勝負的首位。
戰爭的勝負受地理環境和天氣的影響,將領的才能和軍隊的整體能力也決定成敗。所以,光是有「道」還不足以取勝,要等到「天時、地利、人和」的最佳時機,也就是同時具備了「天」「地」「將」「法」的優勢後,戰爭的勝利就可以保證了。正如武王一樣,有「道」有「將」有「法」,等來最好的時機,最終滅了商紂王。所以說,要從五方面去把握戰爭形勢。

1經:古代指經線,在此作動詞用,意思是衡量、分析。
2校之以計,而索其情:「校」同上句「經」的意思一樣,指分析比較;計,古代指籌碼,在此指下文「主孰有道」等幾個情況;索,意思是索取,獲得;情,指戰爭中的敵我形勢。
3【太公望】姜太公,即姜子牙。曾輔佐武王的父親文王,是周朝的開朝功臣。
4【周公旦】武王的弟弟,姓姬名旦,因封地在周(今陝西省寶雞市岐山北),古稱周公或周公旦。武王去世後,他的兒子成王即位。成王年幼,周公代執國政,盡忠盡責。
5【比干】因勸諫父親商紂王,被紂王挖掉心臟。
6【箕子】商朝忠臣,西周滅商後,箕子率領五千商朝遺民遷移到朝鮮半島建立「箕氏侯國」。西漢時,該國家被燕國人衛滿所滅。
7【乘()】古代兵車單位,四馬一車為一乘。
8【朝歌】商紂王建立的備用都城,位於河南省北部鶴壁的淇縣。
圖:周武王率領聯合軍順利渡過黃河,很快到達了商都朝歌郊外的牧野。




君主必須信任所用之人
【原文】
將1聽吾計,用之必勝,留之2;將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計利以聽3,乃為之勢,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制權4也。
【譯文】
如果國君聽取我的作戰計策,任用我指揮作戰,那戰爭就會得勝,我就留下來。如果國君不聽我的計策,即使任用我,戰爭也會失敗,那我就離開。接受了我的作戰思想和方針,我還將從其他方面造勢,以「勢」作為輔助,使計策得以順利地施行。所謂「勢」,就是以「有利於我方」為原則,在戰場上靈活應對各種突發情況,以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歷史再現】
劉邦用韓信
韓信是西漢的開國功臣,為劉邦爭奪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
秦朝末年,陳勝起義之後,各路英雄豪傑紛紛揭竿而起。韓信最初只是一個無名小卒,跟隨項羽的叔父項梁。項梁戰死後,項羽做了楚軍將領,韓信就歸屬了項羽。韓信具有謀略,他多次向項羽獻計,但項羽都沒有採納,最後也只是讓他做了個郎中5。韓信見項羽不重用自己,便有了脫離之心。等到秦朝被滅,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後,他就離開了項羽,轉而投靠了漢王劉邦。
韓信剛到劉邦軍營時,劉邦因為他在項羽手下當過小官,也讓他做了個小官,讓他負責迎賓。後來,通過滕公夏侯嬰的推薦,韓信升為了治粟都尉6。劉邦雖然升了韓信的官職,但因沒有發現他的軍事才能,所以對他並不重視。而劉邦的手下夏侯嬰和蕭何卻已經知道韓信是個軍事奇才,所以多次向劉邦舉薦。劉邦仍沒把韓信放在心上,韓信逐漸心灰意冷。等到劉邦率軍到達封國的都城南鄭7時,韓信就逃出了劉邦的軍營。
蕭何聽說韓信逃跑後,連夜去追趕韓信8,又把他帶了回來。蕭何再次向劉邦推薦韓信,極力勸諫劉邦重用他。劉邦滿口答應下來,當即讓人召來韓信,說要改任他為將軍。蕭何見劉邦的態度不認真,又向他諫言說:「大王待人一向粗枝大葉,不講究禮節,顯得傲慢。如今你說要任命韓信為大將軍,卻像召喚小孩子一樣把他召來。您如此對待人,這就是韓信不肯留在漢營中的原因啊。大王如果決心重用韓信,就應該舉行鄭重的任命儀式,選個良辰吉日授予韓信官職,這樣才算任命。」劉邦採納蕭何的建議,舉行了隆重的任命儀式拜韓信為大將軍。從此,漢軍士兵無人不知韓信。
任命儀式過後,劉邦又與韓信暢談,認真聽取了他的軍事謀略。韓信向劉邦分析了天下形勢,並將楚軍和漢軍的實力做了精確的對比,最後建議說:「按照約定9,大王您本該在關中稱王。項王違背約定,讓您做漢王。如今,不僅秦地的鄉親父老怨恨項王,天下人也更多地偏向歸順您。這個時候,大王如果領兵東進,平定三秦封地易如反掌,爭取天下也勢在必得。」劉邦聽完韓信的分析,大大讚賞他的謀略,直覺得相識恨晚。
回到封國修整四個月後,劉邦就採用了韓信的計策,派樊噲率領一萬人去搶修連通漢中:、巴蜀;的棧道,暗中卻率領精銳部隊從小道翻山越嶺,偷襲了陳倉。駐守陳倉的雍王章邯只聽說漢軍在修棧道,萬萬沒想到劉邦會偷襲而來。結果,章邯投降,陳倉被攻克,駐守關中東部的塞王司馬欣和北部的翟王董翳也相繼投降。劉邦一舉平定了三秦,攻取了關中,打開了東進的大門。
此後,劉邦繼續領兵向東,攻打項羽。在楚漢相爭的過程中,韓信一直握有行軍指揮的大權。直至楚漢爭霸的最後一戰--垓下之戰<,韓信仍作為漢軍的統帥,部署戰略。
劉邦奪得天下後,曾說:「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韓信的軍事才能是無可置疑的。張良曾說,劉邦要想奪得天下,沒有韓信是不行的。蕭何則把韓信譽為「國士無雙」。這樣一個軍事奇才,在項羽手下做事時卻只是一個郎中。千里馬得不到主人的信任,被困在馬圈中不能馳騁,跟普通的馬也沒什麼區別,因此韓信離開了項羽。劉邦得到韓信後,也差點犯了跟項羽一樣的錯誤。然而劉邦與項羽不同,他雖然沒有什麼軍事才能,但他善於用人,且信任所用之人。即使不確定韓信的才能,但劉邦信任蕭何,也就相信他舉薦的人,因此最終沒有錯失韓信。可以說,正是劉邦對蕭何的信任使韓信留在了漢軍,也因此劉邦打敗了項羽。有意思的是,當韓信打敗項羽的大將龍且後,項羽害怕了,讓人去勸說韓信反叛劉邦,以「三分天下」誘惑韓信。韓信最終沒有答應項羽。所以說,君主用人就要信任他。君主對將領信任,將領也會信任君主。只有雙方建立了信任,才能發揮出將領的才能,並保證軍事行動的統一和諧,從而取得勝利。

1將:在此讀ㄐㄧㄤ,表示假設,意為如果。
2之:自此作為音節助詞,沒有實意。留之,意為留下來(輔佐君王)。
3計利以聽:計策有利而已經被聽取採納。
4因利而制權:因,意思是根據。制權,採取應變的行動。整句話意思是,根據實際有利的情況,採取相應的作戰行動。
5【郎中】在此指掌管門戶、車騎的官職,有時充當侍衛,有時外出作戰。
6【治粟都尉】又稱為「搜粟都尉」,主管徵集軍糧的事情。
7【南鄭】今陝西省漢中市的南鄭縣。劉邦被封為漢王,統治巴、蜀、漢中之地,建都南鄭。
8【蕭何追韓信】蕭何連夜追趕韓信的故事,被後人搬上舞臺,演繹成京劇,也就是《蕭何月下追韓信》。
9【約定】當時,反秦起義軍除了項羽和劉邦兩人所率領的部隊,還有其他諸侯。起義軍的名義首腦楚懷王曾向各路諸侯規定,誰先入關中誰就是關中王。後來劉邦先入關,攻入咸陽。項羽後入關,憑藉自己的軍力,違背約定,沒有封劉邦為關中王。
10【漢中】漢中郡為秦朝設置,其治所在南鄭(今陝西漢中漢台區)。漢中所轄區域在不同朝代有所不同,但在大多時候泛指秦巴地區及漢水中上流地區,相當於今陝南和湖北西北部,有時還包含川北和隴南地區。
11【巴蜀】先秦時期把今重慶地區稱為巴,四川成都地區稱為蜀。
12【垓(ㄍㄞ)下之戰】漢高帝五年(前二○二年)十二月,劉邦的漢軍和項羽的楚軍在垓下(一說在今安徽靈璧東南沱河北岸,另一說在今河南鹿邑縣)進行最後的較量,最後項羽被圍困,四面楚歌,自刎於烏江邊。
圖:劉邦採納蕭何的建議,舉行了隆重的任命儀式拜韓信為大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