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良談兒童文學: 淺語的藝術 (新版) | 誠品線上

林良談兒童文學: 淺語的藝術 (新版)

作者 林良
出版社 聯寶國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林良談兒童文學: 淺語的藝術 (新版):「淺語的藝術」是我對兒童文學所下的定義。這一本書,也可以說是我對「兒童文學」的思索的記錄。獻給關心兒童讀物•愛好兒童文學•有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淺語的藝術」是我對兒童文學所下的定義。這一本書,也可以說是我對「兒童文學」的思索的記錄。 獻給關心兒童讀物 • 愛好兒童文學 • 有意從事相關工作的你 ★《淺語的藝術》長銷全新改版 •《純真的境界》最新重量級登場 ★兩書73篇菁華文章 • 探索兒童文學必讀書 ★超過50部中外經典導引欣賞‧各國兒童文學作家、角色深入介紹 ★內容活潑豐富,包含童話、故事、繪本、小說…… ★讀書會最佳參考書籍 • 指定閱讀書籍 想探索「什麼是兒童文學?」的第一本書。 命運對我的更有意味的安排,就是每次用一根白髮交換我一根黑髮的時候,好像同時也交給我一個神聖的工作,那就是──對可愛的「兒童文學」的可愛的闡釋。這也就是,把那些可愛的孩子,可愛的語言,可愛的故事,可愛的笑容和笑聲,塑成一個定義。 ──林良 「淺語的藝術」是林良先生對兒童文學所下的定義。「淺語」是指兒童聽得懂、看得懂的淺顯語言。文學創作是一種藝術。所以,以淺顯的語言來從事文學創作,就是一種「淺語的藝術」。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林良生於一九二四年,祖籍福建省同安縣,習慣以筆名「子敏」發表散文,以本名為小讀者寫作,是小讀者口中的「林良爺爺」。畢業於臺灣師範大學國語科及淡江大學英文系,當過小學老師、新聞記者,歷任國語日報編輯、編譯主任、出版部經理、國語日報社社長,以國語日報董事長兼發行人退休,退休後繼續從事寫作。以兒童文學工作為生平職志,為兒童寫作長達五十多年,以國語日報「看圖說話」專欄與小讀者結緣,結集出版《樹葉船》、《青蛙歌團》、《月球火車》。著有散文集《爸爸的十六封信》、《會走路的人》、《早安豆漿店》、《林良的散文》,兒童文學論文集《淺語的藝術》、《純真的境界》,兒童文學創作《我是一隻狐狸狗》、「林良童心」系列繪本十冊及翻譯圖書等兩百多冊。許書寧愛畫畫,愛作夢的北港孩子。先後畢業於輔仁大學大傳系廣告組及大阪總合設計專門學校繪本科。作品曾獲關西美術文化展讀賣電視獎、STAEDTLER舉辦筆繪CD-R設計比賽入選,也曾入選青林文化「安徒生童話插畫創作獎」及2005年、2006年度臺灣兒童文學精華集、「第六屆貓頭鷹愛家手繪書比賽二獎」等獎項。 她的文字與圖象作品除了在報章雜誌以及書籍封面上可以見到外,主要的文圖出版作品有:《戀的芬多精》圖、《愛蓋章的國王》文圖、《半路遇上幸福》文圖、《天使的禮物》、《奇妙的耶穌》文、「保母包萍系列」插圖等。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目錄 一、為孩子寫書不是「一揮而就」 二、十九世紀是兒童文學的黎明時代 三、兒童文學的語言是「淺語的藝術」 四、兒童文學的定義 五、作者的語言與個性 六、兒童文學裡的「純文學」問題 七、兒童文學的「文學性」 八、兒童文學裡的說教問題 九、在兒童文學裡寫好人 十、在兒童文學裡寫動物 十一、蒐集足夠的「感受」 十二、兒談童文學裡的敘述技巧 十三、文學跟「故事」 十四、尋找一個「故事」 十五、圖畫裡的世界 十六、一個純真的世界 十七、童話哪裡來 十八、神話跟兒童文學 十九、從「詩」到「兒童詩」 二十、「詩」和年輕的心 二十一、少年小說的任務 二十二、孩子不讀的兒童文學傑作 二十三、兒童散文 二十四、熟悉語言的新穎運用 二十五、精到的閱讀 二十六、評《阿大找快樂》 二十七、評《小偵探愛彌兒》 附錄:綠池的白鵝

商品規格

書名 / 林良談兒童文學: 淺語的藝術 (新版)
作者 / 林良
簡介 / 林良談兒童文學: 淺語的藝術 (新版):「淺語的藝術」是我對兒童文學所下的定義。這一本書,也可以說是我對「兒童文學」的思索的記錄。獻給關心兒童讀物•愛好兒童文學•有
出版社 / 聯寶國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7516220
ISBN10 / 957751622X
EAN / 9789577516220
誠品26碼 / 2680625134007
頁數 / 320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作者的話   
一個更廣大的世界(新版序)
  兒童文學作家最今人羨慕的一點,是他有一個更廣大的文學世界。如果你訪問一位兒童文學作家,請教他最近正在忙些什麼,你就可以得到一個你料想不到的,很有趣味的答覆。那「可愛的答覆」,足夠做你訪問的報酬。下面所列舉的,是你最可能聽到的:

  我正在寫一條小拖船。
  我正在寫一座小房子。
  我正在寫五百頂帽子。
  我正在寫一隻蛤蟆,一隻獾,一隻鼴鼠,一隻水老鼠的事情。

  你知道「大拇指」嗎?那是個男的。現在我動筆寫的是一個女的,只有這麼點兒大。
  我正在寫一隻猴子走進摩天大樓。
  我正在寫「白烏鴉」。
  我正在寫一條鯨魚。
  我正在寫三隻金魚。
  我正在寫風。
  我正在寫兩朵雲。

  一般文學的興趣,都凝聚在人群社會,縱的是對人生的思索,橫的是對生活的描繪。兒童文學的「人性的觸鬚」卻能接觸到宇宙萬物。兒童文學有一個更廣大的文學世界,那是呈現在純真的孩子眼中、心中的「充滿新鮮感」的無限宇宙。一個好作家一旦為孩子寫書,他就等於走出了市區,走到了郊外。他看見了「地」,也看見了「天」。他更像一個面對天地萬物的「人」。
  我年輕的時候,對「人」有很濃厚的興趣,喜歡跟「人」接近,喜歡跟「人」談話。這種興趣的無限度膨脹,使我有機會接觸到平日不大受人注意的另外一種「人」,那就是小孩子。「人」是可愛的,但是,「小孩子」是可愛的人群裡的最可愛的。我結交了不少可愛的小朋友。
  跟小孩子交往是要進行「故事交換」的。我為小朋友講故事,他們請我吃東西。我幾乎相信一種最愉快的行業是可以成立的了。命運的無害的安排,不但使我認識了不少小朋友,並且還成為報紙兒童副刊的主編。由主編一個兒童副刊,到主編一個兒童雜誌,到不停的為小孩子寫書,我終於完全相信我已經走進了某一種愉快的行業。這行業,雖然並不像我當初所想的「拿故事向孩子換麵包」的純真無憂,但是確實能使我在辛苦工作的時候心裡有幸福的感覺。
  我提筆為小孩子寫作,總有一群別人看不見的小孩子圍在我身邊。這些小孩子都跟我交談過,我熟悉他們的語言就像熟悉他們的笑容。有時候他們好像就在窗外看我,鼻子頂著窗玻璃變成一個個可愛的小肉球兒。對我來說,這情景就是一個「兒童文學」的定義。
  命運對我的更有意味的安排,就是每次用一根白髮交換我一根黑髮的時候,好像同時也交給我一個神聖的工作,那就是;對可愛的「兒童文學」的可愛的闡釋。這也就是,把那些可愛的孩子,可愛的語言,可愛的故事,可愛的笑容和笑聲,塑成一個定義。
  「淺語的藝術」是我對兒童文學所下的定義。「淺語」是指兒童聽得懂、看得懂的淺顯語言。文學創作是一種藝術。所以,以淺顯的語言來從事文學創作,就是一種「淺語的藝術」。
  《淺語的藝術》出版本,出版在一九七六年。二十四年後的二000年,出版了「修訂本」。二0一一年的這個新版本,是它的第二次修訂本。回首這本書從初版本的出版到今天,已經跨越了三十五個年頭的歲月。
  一本書能夠經歷了這麼悠久的歲月而仍然被新讀者所接受,最主要的原因是:這本論文集並不像想像中的論文集那樣枯燥乏味。它擺脫了論文集的架式,比較像朋友間的談話。這正是我當年寫作時候努力的目標。換句話說,這本書比較容易親近,所以讀者也樂於跟它親近。
  這本書獲得的榮譽,是曾經被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指定為研究生的必讀書。儘管「兒童文學」的概念在民國初年就已經輸入我國,不過只是為學術界和文學界所關心,一般社會大眾對這個概念都相當陌生。因此,《淺語的藝術》這樣的論文集,也就成為大眾探索「什麼是兒童文學」的入門書,這也是它能夠長期在國語日報的書架上擁有一個位置的原因。這次新版本的出版,含有「再版」的性質是很明顯的。
  新版本和舊版本的不同在於目錄的安排。舊版本的目錄,是按每一篇文章寫作的先後順序排列的。新版本的目錄,卻是一每篇文章性質而分類排列,目的是方便讀者的檢索和查閱。
  這一本書,也可以說是我對「兒童文學」的思索的記錄。這思索,其實也是一個「文學的思索」,只是不像一般的「文學思索」那麼炫學。這思索是在別人看不見的許多孩子的笑容環繞中靜靜進行的。
我問過我自己:「我的這一番思索的意義是什麼?」幾乎同時我也找到了那答案。那答案,也就是我心中的一首簡短的兒歌:
  那答案,
  很簡單.
  小孩子,
  要書看!
  為了希望有更多的人為小孩子寫書,為了希望小孩子能有更好的書看,所以我不停的思想。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