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讀通世界史, 先讀懂羅馬史: 教你快速讀懂長達一二○○年的羅馬帝國興衰史 | 誠品線上

教養としてのローマ史の読み方

作者 本村凌二
出版社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想讀通世界史, 先讀懂羅馬史: 教你快速讀懂長達一二○○年的羅馬帝國興衰史:羅馬帝國是怎麼建立的?從一開始的共和制到後來的帝制,是怎麼演變的?「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羅馬帝國是怎麼建立的?從一開始的共和制到後來的帝制,是怎麼演變的?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這句話一點也不假, 一千兩百年的羅馬歷史,本書教你有效率的閱讀方法! 在羅馬,明明是萬人之上的皇帝,想要善終卻比登天還要難? 有好皇帝,就會有壞皇帝,到底要多壞才會被大家討厭呢? 漫長的羅馬史,竟然有一千二百年,怎麼可能背得起來?而且,有的皇帝在位不到一年,馬上又換人,是要怎麼記得住?再來,提到羅馬皇帝,最耳熟能詳的就是凱薩跟屋大維!但他們之後還有最幸福的五賢帝時代,你們知道嗎?因此,作者透過拆解的方式,輕鬆把羅馬史背起來。 本書將羅馬史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是從前八世紀羅馬建國開始,歷經第三次布匿戰爭的終結,一直到迦太基滅亡的西元前一百四十六年。從小型城市國家擴展而成的羅馬,其真正掌握地中海世界的霸權並成為事實上的帝國,就是在西元前一百四十六年。 第二部是從西元前一百四十六年的迦太基滅亡說起,中間經歷共和時期末的混亂期,一直到第一位皇帝奧古斯都誕生的帝政初期。這個時代也可以稱之為「勝利後的混亂」,是個紛擾不斷的年代。羅馬手中掌握了地中海的霸權並成為實際上的帝國,雖然變成巨大的國家,卻也因此面臨了許多課題,內亂不停重複上演。而凱撒則在重整這樣的混亂局面下登場,接著皇帝誕生,使得羅馬成為名符其實的帝國。 第三部是以五賢帝時代為核心,當時的羅馬帝國在克服一直以來的混亂狀態後迎向鼎盛時期。然而鼎盛時期僅延續不到百年,羅馬又再度陷入軍人皇帝時代,也就是所謂的「三世紀的危機」。 第四部是軍人皇帝時代,從收拾混亂局面的戴克里先皇帝開始,涵蓋到西羅馬帝國滅亡為止的時代。以往大多認為這個時代是羅馬這一大帝國的終結,不過本書將把視野再放大一些,以古代世界的終結為觀點來看待羅馬的滅亡。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本村凌二本村凌二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博士(文學)。1947年生於熊本縣。1973年畢業於一橋大學社會學部。1980年,東京大學研究所人文科學研究科博士課程修畢。東京大學教養學部教授,曾任同研究所綜合文化研究科教授,之後擔任早稻田大學國際教養學部專任教授,於2018年3月底退休。專長為古代羅馬史。以《暗影中的羅馬世界》獲得Suntory學藝賞,以《馬的世界史》獲得JRA賞馬事文化賞,以一連串的事蹟獲得地中海學會賞。著有《地中海世界與羅馬帝國》、《愛慾羅馬史》(講談社學術文庫出版);《多神教與一神教》(岩波新書);《羅馬帝國 人物列傳》(祥傳社新書);《競馬的世界史》、《世界史的睿智》(中公新書);《密集課程!希臘、羅馬》(合著,筑摩新書);《以增進涵養的角度閱讀「世界史」》(PHP Editors Group)等。何蟬秀何蟬秀畢業於政大國貿系,在日本打工度假與在台日商業務經驗後,決定踏上譯者之路。初衷是成為能夠帶給讀者美好且愉快閱讀體驗的忠實譯者。翻譯、商務口譯合作請來信至hochanhsiu@gmail.com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前言 序章 以羅馬一千兩百年的歷史為鏡 I. 羅馬為什麼會發展成為世界帝國?──地中海的統一與迦太基的滅亡 第1章 羅馬人為何選擇共和政體? 具備「流氓」性格的初期羅馬 開啟羅馬共和體制的「魯克麗緹雅的凌辱」 為何如此厭惡獨裁? 選擇民主政體,希臘人的國民性格 民主政體真的是良好的體制嗎? 柏拉圖支持獨裁制,亞里斯多德則擁護貴族制 羅馬能成為大國,而希臘卻不行的理由 第2章 擊潰強敵,羅馬軍強大的秘密是? 第二建國者,名將卡米盧思對羅馬的愛 使羅馬人奮起的「考夫丁峽谷的恥辱」 漢尼拔顛覆常識的戰法──第二次布匿戰爭 接受戰敗將軍並給予機會 從戰敗中學習並取得勝利──札馬戰役 救國英雄,以及各自的悲哀下場 為什麼迦太基復甦後又滅亡? 改革派與國粹派的紛爭成為「羅馬共和的危機」的導火線 第3章 法西斯主義的共和政體與先祖的遺風 「法西斯主義的共和政體」造就羅馬的擴張 羅馬成長的原因之一為「公眾」與「祖國」的意識 深植於羅馬人精神中的「先祖遺風」 令同時代的人所讚嘆,虔誠敬神的羅馬人 比起個人的戰功,羅馬軍隊更看重軍規 激發羅馬軍隊勇氣的「十一抽殺律」 II.勝利後的混亂,凱撒的經驗──格拉古兄弟的改革、儒略-克勞狄王朝的終結 第4章 富者與窮者間的紛爭 勝者的悲劇 格拉古兄弟決心改革的理由 為理想而激昂,弟弟蓋約的失算 平民派馬略與貴族派蘇拉間的對立 以鎮壓叛亂而聞名的克拉蘇與龐培 凱撒登場──第一次三巨頭政治 是什麼讓凱撒與龐培分出成敗? 第5章 英雄凱撒與羅馬皇帝的誕生 支撐著羅馬的「庇主、部從關係」 讓將軍與士兵緊密連結的羅馬軍制改革 凱撒為什麼會被暗殺? 讓凱撒備受歡迎的理由 羅馬的第一位「皇帝」誕生 從皇帝的頭銜看出最高神祇官的重要性 「第一門的奧古斯都像」在敘說著什麼? 第6章 因為繼承問題而動搖,帝政的序幕 凱撒眼中奧古斯都的資質 奧古斯都從凱撒身上學到的事 奧古斯都唯一的煩惱,繼承問題 活在日耳曼尼庫斯光環下的提貝里烏斯皇帝 沉溺於「麵包與馬戲」的羅馬人 因病導致性情大變的惡帝卡利古拉 不受任何人喜愛的克勞狄烏斯 暴君尼祿受到民眾愛戴的原因 尼祿真的迫害了基督教教徒嗎? III.「世界帝國羅馬」的和平與失去的遺風──五賢帝的統治及其後的混亂 第7章 惡帝圖密善的出現 維斯帕西亞努斯藉由「法律」平亂 尿液也加以徵稅,以實現財政重建 提圖斯的善政與圖密善的惡政 共和政體還是帝政?羅馬的紛亂2 第8章 五賢帝的時代──人類史上最為幸福的時代 涅爾瓦──藉由「誓言與選擇」重整秩序 圖拉真──第一位行省出身的皇帝 最佳元首,最優秀的第一公民 擴張版圖到羅馬最大規模 哈德良──令人存疑的繼承,卻對行省的安定化有所貢獻 風評不佳的皇帝如何再度受到歡迎? 統治期間有一半都在考察的周遊皇帝 哈德良的臨終 安敦寧•畢尤──賢帝中的賢帝 馬可•奧理略──史上第一個共同統治的皇帝 符合柏拉圖理想的哲學家皇帝 第9章 失序的羅馬 羅馬史上最壞的皇帝康茂德 被拍賣的皇位 從「羅馬人的帝國」到真正的「羅馬帝國」 羅馬帝國的「完成」是個不幸 尼祿也黯然,埃拉伽巴路斯皇帝以及軍人皇帝時代的預兆 IV.羅馬為什麼會滅亡──古代末期以及變質的地中海文明 第10章 軍人皇帝時代以及三世紀的危機 邁向「變革的時代」,而不是「衰退、滅亡的時代」 軍人皇帝時代──為什麼皇帝會集中於巴爾幹半島? 軍人皇帝之始──粗野的馬克西米努斯・色雷克斯皇帝. 舉行羅馬建國千年祭典,來自阿拉伯的皇帝 苦於內憂外患風暴的皇帝們 父親瓦勒良的恥辱與兒子加里恩努斯的改革 夾在帕米拉王國與高盧帝國之間,羅馬的危機 由世界的復興者奧勒良收復領土 暗殺皇帝已然成為「當代的惡習」 羅馬史中統治階級的變化 第11章 羅馬帝國的復興與基督教 戴克里先真的是犯罪的創始者嗎? 皇帝強大權力的確立 哲人般的精采臨終 君士坦丁大帝再次統一帝國 遷都至君士坦丁堡 變身一神教世界帝國──米蘭詔令 基督教所克服的三大阻礙 背教者尤利安──對迂腐的基督教進行批判 基督教的版圖為什麼會擴展? 無法接納日耳曼人的羅馬人 西班牙出身的皇帝狄奧多西VS正統羅馬人安薄若修 第12章 羅馬滅亡的理由 決定東西羅馬帝國成敗的經濟 西羅馬帝國的滅亡 東羅馬帝國的終結 孕育羅馬,以及羅馬所孕育的「三個世界」 羅馬帝國滅亡的原因──交響曲『古代末期』 【交響曲『古代末期』第一樂章 羅馬帝國衰亡史】經濟的衰退 基礎建設的劣化導致經濟力的低落 【交響曲『古代末期』第二樂章 新羅馬帝國衰亡史】國家的衰退 以區域定義國境下所浮現的真相 【交響曲『古代末期』第三樂章 古代世界的終焉】文明的變質 斯多噶主義成為基督教受到接納的基礎

商品規格

書名 / 想讀通世界史, 先讀懂羅馬史: 教你快速讀懂長達一二○○年的羅馬帝國興衰史
作者 / 本村凌二
簡介 / 想讀通世界史, 先讀懂羅馬史: 教你快速讀懂長達一二○○年的羅馬帝國興衰史:羅馬帝國是怎麼建立的?從一開始的共和制到後來的帝制,是怎麼演變的?「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
出版社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7639967
ISBN10 / 9577639968
EAN / 9789577639967
誠品26碼 / 2681892760005
頁數 / 352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自序 : 本書並非所謂的羅馬通史。如果是那樣的「羅馬史」,那麼包含敝人的拙作,已經可以找到好幾本性質相同的作品了。這裡既然是羅馬史的「閱讀方式」,就是打算以瞭解羅馬史時所應該關注的部分來展開論述。
例如,同樣以城邦(都市國家)作為起點,為什麼希臘人以民主政體為目標,羅馬人卻樹立了共和政體,以這樣的題材來進行論述。如果將目光聚焦在兩者之間的差異,就會注意到他們原本在部族型態上就有所不同。
另外,勉強存續了五百年的羅馬共和政體,到了西元前一世紀後半期的凱撒-奧古斯都時代,為何又開始允許由一人獨掌大權,這也是一個相當有趣的議題。在華麗的政爭以及戰爭的背景下潛藏著什麼樣的真相?在思考這個問題時,也必須關注支持凱撒和奧古斯都的人民是屬於什麼樣的社會階級。
此外,長期以來在羅馬和平之下享盡繁榮的羅馬帝國,為什麼在三世紀時遭遇了「軍人皇帝時代」的「危機」,從世界史的觀點看來,這也是一個重要的題材。軍人擁有權力的時代究竟有著什麼樣的特徵?而軍人們的出身地又在何處?思考這些問題的同時,潛藏於歷史表層底下的意外事實也會令人為之一驚。
除此以外,重視自由的羅馬人時常被認為富有寬容精神,不過經歷長久的歷史之後,可以看出這樣的精神也是會逐漸變質的。若是特別將目光聚焦於「Clementia」(仁慈)一詞上,會發現這個詞彙前後有著三個階段,而這些階段與「自由」的意識都有著微妙的關連。
這些題材至今或許也曾片斷地受到論述。然而本書中的看法是,若是站在「羅馬史」的大脈絡之下關注這些議題,對於「羅馬史在世界史中的定位」就能理解得更為深入。這也表示本書將會遵循時間序列,採用與通史相似的形式,而這完全是為了讓文章能更加容易理解。
權威九山真男曾經指出「羅馬史中凝結了人類的經驗」,以及「羅馬史是社會科學的試驗場」。除此之外,因《羅馬人物語》而聞名的塩野七生女士也評論道:「羅馬史是世界史中的精品。」
站在像我一樣專精於羅馬史的研究者立場,面對這種讚許的評論,並無法置之不理而只是單純感到沾沾自喜。羅馬史真的是「人類經驗的縮影」,又或者是「精品」嗎?這樣的疑問會來回地盤旋在腦海中。
然而,從我將近半個世紀專攻狹義羅馬史研究的經驗看來,學習的過程中所得到的啟發也不在少數。舉例而言,羅馬帝國作為一個世界帝國,若以羅馬帝國為原型來思考,則對於近代的海洋帝國──葡萄牙與西班牙,還有殖民地四散各地的大英帝國都能夠有更深一層的瞭解。甚至是二十一世紀的北美「帝國」以及中華「帝國」,如果以羅馬史為主軸進行比對思考,我認為也能夠得到某些線索。
反覆上演的古希臘悲劇,教導著我們「hybris」(傲慢)就是悲劇的原因。這裡如果大肆宣揚羅馬史有多麼的了不起,或許就無法免於對傲慢的譴責。不過如果將羅馬史定位成「理解世界史的座標軸」,我相信這在學習上的效果是無庸置疑的。
各位讀者如果能參考這樣的「閱讀方法」並從中獲得學習世界史的樂趣,那麼我將備感榮幸。如今的「世界史」並非單純只是一股熱潮,因為它作為「全球歷史」,正逐漸地成為我們的涵養基礎。

二〇一八年二月某日
本村凌二

試閱文字

內文 : I. 羅馬為什麼會發展成為世界帝國?
──地中海的統一與迦太基的滅亡

第1章 羅馬人為何選擇共和政體

具備「流氓」性格的初期羅馬

無論是哪個國家,都會以美麗的故事增添建國神話的色彩,而羅馬也並不例外。
傳聞中,羅馬建國於西元前七五三年四月二十一日。建國的國王是羅慕路斯。而羅慕路斯與另一人雷穆斯為受狼乳撫育成長的雙胞胎兄弟。
羅慕路斯與雷穆斯的母親是阿爾巴•隆迦王國的公主,雷雅•希爾維亞。阿爾巴•隆迦王國的部族繼承了美與豐收女神維納斯之子埃涅阿斯的血統,埃涅阿斯是特洛伊戰爭中以武勇而聞名的武將。傳聞中,羅慕路斯與雷穆斯的父親則是受到雷雅美貌所魅惑的戰神瑪爾斯。
也就是說,羅馬的建國者羅慕路斯無論從父親或母親都繼承了神的血統,出身相當高貴。
羅慕路斯與雷穆斯這對雙胞胎一出生就擁有阿爾巴•隆迦王國的王位繼承權,出生後不久卻不幸捲入皇室內部的紛爭,性命受到威脅。同情他們遭遇的士兵出手營救,將這對雙胞胎放入搖籃,讓搖籃沿著台伯河順流而下。而將他們救起,以自己的乳汁將雙胞胎撫育成長的,正是棲居於河畔的母狼。
不久後,牧羊人收養了這對雙胞胎,將他們養育得十分健壯。雙胞胎長大後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合力打倒王位的掠奪者,將王位歸還給祖父,開始自己建立新的王國。
然而,原本手足情深的羅慕路斯與雷穆斯卻逐漸產生對立,最後羅慕路斯殺死了雷穆斯。
鞏固王位之後,羅慕路斯以自己的名字將國名改為「羅馬」,並舉行了盛大的建國儀式。這個儀式舉行在西元前七五三年四月二十一日,也就是至今依然會在羅馬舉行盛大活動的「羅馬建國紀念日」。
羅馬的第一任國王羅慕路斯統治長達三十七年,統治期間的元老院以及市民集會也傳承給往後的羅馬共和國,為羅馬打下基礎。
繼承神明血統的尊貴國王,像這樣的建國故事終究只是「神話」,故事內容的真實程度並無從得知。不過神話中也有些軼事能夠反映出真實的歷史。首先要提到的就是「強虜薩賓婦女」事件。
「強虜薩賓婦女」事件在西方是廣為人知的故事,許多畫家以此為主題進行繪畫。其中收藏於法國羅浮宮博物館裡,賈克•路易•大衛所創作的『薩賓的女人』(一七九九)十分著名。
建國不久後,羅慕路斯國王治世下的煩惱就是女性極少,孩子的數量也未能增加。照這個情形發展下去,羅馬的人口將會減少,遲早會面臨國家存亡的危機。
為了解除危機,羅慕路斯王做了一個決定。那就是從羅馬鄰國薩賓人手中誘騙他們的女性。
不過,被奪走妻子的薩賓人,對於這種強行擄掠的方式當然也不會默不作聲。他們誓言向羅馬復仇,不久後兩國展開對決。
沒想到,此時有人介入了兩國之間。
那就是羅馬所掠奪的薩賓女性們。
「無論你們哪一方傷亡,都會使我們不幸。拜託你們,請停止爭鬥。」
站在這些婦女的立場,薩賓人被殺害,等同失去了自己的父親與兄弟;而羅馬人被殺害,就相當於失去丈夫及幼小的孩子。
當然,由於一開始遭到了強行拐騙,薩賓婦女一定很恨羅馬人吧。然而在一起生活了一年、兩年,孩子也出生了。這些遭到擄掠的女性們在心境上也產生了變化。
因為薩賓女性們訴求和平,羅馬與薩賓間的戰爭終獲調停,不久後兩國合而為一。
蠻橫掠奪鄰國的女性,或許會令人認為羅馬人相當野蠻,然而古代是一個國際間無法進行交流的時代。交通方式也受到限制,因此大多數的人都生活在自己生長的村落與鄉鎮,在這樣狹小的世界裡終老。地中海有著許多的小島,這樣的情況在島上更是嚴重。即便是男性也幾乎都是如此,在那樣的時代下,根本沒有女性會離開自己生活的鄉鎮及島嶼。
實際上羅慕路斯國王最開始也向鄰近各國派遣特使,請求周邊的國家將女性嫁至羅馬,不過不管是哪個國家都不曾帶來好消息,才終致他採取掠奪這般強硬的手段。
這個時代下每個新興國家都普遍存在著女性不足的問題,因此需要女性的時候就從鄰近的國家強行擄掠,這在當時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另外,其實相同的情況也發生於現代。記憶猶新的就有IS(Islamic State/伊斯蘭國)強擄女性與國內的戰士結婚,這樣的行徑並無異於「強虜薩賓婦女」。
擁有美麗建國神話的羅馬,實際上在建國時期的成員中有從鄰近各國逃亡而來的人們、在成長的故鄉中無法再生存下去的惡棍,還有逃離主人的奴隸等,許多湧入羅馬的人們都有著不為人知的過往,並且幾乎都是男性。做出相同行徑的IS,其成員也幾乎都是男性士兵。也就是說,在女性不足的情況下,掠奪這樣野蠻的行為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都可能會發生。
希望各位不要誤會,我並不是把IS的行為正當化,也並非想說明他們這樣的行為是迫於無奈。而是事實上,「建國」經常會伴隨著某種程度的暴力,而越往以前的時代回溯,會發現暴力的程度越大。
以日本為例,雖然有大國主命將國家讓與天孫這段美麗的「讓國神話」,實際上在建國時發生過多麼暴力的事,真相並無從得知。
美麗的「神話」中,隱藏了各式各樣野蠻的暴力行為。又或者應該這麼說,正是因為有著暴力的現實,才會希望能美化真相,於是產生了唯美的建國神話。也因此,哲學家黑格爾才會批評道:「偉大的羅馬其實也不過是個掠奪者國家。」

開啟羅馬共和體制的「魯克麗緹雅的凌辱」

羅馬的王政從第一任國王羅慕路斯算起,一共延續了七代。以西元年來看是前七五三年到前五〇九年,這約莫兩百五十年間就稱為「王政時期」。
第二任國王努瑪•龐皮留斯是薩賓人,第三任的圖路斯•荷提里烏斯是羅馬人,第四任的安古斯•馬奇路斯則是薩賓人,羅馬人與薩賓人交互就任王位,不過王政時期的後半,也就是第五任以後的國王都是伊特拉斯坎人。
伊特拉斯坎位於羅馬的北方,也就是如今被稱之為托斯卡尼的地區。這裡也是義大利中最好的地區。古羅馬人稱伊特拉斯坎人為「托斯奇/Tusci」,因此托斯卡尼這個地名的意思是「伊特拉斯坎人的土地」。
最先來到土地上的人會定居在最好的地區,這是到哪裡都不會改變的道理。這意味著伊特拉斯坎人是比羅馬人還要早居住在義大利的民族。
最早進入到義大利的伊特拉斯坎人擁有先進的文化。從伊特拉斯坎人接續就任羅馬王位來看,可以看出當時的羅馬受到伊特拉斯坎的先進文化所壓迫。
然而,實際上受到壓迫的同時,羅馬人應該也對於伊特拉斯坎的先進文化有所期待。原因在於這個時期的羅馬街道飽受惡臭四溢的汙水所苦。羅馬人期待著以伊特拉斯坎人的技術建造的大下水道,能為羅馬市民的生活帶來極大助益。
不過,第七任國王塔克文卻在大下水道的建設工程中大肆差遣民眾,也因此實際上不要說是感謝了,最後甚至還導致市民們心懷不滿。
在這樣的情況下,發生了一個使國王受到重創的事件。
國王的兒子塞斯圖斯強暴了別人的妻子──既美麗又端莊賢淑的魯克麗緹雅。
事情的起因來自於酒宴上酒酣耳熟的男人們對於自己太太的誇耀。
男人們互相比較誰的妻子最為賢淑且出色,每個人都各自誇耀著自己的妻子,不過在這裡爭論不休也得不出個結論,便乘著酒勁策馬前去確認自己妻子的樣態。
沒想到幾乎所有男人的妻子都沉迷於玩樂,只有柯拉汀的妻子,以美貌聞名的魯克麗緹雅正賢慧地紡織著。
聽聞此事,國王的兒子塞斯圖斯說道:「既然是如此優秀的女性,就姑且讓我試探看看她有多麼端莊賢淑吧。」塞斯圖斯看準魯克麗緹雅丈夫不在的夜晚,潛入了她的寢室。
想當然爾,魯克麗緹雅奮力抵抗,狠毒的塞斯圖斯卻以這樣的話語威脅她。
「如果妳再反抗,我會讓妳看起來像是與奴隸通姦時被殺害一樣,把妳的屍體和奴隸的屍體並排在一起,即使這樣妳也沒關係嗎?」
受迫於這番話,魯克麗緹雅無奈地委身於塞斯圖斯。
然而,她在塞斯圖斯離開後,馬上就派人請自己的丈夫及父親帶著他們各自信賴的朋友即刻前來。在大家到齊時,一五一十地說明事情的經過。丈夫雖然安慰並原諒了她,魯克麗緹雅卻說「即使免去了我的罪,我也無法逃避懲罰」,隨後便拿出藏著的短劍刺穿自己的胸膛。
完全將事情看在眼裡的友人布魯圖斯(?~前五〇九),從魯克麗緹雅的胸膛中拔出滿是鮮血的短劍,拿在手中吶喊道:「我再也無法允許王室如此暴虐不法的行為,讓我們將王室放逐吧!」
人群之間原本就蔓延著對於伊特拉斯坎國王的怨氣,這起事件發生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使得布魯圖斯的憤怒打動了民眾,在集會中也決議流放王室一族。
就這樣在前五〇九年,羅馬流放王室一族之後,對於以王為名的獨裁者所進行的專制統治已經不再期待,並選擇走上另一條路,選出兩名任期以一年為限的領導者,也就是執政官(consul)以取代國王。於是,羅馬共和國誕生了。
由於羅馬王政末期時民眾對國王的不滿情緒高漲,因此就算沒有發生魯克麗緹雅的事件,王政或許還是會消失。然而這一類的事件傳遍整個羅馬,確實形成顛覆王政的契機,讓羅馬走向共和政體。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這句話一點也不假,
一千兩百年的羅馬歷史,本書教你有效率的閱讀方法!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