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荒漠到雨林: 新創之島的關鍵10年 | 誠品線上

從荒漠到雨林: 新創之島的關鍵10年

作者 王志仁/ 謝爾庭
出版社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商品描述 從荒漠到雨林: 新創之島的關鍵10年:,"台灣上一波科技創業浪潮,造就了如今最具國際競爭力的高科技產業。然而2000年之後,台灣並未跟上全球趨勢,發展出軟體和網路服務的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台灣上一波科技創業浪潮,造就了如今最具國際競爭力的高科技產業。然而2000年之後,台灣並未跟上全球趨勢,發展出軟體和網路服務的新創業模式。台灣的科技新創曾鮮為人知,環境資源宛如荒漠。在2011-2021年的關鍵10年間,經過眾人努力,從民間到政府,創育機構、企業、創投等陸續到位,新創生態系儼然成形,新創也開始在國際舞台嶄露頭角。 這一切究竟是如何萌芽與成長,雨林般的新創生態,距離我們還有多遠? 新創的活絡發展,標誌著台灣經濟能否成功轉骨、接軌國際。本書由數位時代、AAMA創業者共創平台基金會共同策劃,歷經一年多的研究,累積22位生態系重要推手的觀點分享,與詳實的文獻、數據分析,完整回顧台灣新創生態從無到有的關鍵10年,並指出邁向下一階段的路徑輪廓。 "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王志仁;謝爾庭姓名:王志仁《數位時代》總編輯、數位時代PODCAST主持人。專研財經、科技和管理報導,曾一對一專訪全球上百位具影響力的財經、科技人物。姓名:謝爾庭數位時代 特約研究編輯清大社會所畢,見域Citilens共同創辦人。專長於產業研究及多元形式的內容企劃及編輯工作。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第一章:新創社群的萌芽與成長 ・從育成到加速 ・中介機構的出現與專業化發展 ・新創社群多元而緊密,促成交流與曝光 ・探索永續經營模式,走向國際 第二章:政府角色轉型 ・新創政策的轉型與創新 ・從直接提供資源,到媒合與引導 ・法規環境的轉變 ・新創政策機制的未竟之路 第三章:資金量能回流與拓展 ・早期資金量能的復甦 ・資金來源多元化 ・持續接棒,幫助新創發展的各階段投資者 ・國際投資者何處尋? 第四章:企業參與新創成為趨勢 ・企業尋找外部新創合作的3個動機 ・成本與風險都低,企業加速器蔚為顯學 ・企業投資外部創投機制仍在發展中 ・企業參與新創是馬拉松,媒合只是起點 第五章:國際鏈結的探索與深化 ・國際鏈結的一體兩面 ・從引進創業模式,到新創登上國際曝光 ・台灣新創出海的持續探索歷程 ・國際鏈結的深化與基礎工程 ・凝聚屬於台灣的國家新創品牌 第六章:台灣新創產業脈動及代表模式 ・深入解讀2010年以來的熱門新創產業 ・台灣新創代表領域 ・軟體服務新創的共同特徵 ・軟硬整合新創的共同特徵 第七章:啟動台灣新創生態再循環 ・新創進入再循環階段 ・老創投資新創 ・新創環境應當加快迭代與試誤速度 ・新創再循環如何加速? 第八章:轉變中的台灣新創生態系 ・創業者圖像的變化 ・台灣新創生態系的4大人才問題 ・資本市場以全新眼光看待新創 ・「深科技」成為熱門,將改變新創及生態系 ・新技術及政經局勢,促使全球市場重新定位

商品規格

書名 / 從荒漠到雨林: 新創之島的關鍵10年
作者 / 王志仁 謝爾庭
簡介 / 從荒漠到雨林: 新創之島的關鍵10年:,"台灣上一波科技創業浪潮,造就了如今最具國際競爭力的高科技產業。然而2000年之後,台灣並未跟上全球趨勢,發展出軟體和網路服務的
出版社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ISBN13 / 9789869000888
ISBN10 / 9869000886
EAN / 9789869000888
誠品26碼 / 2682278228003
頁數 / 216
開數 / 菊16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X1.5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十年前的台灣新創生態系,在台商全面西進中國後,幾乎只剩一潭死水。這段真空時期,現在回頭看,卻也是台灣新創打掉重練的關鍵時刻。本書深入探討在那看似平淡的十年中,一些讓台灣新創破繭而出的關鍵變革,也為茁壯中的台灣新創生態系,做了一次完整盤點,提煉出未來持續努力的方向。」

  ——簡立峰(Google台灣前董事總經理)



觀察人類的過往軌跡,真正的要事並不常發生;行為的轉折變化需反覆爬梳方能一窺全貌。近代科技使人類生活快速演進,創新創業的變化正是代表。伴隨著新創、投資者、政府以及協力組織的活躍,越豐富的資料,就越提高「敘事人」與「紀錄者」的挑戰。從「談產業」轉變到「談生態系」,本書繼往開來,可謂是台灣新創界的史詩級巨作。

——徐慶柏(台灣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

 "

試閱文字

導讀 : 研究緣起:沒有圍牆的創業潮
文/王志仁(數位時代總編輯)
台灣的第一波科技創業潮,從1980年新竹科學園區成立開始。
這主要來自政府規畫,從選定地點和產業領域、邀請在美國有相關經驗與技術能力的學人歸國、用國家資金並引入創投投資、輔以出口和稅務上的優惠等,鼓勵在園區內設立公司,同樣條件也向本地團隊開放,催生了聯電、台揚和全友,以及後來的友訊、智邦、台積電、華邦、旺宏和世界先進,和更多的半導體和資通訊公司。
竹科參考的是1960到1970年代的矽谷:因半導體的商用化起飛,有大量人才從研究機構和大學實驗室走出來,自行創業或加入新創公司,風起雲湧,形成 今日矽谷的雛型。
半導體帶動了個人電腦,個人電腦帶動了網路通訊,網路通訊帶動了網際網路,網際網路帶動了電商、社交到最新的元宇宙,一波接一波。而創業需要各種資源,如資金、人脈、客戶、人才、媒體曝光等,也隨著矽谷的發展而成熟。
Fairchild是第一家指標性的半導體公司,曾參與其創業的Eugene Kleiner,後來離開找夥伴成立創投公司Kleiner Perkins,開啟了矽谷的創投風潮。Kleiner Perkins在1980年代投資過昇陽電腦,等到後來投資Google時,還把曾當過昇陽技術長的Eric Schmidt找去當Google執行長。同樣從Fairchild離開的還有Robert Noyce、Gordon Moore和Andy Grove,他們創辦了英特爾。之後一位從英特爾股票上市賺到錢的工程師Mike Markkula,成了蘋果的早期投資者,並介紹另一位業界名人Arthur Rock擔任董事長,讓賈伯斯和夥伴沃茲尼克從在車庫裡焊主機板到電子零件店寄售,轉而有了自己的公司。不久,時代雜誌一位編輯Michael Moritz因為報導矽谷,多次採訪蘋果和當地新創,感受到巨大的商業機會,之後改行加入紅杉資本(Sequoia)當創投,後來的代表作包含雅虎。
這種錯綜複雜的人脈網絡,核心是由多種資源提供者構成,決定當一個好點子出現時,能多快連結到相關資源。矽谷運行的關鍵在此,而不是地圖上畫出的密密麻麻公司。有意識或不經意的碰撞交流,可能就贏得一次被媒體採訪或到創投簡報的機會,或者是找到需要的工程師還是業務副總,運氣更好,是碰到感興趣的客戶。
矽谷沒有圍牆,而竹科有,這也決定兩者後來的不同走向。竹科的客戶多在國外,人脈網絡先天就少了一塊,而以製造和代工為主的模式,也限定其保密特性,少與媒體和外界往來,最活絡的是工作者之間的校友連結。
矽谷像開放的熱帶雨林,豐富的生態滋生多元物種在其中繁衍進化,並競爭淘汰,空間和資源永遠留給正在和即將創造價值的新物種,不會長期停留在一個類型上。竹科則如圍牆內的花園,依規畫種植生長,滿栽之後再開闢新的花園,如之後的中科和南科,以及接下來的雄科,複製貼上。
竹科模式有其時代意義,並引領台灣如今最具國際競爭力的半導體、資通訊和光電業。但是當2000年之後,全球科技創業浪潮走向軟體和網路服務,台灣也需要有自己的雨林,來與之回應,即使必須從荒漠中長出。這是本書的研究緣起和寫作目的:了解台灣的新創生態,在以軟體和網路服務為主的第二波科技創業中,起到的作用。
從2011到2021年,是台灣這個新創生態從無到有發展起來的關鍵十年,各種育成中心、加速器、共創空間、種子投資、天使投資、創投、新創社群、專業平台、會展和媒體,如雨後春筍冒出,分布在不同的地理空間,提供跨領域碰撞交流的可能,新創團隊可以得到多種專業服務。
這一切怎麼開始,又是如何走到現在,下一步呢?
目前仍處於早期階段,雖然已脫離荒漠,但還未到雨林。整理記錄這一階段的目的,是希望提供給新加入者參考,以及理出走往下一階段的路徑輪廓。
謝謝AAMA創業者共創平台基金會創辦人顏漏有和數位時代執行長陳素蘭,最早提出這個題目構想,以及Google台灣前董事總經理簡立峰和台經院研究員徐慶柏擔任顧問,對本書內容提出許多實質建議。22位特別抽空接受訪談的新創生態相關成員,在此一併致謝。也謝謝國發會的支持,讓本書得以出版。


導言:創業之島的轉型與改變
台灣是座創業活動相當蓬勃的島嶼,每當不同時代的新創公司成功走向國際,往往能推動產業轉型,提供台灣經濟的發展動能。1990年代,台灣便曾經歷一波科技創業浪潮,促成如今為人稱道的高科技產業。當時,以科學園區模式為代表的產業聚落,結合產官學能量,吸引海外人才回流投入半導體、面板等新興產業,後續發展出世界上舉足輕重的科技產業鏈。
然而好景不常,2000年網路泡沫之後,台灣並未跟上全球網路創業的新風潮,僅有少數零星的創業案例。接著在2008年金融海嘯的再次衝擊下,台灣科技創業在2010年前後,進入前所未有的低谷期。
在這段時期,人才及資金快速外流是主要趨勢,並以西進中國為主。台灣對中國投資總額在2010年達到最高峰,達到146億美元,國人赴中國工作人數的高峰,則在2012-2013年達到高峰,共達43萬人,約佔總海外地區工作人數的60%。外流現象,進一步導致台灣創業資源的真空。中華開發創新加速基金總經理郭大經回憶道,2010年左右,台灣的大氛圍是一方面不斷感受到「新創找不到錢」,另一方面「去中國投資」成為風潮。台灣資金動能不足的情況,至少持續到2015年,成為限制台灣新創發展的緊箍咒。
除了大環境的逆風,台灣面臨的深層困境,是遲遲沒能有效轉型,找出適合自己又能迎向新產業的創業模式。過往透過科學園區營造技術創新的成功方程式,難以催生出下一世代的數位新創。當世界各地,都陸續發展出新型態的新創生態系,台灣的步伐卻顯得緩慢,科技新創在當時的台灣社會,更鮮少被關注。
從無到有的台灣新創生態系
寒冬般的低谷,同時也是轉機浮現之際。即使環境一片荒蕪,台灣新創生態系網絡仍在有志者的努力下,逐步破土萌芽。參與早期發展的受訪者,大多會提到草創時期,來自非正式連結甚至校友連結,所提供的諸多資源。和矽谷發展成熟,以投資驅動的模式不同,台灣新創生態系在最初不僅環境存在高風險,更難有「高報酬」的預期。早期動能多半來自於社群網絡本身的強連結,以及對於新創文化與理念的認同,行動者在沒有合理報酬預期,甚至沒有任何生態系圖像的情況下,分別投入不同生態系節點的創建。
2014~2015年,隨著中介機構及生態系服務節點陸續出現,彼此的連結也日益縝密,政府也大約在此時將新創發展納入整體政策方針。各方節點不僅幫助新創團隊成長及媒合、取得資源,也參與營造台灣的創業社群及文化,進行創業行動推廣、政策倡議等工作。後續,企業等各方行動者陸續投入,台灣新創生態系,從民間到政府經歷了一番制度轉化與創新。
台灣新創生態系從無到有,在眾人的努力下,開拓出當前樣貌。從民間到政府,企業到學研單位,不同領域的關鍵角色,戮力推動創新創業文化,活絡資源;也合作共創,逐漸走出自己的路。歷經多年蓄力,如今的台灣新創生態系,正準備迸發力量,新創團隊也開始在國際舞台上嶄露頭角。2021年,沛星互動科技(Appier)赴日上市,獲得可觀的市場估值,成為台灣第一家新創獨角獸,同年91APP於台灣櫃買中心掛牌,成為台灣第一家上市的SaaS公司。2022年,睿能創意(Gogoro)與大猩猩科技(Gorilla Technology Group)相繼於美國掛牌上市,大大提升台灣新創於全球市場的曝光度。與此同時,各領域的台灣新創,都越來越獲得國際上的關注。展望未來,多家指標新創已宣布準備在可預見的未來陸續上市。
各地的自然生態系,都有其獨一無二的風貌,與在地環境條件、物種特性息息相關,新創生態系也是如此。美國矽谷令人稱羨的蓬勃新創生態系,一度在全球興起「複製矽谷」的風潮,但時間過去,終究證明任何生態系的成功經驗都無法完全複製。
台灣究竟經歷了哪些關鍵變革,促使新創生態系從2010年的貧瘠狀態,逐漸萌芽成長?台灣新創生態系的特色是什麼?邁向國際的台灣新創團隊,又正面臨哪些機會與挑戰?這些是本書的核心命題。面對新創發展,除了參考他人的成功經驗,我們更應當探討台灣的在地歷程,同時,給予十多年來的投注心力的各界人士,應得的關注和考察。
有跡可循的發展特徵
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由研究拍賣理論及市場創新的經濟學家 Paul R. Milgrom 和 Robert B.Wilson獲得,反映了市場設計理論(Market Design Theory)更進一步獲得經濟學界重視。市場設計理論認為,市場並非如亞當斯密所言,純粹以「看不見的手」的供需原則來決定——市場需要設計出一套幫助交易有效進行的制度。此外,制度創新的力量時常來自市場之外,未必會在交易過程中自然而然出現。綜觀全世界的新創生態系,都依據其不同的社會及市場特徵,發展其獨特的制度。即使是號稱市場至上的美國矽谷,也經歷了創投模式的多次創新,和加速器等組織型態的發明,大大提高整體新創生態系的效率。
此外,新創社群與文化,也是新創生態系演化的核心動力。Techstars聯合創辦人Brad Feld和資深總監Ian Hathaway在《新創社群之道》一書中,指出「新創社群(Startup Community)」是由創業者所領導,透過互動、夥伴關係、共同使命感等方式,幫助創業者成功的群體與信任網絡。新創生態系環繞著新創社群發展,能否與位處核心的新創社群有效配合,是生態系的成功關鍵。創新創業是發生於複雜系統中,具高度不確定性的活動,透過信任、認同與非正式規範運作的活躍新創社群,相較於階層化、中心化的組織,更能活用生態系資源,促發創新。
一個具備良好效率的市場,需透過市場以外的力量,進行制度設計與創新,驅動生態系成型與發展;同時,創業生態系統的成功關鍵,是讓具文化認同,由創業者領導的新創社群,能與生態系統達到適配——上述兩項觀點,有助於我們理解台灣新創生態系的特徵與發展。
新創生態系的串連與互動
環境改變不會憑空出現,而需要仰賴眾人努力。人才、資金、技術、文化等條件越充沛的新創生態系,往往能造就創新的正向循環,孕育出走向國際的新創團隊。當新創面臨挑戰與成長難題,新創生態系也成為最強大的後盾。然而,新創生態系究竟是什麼呢?
近年來,越來越多學者借用自然生態系統的比喻,提出「創業生態」或「新創生態」等概念,藉以掌握數位經濟時代下,環境如何影響創業行動。數位經濟時代下的科技新創,有別過往依循產業供應鏈上下游發展的創業模式,已轉變為如同生態系一般的網絡創業型態:如何整合各方資源,快速規模化,成為新創團隊的成功關鍵。這樣的概念很快擴散至政府與媒體領域,成為描述新創發展的熱門詞彙。
新創生態系的組成要素,有著各式各樣不同的版本,然而,都會強調其中不同行動者的串連與互動關係。也就是說,位於核心的新創並不是分別從不同組成元素中獲取資源,而是與眾多要素形成的「生態網絡」密切互動。如同自然生態一般,生態系中的不同角色相互交織、演化,在不同時間點,新創可能與生態系各部分產生互動,但不必然會全部發生關係。
本書綜合各方定義,將台灣新創生態系依據屬性分為六大角色註1作為理解基礎,分別是:政府、企業、學研單位、資金提供者、創育機構、支持性組織。各大角色可再細分為不同行動者,生態系核心則是新創公司(Startup)。透過整理受訪者觀點與文獻、數據分析,本書將呈現這些生態系角色互動之間,所形塑出的關鍵變革與現象。
多方參與的台灣新創社群網絡
「社群」是理解台灣新創生態系發展的另一項重要觀念。台灣一直是社群連結相當緊密的社會,也大大影響著過去以中小企業型態為主的創業活動。然而,創新企業(Innovation-Driven Enterprise,IDE)和中小企業(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ME)大不相同,也與過往台灣所擅長,重視供應鏈上下游關係的資通訊產業有所差異。創新企業,更強調網絡連結與開放性的文化和資訊交流。因此,創新與創業雖長期被視為台灣產業轉型的契機,但缺乏適當的社群與生態,並非一蹴可幾。這樣的發展困境,需要新的社群連結型態,以及能妥當適配社群文化與產業生態的「制度型態」。
台灣新創生態系的茁壯歷程中,具文化認同的新創社群,經由摸索與建立非正式的社群連結,一步步投入制度引進、創新、建置,與同一時間摸索出路的新創團隊發展,互為因果、交互作用。隨著生態網絡浮現,各方行動者逐漸加入,社群與生態系也持續尋求適配,促使不同行動者不斷演化。
其中,提供各類生態系服務的專業化中介機構,成為構建台灣新創社群網絡的重要推手。由於2010年整體大環境的資源匱乏,最早出現的「生態系服務提供者」,化身為重要節點,與新創團隊之間逐漸形成相對緊密的網絡。這樣的連結,背後未必由投資動機驅動,許多單位常可見非營利的動機,以及推動台灣新創發展的使命感——在台灣新創生態系尚未出現明顯資金循環之前,構成關鍵的原動力。台灣指標性的新創團隊,雖然未必全然依靠生態系提供資源,在關鍵時刻常獲得來自生態系的幫助,也大多維持與相關網絡一定程度的聯繫。
2010年以來,台灣新創生態系的各項重要轉型,也大多由社群中具前瞻視野的關鍵人物、單位的對接所促成。例如,政府各部會近年來強化與民間社群協力,引入新觀念及做法的各項政策。而台灣大型企業投入新創領域,雖有其自身面臨發展瓶頸的原因,從中穿針引線的企業加速器及創育機構,成功扮演協調者角色,同樣功不可沒。
相較於美國矽谷快速迭代的創業氛圍,使得矽谷生態系由連續創業家以及追逐風險報酬的投資者所構成;或以色列由政府高度主導,引導創投及跨國資金投入新創。台灣的新創生態系,呈現公私部門並行,以社群為基礎,鼓勵創新創業文化的特徵。
以社群和創業文化驅動,這樣的生態系特徵,雖然幫助台灣度過了多年來的資源困境,點燃新創火苗,卻也可能有其限制。走向下一個階段,台灣正面臨完善資本市場、增進國際能見度等課題,單靠在地社群的凝聚力並不足夠。除了期待更多指標性台灣新創走向國際,幫助台灣新創爭取曝光,人才、資金、技術等因子的加速流動,愈加重要。對此,不僅需要更多專業的中介機構,也需要更加開放的制度環境,推動資源的活絡。而隨著台灣新創生態系逐步發展,台灣新創也需要更迭換代,創造再次循環,甚至開始領導新創社群邁向未來。
※本書內容,改寫自數位時代與AAMA創業者共創平台基金會於2022年共同發表之《台灣新創生態關鍵10年及展望》報告。這份報告透過長達一年半的研究計畫,訪談22位新創生態系各領域之關鍵推手,並針對大量文獻與網路數據進行分析,匯總出台灣新創生態系的整體脈絡。本書在報告的既有基礎上進行改寫與增補,並額外整理每位受訪者的訪談觀點,搭配17組新創小辭典,期望能提供讀者全面的台灣新創生態認識。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台灣上一波科技創業浪潮,造就了如今最具國際競爭力的高科技產業。然而2000年之後,台灣並未跟上全球趨勢,發展出軟體和網路服務的新創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