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Earth: What Life in Space Taught Me About Our Home Planet―And Our Mission to Protect It
作者 | Nicole Stott |
---|---|
出版社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回到地球:「我們一路跋涉前來探月,結果最重要的事情是,我們發現了地球。」——阿波羅八號太空人威廉・安德斯:誠品以「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為核心價值,由推廣閱讀 |
作者 | Nicole Stott |
---|---|
出版社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回到地球:「我們一路跋涉前來探月,結果最重要的事情是,我們發現了地球。」——阿波羅八號太空人威廉・安德斯:誠品以「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為核心價值,由推廣閱讀 |
內容簡介 「我們一路跋涉前來探月,結果最重要的事情是,我們發現了地球。」 ——阿波羅八號太空人威廉・安德斯 1968年,阿波羅八號太空人安德斯在太空中拍下了一張照片並傳回地球。在那張照片中,地球映襯著看似無止境的荒涼太空背景黑幕,並從死寂月面冉冉升起。那一刻,人類第一次從地面以外目睹了這顆星球的繽紛壯麗。 這張名為《地球升起》(Earthrise)的著名照片,被譽為是「史上最具影響力的環境照片」,自從它在世界眼中曝光以來,便成為了環保運動的象徵符號。 不過,在半個多世紀後的今天,我們還能領略它的重要意義嗎? ▍我們都在一艘巨大的太空船上,她的名字就叫做「地球」 如同絕大多數太空人一樣,妮可・斯托特有幸親眼見證到我們這顆晶瑩絢麗的蔚藍家園從外太空「升起」,心中亦產生了無限的敬畏和讚歎,並收穫了三則最重要的感悟—— #我們真的住在太空中的一顆星球上 #我們都是地球的一分子 #而且唯一重要的邊界,就是保護我們免受太空致命真空威脅的那條細藍線 在國際太空站上,太空人必須不分彼此地緊密合作,才能確保生存。而這三則真相,闡明了一個簡單的道理——我們所有人同樣身處一艘巨大的宇宙飛船上,高速地在太空中航行。 正因我們所有人之間、我們與萬物之間,以及我們與地球之間,都有著緊密的相互依存和相互連結關係,因此我們同樣都有責任肩負起保護我們唯一的生命保障系統——太空中那條細藍線——的任務。 ▍你不必從外太空眺望地球,也能找到自己的「地球升起」時刻 在世上曾經活過的108,000,000,000人中,只有不到600人能夠前往太空,親眼見證地球升起的一刻。 儘管我們或許不能像太空人般,親眼一睹地球從虛空中升起的震撼,然而妮可用現實經驗告訴我們,並非只有在外太空,才能看到「地球升起」。 妮可探索了八個「接地氣」的生命故事,讓我們看到,你不必待在遠離家園萬里的外太空,也能見證到如同「地球升起」的敬畏和讚歎。即使站在地表上,也能如同太空人一般擔當起地球號乘員的責任,為我們的藍色家園盡一分力。 ▍秉持太空人的信念和七條守則,我們都能擔當好地球號的乘員 隨著全球面臨日漸加劇的星球規模挑戰,我們瀕臨支離破碎,解決問題看似不可能。然而我們地球人——我們人類——是我們所知唯一能夢想,並共同努力來實現那個夢想的生命形式。 如同太空探索的使命,並不是因為它們很容易就能完成,而是因為它們很困難。我們在處理地球上的挑戰時,也應該秉持同樣的信念。妮可從國際太空站上親身經歷的成功經驗,總結了七條作為地球號太空船乘員的守則: ►一、將一切視為地方事務來行動(因為本來就是) ►二、尊重那條細藍線 ►三、日子要過得像個乘員,別只像個乘客 ►四、千萬別低估蟲子的重要性 ►五、慢中求快 ►六、要腳踏實地 ►七、不管做什麼,總要讓生活過得更好 我們擁有一顆最美好的星球,就讓我們在地球上加入太空人的行列,懷抱著太空人的精神,一同成為地球號這艘巨大太空船的乘員! 本書特色 ★跳脫地面人的視角,從更高的層次來審視我們唯一的家園,以及我們對她的使命。 ★第一手太空人生涯故事,從新人訓練、起飛升空、太空生活、到重返地球。 ★八則動人的地球故事,你不必上太空,也能找到自己的「地球升起」時刻。
各界推薦 專業推薦 林俊良/前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國立中興大學中興講座教授 黃一峯/金鼎獎科普作家、生態教育工作者 湯文清/仁舟淨塑暨環海淨塑董事長 (排序依姓名筆畫) 各界好評 「妮可獨特的視角能幫我們所有人更好地領略我們的家園之美,也激發照顧它所需要的熱情。」——麥克.馬西米諾Mike Massimino/太空人、《紐約時報》暢銷書《打敗NASA上太空》作者 「有時候你必須離開一個地方,才能真正領略它的美好——這段故事沒有人能比妮可講得更好。」——李維麟William W. Li/《紐約時報》暢銷書《逆轉疾病的科學食療聖經》作者 「妮可激勵我們不要只當個乘客,而是要成為這艘最重要的太空船——地球行星——上的船員。」——西蒙娜.耶茨Simone Giertz/發明家、百萬訂閱YouTuber 「妮可把她的太空之旅教導她的事項,轉而教給我們知道——讓我們不再只是這顆行星的乘客,而是乘員。讀完這本書,我也成為了比剛開始讀它時更好的地球人。」——傑弗里.克魯格Jeffrey Kluger/《時代》雜誌特約編輯、美國暢銷書《Apollo 13》協同作者、《Holdout》作者 「妮可將她的旅程化為一部文筆優美的藝術創作,並以極少人辦得到的方式採取行動。她的書正符眼前的迫切需求。」——蓋伊.拉里貝代Guy Laliberté/世界上第七名太空旅客;太陽馬戲團、Lune Rouge 集團及ONE DROP基金會創辦人 「憑藉得自獨特經驗的智慧,妮可串連起天地之間的點點滴滴,為如何與大自然和諧共處,活出豐富生命創造出一幅優雅的模板。」——布萊恩.斯凱瑞Brian Skerry/《國家地理》野生生物攝影師及製片人
作者介紹 妮可.斯托特妮可是名太空人、潛水員、母親和藝術家。她在航太總署的事業生涯持續了將近三十年,同時登上國際太空站在太空中待了一百多天,並搭乘發現號太空梭完成它的最後一趟飛行。 從航太總署退役後,妮可創辦了藝術太空基金會,藉由對太空探索的敬畏與讚歎,以及藝術的療癒力量,凝聚一個全球兒童社群。她肩負了一項任務,要啟迪所有人都能體認我們在地球號太空船中擔任乘員的角色。蔡承志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碩士,第七屆「吳大猷科普著作獎」翻譯類金籤獎、「第十一屆吳大猷科普著作獎」翻譯類銀籤獎得主。一九九四年起業餘投入科普書翻譯,1999年轉任全職迄今,期間也從事Discovery頻道字幕翻譯三年。迄今累計作品近九十本,包括:《星際效應》、《最後一個知識人》、《神的方程式》、《給未來總統的物理課》、《眺望時間的盡頭》及《NASA 9大太空任務》等。
產品目錄 緒論 第一章:將一切視為地方事務來行動(因為本來就是) 第二章:尊重那條細藍線 第三章:日子要過得像個乘員,別只像個乘客 第四章:千萬別低估蟲子的重要性 第五章:慢中求快 第六章:要腳踏實地 第七章:不管做什麼,總要讓生活過得更好 結語 謝辭 如何參與 註釋
書名 / | 回到地球 |
---|---|
作者 / | Nicole Stott |
簡介 / | 回到地球:「我們一路跋涉前來探月,結果最重要的事情是,我們發現了地球。」——阿波羅八號太空人威廉・安德斯:誠品以「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為核心價值,由推廣閱讀 |
出版社 /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6269577842 |
ISBN10 / | 6269577845 |
EAN / | 9786269577842 |
誠品26碼 / | 2682312610009 |
頁數 / | 336 |
開數 / | 25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1X14.8X1CM |
級別 / | N:無 |
內文 : 進行第一次載人太空梭飛行之前, 約翰. 楊恩(John Young)被人問起他會不會感到「擔心」。楊恩是歷來最好的太空人之一,也是該任務的指揮官,他回答表示:「坐在世界上最大型的氫氧燃料系統頂端的任何人,心知他們就要點燃底部,卻一點都不感到擔心,那麼他就沒有完全了解狀況。」這話出自第一位六度上太空的人,包括兩次雙子星(Gemini)任務(雙子星三號和六號),兩次阿波羅任務(阿波羅十號和十六號,而且他登上了月球並在月面駕車),還有兩趟太空梭任務(STS-1和9)。
發射上太空完全沒有緩慢的部分,除了為飛行進行的所有準備工作。太空人培訓大半專注為有可能殺死我們的一切事務預作準備。當你端坐在七百萬磅爆炸性推力的頂端發射上太空,接著還得在太空站上工作,期間只有一道細薄金屬站體把你和要命的太空真空分隔開來,這時許多事情都可能出錯。三件可能出錯而且歸入緊急狀況的事情是火警、有毒大氣(當某種有毒物質,好比阿摩尼亞,進入你的太空站),以及快速減壓(當太空站內的空氣逸出散入太空真空)。以上每種情況都會危及生命,必須立即採取行動。
我在第一趟任務進行約一週之後,半夜被一陣尖銳的緊急警報高頻聲響驚醒,那聽起來就像家用煙霧偵測器,不過聲音更響亮。半夜在太空站上被警報聲驚醒,讓我的腎上腺素飆升,不過我並不覺得驚恐。我的訓練介入,而且我也準備好著手工作,做好我的分內事來處理可能的緊急情況。我飄出我的乘員艙房,很高興地看到我的乘員夥伴全都在做相同的事情。所有人都按照我們所受的訓練作出反應,不慌不忙鎮靜地採取必要行動。我們每個人都確保全體乘員各就各位。我們彼此關注,採取即刻反應來讓警報靜音,與任務管制通訊,並一起走過檢核清單來排除故障解決問題。
當晚我們是就一次減壓警報作反應。謝天謝地,我們的太空站沒有破洞。一旦我們能確認,我們的寶貴空氣並沒有洩漏到太空,我們就分別飄回自己的乘員艙並回頭睡覺(儘管有可能稍微不像先前睡得那麼熟)。
讓我印象最深刻,而且最令我得意自豪又有信心的,並不是我們管理問題的能力,而是我們如何以一個團結的團隊妥善執行。整趟任務期間不時都會響起緊急警報,每次我們都以一個完整的團隊作出反應,來為整個太空站解決問題。我們從來不考慮是太空站的哪個區域會受到影響,沒有人指望那是發生在站上的俄羅斯區,但不會發生在美國區,或反之。我們知道,倘若我們無法解決太空站上任何區域的任何緊急事故,那可能就代表我們所有人的末日。
我們太空人的世界有句真言:「慢中求快。」我學到的真相是,在任何處境當中,特別是在緊急狀況下,重點並不是你行動得多快,而是你得知道何時必須開始行動,還有你能多麼精確地執行必要步驟。精確只能來自冷靜,而冷靜則來自認真練習。簡而言之,「慢中求快」的哲理就是關乎作好準備,還有在第一時間就把事情做對。
航太總署使用一套規約準則,來為航天器緊急事故導入「慢中求快」策略,該規約要求每位乘員記誦並勤奮、認真地即刻執行必要步驟—這套程序在生存檢核清單裡面稱為「粗體」(boldface)。一旦我們完成執行粗體檢核清單,航天器就處於安全的狀態,而且我們也有機會向地面上的任務管制諮詢,執行更周密的程序來釐清事情經過,接著就能回復常態運作,並嘗試防範緊急事故再次發生。
這裡先不談步驟準則細節,只說明在處理會危及生命的可能情況時,我們針對每種處境用來管理所有潛在問題的每張粗體檢核清單,都包含兩個最重大課題:
一、乘員存活:我們對乘員存活的定義是「完整乘員」存活,而不是「部分乘員」存活。所以第一步是要考慮你的所有乘員夥伴,永遠別遺棄任何人(包括女人,謝謝你)。
二、別驚慌失措:這可不是說太空站上失火就不會讓腎上腺素飆升,不過我們必須善用腎上腺素。我們受訓好讓我們能運用那股能量動力,安靜、沉著自信並毫不猶豫地在緊急事故中作出反應。
・・・
羅馬帝國開國君主,凱薩奧古斯都(Caesar Augustus)從西元前二七年掌政至西元一四年死亡為止,他特別喜愛的一句話是「Festina Lente」,意思是急事慢做(Make haste slowly)。他愛極了這句話,於是羅馬錢幣鑄造時便採用了好幾種象徵那句說法的不同圖像—螃蟹和蝴蝶、蝸牛殼內的兔子、海豚纏上一個錨(看來被困住的是錨),我最喜歡的硬幣版本描繪的是一隻陸龜背上了一面帆。奧古斯都常常在演說時傳達這種見解,據稱他曾說:「事情做得好,就代表做得夠快了。」這就代表那些活動應該在急迫性和勤奮之間取得合宜的平衡。
「急事慢做」真言向來都與戰事革新相關。美國海軍海豹部隊的版本是「慢就能順,順就能快」(Slow Is Smooth. Smooth Is Fast.)。在這底下的基礎理念是,海豹部隊執行的是戰略行動,所以不必匆忙。你最好相信海軍海豹部隊在投入戰鬥之前都受過嚴謹訓練,看他們投入行動,就是看一支團隊表現得如同完整協調的單位,保持慎重沉穩並且只會在必要時爆發陣陣行動。
若你能觀察國際太空站一個乘員團隊因應緊急狀況作反應,我想你會見到類似海豹部隊所表現的行動—純熟又嚴謹,單純又優雅,我們的動作看來比較像是一段精心編排的舞蹈,而非一種隨意偶發、雜亂無章,或者受恐慌牽動的反應。雖然我們不能預知,緊急事故會在什麼時間以什麼方式現身,不過我們確信,我們已經有良好準備,能根據我們事前已有的認識,以最有效的方式作出反應。
在航太總署,我們知道,為了因應我們已知或潛在的威脅而預作準備時,若是以嚴謹預計的緩慢方式來進行,就會得出比較安全也比較成功的反應,勝過匆忙採取行動的結果。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以現有方式受訓,還有為什麼我們盡最大努力先發制人積極準備反應。我們把有可能在太空中出錯的一切事物,根據必須多快採取行動,以及對乘員和太空站的威脅程度來分門別類,好比「注意」、「警告」和「緊急情況」。
我們的訓練還用上了「爬—走—跑」的方法來應對緊急狀況。等我們完成訓練,準備好升空飛行時,我們都知道誰在什麼時候會做什麼。我們已經很慎重地合作走過粗體檢核清單,達到了擁有幾乎等同下意識能力的程度,因為我們知道我們的任務,我們知道必須採取的行動,我們知道我們的乘員,而且我們順暢、急切又有目標地共同合作。隨著我們改善訓練,我們的表現還不斷進步。我們發展出降低速度作反應的能力,於是當我們必須全速進行時,也就能更快完成。儘管存有所謂太慢的情況,我們領悟了全速往往會比我們所想的更慢,全速進行和倉促行動是有區別的。
正如許多企業領袖所稱,這種途徑適用於其他多種情況;我要說,生活中結果至關重要的所有層面,大體上都適合採用這種方法。不論那是在軍事行動、太空飛行或者其他情節當中,高績效團隊(乘員)都知道,他們必須能在最糟糕的時期相互依賴。每位乘員夥伴都運用他們的獨特技能來努力保護其他人。各個乘員重疊的技能和高績效表現,交織成比個別組成元件都更強大的完整單元。面對危機時,這就讓我們能專注於乘員的存活,而不至於驚慌失措。
最佳乘員還會發展出我們所稱的良好「情境意識」(situational awareness)—有能力在心中處理並理解發生在他們周遭環境中的多重事件,還能以輕鬆、果斷的方式來下達決定並/或採取行動。我們的訓練讓我們能夠放輕鬆,並以高效的精確度來執行各個步驟。當我們放鬆、沉著下來,而且需要快速行動時—甚至當我們認為太空站內空氣說不定正向外噴發,或者有東西著火了—我們仍覺察自己能評估手邊所有資訊,並在必要時採取行動,而不去想這要花多少時間。這就是為什麼我喜歡奧古斯都對「慢中求快」的另一種定義方式:「事情做得好,就代表做得夠快了」。
最佳賣點 : ★跳脫地面人的視角,從更高的層次來審視我們唯一的家園,以及我們對她的使命。
★第一手太空人生涯故事,從新人訓練、起飛升空、太空生活、到重返地球。
★八則動人的地球故事,你不必上太空,也能找到自己的「地球升起」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