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 167個練習, 書法技法的分析與訓練 | 誠品線上

中國書法: 167個練習, 書法技法的分析與訓練

作者 邱振中
出版社 華藝數位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中國書法: 167個練習, 書法技法的分析與訓練:中國書法包含豐富而複雜的技法,但從無一份關於全部技法的清單。《中國書法:167個練習》是一部以167個練習組成的書法技法教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中國書法包含豐富而複雜的技法,但從無一份關於全部技法的清單。《中國書法:167個練習》是一部以167個練習組成的書法技法教材,這167個練習包括了傳統書法和現代書法創作的全部基本技法。其中包含一些從未被討論過的內容。在對歷代作品進行深入、細緻的形態分析的基礎之上,作者建立了一種以才能的全面發展為主旨的書法訓練體系。在傳統技法之外,還引入了由現代視覺經驗發展而來的重要技巧。作者同時致力於建立兩種視覺經驗之間的聯繫。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邱振中邱振中,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書法與繪畫比較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美術館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1947年生於南昌,1981年浙江美術學院(今中國美術學院)書法研究生畢業。1995–1997年任日本文部省外國人教師、日本國立奈良教育大學客員教授。致力於書法理論、詩歌與藝術創作。著有《書法的形態與闡釋》、《中國書法:167個練習》、《書法》與詩集《狀態—IV》等。在北京、日內瓦、奈良、香港等地舉辦個人作品展覽,書法與繪畫作品參加國內外多種重要展覽。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前言 導言 使用說明 第一部分 筆法 一 執筆 二 空中運筆 三 中鋒橫、豎線 四 藏鋒――Ⅰ 五 藏鋒――Ⅱ 六 手腕的靈活運動 七 中鋒弧線――Ⅰ 八 中鋒弧線――Ⅱ 九 落筆方向的控制 十 提按 十一 提筆位置的控制 十二 出鋒 十三 側鋒 十四 折筆――Ⅰ 十五 折筆――Ⅱ 十六 擺動――Ⅰ 十七 擺動――Ⅱ 十八 轉筆――Ⅰ 十九 轉筆――Ⅱ 二十 轉筆――Ⅲ 二十一 轉筆――Ⅳ 二十二 連續轉筆――Ⅰ 二十三 連續轉筆――Ⅱ 二十四 連續轉筆――Ⅲ 二十五 轉筆中腕與臂的配合――Ⅰ 二十六 轉筆中腕與臂的配合――Ⅱ 二十七 轉筆中腕與臂的配合――Ⅲ 二十八 不完全折筆 二十九 轉筆與折筆的交替使用 三十 筆鋒進出點畫的位置和方向 三十一 點畫內筆鋒運動軌跡 三十二 點畫的立體感 三十三 點畫間筆鋒運動軌跡 三十四 力量的控制 三十五 線條的質感 三十六 節奏――Ⅰ 三十七 節奏――Ⅱ 三十八 節奏――Ⅲ 三十九 節奏――Ⅳ 四十 筆法分析――Ⅰ 四十一 筆法分析――Ⅱ 四十二 筆法分析――Ⅲ 四十三 筆法分析――Ⅳ 四十四 筆法分析――Ⅴ 四十五 筆法分析――Ⅵ 四十六 臨寫拓本的不同筆法 第二部分 字結構 一 等距線條 二 線條距離與位置的漸變 三 線條形狀的漸變 四 平行線段對字結構的影響 五 平行漸變線段對字結構的影響 六 曲線形狀的控制――Ⅰ 七 曲線形狀的控制――Ⅱ 八 簡單線結構的情調 九 單元圖形的情調 十 單元圖形的歸納 十一 單元圖形的臨寫――Ⅰ 十二 單元圖形的臨寫――Ⅱ 十三 單元空間的臨畫――Ⅰ 十四 單元空間的臨畫――Ⅱ 十五 單元空間的臨畫――Ⅲ 十六 單元空間的臨畫――Ⅳ 十七 單元空間面積的控制 十八 字結構中的單元空間――Ⅰ 十九 字結構中的單元空間――Ⅱ 二十 字結構中的單元空間――Ⅲ 二十一 單字內部空間與外部空間 二十二 單字外接多邊形――Ⅰ 二十三 單字外接多邊形――Ⅱ 二十四 大尺度筆劃 二十五 不完整字結構 二十六 書寫過程中對字結構的感受 二十七 預想字形 二十八 字結構的重心 二十九 狂草結構的臨寫 第三部分 章法 一 單字軸線 二 行軸線與軸線圖 三 單字的連接――Ⅰ 四 單字的連接――Ⅱ 五 單字的連接――Ⅲ 六 單字的連接――Ⅳ 七 單字的連接――Ⅴ 八 單字的連接――Ⅵ 九 單字的連接――Ⅶ 十 單字的連接――Ⅷ 十一 單字的連接――Ⅸ 十二 單字的奇異連接――Ⅰ 十三 單字的奇異連接――Ⅱ 十四 單字的奇異連接――Ⅲ 十五 單字軸線位置的控制 十六 字結構的隨機處理 十七 字結構距離的控制 十八 行側廓的控制――Ⅰ 十九 行側廓的控制――Ⅱ 二十 行側廓的控制――Ⅲ 二十一 行距的控制――Ⅰ 二十二 行距的控制――Ⅱ 二十三 垂向行軸線 二十四 折線行軸線 二十五 行軸線對風格的影響 二十六 行軸線的關係――Ⅰ 二十七 行軸線的關係――Ⅱ 二十八 習作軸線圖的調整 二十九 字間空間的包容性 三十 分組線連綴――Ⅰ 三十一 分組線連綴――Ⅱ 三十二 分組線連綴――Ⅲ 三十三 分組線連綴――Ⅳ 三十四 分組線連綴中的行間空間 三十五 影響章法的其他因素 第四部分 動力形式 一 點畫的動力特徵――Ⅰ 二 點畫的動力特徵――Ⅱ 三 點畫的動力特徵――Ⅲ 四 點畫的動力特徵――Ⅳ 五 點畫的動力特徵――Ⅴ 六 動力形式的感受與分析――Ⅰ 七 動力形式的感受與分析――Ⅱ 八 動力形式的感受與分析――Ⅲ 九 動力形式的感受與分析――Ⅳ 十 動力形式的感受與分析――Ⅴ 十一 動力形式的感受與分析――Ⅵ 十二 動力形式的感受與分析――Ⅶ 十三 動力形式的習得――Ⅱ 十四 動力形式的習得――Ⅱ 十五 動力形式的習得――Ⅲ 十六 動力形式的習得――Ⅳ 十七 動力形式的習得――Ⅴ 十八 動力形式的習得――Ⅵ 十九 動力形式的習得――Ⅻ 二十 動力形式與字結構――Ⅰ 二十一 動力形式與字結構――Ⅱ 二十二 動力形式與字結構――Ⅲ 二十三 動力形式的調整――Ⅰ 二十四 動力形式的調整――Ⅱ 二十五 動力形式的調整――Ⅲ 二十六 書法與繪畫中的動力形式――Ⅰ 二十七 書法與繪畫中的動力形式――Ⅱ 二十八 線條與客觀世界的動力形式 二十九 動力形式的遷移――Ⅰ 三十 動力形式的遷移――Ⅱ 三十一 動力形式的設計 第五部分 漢字構成 一 書法與抽象圖形――Ⅰ 二 書法與抽象圖形――Ⅱ 三 書法與抽象圖形――Ⅲ 四 字結構對空間的分割――Ⅰ 五 字結構對空間的分割――Ⅱ 六 書法元素的構成――Ⅰ 七 書法元素的構成――Ⅱ 八 書法元素的構成――Ⅲ 九 書法的現代構成――Ⅰ 十 書法的現代構成――Ⅱ 十一 書法的現代構成――Ⅲ 十二 書法的現代構成――Ⅳ 十三 書法的現代構成――Ⅴ 十四 書法的現代構成――Ⅵ 十五 書法作品的二次構成――Ⅰ 十六 書法作品的二次構成――Ⅱ 十七 書法與抽象繪畫――Ⅰ 十八 書法與抽象繪畫――Ⅱ 十九 書法與抽象繪畫――Ⅲ 二十 書法與抽象繪畫――Ⅳ 第六部分 綜合練習 一 筆法演變的圖像分析 二 作品在筆法史中的位置 三 章法構成的分類 四 成幅臨寫――Ⅰ 五 成幅臨寫――Ⅱ 六 技巧與個性的綜合分析 附圖 練習答案 後記

商品規格

書名 / 中國書法: 167個練習, 書法技法的分析與訓練
作者 / 邱振中
簡介 / 中國書法: 167個練習, 書法技法的分析與訓練:中國書法包含豐富而複雜的技法,但從無一份關於全部技法的清單。《中國書法:167個練習》是一部以167個練習組成的書法技法教
出版社 / 華藝數位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4371563
ISBN10 / 9864371568
EAN / 9789864371563
誠品26碼 / 2682064510008
頁數 / 399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X17X0CM
級別 / N: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