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亮, 佛成: 達賴喇嘛說菩提道炬論
作者 |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 |
---|---|
出版社 | 白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燈亮, 佛成: 達賴喇嘛說菩提道炬論:二十一世紀的藏傳佛法道次第修行之法王,是達賴喇嘛。藏傳佛法的道次第之本源,是阿底峽尊者寫的《菩提道炬論》。讓法王用這本書,點亮 |
作者 |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 |
---|---|
出版社 | 白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燈亮, 佛成: 達賴喇嘛說菩提道炬論:二十一世紀的藏傳佛法道次第修行之法王,是達賴喇嘛。藏傳佛法的道次第之本源,是阿底峽尊者寫的《菩提道炬論》。讓法王用這本書,點亮 |
內容簡介 二十一世紀的藏傳佛法道次第修行之法王,是達賴喇嘛。 藏傳佛法的道次第之本源,是阿底峽尊者寫的《菩提道炬論》。 讓法王用這本書,點亮我們成佛之道上的那盞燈⋯⋯ 本書為第十四世達賴喇嘛於二〇一二年在北印度達蘭薩拉的大乘法苑,向華人請法團的求法者講授對《菩提道炬論》的解釋。 阿底峽尊者的大作《菩提道炬論》原本是針對阿里王菩提光,就當時佛法現況所提出的「七問」之答覆,凸顯了當時流行的佛法,讓隨學者抉擇價值觀時所出現的矛盾: .如何才能真正進入佛法中? .如何才能解脫? .方便與智慧,一定缺一不可嗎? .受菩薩戒時,一定要先有別解脫戒嗎? .未得金剛阿闍黎之灌頂,可否講解密法? .梵行者可否受無上密的第二與第三層次的灌頂? .未得灌頂前,是否可以修持密法? 正因為此七問如此重要,所以尊者的答覆也就切入修行次第的重點,使這本著作不單單是一個「問答集」,而起匡扶性的重要作用。 阿底峽尊者是藏傳佛法後弘期時代的泰斗,他所重視的三士道修行次第,不但校正了當時藏傳佛法體系的良莠不齊的現實,更深刻的影響了藏傳佛法、讓其「重視次第」的美譽,直到今天還能獨樹一格於全世界。
作者介紹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第十四世達賴喇嘛法名丹增嘉措(Tenzin Gyatso),一九三五年生於西藏東北部的安多,兩歲時被認證為第十三世達賴喇嘛的轉世,為西藏人民與藏傳佛教的精神領袖。尊者致力於提倡愛、慈悲、寬恕、包容、喜樂與自律等普世價值,並以促進宗教之間的和諧、推廣增進人類快樂生活的價值為己任,至今仍孜孜不倦地努力,為人類社會做出重大貢獻。
產品目錄 尊者 達賴喇嘛序 感謝語 《菩提道炬論》原典藏中對照 【前行篇】 第一章 從普世道德走向佛法的緣起見 普世道德觀 佛法修行觀 【正說篇】 第二章 緣起見的載體:三轉法輪 三轉法輪:後乘幫前乘 那爛陀寺傳承:用中觀學與因明學來實踐三轉法輪 第三章 用緣起見之「炬」,照亮菩提道 《菩提道炬論》論名與禮讚頌:為了菩提、皈依菩提 從心經密碼看走向大菩提的過程 兩層緣起與兩層目標 .走上修行之道前:學習佛法時應有的心態 多聞方能知差別 做個二十一世紀的佛教徒 超越教派成見:我們都是十七班智達的追隨者 印度二大車軌、噶當三大傳承 第四章 下士道:追求增上生的行者 何謂下士道? 下士道的第一股助力:兩種信心 下士道的第二股助力:善知識 下士道的第一門修行:珍惜人身 下士道的第二門修行:想起死亡和死後 下士道的第三門修行:欲問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不共下士道的標準:皈依 .走在修行之道時:修心Tips 將定解轉為實踐 「實踐」能如何改變自心?從思到修 修的種類 「修」必須以福德為後盾:供養資糧田 未修與正修,不應分離 第五章 中士道:追求第一種決定勝 苦諦應知 集諦應斷 道諦應修 滅諦應證 第六章 上士道:張開智與悲的雙翼,沿著戒定慧三學的航線飛向佛果 上士道:因為覺悟,所以大悲 菩提心的無邊利益 菩提心的進化論 菩提心的戒、定、慧 菩提心的康莊大道
書名 / | 燈亮, 佛成: 達賴喇嘛說菩提道炬論 |
---|---|
作者 / |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 |
簡介 / | 燈亮, 佛成: 達賴喇嘛說菩提道炬論:二十一世紀的藏傳佛法道次第修行之法王,是達賴喇嘛。藏傳佛法的道次第之本源,是阿底峽尊者寫的《菩提道炬論》。讓法王用這本書,點亮 |
出版社 / | 白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9863803 |
ISBN10 / | 9869863809 |
EAN / | 9789869863803 |
誠品26碼 / | 2681877744006 |
頁數 / | 360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H:精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7X22CM |
級別 / | N:無 |
最佳賣點 : 由達賴喇嘛講授對《菩提道炬論》的解釋,點亮成佛之道的那盞燈。
內文 : 第二章 緣起見的載體:三轉法輪
.初說緣起見:四諦法輪
「緣起見」作為佛法的思想之大綱,佛陀針對它最初的解釋,就是初轉「四諦法輪」。
首先,佛陀告訴我們,苦的性質可以分為三種:苦苦、壞苦、行苦,「行苦」是其他兩種痛苦的根本;而既然大家都不想要痛苦,那就必須認識「苦的源頭」、也就是苦因,稱為「集諦」。只有當行苦斷除了、所有痛苦才能夠徹底斷除;斷除行苦、滅除了一切痛苦的當下,叫做「滅諦」,這便是我們要追求的快樂。
而「滅諦」也不是憑空出現的,它們必須依賴因緣才能達成;這個因緣是什麼呢?這絕非是透過迴向、祈禱就能獲得,而是我們必須努力去實踐的,此即佛陀所說的「道諦」。
所以,四諦之中,佛陀說了苦諦和集諦來詮釋痛苦和污染的因果,又說了滅諦和道諦。來解釋清淨諦、也就是快樂。可見,四諦的內涵,其實也是佛陀依循著「因果緣起」的觀點來闡述的。
此外,佛陀在介紹四聖諦時,依序從三種角度來「轉」四諦法輪,這三種角度分別是:四諦的性質、四諦的作用、四諦的結果。
首先,佛陀向我們介紹「現實」、也就是「根、道、果」中的「根」。因此,佛陀在詮釋「四諦的性質」時,並沒有要我們做什麼、只是向我們介紹此「現實」。什麼現實的?佛陀告訴我們:痛苦的過程是「苦」和「集」,而與我們快樂有關的叫「滅」和「道」,此時祂只講了「苦、集、滅、道」這四個字而已。
其次,佛陀向我們介紹如何面對四諦、也就是「四諦的作用」;此即「根、道、果」中的「道」。此時祂說:「知苦、斷集、證滅、修道」。追求離苦得樂的人要如何面對苦和集呢?佛陀告訴我們:我們得先瞭解痛苦,所以說「知苦」,接著才能「斷」集,所以說:「知苦、斷集」。再來,我們要如何實踐「滅、道」呢?佛陀告訴我們:「滅」要「證」、「道」要「修」。所以,此階段的「知苦、斷集、證滅、修道」,講的就是四諦的作用。
如此取捨會結出如何的果實呢?佛陀接著說了取捨四諦的結果;此即「根、道、果」中的「果」。此時祂說:「知苦不得知、斷集不得斷、證滅不得證、修道不得修」,意指當你徹底瞭解痛苦之後,就沒有新的痛苦可以再去瞭解了,因為你已經完全斷除了痛苦,此時你已經獲得了解脫。
另外,根據中觀派的觀點,真正的「滅諦」就是心的「空性」、瞭解此空性的就是「道諦」。
.佛法修行的三大層次:知根、修道、結果
前述的「根、道、果」是佛學的基礎架構、也是我們的修行歷程。所謂的「根」意指「現實」,我們必須先認識現實、才能依著現實來正確地取捨、後者稱為「道」;而依著「根」來修「道」後,最後會產生的正面結果就是「果」。
佛教思想中,基礎的現實、基礎的「根」就是「一切法緣起」,意指一切事物都要依憑著「因緣」才能運作。那麼,一個「緣」必須具備哪些特性呢?
無著菩薩在《阿毘達摩集論》提到了三緣,此即任何事物的因緣都必須具備的三種特性。哪三緣呢?「不動緣」、「無常緣」以及「能力緣」。【編註:《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云:「相者,謂:無作緣生故、無常緣生故、勢用緣生故,是緣生相。」】
首先,「不動緣」意指一切的因緣都不是源自造物主的心情或主觀意願。
其次,「無常緣」意指一切的因緣一定是「無常性」而不是「常性」;如果是常性,那就會變成固定的、毫無變化可言。
第三,「能力緣」意指一切的因緣必然蘊藏與其果相同性質的某種能力,才能產生出性質相似的這個果。
所以,輪迴這個「果」的「因緣」具備這三個特性,反之,佛這個「果」的因緣也具備這三個特性;而佛果的因緣在哪裡呢?它就蘊藏在我們現在的心續之中。佛果絕非無因而生,它的因緣必須具有「能力緣」的特性,可見,我們現下的心中就蘊藏某種與「佛」類似的能力。透過不斷累積這種能力,才能產生「佛果」。因此,佛果與我們之心,這兩者間並非完全無關;修行的歷程,就是將現在心續中佛的潛能,慢慢轉變成佛果。
討論「根」、也就是緣起時,大致可分為兩大類的緣起:
第一類的緣起關注的是「器世間」,也就是外在世界的機理;在這種「物理研究」上,科學家走得比我們更遠、更深。
第二類的緣起,關注的則是「內世間」、也就是內心的層次,這才是佛教之長處。因為,「佛果」並非源自調配物質所創,而是經由訓練內心方得成就。因此,比起外在的物質,佛教的宗義更關注於內心;了解內心的緣起機理,才能讓我們得到佛果。
那麼,我們為什麼還不能成佛呢?這是因為我們現下的心中,還存有「阻礙成佛」的障礙;必須透過體認到心究竟的存在性、也就是心的現實—根,我們才能慢慢斷除這份障礙、並同時累積心的「唯明」之特性(此即成佛之因緣),這個過程就是「道」;終究才會到達一切遍知的佛「果」。
總之,以佛教的教學結構而言,都是先談到「現實」,再鼓勵我們根據「現實」取捨;取捨之後,便會獲得相對的結果。所以,根(現實)、道(依現實作取捨)、果(正確取捨之結果)這三個次第,至為切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