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媽媽說故事: 跟孩子相遇在故事的迴旋曲中
作者 | 張宜玲 |
---|---|
出版社 |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神仙媽媽說故事: 跟孩子相遇在故事的迴旋曲中:「不管是從事幼教工作者,幼兒藝術工作者或陪伴者(家人)都能從這本書得到呼應、認同與解答,建議每一個讀者可以從閱讀中吸 |
作者 | 張宜玲 |
---|---|
出版社 |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神仙媽媽說故事: 跟孩子相遇在故事的迴旋曲中:「不管是從事幼教工作者,幼兒藝術工作者或陪伴者(家人)都能從這本書得到呼應、認同與解答,建議每一個讀者可以從閱讀中吸 |
內容簡介 「不管是從事幼教工作者,幼兒藝術工作者或陪伴者(家人)都能從這本書得到呼應、認同與解答,建議每一個讀者可以從閱讀中吸飽氣,讀完這本書後定能滿足的吐一口長氣。」──推薦序,劉嘉淑(仁仁音樂教育中心創辦人) 當吸入大量資訊刷存在感、深陷數位氣泡讓真實生活界線消弭成為日常 當疫情常態化的社會型態,邁入人際疏離的孤獨危機 家庭和教室如何成為最後一道保護膜 守護孩子童年王國,讓孩子帶著善念與希望健康地成長? 本書 提供給有心成為孩子心靈守護者的老師和家長 一道能通往說故事的藝術與兒童發展本質奧秘的魔法森林 在那裡 轉身,即變身成穿越時空的說書人 一舉手、一投足 為孩子引路,發揮想像形塑活生生的故事場景 手揮著魔法棒 巧妙地在重複之間 在靜與動、呼與吸 循著四時節氣遞嬗的節奏中 在故事的說與聽、給與授之間 堆疊出層次感的故事情節 以一則則迴盪在心頭的故事 一首首婉轉悠揚的旋律 一唱再唱的歌曲 孩子從故事中陶冶氣質、 潛化道德想像、 探索人我關係、 滋養內在安定 我們也沉醉在故事中,和孩子同行 留駐每個美好的當下,成為永恆
作者介紹 張宜玲張宜玲一個愛笑、愛哭、愛唱歌跳舞、愛講故事的大人,她也是一個喜歡孩子,喜歡追逐夢想的大孩子。現在她在思索:如何走回星星的旅程?著作《幼兒文學─追尋幼兒文學的趣味》(2004)《捉迷藏》(2016)《走回星星的旅程》宜玲詩語卷一、卷二(2017)《Hide and Seek捉迷藏》中英版(2017)《寫給華德福家長的信》(2018)壹、 時間會完成我們貳、 將我新換你心參、 失落的藝術《問心十年的回看與追尋》(2019)總策劃《神仙媽媽說故事——跟孩子相遇在故事的迴旋曲中》(2021)華德福論文數十篇現職海聲人智學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台中市海聲華德福教育機構負責人台灣華德福教育運動聯盟理事長
產品目錄 推薦序 劉嘉淑 作者序 初心與感激 原序 重複是一種韻律節奏 第一章 無用之用的兒童文學 前言 尋找兒童文學的趣味 兒童文學的定義 為什麼我們需要文學? 為什麼我們要提供孩子文學的環境去涵容? 結語 探索的時刻 第二章 我們怎麼看待童年 前言 詩人如何看待童年? 哲學家如何看待孩子? 傳播學者如何看待童年? 不同文化的兒童回答同一個問題 你抓得住孩子嗎? 對不同孩子的想像和視野 大人不可輕忽孩子的智慧 女性主義對兒童道德發展的抗議 皮亞傑對批評的回應 柯爾伯格對自己道德發展研究的一生回顧 結語 探索的時刻 第三章 故事書的內在意義 前言 「自我」何處尋? 故事的隱喻和象徵 看見眼淚的內在意義 結語 探索的時刻 第四章 尋求童話故事中重複形式的趣味 前言 孩子喜歡重複 重複的特質與意義 童話是什麼? 童話故事中的重複形式及趣味 一、《那裡有條界線》 二、《好忙的蜘蛛》 三、《我們要去捉狗熊》 四、《在一個晴朗的日子裡》 《格林童話》中重複形式與趣味的探究 探討《格林童話》的起源和特質 一、《格林童話》的起源 二、《格林童話》的特質 《格林童話》的重複形式及趣味 一、 睡美人 (一)描述方式的重複 (二)場景、人物、語言、動作的重複 (三)情節(預言)的重複,角色人物(解救者)的重複 二、 甜稀飯(粥) (一)語言的重複 (二)情節的重複 三、 小蟲子和小跳蚤 (一) 情節的累進重複 (二) 語言的累進重複 (三) 動作的重複 四、 貓和老鼠交朋友 (一) 情節的重複 (二) 語言隱喻現實狀態的重複 結語 探索的時刻 第五章 寫給重複的歌──童話故事的重複形式及其表現技巧之探討與應用 前言 如同呼吸般重要的「重複」 重複的為孩子說一個重複性很高的故事 像迴旋曲般的重複形式和表現 一、《我們要去捉狗熊》 ─作者邁克爾・羅森以身體加律動來說的故事 二、《好忙的蜘蛛》 三、《快樂的一天》 四、用手及身體來說故事《永遠吃不飽的貓》 呼吸不只存在課程和故事中 結語 探索的時刻 第六章 孩子的詩歌花園 前言 兒歌的來源 兒歌的特色 不同的搖籃曲 一、哄睡的、催眠的 二、搖籃曲 當代創作童謠與傳統童謠的賞析 一、現試分析幾個值得一唸再唸的作家之作品 (一)王金選的國台語兒歌 (二)林心智的台語囡仔歌 (三)囝仔𨑨迌歌 兒歌(童謠)和童詩的區分 兒歌中的詩意 兒童詩歌賞析 翻譯詩的挑戰 手指謠 結語 探索的時刻 第七章 尋找圖畫書的趣味 前言 假設孩子喜歡「圖多字少」的圖畫書 找回塗鴉期的潛能和樂趣 藝術的品質 一、構圖 二、筆觸 三、質感是什麼? 四、色彩、色光、色層、色調 五、立體透視 六、黑白有沒有關係? 七、不同的風格 八、不同的媒材 無字的圖畫書的效果 結語 探索的時刻 第八章 兒童文學與大眾媒體 前言 麥當勞都是為你 電影、電視、玩具好比孩子的潛在課程 電視、電影可以建構孩子的未來人生嗎? 媒體與兒童文學的目的是否衝突 感官的守護(照顧) 電視與三 C 產品是孩子的褓母 結語 探索的時刻 第九章 神仙媽媽說故事──說故事的藝術 前言 為什麼要說故事? 預備一個適合傾聽的環境 練習專注 聲音如說書人般地娓娓道來 用「手指謠」來做活動,及用「手」來說故事 結合律動和說白的方式說故事 一、說故事之前先做賞析 利用素色的布,在孩子面前做布偶來說故事──以〈巨人的故事〉為例 講生活常規的故事──示範〈水彩小精靈〉和《綠扣子》的故事 一、〈水彩小精靈〉 二、《綠扣子》 三、說故事之前的解析 以布偶說故事的團隊──以《星月》的故事為例 重複性的故事的示範 結語 探索的時刻 參考書目 參考繪本
書名 / | 神仙媽媽說故事: 跟孩子相遇在故事的迴旋曲中 |
---|---|
作者 / | 張宜玲 |
簡介 / | 神仙媽媽說故事: 跟孩子相遇在故事的迴旋曲中:「不管是從事幼教工作者,幼兒藝術工作者或陪伴者(家人)都能從這本書得到呼應、認同與解答,建議每一個讀者可以從閱讀中吸 |
出版社 / |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9308564 |
ISBN10 / | 9869308562 |
EAN / | 9789869308564 |
誠品26碼 / | 2682111851009 |
頁數 / | 315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7X23X1CM |
級別 / | N:無 |
推薦序 : 推薦序|劉嘉淑
為《神仙媽媽說故事──跟孩子相遇在故事的迴旋曲中》寫這篇推薦序前,我先讀過本書初稿兩遍,在讀著每一個章節時,不知不覺深陷其中,不斷地思索著幼兒文學與說故事的重要性和獨特性。幼兒文學本是藝術美學元素之一,無需大人過度解讀為教化向能,只要吸引小孩多聆聽、多感受,小孩自然有智慧理解並轉化成日後的多元智能。感受到作者張宜玲校長對幼兒長期近距離觀察、接觸且深切關懷後,從多重面向論述幼兒發展與文學之間的密切與重要性,這是她長時間與幼兒相處時,巨細靡遺的察覺與記錄,她所發自內心的懇切叮嚀,多麼令人感動。
她在書中分析幼兒發展與文學的多元聯結,大人如何看待小小孩的詩意與智慧及童話故事中重複形式的趣味,甚至提及故事書裡插畫色彩的彩度與色調,如何增加圖畫書與故事書情境氛圍、想像及藝術性,以及讓幼兒在藝術環境中潛移默化的重要性,令人不得不佩服作者本身的文學藝術、全方位的才能及表述能力。甚至在書裡一再強調文學在向度與溫度上,如何給予幼兒想像空間與增強幼兒藝術養分,無論哪個面向都有理論與實際綜合與分析。她的思緒細膩且清晰,她的文字有無窮魅力,吸引人再三細讀。不管是從事幼教工作者、幼兒藝術工作者或陪伴者(家人)都能從這本書得到呼應、認同與解答。建議每一個讀者可以從閱讀中吸飽氣,讀完這本書後定能滿足的吐一口長氣。
說故事與藝術應該是連結的,幼兒需要從小浸潤在文學藝術美感的環境中,吸取足夠的養分滋養心靈,因為他們是天生的詩人。幾天前在幼稚園音樂課帶著中班的小孩接觸聲音長和短的遊戲,大家圍著大圈,我一邊 發出:「嘟─ - ─ - ─ - ─」的長音,一邊用手在空中畫了一條橫的長線, 再依樣畫出短線,然後問小朋友看到什麼,有一個小男孩說:「我看到阿嬤老師畫出有聲音的線,長長的、短短的。」這證實了張宜玲校長在書裡說的──小孩是天生的詩人,小孩真實的呈現了表徵符號。
重複一直是幼兒接觸文學和藝術的重要方式,嬰幼兒從聽覺開始快速發展,他們必需聽重複的語言、故事、文句、詩詞或樂曲,再經由仿說與模唱後儲存在腦中語彙區,然後才能進行創作。我弟弟家雙胞胎女兒四歲時,有一天小孩要求我說故事,她們從一百本童話故事書中,挑選了《白雪公主》要我一頁一頁的念,不准我跳頁。當我開始說故事時,她們卻一字不漏地搶先念出書裡的前幾頁文字。原來,她們每天睡覺前的故事時間,爸爸和媽媽總是重複念著幾本她們最愛的童話故事,她們不認得文字卻能經由聽覺與記憶模仿說出,相信文學的種子已植入她們幼小的心靈。
特別喜歡張校長在書裡的第四章〈尋求童話故事中重複形式的趣味〉, 和第五章〈寫給重複的歌〉,就像迴旋曲形式和表現一樣趣味無窮,這種形式存在於一年四季或每天生活的日常,同時存在於文學、音樂、美術(圖案)、舞蹈或戲劇藝術裡。幼兒需要重複,成人的我們不也是需要重複嗎?重複能讓我們更熟悉、更放鬆,儲備好能量後再接受新的挑戰。特別認同作者把重複比喻成「呼」,接受新挑戰比喻是「吸」,我們長年累月不停地在呼氣與吸氣間溫故而知新,迴旋曲是藝術表現重要形式之一。二〇〇三年在網路上讀了張宜玲校長寫的〈童話故事中的重複形式及趣味〉一文時,感覺非常興奮,因為她把迴旋曲式比喻成呼氣和吸氣,是多麼恰當啊!終於瞭解:迴旋曲不只在音樂教學上是老師們設計活動發展的必要形式,在文學與說故事上也同樣跟呼吸有著極密切的關連。
第九章〈神仙媽媽說故事──說故事的藝術〉更是吸引喜歡為孩子說故事的大人們,作者主張說故事的人要有好聽的聲音,要像說書人一樣咬字清晰,娓娓道來,要佈置一個適合小孩圍坐傾聽的場景,要溫暖的小燭光,把自己當作故事的布景,讓小孩子的目光全都專注在說故事者身上,以演奏輕音樂或歌唱聲暖場,等待小孩進入坐定後開始說故事。書中, 張校長還詳細說明如何手做簡單的布偶或利用小物品替代不同角色,以及如何在說故事時,加入律動和說白遊戲,邀請小孩一起說故事,同時讓他們不知不覺進入故事情境中。
感謝張宜玲校長,這本書為每個喜歡說故事的大人提供正確的方向與觀念,也提醒大人們別忘了如何引導小孩接觸幼兒文學,我們是否用對方法,慢慢等待孩子的蛻變,大人是否隨時自省?這是一本幼兒文學寶典!
劉嘉淑 |省立台北師範專科學校畢業、奧地利莫札特音樂學院奧福教育研究、仁仁音樂教育中心創辦人
自序 : 作者序—初心與感激|張宜玲
這裡有我的初心,我被孩子傾聽故事的眼裡光芒所照亮。
我被在沙坑裡玩沙的孩子──他們忘記時間、空間的渾然忘我感所迷戀,帶著這份從孩子而來的光的禮物,與對生命的好奇、渴望,透過講故事,一次又一次的與幼兒深情相遇,我是孩子眼中的神仙媽媽;也透過探究故事 內在意義的旅程,一次次得到“A-Ha!”1的狂喜。
感謝這份初心,一直陪伴至今,「她」是生命的禮物。當年,若不是華騰出版社蘇建基先生三番兩次來我的研究室閒聊出版的故事,並鼓勵我,與其成為文學的批評者,不如自己動手寫來得有建設性。在三番兩次的對話後,我被他打動了,同時也領悟到,存在主義哲學家羅洛.梅曾提到「未完成」性質是永遠存在的2,「她」是人類在創作過程中的一部分。因為人類存在的焦慮:沒有準備好的感覺,常常干擾著我創作的勇氣。當看清楚創作與存在的本質時,這一步才真正跨出去。謝謝生命中的貴人和提攜,蘇先生是我初心的推動者之一,在此向他致敬。
長久以來,我也一直認同佛洛姆在《愛的藝術》(The Art of Love)中提到::
「一個醫生,往往被他的病人所治癒;一個老師,往往被他的學生所教導; 一個演講者,往往被他的觀眾所鼓舞。」
我就是那樣的老師,因教而學,因學而被學生所教導。
這本書中如實的見證了我在參與華德福教育運動前十年的初心和旅程,在這旅程中我要向曾上過我的課的學生們與接觸過的幼兒獻上敬虔的謝意,因為你們的陪伴和回饋給了我浩大的學習空間,謝謝你們。
這麼多年來除了從文學裡所汲取的養分外,華德福教育運動的理念哲思和同事們不斷的對話和省思,給我源源不盡的靈思和啟發,在此獻上我無邊的謝意與禮敬。
這一本書的前身是《幼兒文學──追求幼兒文學的趣味》。當時是定位為教科書,討論兒童發展與文字的關係,而當時華德福教育運動才起步,大部分的人都還沒聽過「她」的名字,但這一本書著著實實的是受到了魯道夫.施泰納(Rudolf Steiner)的人智學(Anthroposophy)的影響和啟迪。如今也已參與了這個教育運動四分之一世紀了,回首看到華德福的孩子受到童話、寓言、神話、歷史、傳記等故事的滋養長大;從口述文學到學習文字、文法、文學到哲學,他們是很幸運的,在這一漫長的學習旅程裡,一直浸潤在飽滿的文化素養的搖籃裡,而文學裡的故事所埋下的種子可能會是一生一世甚至是永恆的珍寶,但願這群幸運兒能將這份光的禮物傳送出去。
對華德福學前甚至十歲前的小孩,他們需要浸泡在一個溫柔的聽覺環境裡,溫和色彩光線中,甚至在十二感官的花園裡徜徉和嬉遊。
為了讓這本書最初的純然、不修飾的質樸狀態保存,為了讓「她」來訴 說當時悲歡歲月的感悟,我沒有太多修改,有的是移除當年學生的作品,增加了「故事中的重複」這個主題的延伸:「寫給故事的重複之歌」(請詳見本書第五章「寫給重複的歌」)。從探索中我領悟到音樂中的迴旋曲與故事重複性 的關係。那也是一個“A-Ha!”的美好經驗。
第一章的無用之用的兒童文學,是想挑戰有學習焦慮,害怕孩子輸在起跑點的大人們,包括兒童文學學術工作者,想邀請大家一起思想起「我」的 童年,「我」如何在吉光片羽的故事中慢慢長大,慢慢成為「我是誰」。
對華德福學前甚至十歲前的小孩,他們需要浸泡在一個溫柔的聽覺環境裡,溫和色彩光線中,甚至在十二感官的花園裡徜徉和嬉遊。
這裡不但有我對孩子說故事的初心,「她」也見證了我參與華德福教育運動前十年的初心。生命不是線性的,「她」往往是迂迴曲折,時而盤旋、時而靜止、時而讓你驚嘆盼望、時而讓你唏噓悲嘆。這是一首離家又回家往復不斷的迴旋曲。這本書就是傾訴著這樣的故事。
謝謝編輯部的珮芬,她全力以赴的守護我初心的美麗。謝謝張晴投下心力,拍攝出我初心的靈魂樣貌;謝謝阿秋的攝影與圖像專業的建議;另外明穎的攝影總能捕捉孩子最天真的原型。謝謝柔靜這段日子以來在美編及行政工作上點點滴滴的協助,都很繁瑣,但她總是微笑以對。虧欠最多的是立渝設計的玉峰、乙樺,他們夫妻對整體的風格,從紙張、翻頁到美編的品質,都給予高度的美學關注,我很感恩他們;也要特別提的是美編念綺與珮芬這一來一往,無數次的更動、改變與校正,謝謝念綺的耐心、柔軟和負責任。謝謝雅慧老師從旁提出對出版意象及行銷的獨特建言;尚均在打字及雜務上的協助,他毫無怨言也照單全收。特別謝謝幼兒園的倩妏、茹茹、麗卿、孟汝、碧雯等老師們在說故事演出與拍攝的協助。也感謝海聲團隊:因為有家長與教師群的攜手奮鬥,才讓初心更堅心。
永遠無法忘記慈心華德福創辦人張純淑老師,喚醒我回到幼兒教育工作現場,建構基礎工程。
時刻銘記在心的是磊川華德福創辦人的林玉珠老師,主動邀請我跟她與詩婷校長在基礎師培一起工作,這個「一起」,啟發了我很多的省思與靈感。
久藏心中,一直想表達感恩的是:Marjorie Theyer老師,她啟發了我說故事的專業態度和方法;之後的 Wendy Daff、Dr. Renate Long-Breipohl 等外師接二連三地教導和啟發,我和臺灣虧欠她們很多。
這本書當年也接受了林心智老師諸多的支持和協助,至今仍不曾間斷。
這一趟旅程,我被孩子所教導,我被故事所療癒,我也被讀過我的文章,主動給予我很多回饋的劉嘉淑老師所鼓舞,感恩她為我寫推薦序,感謝一路陪伴到底的貴人、同事與孩子們。
在我的生命經驗裡,每一個故事都有我曾經遭遇的故事原型,而每一個大人都能成為孩子眼中的神仙爸爸或媽媽,只要你把說故事的魔法施展出來,只要你記起童年往事。
這是一首未完成的迴旋曲,也是未完成的生命旅程,我會繼續帶著初心緩緩前行。
內文 : 第一章 無用之用的兒童文學
前言
看繪本大師艾瑞.卡爾(Eric Carl)自述創作過程的影帶,從他的自述中,我們聽到他的成長故事,領悟到童年對他的創作生命有無遠弗屆的影響。他至今都難以忘懷祖父母總抱著他,一邊畫星星、一邊唸童謠給他聽,這是他的創作泉源。在《安徒生故事全集》,葉君健於序言中提到:丹麥的童話大師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的童年更是貧困,父親只是鞋匠,母親靠著幫人洗衣服過日子。但父親身在困頓的生活環境中,並沒有忘記對兒子的啟蒙。他精心布置了一個藝術的環境,常常為安徒生講《一千零一夜》裡的阿拉伯傳說及著名劇本,這些都埋下了安徒生日後想像力的種子。
在這裡,想邀請您回憶童年往事,當中歷歷在目的印象,也許它們都是我們文學的啟蒙老師哩!
進一步想跟您討論「兒童文學」的有用與無用,它是否實際或空無?或是它對我們的人生有另外一番的意義!
最後,想質疑:孩子對文學的趣味,是可遇不可求嗎?或者大人可以刻意營造或操弄孩子的學習?這個部分有很大的辯論空間,很盼望您加入這個對話與探索。
尋找兒童文學的趣味
很欣賞兒童文學家佩里.諾德爾曼(Perry Nodelman)在《兒童文學的樂趣》(The pleasure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中詮釋「暗涉(蘊含、涉入或暗含)的讀者 『the implied reader』」概念,也有人把它翻釋成「指涉讀者」。他認為,「暗涉的讀者」就好比演員能抽離自己去扮演戲中的角色一般。文學企圖想要達到的手段,就是讓它的讀者都被不知不覺牽涉進來,並能認同其中塑造出的情境與角色。
不管大人或孩子,都得在文學的閱讀裡或傾聽的經驗中,去呼應自己的生命經驗,才能感受它、討論它,並且表達它。也許曾經被暗示、強調或影響,但仍試圖理出自己獨特的感覺和判斷,這就是文學的力量。孩子喜歡唸童謠、兒歌、童詩或一個故事,應該不會事先預設立場,比如:
我想學會語言的使用, 我想知道是非對錯, 或我應該學會同情等。
預設立場,是大人的功利主義,或者說是太急切想寓教於樂,甚至想很快地教育孩子,大人們往往忽略自己都曾經是孩子。有人教會我們遊戲嗎?還不是因為遊戲是自由自在,沒有學習的壓力與催促。小時候,我們不斷地扮家家酒,扮演醫生和護士、工人和司機⋯⋯,永遠樂此不疲。兒童發展學家一直強調,遊戲可以增加社會能力、社交技巧及社會適應力。但聰明的大人們,請想想:我們常常健忘,當我們身為孩子在參與遊戲時,並沒有大人世界的預設目標。所以,遊戲可以令他們流連忘返,忘了自己、忘了時間,這就是探索的樂趣,不是嗎?
文學的樂趣,應該像孩子的早期發展一樣:熱愛遊戲。目的、功能一切擺旁邊,樂趣擺中間。想扭曲孩子文學的樂趣,往往是大人教育使命感作祟,如果我們能夠同理孩子遊戲的需要,將心比心,就一切「OK」!
我很害怕談兒童文學的功能與目的,因為一談,就又掉入我自己說的 「教育的陷阱」、「教育目的論」。一掉進去,是很容易疲乏自己和別人的,雖然沒有人敢否認它的正當性。不禁聯想到詩人卡里.紀伯倫的詩::
「如果智慧讓人不敢大笑, 莊嚴讓人不敢哭泣, 獨立自主讓人不敢有求於人, 那這個智慧就不叫智慧。」
是啊是啊!如果文學沒有從閱讀或傾聽中,感受到美好的樂趣,那我們要它幹嘛?
偶爾會在公共場合,聽到小學三、四年級左右的孩子,指著父母生氣地說:
「你不要再含血噴人,我已受盡屈辱、忍無可忍。」 「你們不要再殺人滅口了,我已步步危機,瀕臨崩潰⋯⋯」
看孩子咄咄逼人的樣子,父母不是置之不理,就是聽了就算,心裡不禁嘆道:原來剛學會運用成語的孩子就到處用,用到令人啼笑皆非!但這有什麼關係,孩子在運用文學語言的過程,本來就是不斷嘗試錯誤,他要在對的情境,描述對的感覺,真的是要不斷地嘗試。只要大人可以在他們練習的過程給予機會,給予時間與空間,及充分接納的態度,也就能更包容、更涵養孩子的文學體驗和能力了。像上面提到的父母,他們就真的很偉大,給孩子很大的空間去「亂說」,情緒卻絲毫不受影響。
大人或老師喜歡利用考試、利用獎品或處罰等等壓力,去操弄、控制孩子的學習。大人自己應該要深刻反省,並按捺住自己不去操控孩子的學習。
首先,要培養孩子學習的樂趣,萬事動機為先,不然一切等於空談。
文化傳承的包袱,教育功能的苦心,千萬不要淪為文學的壓力或焦慮才好。身為老師多年,不斷地反省,相信學習動機能被啟發;但學習的樂趣,真的能被教導嗎?誠實地說,有時候真的很茫然,但似乎也不是那麼悲觀。曾經在紐西蘭作客,看到三歲的孩子坐在沙發上,戴上爸爸的眼鏡,閱讀爸爸的厚書,讀了好久好久,約莫十五分鐘,一頁又一頁的翻。當然,你可以猜得到他的書是放反的,但他的學習動機不言而喻。也許他觀察父親在做閱讀這件事,跟自己在遊戲時一樣──認真投入,他也想進入父親的書香世界一探究竟。
這個例子是支持一種假設:孩子是透過身教來學習,你同意嗎?很多人都相信:喜歡閱讀的孩子,來自家庭的父母常唸書或與他們討論書,父母本身也樂在閱讀。
兒童文學的定義
兒童文學,開門見山的說,
是大人為取悅孩子而寫的文字?
是大人為孩子的語文和生活價值的學習,而準備的讀物嗎?是大人為刺激兒童的想像力,而刻意營造出千奇萬變的意象,想引發孩子去做聯想和比喻?
以上的定義,也許都是,也許都不是,每個人都可為它下定義,您對兒童文學的定義呢?
在歐美,兒童文學的涵蓋對象,通常包括兒童和青少年文學,因此,本書想討論的兒童文學,是大人為孩子寫的故事和歌謠,和大人為自己而寫,孩子都愛讀的文學,當然,也有少部分的歌謠是來自孩子的作品。也有很多文學家誠實地談到,他們是為取悅自己而寫,剛好碰巧孩子喜歡去讀罷了。
在談兒童文學的價值和魅力之前,身為大人的我們,仍應很誠實地面對文學,文學與我的關係。現在,我們何不先來自我回溯與回應?
如:成長經驗裡,對文學的記憶和感受?如:一首童謠?一本故事書?一則聽來的民間神話?如:曾被感動的經驗?是受文學作品的物境、情境、意境所觸動,至今難忘?你能分享直覺裡對美的頓悟經驗?
大衛.布倫德爾(Blundell David)分享他對人類學家賈克.瑪奎(Maguet Jacgues)《美感經驗》一書的體會:
「美感經驗不是分析的,它需要人類開啟周邊環境的意識:你所在的環境是哪裡?你感受到什麼?你又品味到什麼?當你吸入空氣時,你同時也吸進了空氣中的芬芳,是否意識到這股微妙的芳香?至於,溫度呢?你餓不餓?口渴不渴?那些身邊的人呢?你身處 人煙罕至的遠地嗎?在洞穴中,那岩壁上的水是否滴進了清澈的水塘?現在讀著這本書的你又在那裡?看一下周圍,你有什麼感覺?你看到了什麼?你的意識告訴了你些什麼?你又觀察到哪些現象?」
以上這段文字,對一般日常景觀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我們,是蠻好的切入點,再從感官入門重新感覺和經驗。我們可以算計一下,自己每天花多少時間在「看」?又花多少心思在看的當下,進入感動與欣賞?也許有人忙著計劃旅遊;也許有人追求,去鹽水衝蜂炮時,才真正感受「聽」的刺激;也許有人等待曇花一現的驚艷⋯⋯總之,你我都對美感有不同的經驗和捕捉方式。「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的前提是:你要去感覺,你要去注視這樣的片刻。
為什麼我們需要文學?
文學對我們的生命成長有何意義?如果要定義,文學有千百個功能,但我們為何要追尋、了解文學的風貌呢?龍應台有一個深得我心的答案:
「使看不見的東西被看見,在我自己的體認中,這就是文學和藝術最重要、最實質、最核心的一個作用。」
幾年前有一部電影《舞動人生》(Billy Elliot),講的是英國一個礦工家庭,爸爸、哥哥是工會裡帶頭罷工的領袖,小兒子比利瞞著爸爸沒去練拳擊, 反而把爸爸每天東省西省下來的錢,偷偷地跑去學芭蕾舞。當礦工父親發現時,不但盛怒,而且阻止比利再練舞。經過比利一再地證明自己對舞蹈的熱愛和執著,爸爸也看到他的潛力與誠意,他不願接受比利老師的資助,也不顧大兒子反對,私自返回礦場工作。他背叛初衷,並在返回工作的途中,被罷工的工人丟石頭和辱罵。而大兒子也試圖阻攔他,他們父子倆在衝突拉扯中,爸爸突然跪下說:「我求求你,比利的人生才要開始,我們不能埋沒他。」
每回想到這一幕,我都忍不住熱淚盈眶!電影的藝術,讓人看到當時社會生存的困境,他們因貧窮,因太冷,而無法度過冰雪凜冽的寒冬。比利的爸爸只好劈砍已過世的妻子留下來唯一的紀念「鋼琴」,拿來當柴燒,以度過冰冷的聖誕節。這一幕幕都令人看見,人為了生存,而不得已的無奈和悲哀!而比利的爸爸在下跪的那一剎那,我們也看見貧窮之下的尊嚴和痛苦,我們更看見做為人在命運造化弄人的缺憾中,老爸「看見」小兒子潛能的光輝。
呼應了龍應台所謂的「使人看見」:
「好的文學,讓人看見貧窮粗鄙下的人,作為一種原型最值得尊敬的痛苦,文學與藝術使我們看見現實背面,更貼近生存本質的一種現實,在這種現實裡,除了理性的深刻以外,還有直覺的對『美』 的頓悟。美,也是更貼近生存本質的一種現實。」
談 「美」,常常令人覺得,太風花雪月,不切實際,龍應台卻舉了很好的例子,她說:
「假想有一個湖,湖裡當然有水,湖岸上有一排白楊樹,這一排白楊樹當然是實體的世界,你可以用手去摸,感覺到它樹幹凹凸的質地,這就是我們平常理性的現實世界,但事實上有另外一個世界,我們不妨稱它為『空』,甚至不注意到它的存在。水邊的白楊樹,不可能沒有倒影,只要白楊樹長在水邊就有倒影,而這個倒影,你摸不到它的樹幹,而且它那麼虛幻無常:風吹起的時候,或許今天有雲,下小雨;或者滿月的月光浮動;或者水波如鏡面,而使得白楊樹的倒影永遠以不同的形狀,不同的深淺,不同的質感出現,它是破碎的,它是迴旋的,它是若有若無的。但是你說,到底岸上的白楊樹才是唯一的現實,還是水裡的白楊樹才是唯一的現實?事實上,沒有一個是完全的現實,兩者必須相互映照,同時存在,沒有一個孤立的現實......。」
以上這個例子,的確提醒我們:現實裡,我們容易忽略在水裡的那個「空」,而往往只相信眼睛看到的、手可以摸到的那一個現實。文學給我們看到,可以摸到的現實,也引領我們看到另一個倒影的空境,文學它讓我們的心靈與外在的實境及空境交會,並互放光芒。
為什麼我們要提供孩子文學的環境去涵容?
由於以上的討論,我們了解,相對於外在的物質世界,它是一個「實」 的世界,我們藉文學提供給孩子:
感官發展的必要──想像的來源
感覺發展的必要
感情觸動的必要
尋求自身存在的意義之必要
照見分離的無奈
照見孤獨的感傷
照見失落的落寞
照見空的可能性
由於以上的必要,因尋求而了解
而接受
而轉化
而昇華
而體悟人的原型 而湧出同理、同情的悲憫 與超越的大愛
這一些都是超越說教和倫理的範圍,我認為,這就是兒童文學的最高價值。
結語
艾瑞.卡爾和安徒生都是屬於為取悅兒童而創作的文學家。他們為兒童 親身見證兒童文學的重要。
莊子曾被惠子取笑他說的理論,有如樗樹,又大又高,樹幹結瘤,木工 都沒興趣去砍它,所以很沒用。莊子反而笑說:
「就因為它樹大成蔭,任何過客都可以坐在樹下,享受清風明月,避免日曬雨淋。這不就是沒有用的『有用』?」
教育的工作者一定會同意:兒童文學,它可以統合孩子在社會、人格、 智能、文化及美學的發展。
我想,兒童文學的功能和重要,還有很多的面向尚未討論,就留給每一個讀者去解析和定義。但整體來說,莊子所謂的「無用之用,乃是大用」, 不就是龍應台所謂的「實空對映」,這樣的本質,應該要被關心兒童文學的 朋友所看見。
孩子學習批判性的思考之前的漫長醞釀,是需要充分被接納與等待的。首先,邀請您需要充分的搜索、整理、消化資料,比對自己的主觀感受文學的經驗。
最佳賣點 : 「不管是從事幼教工作者,幼兒藝術工作者或陪伴者(家人)都能從這本書得到呼應、認同與解答,建議每一個讀者可以從閱讀中吸飽氣,讀完這本書後定能滿足的吐一口長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