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 從美國權威大報看新聞處理現場 | 誠品線上

Behind the Times: Inside the New New York Times

作者 Edwin Diamond
出版社 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紐約時報: 從美國權威大報看新聞處理現場:,對於美國的報業組織和報紙從業者來說,愈來愈多的證據顯示,雖然面對文化的多元化,以及電子媒體盛行等的挑戰。報紙仍具有一定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對於美國的報業組織和報紙從業者來說,愈來愈多的證據顯示,雖然面對文化的多元化,以及電子媒體盛行等的挑戰。報紙仍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報紙是一種收費低廉、不須特殊硬體配備、不須打開電源又幾乎隨處可得的資訊來源。更重要的是它內容多元、編排精緻,既是感性的讀物,也是知性的媒介。 而《紐約時報》正是其中一份最獨特的報紙,它在創立初期,即在新聞處理上,堅持採取中立及公正無私的態度,不受個人的喜好或恐懼的影響,並且立下《紐約時報》的信條「所有見報的新聞,都是適合刊登的」(All the News That's Fit to Print)。 由於《紐約時報》的聲譽和口碑,能夠吸引許多優秀的記者、編輯和專欄作家為它貢獻才智和心力;它在編輯政策上大膽而不盲目地求新求變,使得它不致於被時代所淘汰。而最重要的是,人們永遠需要高品質的新聞資訊,因此《紐約時報》獨具一格的新聞報導才不致於輕易被淘汰,或被取代。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艾德文.戴蒙艾德文.戴蒙(Edwin Diamond)《紐約時報》專欄作家,評論媒體事務,也曾擔任紐約大學新聞系教授與新聞周刊的資深編輯。歷任報社、通訊社、電視台的新聞工作,先後出版了十餘本探討媒體現象的書籍。林添貴林添貴台灣大學政治系畢業,歷任企業高級主管及新聞媒體資深編輯,譯作極豐,包括《TIME創始人亨利‧魯斯》、《蘇聯帝國興衰史》、《大外交》、《選戰大謀略》、《品牌塑造》等書。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序 紐約時報的變與不變 譯序 導讀 打開時報大門 第一章 龐奇的時報王國 第二章 家族企業 第三章 求變Ⅰ──軟調的雜誌型報紙 第四章 求變Ⅱ──安全線內的遊戲 第五章 求變Ⅲ──點金石與印鈔機 第六章 辣手總編 第七章 權杖誰屬 第八章 靈魂的試煉場──編輯部 第九章 誅伐之筆 第十章 解構權威 第十一章 一評定江山 第十二章 新舊交替 紐約時報大事記

商品規格

書名 / 紐約時報: 從美國權威大報看新聞處理現場
作者 / Edwin Diamond
簡介 / 紐約時報: 從美國權威大報看新聞處理現場:,對於美國的報業組織和報紙從業者來說,愈來愈多的證據顯示,雖然面對文化的多元化,以及電子媒體盛行等的挑戰。報紙仍具有一定
出版社 / 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5569839
ISBN10 / 9865569833
EAN / 9789865569839
誠品26碼 / 2682306017005
頁數 / 524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X2.7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紐約時報》的聲譽和口碑,能夠吸引許多優秀的記者、編輯和專欄作家為它貢獻才智和心力;它在編輯政策上大膽而不盲目地求新求變,使得它不致於被時代所淘汰。而最重要的是,人們永遠需要高品質的新聞資訊,因此《紐約時報》獨具一格的新聞報導才不致於輕易被淘汰,或被取代。

試閱文字

自序 : 序

紐約時報的變與不變
──黃肇松

紐約時報可以說是世界上一份最獨特的報紙。它很孤高自負、堅持己見,但又很專業負責、體察民意。不同黨派立場、意識型態的人(尤其是政客)對它可說抱持了「愛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的兩極態度。但是這一切都動搖不了紐約時報一百四十多年孜孜不倦,結合了無數記者、編輯和專欄作家的智慧結晶所建立起來的風格。
其實,紐約時報的風格和地位的建立,也經過漫長的歷程,遭遇過來自媒體內外的無數挑戰。它歷久丕衰的影響力,植基於它勇於接受挑戰,勇於認錯,而能克服挑戰。
紐約時報創立於一八五一年九月十八日,最初只是一份四頁的報紙,內容不多,編輯粗糙,並不起眼,甚至有一陣子還走煽情主義的新聞路線,評價不高。但在六十七年之後,由於對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有翔實及完整的報導,因此在一九一八年贏得該報第一座普立茲新聞獎,逐漸奠立了它的「質報」地位。所以說紐約時報的進步是循序漸進的,透過對本身自我檢視的功夫,不斷地進行改革與提高品質而此一報業巨人如何在經過初期的狂飆之後,就設定清楚的目標,以及日後孜孜不息地完成這些目標,已經有許多專著專書予以探討,但在媒體生態丕變的近二、三十年來,紐約時報如何面對挑戰,則較少見到深入而有系統的分析。《紐約時報》一書的出版,適時提供了答案。
作者艾德文‧戴蒙(Edwin Diamond)當過特派員、編輯,並曾任「新聞週刊」和「紐約雜誌」的專欄作家,現任紐約大學(NYU)新聞學教授,兼治理論與實務。在接觸紐約時報三十年後,花了五年的時間進行採訪和蒐集資料,寫下了這本針對這份著名報紙三十年來的重大轉變,作翔實評析的專著。
這本書的出版,正逢紐約時報管理階層和編務領導人,處於新舊交替的關鍵時刻,所以時機上非常適切。
在編務上,六十五歲的紐約時報前任總編輯麥克斯‧法蘭可(Max Frankel)在這個被稱之為「世界新聞業的最高位置」上工作了七年半之後,於一九九四年十月退休,而由現年五十八歲,曾任紐約時報香港特派員一職的賴勒維(Joseph Lelyveld)接任。法蘭可擔任總編輯期間,編輯會議中針鋒相對的氣氛緩和了不少,他並試圖拉近讀者與新聞報導間的距離,以使報紙成為「貨色齊全的新聞超級市場」,讓讀者能夠輕易地得到他們所需的資訊。在紐約時報的九百名員工當中,法蘭可可以說是最有資格談論近年來紐約時報變遷的人物。在這本書中,藉由艾德文‧戴蒙的妙筆,法蘭可心平靜氣地對過去七年半來紐約時報的變革,作了深入的反省與回顧。而讀者也可藉由這本書,對紐約時報近年來編輯策略與風格的轉變,有更清楚的瞭解。
在經營主導上,擔任紐約時報發行人長達三十年之久的阿瑟‧歐克斯‧沙茲伯格(Arthur Ochs Sulzberger)於一九九二年正式把棒子交給其子小沙茲伯格(Arthur O. Sulzberger, Jr.),沙茲伯格仍任紐約時報公司董事長,已屬督軍性質,主導紐約時報整體經營的重任,確實已交到小沙茲伯格手上。
在沙茲伯格的年代,紐約時報已是有十億美金資本額的公司,而且聲名也相當響亮。沙茲伯格的管理得當,是成功的要素之一,他盡量讓屬下有自由發揮的空間,展現各自的潛能。他相信屬下如果不是一個稱職的員工,很可能是從小在家裡就沒有受到肯定,以致對自己沒有信心。所以他盡量放手讓他們去做,使他們在工作中肯定自我,可以說,沙茲伯格在當時就已深諳潛能激發的管理之道。
另一方面,沙茲伯格堅守公司訂定的規則,不因自己在上位而享有例外待遇。每天早上抵達工作場所時,他也和一般紐約時報員工一樣,正式出示身分證明,好幾次警衛都不等他出示證件就請他通過,但沙茲伯格堅持做他應該做的,漸漸地,警衛們也都瞭解他的心意,誠如沙茲伯格所說「規則在這裡,對我來說重要的是,我沒將它們破壞掉。」他堅持遵守公司規則的行為,毫無疑問地,成為員工的最佳典範。
老一輩的成就和風範,是接班人小沙茲伯格的資產,同時也是一種壓力。小沙茲伯格上任時,紐約時報的銷售市場正受到美國境內其他報紙以及電子媒體的威脅,因此如何在此種困境中求新求變,以使紐約時報能夠挽回商業上的頹勢,又不喪失其既有的水準和權威地位,便成了小沙茲伯格首先要克服的難題。對於小沙茲伯格的表現,作者戴蒙在本書中有客觀的評價。
在美國眾多媒體每日所發布的新聞資訊當中,紐約時報上的新聞報導一向受到最多的重視和信賴。但就如同戴蒙在書中所提到的「紐約時報本身自崛起以來的轉變,比起其所刊登的有關美國其他機構的報導,似乎更可以被寫成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
就這點來說,同時論到小沙茲伯格所承繼的資產與壓力,不能不酌加介紹紐約時報早期發展史上一位傳奇人物──阿多夫‧歐克斯(Adolph S. Ochs)。歐克斯是小沙茲伯格的祖父阿瑟‧海斯‧沙茲伯格(Arthur Hays Sulzberger,一九三五至一九六一年任紐約時報發行人)的岳父,也是當今紐約時報真正的鼻祖,他在一八九六年買下搖搖欲墜的紐約時報,出任發行人,一直到一九三五年病故為止。
一八九六年夏天,歐克斯著手接管紐約時報,不久就面臨破產的危機,然而歐克斯卻以真誠的態度和流暢的口才,說服紐約時報的舊股東投資他這家新公司。當時歐克斯必須在正式成為有控制權的股東之前,讓時報連續三年都有盈餘。由他所作的決策可以發現,歐克斯在行銷學及心理學方面有獨特的天分。他第一步先把報紙價格壓低,也就是採用薄利多銷的方式,果然銷售量急遽成長,使得紐約時報得以浴火重生。
歐克斯另一個成功的關鍵是,他堅持在新聞處理上採取中立及公正無私的態度。歐克斯在報上發表聲明,表明紐約時報發表新聞的立場,不受個人的喜好或恐懼的影響,完全秉公處理此外,他們不站在任一黨派、教派或任何利益團體的一方,完全是處於中立的地位。歐克斯立下了紐約時報的一個信條「刊登適合刊登的新聞」(All the Zews That、s Fit to Print)。
歐克斯的敏銳也表現在他瞭解讀者的需求,以及在市場中的生存之道。舉例來說,最初歐克斯選擇讓時報成為一份嚴肅的報紙不登漫畫、卡通,沒有聳動的標題。然而他後來發現,即使是嚴肅的報紙,也需要一些能夠吸引讀者的東西,諸如有關社會實況報導、家庭生活、消費行為的題材,使報紙更有可看性與可讀性。
歐克斯、阿瑟‧海斯‧沙茲伯格和他的兒子阿瑟‧歐克斯‧沙茲伯格(本書以龐奇或沙茲伯格稱之)一脈相傳,擔任紐約時報發行人達九十四年之久,在三人持續努力、用心經營之下,紐約時報被定位為風格嚴肅、作風嚴謹的報紙。它記錄著美國的時代變動,同時也是全國議題設定者,在新聞界擁有舉足輕重的權威性地位。
此外,隨著時代的改變與科技的進步,紐約時報不僅在編輯上已利用衛星傳輸和電腦排版的技術,且在全美設有八家印刷工廠,使得它的訂戶不局限於紐約地區,而成為周一至周六每日發行一百二十萬份、周日發行一百六十萬份的全國性報紙。即使一九九一年零售價調漲時,紐約時報在發行量上仍不斷締造新紀錄。
然而,在成功的背後,紐約時報事實上也遭遇過無數次的挑戰、困挫、回應、調整、修正。《紐約時報》一書主要探討的,就是過去二十年來,從一九七○年代到九○年代,紐約時報的重大轉變──報紙風格的轉變、編輯策略的轉變和編輯方針的轉變。
紐約時報近年來的大轉型,第一次發生在七○年代,第二次發生在九○年代。
沙茲伯格在一九六三年由家族手中接下紐約時報的產業。在他擔任發行人的三十年中,紐約時報設定其讀者群為生活富裕的中上階層人士。
七○年代時,電視機在美國家庭已益形普遍,看報紙的人口因而減少,再加上高級住宅區陸續出現在大城市的郊區,使得紐約時報流失了不少通勤的「城外人」讀者。為因應都市的轉型,紐約時報改變了以往只在市區書報攤零售報紙的銷售方式,轉而增加了家庭訂閱送報服務,以招徠郊區的訂戶。又,為挽救讀者群被電視瓜分的頹勢,向以報導嚴肅新聞為主的紐約時報,遂在沙茲伯格和擔任紐約時報總編輯達十五年之久的羅森濤(A. M. Rosenthel)的領導下,開始了「版面革命」,目標在增加軟性新聞的報導分量。
紐約時報於一九七六年和七七年分別推出生活版和家庭版,針對七○年代甚囂塵上的消費者主義,報導家具、食品、時裝和設計等主題。當時一些批評者視這些新聞策略的改變為愚行,甚至認為增加軟性新聞報導的分量,就是在違反紐約時報的傳統使命。然而,新推出的版面確實吸引了不少年輕的讀者,並且為七○年代初期陷入財務危機的紐約時報,增加了許多廣告收人和銷售量。誠如沙茲伯格所說的,「這些新版面使紐約時報再度充滿活力」。
事實上,在一九七○到七五年間,紐約時報是處於虧損狀態,總編輯羅森濤非常擔心該報隨時都面臨結束發行的壓力。所幸到一九八○年代中期,營運開始復甦,時報不僅恢復了七○年代早期流失的銷售量,更在一九七六至一九八四年之間,再增加十五萬份的銷售量。如同沙茲伯格的觀點,羅森濤也認為,這要歸功於紐約時報的內容兼具重要新聞及軟性資訊。在這個時候,紐約時報走入了變革的新階段──賺錢的時代。
在一九七○及八○年代,一些其他的報紙,諸如華盛頓郵報及華爾街日報,也都進行了改革的工作,華盛頓郵報加強全國新聞的報導,而華爾街日報則在商業及財政新聞上下功夫,不過事實上這些改變都是受到「新紐約時報」的刺激。
「新紐約時報」有足夠的敏感度吸收外界的資訊,而「舊紐約時報」因為處於新、舊的轉捩點上,所以較為吃力。舉例來說從八○年代開始,紐約時報平日版新增了商業專刊、汽車專刊和房地產專刊等,每週二有現代科學新知,而週三、週四則固定有居家生活情報……,這些設計都表現出良好的規畫,而版面企畫在當時不但是報業的一種突破,更是吸引讀者的一項利器。
……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1章
龐奇的時報王國

阿瑟‧歐克斯‧沙茲伯格(Arthur Ochs Sulzberger)於一九五四年開始到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上班,時年二十八歲。打從第一天走進紐約時報大樓,他就一直與一個揮之不去的形象奮鬥──一般咸認為他的才華並不出眾,不配在紐約時報擔當重任。外人早期對他的評斷,部分來自第一手接觸,部分則是依據人云亦云的傳聞而得;可是他卻一直未能完全抹去此一負面印象。
在沙茲伯格年代的紐約時報,發展成為一家年營業額十億美元媒體公司的主力事業;紐約時報也熬過後文字媒體時代電視媒體的考驗,被譽為世界級的輿論領袖;然而,他的同僚與部屬對於他的貢獻究竟何在,卻依然言人人殊,莫哀一是。
有一位在事業上與沙茲伯格過從甚密,因此要求匿名的人士認為,沙茲伯格的成功,大體上在於無為而治,盡量不介入報社營運。這位人士提到一則故事;有一回,沙茲伯格和一位朋友坐著轎車,由紐約前往沙氏的鄉間別墅。車子爆胎了,主、客、司機都下車查看,沙茲伯格從行李廂裡取出工具和備胎。這位朋友把沙茲伯格拉到一旁,低聲建議他最好站在一邊,讓司機去換胎。說故事的這位人士認為「不要擋住部屬的路,那就是他的貢獻。」
這則故事可能出於虛構,因為沙茲伯格不記得有這一回事,當然,這也代表一般人對他的苛評。沙茲伯格的管理風格,雖然略微與眾不同,卻絕對不是消極、被動。如果說部屬對他在紐約時報的角色與貢獻過分輕視,部分原因應歸咎於他的家人起初對他的能力亦相當低估。

資質平凡的嫡傳子
阿瑟‧歐克斯‧沙茲伯格生於一九二六年,在阿瑟‧海斯‧沙茲伯格(Arthur Hays Sulzberger)和伊妃琴‧歐克斯‧沙茲伯格(Iphigene Ochs Sulzberger)的四個子女中,排行第四。他的母親是一八九六年買下紐約時報的阿多夫‧歐克斯(Adolph S. Ochs)唯一的掌上明珠。由於小阿瑟與三姊茱迪絲(Judith)年歲較近,自小抬槓、嬉鬧,彷如傀儡戲中的龐奇(Punch)和茱蒂(Judy)這對歡喜冤家,因此自幼家人便給他取綽號龐奇。
當時沙茲伯格一家,住在紐約市曼哈坦區東八十街。龐奇被送進一連串知名的私立貴族學校讀書,可是他的成績毫不出色。當時的小學老師一旦發現小學童是左撇子,都會強迫學生改用右手寫字,龐奇日後寫字歪歪扭扭,使得雙親也不禁認為他有學習障礙。
由於成績一直低落不振,更令他父母擔心。身為家族唯一的嫡傳男嗣,龐奇有朝一日應該接替外祖父和父親,主持紐約時報但是雙親認定這個獨子並不夠聰穎。日後,龐奇對採訪他的人士也自我解嘲地說道「在學校把我踢出來以前,我就趕緊識相先走了。」他這番說詞,其實別有隱情。身為紐約時報大老闆,他可以說是美國有名的富翁之一,但是對於自幼將他評比為「功課不佳」的母校,印象極為深刻──縱使校友會每年都來請他大解善囊,他可是一毛錢也不捐。
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使得龐奇得以暫時脫離家庭與學校桎梏。一九四三年,十七歲的龐奇得到父親首肯,從康乃狄格州的羅明士學校輟學,投入陸戰隊。一直到大戰結束,龐奇都在南太平洋戰場,擔任電台工作或駕駛兵。他日後回憶說「在參加陸戰隊以前,我是個一無是處、遊手好閒的懶傢伙。但是,陸戰隊把我調教成人!」退伍之後,藉著父親是哥倫比亞大學校董之便,他進入哥大就讀。一九五一年,也就是韓戰爆發的第二年,他又奉召入伍,在日本與韓國擔任新聞官。
龐奇從陸戰隊解甲回鄉後,所要做的事可說是非常明白。他父親安排他到密爾瓦基日報(Milwaukee Journal)任職密爾瓦基日報當時與紐約時報並列全國「十大最佳」報紙。當時是一九五三年,二十七歲的龐奇已經娶妻,育有一子,總算開始從事新聞工作了。
翌年,龐奇回到紐約時報任職,不消幾個月即奉調到歐洲歷練。他一度在紐約時報巴黎分社任職,但是毫無表現,不足以洗清常人視他為「大老闆那個遊手好閒兒子」的印象。某個週末,他去參觀賽車競技,一輛汽車不幸衝進觀眾席,當場造成八十三人喪生的慘劇。龐奇在場目睹慘劇,竟然對報社隻字未提,既沒趕回分社撰稿,甚至不曾打電話讓其他同仁發稿。或許是因為他完全缺乏新聞敏銳度,也或許是因為當時正在鬧婚變的他,根本無心思及其他。他和班德爾(Bendel’s)百貨大亨千金芭芭拉(Barbara Grant)的婚姻,在巴黎時產生裂隙,雖然雙方家長都出面設法調停,依然挽回不了。他們唯一的兒子小阿瑟‧歐克斯‧沙茲伯格(Arthur Ochs Sulzberger, Jr.)歸母親撫養。後來,龐奇再婚,娶了卡露(Carol Fox Fuhrman)他的前妻則改嫁,離婚,接著又三嫁,與新婚丈夫在堪薩斯州托皮卡(Topeka, Kansas)定居。

黃袍加身
龐奇在巴黎逍遙自在。他的父親海斯則早在一九三五年,老岳父歐克斯逝世時,已接任紐約時報發行人的職位。老歐克斯擔任發行人直到七十七歲高齡謝世為止,海斯決心盡速調教好兒子來接掌事業。
一九六一年海斯突然中風,然而此時家族成員並不認為龐奇已足以擔當報社發行人的重任。不錯,龐奇有朝一日會當發行人,但是此刻並非適當時機。根據家族的安排,龐奇和三個姊姊將在母親伊妃琴過世時,才得以平均分享外祖父歐克斯留下的信託基金遺產。當伊妃琴在世時,她可以全權當家作主。但是一九六○年代初期,婦女再能幹,也不被視為可以出任紐約時報發行人的職務,像伊妃琴這樣具有獨立精神的女性,也不敢冒大不韙,讓自己的女兒出任艱鉅。
三個姊姊不能出任發行人,並不必然就輪到龐奇出頭。父親中風時,龐奇已經三十五歲,但家族決議他依然太年輕,不足以擔當重任。(一九六○年,也就是一年前,紐約時報才支持年甫四十三歲的約翰‧甘迺迪競選總統,並沒有認為他太年輕,不適合主理國家政務。)
最後,發行人由比龐奇年長十三歲的大姊夫歐維爾‧崔佛士(Orvil Dryfoos)出任。家族會議認為小弟弟還可以再等等,他們打算讓崔佛士主事十年左右,等到他晉入六十歲,也就是大約七○年代,再讓龐奇接棒。表面上,龐奇對這項決定並不在乎,依然高高興興過日子,扮演乖兒子、乖舅子的角色。他被安排出任副發行人一職。
紐約時報當時的總編輯譚納‧凱特里奇(Turner Catledge)記得,當時的龐奇是個脾氣溫和的好好先生,「每天在報社裡晃來晃去,檢查東西」,譬如說大樓通風管是否運作正常等;他的嗜好就是在自己家裡修修補補的。龐奇後來也說,當時在報館裡,他「是個無所事事的高階主管……,沒人願意分派任務給我」。
然而,大姊夫崔佛士卻在一九六三年,心臟病猝發身亡。沙茲伯格等於是黃袍加身,出任發行人。
他的父親此時半身不遂,坐在輪椅上。雙親驟受此一打擊,思索了三個星期,才決定由他接掌。當時,沙家二老一度考慮邀請紐約時報華府分社的詹姆斯‧芮士頓(James Reston)接任發行人。然而芮士頓寧願在華府扮演舉足輕重的記者角色,何況他的政治敏銳度也告訴他,必須擁護少主,因而堅拒出任斯職。
當時另一位可能出線的外人是擔任總經理的艾墨理‧布萊德福(Amory Bradford)。布萊德福是耶魯大學畢業生,加入紐約時報以前是華爾街律師。但是,他個性高傲,不具備人和,而且個性非常不穩定。後來,他離開時報歷經三度結婚、離婚,而且飽受酗酒與情緒沮喪之苦。

抉擇猶如賭博

今天,經過三十年事後諸葛亮的看法,龐奇的二姊露絲(Ruth Sulzberger Golden),可能也曾一度被雙親考慮出掌紐約時報。一九六三年,露絲擔任沙家擁有的田納西州查塔諾加時報(the Chattanooga Times)發行人。但是,當時的她與丈夫婚事不諧,最後以離異收場。此外,六○年代初期女性的地位依然被認為應該站在背後,露絲的能力或許足堪領導一份田納西州的大報,然而查塔諾加時報畢竟不是紐約時報。
當時擔任紐約時報社論版主編(譯按,相當於國內報社總主筆)的約翰‧伯特納‧歐可斯(John Bertram Oakes),是歐克斯的侄子,也是頗有可能出任時報發行人的家族成員。約翰‧歐可斯的父親喬治‧華盛頓‧歐克斯(George Washington Ochs)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為抗議德國的窮兵黷武,把姓氏改為歐可斯(Oakes)。歐可斯比龐奇年長十三歲,且在許多方面和他這位表弟迥然有異。(譯按,原文稱約翰是歐克斯的侄子,則應與海斯同輩,比龐奇長一輩。但按本處行文及本書其他章節所述,歐可斯似乎又應該是龐奇的表哥,本書此後將視歐可斯為龐奇的表哥。)
歐可斯一九三四年以優異的成績自普林斯頓大學畢業,被同級同學選為「最有可能成功」的學生。後來,他負笈前往英國牛津大學,成為羅德獎學金訪問學者,並在紐澤西州川頓(Trenton, zewlersey)和華府擔任新聞記者;二次大戰期間服役於美國陸軍,因功由士兵晉升為少校。戰後,他投入紐約時報,擔任「星期日每週回顧」(Sunday Review Of the week)的編輯。一九四九年,成為主筆。海斯在一九六一年,提升他為總主筆。龐奇在報社裡無所事事時,歐可斯卻前往非洲巡迴採訪,替時報雜誌(Times Magazine)撰稿,記述這些舊殖民地獨立建國所遭遇的種種艱辛過程。
歐可斯在社論版上撰文,基本上採取中間路線。他是個環保主義的先驅,支持國家公園的維護主張將老百姓的投票年齡由二十一歲降為十八歲。經過一段時間,他變成改革紐約州墮胎法的支持者。歐可斯的婚姻美滿,與家人住在第五街,週末喜歡帶著三個女兒到中央公園騎馬或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