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Journey Through Economic Time
作者 | John Kenneth Galbraith |
---|---|
出版社 | 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穿梭經濟時光: 看資本主義經濟如何統一全人類生活:★哈佛、普林斯頓經濟學名教授、甘迺迪與詹森總統的經濟顧問──高伯瑞之經典著作!★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Weekly)、 |
作者 | John Kenneth Galbraith |
---|---|
出版社 | 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穿梭經濟時光: 看資本主義經濟如何統一全人類生活:★哈佛、普林斯頓經濟學名教授、甘迺迪與詹森總統的經濟顧問──高伯瑞之經典著作!★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Weekly)、 |
內容簡介 ★ 哈佛、普林斯頓經濟學名教授、甘迺迪與詹森總統的經濟顧問──高伯瑞之經典著作! ★ 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圖書館期刊(Library Journal) 好評推薦! ★ 美國亞馬遜5顆星好評! 高伯瑞親身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看著德國兩次由戰敗的廢墟中壯大,目睹有史以來最慘的證券市場崩盤與經濟大恐慌,參與了凱因斯學派振興了美國及全球經濟,其後經過共產主義制度橫流為禍,他親身眼見資本主意經濟在六十年之間統一了全世界思想與制度。 這本書是當代經濟學大師高伯瑞根據經驗、觀察、聯想與完整記憶,對二十世紀人類生活議題與經濟行為的全面評論。半世紀之前,許多執政者與決策層峰曾犯下的錯,多少投資者曾經貿然採取的行動,如今依然重現;而睿智地看清經濟問題真相,一念之間又能創造多少蒼生福祉;閱讀本書,你將對今日的生活有更深入的體認。
作者介紹 高伯瑞高伯瑞(John Kenneth Galbraith)生於一九○八年加拿大安大略省,畢業於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並於美國加州大學攻得博士,爾後赴英國劍橋大學深造,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七五年在哈佛大學擔任經濟學教授,期間曾擔任普林斯頓大學教授,並參與政府事務。一九六一至六三年間擔任甘迺迪與詹森總統的經濟顧問,並出任美國駐印度大使,是美國自由主意知識分子的領袖、哈佛大學經濟學名譽教授,曾任藝術與文學學院院長。並曾獲得哈佛大學、牛津大學、巴黎大學和莫斯科大學的榮譽學位,於1997年入選加拿大勳章,並獲得羅伯特.肯尼迪圖書終身成就獎。2000年,在白宮的一個儀式上,他被授予總統自由勳章。著作豐富,包括《穿梭經濟時光》、《新工業國》、《經濟治國》等三十餘本。施遵驊施遵驊政治大學經濟系畢業,台灣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英國伯明罕大學經濟學博士。曾任職中華經濟研究院、中央銀行。
產品目錄 前言 第一章 資本主義的原動力 第二章 大分水嶺 第三章 舊時代的瓦解 第四章 仇恨的代價 第五章 自由經濟思想出頭 第六章 見識泡沫經濟 第七章 股市大崩盤 第八章 經濟大恐慌 第九章 能否起死回生 第十章 凱因斯所向披靡 第十一章 大難誰人能免 第十二章 經濟救國 第十三章 經濟制裁一向無效 第十四章 無法佔領的經濟力量 第十五章 經濟學也信善有善報 第十六章 所謂的美好時代 第十七章 抗拒經濟發展 第十八章 民權運動助長經濟 第十九章 富人的天堂、窮人的地獄 第二十章 盛世已去 第二十一章 新強國的崛起 第二十二章 劫貧濟富的政府 第二十三章 共產世界必然的未來 第二十四章 一九九○年代 第二十五章 結論
書名 / | 穿梭經濟時光: 看資本主義經濟如何統一全人類生活 |
---|---|
作者 / | John Kenneth Galbraith |
簡介 / | 穿梭經濟時光: 看資本主義經濟如何統一全人類生活:★哈佛、普林斯頓經濟學名教授、甘迺迪與詹森總統的經濟顧問──高伯瑞之經典著作!★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Weekly)、 |
出版社 / | 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5569686 |
ISBN10 / | 986556968X |
EAN / | 9789865569686 |
誠品26碼 / | 2682195656002 |
頁數 / | 298 |
開數 / | 25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1X14.8X1.6CM |
級別 / | N:無 |
最佳賣點 : 本書是當代經濟學大師高伯瑞根據經驗、觀察、聯想與完整記憶,對二十世紀人類生活議題與經濟行為的全面評論。閱讀本書,你將對今日的生活有更深入的體認。
自序 : 前言
當這本書問世時(一九九四年),我已經堅守在經濟學教學的崗位達六十一個年頭了。在這段接近三分之二個二十世紀的漫長歲月裡,有段不算短的時間我曾實際參與國家經濟政策的決定。另外,我還一度擔任重要經濟性雜誌期刊的評論人。然而,就整個人生來看,我還是首要扮演著積極關心經濟問題的旁觀者角色。秉持著這些人生經驗與背景,我開始動筆寫這本書。
乍看本書名稱(A Jourrey Through Economic Time︰A Firsthand View),會以為是一本歷史著作,其實它並不是。我不打算把全世界發生過的思想、事件以及它們之間的關聯全部包括於本書裡。也許以記述性的筆法來寫這本書,可能會產生闡釋的價值與更高的功效──但這仍然不是我的企圖。我只想把六十年來,所觀察到的經濟生活精髓,忠實地記錄下來。我的討論起自幼年時代,目睹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那場荒謬悲劇,並且在我成年之後,也一再地對這場戰爭的前因後果進行研究並出版著作。一九二○年代美國股票市場飆漲時期,我是個大學生。在我的整個人生旅程裡,相對於一九三○年代的全球景氣大恐慌,它實在只是小事一樁。但是若干年後,當我回顧這件古典金融狂熱事件時,發現它對我的後續著作有重大啟發,因而據以完成我的第一本書《一九二九年證券市場大崩盤》(The Great Crash 1929),自一九五五年首度問世後就不斷重印,成為歷久不衰的暢銷書(每當這本書即將消失下市時,總是適時有某些相關事件及後續發展出現,再度激起讀者對這本書的參考興趣)。
雖說如此,撰寫這本書時我依靠的是經驗、觀察、聯想與完整的記憶。當然我們不可否認,晚近的智慧與經驗累積必會對以前的解釋提出調整修正。這些都是傳記作家的必備素養條件,我也是秉持相同的態度。
在以往的日子裡,我針對不同的主題,於數年間陸續出版了一系列著作,包括《富裕社會》(The Affluent Society)、《新工業國》(The New Industrial State),與《經濟治國》 (Economics and the Public Purpose)……等,的確對當時的經濟與社會環境產生一些微薄影響。這本書將不再涉及這些已經談過的內容,避免再炒冷飯,也許當讀者重拾這些舊書時,仍然會有新的發現。
再強調一次,這是記錄我所見與所學的一本書,而不是無所不包。我關心的焦點集中在經濟行為,其他眾多層面、觀點都不屬本書的範圍。這絕非輕率,而是我刻意安排如此。回想多年前,我受雇於《時代》(Time)、《財星》(Fortune)與《生活》(Life)雜誌的創辦人亨利‧魯斯(Henry Robinson Luce),擔任經濟專欄作家與編輯(不幸地是,這家媒體王國如今已被他人惡意購併)。魯斯是我一生所見最偉大的新聞從業人員與總編輯。當我寫這本書時,好似親耳聽到他的聲音自身後傳來,鉛筆正好落在我的文稿上,說︰「這段可以刪除。」過分的詳細敘述,往往會掩飾了文章的主題重心。我也以這句話與本書讀者共勉。本書將以經濟與社會層面為主軌,詳細交代我如何看待這些事務的發展。萬一脫離出這個範圍而擴散到其他問題上,也都是屬無心之失,並非有意如此。
就如同我其他的著作一樣,這本書裡我儘量不用語意模糊、令專業經濟學者也無法瞭解的語句與解釋。在必要時,我還是會毫不吝惜地用到所謂的「專業術語」(jargon),就如同英語教授也有他們專屬的特殊用辭,而並非人人都能懂。但是,我的一貫立場則是:沒有經濟過程或者問題無法用簡易清楚的語言陳述──只要有興趣、具相當識字能力的讀者都可以看得懂。雖然我已盡力做好,但並不保證全書沒有任何錯誤抑或過度簡略之處。身為社會大眾閱讀用書的作者,我絕不能不負起論據與結論錯誤的責任。本書第一章將以探討資本主義制度的演進為開端,我們尤其關切推動此一制度演進的背景力量由何產生(我所稱的資本主義制度,事實上是一混合經濟體制的概念,就整體意義而言,到了一九九○年代時,它已然成為全世界獨一無二所共同接受的經濟生活型態,只是程度深淺的不同而已)。在這篇前言裡,我必須坦然地承認:「經濟學所犯的最大錯誤,就是強將實際經濟社會視為穩定不變的架構模式來加以分析。」
內文 : 第一章
資本主義的原動力
早期的封建農業經濟活動其實主宰人類社會已有數百年之久,那時期的商人,以從事採購與銷售──諸如,紡織品、成衣、香料等簡易的基礎民生貨品為主。一直到十八世紀末年,方才有現代人所謂的「資本主義」(capitalism)式經濟行為出現,或者可以更精確地稱其為「工業資本主義」(industrial capitalism)制度。
雖然對此說法眾說紛紜,但我們應可主張,推動人類經濟活動轉型的主導力量就是科技的開發,亦即承認資本主義是科技的產物,其中又以紡織工業受新生產技術介入的影響最大。除了食物與住屋外,衣著無疑是人類最重要的生活必需品,無論在寒冷或溫暖的氣候環境中皆如此。即使在今天,個人服飾依然具有表彰身分地位與品味的功能,在某些情況下,其重耍性往往凌駕於個人知識與智慧水平之上。
首先,水力成為供應紡織機器的動力來源,接著蒸氣開始用作推動織布機運轉的動力,而煉鋼廠生產的鋼鐵則被用來製造機械工具;鐵路、水路運輸設備、以及其他支援性的製造業,亦因市場的需求而紛紛上市,進而促成新興產業的發展。
資本主義制度令人訝異、卻為人接受的特徵為其權威性(authority),係緣於對生產用機器廠房或其他生產工具的擁有。傳統封建社會中,地主的權威來自對土地的所有權,而商人(包括飄洋過海遠達印度、中國與美洲進行國際貿易的大貿易商)的權威,則緣自貨運商船與其投入的資金。如果和這些封建地主以及商人相比,工業資本主義時代的特徵應屬「暴發戶」(parvenus)的誕生──他們擁有經濟財富,惟社會地位依舊卑微。對於這些暴發戶如何累積財富,我尚存疑惑。但可以確認的一點是;原本富有的既得利益階層,對於這些新生階級所產生的厭惡感,阻礙了他們名譽與社會地位的提升。
再者,資本主義的另一特徵為動員大批受雇勞工投入工廠進行肉體勞動,且受到企業資本主所控制。隨著封建制度逐漸瓦解,大地主的身分地位亦逐漸式微,對農民的權威控制力已然與大產業資本家對無產階級工人(proletarians)類似,但地主顯然已大幅減少對此權威能力的使用程度,不過仍然繼續向這些終年勞苦耕作的農戶,剝削他們的金錢利益。
十八世紀,由英格蘭與蘇格蘭南部發軔的工業資本主義,產生了威力強勁的區位原動力(locational dynamism),影響力延續至今。其後兩百年間,這項由英國創始的新制度,首先傳至德意志聯邦與法國,並影響及於北歐諸國與義大利(惟力道已減弱),而後再橫渡大西洋至美利堅合眾國。在美國,新興的暴發戶大亨,以近乎掠奪的手法紛紛在紐約崛起,避開與地主貴族階級間的激烈競爭。一九八○至九○年代間,這批起自民間的新生富有階層,成為資本主義最具權威性的表徵。
此項人類生存活動的制度體系大變革尚在持續進行中。二十世紀初期,最頑強保守的封建強權俄羅斯終於不敵震撼,國體制度一夕間改弦更張。在此同時,日本則面臨資本主義新思潮的引入階段,而與淵遠流長的舊封建勢力進行激烈競爭。時至今日,我們依然可在眾多的亞洲新興國家(諸如,南韓、台灣、香港、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中國大陸、甚至包括印度)感受此項體系轉型的脈動。
各國體系制度的變革,發展過程大都類似,可溯自英國新制度的創設去尋求瞭解。然而,在發展的觸發點上,部分因素是導源於一些簡單、直接的理由。亦即人們發現在生產商品與具高度整合性質的勞務(如運輸、交通、電力)時,能以資本主義組織型態的人力運用策略,更有效地利用現有豐富資源,而使生產成本大為下降。
轉型發展之初,舊有、資本化的產業,由於擁有較豐富的營運經驗與組織管理,無疑最具優勢。十九世紀時,德國與美國都主張以政策手段保護本國產業,以抵擋來自英國的較高效率產品(此即主張以關稅保護本國幼稚工業的理由,新產業基礎薄弱須由政府設立政策保護,否則無法在國外優勢業者的競爭下生存)。但由於資本主義制度所孕育出的強烈產業求生原動力,使得幼稚新興工業逐漸成長茁壯,其比較利益優勢亦逐漸確立;反之,原來具優勢地位的產業部門則逐漸老化(由於管理技術制度的僵化,或自滿於現狀不思改進,因此形成無效率的陳腐官僚文化,不過仍有許多例外情況存在),失去競爭優勢,而生氣蓬勃的新興產業正摩拳擦掌、積極謀思取而代之。毋庸置疑地,這些衰象畢露的傳統產業業者大都不願承認此一事實。
產業代謝之中又以勞動力供給的問題尤其重要。落後封建農業經濟國家的勞動力紛紛出走,移往採行新制度國家的工廠與企業謀職,對這批都市移民而言,城市勞工階級的收入依然菲薄、生活水平僅能溫飽,然而,他們對新社會制度懷抱著熱忱期許,相較於故鄉農村永無休止的窮困、飽受壓榨與社會階級疏離,似乎對目前的生活已相當滿足(他們幾乎很少誇張地強調鄉間生活的清新空氣品質)。資本主義制度的原動力,驅使勞動力由層次較低的基本工業,流向新技術、對勞力需求殷切的新型工業之中。於是,舊國家的基本產業面臨勞力供應短缺的瓶頸,而必須仰賴新增的勞動人口補充。美國的例子是徵用來自貧窮山區的白種人與南部黑人,歐洲各國則是由國外引進低廉的外籍勞工。
事實上,新興國家依然保有吸引勞動力的相對競爭優勢。那些老牌工業化國家則得面對其國內經濟政策、體質的調整,為了紓解來自國外低廉工資產品的殘酷競爭,他們必須將產業保護的對象,由先前的幼稚工業轉變為衰退老朽的「夕陽」產業。
資本主義經濟的另一項重要原動力,為其與國家管理機制(state)的關係,這部分的討論也招致最多的疑惑與辯論。
封建時代的采邑分封制度(feudatories)主要是仰賴政府組織力量以資維繫。國王與其分封的諸侯領主間雖偶生齟齬(包括國家大政與個人休閒娛樂),然而,對於所擁有的政治優勢地位則不容懷疑,並視為與生俱有。商人利用國家管理機制,做為他們在封建時代(與其後)擴張利益與權威的工具。國家授與商人經營事業的獨占權(monopoly),並特意壓低國際貿易的競爭性,此即社會史學者所謂「重商主義」(mercantilism)時代的思想。隨後進入新工業資本主義的時代,以國家機器保障特定利益、減少競爭的思想,飽受新崛起的大思想家亞當‧斯密(Adam Smith)無情撻伐。自此以後,尤其在英語系國家中,國家管理機制與私有經濟業者間的對立地位,已成為天經地義的信念。
然而,實際的發展經驗卻未呈現如此壁壘分明的結果。日本與德國同處於一種立場,如今兩國皆被指為實行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最成功的典範,他們的政府與行政官僚體系(bureaucracy)對民間產業部門提供具體正面的貢獻,兩方維持和諧互動的關係。另一方面,尤其是美國與英國,政府往往被當作私營企業發展的天敵(也有許多例外情況),雙方呈現明顯對立的緊張關係。簡言之,就全體資本主義國家而言,產業與政府間的互動關係,在過去數百年裡已經產生了重大變化,絕非放諸四海皆準地一成不變。這些均屬於資本主義深層原動力的重要環節,我們將於下面章節中再詳加討論。
基本或傳統的產業由舊工業化國家移轉至新興工業國之後,並不意謂著前者的經濟活力將因而消失,反之,新的產業經濟活動將蓬勃發展以資取代,高科技與創新將持續擁有比較利益的優勢。一旦人們有形的衣食基本消費不虞匱乏時,大家將開始注重娛樂、休閒生活等無形產品的品質。但現實的情況卻是,提昇生活品質(如住屋室內設計以及影視傳播媒體、時裝、藝術創作、智慧財的追求)的經濟意義重要性,仍不足與煉鋼廠或汽車製造廠相提並論。在此,我並非基於經濟學理而據以論斷,而是基於對歷史發展的瞭解。煉鋼廠(及其產品),已然成為人類經濟生活不可或缺的火車頭工業。
工業資本主義另一項重要的原動力呈現為經濟成長。現代人習慣以經濟成長率的高低來檢測一國經濟表現的好壞,亦即以統計數量加總,求算該國最終財貨與勞務總產出的增量。任何健全的經濟體,就如同一個健康的成人,必須承擔與生俱有的義務。「我們預測下一季的經濟成長率應可達四‧一%。」如今,再也找不出任何統計指標可以像經濟成長率一般,展現如此堅實的權威感!對許多經濟學者或外行人而言,經濟成長率根本是當代資本主義經濟唯一的動力表徵(the dynamic of modern capitalism)。
經濟成長與其衍生的社會與政治效果,實具有重大意義。但我們亦不可忽視經濟成長本身具有嚴重的非確定性(unreliability),在此舉出兩個觀點予以解釋:第一,資本主義體系蘊藏著導致經濟不穩定的因子,伴隨而來的災難屢屢不定時出現,經濟成長減緩後常接續著大衰退的現象,在信心與滿足之後來臨的竟是恐懼與沮喪。這種禍福相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