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作曲家群像: 海頓 | 誠品線上

The Illustrated Lives of the Great Composers: Haydn

作者 Neil Butterworth
出版社 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偉大作曲家群像: 海頓:有「交響曲之父」美譽的海頓,於一七七三年出生於奧地利東部的小村莊羅勞。他和莫札特及貝多芬同是西洋音樂十八世紀古典時期中最具分量的代表人物。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有「交響曲之父」美譽的海頓,於一七七三年出生於奧地利東部的小村莊羅勞。他和莫札特及貝多芬同是西洋音樂十八世紀古典時期中最具分量的代表人物。這三位音樂巨匠在西洋音樂史上各有不同的貢獻、成就與影響。在他們源源不斷的創作力之下,音樂的曲(形)式及內容終於達到自文藝復興及巴洛克時期以來的最高平衡點。 海頓是十八世紀最富創造力的藝術家之一,在音樂上最大的成就莫過於交響樂和弦樂四重奏了,同時這也是他影響後世最主要的音樂形式。他是一位實驗性的作曲家,特別是在「主題」、「曲式」的運用方面。他時常在奏嗚曲形式的樂章中用單主題(monothematic)的寫法;對雙主題變奏(douletheme variation)技巧的運用也有獨到之處,他的《降E大調「擂鼓」交響曲》的第二樂章及《C大調鋼琴奏鳴曲》的第一樂章(Hob XVI︰48)就是最佳的範例。海頓晚年到倫敦時聽到韓德爾的神劇《彌賽亞》之後,更強烈地激發他寫神劇的動機,回維也納後就譜出了兩部曠世鉅作──《創世紀》及《四季》。 在這本迷人的海頓傳記中,作者從海頓早年如何崛起、與艾斯特哈吉家族長久的交情,一直寫到他逝於維也納為止。書中引用許多當時的文獻以及同時代其他音樂家的追憶,回復到當時的情境。海頓本人的書信日記更增加故事內容的可信度。本書附有大量的插圖,多半是當時的版畫和繪畫。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尼爾.巴特沃斯尼爾.巴特沃斯(Neil Butterworth)1934年生於英國。畢業於諾丁漢大學(Nottingham University)英文及音樂系,後來又在倫敦市政廳音樂學校(Guildhall School of Music)研習指揮,並獲得該校的指揮獎。目前擔任蘇格蘭格拉斯哥管弦樂協會(Glasgow Orchestral Society)指揮。賴慈芸賴慈芸台大中文系畢業,現就讀輔大翻譯學研究所。曾任時報出版公司編輯,譯有《性騷擾與性別歧視》、《茶葉共和國》等書。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原著致謝詞 總序 導讀 1. 人生的開端 2. 在維也納的少年時期 3. 成長 4. 艾斯特哈吉親王與艾森市 5. 艾斯特哈薩堡(一) 6. 狂飆運動 7. 艾斯特哈薩堡(二) 8. 海頓與莫札特 9. 舉世聞名 10. 舊時代的結束 11. 倫敦︰1791—92 12. 巨擘 13. 倫敦︰1794—95 14. 在維也納的晚年 15. 最後十年 譯名對照表

商品規格

書名 / 偉大作曲家群像: 海頓
作者 / Neil Butterworth
簡介 / 偉大作曲家群像: 海頓:有「交響曲之父」美譽的海頓,於一七七三年出生於奧地利東部的小村莊羅勞。他和莫札特及貝多芬同是西洋音樂十八世紀古典時期中最具分量的代表人物。
出版社 / 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5569600
ISBN10 / 9865569604
EAN / 9789865569600
誠品26碼 / 2682165649003
頁數 / 164
開數 / 16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4X17X1.1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海頓是十八世紀最富創造力的藝術家之一,在音樂上最大的成就莫過於交響樂和弦樂四重奏了,有「交響曲之父」的美譽,他和莫札特及貝多芬是十八世紀古典時期中最具分量的代表人物。

試閱文字

自序 : 總序
音樂家傳記新視野

傳記文學在整個文學及人類文化,占有相當的分量與地位。世界各民族起初以口語傳承民族、部族或原始社會英雄人物的事蹟;有了文字以後,就用筆記載偉大人物的傳記。
傳記因此被認為是歷史學的重要佐證,學界視其為歷史學的分支,極重要的史料。
傳記類書籍在我的藏書裡占了相當的分量,將近1,000本。這些傳記的範圍很廣,包括歷史人物(其實那一個不是歷史人物)、間諜、探險家、發明家、詩人、畫家、建築家等等。其中音樂家傳記就占了三分之二。
我有一個很大的毛病,那就是對某個特定人物感興趣時,除了蒐集在學術上受肯定的傳記以外,凡是在書店(幾乎是在國外)看到有關他們的傳記,或從書上讀到另有附人物圖像的好傳記,就會如在田野挖地瓜般,想盡辦法蒐購。結果是,書架上有關馬勒、莫札特的書就各超過100本。馬勒的研究在這幾年成為風氣,除了米契爾(D. Mitchel)及法國人拉•朗格(La Grange)以外,也有一些新近的研究,被挖掘出來的資料越來越多。
音樂家傳記與其他領域傳記最大的不同點,可能是與一般傑出人物的生涯不同。我們從很多傳記上的記載得悉,不少人物屬大器晚成型,如發明家愛迪生兒童時期的智能發展就比較慢;但音樂家與著名數理學者一樣,很早就展現驚人的天才。
依照學者的研究,音樂家的各種特殊技藝、才能,及數理學者驚人的計算能力,最容易被發現。通常一個人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受教育及實務工作,從中自覺所長,並集中精力投注於此,才能磨練出才華及成就;但是音樂及數理方面的才華,有些是與生俱來的,如上帝的恩寵,頭頂光環,因此很容易被發掘。
幾乎可以斷言,歷史上留名的大作曲家或演奏家,都有過一段神童時期。有些特異才華無法維持太久,過了幾年這種能力就消失。
在東方長幼有序、注重本分倫理的威權之下,天才很難得以發揮,沒有人栽培天才,就沒有天才生存的空間。但在西方有個特別的文化現象,即不管什麼年代都有「期待天才出現」的強烈願望,這可能與西方「等待救世主來臨」的宗教觀有關,西方各國肯定天才,對天才多方栽培的例子不勝枚舉。
有人認為天才不但要是神童,而且創作力必須維持到年邁時期甚至逝世為止;另外一個條件是作品多,而且要對當時及後世有影響才算數。
這樣的條件,令許多夭折的天才只能屈居為才子,無法封為天才。許多人認為天才都是英年早逝,但有些天才很長壽,可見天才夭折的說法,在科學昌明的廿世紀及即將來臨的廿一世紀,是近於妄斷的說法。
音樂家傳記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自傳;另外是由親友知已或學者所寫的傳記。十九世紀浪漫時期的特徵之一,就是對超現實的強烈慾望,或因想像所產生的幻想的現實,及由於對現實的不滿,而產生的超現實兩種不同的極端,因而產生了「為藝術而藝術」的藝術至上主義。在這種風潮下,自傳及一般傳記中的許多史實,不是將特定人物的幻想,或對人物的期許寫得如事實般,不然就是把紀實寫成神奇的超現實世界。例如莫札特死後不久,早期的傳記往往過分美化莫札特或將他太太康絲坦彩描述為稀世惡妻;貝多芬被捧為神聖不可觸及的樂聖、李斯特是情聖、舒伯特是窮途潦倒、永遠的失戀者。更可怕的是,將邁人廿一世紀的今天,這種陳腔濫調的傳記,還是充斥市面,不少樂迷都被誤導。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方各國對古樂器的復原工作不遺餘力,利用各種資料、圖片、博物館收藏品及新科技,而有長足的進步,得以重現這些古音。同時因副本或印刷器材的發達,原譜不必靠手抄,使古樂譜的研究有突破性的成果, 加上文獻學的發達,以及各種週邊旁述,不同年代的演奏形式、技法漸漸地被分析出來。因此目前要聽所謂純正的巴洛克時期所使用的樂器、原譜、奏法、詮釋,及重現湮沒多年的古樂,已不再是夢想。同樣地,音樂史上的作曲家如巴哈、莫札特、貝多芬的面目,已經相當準確地重現,從事這方面的工作人員,不再只是苦心研究的學者,還包括許多業餘研究的經濟、社會、文化、醫事專業人員,從事精密的考證工作;著名音樂家的健康、遺傳病、死因、經濟收人、人際關係等,都有豐富的史料被發掘出來。因此第二次大戰後所出版的音樂家傳記,與十九世紀浪漫筆調下的描繪相距很遠。
十九世紀傳記中描述的音樂家愛情故事極端被美化,而當時極流行的書簡更是助長了這些故事。十九世紀名人所留下的書簡,有些是吐露內心的真話,有些卻是刻意寫給旁人看的,若要以之作為史料,史學者、傳記作者都要小心取捨。
優良傳記的標準是什麼?見人見智,很難有定論,但一定要忠於史實,不能私自塑造合乎自己理想的人物形象,不能偏頗或限於狹隘的觀點,要考慮時代性及政治、經濟、社會等廣泛的文化現象,但也要有自己的史觀。
讀了優良的傳記後,重新聆聽這些音樂家的作品,會增加多層面的體會與瞭解。雖然音樂以音響觸發聽者的想像力,有些是普遍的理念,有些是作曲者強烈主觀所訴求的情感,與作曲家的個性及所追求的目標有密切關係。因此我鼓勵真正喜歡音樂的年輕人,只要有時間,多閱讀傳記。馬勒、莫札特、巴哈的傳記或研究書籍,我各有一百多本,但我還是繼續在買,看起來雖是重複,但每一本都有他們研究的成果,即使是同一件事,也有不同的獨特見解。當然,當作工具書的葛羅夫(Grove)音樂大辭典,都是由樂界的權威人士所執筆,比差勁的傳記可靠,但優良的傳記更富於情感、更有深人的見解,當作工具書也很可靠。
由於喜歡讀傳記,不知不覺中對這些音樂家最後的居所有所知悉。因此旅遊時,我都會去憑弔這些音樂家的墓地或他們曾經居住過的居所。看到這些文物器具,會讓你像突然走入「時間隧道」般,回到幾百年前的景象,與這些作曲家的心靈交流。那種感觸與感動難以言喻。
旅遊時,我除了參觀美術館、音樂博物館、上劇院、看音樂廳、拍攝大教堂及管風琴外,音樂家的史蹟或墓園都列人行程,會對這些地方產生興趣或好奇,大半是讀了傳記而引發的。
讀好的音樂家傳記,如聽好音樂,對人的一生、才華、成就,可以做烏瞰式的觀察,對同時代人造成衝擊,對後代產生影響,並可以培養人們閱讀歷史的技巧;而且有些文章如文學作品般巧妙雋永,讀來回味無窮。
這套由Omnibus出版的音樂家傳記系列,英文原版我幾乎都有,因為內容比聞名的葛羅夫音樂大辭典更深人,對每一個音樂家所處時代,有清楚的定位,應用最新研究資料,附加適宜的註解及推薦相關書籍,幾乎可以當作工具書,其中有些作者是樂界的權威人士。對音樂家及其作品想要有更深人瞭解或欣賞的有心人,這是一套良好的讀物。

資深樂評人
曹永坤



導讀
交響樂之父名垂青史

奧國作曲家海頓享有「交響樂之父」的尊稱,他和莫札特及貝多芬同是西洋音樂十八世紀古典時期中最具分量的代表人物。這三位音樂巨匠在西洋音樂史上各有不同的貢獻、成就與影響。在他們源源不斷的創作力之下,音樂的曲(形)式及內容終於達到自文藝復興及巴洛克時期以來的最高平衡點。
海頓的作品極為豐富,交響曲、弦樂四重奏及奏嗚曲等的數量也是三人之冠,然而即便在現今的音樂會節目中,仍然未得到應有的重視與地位。值得欣慰的是,研究海頓的論文與著作,以及重新編輯他的作品號碼的工作,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有了顯著的進展。海頓在音樂學術上的貢獻與價值終究得以發揚光大。
通常一位作曲家的創作方向及其風格,會隨著他周遭的生活環境、人物,以及個人獨特的性格而演變。這對海頓來說是再貼切不過的了。他的作品端正、穩定,樸實之中又不失幽默,就如他的個性一般︰他幼時在維也納史蒂芬大教堂唱詩班一待9年,直到變聲遭辭退為止;受聘為艾斯特哈吉親王的樂團擔任樂長,足足經營了30個年頭,寫下無數的器樂曲及歌劇,直到親王辭世才萌生辭意。如此看來,海頓是一位非常安於現狀,又能在任何環境之中找尋到創作素材並充分利用的偉大作曲家。他的《升F小調「告別」交響曲》及《C小調鋼琴奏嗚曲》(Hob. XVI︰20),就是他受了當時德國文學狂飆運動影響所寫作品的最佳例子。海頓晚年到倫敦時聽到韓德爾的神劇《彌賽亞》之後,更強烈地激發他寫神劇的動機,回維也納後就譜出了兩部曠世鉅作──《創世紀》及《四季》。
此外,海頓也有一些極具原創力的作曲技巧。他是一位實驗性的作曲家,特別是在「主題」、「曲式」的運用方面。他時常在奏嗚曲形式的樂章中用單主題(monothematic)的寫法;對雙主題變奏(douletheme variation)技巧的運用也有獨到之處,他的《降E大調「擂鼓」交響曲》的第二樂章及《C大調鋼琴奏鳴曲》的第一樂章(Hob XVI︰48)就是最佳的範例。
音樂作品風格的演變因作曲家而異,而徹底了解一位作曲家的生活背景,必然有助於提升欣賞的能力。這本「海頓傳記」是英國Omnibus公司出版的「偉大作曲家群像」系列叢書之一,作者是英國指揮家尼爾‧巴特沃斯(Neil Butterworth)。他以清晰扼要的寫法,共分15章把海頓漫長的作曲生涯與背景做明確的敘述,並有許多珍貴的照相圖片資料輔助。相信這本傳記無論對學音樂者,或人門者,都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好書。

國立藝術學院音樂系專任副教授
陳美鸞

試閱文字

內文 : 1
人生的開端

「常識天才」
一漢斯‧蓋爾(Hans Gal)

法蘭茲‧約瑟夫‧海頓(Franz Joseph Haydn)1732年誕生於奧國東部一個靠近匈牙利邊境的小城羅勞(Rohrau)。雖然家族記錄上所登記的出生日期是4月1日,海頓卻說自已其實是生於3月31日夜裡。然而,1778年所出版的一本短短的海頓傳記中又說,海頓曾表示︰「我弟弟米夏埃(Michael)喜歡說我是在3月31日出生,因為他不希望別人說我是在愚人節出生的呆子。」(註)

註︰海頓的朋友羅森鮑姆(J. C. Rosenbaum)在他的日記(藏於維也納國立圖書館)中記載得更為明確︰海頓生於3月31日下午四點鐘。

他的父親馬提亞斯‧海頓(Mathias Haydn)是位車輪匠,在1728年娶了瑪麗亞‧科勒(Maria Koller)後,來到羅勞定居。馬提亞斯雖看不懂樂譜,卻有一架豎琴,他學會彈奏是在學藝出師後,於德國和奧國到處遊走補輪的生涯期間。這似乎是小約瑟夫音樂細胞的唯一遺傳因素。馬提亞斯很喜歡一邊唱著奧國民謠,一邊彈著豎琴伴奏。儘管馬提亞斯的生活似乎很單純,卻相當受到鄉人的尊敬,被推薦為地方上的小官員,為領主哈拉賀(Harrach)伯爵管理鄉民的風紀,以及地方建設的維修,如修補路面等等。
海頓繼承父親的行政長才,這從他日後在艾森市(Eisenstadt)和艾斯特哈薩堡(Esterhaza)管理音樂事務時遊刃有餘即可看出︰在那兩地,他是所有音樂事務,的唯一負責人,所管的事還包括旗下音樂家的身心健康。
羅勞地處低溼,即便到了今天也沒有什麼吸引人之處。海頓出生的屋子至今還看得到。馬提亞斯一共生了12個孩子,但其中6個都夭折了。長大成人的是︰法蘭西斯卡(Franacesca,1730─1781)、法蘭茲‧約瑟夫(1732─1809)、安娜‧瑪麗亞(Anna Maria,歿於1802)、安娜‧凱莎琳娜(Anna Katharina)、約翰‧以凡格里斯特(Johann Evangelist,歿於1805),以及約翰‧米夏埃(1737─1806)。
家人暱稱為「澤佩兒」(Sepperl)的海頓,很小就流露出不凡的音樂天分。他有一副好嗓子,而且在看過學校老師拉小提琴後,就非常想學拉琴。但在羅勞這樣的小地方,一個有天分的孩子自然沒有什麼學音樂的機會。約瑟夫5歲時,馬提亞斯的一位表兄弟從幾哩外的海恩堡(Hainburg)來拜訪海頓一家。這位訪客約翰‧馬提亞斯,法朗克(Johann Mathias Franck),是學校老師,並在地方上的教會負責音樂事務,自己還擔任領唱。他建議馬提亞斯讓澤佩兒跟他一起回海恩堡,以便接受更好的音樂教育。海頓的媽媽剛開始時頗為不安,因為她這個兒子才5歲大,不過海頓大約在6歲時還是去了海恩堡,此後除了短暫的停留外,就沒有再回到羅勞長住過。
我們可以想得到,此時這孩子的心靈起了多大的變化。比起羅勞的平靜單調,海恩堡的生活是那樣多彩多姿。小約瑟夫可能偶爾也會想家,但他每天的日程都排得滿滿,無暇多想。以今天的標準來看,這樣的安排對一個那麼小的孩子來說,實在是非常嚴苛︰早上七點到十點要上學校的課程,然後去教堂望彌撒;吃過中飯後,還要繼續上課上到下午三點。漫長的一天課程結束後,海頓和同伴們接著上小提琴課和鍵盤樂器課。一位早期的海頓傳記作者阿爾貝特‧克里斯多夫‧迪斯(Albert Christoph Dies)告訴我們,這個6歲的小男孩學習如何在復活節前受難週的遊行中打鼓,以取代剛剛過世的鼓手︰他們把鼓縛在一個馱子的背上,好讓小男孩搆得著。那面鼓至今仍保存在海恩堡的教堂裡。
海頓在跟隨法朗克的2年中,參與當地所有的音樂活動,因此所獲甚豐。這段日子是很菁,但也收穫最多。海頓臨終前不久,曾如此讚揚他的老師︰ 「在我有生之年,都應該感激他當時讓我那麼努力。」住在海恩堡唯一不順心的地方,就是法朗克太太完全漠視小海頓的媽媽灌輸給他的整潔標準,很少清洗或修補他的衣服。
我不得不注意到自已越來越髒,這讓我很沮喪。雖然我想這有一大部分是因為我太小,無法避免汗泥濺上衣服之故,而我對此又甚感羞慚,事實上,我只不過是個小頑童。
1738年,馬提亞斯‧海頓曾到海恩堡參加一個新輪匠學徒拜師的儀式。小海頓當然非常高興有此機會見到父親。
1740年,維也納聖史蒂芬大教堂(St. Stephen's Cathedral)新任的唱詩班指揮卡爾‧喬治‧路特(Karl Georg Reutter)到海恩堡招募新唱詩班成員。透過海恩堡教堂的神職人員,他聽說了小海頓的天才之名。
結果,路特果然深為海頓的歌聲所動,同意讓海頓在8歲時加入唱詩班。馬提亞斯和瑪麗亞夫婦都很高興兒子有此機會接受進一步的教育。赴維也納之前,海頓自行研究改進發音技巧,因為法朗克顯然無法再教他什麼聲樂的課程了。從偏僻的羅勞到海恩堡已經是相當可觀的轉變,而從小省城到首都的轉變更激起了小澤佩兒的無盡想像,使他迫不及待地想親眼看到維也納的壯觀景象,尤其是他往後9年要以之為家的著名大教堂。
……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