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與牢籠之間: 台灣民主化的無名英雄 | 誠品線上

街頭與牢籠之間: 台灣民主化的無名英雄

作者 陳婉真
出版社 白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街頭與牢籠之間: 台灣民主化的無名英雄:◎台灣民主化無名英雄的真實故事與最新訪談紀錄,還原當初史實,建立文獻資料、見證台灣主體意識的草根力量。◎全書分為二二八、走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台灣民主化無名英雄的真實故事與最新訪談紀錄,還原當初史實,建立文獻資料、見證台灣主體意識的草根力量。◎全書分為二二八、走街頭、跑海外等三大單元,闡述台灣民主化過程的中的事件與人物。◎民主鬥士陳婉真深入踏查,系統性的訪談這群歷史人物或家屬,串起台灣民主史的草根拼圖。帶您走入時光隧道,見證這群為台灣奉獻青春、甚至生命的無名英雄真實故事!台灣民主先驅陳婉真,近年致力採訪、撰寫70年來台灣民主運動史中無名英雄的故事,他們都是一些在基層、在街頭默默為台灣民主運動付出的草根工作者,這些歷史故事除了讓我們看見庶民的力量,也在在希望台灣人能夠傳承歷史經驗,啟發台灣人對將來有想像力,創建一個新而獨立的國家。本書分為三大部分,一是「二二八」,敘述二二八相關事件與人物;二是「走街頭」,描述為台灣民主走上街頭的草根人物;三是「跑海外」,講的是被當時政府列為黑名單,流亡海外的民主先驅。本書所觸及的人與事,有二戰台籍老兵,也有三一八學運的參與者;有二二八事件相關議題,也有曾經流亡海外有家歸不得的黑名單;更多的是被主流政客視為社會邊緣人的街頭常客,以及戒嚴時期白色恐怖受難人士,他們為台灣這塊土地的付出,值得作為年輕人的表率。●黃根深:為台獨刊物編輯、插畫、封面設計的留美畫家。●刺蔣遺孤:二二八父親被槍殺的遺孤,埋伏在洛杉磯中國城準備乘機槍殺小蔣。●農運推手戴振耀、人權律師陳武璋、街頭戰將陳明秋、自焚烈士詹益樺……等數十位無名英雄。在街頭、在牢籠,甚至在社會各個角落,以各自的方法為土地付出的無名英雄,他們的故事絕對比那些留在政壇的不倒翁更加感人,更值得作為年輕人的表率。更多精彩內容請見http: www.pressstore.com.tw freereading 9789869764704.pdf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陳婉真她的人生被截成好幾段。25歲以前讀書升學就業一切順利。28歲成為報社小主管。年中辭職,年底在臺北市選立委,因美國和中國建交,選舉停辦。開始成為職業街頭運動者。29歲,前高雄縣長余登發父子被捕,黨外人士第一次在戒嚴令下的街頭遊行,與陳菊手持布條走在隊伍最前面。4月,創辦戒嚴令下第一份地下報《潮流》。7月赴美,不久在美國紐約街頭絕食抗議《潮流》同事被捕。12月美麗島高雄事件爆發,開始在美國展開救援,和許信良等人成立「臺灣建國聯合陣線」。從此成為「黑名單」,流亡海外10年。38歲第一次闖關回臺,被成群警察以扛豬方式丟出國門;次年受自焚而死的鄭南榕感召回臺參加喪禮,成為黑名單成功返臺第一人。41歲為推動臺獨結社權,成立臺灣建國運動組織,公然以汽油彈和警方對峙。次年年初以10大通緝要犯首惡被捕,年中因刑法一百條廢止無償釋放,年底當選立法委員。49歲為陪伴罹癌老母,擔任南投縣政府社會局局長,逢九二一大地震,有幸為災民做些重建工作,是人生中最有意義的事。51歲返鄉,53歲送別母親,56歲為回饋故鄉,任職彰化縣政府兩年。因深感教育紮根與正確歷史觀的重要,60歲以後決定致力於被遺忘的臺灣史挖掘與重建的工作。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不求光環的無名英雄自序:看見草根生命力二二八李梅樹與三峽祖師廟陳篡地百年古宅訴說有情有義的二水二二八故事單兵作戰的台獨「小蜜蜂」/謝常彰那幽暗角落的泣聲--憶阮美姝女士大同鐵工廠的白色恐怖老故事彰化史上最暴力的二二八和平日遊行消失的彰化人二二八記憶古坑鄉的3 處二二八紀念點海外二二八受難家屬的「傳承之旅」《1947 台灣二二八革命》的鑿光故事二水明世界的二二八掌中劇二七部隊的武器哪裡去了?「搖籃血跡」--漳州人陳榮翰的二二八故事代誌無解決「中部共生營」繼續探索二二八走街頭農民運動的推手 青年從政的典範/戴振耀他為英雄塑雕像 她要為他蓋紀念館--林文德、鄭愛華的白沙灣之戀火爆浪子送行者--黃昭輝的人生故事冰冷的法律 熱血的人權律師/陳武璋火炎山上的柔情鐵漢--陳文輝和他的華陶窯DPP 圓山創黨的甘草人物李金億黨證第15 號黃山貞再見了,台獨匪類陳聰結畫出土地的心跳與抗爭的史詩/陳來興這對父與子--陳火爐與陳明秋永遠的農運戰神--悼林國華翻轉台中老城區的播種者/楊宗澧濁水村的那股清流--老村長陳鳳和他的建國基地那烈燄下的台灣魂--追憶詹益樺與許昭榮政治犯 土公 職棒國家裁判--李志元的傳奇人生在聯合國廣場切腹的台灣人/林水泉街頭是我家--「二進宮」政治受難者林樹枝的故事那些年我們一起丟汽油彈的日子--台建25 週年台中重逢古坑夜談憶黃蔴悼念我的《潮流》同事石麗鐘悼念鄭南榕民主萬應公/王朝鑫民主扛轎夫的牽手--悼陳美華女士跑海外從黑名單到UN 和平大使--陳錦芳的生命故事用畫筆搞台獨的黃根深刺客兵團--424刺蔣事件關係人側寫《刺蔣,鎮山》二二八遺孤的逆襲美國柯喬治紀念基金會回台舉辦政治受難者慰問會王泰和的人權路建國心百歲街頭鬥士蔡瑞雲陳文成生日快樂請給我們陳文成命案的真相!吳銘輝與阿里山事件三國迫害不妥協--石錫勳的子女談家族故事後記:從白崇禧的歷史功過談起

商品規格

書名 / 街頭與牢籠之間: 台灣民主化的無名英雄
作者 / 陳婉真
簡介 / 街頭與牢籠之間: 台灣民主化的無名英雄:◎台灣民主化無名英雄的真實故事與最新訪談紀錄,還原當初史實,建立文獻資料、見證台灣主體意識的草根力量。◎全書分為二二八、走
出版社 / 白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9764704
ISBN10 / 9869764703
EAN / 9789869764704
誠品26碼 / 2681770325005
頁數 / 248
開數 / 18K
注音版 /
裝訂 / H:精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他們在各個角落,用自己的方式為自由民主打拚──台灣草根英雄的歷史見證!

試閱文字

自序 : 看見草根生命力

早在二十多年前,我就常和朋友談到,應該有人為一些在基層、在街頭默默為台灣民主運動付出的草根工作者留下他們的故事,畢竟台灣能有今天的政治改革,靠的就是那無數在街頭、在牢籠,甚至在社會各個角落,以各自的方法為土地付出的無名英雄,他們的故事絕對比那些留在政壇的不倒翁更加感人,更值得作為年輕人的表率。
我等了十多年,似乎很少看到類似的書或報導,後來決定自己來寫,最大的動機是,台灣經過兩次政黨輪替,明明是本土政黨執政,卻還是擺脫不了國民黨七十多年來的洗腦教育,明明全世界都稱我們是台灣,我們自己卻還死抱早已死亡的「中華民國」牌位不放,讓人民活得很沒有尊嚴,台灣建國之路更加遙不可及。
兩年前有機會為網路報《民報》寫稿,名為彰化特派員,實則彼此之間沒有什麼特別的約束,我想寫什麼就寫什麼,於是開始有計畫的訪問那些基層無名英雄,我原本在做的1940-1950年代口述歷史的訪問速度變慢,但範圍擴大為不分年代,只要有值得記述的人或事就去訪問,許多人所經歷的年代和我差不多,很多是我當年的同志,寫起來也更快更多,串起近七十年來各角落各階層努力打拼的台灣草根拼圖,這拼圖還小還不完整,但至少是一個開端。
訪問的過程中,有些是等到他們過世後,我才趕著去採訪家屬,或是憑著以往的交情,為他們寫的追悼文,說起來令人感慨,原來我們這一代早就到了該退出歷史舞台的時候了,那麼像我這樣還活著的人,更應該加緊把他們的故事讓世人知道,知道曾經有那麼一段世界最長的戒嚴時期,我們的故鄉台灣,曾經有那麼多人為了一個當年看起來不可能達成的夢想努力過,而那不可能的事――國民黨垮台,就在我們當年不計成敗得失的傻勁與許多人的犧牲之後,夢想成真。
本書所觸及的人與事,有二戰台籍老兵,也有三一八學運的參與者;有二二八事件相關議題,也有曾經流亡海外有家歸不得的黑名單;更多的是被主流政客視為社會邊緣人的街頭常客,以及戒嚴時期白色恐怖受難人士。受限於媒體的特性,每一則報導都只能略述一二,無法深入訪談,但至少把故事流傳下來,期待有更多人深入追蹤。
在國民黨政權長期有計畫的洗腦教育下,台灣歷史被嚴重扭曲湮滅,導致台灣人的歷史失憶症日益嚴重,一個沒有歷史文化的民族,要談獨立建國是不可能的,因為它連自己所從來都不知道或是無所謂,怎麼會在意自己未來要往何處去?這是台灣當前最大的危
機。
化危機為轉機沒有撇步,只有一步步加強各級學校的歷史教育,把奇怪的所謂「中國文化基本教材」,或是「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從學校課綱中拿掉,改為「台灣文化基本教材」;把「中國近代史」併入亞洲史或世界史的一小篇,換成「台灣近代史」,我們的下一代才不致於對自己上代、上上代的過往一無所悉,繼續接受國民黨政權以往所強加於我們的大中國史觀,那才是真正的數典忘祖啊!
然而,如果沒有人努力去補綴這七十年來被刻意抹滅的台灣故事的話,台灣近代史的內容必定還是過往洗腦時期的教材內容;台灣文化基本教材也將空泛無物。
最近,有一位當年國會國民黨籍同仁有感於台灣媒體的空泛,要我出面整頓,我哪有這個能耐?我僅有的只是和年輕時同樣不滅的熱情,做我自己能力所及的事而已,至於大環境的改變有沒有方法?有,那就是全民監督、全民一起來改變這個社會,每個人做自
己能力所及對台灣有益的事,台灣的潛力無窮,因為我們的草根生命力永遠如此旺盛!

陳婉真 2018/8/20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不求光環的無名英雄

不久以前,陳婉真再度前來北美、加拿大等地採訪424刺蔣事件發生時的關係人物,最後一站來到舊金山南灣訪問康乃爾大學出身的學人黃介山(前史丹佛東亞研究員)和洪慶茂(退休NASA航太工程師)。黃洪兩人在康大深造的時候,正巧李登輝總統、黃大洲市長、黃文雄(刺蔣主角)也在同校攻讀博士學位。當時,康大台灣留學生並不多,所以他們幾個人互相認識,還三不五時聚在一起交誼。
同一天(2018.12.10)中午,近20位鄉親用「拍臘」(Pot Luck)方式歡迎兼餞別陳婉真。餐前,安排訪問和餐敘的主人何文亮對我說:有事「勞煩」你,先用餐再來「參詳」。餐後,文亮介紹我和陳婉真「認識」,他說:「校對《台灣民主化的無名英雄》的人選是他。」
何文亮是台灣社團重要的意見領袖,50多年來奉獻鄉社,樂意行善,因此廣受鄉親的敬重。他推薦我校對《無名英雄》,當時,我心裡想:「無名之輩」為「無名英雄」做義工,拄拄好速配,我不好意思推辭。陳婉真是台灣奇女子,一生跨界媒體、政壇、社運、文史,是高明的寫手,下筆率真又流暢,文章可讀性甚高,我有此機遇可先讀大作,何樂不為?
陳婉真留下她的稿件,次日離開美國。兩週後,我傳簡訊給她:「文稿校對大功告成。」之後,我準備迎接眾兒孫回來過聖誕節。12.25聖誕節,陳婉真回覆:「謝謝您『拔刀相助』,將使一再延宕的出書計劃順利進行。我還有『不情之請』,能否請您寫篇序?」「我試試看。」我回答她。就這樣子,我為《街頭與牢籠之間――台灣民主化的無名英雄》寫序。
進行校對稿件當中,我身不由己常常走入時光隧道。首先,我看到「二二八」黑暗時期從三峽祖師廟放出來的光芒,修建廟宇的負責人李梅樹教授帶領來自島內各地手藝精湛的師傅和國立藝專雕塑科優秀學生,創造出藝術作品和宗教信仰融合的在地文化。又看
到「二二八」抗暴行動:陳篡地醫師率領民兵攻打虎尾機場,事敗撤軍到古坑山區打遊擊;溪湖民眾支援台中二七部隊;「二二八」受難者家屬在追尋事變的真相、在紀念受難親人不幸的遭遇。
我又看到「走街頭」為著台灣人的尊嚴去做各種社會、民主運動。他們都是不求光環的草根人物:戴振耀(農運推手)、林文德(祖師廟銅雕)、陳武璋(人權律師)、陳文輝(華陶窯)、李金億(甘草人物)、黃山貞(眷村起家)、陳來興(畫家、社運)、陳明秋(街頭戰將)、林國華(農運戰神)、陳鳳(濁水清流)、詹益樺(自焚烈士)、許昭榮(台籍老兵)、林水泉(切腹明志)、林樹枝(二度受難)、王朝鑫(民主金主)……。這些無名英雄各有各的真實故事,值得我們去認識、去體會、去學習。
最後,我又看到流落在「海外」的義人在列,他們赤忱的心永遠牽掛著母國的未來。「陳錦芳」從黑名單到聯合國和平大使生命故事,他是巴黎大學現代美術史博士,是世界台灣同鄉會主要的推動者,列名世界藝術史的台灣畫家。「黃根深」留美畫家,任教於田納西大學,為台獨刊物編輯、插畫、封面設計。「刺蔣兵團」的關係人:張文祺、呂天民、王秋森、鄭紹良等人。「遺孤刺蔣」:二二八父親被槍殺的遺孤(不願曝光)親率「四人暗殺隊」,埋伏在洛杉磯中國城準備乘機槍殺小蔣,可惜主導行動的獨盟主席臨陣喊停,使一命還一命的任務功虧一簣。
看完這本書,我明白陳婉真用心良苦。她曾經指出台灣政治人物沒有歷史觀,平常百姓歷史感更是淺薄,她選擇淡出政治圈,回去彰化鄉下田中鎮,一邊種菜維生,一邊撰寫70年來台灣民主運動史中無名英雄的故事。最近幾年,她把挖掘出來的故事,陸續發表在《網路台灣民報》、陳婉真臉書(Facebook)。她把已經出爐無名英雄的故事,加上多篇新近採訪的記錄,通通收集在本書裡。這些歷史故事在在希望台灣人能夠傳承歷史經驗,啟發台灣人對將來有想像力,創建一個新而獨立的國家。

紀哲嘉 2019/1/5於美國加州Sunnyvale

試閱文字

內文 : 李梅樹與三峽祖師廟

台灣的廟宇無所不在,但三峽祖師廟很特別,它是由東京美術學校主修西洋畫的李梅樹教授負責重建,他從46歲人生最活力充沛的壯年開始,專注投入,並把他在國立藝專雕塑科的學生帶到廟裡實作,完成了許多銅雕作品,直到36年後他過世為止,廟的重建工程還未完成。

◎藝術與宗教建築的炫麗交會

李梅樹死後,祖師廟管理委員會決定採購中國進口的廉價石柱,導致同一間廟裡兩種截然不同石柱共存的怪象,但李梅樹終其一生所投入重建的祖師廟,因為他堅持遵照古法重修,從各地聘請很多匠師駐廟修建,無論是建築型式或石雕、木雕、剪黏等,都是他親力親為指導的作品,是藝術界公認的文化瑰寶,祖師廟也被日人譽為是「東方雕刻藝術的殿堂(原文是台灣的東照宮)」。
李梅樹從政經歷豐富,曾在1934年擔任日治三峽庄協議員,戰後於1945年擔任三峽街的代理街長、首任民選三峽鎮民代表會主席;1949年,被民眾推舉為三峽鎮農會理事長,兩年內使農會轉虧為盈,獲台灣省農林廳表揚為全省第一的模範農會。從1950年起,李梅樹還連任了三屆台北縣議員。
1959年他原本打算在次年參選第四屆台北縣長,時任台灣省政府主席的周至柔問他準備了多少錢,那時台北市尚未改制,包括士林、北投、南港、內湖、木柵、景美等6鄉鎮還是北縣轄區,李梅樹評估以台北縣35鄉鎮平均每鄉鎮1萬元計,告訴周至柔說他打算以賣畫所得估計約30萬元投入選戰。
那個年代30萬元足可以在台北市買一棟透天店面,可惜李梅樹不諳國民黨的政治生態,這些錢根本不夠黨工塞牙縫。他為此特別在中山堂舉辦一場李梅樹個人油畫展,楊肇嘉、蔡培火等人士都前往捧場,最終仍未獲提名。
「他在政治界活躍的那幾年,是他創作最少的時候,所以還好他後來不再從政,才能專心當教授、創作及重修祖師廟。」他的兒子也是李梅樹紀念館館長李景光說。

◎祖師廟前的斷頭橋

李梅樹對故鄉三峽的愛展現在他的畫作裡,也展現在他一生堅持的理想性格。1982年,三峽鎮公所有鑑於到祖師廟參觀的遊覽車眾多,打算在廟埕正前方新闢一條八米道路,廟前跨越三峽河的預定橋樑比廟的屋頂還高,李梅樹極力反對,因為無論是由風水學或美學的角度,一條筆直的大馬路俯衝祖師廟而來,是他無法容忍的,李乾朗等多位學者專家也前往聲援,終於迫使公所改變原計畫,只做了一條人行橋,而且到了祖師廟廟埕前即向兩邊呈90度轉彎,成為一條設計怪異的斷頭橋。
可惜李梅樹無緣見到這條橋完工就走了。「他是被這條橋的規劃案氣死的。」李景光說。
李景光和他的堂兄弟在1990年成立了「劉清港醫師李梅樹教授昆仲紀念館」,劉清港是李梅樹的胞兄,隨母姓,是影響李梅樹很深的人,也是在父親反對下極力支持李梅樹赴日學畫的大哥,第二代的感情依舊深厚,因而決定成立兩兄弟的紀念館。
1995年,李梅樹紀念館搬到中華路43號現址,因李梅樹較具知名度,乃接受地方人士建議,改名為李梅樹紀念館,所有建館經費全由兄弟們自掏腰包,在年年虧損的情況下,經營至今已經是第27年。
總共投入多少錢?「至少上億,三兄弟均分,每人至少負擔超過3千萬以上,這間美術館的房貸,兩年前才剛繳清。」李景光說。而經費來源,有時是賣畫,有時賣些李梅樹留下來的地產,雖然有部分來自政府的補助經費,相形之下不過是杯水車薪,這是台灣經營私人美術館的普遍困境。
李梅樹的畫風一生堅持寫實路線,他尤其畫了很多三峽的風景及身邊的人物,兒女媳婦都入畫,李梅樹常常一邊畫一邊說:「你要記住,我雖然把你當模特兒,但這張畫不是要給你的。」李梅樹也很少賣畫,身後留了很多作品。
雖然李梅樹身處白色恐怖的年代,公開場合難免說些例如「我們中國人」的話,李景光可是在李鎮源博士籌組建國黨時就加入成為黨員,兄弟姐妹也都有強烈的台灣人意識。特別李梅樹是在1934年就與畫友廖繼春、楊三郎、陳澄波、顏水龍、李石樵、陳清汾及立石鐵臣等七人,創立「台陽美術學會」,陳澄波在二二八事件中罹難的事,對學會會員打擊很大,或許也是基於深知父親那個年代的有苦難言,子女無論如何也想把父親對三峽的愛,以及父親留下來的作品傳承展出,讓更多人有機會欣賞。

◎風雲變色二二八

李梅樹紀念館從6年前開始,每年3月間會舉辦「梅樹月」,把藝術帶入觀光人潮日漸增多的三峽,今年適逢二二八事件70週年,紀念館特別在系列活動中規劃一項名為「大時代的色彩――二二八事件70週年紀念美展」,首次展出李梅樹畫的三峽在地二二八受難者張武曲肖像畫,也展出陳澄波遺書唯一交待「為家保存」的作品〈清流〉;另一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顏水龍在二二八事件當年10月,在中山堂的第二屆省展期間,想起前一年同一地點的省展還和陳澄波並肩合照,內心痛苦,登上中山堂畫了一幅〈風雲變色的觀音山〉,整幅畫幾乎是一片血紅與暗黑,天上的雲怎麼看都像是陳澄波身上的血跡,望之令人動容。
「修飾台灣島的春天」是1934年台陽美術協會成立的宗旨,創會宣言是由李梅樹和灣生畫家立石鐵臣共同起草,並由立石鐵臣在會中代表宣讀。由於有這一層淵源,紀念館特別向日本借得多幅立石鐵臣的真跡畫作跨海參展,這是絕無僅有的一次難得展出。
「我們想說,梅樹月辦了6年,如果以小學生就學年限算起來,也應該可以畢業了。」可是文化部不同意,要求紀念館明年繼續舉辦「梅樹月」活動,已經年屆八旬的李景光只好繼續規劃,明年將以日籍畫家鹽月桃甫的原住民圖像為主題。
鹽月桃甫是日治時期描繪台灣原住民圖像的「先覺者」,也是當時最鮮明的「番人繪畫者」,台展西洋畫部出品的第一件原住民圖像創作,即是由鹽月桃甫率先提出;鹽月也是歷屆台展出品最多原住民作品的畫家,並以此作為追求「地域色彩」的命題,帶動風潮。1930年「霧社事件」爆發後,鹽月以一幅原住民母親護衛稚兒的巨作,表達出人道的反省力量,更是近代台灣繪畫史上僅見之反映這件殖民統治悲劇的唯一作品。
紀念館憑著李景光兄弟的人脈,以及長期堅持傳承李梅樹精神的不屈意志,雖然年事已高,面臨接班困難等窘境,仍然努力維持每週六、日開館,及週間接受預約的制度,新北市政府也看到他們的努力,今年特地頒發一座「社會教育貢獻獎」給紀念館。頒獎典禮中引用李梅樹的座右銘:「人空著來,也空著去,所以要對社會、國家做有意義的事。」抱持這樣座右銘的李梅樹,不但為三峽、為台灣留下許多彌足珍貴的藝術珍品,他的為人處世,更成為子女及無數識與不識者的學習典範。


以上內容節錄自《街頭與牢籠之間──台灣民主化的無名英雄》陳婉真◎著.白象文化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9764704.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