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正向幸福人生: 以靜觀和正念培育兒童青少年正向價值和身心靈健康 | 誠品線上

邁向正向幸福人生: 以靜觀和正念培育兒童青少年正向價值和身心靈健康

作者 劉雅詩/ 盧希皿/ 李子建
出版社 聯合出版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邁向正向幸福人生: 以靜觀和正念培育兒童青少年正向價值和身心靈健康:這本書生動地把靜觀和正念帶到兒童及青少年的生活當中,奠定正向幸福人生的基礎!——吳兆文教授香港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身處21世紀科技發達又瞬息萬變的知識型社會,學習和生活環境變化多端,兒童和青少年的價值觀和健康受到不少挑戰。教育工作者和家長開始意識到除了培育孩子的學業成就外,也應照顧他們的價值觀和身心靈健康,讓孩子邁向整全發展的幸福道路。 本書的多位作者在靜觀和正念、生命教育和正向價值教育、家長教育的研究或實踐有多年經驗,當中包括學者、專業人士和教育工作者等,對於兒童及青少年成長和家長教育具有深入了解。作者除了簡介核心概念和相關研究外,也透過具體事例,闡述照顧幼兒到青少年不同成長階段的挑戰和應對方法。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這本書生動地把靜觀和正念帶到兒童及青少年的生活當中,奠定正向幸福人生的基礎! ——吳兆文教授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 本書為培養下一代的身心靈健康提供寶貴經驗。 ——馬淑華博士 臨床心理學家、香港靜觀中心創會導師、英國牛津靜觀基金會國際顧問 這本書結集了一群在香港熱心推動靜觀及正念教育人士的智慧,我全心全意向大家推薦! ——陳麗雲教授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 認識自心的運作機制及調控能力對個人身心靈健康十分重要,本書為學生、老師及家長帶來莫大益處! ——梁耀堅教授 資深臨床心理學家、香港中文大學逸夫書院院長 本書多角度探索兒童青少年靜觀培育,不可多得! ——黃仰山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院長 靜觀和正念訓練是有助兒童及青少年成長、發揮得更好的一種「紀律功夫」。中外如是。 ——關俊棠神父 (心靈農夫) 這本書幫助年青人建立一個有意義和幸福的人生。 ——釋衍空法師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高級院士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劉雅詩【主編簡介】劉雅詩博士香港中文大學高級講師,研究華人地區跨國靜修活動。青年時期開始學習東南亞和西方傳統靜修方法。自2007年開始為本科生、職前教師和在職教師進行正念、身心靈健康和正向教育等教研工作,並定期發表相關學術文章。盧希皿博士香港理工大學副教授,香港註冊社工,香港專業輔導協會副院士及認可督導,美國布朗大學靜觀中心靜觀減壓課程及Mindfulness Matters兒童靜觀課程認證導師,過往十多年以靜觀應用於兒童、家長及照顧者為研究專項。李子建教授香港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講座教授、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總監。研究範圍包括:課程與教學、生命與價値觀教育等。著作甚豐,曾編輯及出版二十餘本書籍、百多份論文及篇章等。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目錄】 前言 理念篇 ‧甚麼是靜觀和正念——宗教、心理和教育的視角 劉雅詩博士 ‧靜觀、正念培育與生命教育 李子建教授 ‧特殊需要兒童青少年的靜觀訓練——從社會照顧角度 盧希皿博士 ‧靜觀與家庭溝通 張婉文博士、甘晞晴女士、鄭詠儀女士 社區實踐篇 ‧靜觀教養培養正念孩子 蔡珊珊女士 ‧以非暴力正念溝通教養子女 張仕娟女士 ‧家長要學會的情緒教育課:靜觀親職 凌悅雯博士 ‧照顧在職青年的心靈 鄒銘樂先生 ‧一個大學生在社群踐行靜觀的故事 余雋彥先生 ‧職前和在職教師的正向價值教育 劉雅詩博士 校本實踐篇 ‧學前機構的靜觀實踐——觀察與反省 古緯詩博士 ‧認識心,訓練心,讓心得釋放 陳鑑忠先生 ‧小孩子內心的探索與連繫 張曉藍主任 ‧「靜」待花開 方子蘅校長、吳穎詩主任 ‧靜觀融入中學正向教育成長課——不因為甚麼,只因為學生的成長需要 陳文頌助理校長、吳偉茵老師

商品規格

書名 / 邁向正向幸福人生: 以靜觀和正念培育兒童青少年正向價值和身心靈健康
作者 / 劉雅詩 盧希皿 李子建
簡介 / 邁向正向幸福人生: 以靜觀和正念培育兒童青少年正向價值和身心靈健康:這本書生動地把靜觀和正念帶到兒童及青少年的生活當中,奠定正向幸福人生的基礎!——吳兆文教授香港
出版社 / 聯合出版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88808175
ISBN10 / 9888808176
EAN / 9789888808175
誠品26碼 / 2682324441004
頁數 / 168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5X0.9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導讀 : 【前言】
身處21世紀科技發達又瞬息萬變的知識型社會,學習和生活環境變化多端,兒童及青少年的價值觀和健康受到不少挑戰。教育工作者和家長開始意識到除了培育孩子的學業成就外,也應照顧他們的價值觀和身心靈健康,讓孩子邁向整全發展的幸福道路。
透過實證為本的科學研究,非宗教靜觀和正念訓練課程着重舒緩各種身心疾病,於過去十多年從西方推廣至世界各地,香港、台灣和大陸等華人地區醫護、社福和心理治療界別等逐漸普及。近年課程更進一步關注背後的道德倫理價值,包括慈愛、抗逆力和尊重等,活動設計進一步關注受眾的文化背景。香港一些學校和社福機構除了引入西方的靜觀和正念課程,也陸續嘗試發展或調適課程以迎合本地學生、教師和家長的需要,這些寶貴的本地化經驗非常值得跟所有關心下一代兒童及青少年的教育界同人和大眾分享,這也是我們出版本書的緣起和初心。
本書的多位作者在靜觀和正念、生命教育和正向價值教育、家長教育的研究或實踐有多年經驗,當中包括學者、專業人士和教育工作者等,對於兒童及青少年成長和家長教育具有深入了解。作者除了簡介核心概念和相關研究外,也透過個人生活事例,闡述照顧幼兒到青少年不同成長階段的挑戰和應對方法。由於本書作者來自不同的專業和文化背景,作者們因應需要自行選擇在其篇章裏選用「靜觀」或「正念」一詞,有關兩者的詞源和意義將會在「甚麼是靜觀和正念?——宗教、心理和教育的視角」一章中詳述。
本書共有十五章,歸入三篇:理念篇、社區實踐篇、校本實踐篇。
理念篇共有四章,劉雅詩博士首先從宗教、心理和教育的角度探討非宗教靜修課程的發展,以及「靜觀」和「正念」的含義;李子建教授探討靜觀和生命教育的關係;盧希皿博士從社會照顧角度反思對於特殊需要兒童及青少年的靜觀訓練;張婉文博士、甘晞晴女士和鄭詠儀女士探討靜觀訓練對於家庭溝通的重要性。
社區實踐篇共有六章,心理學家蔡姍姍女士以親身經驗分享育兒的挑戰和靜觀教養的得着;資深教育工作者及單親媽媽張仕娟女士反思跟女兒的相處,開展了推廣非暴力正念溝通的旅程;資深心理學家凌悅雯博士透視親職壓力,分享靜觀教養的一些妙法;「一起靜」創辦人鄒銘樂先生分享個人修習正念的經驗以及協助在職青年釋放心靈的故事;社工系碩士學生余雋彥先生回顧大學時期接觸靜觀,並在校內團體向其他同學推廣的經歷;劉雅詩博士指出職前教師和在職教師面臨的挑戰,並分享如何透過正念和慈愛建立正向價值。
校本實踐篇共有五章,古緯詩博士分享靜觀在學前機構的實踐經驗和反思;教育心理學家陳鑑忠先生透過其設計本地兒童靜觀課程的經驗,介紹認識心和訓練心的方法;柴灣角天主教小學張曉藍主任分享全方位靜觀學習如何配合宗教靈性教育的氛圍提升小孩子與內心的連繫;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陳式宏學校方子蘅校長和吳穎詩主任回顧靜觀在課程、輔導和家長教育過去幾年的發展和果效;最後一章,風采中學陳文頌助理校長和吳偉茵老師分享靜觀如何融入校本正向教育成長課。
在此,我們衷心感謝每一位作者以文字分享寶貴的經驗,譚德華先生的書封設計,以及編輯助理盧凱桐同學和學生助理呂志芳同學的協助,也非常感謝中華書局梁潔瑩編輯引領我們的校對工作。透過本著作,我們希望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對於靜觀和正念跟身心靈健康的關係,以及在華人地區的實踐經驗有進一步的理解,可以為培養下一代的幸福人生作更佳的準備。
劉雅詩博士 盧希皿博士 李子建教授
2022年7月28日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書的多位作者在靜觀和正念、生命教育和正向價值教育、家長教育的研究或實踐有多年經驗,當中包括學者、專業人士和教育工作者等,對於兒童及青少年成長和家長教育具有深入了解。作者除了簡介核心概念和相關研究外,也透過具體事例,闡述照顧幼兒到青少年不同成長階段的挑戰和應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