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個故鄉的人 | 誠品線上

有兩個故鄉的人

作者 周賢君
出版社 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商品描述 有兩個故鄉的人:在台老兵與他們的後代是一群擁有成雙成對的人。他們一起擁有一份思鄉之情,跨越時間和空間,永存在他們的心中。周賢君的父親有兩位妻子,一個在大陸,一個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在台老兵與他們的後代是一群擁有成雙成對的人。他們一起擁有一份思鄉之情,跨越時間和空間,永存在他們的心中。周賢君的父親有兩位妻子,一個在大陸,一個在台灣;有兩個家,一個在大陸,一個在台灣;更有兩個身份,一個是超過四十年無法回鄉的中國徐州人周昇雷,一個是跟隨國民黨撤退來台的老兵周昇雷。身為老兵二代的周賢君,除了繼承父親的姓氏,也繼承了他長達四十年間的鄉愁,因為父親,她有了兩位母親,一位異母兄長,還有兩個故鄉。分隔兩地的苦悶,在她心裡化為無以傾訴的思鄉之情、不能緩解的孺慕之情,以及想要為老兵存在留下痕跡的那份迫切,促使她以文字傾訴,冀望能讓更多人知道,在那個動亂不堪的時代下,最可貴的是人們心中那份堅定而溫柔的思念與盼望。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周賢君「嘓嘓」,是豬的叫聲。於是,她將自己的筆名取為「嘓子」。周賢君,1962年次,出生於台中清泉崗眷村的豬眷。旅居丹麥哥本哈根二十年,但不願因為歐洲舒適的生活,忘卻父親與那個時代老兵們在台灣曾經走過的腳印。於是,她一再探訪、書寫,試圖記錄並還原他們的生命故事。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前言第一章 我的父親在大陸老家有個衣冠塚第二章 轉世投胎的娘親第三章 夢月哥中藥鋪櫃子似的前半生第四章 老兵夢遊雲龍山第五章 一九四九年解放前的家書及照片第六章 探親金子的故事第七章 祭三伯父天國書第八章 當年的劃分成分第九章 四個子女認祖歸宗第十章 返鄉認親差一點吃憶苦思甜飯第十一章 等著看打老婆第十二章 說服媽媽去大陸養老第十三章 媽媽的寶貝雞鴨鵝第十四章 徐州哥哥飛廈門探望台灣媽媽第十五章 徐州大哥給台灣媽媽的大紅包第十六章 徐州大哥與台灣媽媽的母子關係第十七章 兩岸同胞的深層交流第十八章 我與嫂子的交流第十九章 飄洋過海的山東饅頭第二十章 繞了一大圈辦入台手續第二十一章 台灣光復初期的中國鹽業文件第二十二章 兩岸親人各有其敏感問題第二十三章 外國夫婿陪我返鄉探親碰到的問題第二十四章 父親為老家人買的耕耘機第二十五章 徐州探親不忘與博友相會第二十六章 我的黨員嫂子第二十七章 老鼠會撈到的電動車第二十八章 一張餐巾紙給我的深思第二十九章 夢月哥在台灣的兩個小祕密第三十章 老佛爺的洗澡記趣第三十一章 一場洗澡笑話第三十二章 尋親的第一張照片第三十三章 探親適應,冷暖自知第三十四章 老一輩的事第三十五章 我思電影《溫故一九四二》第三十六章 我所經歷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第三十七章 再唱驪歌第三十八章 國家統一密碼與老兵的九二共識第三十九章 從童歌憶三輪車與老牛車第四十章 挖掘心中的矛盾--偷油賣油第四十一章 台北故宮的那塊五花肉第四十二章 電視機時代來臨的前後記憶第四十三章 蔣宋美齡的中國戰時兒童保育會第四十四章 蔣中正先生手改聖經聖詠譯稿(六)第四十五章 漢字也是故鄉第四十六章 老兵第二代經歷的台灣多元文化第四十七章 青天白日徽章第四十八章 從「蔣介石日記」尋找遷台的時間點第四十九章 一九四九年的入台證第五十章 過時的反攻大陸儲備人才考試制度第五十一章 戰亂時期金子與學歷證書的重要性第五十二章 三十年前的照片去看老爸對「白色恐怖」的防範第五十三章 想家思親的記憶,都在那「饃饃」裡第五十四章 兩岸人的兒歌〈布穀〉與〈小毛驢〉第五十五章 渡過黑水溝--方建唐的故事第五十六章 認識一位作家老兵第五十七章 一位死過三次的台灣老兵第五十八章 台灣的墾荒老兵楊淵第五十九章 老兵四十年記憶的地址第六十章 台灣老兵曾經的敵後工作第六十一章 幾段一九四九的記憶第六十二章 台灣老兵闞守貴落葉歸根於家鄉第六十三章 兩則來台灣打工的故事第六十四章 滯留越南富國島三年半的台灣老兵第六十五章 回顧1987年榮民老兵返鄉活動的歷史背景第六十六章 老兵元配子女來台奔喪分家產第六十七章 只差一步就搭上探親的班機第六十八章 乞丐老兵第六十九章 二○一二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台灣老兵高秉涵(上)第七十章 二○一二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台灣老兵高秉涵(下)第七十一章 北京清華學生來台掃墓失聯三十年的老兵第七十二章 給台灣老兵李希賢先生的一封信第七十三章 幼年兵的一頓飯第七十四章 老兵的小半張照片第七十五章 沒有親人的葬禮第七十六章 台灣老兵時間不多了,我知道第七十七章 走過特殊年代的兩位老北京第七十八章 逃難年代的袖珍地圖第七十九章 抗日老兵見證紅色追夢人第八十章 一生三次逃難的婆第八十一章 北伐與抗日老兵的清末民初中國電報事業發展雜談後記--寫在付梓之前

商品規格

書名 / 有兩個故鄉的人
作者 / 周賢君
簡介 / 有兩個故鄉的人:在台老兵與他們的後代是一群擁有成雙成對的人。他們一起擁有一份思鄉之情,跨越時間和空間,永存在他們的心中。周賢君的父親有兩位妻子,一個在大陸,一個
出版社 / 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ISBN13 / 9789869682787
ISBN10 / 9869682782
EAN / 9789869682787
誠品26碼 / 2681727418002
頁數 / 384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4.8X21CM
級別 / N:無
重量(g) / 522g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1最平實的文字,也是最真摯的情感。
2 老兵二代為了父親遺願,提筆寫下不為人知的80年。
3《為台灣老兵說一句話》姊妹作,紀錄更多老兵,與更多故事。

試閱文字

自序 : 前言

  台中清泉崗戰車營出生的我,就如一般小娃娃一樣,吃得多、跑得快,想要快快長大,對未來有著美好的願景。
  少青年時期,眼光卻變得狹小、志向變得不再高大,對未來更是一籌莫展,對人生沒了概念,我們那個時代「榜上無名、名落孫山」的考試壓力是多麼、多麼的大。
  完成學業進入職場後,幸運地搭上台灣「四小龍」經濟奇蹟的順風車,見證台灣產業外移及大陸紅色供應鏈崛起,發現世界變得太快,對未來又開始充滿徬徨不確定。
  幸好,一路走來還算順利。
  移民北歐過著安定的生活已是二十年,當季節一到,還是會如侯鳥般一定回到我的生身故鄉台灣。親友消遣,地球的這一頭或那一頭,飛來飛去變成是常態,儼然就是一個地球人。我知道,我不是「地球人」,我是一位「有兩個故鄉的人」。
  在將要邁入六字頭年齡之際,我追求安定舒適生活的腳步放慢了,站在歐洲人面前,接受他們讚揚中國五千年歷史文化的優越。其實我常常恐慌,我真不知道如何簡單扼要地去介紹中華歷史文化,也感傷自己對中華歷史文化何等的膚淺認識,慢慢我變得飢渴想去尋找父輩世世代代的傳承故事,把小時候聽過的故事,不管是正面或負面,如果都能記錄下來,那就是好事、那就是傳承。
  一次的台灣環島旅行,我與夫婿參觀台南的延平郡王祠,該博物館主要介紹國姓爺鄭成功驅逐荷蘭人建立以台灣為反清復明為根據地的歷史沿革。我在郡王祠展覽廳內讀到一句話:「率水軍兩萬五千人渡台灣海峽」,這一句話深刻震撼了我,改變了我後來的休閒生活,讓我放棄所有雜事,全心專注於收集、記錄老兵的故事。
  我發覺整個延平郡王祠內鉅細靡遺的介紹鄭氏父子鄭芝龍、鄭成功等生平功績及歷史地位,但我找不到任何文獻資料敘述那兩萬五千人水軍隨鄭成功渡台後的下場,可見歷史自古以來只記錄達官顯要,鄭成功在台灣的歷史上當然有他重要的地位,如果沒有兩萬五千人水軍跟隨他來台,那他的歷史定位又會是如何?鄭成功以台灣為根據地意欲反清復明的這段歷史,幾乎與蔣介石總統帶領六十萬國軍以台灣為反共復國基地的歷史如出一輒, 且不論蔣總統反共未竟事業,單就看歷史不斷重演,身為國軍子女的我們,怎能忍受隨蔣來台的六十萬國軍在將來歷史搜尋中只是一片空白,如同隨鄭氏兩萬五千水軍遷台後下落已是查無可考?有了這個概念後,收集記錄榮民老兵故事變成是我生活的最重要重心。
在過去十幾年記錄老兵如何在台灣落地生根時,我碰到幾個案例感觸特別深刻,一定要說出來,例如台北市和平東路大我新村的老兵宿舍內有一位老人,他曾是空軍飛行員,在他七十五歲時中風,他沒有住進榮民療養院,取而代之的是他在成都的孫女來台照顧這一位老飛行員,孫女來台照顧爺爺一晃至今已是二十有年,如今這一位孫女也已達中年婦人階段,她犧牲她自己的婚姻及人生黃金歲月來台照顧親人,居住在台灣長達二十年並沒有取得台灣的居留權,讓我懷疑她將來再回到大陸成都是否能適應大陸的環境?而她的犧牲卻是中國曾經內戰後造成兩岸分治、人民骨肉分離的痛苦延續,她也是一位「有兩個故鄉的人」。
有一位榮民老伯,他是我父親的老鄉,他的家鄉村子就在徐州觀音機場的省道旁,老伯十六歲時因內戰逃難,結果被國軍抓壯丁,戰爭時部隊打散後,他又被八路軍抓俘虜,民國三十八年十月他隨中共軍隊參加古寧頭戰役,可說是幸運也是不幸,在戰場上受傷被俘虜,槍傷治癒後歸隊又變成國軍,老伯在古寧頭戰役中受的槍傷,他是躺在乒乓球桌上手術取出彈殼的,老伯告訴我,年紀十六、七歲參與國共內戰,他們單純的就像「一張白紙」,長官發號施令往東就不敢往西跑,生命往往是頃刻間就沒了,他們的命運就是「砲灰」,不值錢的砲灰一桶一桶的往戰場倒,那時哪敢奢想明天或未來。
另一位榮民老伯曾參加過遼瀋會戰及古寧頭戰役,他同時也是民國四十年五月十八日草嶺潭潰堤的倖存者之一,這個事件奪走七十四名國軍官兵生命,為紀念國軍常山部隊工兵營第三連犧牲之官兵,梅山公園建立「草嶺潭官兵殉難紀念碑」。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位榮民是幼年兵,他才十三歲就被國軍抓壯丁,十三歲哪!都還沒長大成人。老伯給我一份他保留多年的簡報,是民國三十九年十一月三十日刊登於經濟日報有關「兵工建設實施辦法草案」,老伯很詳細地跟我講述國民政府遷台初期,如何利用國軍開墾荒地,增加可耕用農地面積,為了推動土地改革、耕者有其田政策,當時國軍除了要保家衛國,還要擔任建設台灣的任務,依據的就是「兵工建設實施辦法」為法源基礎,結果榮民老伯工兵任務建設台灣二十幾年,包括開墾荒地十多年,他的戰士授田證補償金只領得台幣五萬元,老伯苦笑著說,領到的錢買不起他雙腳下踩著的一塊小地,而他篳路藍縷、雙手開荒僻地,清理的荒地變農地何止是一畝三分地,卻輪不到分配給他去耕耘。
  老伯查閱的數據資料,當時國軍工兵拓荒增加五十八%耕用農地,雖然這一個數據沒有確切索引依據,但我認為對於研究國軍建設台灣項目及台灣土地改革政策,這是一項值得研究的題材。另外,其他榮民老伯給我許多國軍工兵架橋、開路、自來水管鋪設工程等照片,究竟有多少比例全台灣省的自來水管是國軍工兵鋪設的?其法源基礎是什麼?依照這「兵工建設實施辦法草案」,日薪「案工給價、暫定普通工五元、技術工六元」,榮民老兵該等到何年何月才能領到這一份微薄的薪水呢?
  我可以很肯定的說,現在的政府是不可能去補發國軍建設台灣的薪水了,不過我們後代子孫去肯定國軍老兵對台灣保家衛國建設的付出,絕對是再遲都不晚,深挖歷史檔案國軍開墾荒地增加多少耕地面積?國軍鋪設多少自來水管道?這兩個議題應該是研究生論文很好的主題。
  台灣這一塊土地繼承了中華文化的精髓及中華民族五千年的重要瑰寶,台灣人的族群融合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在中華大地上,唯獨台灣最先達到自由、民主、法治等普世價值。回朔寶島的歷史就是一部移民史,現代台灣人的祖先都是同文同種的中華民族,唯一差別僅是先到與後到,三百多年前隨鄭氏來台的兩萬五千人水軍都是現代台灣人的祖先,但他們如何為這塊土地打拼的故事卻沒留下一頁篇章,這樣的事不會再重複發生在我們的榮民老兵身上了,因為六十萬老兵的血、汗、骨灰遍撒台、澎、金、馬,大陸八零年代經濟改革開放後,六十萬老兵又是第一批進入大陸的尖兵,那兒雖是他們曾經的故鄉,儘管山河變色,這些國軍脫下軍服變成返鄉探親老兵,其實老兵是台商在大陸投資設廠前的最重要開路先鋒者。
只有六十萬老兵的子女最懂得、最了解他們這一代「有兩個故鄉的人」的心路歷程。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一章 我的父親在大陸老家有個衣冠塚

◎父親
  二○○六年,父親去世,他的骨灰罈安奉在台中豐原的觀音山上。
  八個年頭來,我持續不斷地鼓動策畫大陸的夢月哥來台。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我的心願「八」字有了一撇,即將美夢成真了。
二○○八年,馬英九上任中華民國第十二任總統後,兩岸開啟更進一步的接觸,有了直航,有了對等的落地簽證,兩岸民間的接觸變得非常頻繁。更多更多的大陸同胞第一個旅遊目的地莫不選擇台灣,為的是一揭台灣神祕面紗,圓卻終身期待及一生夢想。
多年過去,大陸同胞來台灣旅遊探親的人數早已超過幾百千萬,我們卻還在等待夢月哥敲定來台的日期。
  啊!我的夢月哥終於可以來台灣了!更棒的是,夢月哥計畫帶著大嫂一起來!
  夢月哥說,他們台灣十天自由行的全部時間,只想待在我豐原老家的合作新村,陪伴我的媽媽過過簡簡單單的生活。真是有心人!
  回想二○○六年父親病重,父親在短暫清醒的片刻連續喊了幾聲:「不行了!」「不行了」!表達希望再見到夢月哥一次。於是,弟弟緊急安排申請大陸親友探親手續。
  無奈,那幾年台灣執政者囿於政治意識形態之故,與大陸當局間的互動不大活絡,連帶地也阻滯了夢月哥來台探親奔喪的安排。夢月哥為此人生再增一個終身遺憾──無法為四十年等待相認的父親送終!  
  回想父親生病期間,家人已經看出這是父親的最後時期了,因此我們有共識,父親的告別儀式,一切聽從媽媽的安排。當時還不是佛教徒的母親為父親準備的是道教送終儀式,並在豐原的觀音山上買了一個夫妻合葬靈骨塔位,為的是將來媽媽百年後仍可以回到父親身邊重聚。
  媽媽特別交代,不要使用「棺材」這種難聽的字眼,因此我們都跟著媽媽用「爸爸的大房子」來稱呼父親安寢的棺槨。我自己則信仰基督教,出於私心,在封棺前,我悄悄地在父親的枕頭下放了一本聖經。然而,我也留意到媽媽為父親戴上佛珠手環,希望父親的魂魄能隨「南無阿彌陀佛」的助唸聲之引領,前往西方極樂世界。
  當時我有些心虛,在未經母親的同意下,我私自放了一本聖經在父親的大房子內,這樣會不會破壞母親的一切安排,而讓父親的魂魄迷失在西方極樂世界與基督徒期待的天堂之間……?可堪安慰的是,最後父親的送終過程很自然,一切盡隨人意。媽媽其實是知道我私下放入聖經一事的,但媽媽什麼都沒說。
  在父親的喪禮完成後,已經在福建成家的二弟該回去大陸繼續過日子。我準備了父親的一套西裝,讓二弟手提帶回大陸,再從福建包裹郵寄去給夢月哥。我本想那一套西裝還蠻新的,或許夢月哥可以自己穿用或留下紀念。我自己與妹妹兩人也各自留了一件父親使用過的毛衣做紀念。
  沒想到在後來的電話聯繫中,夢月哥告知,他選了一個黃道吉日,買一口特大號的「大房子」,幫父親鄭重辦了一個落葉歸根的喪禮。夢月哥辦的是衣冠塚喪禮,父親的衣冠塚內放的正是我準備的那一套西裝。值得一提的是,父親的衣冠塚與我大娘的墳塋相鄰。聽說,大娘是在一九六一年的困難時期早逝。如今藉著這個衣冠塚,父親算是與大娘相聚了。
  在父親去世不久後,台灣的媽媽很密集地為父親舉辦各種超渡法會,為父親消除前世、今生的業障。我都不敢告訴媽媽,我的父親在大陸另有一個衣冠塚,而且就陪在大娘身旁。我不知道如果把此一訊息告訴媽媽,她會不會想太多而陷入痛苦。
父親去世後不久,媽媽說自己能感受到父親已經抵達西方極樂世界,受佛祖照顧了。但是,一年後的某次電話裡,我提及曾在夢境中,看到父親開著部隊的吉普車到學校去接我放學……。想不到我敘述夢境還未完了,媽媽的反應卻是異常激烈,她說:「妳爸該已是去西方世界了,怎麼還放不下,跑回來?!」媽媽生著爸爸的氣。
  結果,我的母親陸續又安排了幾場超渡法會。在這件事後,我就更加確定自己不會也不該告訴母親,我的父親在大陸有個衣冠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