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峽谷: 中國大陸獨立紀錄片的在臺連結 2013-2018 | 誠品線上

跨越峽谷: 中國大陸獨立紀錄片的在臺連結 2013-2018

作者 王達
出版社 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商品描述 跨越峽谷: 中國大陸獨立紀錄片的在臺連結 2013-2018:本書的考察主題,基本是在兩岸影視關係的視角下,從臺灣視角,考察兩岸、尤其是大陸獨立紀錄片近十年來的創作、批評與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的考察主題,基本是在兩岸影視關係的視角下,從臺灣視角,考察兩岸、尤其是大陸獨立紀錄片近十年來的創作、批評與傳播。一方面反思兩岸紀錄片的發展現狀,另一方面呼喚兩岸有效的文化交流。 對筆者而言,本書的寫作更像是對一個時代的記錄。就像紀錄片一樣,它的目的之一就是為歷史留下檔案,等將來回顧這段時間時,可以有跡可循。如果拋開紀錄片不談,書中討論的話題,更像是希望去回答「兩岸之間是否需要交流?」「為什麼交流?」「需要怎樣的交流?」這樣的母題。 --〈導言:何種融合〉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王達▎王達籍貫浙江台州。畢業於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現為北京清華大學博士候選人。創作有紀錄長片《蘭考春晚Spring Comes Late》(2018)、紀錄短片《失鄉人》(2019)等。作品曾入選國際視覺社會學會年會、獲臺灣公民新聞獎。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序/郭力昕 第一章 導言:何種融合 從兩岸影視產業的「工業融合」說起 獨立紀錄片:另類的交流想像 訪談法與訪談對象 本書章節結構安排 第二章 知識譜系 何謂「獨立」? 大陸獨立紀錄片的歷程 大陸獨立紀錄片的海外互動 兩岸紀錄片的互動關係 本書之研究路徑 第三章 歷史發展 時期劃分:接觸與探索(一九九一—二○一三)、 策略與聲援(二○一三—二○一八) 節點/機制:藉助節點、形成社群、跨境合制 連結目的:利己與利他的思考維度 連結限制:人事變動、安全考量、欠缺持續 第四章 認同驅動 以主體認同、專業認同為路徑 專業認同的既有基礎 獨立創作:從獨立性到作者性 反映現實:從獨立性到公共性 其他面向:激進、自由、產業 第五章 策略與結語 建議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I:一九九八—二○一三年臺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中的兩岸交流事件 附錄II:二○一三—二○一八年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中的大陸獨立紀錄片片單 附錄III:二○一三—二○一八年《紀錄觀點》、《公視主題之夜》播出的大陸獨立紀錄片 後記

商品規格

書名 / 跨越峽谷: 中國大陸獨立紀錄片的在臺連結 2013-2018
作者 / 王達
簡介 / 跨越峽谷: 中國大陸獨立紀錄片的在臺連結 2013-2018:本書的考察主題,基本是在兩岸影視關係的視角下,從臺灣視角,考察兩岸、尤其是大陸獨立紀錄片近十年來的創作、批評與
出版社 / 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ISBN13 / 9789865573300
ISBN10 / 986557330X
EAN / 9789865573300
誠品26碼 / 2682132926007
頁數 / 226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4.8X21X1.2CM
級別 / N:無
重量(g) / 316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臺大新聞研究所畢、北京清華大學博士候選人王達,漸序梳理2013-2018兩岸三地紀錄片史的流轉。
★跨越峽谷,跨越的不僅是淺淺的海峽,同時也是跨越認知、跨越歷史的峽谷。

試閱文字

自序 : ●序/郭力昕--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兼院長

  記得第一次遇見王達,是二○一七年底在政大傳播學院劇場的一場電影放映活動上。當時在臺大新聞研究所攻讀碩士的王達,和他的好友、正在臺灣當交換生的顧小雨,都在現場。但我們並沒有照面認識。
  之後怎麼開始跟這兩位大陸青年學子接觸,進而成為好友,我已經不太記得細節過程了。但我記得,我們會一起參與某些共同有興趣的研討會,偶而一起吃飯聊天,後來我還應王達的邀請,擔任了他碩士論文的校外口試委員。我很喜歡這兩位年輕朋友,因為他們身上有著特別可貴的理想性格與浪漫氣質;從時代的大環境裡,仍然能孕育出內心這麼純粹乾淨的青年,讓我特別珍惜。
  王達資質優異,學習勤奮,特別喜歡臺灣的社會與人情。其實來臺灣唸書的陸生,很多都有這樣的特質與愛好。出於對電影的喜愛,對現實的關切,和對兩岸關係如何能維持和平穩定的期待,王達選了一個關乎這三方面興趣的研究題目:中國大陸獨立紀錄片跟臺灣的連結關係。
  無疑這是一個研究起來非常困難的題目。其一,兩岸關係在他展開研究的二○一八年已經陷入低潮,雖然還沒有二○二一年的此刻這麼緊張;其二,獨立紀錄片自二○一二年起在中國大陸,已經是個敏感議題;其三,臺灣雖然在專業領域有一些對大陸紀錄片感興趣的觀眾,但畢竟臺灣社會的整體氣氛,並不特別熱衷當代中國的文化藝術,遑論原本就相當小眾的紀錄片文化。
  這就反映了王達明知其困難而仍希望為之的淑世、理想性情。他大概希望至少能為曾被臺灣電影界相當關注過的大陸獨立紀錄片,例如「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從二○一四年起大篇幅介紹的中國大陸獨立紀錄片專題,通過他的研究論文,為兩岸留下一份歷史紀錄,讓包括獨立紀錄片在內的這種民間文化交流的形式,能夠藕斷絲連、薪火相傳。
  這個期許是非常可貴的,因為政治並不能真正阻絕兩岸具有超越國族對立情緒的知識分子,進行和平理性之文化藝術交流的慾望與能力。這種期許和能力,是兩岸以至於所有新世代人們趨向和平解決矛盾的重要基礎。在恭賀王達出版這本由論文改寫的專書之際,我也熱切期待王達這本書所象徵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可貴精神和意義,能夠鼓舞更多的兩岸青年,熱情投入批判現實、超越政治藩籬的文化活動。

試閱文字

內文 : ●從兩岸影視產業的「工業融合」說起
  二○一八年二月二十八日,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發布《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惠臺31條」)(國臺辦、發改委,二○一八),進一步放開對兩岸影視交流的限制,推動兩岸影視產業的融合。在政策的背後,體現的是大陸借力推動軟實力發展與增進兩岸統一的政治訴求(吳亞明,二○○七;閆俊文,二○一八,頁五一;朱新梅,二○一八)、全球化浪潮下臺灣影視人才「西進」大陸的資本與市場驅動(閆俊文,二○一八,頁五二;中新網,二○一八)、以及作為工業夥伴關係的兩岸影視產業的工業融合(謝建華,二○一四)。然而,學者提出,兩岸影視產業的工業融合並未帶來應有的文化認同。兩地影視工作者在工業聯繫上越趨越近時,其文化聯繫卻在不同政治意識型態和文化歷史經驗等因素的影響下,漸行漸遠(謝建華,二○一四,頁二五)。
  在這樣的影視融合潮流中,有一股逆流,鮮被關注。二○一二年,大陸獨立紀錄片遭遇「強拆年」(張獻民,二○一三)。政治換屆、維穩、擔心大陸可能爆發「茉莉花革命」等(BBC,二○一一;吳雨,二○一三;嵇偉,二○一四)一系列事件堆疊在一起,使大陸官方對於未經審查、表達獨立觀點的獨立紀錄片內容、創作者及其活動的關切升級(張獻民,二○一三)。北京、南京、雲南三個主要的獨立紀錄片節展相繼停辦(文海,二○一六,頁二七二—二七三)。以此為鑑,大陸獨立紀錄片工作者紛紛轉向海外(凹凸鏡,二○一八;慈美琳,二○一七;端傳媒,二○一五;Qin,二○一五),臺灣就是其中的一個平臺(邱彥瑜,二○一四)。
  二○一四年,第九屆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首度設置「敬!CHINA獨立紀錄片焦點」單元(TIDF,二○一四),邀請大陸四大「地下」獨立影展工作者、導演與學者,一同到臺灣進行經驗分享與交流(邱彥瑜,二○一四),並放映了二○部大陸獨立紀錄片。之後,TIDF延續傳統,於二○一六、二○一八年繼續設置特別單元,邀請大陸獨立紀錄片導演吳文光,介紹由其設立、推廣的「民間記憶計畫」(TIDF,二○一六)。除了紀錄片專門影展之外,作為臺灣電影最高獎項的金馬獎,也於二○一四、二○一五、二○一七年,將最佳紀錄片獎頒予大陸籍導演(來自金馬獎官網)。
  在交流中,雖然兩岸獨立紀錄片工作者依然具有政治意識形態與國族身分的差異,但與工業融合不同的是,他們卻能超越差異,尋求「超越中華母題」的文化聯繫。在臺灣影視人才「西進」大陸追求經濟資本時,大陸獨立紀錄片工作者偏偏「東進」,主動連結無法為其帶來豐厚經濟回報的臺灣地區。這些現象,均無法以工業融合理論進行解答。以此為始,本書的研究從而展開。


●獨立紀錄片:另類的交流想像
  美國社會學學者Rogers Brubaker(二○○四)曾提出從認知面向探討認同現象發生的機制(cognitive mechanisms)與過程(processes)。對他來說,行動者如何看待社會世界(seeing social world)、如何詮釋經驗(interpreting social experience)是人們相連的重要因素(黃宣衛,二○一○,頁一二二)。因此,研究者需要研究認同現象中的認知機制與過程。藉助Brubaker的理論,本書可以嘗試跳脫經濟決定論的結構維度,從社群心理與文化認知的角度,對兩岸獨立紀錄片的「逆流」現象進行回答。如此,既能夠回應兩岸影視交流的文化聯繫為何與工業聯繫背道而馳,也可探索未來兩岸影視文化交流的更多可能。
  此外,在紀錄片研究方面,有關海外機構對於大陸獨立紀錄片的認知、接納與評鑑,已存在政治立場與藝術立場兩種解釋模型。若依持有「政治立場」的學者的觀點,大陸獨立紀錄片的在臺連結,是因為臺灣對大陸獨立紀錄片存在「貧窮、邊緣、非法」的政治想像;若依持有「藝術立場」的學者觀點,臺灣對於大陸獨立紀錄片的接納,則有從題材、美學、敘事、製作等方面綜合考量的複雜因素,不具有強烈的意識形態屬性。但是,這二者解釋模式均依託於大陸獨立紀錄片與西方世界的互動。與之相比,臺灣的歷史語境、政治脈絡和文化地位多有不同,無法一概而論。因此,需要結合臺灣的特殊狀況,透過經驗研究,檢驗上述兩種解釋模式在臺灣的適用性,並嘗試探索是否存在新型解釋模式的可能。
  故此,本書的問題意識可概述為如下兩點:第一,是從二○一三年後兩岸獨立紀錄片的「逆流」發展出發,試圖梳理兩岸獨立紀錄片關係的歷史和現狀。其中,重點研究大陸獨立紀錄片在臺連結的形式與機制、兩岸獨立紀錄片交流的歷史意義等。第二,從認知角度出發,探索兩岸紀錄片工作者連結的原因所在。換言之,嘗試觀察兩岸紀錄片工作者對於獨立等概念的趨近理解、臺灣紀錄片工作者對於大陸獨立紀錄片的評鑑標準與審美口味,以探求「中華文化」以外,連結兩岸紀錄片工作者的更富解釋力的文化認知因素與兩岸關係想像。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