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在魚背離去: 出埃及記十故事
作者 | 武陵驛 |
---|---|
出版社 | 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
商品描述 | 騎在魚背離去: 出埃及記十故事:一則則的故事……上海西城長安路上喬長春與鄰居母女的感情糾葛,他屈辱地放棄他的刀,廢了自己一隻手;一所上海小學校裡三年級某班發生的兩 |
作者 | 武陵驛 |
---|---|
出版社 | 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
商品描述 | 騎在魚背離去: 出埃及記十故事:一則則的故事……上海西城長安路上喬長春與鄰居母女的感情糾葛,他屈辱地放棄他的刀,廢了自己一隻手;一所上海小學校裡三年級某班發生的兩 |
內容簡介 一則則的故事…… 上海西城長安路上喬長春與鄰居母女的感情糾葛,他屈辱地放棄他的刀,廢了自己一隻手; 一所上海小學校裡三年級某班發生的兩起打架事件,與如今大陸官場的怪現狀幾無二致; 小女孩躲在日本游輪艙房的衣櫥內,她不知道後來發生的是一起實驗事故,還是謀殺案件,暗夜蝙蝠的鋼鐵爪子在偷偷伸出; 疫情封城在即,咖啡店女店主送走同居男友,馬上同澳洲小鮮肉和養著一隻奇怪鸚鵡的鄰居展開感情周旋; 在港島抗爭的街道上,兩個上帝的僕人,充滿芥蒂的兄弟,能否在祖先的土地上重修舊好; 兩個底層小人物上路去添城,他們的命運是註定無法到達添城,但他們對目的地的嚮往一直在路上; 福建青年移民到華人控制下的南太平洋島國,得到免費的洋房與愛情的同時,眼看伊甸園如何一步步淪為人間地獄。
作者介紹 武陵驛▋武陵驛武陵驛,原名張群,九十年代畢業於上海外貿學院,財務管理課上翻譯外國小說的不務正業學生,做過短暫政府公務員,後在美資企業、外貿公司和日本貿易商社熬煉多年;1998年移民澳洲,從事國際貿易和製造近二十年;2010年定居墨爾本,2013年重返校園攻古希伯來文和古希臘文,獲ACT神學碩士。在教會擔任牧職至今。《傳道書》說,手所當作的,當立即去做。自此發奮,日夜複始,在虛空的電腦前碼字;處心積慮,捕捉耳邊消失的風聲和身前搖動的樹影。曾翻譯出版美國長篇小說和長篇非虛構作品,並陸續寫成中短篇小說,散見於大陸各文學期刊。2019年在澳洲獲詩歌和散文獎項。▋內頁攝影: Simon Cee男。現居澳洲。生於紅旗下,長於文革。從前大部份時間用於繪畫,現在是拍照。保守主義價值觀,政治不正確。▋內頁和封面畫作:子軒
產品目錄 目次 導讀— 俄羅斯套娃:揭示當代中國國民性的進路、結構和詩學/劉光耀 推薦序—不選擇,毋寧死:武陵驛的出埃及回家之路/陳廷忠 滅長篇 親愛的仇敵 黑暗篇 水月花園物語 瘡災篇 影子從牆上落到地上 畜疫篇 紙貓 血水篇 騎在魚背離去 虱災篇 我們都住黃色潛水艇 雹災篇 屋頂上的有錢人 蠅災篇 鐘聲似血 蝗災篇 草蜢獨自飛行 蛙災篇 美丹的白天,一些有趣的事 後記—《騎在魚背離去》:《啟示錄》式的隱喻/洪丕柱
書名 / | 騎在魚背離去: 出埃及記十故事 |
---|---|
作者 / | 武陵驛 |
簡介 / | 騎在魚背離去: 出埃及記十故事:一則則的故事……上海西城長安路上喬長春與鄰居母女的感情糾葛,他屈辱地放棄他的刀,廢了自己一隻手;一所上海小學校裡三年級某班發生的兩 |
出版社 / | 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
ISBN13 / | 9789865573157 |
ISBN10 / | 9865573156 |
EAN / | 9789865573157 |
誠品26碼 / | 2682011898005 |
頁數 / | 410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1X14.8X2CM |
級別 / | N:無 |
重量(g) / | 555 |
最佳賣點 : ▋《水蜘蛛的最後一個夏天》作者武陵驛全新力作
▋以曲折的情境對難解的人性抽絲剝繭,以銳利的文字去剖析現實之下的光怪陸離
推薦序 : ▋推薦序—不選擇,毋寧死:武陵驛的出埃及回家之路
陳廷忠(澳洲華人神學研究中心主任、澳洲神學協會高級研究院士)
武陵驛跟我說,他在《親愛的仇敵》的敘事上,描述喬賓的回憶像潑墨的中國畫,潑墨似的片段敘述,視角是散焦的。相信這能用來形容本書敘述的技巧,實體故事其實就是散焦的眾多片段,需要在腦海中細膩地整合,才能看清楚水墨的魔力。
十則故事給人的印象很深刻:經濟掛帥的道德無力感蠶食整個國家;官場流毒讓教育千瘡百孔,留下讓人笑話的悲哀;從一艘黃色潛水艇的幻覺到貧富逆轉、人際嫌隙的倫理,一直轉向破滅的大國夢,這一切的一切像人間道德劇場,但是武陵驛卻用《聖經》著名的埃及十災為經,世情百態為緯,背後不難看出他的悲情和控訴,這是一幕一幕的降災演繹,為了喚醒麻木不仁的現代埃及法老王,迫使他面臨天譴,釋放失落的子民,因為上帝的心靈裡面有他們。這些都是寓言,也是嚴峻的警告!
形形色色的人物粉墨登場,讀者若細讀投入,不難看出自己的曾經和現狀。十則故事一脈揣摩下來,數十年時間的跨度、空間包含中西(澳)的人生劇場,以及政治與社會所使然的無奈,讓來有一種歷悲慘浩劫之餘生的回腸蕩氣。故事的主角們執著地追尋,有的因夢碎而屈服、有的因夢碎而頹廢,過程中作者生動地刻畫夢醒之後的反抗和茫然;逐夢和夢碎的個人,通過作者精巧的寓言演繹法,達到真實的高度,字裏行間的氣脈和格局卻讓人心碎,各人又是降災的受害者,也是降災的被贖者。
但是,作者並不是悲觀主義者,因為只有充滿對創造主仍具固執的盼望之心,才能在千瘡百孔之軀中,在處處出現的傷縫當中,看到一絲絲發出沾滿血色的曙光,所以他淌淚水默然低訴上帝的愛情。
全書通篇暢利的語言,精彩跌宕、懸念迭起的故事情節,有現實的、有黑色幽默的,讓人即便放下了書,心中還是記掛著。
到頭來,人生不能一味地說要自由。自由這個神話不是萬靈藥,活著原本就是活在一個有限制的時空,自稱完全自由只是放縱的別稱。還是要回到「選擇」這個舉足輕重的動詞。《聖經》上的出埃及事件就是「選擇」的故事:以色列起初選擇逃離饑荒而來到埃及;在以為能得自由的短暫歡樂中受制為奴;在這毫無選擇中,給人選擇的上帝差遣摩西進入宮廷抗禮,叫法老王釋放上帝的老百姓;法老王偏選擇霸權,結果發生了十災,十個故事;而之後被釋放的老百姓也在選擇是否追尋上帝的懸念中進入歷史的紅海……
正如武陵驛所說:選擇回家之路,一條太陽升起的河流。
內文 : ▋親愛的仇敵(節錄)
1.喬遷之悲
這樣的天氣,陽光溫暖而充足,塵埃沐在陽光裡閃著光;馬路對過的日本樓沒拆掉,樓頭陽臺上,一個淺粉色人影在跳著熱烈的迪斯可,細看,只是一件晾在繩上的淺粉色衣裙,任風擺佈,很像美人紅英愛穿的,有那麼一點點可愛的髒。
我至今還記得多少次我曾站在塵灰四揚的上南路,朝西北眺望。我的目光竭力穿越越江老隧道,沿中山南路轉入中山西路,右拐入西城幹道長安路,過了中山公園,長安路1344號的紅漆剝落大門、照相店門面和那條長而幽暗的擺滿單車的過道都已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碎磚爛瓦,荒草蔓蕪,蒼茫的廢墟下坐著一長排人,頸上戴著統一式樣的白圍兜,他們全都面目不清,順服地低著頭,一排推子、剪子在他們頭上飛舞。
大地起初的震盪非常微小,柏油路面裂開了數條蛇形黑縫,我覺得腳下地層深處如同大河那樣波濤劇烈起伏,玫瑰色天際線上出現了兩隻白象,一大一小,緩緩步行,厚厚皮膚上每一條淺粉皺褶如此之優雅,龐大的身軀如此不具侵略性,發動機似的低沉叫聲如此忠誠,告訴我它們從未離開,也從未回顧……
為什麼我養成傍晚站在上南路孤獨眺望的習慣呢,有一段日子,這問題令我常常感到困惑。假如我的祖父還活著,他是不是會面向西南,他那時候已經失明眼睛的瞳孔是不是會出現無數大小一致外觀雷同的六層樓房呢,我這麼問著自己,折磨著自己,卻無法把這些問題麻煩別人;那時候,上海的浦東才剛剛開發,我向西南眺望,在一些整齊複製的高樓中找尋一幢同樣不具任何備個性特徵的高樓,雖然我知道從上南路這裡根本看不見德州新村那幢高層。人的心智若是成熟,就樂意做一些徒勞無用的努力來尋求答案,哪怕找到的只是自我安慰。
長安路1344號,這所私房拆遷導致小爺叔家僅以三口之家就分到了最大的一套房—德州高層帶電梯的兩室一廳,這時小爺叔的兒子還不滿兩歲;而我家四口人被迫接受了六層樓裡最小的兩室戶,我和妹妹均已在讀大學,母親咽不下一口氣,而父親選擇了隱忍,如此委屈的態度與他受盡折騰的大半生保持高度一致,最終成就為鄰裡友朋讚譽的豁達美德。妹妹只得睡在陽臺上,陽臺封閉後變成小半個睡房,這一睡就睡到了她出嫁。她嫁得並不如意,至少我母親是這麼看的,她一直在反對,但妹妹去意早決。妹妹那麼急於把自己嫁出去,大概都是陽臺上的床惹的。而這一切的起源當然就是小爺叔喬長春。
當年上南路周邊沒有幾棵樹,樓前小草地光禿禿的,亂扔亂置一些黃葉紙屑,樹木全是不及我身高的苗,唯獨一排排單調的六層新村房子卻是簇新的。80年代末那個冬天是一個拆遷的季節,上海到處在拆,到處在建,到處是搬遷的人家。當搬家卡車經過越江隧道,將不多的幾件老舊傢俱卸在浦東這個專為拆遷安置的新村,儘管新房在三樓,不再有漏雨之危,但廣袤的荒涼和內心深處的積怨還是逼走了我那一點點喬遷的喜悅。
我急於拆箱,東尋西找,父親問我找什麼,我說白象。大象?父親奇怪地看我。我說就是黑眼圈的那只石膏白象,放在五斗櫥上面的。他說沒看到,他從不注意家居細節,母親說看到過,一直放在那裡,積了厚厚的灰,成了黑象。但她也說不上來。他們不理解我為一件擺設遺失生悶氣,我卻無法告訴他們象的來歷。
母親又在新居裡整日絮叨,父親聽煩了,大吼﹁有本事你去呀﹂。母親回瞪他,她不敢去找誰,哪怕是拆遷組,她消停了幾小時,掌燈時分,她在餐桌上又說,有本事的人怎麼搞不定你小阿弟呢。父親看她一眼,不再言語。
妹妹起先還哼著歌,但不知何時她靜默下來,突然冒出來一句:喬長春是流氓。
所有人都掉入了沉默的深淵。那天我體會到了喬遷也可以不是喜,而是喬遷之悲。
一條瘦骨嶙峋的野狗在我家樓前晃悠,它像是在尋找食物或是愛情,但我發現了它暗藏著的刀子似的眼光。它在尋找仇敵,我固執地認定它想念家人,它的家人就是它的敵人。我家最大的仇敵是我的小爺叔喬長春,一個左撇子,喬家只有他是左撇子,祖父在世時候常常歎氣說,好好的右手不用,闖禍胚子!
長安路在上海浦西一度的西部邊陲,是我長大的地方。民風樸實而悍勇,縱橫交錯的小巷裡盤踞著滬上知名的幾個蘇北幫派。從資料上可知,蘇北人初始是搖著小舢板從蘇州河進入上海,在河灣港汊停泊,上岸拾荒、打短工。日子一久,棄船上岸,在亂墳堆裡落腳,去蘇州河沿岸工廠裡謀生。安東安西棚戶區就是那樣慢慢出現,公廁稀少、種滿了桑樹。一般人不會將桑樹︵喪樹︶種在家裡,但安東安西人不管,他們的後代不少在街頭玩刀子。一條褲帶似的大弄堂橫穿長安路南北,一個公共廁所像一個皮帶頭佇立在弄堂中間,皮帶頭以東是安東;皮帶頭以西在長安路北面則是安西。再往西則是中山西路和遼闊的大孚橡膠廠,再往北就到了發臭的蘇州河,唯有東面端莊些,一眼望不到頭的漫長鐵路線和一個老舊的西站。犬牙交錯的棚戶房子密密層層圍繞著長安路,有的巷子窄到只容一人堪堪通過,短到還沒有你伸開兩手間長度。
長安路邊上最高的建築是日本樓,孤島時期日本人修建。那是喬長春長大後第一個要征服的目標。凡是他想要的,他都能做到。在長安路1344號那幢紅漆大門老宅還存在的年代,喬長春是一個年輕的符號,一個奇跡戰士,雖然奇跡之類語彙不屬於長安路那樣下里巴人的地方,但我這麼說並不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