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華文學批評大系: 鍾怡雯 | 誠品線上

馬華文學批評大系: 鍾怡雯

作者 鍾怡雯
出版社 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商品描述 馬華文學批評大系: 鍾怡雯:《馬華文學批評大系》是為了紀念馬華文學百年而編選的一套書,時間跨度三十年(1989-2018),以長篇學術論文為主,短篇評論為輔,共收入李有成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馬華文學批評大系》是為了紀念馬華文學百年而編選的一套書,時間跨度三十年(1989~2018),以長篇學術論文為主,短篇評論為輔,共收入李有成、陳鵬翔、張錦忠、林建國、張光達、潘碧華、黃錦樹、鍾怡雯、陳大為、魏月萍、高嘉謙等十一人,每位入選者單獨成卷,共十一卷,內文總計2,666頁。其中有三分之一的論文經過作者重新增訂,不管之前曾否結集,所以這套大系收錄之馬華文學論文,乃最完善的版本。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鍾怡雯/著一九六九年出生於馬來西亞金寶市,台灣師範大學文學博士,現任元智大學中語系教授兼主任。著有:散文集《河宴》、《垂釣睡眠》、《聽說》、《我和我豢養的宇宙》、《飄浮書房》、《野半島》、《陽光如此明媚》、《麻雀樹》;論文集《莫言小說:「歷史」的重構》、《亞洲華文散文的中國圖象》、《無盡的追尋:當代散文的詮釋與批評》、《靈魂的經緯度:馬華散文的雨林和心靈圖景》、《馬華文學史與浪漫傳統》、《內斂的抒情:華文文學論評》、《經典的誤讀與定位》、《雄辯風景:當代散文論I》、《后土繪測:當代散文論II》、《永夏之雨:馬華散文史研究》;翻譯《我相信我能飛》。主編:《赤道形聲》、《赤道回聲》、《天下散文選1970~2010》、《天下小說選1970~2010》、《馬華散文史讀本1957~2007》、《馬華新詩史讀本1957~2007》、《華文文學百年選1918~2017》、《馬華文學批評大系1989~2018》。鍾怡雯、陳大為/主編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總序:殿堂/鍾怡雯編輯體例馬華散文史繪圖遊歷南洋:馬華散文史的起點跨越國境:文學史版圖上的杜運燮和吳進斑駁的時代光影--論蕭遙天與馬華文學史赤道的匕首與投槍--從大系的編選視野論馬華雜文馬華散文的「浪漫」傳統遮蔽的抒情--論馬華詩歌的浪漫主義傳統馬華散文的地誌書寫砂華自然寫作的在地視野與美學建構沉浸在雨水或淚水裡的魚--感傷主義者方路歷史的反面與裂縫--馬共書寫的問題研究定位與焦慮--馬華/華馬文學的問題研究本卷作者簡介

商品規格

書名 / 馬華文學批評大系: 鍾怡雯
作者 / 鍾怡雯
簡介 / 馬華文學批評大系: 鍾怡雯:《馬華文學批評大系》是為了紀念馬華文學百年而編選的一套書,時間跨度三十年(1989-2018),以長篇學術論文為主,短篇評論為輔,共收入李有成
出版社 / 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ISBN13 / 9789866594458
ISBN10 / 9866594459
EAN / 9789866594458
誠品26碼 / 2681729358009
頁數 / 294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4.8X21CM
級別 / N:無
重量(g) / 500g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書為《馬華文學批評大系》的第8卷,收錄鍾怡雯所發表的12篇有關馬華散文、新詩的論文。

試閱文字

自序 : 總序:殿堂 /鍾怡雯

  翻開方修(1922-2010)在一九七二年出版的《新馬華文文學大系(1919-1942)•理論批評》,當可讀到一個「混沌初開」、充滿活力和焦慮、社論味道十足的大評論時代。作為一個國家的馬來亞尚未誕生,在此居住的無國籍華人為了「建設南國的文藝」,為了「南國文藝底方向」,以及「南洋文藝特徵之商榷」,眾多身分不可考的文人在各大報章上抒發高見,雖然多半是「赤道上的吶喊」,但也顯示了「文藝批評在南洋社會的需求」。(本段括弧內的文字,依序為孫藝文、陳則矯、悠悠、如焚、拓哥、陳鍊青的評論文章篇名,發表於1925-30年間,皆收錄於方修《新馬華文文學大系(1919-1942)•理論批評》)
  這些「文學社論」的作者很有意思,他們真的把寫作視為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披荊斬棘,開天闢地,為南國文藝奮戰。撰寫文學社論似乎成了文人與文化人的天職。據此看來,在那個相對單純的年代,文學閱讀和評論是崇高的,在有限的報章資訊流量中,文學佔有美好的比例。
  年屆五十的方修,按照他對新馬華文文學史的架構,編排了這二十一年的新馬文學評論,總計1,104頁,以概念性的通論和議題討論的文學社論為主,透過眾人之筆,清晰的呈現了文藝思潮之興替,也保存了很多珍貴的文獻。方修花了極大的力氣來保存一個自己幾乎徹底錯過的時代(方修生於廣東潮安縣,一九三八年南來巴生港工作。一九四一年,十九歲的方修進報社擔任見習記者,那是他對文字工作的初體驗),也因此建立了完全屬於他的馬華文學版圖。沒有方修大系,馬華文學批評史恐怕得斷頭。
  苗秀(1920-1980)編選的《新馬華文文學大系(1945-1965)•理論》比方修早一年登場,選文跳過因日軍佔領而空白的兩年(1943-1944),從戰後開始編選,採單元化分輯。很巧合的,跟第一套大系同樣二十一年,單卷,669頁。兩者最大的差異有二:方修大系面對草創期的新馬文壇氣候未成,幾無大家或大作可評,故多屬綜論與高談;苗秀編大系時,中堅世代漸成氣候,亦有新人崛起,可評析的文集較前期多了些。其次,撰寫評論的作家也增加了,雖說是土法煉鐵,卻交出不少長篇幅的作家或作品專論。作家很快成為一九五○、六○年代馬華文學評論的主力,文學社論也逐步轉型為較正式的文學評論。
  二○○四年,謝川成(1958-)主編的第三套大系《馬華文學大系•評論(1965-1996)》(單卷,491頁)面世,實際收錄二十四年的評論,見證了「作家評論」到「學者論文」的過渡。這段時間還算得上文學評論的高峰期,各世代作家都有撰寫評論的能力,在方法學上略有提升,也出現少數由學者撰寫的學術論文。作家評論跟學者論文彼消此長的趨勢,隱藏其中。此一趨勢反映在比謝氏大系同年登場(略早幾個月出版)的另一部評論選集《馬華文學讀本Ⅱ:赤道回聲》(單卷,677頁),此書由陳大為(1969-)、鍾怡雯(1969-)、胡金倫(1971-)合編,時間跨度十四年(1990-2003),以學術論文為主,正式宣告馬華文學進入學術論述的年代,同時也體現了國外學者的參與。赤道形聲迴盪之處,其實是一座初步成形的馬華文學評論殿堂。
  一九九○年代後期是個轉捩點,幾個從事現代文學研究的博士生陸續畢業,以新銳學者身分投入原本乏人問津的馬華文學研究,為初試啼音的幾場超大型馬華文學國際會議添加火力,也讓馬華文學評論得以擺脫大陸學界那種降低門檻的友情評論;其次,大馬本地中文系學生開始關注馬華文學評論,再加上撰寫畢業論文的參考需求,他們希望讀到更為嚴謹的學術論文。這本內容很硬的《赤道回聲》不到兩年便銷售一空。新銳學者和年輕學子這兩股新興力量的注入,對馬華文學研究的「殿堂化」產生推波助瀾的作用。
  這四部內文合計2,941頁的選集,可視為二十世紀馬華文學評論的成果大展,或者成長史。
  殿堂化意味著評論界的質變,實乃兩刃之劍。
  自二十一世紀以來,撰寫評論的馬華作家不斷減少,最後只剩張光達(1965-)一人獨撐,其實他的評論早已學術化,根本就是一位在野的學者,其論文理當歸屬於學術殿堂。馬華作家在文學評論上的退場,無形中削弱了馬華文壇的活力,那不是《蕉風》等一兩本文學雜誌社可以力挽狂瀾的。最近幾年的馬華文壇風平浪靜,國內外有關馬華文學的學術論文產值穩定攀升,馬華文學研究的小殿堂於焉成形,令人亦喜亦憂。
  這套《馬華文學批評大系》是為了紀念馬華文學百年而編,最初完成的預選篇目是沿用《赤道回聲》的架構,分成四大冊。後來發現大部分的論文集中在少數學者身上,馬華文學評論已成為一張殿堂裡的圓桌,或許,「一人獨立成卷」的編選形式,更能突顯殿堂化的趨勢。其次,名之為「文學批評大系」,也在強調它在方法學、理論應用、批評視野上的進階,有別於前三套大系。
  這套大系以長篇學術論文為主,短篇評論為輔,從陳鵬翔(1942-)在一九八九年發表的〈寫實兼寫意〉開始選起,迄今三十年。最終編成十一卷,內文總計2,666頁,跟前四部選集的總量相去不遠。這次收錄進來的長論主要出自個人論文集、學術期刊、國際會議,短評則選自文學雜誌、副刊、電子媒體。原則上,所有入選的論文皆保留原初刊載的格式,除非作者主動表示要修訂格式,或增訂內容。總計有三分之一的論文經過作者重新增訂,不管之前曾否結集。這套大系收錄之論文,乃最完善的版本。
  以個人的論文單獨成卷,看起來像叢書,但叢書的內容由作者自定,此大系畢竟是一套實質上的選集,從選人到選文,都努力兼顧到其評論的文類、議題、方向、層面,盡可能涵蓋所有重要的議題和作家,經由主編預選,再跟作者商議後,敲定篇目。從選稿到完成校對,歷時三個月。受限於經費,以及單人成冊的篇幅門檻,遺珠難免。最後,要特別感謝馬來西亞畫家莊嘉強,為這套書設計了十一個充滿大馬風情的封面。

2019.01.05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