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老師四書札記 (含精裝+語要 盒裝版) | 誠品線上

毓老師四書札記 (含精裝+語要 盒裝版)

作者 愛新覺羅毓鋆/ 講述; 江美華/ 編註
出版社 掃葉工房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毓老師四書札記 (含精裝+語要 盒裝版):本書係一代大儒愛新覺羅毓鋆1970年代講授『四書』的隨書札記。其所使用授課書籍為啟明書局刊印、蔣伯潛《語譯廣解四書讀本》,毓老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係一代大儒愛新覺羅毓鋆1970年代講授『四書』的隨書札記。 其所使用授課書籍為啟明書局刊印、蔣伯潛《語譯廣解四書讀本》,毓老師於書本行間、天地眉批、札記,密密麻麻,以為授課要點。學生江美華徵得同意,親自抄寫一過,以便深入閱讀。2011年毓老師過世後,江美華得逢機緣,參照上課筆記,加以註解,前後歷時五年始告功成,是為第一本整理成書的毓老師眉批、札記,重要性不言可喻,是深入理解愛新覺羅毓鋆老師夏學思想的重要典籍。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愛新覺羅毓鋆(1906~2011)/講述大清開國功臣禮烈親王代善第十一世孫,世人多敬稱「毓老」而不名之。幼幼受宮廷教育,為末代皇帝溥儀伴讀;師從陳寶琛、羅振玉、柯劭、王國維、康有為、梁啟超、陳寅恪等國學大家,深習經史子集之學。1947年遭蔣介石監管,隨遷至台灣,開塾講學六十餘年,述而不作,隱而不沒;不奉民國正朔,不忘文化之本。以《易經》為體,據《春秋》公羊學為用,桃李芳菲滿天下,販夫走卒兼及廟堂首揆。一生倡「經世致用」,為四書五經、諸子百家注入了真實的生命和生機,堪稱最後一位傳統大儒。江美華/編註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總序說明論語學而第一為政第二八佾第三里仁第四公冶長第五雍也第六述而第七泰伯第八子罕第九鄉黨第十先進第十一顏淵第十二子路第十三憲問第十四衞靈公第十五季氏第十六陽貨第十七微子第十八子張第十九堯曰第二十孟子梁惠王第一公孫丑第二滕文公第三離婁第四萬章第五告子第六盡心第七大學中庸附錄大學古本後記

商品規格

書名 / 毓老師四書札記 (含精裝+語要 盒裝版)
作者 / 愛新覺羅毓鋆 講述; 江美華 編註
簡介 / 毓老師四書札記 (含精裝+語要 盒裝版):本書係一代大儒愛新覺羅毓鋆1970年代講授『四書』的隨書札記。其所使用授課書籍為啟明書局刊印、蔣伯潛《語譯廣解四書讀本》,毓老
出版社 / 掃葉工房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9699259
ISBN10 / 9869699251
EAN / 9789869699259
誠品26碼 / 2681753422004
頁數 / 596
開數 / 特16K
注音版 /
裝訂 / H:精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書是為第一本整理成書的毓老師眉批、札記,重要性不言可喻,是深入理解愛新覺羅毓鋆老師夏學思想的重要典籍。

試閱文字

導讀 : 後記
抄寫老師的四書札記,應是在民國六十八年的夏天。
我是於六十七年春天開始到黌舍上課,當時教室是老師家的客廳,位在耕莘文教院旁的巷弄裡。不多久,上課教室改到溫州街公寓的地下室。
四書一年的課於六十八年初夏結束。老師於課中偶而派令同學書寫要點於黑板上,數言可以去抄筆記。當年為求知求理解,鼓起勇氣請教老師,老師同意,於是依約定時間前往。

第一次按門鈴,沒有人開門,心想,老師您忘了哦!
再次跟老師確定時間。第二次按門鈴,沒有人在家。
第三次前去,按門鈴,有同學開門了!進了地下室,開始抄寫。抄寫時間可能是每日上午,中午離開。

老師講課採用蔣伯潛的版本,札記於行間及天地四周,小字密密麻麻,筆跡工整,即使行書草書亦字字分立。當時依據老師書寫位置抄錄,為了與課堂聽課筆記區隔,全部以紅字書寫,寫不下則另記於筆記本上。如果原筆記已有抄自課堂黑板者,或與記錄老師的講解相同,亦以紅筆標示。少數老師的字無法識讀,就依樣畫葫蘆,一旁記以問號,但不敢問老師。

那時雖然一心完整抄錄,然而書院地下室不甚方便,為求早日抄完,小字堆疊,行草並用。數十年後,自己的字,不少需拿高倍放大鏡辨認。
那段時間,究竟抄寫多少時日已不記得,不知當年開門的學長記得否?
在天德黌舍,我只是一個去上課的學生。抄寫札記期間沒見過老師,課外只見過老師兩三次,每次都是其他幾位女同學去探望老師,我樂意被領著去。老師坐在大椅子上和同學對話,我端坐一旁,沒什麼言語。
七十二年後離開台北,結束黌舍上課的日子。然而多年來,偶而經過溫州街附近,有時會繞去老師家門前,心想,老師,您安好嗎?

九十九年秋,網路上看到白培霖學長建置老師講課的網頁,曾建議請教老師,可否整理老師的眉批,打字或照像出版。
老師仙逝後兩年,白培霖學長與劉義勝學長來函討論老師札記事,於是開始打字整理,後又加註語,近五年始完成。對於老師札記的內容,無敢更動,僅做通論及釋詞的編排,說明則全部置於註中。另《論語》筆記本一本遺失,〈顏淵〉第二章以後札記應有部分闕漏。當年抄寫老師札記,從未料到幾十年後會公諸於眾,但願無違師意。

感謝同門學長的指正。此書打字及編註延宕數年,深感愧疚。抄錄與註文錯誤處,期望學長與讀者糾繆賜教,來日修訂。
曾為黌舍學生,終生感謝!終身難忘!
受業 江美華 謹記

試閱文字

內文 : 後記
抄寫老師的四書札記,應是在民國六十八年的夏天。
我是於六十七年春天開始到黌舍上課,當時教室是老師家的客廳,位在耕莘文教院旁的巷弄裡。不多久,上課教室改到溫州街公寓的地下室。
四書一年的課於六十八年初夏結束。老師於課中偶而派令同學書寫要點於黑板上,數言可以去抄筆記。當年為求知求理解,鼓起勇氣請教老師,老師同意,於是依約定時間前往。
第一次按門鈴,沒有人開門,心想,老師您忘了哦!
再次跟老師確定時間。第二次按門鈴,沒有人在家。
第三次前去,按門鈴,有同學開門了!進了地下室,開始抄寫。抄寫時間可能是每日上午,中午離開。
老師講課採用蔣伯潛的版本,札記於行間及天地四周,小字密密麻麻,筆跡工整,即使行書草書亦字字分立。當時依據老師書寫位置抄錄,為了與課堂聽課筆記區隔,全部以紅字書寫,寫不下則另記於筆記本上。如果原筆記已有抄自課堂黑板者,或與記錄老師的講解相同,亦以紅筆標示。少數老師的字無法識讀,就依樣畫葫蘆,一旁記以問號,但不敢問老師。
那時雖然一心完整抄錄,然而書院地下室不甚方便,為求早日抄完,小字堆疊,行草並用。數十年後,自己的字,不少需拿高倍放大鏡辨認。
那段時間,究竟抄寫多少時日已不記得,不知當年開門的學長記得否?
在天德黌舍,我只是一個去上課的學生。抄寫札記期間沒見過老師,課外只見過老師兩三次,每次都是其他幾位女同學去探望老師,我樂意被領著去。老師坐在大椅子上和同學對話,我端坐一旁,沒什麼言語。
七十二年後離開台北,結束黌舍上課的日子。然而多年來,偶而經過溫州街附近,有時會繞去老師家門前,心想,老師,您安好嗎?
九十九年秋,網路上看到白培霖學長建置老師講課的網頁,曾建議請教老師,可否整理老師的眉批,打字或照像出版。
老師仙逝後兩年,白培霖學長與劉義勝學長來函討論老師札記事,於是開始打字整理,後又加註語,近五年始完成。對於老師札記的內容,無敢更動,僅做通論及釋詞的編排,說明則全部置於註中。另《論語》筆記本一本遺失,〈顏淵〉第二章以後札記應有部分闕漏。當年抄寫老師札記,從未料到幾十年後會公諸於眾,但願無違師意。
感謝同門學長的指正。此書打字及編註延宕數年,深感愧疚。抄錄與註文錯誤處,期望學長與讀者糾繆賜教,來日修訂。
曾為黌舍學生,終生感謝!終身難忘!
受業 江美華 謹記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