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400-Year History of Taiwanese Economy
作者 | 吳聰敏 |
---|---|
出版社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台灣經濟四百年:台灣從荷治時期開始才有統計數字可供了解經濟發展的狀況,但是,400年來並非每一段期間都有所得成長。事實上,所得成長是從日治初期才開始。但是,經過半 |
作者 | 吳聰敏 |
---|---|
出版社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台灣經濟四百年:台灣從荷治時期開始才有統計數字可供了解經濟發展的狀況,但是,400年來並非每一段期間都有所得成長。事實上,所得成長是從日治初期才開始。但是,經過半 |
內容簡介 從1624年荷蘭人在台南建立貿易商館開始,一直到清治(1684-1895)末年,台灣是落後的傳統農業經濟。日本統治台灣之後,推動基礎建設,包括公共衛生,土地調查,與建立交通系統,啟動了現代經濟成長。二戰結束後,在國民政府的管制政策下,經濟發展又陷入停滯。美援期間(1950-1965),在美方的主導與壓力下,部分的管制鬆綁,台灣逐漸回到市場經濟體制,並在1960年代初期走上高成長之路。 台灣人所得水準在高成長期間長期持續提升,在人類歷史上極為罕見,因此被經濟學者視為奇蹟。本書說明,台灣四百年來經濟發展的軌跡驗證經濟學的觀點:自由市場的經濟制度最有利於經濟成長;而促成台灣經濟制度轉型的,是日本的殖民統治與美援。 本書作者吳聰敏是台大經濟系名譽教授,主要研究興趣是台灣長期經濟成長。
作者介紹 吳聰敏吳聰敏台灣大學經濟學系名譽教授,曾任中央銀行理事,著有《經濟學理論與實際》(與張清溪、許嘉棟、劉鶯釧合著)、《總體經濟學》、《經濟學原理》、《經濟學概論》、《致富的特權:二十年來我們為央行政策付出的代價》(與陳虹宇、李怡庭、陳旭昇合著),並與吳聰慧共同開發cwTeX排版系統。
產品目錄 1. 「現在的生活真的很好」 2. 鹿 3. 掌中明珠 4. 贌社 5. 番餉 6. 土牛溝 7. 原住民土地流失 8. 大小租 9. 「社會的一大革命」 10. 鼠疫與瘧疾 11. 縱貫鐵路 12. 糖業帝國的誕生 13. 纏足與失蹤婦女 14. 糖業帝國的沒落 15. 殖民統治與經濟成長 16. 米荒 17. 惡性物價膨脹 18. 肥料換穀 19. 美援 20. 「進口紗不如進口棉花」 21. 外匯管制 22. 八點財經措施 23. 「女工效率很高」 24. 「他們竭誠歡迎外資」 25. 供應鏈 26. 遠上寒山 27. 匯率操縱國 28. 雁行千里
書名 / | 台灣經濟四百年 |
---|---|
作者 / | 吳聰敏 |
簡介 / | 台灣經濟四百年:台灣從荷治時期開始才有統計數字可供了解經濟發展的狀況,但是,400年來並非每一段期間都有所得成長。事實上,所得成長是從日治初期才開始。但是,經過半 |
出版社 /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6267236123 |
ISBN10 / | 6267236129 |
EAN / | 9786267236123 |
誠品26碼 / | 2682334038003 |
頁數 / | 552 |
開數 / | 18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4X15.5X1CM |
級別 / | N:無 |
內文 : 1 「現在的生活真的很好」(節錄)
蔡宮慧女士是屏東縣內埔鄉客家人。1967年她從省立鳳商畢業後,到高雄加工出口區的高雄電子公司工作,負責品質管制。高雄電子公司1966年由美國飛歌(Philco)公司所設立,英文名字是General Microelectronics,主要是做電晶體與半導體封裝與測試。外資電子公司來台設組裝廠是台灣電子產品外銷的起點,蔡宮慧女士是最早期的員工之一。
蔡宮慧女士當初是高職畢業,起薪是新台幣480元。如果是初中畢業,起薪是420元;國小畢業的起薪是360元。從1967至2019年,台灣的物價上漲為6.6倍,因此,她的起薪若改以2019年的幣值計算,等於3,187元。相對的,2019年高中職畢業生的起薪是25,260元,因此,從1967到2019年,高中職畢業生的起薪增加為7.9倍。
同樣是高中職學歷,為何大約半世紀前的起薪只有今天的12.6%?或許有人會認為是物價膨脹的影響,但以上已經把1967年的起薪改為2019年的幣值計算,因此,物價膨脹的影響已排除。另外一個可能的解釋是工作時間長短。不過,在蔡宮慧女士的年代一週工作6天,現在是工作5天。因此,工作時間長短也不能解釋起薪的差異。
本書要講台灣經濟400年的故事,焦點是放在經濟成長上。經濟成長就是所得成長,以蔡宮慧女士作為1960年代晚期的代表,台灣在過去半世紀所得水準大約上漲為7.9倍,如果換算為成長率,平均年增率是4.1%。我們必須與其他國家比較,才能理解以上的數字。以菲律賓為例,1965年菲國的平均每人所得是2,603美元(2010年幣值),台灣是2,885美元,差異不大。2018年,菲律賓的所得上升為8,139美元,平均年增率是2.2%。
蔡宮慧女士在受訪時說,「現在生活真的很好,苦都苦過來了,以前是一直工作一直工作,沒有甚麼玩樂。」如果我們能在菲國找到一位與蔡女士年紀接近的女性,她也會覺得現在的生活比以前好,但對照之差異則遠不如台灣。台灣今天的年輕人也覺得自己是一直工作,不過,在蔡女士的年代,一週工作6天,現在是週休二日。另外,蔡女士「沒有甚麼玩樂」,現代人的休閒活動很多。
蔡宮慧女士在受訪時,回憶過去,比較現在,感受到生活品質的巨大改變。她可能不知道,她恰好經歷台灣有史以來經濟最快速成長的一段期間,而「現在的生活真的很好」是所得快速成長的結果。
台灣從荷治時期開始才有統計數字可供了解經濟發展的狀況,但是,400年來並非每一段期間都有所得成長。事實上,所得成長是從日治初期才開始。但是,經過半世紀的經濟成長,蔡女士在1960年代中期開始工作時仍然覺得「生活很苦」。那麼,更早以前的人怎麼過日子的?為了說明早期的經濟狀況,且容許我花一點篇幅講我父親的故事。
1.1單車上的小木箱
我的父親於1924年出生在高雄州的彌陀庄(今日的高雄市彌陀區)。小學一年級時,我祖父過世。因為家裡貧窮,祖母不讓他再上學,留在家裡照顧最小的弟弟。根據1930年的調查,台灣人的學齡男童(6–14歲)裡就學中的比率為48.9%,因此,我父親讀完一年級之後不再上學,在當時並不算特別。我父親在學校的成績不錯,他的老師還為此到家裡來拜訪,但沒有改變祖母的心意。
台灣原來的稻米品種稱為在來米。1920年代中期,蓬萊米品種開發出來,因為深受日本本土消費者喜愛,蓬萊米大量出口,價格上升;稻作農家紛紛轉作蓬萊米,所得也因此而提升。不過,我祖父沒有農地,也不是佃農,家裡經濟情況並未因此好轉。
我祖父平常的工作是到遠在屏東里港的醬油工廠工作。有空回彌陀時,他會趁機挑兩個大醬油筒回來,挨家挨戶兜售。挑著扁擔的小販在今天幾乎已看不到,我找不到1920年代扁擔小販的圖片,圖1.1是戰後初期的小販,或許呈現我祖父從里港走路回家時的景像。
我父親輟學之後,在隔鄰的雜貨店裡打雜,每個月的薪資是臺幣3圓,這大約是日治時期1932年的事。日治時期,台灣通行的貨幣稱為臺灣銀行券,簡稱為臺幣。1949年6月之後流通的貨幣稱為新臺幣。若以2019年的幣值重新計算,他每個月的薪資僅996元。
相對的,1967年高雄出口加工區(以下簡稱為加工區)國小學歷的工人起薪若以2019年的幣值計算,等於新臺幣3,347元。因此,從日治中後期的1932年到戰後初期的1967年,小學畢業生的薪水增加為3.4倍;平均年增率為3.56%。單由成長率來看,表現也不差。
不過,以上的是以蔡女士與我父親只是兩個個別的樣本,不一定能反映社會平均的狀況。在進一步說明台灣的長期經濟發展之前,且讓我再多講一點我父親的故事。
1920年底,彌陀庄的人口是581人,男生305人,女生276人,是一個貧窮的小鎮。到了1930年代中期,人口有所增加,但經濟狀況之改變應該不大。圖1.2中的兩張照片是1953年前後所拍的,雖然地點不是彌陀鄉,但大約能反映我父親小時候的生活狀況。
右邊這一張照片是農家住屋,外觀與我父親在彌陀的老家類似,破舊程度也類似。左邊小孩子吃飯的景象,與我自己小時候模糊的印象相符。從1930年代中期到1950年代初期,農村的經濟情況應該沒有太大的變化。
長期待在彌陀,我父親看不出有何出路。他的哥哥(我三伯父)在早兩年就到屏東一家布店當夥計,鼓勵我父親也到屏東去。16歲那一年(1939年)的夏天,我父親身上帶著全部的存款37圓,騎腳踏車前往屏東,與三伯父會合。
為什麼要騎腳踏車?從彌陀到屏東,可以先到岡山車站,再搭火車前往。不過,岡山到屏東的火車票價是0.72圓。搭火車要用掉全部財產的2%,顯然騎腳踏車才是正確的選擇。出發之前,我父親向雜貨店老闆要了一個木箱,綁在車上。木箱裡面裝了簡單衣物,鍋子,及兩副碗筷。一副碗筷是自己用,另一副給我三伯父。
為何要幫三伯父帶碗筷?三伯父當時在一家布店當夥計,三餐在店老闆家吃,並沒有自己的碗筷,因此,我父親特地為三伯父帶一副碗筷過來。事隔80年之後,這個裝家當的木箱竟然還在(圖1.3),上面印有“made in japan”(日本製造)三個英文字。顯然,木箱內的物品原先是日本製造的,運到彌陀出售之後,木箱被我父親載到屏東。
我父親從彌陀出發,邊騎邊問,終於抵達屏東,與三伯父會合。兄弟兩人在屏東車站右前方的市場裡,頂下一個9尺(3公尺)平方的格子攤位,賣衣服為生。這個格子攤位的權利金是100圓,我父親隨身帶到屏東的錢不夠,所幸,早兩年到屏東的三伯父,已存了一些錢。兩人的錢湊在一起,足以支付100圓的權利金。
我父親與三伯父所頂下的格子攤位,上有一個簡單的木架,放著販售的衣服與布料。以今天來看,木架就是一個簡單的,只有4隻腳的廉價書桌或餐桌。兄弟兩人白天賣衣服,晚上就睡在木架子底下。但是,木頭架子底下還要放布料存貨,米甕與炊具,兩人同時睡在底下有一點擠。有時候我父親會借用對面的賣菜攤販架子底下的空間睡覺。屏東天氣炎熱,但冬天晚上仍有寒意。有時候半夜太冷凍醒,只能做體操取暖。
大約到了1943年,台灣總督府管制經濟活動,布攤不能再營業。幸運的是,我父親申請進入屏東市民防隊,擔任文書工作。我父親雖然小學一年級之後就輟學,但他到屏東之後,賣布之餘會去上日本政府提供的補習教育,也上漢人開設的私塾,幾年之後,他已能勝任文書的工作。民防隊的月薪是40.8圓,遠高於他原先在彌陀的3圓月薪。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投降,經濟管制瓦解,兄弟兩人回到市場裡的格子攤位,重操舊業。戰後初期,許多在台日人的生活無以為繼,只好把家中用品拿出來賣。我父親每天早上大約9點出門收購日本人的衣物,11點回到格子攤位上出售,大約下午1點就全部賣光。中飯之後,我父親又外出收購舊衣服。兄弟兩人異常忙碌,但省吃儉用。到了1948年,兩人終於有能力買下一間日本人被遣返後留下的房子,台灣人習慣稱之為「日本宿舍」。
我父親與三伯父合買的日本宿舍,價值1億元。1948年的屏東,為何有如此昂貴的房子?事實上,1億元是舊臺幣。日本戰敗投降後,台灣出現惡性物價膨脹,我父親買房子之後不久,1949年6月15日省政府實施貨幣改革,發行新臺幣以取代舊臺幣,兌換率是舊臺幣4萬元換新臺幣1元。因此,我父親買的房子價值是新臺幣2,500元,以當時的經濟狀況來說,不是一筆小錢。後面的第17章會講惡性物價膨脹的故事。
從1939年身上帶著37圓離開彌陀老家,9年之後兄弟兩人能夠合力買下一間房子,可以說我父親在16歲離開彌陀,是他一生的轉捩點。我父親的故事是一個白手起家的故事,同時也是一個人力移動的故事。為了謀生,低所得地區的人會移往高所得地區。1930年代晚期,屏東的所得高於彌陀,因此,我父親到屏東謀生。
同樣的,本章前面所提到蔡宮慧女士,她的老家在屏東內埔,但畢業後到高雄加工出口區上班。很多人可能不願意離鄉背井,但這是提升所得的機會。1970年代初期,許多南部的人往北部移動,道理也相同。台灣目前有數十萬來自印尼,馬來西亞,與泰國的移工,也是同樣的道理。
最佳賣點 : 台灣人所得水準在高成長期間長期持續提升,在人類歷史上極為罕見,因此被經濟學者視為奇蹟。本書說明,台灣四百年來經濟發展的軌跡驗證經濟學的觀點:自由市場的經濟制度最有利於經濟成長;而促成台灣經濟制度轉型的,是日本的殖民統治與美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