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如是說: 生命的本質是什麼? 愛究竟有何意義? 人類永久的大哉問, 叔本華以顛覆傳統的思維來解答! | 誠品線上

叔本華如是說: 生命的本質是什麼? 愛究竟有何意義? 人類永久的大哉問, 叔本華以顛覆傳統的思維來解答!

作者 蔣耀江/ 羅烈文
出版社 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叔本華如是說: 生命的本質是什麼? 愛究竟有何意義? 人類永久的大哉問, 叔本華以顛覆傳統的思維來解答!:,佛教中云「苦」,有所謂的生之八苦,即生、老、病、死、怨憎會、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佛教中云「苦」,有所謂的生之八苦, 即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熾盛之苦, 而被視為西方哲學中悲觀主義代表,叔本華亦視人生為苦, 他審視人性對欲望的渴求,探索生命的本質、情感、生死, 顛覆世俗對愛和人性的理解,更影響了尼采、托爾斯泰等人…… 悲觀思想×生死領悟×情感慾望×自我探索 「舒適與幸福具有否定的性質,而痛苦則具有肯定的特性。」 以叔本華式的領悟,重新開始對人生價值的思索! ▎顛覆世俗價值:痛苦才是生命的本質 世人所認知的苦難和不幸皆為負面、無常的,歸納於「純屬意外」, 但人對與意志相牴觸的「不幸」異常敏感,因有所阻礙、違背, 故能馬上察覺到痛苦和難受的事,就像穿到一雙不合腳的鞋; 而對於快樂、舒適卻有些麻木,因為它們是與意志完全一致的事物, 就像人不會對身體的整體健康感到滿意,卻會有雞毛蒜皮的小煩惱, 整體來說,不幸反而才是規律中一貫存在的情況,是生命的常態, 因此在叔本華的觀點中,痛苦與不幸能引發我們的感觸, 而美好幸福卻意味著願望的消失,就像得到即意味著一物失去刺激。 「人生是在慾求予達到慾求間被消磨掉的,願望的本性即痛苦。願望一旦達成,很快便趨於飽和狀態。」 ▎對情感的否定:戀愛和婚姻是苦痛的延續 因生命即苦痛,叔本華貶斥人類產生的戀慕情感及婚姻結合, 認為這是新的生命苦痛之延續,個體的情感對物種繁衍毫無意義, 不僅如此,叔本華更提到性慾是「欲望中的欲望」,凌駕其他欲望, 因為性慾是求生意志最完整的展現和最明確的型態,是至高無上的。 「浮世欲望的滿足正如拋給乞丐的施捨,維持他活過今天,卻也延長他的苦難到明日。」 【本書特色】: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是唯意志論的開創者,提出了對生命「表象」及「意志」的論辯,其思想以「人生是苦難」的命題為出發點,被後人認為是悲觀主義的代表,對後世精神分析學及心理學都有很大的啟發,本書就其對人性、生命價值、愛恨情感、生死思考等議題進行深入地探討,與讀者分享叔本華在苦難和慾望中帶給世人的啟示。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蔣耀江 羅烈文蔣耀江,哲學系畢業,文學功底還算夠用,歷史知識還算足夠。現職自由作家,主要販賣老前輩說出來的話、做過的事。兼職社會觀察家,認為生活中充滿哲學這件事本身就很酷。 羅烈文,專職編者。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序言 卷一 人性的得失 世界相同,各人卻大異其趣 幸福與否取決於人的心態 各人素養不同,人生自然有別 人總是對痛苦異常敏感,對快樂麻木不仁 人比之動物更喜歡追逐幸福 沒有值得羨慕的人,只有值得同情的人 活在當下,當下的人生最精彩 生命本質上即是痛苦 每個人皆依其自然所賦予的素養各不相同 卷二 心靈的迷霧 榮譽只有一種間接的價值 人最難擺脫的便是名利欲 貪欲在惡德中的地位尚無確定 嫉妒讓人處在不利地位 嫉妒產生不幸和痛苦 傲慢是一種無知的行為 幻想只會折磨人的心智 心靈的寧靜是人類幸福的根基 卷三 愛與恨的苦惱 戀愛是導致失去自由的元凶 性慾是一種最強烈的慾望 並非所有的愛情都有完美的結局 欲望得到滿足,苦難得以延續 人類是欲望和需求的化身 卷四 生與死的糾纏 不同階段的人生各不相同 一切努力和欲望,皆為迷誤 人最大的恐懼來自對死亡的憂慮 對生命的強烈眷戀是愚昧的 死亡本身並不是災禍 卷五 人生的領悟 幸福只是人生的一段旅程 幸福只有在我們自身中才能發現 幸福只是假像,不幸才是真實的人生 別為俗事過度操勞 不告訴敵人的事,也別告訴朋友 友誼如同貨幣,存在正反兩面 透過容貌洞悉人的內心 了解自己是最大的福分 欠缺是正向的 附錄 叔本華生平

商品規格

書名 / 叔本華如是說: 生命的本質是什麼? 愛究竟有何意義? 人類永久的大哉問, 叔本華以顛覆傳統的思維來解答!
作者 / 蔣耀江 羅烈文
簡介 / 叔本華如是說: 生命的本質是什麼? 愛究竟有何意義? 人類永久的大哉問, 叔本華以顛覆傳統的思維來解答!:,佛教中云「苦」,有所謂的生之八苦,即生、老、病、死、怨憎會、
出版社 / 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6806117
ISBN10 / 9576806119
EAN / 9789576806117
誠品26碼 / 2682357902008
頁數 / 260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X1.4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是唯意志論的開創者,提出了對生命「表象」及「意志」的論辯,其思想以「人生是苦難」的命題為出發點,被後人認為是悲觀主義的代表,對後世精神分析學及心理學都有很大的啟發,本書就其對人性、生命價值、愛恨情感、生死思考等議題進行深入地探討,與讀者分享叔本華在苦難和慾望中帶給世人的啟示。

試閱文字

自序 : 序言

  「初識」阿圖爾.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是在十年前,在那段將青春肆意揮霍的日子裡,如果說有什麼收穫的話,或許就是和叔本華的「偶遇」了。說「偶遇」其實並不確切,準確地說應該是刻意前往「拜訪」,目的地是國家圖書館。致使我去「拜訪」的起因是從室友手裡借閱的《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書,那是叔本華早期的作品,也是讓我得以認識叔本華的媒介。後來,我便先後拜讀了他的《論自然意志》(西元1836年)、《倫理學的兩個基本問題》(西元1841年)、《人生的智慧》(西元1851年)等書,因而對叔本華的思想有了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

  叔本華是德國哲學史重要轉折的一位代表性人物,他的哲學思想是一種唯意志論主義。在他看來,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作為表象而存在的,而作為其基礎的是一種非理性的、盲目的、永動不息的、永不疲憊的欲望衝動。這種欲望衝動是一種求生存的欲望衝動,叔本華稱之為「生存意志」。

  叔本華認為生存意志的基本要求就是獲得食物以求生存、發展自身以求美好生活、占有異性以繁衍後代的意志。他認為,不僅人的軀體及其活動是生存意志的表現和創造物,而且動植物甚至無機物也是生存意志的表現和創造物。他認為宇宙的一切都是生存意志的外化或表現。他說:「意志是世界的自體,是世界的內涵,是世界的本質生命,世界上可見的現象只不過是意志的鏡子。因此,生命不可分割地伴隨著意志,有如影之隨形,有意志也就有生命、有世界。」

  作為一種哲學,叔本華的意志主義對後來哲學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是他的反理性主義。從這種生存意志出發,本來應該得出意志主宰一切的行動主義,但叔本華卻反常理而行,得出「人生是苦難」的人生觀。正因為此,有人將他的哲學思想稱為悲觀主義哲學。

  叔本華宣稱,人生是苦難的。人之所以活著,靠的是一種生存的欲望衝動,而欲望本身就是不滿足或有匱乏感,因而其結局必然是痛苦。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是一個痛苦的世界,這是叔本華人生哲學的基本出發點。在他看來,人世痛苦的根源在於人受著意志的支配和奴役。「人由意志產生意欲,由意欲產生動機,由動機產生活動」。

  人在意志的支配和奴役下無時無刻不在孜孜不倦地試圖尋找些什麼,但每一次尋找的結局無不發現自己原是與空洞共存,最後終不能不承認這個世界的存在原是一大悲劇,而世界的內涵卻全是痛苦。人的一生,在叔本華看來,是人生之苦的理解過程。在人年紀大了,飽經風霜苦楚之後才會真切地理解到人生的悲苦。「我們若再反省一下人生,人生也真是一段毫無收穫的插曲,徒然對非存在的平靜平添困擾……我們活得越久,越能清晰地看到整個人生無不是失望,甚至是一種騙局」。

  叔本華從人生的悲苦進而整個地否定人生,否定人類生存的意義。叔本華宣稱,他之所以宣揚人生的苦難,目的是要找到一個可靠的指南針來指導人生,把人們從苦海中解救出來。為此,叔本華開出了他的處世之方:告訴人們要修身養性、順應自然、隨遇而安、忘卻悲苦、克制欲望。叔本華告訴人們,要想做一個智慧的人,做一個有健全人格的人,就既要看透世界,又要善於生存。怎樣達到健全的人格呢?叔本華提出做人要有正面積極的性格、健康的體魄、爽朗的氣質、高度的才智。

  叔本華從「人生是苦難」的基本命題出發,認為人生的智慧就在於真切地理解到人性是險惡的,人生本來是一場悲劇,人世間的一切包括人們所孜孜以求的功名利祿、權力地位等等都不過是過眼雲煙、轉瞬即逝的東西,所謂幸福不過是免遭痛苦、無可奈何的生活享受而已。

  因此,在他看來,人們應該禁絕一切欲望,拋棄一切世俗的利益和要求,去除一切現實生活及現實的理想和目的,拋棄一切理性和科學的概念,以及以理性為基礎的一切道德規範而進入無我的境界。這樣,人們就可以超脫現象世界而進入成為自在之物的意志世界,也才會有自己的自由。

  儘管人生是一次苦難之旅,注定要歷經悲苦,但叔本華也給我們提供了應對之策,告訴了我們應對苦難的方法。今天,我之所以將眼光重新落到叔本華的思想上編譯本書,是因為我希望每一個人能從內心真正認清這個世界,認清自我,以達到更好的生存。基於此,我又重新對叔本華的思想進行了一番整理,最終確定了五個主題:一為人性的得失,二為心靈的迷霧,三為愛與恨的苦惱,四為生與死的糾纏,五為人生的領悟,期望從心靈層面和讀者進行最親密無間的交流。

試閱文字

內文 : 世界相同,各人卻大異其趣

  亞里斯多德將人生的幸福分成三類:一類是指從外界得來的幸福,一類是指從心靈獲得的幸福,還有一類是指從肉體得來的幸福。就我個人認為,這種區分很模糊,除了數目外並沒有指出什麼,而根據我所觀察,人命運中的不同點,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種情形:

1. 人是什麼?
  從人格一詞的廣泛意義來說,人就是人格,其中包括健康與精力、美與才性、道德品性、智慧和教育等等。

  2.人有些什麼?
  人擁有財富和他可能占有的事物。

  3.如何應對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也就是大家所知道的你在他人心目中的樣子,或者說是別人對你的評價。

  這可以從他人對你的意見、態度中看出來。他人對你的意見又從你的榮譽、名聲和身分中表現出來。

  人是什麼,或者說人的差異是自然本身賜予人的。正因為是自然本身所賜,所以它們對人生快樂與否影響之大和影響之深遠遠超過後兩類對人的影響。人擁有些什麼和如何應對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只是由人安排的結果。那些具有特權身分或出生在特權世家的人,即便是出生在帝王之家,與那些具有偉大心靈的人士相比,也只不過是為王時方為王而已;而具有偉大心靈的人,相對於他的心靈來說,則永遠是王。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最早的弟子麥闕多魯斯亦說:「從我們內心得來的快樂,遠超過自外界得來的快樂。」

  生命是否幸福的主要因素,我們存在的整個過程,在乎我們內在的生命性質是什麼,這是天經地義和人人都可以體驗到的事實。人的內在生命性質是使我們心靈滿足的直接泉源,我們整個感性、欲望和思想使我們不滿足,直接的泉源也是因為我們內在生命的性質。從另一方面來說,環境只不過對我們產生一種間接的影響而已。這就是為什麼外界事件或環境對兩個人的影響各不相同的原因。即便環境完全相同,因為每一個人的心靈並不完全合乎他周圍的環境,所以每個人都活在他自己的心靈世界裡。

  一個人能直接感悟到的,莫過於自己的觀念、感受和意欲,而外在世界的影響不過是促使我們領悟自己的觀念、感受和意欲。我們所處的世界怎樣,取決於我們以怎樣的方式來看待它。正因為此,才有「世界相同,各人卻大異其趣」的說法。

  如果你留意身邊的人,就會聽到或發現這樣的情形:有的人覺得人生枯燥乏味、了無生趣,而有的人又覺得生趣盎然、極具意義。在聽到別人經歷過頗有興味的事件時,我們每一個人也都想經歷那種事件,在描述那些事件時,自然而然地將自己的心靈落在那些事件所具有的浮泛意義中。

  某些事情對於有才能的人來說是一種極具意義的冒險,但對於凡夫俗子來說又會覺得單調乏味、毫無意義。在歌德和拜倫的詩中,有很多詩句都具有化腐朽為神奇、化平凡為偉大的力量。那些平庸的讀者們往往嫉妒詩人經歷過那麼令人愉快的事情,他們除了嫉妒外,從來不會思考是詩人強大的想像力讓其平凡的經驗變得美麗且富有情趣。

  對於某種情形,在樂觀者看來,不過是一種可笑的衝突;而在憂鬱症患者眼中,卻有可能將它當作悲劇;在生性恬淡的人眼裡,這種情形又毫無意義。所有這些都必須依賴一種事實,那就是要了解和懂得欣賞任何事物,必須具有主體和客觀事物兩個因素。主體和客觀事物的密切關係,就如同水中的氫和氧關係的密切一樣。

  在一種經驗中,客觀事物或外界因素一樣,但主體或個人對它的欣賞卻因人而異。每個人對同一客觀事物的看法都會有所不同。愚蠢之人認為世間最美好的事物也微不足道,這就如同在陰霾中看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一樣,認為並沒有什麼好值得留戀的;又像在不太好的影畫鏡中看畫,影畫鏡固然不好,但影出來的畫未必不好。說直白一點,每個人都受自己意識的限制,我們並不能直接地超出自己意識的限制而轉變成另外一個人。因此,外界的幫助對於我們來說並沒有多大用處。

  同在人生的舞臺上,有人是主宰一切的帝王,有人是出謀劃策的臣子,有人是征戰沙場的將軍、士兵等等,他們只是外在不同而已,其角色內部核心的真實性卻是相同的。大家都是可憐的演員,不管你是王侯將相還是販夫走卒,無不對自己的命運充滿了渴望和焦慮。人類的生命也是如此,每個人依身分和財富的不同而扮演著各不相同的角色,但這並非意味著大家內在生命的快樂與歡愉有什麼不同,每個人都是集憂患困厄於一身,可憐兮兮地活到生命的終點。

  每個人展現生命內涵的原因各不相同,但生命的基本性質卻是一樣的。生命強度也因人而異,但生命強度的差異絕不是為因應每個人所應扮演的角色,或者要符合他的地位和財富的多少。因為事物的發生,僅僅存在於我們的意識之中,且只是為意識而存在,意識及素養是人最重要的特質。在多數情況下,兩者的重要性遠遠超過形成意識內涵的外在環境。世界上一切的驕傲和快樂,對於愚蠢之人而言,當然顯得微不足道。愚蠢之人其遲鈍的心靈絕不能和米格爾.德.塞凡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悲慘地在監牢中寫《唐吉訶德》時的想像相比。生命客觀現實的一半存在於命運中,在不同的情況中採取不同的形式。而主觀的一半來自於我們本身,生命自始至終就是這種情況。

  因此,無論外在環境怎樣不同,每個人的生命終其一生都具有相同的性質。生命如同在一個命題上抒寫不同的內容,任何人都無法超出他的個性。任何一種動物無論在怎樣的環境下,總狹隘地限定在自然所賦予牠那種不可更改的性質中。我們努力讓自己所喜愛的對象快樂,勢必就要順著那個對象的性質,限定在它所能感受到的範圍之內。人亦是如此,我們所能夠獲得的快樂,事先就由我們的個性決定了。人的心性能力更是如此,人的心性能力決定了我們是否能夠覓取較高生命精神價值享受的能力。倘若一個人心性能力不高,又不加以外在的努力,他人或者財富是無法把他提升到人的一般快樂和幸福之上的。儘管人也具有一半獸性,但只要心性夠高,還是可以提升自己的。

  一個心性不高的人,幸福和快樂的唯一來源便是感官的刺激,這樣的人充其量過一種舒適的家庭生活,與自己的伴侶在一起俗不可耐地消磨美好時光。教育對這類人沒有絲毫作用,即便你再怎麼努力也無法擴大他的精神價值。人的最高、永恆和豐富的快樂實是他的心靈。雖然我們在年少氣盛時不太了解這一點,但事實上卻是如此。心靈的快樂主要依賴於我們心靈的能力。很明顯的是,我們的幸福很大程度上依賴我們的本性是什麼、我們的個性如何。所謂命運一般是指我們有些什麼,又或者我們的名聲怎樣。就這一點來說,我們當然可以促進我們的命運。但是,倘若我們內在的生命富有的話,我們就不會多求我們有些什麼了。另一方面,天性愚昧的人終其一生仍然是愚昧之人,即便在樂園中被智者包圍,他也難以脫離愚昧之人的個性。

  一般的經驗指出:生命中的主體因素之重要性對於人生的快樂與幸福來說,遠超過客觀因素,這可以從飢不擇食、少年與成年人不能相互為伍,到天才和聖人的生活中看出來。在諸多幸福中,人的健康勝過任何其他幸福,我們可以理直氣壯地說:一個身體健康的乞丐要比疾病纏身的國王幸福得多。平靜歡愉的氣質、快快樂樂地享受非常健全的體格、思慮清晰、生性活潑、洞徹事理、意欲溫和、心地善良,這些都不是身分與財富所能代替的。一個人最重要的不是他擁有什麼,而是他自己是什麼。當我們獨處的時候,是我們自己陪伴自己,上面所提到的這些美好的東西既沒有人能給你,也沒有人能拿走,這些東西比我們所占有的任何其他事物都重要,甚至比別人如何看我們來得重要。一個具有理性的人在獨處時,沉浸於自己的思想與遐想中,其樂無窮。然而,那些世俗的快樂,諸如遊覽、娛樂,無法讓愚昧無知的人避免煩惱。一個性格溫和優雅之人,即便是在貧乏的環境中也能怡然自得;而一個貪婪、充滿嫉妒和怨恨的人,即使他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他的生命也是悲慘的。具有常樂這種特殊個性的人,他擁有高度的理智,別人所追求的那些快樂對他來說是多餘的,甚至是一種負擔和困擾。當蘇格拉底看到許多奢侈品在販賣的時候,他不禁說道:「這個世界上有多少東西是我不需要的啊!」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我們生命快樂的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因素是我們的人格,如果沒有其他原因的話,人格是在任何環境中活動的一個不變因素。人格並不是命運可以支配的,也不是人為可以扭曲的。正因為此,人格與另兩類所描述的幸福相比,更具有絕對性價值。因此,從外部掌握人比想像的更加困難。同時,時間又進入到我們的生命中而發揮其無限的作用,我們受時間的影響,肉體和精神的支撐力將漸漸消失,唯有道德和品性才不受時間的影響。就時間所造成的毀滅性結果看,在此文當中另兩類所指的幸福,因不受時間的直接影響,在事實上就似乎優於第一類。由這兩類所得的幸福尚有其他的益處,那就是由於它們極具客觀和外在的性質,要得到它們並不難,至少每個人都可能占有它們。但是,所謂主體性就不是隨時可以得到的,主體性是與生俱在的一種微妙的權利,主體性是不變的,是不可讓與的,這對人生的命運來說是注定不變的。一個人的命運自生開始是怎樣的不能改變,怎樣的只能在已注定的生命活動線上開展自己,我們的生命如何恰像一顆行星,在什麼樣的位置就在什麼樣的位置。

  我們的生命力量所唯一能成就的事物,只不過是盡力地發揮我們可能具有的個人特質,且只有依我們的意志的作用來跟隨這些追求,尋求一種完滿性,承認可以使我們完滿的事物,和避免那些使我們不能完滿的事物。這樣一來,我們便會選擇那些最適合我們發展的職位、職業以及生活方式。

  可以想像一下,一位超級大力士因為環境需求,被迫從事某種腦力勞動工作,或者研究某種需要其他能力的工作,而他又恰恰缺乏這種能力。人如果處在這種環境下,一生都不會感覺到快樂。更為不幸的一種人是本身具有非常高的理解能力,卻缺少得到充分發揮自己才智的機會,相反去做一些無法勝任的體力勞動工作。我們應該留意這種情形,尤其是在年輕時,應避免站在能力所不能勝任的懸崖邊,或施展出多餘的能力。

  在人格項目下所描述的幸福,遠遠超過其他項目所描述的。用心維護健康和培養心靈,遠比只知道聚集財富要明智得多,但這絕不是說我們可以疏忽生活獲得必要的供給。許多富有之人之所以感覺不到快樂,是因為他們缺少真正的精神教育或是知識,結果就沒有理智活動的客觀興趣。因為人除了某些現實和自然性的需求要獲得滿足,一切財富的占有,對幸福一詞的實質意義來說,影響是較小的。事實上有時財富反而妨礙幸福,因為保存財富常給人帶來許多不可避免的懸念。然而人樂於自己富有遠超乎獲得教育的興趣,雖然人的教育對幸福的影響遠超過財富對幸福的影響,但人還是不斷地追求財富。我們看到許多人像螞蟻一樣,整天忙忙碌碌以聚集財產,除了獲取錢財外,其他便一無所知。這種人的心靈空白一片,結果對任何其他事物的影響便顯得麻木不仁。他們對理智的高度幸福無能為力,就只有沉迷在聲色犬馬中,任意揮霍,求得片刻的感官享受。如果幸運的話,他們奮鬥的結果就是獲得巨大的財富,死後留給繼承人,或者亂花一通。像這種人的人生,看來雖煞有介事和頗具重要感,實際上就和其他許多愚昧的人一樣,不過是愚昧的終其一生而已。

  因此,人自身所具有的是什麼,主要因素存在於他的幸福中。因為這是一種規則,絕大多數人盡一切力量奮鬥,想最終擺脫貧窮,那是很難獲得幸福的。這種人的心靈是空虛的,想像是遲鈍的,精神是貧乏的。所謂物以類聚,他只有和他一樣的人混在一起,放浪形骸,縱情縱欲。富有家庭的年少子弟繼承了大量的財產後,就盡情揮霍,究其原因,無非是心靈空虛,對自己的生存感到厭倦。他們的行為昭示,其外表是富有的,而內在卻是貧窮的,他唯一無望的努力便是用自己外在的財富來彌補內在的貧窮,試圖從外界獲得一切事物,結果是:一個內在貧窮的人到頭來外在也變得貧窮了。

  至於第三類與第二類比較起來,因為只是存在於別人的意見中,在性質上就較不重要了。然而每個人仍在追求名譽。另一方面,官位只有讓服務政府的人去追求,而名聲卻是由少數人所追求的。在任何情況中,名譽被視為一種無價的財寶,而名聲是一個人所能獲得的最寶貴的事物。只有愚蠢的人才會為了取得爵位而捨棄財富。這二類和第三類是一種相互關聯的因果關係。讓別人喜歡自己,不論出於什麼方式,其目的還是想得到我們所需要的。

  世界相同,每個人卻大異其趣,這和人的追求、價值觀及其心靈的差異有著緊密的連繫。有人甘願為財富而放棄精神生活的追求,最終成為財富的奴隸,使心性受到禁錮。也有人樂得清閒,做自己能做的事,即便過清苦的生活也能樂在其中,樂此不疲。每個人都根據自己獨有的個性,特立獨行,或詩意或狼狽地棲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