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飾那麼美! 臺灣原住民16族服飾文化藝術與生活美學 | 誠品線上

原飾那麼美! 臺灣原住民16族服飾文化藝術與生活美學

作者 蜜兒 (曾春滿)
出版社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原飾那麼美! 臺灣原住民16族服飾文化藝術與生活美學:,這是一本用眼睛看的原民藝術、原鄉文化完整呈現臺灣16個原住民族以傳統織繡工藝及族服、頭飾配飾來寫的族譜將祖靈文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用眼睛看的原民藝術、原鄉文化 完整呈現臺灣16個原住民族 以傳統織繡工藝及族服、頭飾配飾來寫的族譜 將祖靈文化驕傲地穿戴在身上 #微百科 #第一手田野調查 #德高望重織繡前輩破例受訪 #全面性搜集資料 #珍貴價值為最大特色及貢獻 ★ 極高難度製作:臺灣罕見同時涵蓋16族原住民族的文化美學專書,除寫作、拍攝之組合相當難遇,過程歷經坎坷,後製編輯階段出版社再循《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所建立之「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專用權」制度,向各族提出授權申請,歷經長達四個月,堪稱民間出版創舉。 ★ 感動推薦給:原鄉部落朋友、熱愛寶島土地原民文化者、設計師、視覺系達人典藏! 蜜兒回來了! 作者蜜兒(曾春滿),因學生時代參加輔仁大學「港安原住民友團」(當時稱為「港安山地友團」)而與原鄉結緣,開啟長達三十餘年對原民文化的愛戀情結,為了兌現年輕時曾許下心願,要把自己所認識的原鄉美好和部落耆老口述流傳下的原民傳統,以圖文並茂發揚光大,因此有了這本書。 從開始發想到逐一走訪分散在臺灣各地的16個原住民部落,蜜兒花了七年時間,歷盡艱難坎坷,一度深感挫折、迷惘,意外引出昔日一起在原鄉服務的港安之友,紛紛站出來為她加油打氣,並獲曾在原鄉拍過許多紀錄片的導演李竹旺相助,在困境中峰迴路轉,終於突破關卡,拍攝並記錄下最鮮活的原鄉色彩,書中特別企劃了11篇導演視角,側寫人物和一路走來的點滴見聞,見證一部原民文化,就是《原飾那麼美》! 說不盡的服飾文化和部落美學 臺灣16個原住民部落各有自己的族服及特色,多采多姿的織繡花色、圖騰與披戴配件,不僅代表部族身分地位,也有歷史文化脈絡與社會意涵,本書將之細分為服飾、首飾、織布和刺繡,琳瑯滿目的材質樣式到織繡工藝,皆為第一手田野調查和面對面採訪,內容扎實豐富,史無前例。 感恩哪!作者將本書的完成,歸功於祖靈牽引及所有深懷原鄉之情的勇士們共同牽成,珍貴圖文記錄著祖靈文化的傳承,一起來認識原鄉多麼美! 【本書特色】  服飾穿戴是給人的第一印象,尤其臺灣原住民族的傳統服飾與首飾配件獨具風格和裝飾特色,往往一襲族服穿上身,自我認同之外,更富有持續開展出屬於新時代藝術內涵與自我期許的意義。本書以四大要素為「經」彰顯此一生活美學,廣談16族為緯,每一族各有專頁,也因此提供了比較的趣味,從中可窺見各族交流文化與遷徙歷史;高難度的田野採集歷程,除凸顯了本書資料的珍貴價值,其全面性的搜集和觀點,成為本書最大的特色及貢獻。  以300多張圖文並茂微百科為基礎,另特別央請紀錄片導演做人物深度書寫;長期與部落友好的情誼使得導演獲得領域織繡前輩破例受訪,11篇達人故事更有復刻之路、傳承、如何走上時尚舞台等,無不流露真情,令人動容,是極爲珍貴的第一手報導。  蜜兒以此書回應祖靈的呼喚,勾起社團好友憶寫眷戀,意外達突破性75位熱情響應,一字一句刻劃「山是來時路」流轉於彼此生命的時代記憶;為了此一珍貴情誼的被典藏,本書另以前後「拉頁」賦予它獨立且獨特的紀念式裝幀,宛如彩蝶展飛,群舞向山林的呼喚,山是來時路,猶是──「那……」麼美! 【專文推薦】 江聰培(啤啤)/銳視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暨業成集團GIS-KY獨立董事 謝瑩貞(芊芊)/NGO國際非政府組織Member Care Ministry成員關顧事工領袖 Masalu!【〈山是來時路〉真情分享】  屏東來義鄉原住民與原鄉好友等18位 讓阿讓(黃建國)/文樂村「卡拉契莫家族」總頭目 Ljavule Abung(尤秋興)/金曲搖滾天團「動力火車」 Puljaljuyan Tjuveljevelj(趙志強)/古樓村村長 Cankim Tjaududu(陳美鈴)/滿州鄉長樂國小校長 吳金黛/金曲獎最佳專輯製作人與風潮音樂總監  輔仁大學「港安原住民友團」畢業校友等57位 本書總計收錄75位熱情響應〈山是來時路〉感性分享文。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蜜兒(曾春滿) 李竹旺蜜兒╱編著 本名:曾春滿 現任:國防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斜槓:種子花藝設計師(FB粉專-蜜種子) 緣起:編撰此書,只因深埋內心的種子發芽了,那就讓它長成小樹吧! 李竹旺╱攝影 現任:龍華科技大學文化創意與數位媒體設計系助理教授 斜槓:喜歡找故事拍故事,紀錄片創作 嗜好:每天都聽西洋搖滾樂 緣起:拍攝此書時種子已經發芽長成小樹了,一起與蜜兒、苗兒花心思把小樹育成茁壯,讓臺灣原住民16族服飾的美傳揚國際。 【封面人物】 封面人物是排灣族最北部落青山村(Cavak)公主高曉晴(Mavaliw Muni)小姐;其所穿服飾為經過三代、外婆親手縫製,有近百年歷史!過去物質缺乏,這件衣服上的繡片、貼飾、配件等皆是一點一點加進來的。老衣本來放在木箱,Muni取出來時已被蟲咬、金屬配件也生鏽,整件衣服受傷不輕;於是Muni找裁縫師進行修補與保養,還好衣服主體性完好,也讓Muni家族的老衣重製新生、如獲至寶!(更多故事與服飾圖騰特色,詳見本書第116頁) 【文獻協力】 黃士峰,國防大學政治學系碩士 楊碩恩,國防大學政治學系碩士生 陳孝誠,國防大學政治學系碩士 張琨崧,臺中教育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學士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一】原鄉情──細數部落服飾之美 【推薦序二】喧囂中的「原創美學」 【作者序】曾經許應,我會再回來! 【攝影序】尊重是文化分享的關鍵 【認識臺灣16族原住民族】 【導論】 Part 1 服飾 第一節 服飾特徵──一襲彩衣,傳達生活美學及身分認同 阿美族╱泰雅族╱排灣族╱布農族╱卑南族╱魯凱族╱鄒族╱賽夏族╱雅美(達悟)族╱邵族╱噶瑪蘭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賽德克族╱拉阿魯哇族╱卡那卡那富族 第二節 服飾技藝特色──從文獻、傳統到現代,富含社會意涵 手工織布傳統╱多元裝飾藝術╱獸皮衣製作技藝╱水藤背心(魚皮藤甲)製作技藝╱樹皮衣製作技藝 Part 2 首飾 第一節 歷史傳承──「琉璃珠」富有靈魂,傳說與稱謂也最多 深具傳統美學與象徵意涵╱強烈的遵循度與社群認同意涵 第二節 首飾特徵──一窺特有的社群制度、遷徙與文化脈絡 阿美族╱泰雅族╱排灣族╱布農族╱卑南族╱魯凱族╱鄒族╱賽夏族╱雅美(達悟)族╱邵族╱噶瑪蘭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賽德克族╱拉阿魯哇族╱卡那卡那富族 第三節 首飾特色技藝──向世人展現獨特的美感與設計 七大特色配件,傳統與現代融合運用 Part 3 織布 第一節 歷史傳承──復興傳統染織技術與織線的古老製作工法 織布機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織線的傳統製作技術 第二節 織布藝術與文化延續──透過節慶祭典,部落美學再創新 阿美族╱泛文面族群╱排灣族、魯凱族╱布農族╱卑南族╱鄒族╱賽夏族╱雅美(達悟)族╱邵族╱噶瑪蘭族 第三節 織布特色技藝──你我不盡相同,透過交流彼此學習再創新 平織╱夾織╱挑織╱斜紋織法╱菱紋織╱浮織╱緹花織法 Part 4 刺繡 第一節 歷史沿革──一針一線,將圖像美學繡進了各族的世代情感 刺繡的歷史傳承╱圖騰的特殊意涵 第二節 各族圖騰的象徵──服飾文化中,最直接的自我標記方式 阿美族╱泛文面族群╱排灣族╱布農族╱卑南族╱魯凱族╱鄒族╱賽夏族╱雅美(達悟)族╱邵族╱噶瑪蘭族╱撒奇萊雅族╱拉阿魯哇族╱卡那卡那富族 第三節 文化藝術特徵──展露社會實踐、總體的生活智慧與豐沛情感 各族服飾文化有自己的主要色譜與意涵 刺繡針法目前可歸納為19類 在哪些配飾上可見刺繡工藝之美? 部落裡仍有的刺繡文化 第四節 刺繡特色物件──不斐價值來自美感創造力與精湛的工藝 針線板╱貝珠衣 【特別企劃】文╱李竹旺 紀錄片導演視角1 泰雅族織事──尤瑪達陸、林淑莉老師技與藝的共作 紀錄片導演視角2 魯凱族織事────穿出我家的驕傲,穿出滿滿的愛 紀錄片導演視角3 噶瑪蘭族織事────原來噶瑪蘭的衣服不是只有黑白 紀錄片導演視角4 卡那卡那富族織事────新娘服、外婆的木箱、服裝秀與時尚 紀錄片導演視角5 排灣族織事──人未到、聲音先到之美,北排與南排服飾的相遇 紀錄片導演視角6 賽夏族織事────部落再傳咚咚聲,織女覓回失傳百年的技藝 紀錄片導演視角7 賽德克族織事────年近九十,張媽媽的織布人生 紀錄片導演視角8 卑南族織事──最愛花的民族,編起了花環戴頭上 紀錄片導演視角9 阿美族織事──五片流蘇裙,藍白紅三色代表太陽的光芒 紀錄片導演視角10 南澳鄉泰雅族織事──織布也織心,成為地方創生的契機 紀錄片導演視角11 魯凱族織事──當代魯凱族染織工藝家彭春林老師 【參考資料】 【出版後記】希望是一個很美、很好的起始點 【山是來時路】 拉頁

商品規格

書名 / 原飾那麼美! 臺灣原住民16族服飾文化藝術與生活美學
作者 / 蜜兒 (曾春滿)
簡介 / 原飾那麼美! 臺灣原住民16族服飾文化藝術與生活美學:,這是一本用眼睛看的原民藝術、原鄉文化完整呈現臺灣16個原住民族以傳統織繡工藝及族服、頭飾配飾來寫的族譜將祖靈文
出版社 /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9957649
ISBN10 / 9869957641
EAN / 9789869957649
誠品26碼 / 2682308710003
頁數 / 260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X17X1.5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推薦序一】

原鄉情 ─ 細數部落服飾之美

文/江聰培(啤啤)
銳視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暨業成集團GIS-KY獨立董事

一位專長是國際關係博士的大學教授,和出版全臺第一本探討臺灣原住民族十六族傳統服飾配飾專書,這兩件事之間的連結會是什麼? 這問題表面上的答案,恐怕是我這個在竹科電子產業打滾三十多年的工程師,難以理解的。

然而,如果讓我試著把記憶體的時間軸往前快轉倒帶,回到大學時期那一段的記憶區塊,在屏東來義鄉排灣部落的日子,上述問題的答案,其實是完全不言自明的。除了對原民的人與事的熱愛,可以解釋這位國際關係博士的癡狂行為外,恐怕再也找不出第二個的答案了。

本書作者曾春滿博士,是我在大學時期所參加過的社團,輔大「港安原住民友團」的學妹。在 1980 那個還是戒嚴的年代,服務性社團是眾多大學生們之滿腔熱血的最佳出口,而我和作者當年也都曾有幸參與其中。雖然每個人待在山上和社團的時間長短不一,但原住民朋友們的真誠,卻都在我們這些白浪大學生們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這些印記,並未隨著歲月而褪去,相反的,它往往是一股潛伏的力量把我們拉回部落,即便是在我們都各自歷經了人生與事業的風浪洗滌的三十年後。

出於對原鄉的熱愛,作者結合了自身長久以來的興趣,與學界多年來專業研究的手法,有系統地對臺灣原民十六族群的服裝和配飾,做了非常詳實的整理與介紹;希望能將臺灣原民傳統服飾,這塊十分能夠代表臺灣島嶼文化的瑰寶,完整地呈現在世人之前。

猶記於三年前,趁出差紐西蘭的空檔,順便造訪了其首都威靈頓當地的國家博物館。當看到了館內導覽起點,牆上的斗大畫報介紹當地原住民的遷徙,提到和臺灣原住民同屬南島語族的紐西蘭毛利人,在整個西太平洋遷徙的起源,很有可能是西元前 2500 年的臺灣時,心中真有股莫名的感動。但當時第一個直覺是,「真的嗎?因為毛利人在我心中的意象,跟我向來一直認識的臺灣原住民, 是不太一樣的啊!」但再細想,兩者形象上的差異,是很合乎邏輯的。

其中有個重要的差別,就是服飾。數千年前,當極具冒險精神的南島先民,划
著小船,航向未知又浩瀚無邊的西太平洋時,他們能隨身帶著上小船,到新世界落腳展開生活的東西極其有限。也許是芋頭地瓜等植物種子,也許是豬雞等動物牲畜,都是以「食」為主的戰略必需品;而服飾這類相關的人與物,並非是在新世界生存下來的必需,應該是不會被帶上船的。因此即便雙方可能擁有相同的 DNA,幾千年下來,也只能隔著大片的西太平洋,各自演繹出完全屬於自己族群風格的服飾,也由此更凸顯了,這些原民服飾在全球人類史上和文化史上的重要性;這些隨著時代演化更迭的服飾, 除了代表了每個族群的外在意象,更代表了族群每一個分
子內在的自我認同。

在這個網路快速攻占人心與眼睛的時代裡,到處充斥著速成卻又不盡然負責的
文章和影音,作者卻偏偏選擇了這個冷門的議題,一頭栽入了文史資料的收集,無
怨無悔地蟄伏前行多年。期間也曾略聞她遭遇到各式不同的出版上的障礙,但沒想
到曾博士還是克服了萬難,完成了這部意義重大的長作;身為她的好友和社團時的
夥伴,除了替她高興外,還多了點與有榮焉的驕傲,同時也更樂於在此,將此書推
薦給所有的讀者。如果您不是原住民,本書將引領您一覽臺灣各原住民族傳統服裝
配飾的堂奧,讓您更能知曉並欣賞臺灣這個島嶼的多元;如果您是原住民,您更值
得擁有此書,細看此書,藉以了解自己族群的服飾的獨特性,以及和其他族群的差
異,努力讓這些先人的文化寶藏得以傳承下去,不被這數十年來快速席捲世界各國
的全球化洪流給淹沒。

我還記得,作者曾在編撰此書的撞牆期,跟我聊到,她有時不免疑惑,這樣一本注定了不會暢銷大賣的書,到底意義是什麼? 我一直是這麼鼓勵她的:「我們最愛的已逝查馬克弟弟,在當年還是一個青澀的大學生時,於一個意外的場合,聽了由風潮音樂所發行的吳榮順老師的排灣傳統歌謠的 CD,從此開啟了他自己日後壯闊的排灣泰武古謠之旅,也才有了後來我們所眼見的,後續由他所帶出的整個原民界之繽紛的文藝復興。妳這本探討原民服飾的專書,就如同當年吳榮順老師收集並出版那第一張排灣傳統歌謠的冷門 CD 一樣,就算完全不賣座,只要能夠開啟了像查馬克一樣的青年學子的眼界,哪怕只有一位,就非常足夠了,這就是我認為此書最大的意義和使命。」




【推薦序二】


喧囂中的「原創美學」
文/謝瑩貞(芊芊)
NGO 國際非政府組織 Member Care Ministry 成員關顧事工領袖


走近山林,總有一種魅力讓人感到自身的渺小,感到大自然的宏偉與包容,並深深地被滋養和療癒。而數千年以來就生活在這片好山好水的臺灣原住民,更是浸潤其中,孕育出與大自然共存共榮的生活哲學,這不是一套用文字寫出來的哲理,而是將生命與之共舞所譜寫出來的山林之歌。

學生時代因緣際會,參加了輔大「港安原住民友團」(當時稱為「港安山地友團」),把我的視野從北部的都市叢林,帶入屏東來義鄉的排灣族部落。

猶記第一次看到山上朋友穿著他們的傳統服飾時,我的眼睛為之一亮,情不自禁地被這些獨特的頭飾、項鍊、服裝、綁腿……所組成的,繁複的服飾所吸引,它們是那麼完美地呈現出一種充滿生命力的「原創美學」,這種直觀的美學和山上朋友的質樸純真,及獨樹一格的「原住民幽默」彼此相呼應!我非常喜歡看到他們在慶典上穿著傳統服飾時,所展現出來的那種「天地之子」的氣場。

大學時我的主修是「織品服裝設計」,所講究的是「時尚美學」,需要敏銳的追隨世界潮流,每一年、每一季不斷的推陳出新,「時尚美學」沒有根,而是持續地製造曇花一現的驚豔!反觀原住民的「原創美學」則完全不同調,它是「有根可尋」,帶著豐厚的文化意涵,這些文化的背後是一套價值觀和信念的體系,是一種淵遠流長的傳承;而服飾作為每個族群文化象徵性表述的一部分,則世世代代被流傳下來。每當原住民朋友穿著傳統服飾,忘情地載歌載舞時,他們彷彿化身山林裡的精靈,蹦跳出最直觀的視覺震憾!

源於對「原創美學」的欣賞與珍惜,也深感原住民傳統文化正在式微中,大四時藉著上山的機會,背著單眼相機到「來義鄉」七個村去拍攝排灣族的傳統文物,記得當時村裡的老人十分珍惜地拿出祖傳的古老物件,拉著我的手滔滔不絕地訴說著部落的故事,雖然我聽不太懂,但是從那爬滿皺紋的臉上所散發出來的光采,我看到老人心中滿滿是對昔日時光的緬懷……。之後,我將所拍攝的照片加上從中研院找來的文字資料,一併集結成冊送給來義鄉公所,希望在地的田野調查能留在當地,成為「有根可尋」的傳承資料。

帶著對原鄉的濃厚情感,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北投文物館」做原住民服飾文物的展覽企劃,館藏許多珍貴的古老物件,讓我大開眼界,當時最大的熱忱和理想,是藉著一系列的專題展覽,將臺灣原住民的歷史文化介紹給同樣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期望透過理解、欣賞與尊重,帶來族群之間的和睦。那段期間,我最喜歡做導覽的工作,因為能開心地跟參觀者介紹不同族群豐厚的文化資產,並且以親身的經歷分享,這些文化孕育出一群多麼獨特可愛的原住民朋友。這份與山上的情緣,也引領我日後進入 NGO 國際非營利組織做跨文化的教育與慈惠工作,從加拿大的印地安保留區到巴勒斯坦,從蒙古大草原到土耳其……,每個民族每個文化都有它的智慧和亮點,都見證了造物主創造的獨特之美,而這個跨文化旅程的起點,是來自原鄉的啟發。

欣聞昔日「港安原住民友團」的兩位好友「蜜兒」與「苗兒」將聯手推出《原
飾那麼美》這本書,心中雀躍不已!作者曾春滿博士(蜜兒)花費了七年時間全省
走透透,藉由田野調查與多方的史料收集整理,戮力完成這本佳作,書中對於臺灣
原住民十六族群的傳統服裝、首飾、織布與刺繡,做了深入且系統性的研究探討,
實為臺灣原住民藝術文化留下珍貴的紀錄。本書由對於出版品有獨到眼光,且對品
質要求近乎龜毛的「木果文創」林慧美(苗兒)社長編輯出版,相信這兩位同樣有
著「原鄉情懷」的知性女子,將為本書的出版碰撞出耀眼的火花。

我們身處於一個充斥著各樣雜音的喧囂世界,期盼這本書引領您走進山林,走近「原創美學」,走入臺灣原住民豐富多彩的世界,欣賞與尊榮生活在這片土地上
的每個族群。

試閱文字

自序 : 【作者序】

曾經許應,我會再回來!

文/蜜兒(曾春滿)
撰於2022年台北的夏天

臺灣原住民族現今僅占人口比例百分之二,約五十萬人。面對歷史的流變,筆者有感於原住民族藝術文化遺產的珍貴史料,也將隨之流失,故期許自己戮力增補完成此一臺灣原住民族十六族的服裝藝術文化編著大業。但是,一個人的力量有多大?又有多小?大到竟然可以小眾之力,整理完成臺灣原住民族十六族服飾文化的史料;小到再怎麼努力,依舊覺得資料還不足、陳述有缺憾、撰稿有疑惑……。曾經,我以為會寫這本書只是個偶然,但完稿的今日,我明白這一步步,都是山林的切切召喚。或許是輔仁大學四年年輕歲月中,隨著「港安原住民友團」(當時稱為「港安山地友團」)到屏東來義鄉時,曾經許應了我會再回來,回來探望,也回來團聚,而被祖靈揀選埋下了種子,在我完成了艱困的學術升等磨練之後,這顆種子在心中發芽了,慢慢地牽引我回到原鄉,回到應許之地,展開另一場更艱難的「尋根之旅」!

輔仁大學醒新社的「港安原住民友團」,曾經是一艘承載著青年學子想要
「服務」社會與回饋族群的夢想號。我們每年利用寒暑假前進屏東來義鄉做課
業輔導、家庭探訪、舉辦各種交流活動。一次次的行前與會後密集籌備與反思
檢討,期盼透過團員之間彼此想法的激盪與創意,讓「服務」原鄉部落的單純
心願開出一朵朵希望的小花。港安的團員們是一群尋夢者也是築夢者,老骨頭
帶著年輕的小骨頭,代代相傳持續探訪來義鄉,於是上山不再僅是「服務」而
是「回鄉」。畢業了、出國了、戀愛了、成家了、立業了,原鄉的呼喚似乎都
不曾停歇,再遠、再久、再忙都要抽空回山上一趟,這幾乎成為我們港安人滾
滾紅塵中的小小心願;因為,曾經我們以為是要去學習付出的「服務」夢,感
受到與接受到的,卻是再也化不開的族人之愛。

七年的撰稿期間,我幾乎迷路、挫折,不想再前進了;但是親愛的祖靈總是安排深懷原鄉之情的勇士們,協助我走出困境,如今終於安然抵達目的地,我感恩落淚,輕聲致謝。於是,我邀請曾經一起到過來義鄉的港安團員、一起參與文稿協作的舊雨新知、一起相愛的族人們,提筆寫下他們對山林、對部落的情感。這本書,我們一起獻給原鄉!謝謝願意打開這本書的您們,歡迎大家真心收藏。不是因為它有多好看、多有趣;而是因為,它是一顆住民族藝術文化的種子,期待日後也在您的心中生根發芽,一代傳一代!

【攝影序】


尊重是文化分享的關鍵!

文/李竹旺


《原飾那麼美》這本書的產生是先有蜜兒(曾春滿教授)的文字,苗兒(林慧美小姐)出版前的整合,因緣際會在朋友的引薦下才有我後來的加入,換言之,書的架構與文字內容早已確定,希望我後面圖片的拍攝可以加點分數,於是本書的鐵三角「蜜苗旺」就此成立。

跑部落屈指一算已三十年,我看了不少原住民的文獻與書,在政大傳院的碩士論文題目也跟原住民文化有關,想寫一本臺灣原住民的書很早就有這個念頭,也只有想的念頭而遲遲不敢下筆,還好蜜兒、苗兒找上了我,讓我有機會一起完成出版我心目中原住民書籍的心願。

認識原住民其實有一點汗顏,1992 年 10 月我接了一個案子到臺東南王部落,準備 12 月文化祭多媒體的放映,這是我生平第一次到部落,當時三十而立的我對臺灣原住民認識卻非常有限,我看到林清美老師為部落文化忙進忙出,看到清美老師的弟弟一沙鷗(林豪勳)躺在床上,僅能用嘴咬著一根竹子,敲著鍵盤寫文字、創作卑南族的古調,看到他們為族群的用心,身為漢人的我真有點慚愧!反過來看卑南族文化是這麼的特殊,因此啟開了我認識原民文化的一扇窗!

這些年勤跑臺灣原住民部落,更因為要出《原飾那麼美》的關係,為拍攝各族的服飾,十六族我全島都跑遍至少兩趟以上,在這個過程中我深知臺灣原住民是屬於南島語系,在浩瀚的太平洋及印度洋這麼多的島嶼上,有 3.8 億人都有著相同的語言系統,也是世界上分布最廣的語言家族;臺灣原住民雖然只是其一,但若要以臺灣原鄉論(Out of Taiwan)的可能推測,至少臺灣原住民的文化探討與價值是有很大的探討空間。基於此,身為臺灣島嶼的一分子應有的反思及作為,就格外的重要了。

放眼南島語系這麼龐大的族群,如何讓外界能辨識出臺灣原住民呢?如果以符號學來說,族服是最快也是最準的辨認方法;每一族群的族服就是一個符號,人類最會使用的就是符號,每一個符號都有它的意義,因為符號是人去定義而後產生意義,有意義就需要去認識,了解之後就可以說明。《原飾那麼美》就是在解釋每一個族群的符號,每一個族群的族服都有典故,因為人會進化,我們的族服也在進化中;臺灣原住民這半世紀的服飾變化是很大的,《原飾那麼美》是近年所採集的服飾,不論文字或圖片依然遵照該族群符號的精神去撰寫與拍攝,也許會有一點小差異,但絕不會失去它的原味與應有的精神。

以《原飾那麼美》這本書我們簡單來分析,蜜兒以她多年在服飾上的專研,將臺灣原住民服飾做系統的分類撰寫並清楚說明之,而我是攝影師直接與該文化被拍攝的原民朋友接觸,這個過程的產生是建立在情感之上,我跟原民朋友都希望所拍攝的能有一定的品質呈現,彼此共創也彼此期待,甚至接觸的過程還可能聽到好聽又感人的故事,因此後來增加了「紀錄片導演的視角」,以報導的方式寫出拍攝過程中深刻的感受,而我也朝著感性的文字來書寫。

服飾是表徵、是符號,它有美好的意義可以跟著生活文化向國際傳揚,全世界都在面臨少數族群文化的流失;臺灣目前至少有十六族原住民族,服飾只是其中一項物質,還有更多物質與非物質需要傳統智慧創作保護,因此從 2007 年立法院三讀,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實施辦法於2015年公告並施行。本書也遵照相關之規定向各族群或部落預先提出申請,申請過程中有很多的感觸;身為文化的愛護者與推動者誠心希望,臺灣原住民文化在主管機關與傳產專屬部落申請人的保護下,以希望能促進原住民族的發展而言,大家都很有心,但是文化最擔心的是受到申請的過程與過度的保護等局限,文化如果變得無人聞問那就太可惜了!如何能讓更多人分享才是我們社會之福!尊重是文化分享的關鍵!

希望是一個很美、很好的起始點

苗兒(林慧美)/木果文創

「為何想要出書呢?」這是一句可以簡答,卻有申論空間的問話,也是我跟作者在第一次見面時必定會請問的,我想確定作者是否很清楚自己「初心不會改變」,因為唯有心比「鐵志」不撼動,遇到任何變數和編務的長期繁瑣與求證,才能笑笑以對關關過,迎接化為甘飴的書卷,坐看雲起時~

但蜜兒的回答,卻是我從未聽過的!

彷彿是有一股向天神聖祈求的能量,注入她骨子裡,輕柔呢喃聲聲的「相信」;在後製編書的這四年,雖然有幾度她想放棄,但只要我再一次問起,蜜兒似乎總是回到最初,依然氣定神閒地悠悠吐露:「苗兒,我想,是祖靈在召喚我……!」

蜜兒大學念西班牙語系,我念大眾傳播系新聞組,我們因輔大「港安原住民友團」而結緣,印象中這位學姊仍停留在雙眸慧黠、說話處處機鋒,總能說學逗唱得讓臺下人笑得合不攏嘴~

再見面,已是匆匆三十幾年過去……

2018 年 12 月 1 日,我永遠記得這一天所有到場的朋友!木果的創業作《跟
著無國界醫師走進世界廚房》作者賴醫師的新書分享會,因為陰錯陽差而升等到誠品信義旗艦店六樓的視聽室――這可是有近二百個位置的超大廳(O.S. 坐不滿一半怎麼辦)!港安朋友聽到我的呼救後,一個牽動一個到場了二十幾人,學長也訂來花團錦簇做足場面,當晚幾乎滿座,空氣裡沸騰著高分貝談笑聲,至今難忘~

不管到哪,總是情義相挺、一事到底,沒有屆別和當年分屬哪一個村落之差,這是港安人的熱血!而蜜兒,也在這之中……當晚,我收到她寫了一本跟原住民有關的書的訊息,想出版;還有一張印有政治系副教授的名片。

從那天開始,便有一條「讓我實在太好奇了」的隱形線牽繫起彼此,隨著蜜兒回到那個初始地,回到充滿了理想、還沒被汙染(開玩笑說社會是個染缸)的時間點――單純心思地喜歡山林及率真的原民朋友與文化,如信仰一般以「社會服務」實踐青春熾熱――回到那個洋溢著熱情的「港安年代」。

原來,蜜兒寫書的起心動念只是為了協助師長的專案,壓根兒跟教職無關,她
之所以在忙碌的學術日常之外,毅然樂意肩起這困難的挑戰,無怨無悔,全是因為
來自於她的深深相信:「祖靈是有揀選的!」――相信早在三十幾年前,祖靈就把
一顆喚作「蜜兒」的種子安排到了山上,而這顆種子將透過這本書,回到來時路。

還記得,社團裡有這麼一闕詞代代相傳著,也是團員們幾乎都能朗朗上口的――〈走近她 悸動是你 迴盪我 是山 山是來時路 來時淡入 何曾淡出〉,據說是來自初始幾屆廣告系才子學長的偶發之作。是啊,「何曾淡出」!各自畢業走上不同人生路的每個團員,人生登的豈止一座山,唯不管上巔峰或處低谷,微光徐行或榮光閃耀,記憶裡總有浮光隱現,提醒我們,落腳時要記得曾經有那麼一座山,它位在驕陽熾熱南臺灣屏東縣來義鄉的大武山林,這座山教給了我們要有同理心,以熱情面向社會,不忘初衷;這座山標記著時代的靈魂,具有不可取代的意義,更不會因為時間久遠了而讓我們記憶抹滅~

也因此,進入編輯後期,蜜兒提出想留頁面邀請港安人來書寫點滴時,我是秒
懂的,最後這一哩路,她仍選擇回到那山,回到「山是來時路」上彼此分享的喜悅;而過去七年來的心情周折和所有的辛苦,似乎也都成全在此了――

曾經,她想簡單些,卻因為網路免費分享的空間不足所以作罷;
曾經,她決定在木果自費出版了,卻仍擔心資料型書寫沒有賣相;
曾經,照片因為原民法「智慧創作專用權」和肖像權的規範,難以一一釐清,
她幾度想放棄出版……

而結果是――
紀錄片導演李竹旺老師加入三人行,疫情期間無數次往返十六族部落;導演是
天使,為蜜兒的願望點畫出一張張富有人文視角的攝影作品,加寫了十一篇人物專
訪,以與部落三十幾年的交誼編織起人情經緯線,每一篇都令人動容。

結果是――
蜜兒自費出版 1000 本,其中 200 本請託導演回饋給各部落、100 本致贈
並感謝導演,未來銷售所得的版稅,蜜兒要再全數轉捐原民部落;為此,木果
很樂意以加印 500 本做為響應,同時為這本書可預期的影響力,賦予無限的希
望。

趕在付梓前最後一刻,終於完成這篇一直覺得不甚好寫的後記(也完成蜜
兒的交託:「妳是一定要寫一篇的!」);行文至此,同時也想起她曾對我說
的:「我是個路人,很高興有妳開了這扇門,本來覺得這些資料會關起來或亂
丟了……這門是妳開的。」而,這正也是我想對蜜兒說的。每一位作者都會帶
給我不同的視窗,蜜兒開啟的卻是一扇大門,它牽引出不僅七十五位港安社友
與原民朋友的舊情綿綿,拉頁裡每一個字寫的無不是真心與曾經,如此的盛會,
我衷心地合十感謝;這扇門更開向了無數的助緣――最熱心、也笑稱是最貴工
讀生的啤董,回到老家翻篋找舊照片的芊芊,為周神父代筆〈山是來時路〉前
言的雙媽老師,提醒我請專業審訂的伊伊,向部落邀得重量級分享文的水媽、
蘋兒、噹噹,及用心為這本書操刀設計的士淵、主寫網路精彩特色的媒體前輩
蕙蒙,謝謝各位!您們都是本書的天使呀~

最後,再一次謝謝蜜兒,我很榮幸能以出版圓滿您的願。「我也相信,
祖靈保佑著我們,為這塊土地,為這本書的守護!」而讀者您,雖然大部分不
是港安之友,但相信也有著和我們同樣的心情――一直以來,我們心裡的「原
鄉」,不單指原住民,而是一開始就在島上生活的一群人,是吧!?
這本書如果是一把鑰匙,希望它是一個很美、很好的起始點。

試閱文字

內文 : 導論
「原住民藝術」泛指尚未受到現代文明生活所完全支配的傳統藝術文化,也是指少數民族透過自我認同的價值觀,所持續發展的生活藝術與創作展現。臺灣原住民族沒有文字資產,主要是依靠保存下來的族語與祭典儀式,以口述傳說的方式,解釋各種圖騰符號的意涵並且將之運用在所穿著的傳統服飾、配件與生活物品上,藉此來追思古老部落的樣貌與傳承逐漸消逝的珍貴文化資產。

前言
十六族原住民族有其獨特的祭典與歷史想像,例如:布農族每年四月的射耳祭(以箭射獸耳禱求獵穫豐收)與每年十一、十二月的小米祭;泰雅族有播種祭、祖靈祭;賽夏族每二年的農曆十月舉辦矮靈祭,每十年則擴大舉辦一次;雅美(達悟)族是臺灣唯一的海洋原住民族,每年三到六月有飛魚祭與下水祭;排灣族則有五年祭、毛蟹祭、祖靈祭、小米收穫祭(或稱豐年祭)等;鄒族有戰祭、收穫祭,其中南鄒族相信祖靈依附在收藏的貝珠中,因此有子貝祭;邵族有豐年祭、狩獵祭、播種祭、拜鰻祭(是邵族從狩獵文化轉為魚撈文化的見證)。

泛文面族群
泛文面族群包括泰雅族、太魯閣族、賽德克族等三族,主要圖騰紋樣,都是單一的菱形紋,這些圖案象徵的是祖靈之眼,故稱具有保護作用;反而背部的圖案使用較複雜的花紋,據稱可藉此阻嚇惡靈(utux)。
總體而言,泛文面族群的圖騰大都是以菱形紋樣為基礎,再加以變化。傳統圖紋包括有幾何圖形、卐字形紋、OX 形紋、線條形紋等等。因為,菱形紋在泛文面族群有眼睛之意,而眼睛代表祖先的靈魂,衣飾上刺繡的菱形所組合而成的各種紋飾,即代表著無數祖靈的護佑,人在死後靈魂因此可安然走過彩虹橋,到達靈界與祖先相聚。但因泛文面族群擅長織布,刺繡僅是衣飾上的少數點綴。


紀錄片導演視角5
排灣族織事──人未到、聲音先到之美

青山村(Cavak)是排灣族最北的一個部落,接受本文拍攝的是青山公主高曉晴(Mavaliw Muni)小姐。她所穿的服飾經過了三代、是外婆親手縫製的,算一算穿在她身上的衣服快百年了!可是現場拍攝的時候並不覺得舊,原因是 Muni 接手後非常的珍惜,因為它不僅有紀念價值而且很有意義,Muni 知道過去物質缺乏,這件衣服上的繡片、貼飾、配件等都是一點一點加進來的。這件老衣本來是放在木箱,Muni拿出來時已被蟲咬、金屬配件也生鏽了,整件衣服受傷不輕;於是 Muni 去找裁縫師進行修補與保養,還好衣服的主體性完好,也讓 Muni 家族的老衣重製新生、如獲至寶!

撒奇萊雅族
撒奇萊雅族的傳統飾物因為多已遺失,族人們於正名後積極復刻文物,以土金色為族群的主色,並以刺竹及眼淚珠為圖騰,表示不忘故土的決心以及族群遷徙的辛酸。 男女頭飾均以凝血色為底色,男子頭飾與背袋(文化袋,又稱情人袋)上的三角形圖紋,代表原居住地奇萊山上的三角石神話故事,與犧牲、奉獻、貞潔的三種精神,金色串珠代表財富。


紀錄片導演視角7
賽德克族織事──年近九十,張媽媽的織布人生

張媽媽漢名張胡愛妹(族名 Bakan Nawi),1934 年生於南投縣仁愛鄉都達村平和部落,張媽媽的織布故事有如過去原住民婦女織布的人生。在張媽媽的那個年代七歲就要開始學編織帶,跟誰學呢?(略)
十六歲那年張媽媽用平織完成了第一件織品 ──大的蓋被,接著就跟媽媽學更難一點的挑織,十八歲張媽媽終於學會米粒織,至於菱形織的祖靈之眼則是未來的織學。最重要的十八歲是少女準備嫁妝的時候,在婚前不僅要學會多種織布的技法,還要織出許多的布料與被蓋,有了這些嫁妝不僅提升了社會地位,也讓父母可以有信心的對外提親,年輕貌美的張媽媽早已是被暗戀的對象而不自知……


拉阿魯哇族
拉阿魯哇族人擅長狩獵,精於揉皮技術,多以山羊皮或山羌皮揉製皮衣、皮
帽及皮褲。男子盛裝時頭戴山羊皮帽,帽子前緣鑲有貝殼、帽頂則縫有五根羽毛, 其排列為左右各兩根老鷹羽毛,中間插有一根白色的帝雉尾巴羽毛。女子傳統頭飾則多以頭巾纏髮,再插上以公雞羽毛製作的髮髻做為裝飾,以紀念該族神話中,公雞曾幫助族人與太陽神談判成功而來的傳說典故。


紀錄片導演視角3
噶瑪蘭族織事──原來噶瑪蘭的衣服 ,不是只有黑白
加禮宛戰役後的百年香蕉絲工藝仍然沒有斷過,當時 1965 年阮昌銳教授在東海岸調查,噶瑪蘭族人遍及花東的鄉鎮村莊有二十二個之多,二百二十五戶、一千二百八十九人,這足以說明族人雖然散居,但是不忘本也沒受到阿美族影響的還有這麼多人!沒想到 1968 年濱海公路臺 11 線開通後,新社族人及婦女都往外發展,因此原本還存有的香蕉絲文化變得無人聞問,工業大量生產的服飾與廉價的織品快速的取代了手工製品!
1987 年香蕉絲終顯生機,日本學者與商人慕名來到了新社要購買香蕉絲織品,
由於受到國外的重視,因此這個刺點由外而內也引發了新社內部的反思,應該要恢復香蕉絲的文化!

邵族
邵族以織縫「達戈紋」的織錦聞名而被清代的史料所記載,傳統達戈紋是麻線(或樹皮)加上狗毛織成的布匹,之後轉為採用較容易取得的棉毛等線材。比較特別的是,在日治時期的卲族男性胸袋前的織錦,亦曾出現與他族文化採借的「八角星形紋」。

「琉璃珠」富有靈魂,傳說與稱謂也最多
目前,古琉璃珠多數保存在魯凱族和排灣族的部落中,琉璃珠不僅可說是魯凱族和排灣族的傳家之寶,也是社會地位的象徵,更是婚禮的貴重聘物。此外,魯凱族和排灣族人咸認為琉璃珠富有靈魂,是具有神聖意涵的裝飾品,所以平時不輕易示人。


紀錄片導演視角1
泰雅族織事──尤瑪達陸、林淑莉老師技與藝的共作

泰雅族有句老話是這麼說:「就算亂,只要找到線頭、找到活結就不會亂。」
織布本身就是一個極其繁複的傳統工序,織布的每一個過程都少不了耐心和細心,尤瑪與淑莉老師這麼多年就是因為對土地的愛,在祖靈的感召下重現了臺灣原住民織布的價值;尤瑪說織布不僅是古老技藝的再現,更織出了當代的意義,這些有意義的纖維織品都是很有心一針一線、一縷一絲所創造出來的,本文深深期待尤瑪與淑莉老師下一個十年又會有什麼樣的共作?

鄒族
鄒族男子首飾中的一大特色即是裝飾有精美貝串的背帶與配飾,由於鄒族的主要生活區域以山林為主,要到達海岸必須翻山越嶺並且穿過異族的部落,所以鄒族男子若能到達海邊取得貝殼做為飾品,將蒐集的貝類串成貝串,除了美觀之外,更成為武勇的象徵,也因此鄒族早期只有頭目和勇士可以將貝珠、貝殼裝飾在皮帽上。

紀錄片導演視角1
卡那卡那富族織事──新娘服、外婆的木箱、服裝秀與時尚

卡那卡那富族是目前臺灣原住民十六族最後正名的族群,正名的時間是2014年 6月26日,過去卡族與拉阿魯哇族被稱之為「南鄒」,時隔那麼久才被外界看見,當然我們更好奇的是,被隱埋這麼久的族服是怎麼找回來的,必然會有一段歷程!
(略)2013、2014 年卡那卡那富族終於有機會找到舞臺露臉了!國內非常知名的森 林之心「色舞繞服裝秀」,Apu'u 與多位部落女性穿著自己的族服走在伸展臺,向世人宣告,卡那卡那富族的衣服是這麼的美!當現場觀眾的掌聲響起,臺下的長輩以及臺上的部落婦女都激動得流下眼淚!Apu'u 說這不是結論,這個結論還在變 動中,我們還要找回更多的服飾與配件,我們要繼續的把衣服找回來!

賽夏族
賽夏族與居住鄰近的泰雅族一樣,沒有顯著的刺繡文化,但是迄今仍保有相當卓越的織布技術。世人對「賽夏族的服飾」第一個印象就是「與泰雅族極為相似」,但其實,賽夏族的服飾大多織有「卐」字形的花紋,這是傳統的泰雅族織物中所沒有的。賽夏族婦女們擅長在織布機上織出色彩鮮豔的夾織布料,以及在布料上以各種花紋如菱形紋、三角形紋、四方形紋、卐字形紋、十字形紋、日字形紋和線條形紋等進行挑織。


紀錄片導演視角8
卑南族織事──最愛花的民族,編起了花環戴頭上

有這麼一首歌〈穿上彩虹衣〉,第一段歌詞是這麼寫著:「你那衣服真漂亮,虹彩的布上繡滿了紅藍綠白的樣,有花有草奔騰著獸」。穿上卑南族的衣服,頭上都會戴著花環,因為卑南族有被稱之為「美麗的花環民族」,換言之,花是卑南族服飾不可或缺的元素!

太魯閣族
太魯閣族人出席祭典等重要日子時,會盛裝打扮將整套手工的飾物與配件一一展現出來,全身的配件都被視為是個人擁有的珍寶。(略)早期的飾品主要運用獸牙、獸骨、貝珠、貝板、竹管、薏米珠等天然材料製作;晚期則透過以物易物等方式取得鈕扣、塑膠珠、亮片、毛線、銅鈴等漢人常用的首飾材料,並應用這些材料創作出各種亮眼的裝飾品。


紀錄片導演視角9
阿美族織事──五片流蘇裙,藍白紅三色代表太陽的光芒

阿美族是臺灣原住民最大的族群,阿美族服飾因地域的不同而有差別,最明顯的花蓮阿美與臺東阿美就完全不同,花蓮阿美又因地方之不同而又有一點差異,假如我們看到五片流蘇裙就可以斷定它是馬太鞍。
(略)馬太鞍與太巴塱男生服飾都有片裙,但是一看就知大不同。太巴塱是短裙,跟臺東阿美很相似都是黑色,裙的下緣有縫貼繡,有紋飾的部分會綁在腰的右後方,圍布呈右上左下傾斜方式穿著,男生擺動姿勢自然流露腿部
的肌肉美。

雅美(達悟)族魚皮藤甲
水藤背心(魚皮藤甲)製作技藝臺灣原住民族服飾中所獨有的水藤頭盔以及水藤背心(戰甲),是雅美(達悟)族男性的傳統盛服,水藤背心雖然叫戰甲,但並非用於真實的戰鬥場合,主要是在喪葬、祭典、驅邪、辟靈時所穿著的特殊服裝。其材料是以水藤為襯底編製而成,其上再縫綴鯙科魚皮,故又稱魚皮盔甲或魚皮藤甲。

紀錄片導演視角2
魯凱族織事──穿出我家的驕傲,穿出滿滿的愛

過去大家生活都不容易,每個家庭為了表示還有能力,都會想方設法製作服
飾;魯凱族的衣服裝飾喜歡串珠珠,因為這可以減少繡製所花費的手工,而且在衣服的邊邊縫上珠珠既好看又立體,再搭上紅黃綠的配色更是鮮艷好看。
誌紜的家族也不例外,喜歡別出心裁設計有特色的紋飾,誌紜的阿嬤早年就
會採用黑色以外的顏色製作衣服,例如紫色、綠色。有意思的是誌紜阿嬤對漢人的龍很有興趣,她憑著印象加上創意將龍繡在緞綢絨布上……(略)

布農族
布農族的圖騰紋飾主要有曲折形紋、山形紋、菱形紋、方形紋、十字形紋、蹄形紋及橫條形紋等。其中,蹄形紋是希望男子在山上打獵時跑得比山羊、山羌還要快;菱形紋則是要族人時時記得過去曾經和百步蛇是好朋友。此外,布農族男子長衣背後最大的特色,就是裝飾有「百紋競艷」的花紋,這道模仿百步蛇背部紋樣的寬邊棋盤式菱形紋,據說就是由百步蛇鱗紋得到的靈感,仿蛇鱗創造出來的華麗圖紋。不過,布農族習以織片製成男子服飾上的亮點,刺繡工法則多表現於女子頭飾及衣服的滾邊上。


紀錄片導演視角11
魯凱族織事──當代魯凱族染織工藝家:彭春林老師
春林老師的生活創意工房在屏東縣內埔鄉的水門,每天往返青葉部落。我們都知道魯凱族有兩項技藝,一是石雕,二是織繡,石雕在霧臺鄉已經發展了一段時間。青葉部落目前對外以藝術村的名號自許,因此織繡有一定不能失傳的壓力,因此春林老師這些年研發的有織布、染布、服裝、包包、繩編、竹編、籐編等創作,為的是要推展部落的文化特色;他以一位魯凱族人的身分不停的思考與創作,經由作品傳達出現代原住民的一個想法,也希望能累積更多相同理念的部落人士,將織繡文化的藝術價值繼續的發揚光大,並能帶起青葉進入產業經濟、帶動部落的觀光,不久的未來到青葉藝術村走走就會看到讓您耳目一新的織繡文創!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這是一本用眼睛看的原民藝術、原鄉文化
完整呈現臺灣16個原住民族
以傳統織繡工藝及族服、頭飾配飾來寫的族譜
將祖靈文化驕傲地穿戴在身上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