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口述歷史學會會刊 第九期: 記錄聲音的歷史 (改版第三期) | 誠品線上

Histories as Recorded in Personal Voices, Annual of Taiwan Oral History Society, 2018

作者 陳儀深/ 等
出版社 正港資訊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臺灣口述歷史學會會刊 第九期: 記錄聲音的歷史 (改版第三期):摘錄自《【第五屆】理事長的話》…經過2017年12月出版「改版第二期」,現在2018年12月出版的是第三期,漸漸有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摘錄自《【第五屆】理事長的話》… 經過 2017 年 12 月出 版「改版第二期」, 現在 2018 年 12 月 出版的是第三期,漸漸有點傳統、有些特色了,一方面它延續過去(作為會內刊物必需的)活動報導和團體會員動態,主要的篇幅則是留給各方來的口述史稿件,今年夏天甚至有來自中國的稿件(只是經審查之後因體例、篇幅的落差難以修改而退稿)。可以看出來,除了我們會員自己的作品,很多是來自東華大學、政治大學的學生,研習營的學員,以及花蓮慈濟的志工所投來的稿子。本刊的內容除了口述歷史的理論與實際,訪問紀錄的性質涵蓋政治受難、臺籍老兵、地方耆老、宗教與慈善活動、美術音樂 專業者、教育界人士等等,既然是開放的園地,就沒有預設的領域。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陳儀深等人臺灣口述歷史學會前身為中華民國口述歷史學會,成立於2009年8月29日,2013年8月25日第三屆第一次會員大會通過更改為現名。本會之設立、更名與其他運作事宜,均依法報請主管機關內政部核備。本會為非營利社會團體,設立宗旨在於結合國內外相關學者、地方文史工作者及學術團體機構,促進有關口述歷史之製作、應用與研究。本會之任務如下:一、推動全民寫歷史與教育推廣工作。二、結合國內外之口述歷史工作者,以達學術交流之目的。三、鼓勵及協助青年學者從事有關口述歷史之學術工作。四、收集並整理有關口述歷史之文字影音資料。五、舉辦有關口述歷史之研討會、演講會等學術活動。六、接受(辦理)個人、團體、政府機關委託之口述歷史訪問計畫。林東璟、曾冠傑/編者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第五屆理事長的話】【口述歷史訪問紀錄】黃 瑩先生訪問紀錄葉綠娜女士訪問紀錄葉金鏗先生訪問紀錄黃炳錕先生訪問紀錄吳水雲先生訪問紀錄朴東燮先生訪問紀錄蔡炳火先生訪問紀錄【口述歷史研究論文】「說」難以言說(Saying the unspeakable)的白色恐怖記憶什麼是口述歷史?與相關文類及訪問方法的比較【團體會員動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宜蘭縣史館臺北市立文獻館新北市政府文化局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商品規格

書名 / 臺灣口述歷史學會會刊 第九期: 記錄聲音的歷史 (改版第三期)
作者 / 陳儀深 等
簡介 / 臺灣口述歷史學會會刊 第九期: 記錄聲音的歷史 (改版第三期):摘錄自《【第五屆】理事長的話》…經過2017年12月出版「改版第二期」,現在2018年12月出版的是第三期,漸漸有
出版社 / 正港資訊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9009744
ISBN10 / 9869009743
EAN / 9789869009744
誠品26碼 / 2681733347006
頁數 / 332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臺灣口述歷史學會會刊以刊登口述歷史訪問稿件、研究論文為主,兼報導學會會務活動,以及本會團體會員動態。《記錄聲音的歷史》長期接受口述歷史稿件,作者不限本會會員,歡迎各界踴躍投稿。

試閱文字

內文 : 摘錄〈黃瑩先生訪問紀錄〉

擔任助教期間,我負責專寫歌詞,因為當時作詞人才少,我因為小時候有點古典詩詞、戲曲的底子,就被派去寫詞。最有名的「九條好漢在一班」就是那時寫的,不過這是我最沒文采的一首作品,卻是傳唱最久、最紅的,因為當時要給那些不識字的老兵唱,不能寫得文謅謅,我是負責作詞,我的同班同學李健作曲。現在一班好像改成十一人,所以我的歌被改成「英雄好漢在一班」,不過總覺得「英雄好漢」不如「九條好漢」來得剛勁有力!那個時期的創作還有「夜襲」、「我有一枝槍」也是和李健合作的,另外也有和作曲家林聲翕合作歌詠台灣風光的作品像是「山旅之歌」、「海峽漁歌」,和台灣作曲家張炫文合作「山海戀歌」、「海峽的明月」等等。
那時住在香港的作曲家林聲翕、黃友棣,作詞家韋瀚章經常從香港到台灣,我就拜這三人為師,向林聲翕學對位;向黃友棣學調式和聲;向韋瀚章學作詞。為了多充實紮實的中國文學底子,我晚上又去唸書了,讀得是「淡江文理學院」中文系夜間部,主要修美學、聲韻學。白天上班,晚上唸書,我還記得每天一下班就趕緊騎著我的腳踏車趕到北投車站,搭小火車到台北車站,然後再轉搭 15 路公車到金華街淡江大學夜間部,很辛苦讀了四年總算熬到畢業了。所以我求學的歷程不像你們大學、碩士、博士一路讀上去,我等於是念了兩次大學。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