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看臺灣歷史 | 誠品線上

大陸看臺灣歷史

作者 趙國明
出版社 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大陸看臺灣歷史:臺灣和大陸的經濟改革均發力於1970年代末,分別由蔣經國和鄧小平這兩位莫斯科中山大學的同班同學強力發動。其結果是兩地同時走上了現代化的道路,真可謂「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臺灣和大陸的經濟改革均發力於1970年代末,分別由蔣經國和鄧小平這兩位莫斯科中山大學的同班同學強力發動。其結果是兩地同時走上了現代化的道路,真可謂「復道行空」,殊途同歸。由於兩岸資訊的逐漸開放,人們對這一時期臺灣所發生的大事的瞭解也越來越多。甚至有書刊對臺灣百姓的生活、心態做全景式的勾描。 關於臺灣,關於臺灣的歷史,我們究竟瞭解多少?這不僅是我們應該關注的話題,同時也是大陸人們迫切想瞭解的事。我們有些人(包括個別學術界人士)認為,臺灣的歷史開始於荷蘭入侵以後,在此之前稱為史前時期。先不提這種說法是否科學,對於臺灣的過往歷史,我們是否也會有「不識廬山」的困惑呢? 在平常的閱讀中,你總會撞上一些曾在臺灣留下華麗符號的人、事。比如「三七五減租」;比如一介書生鄭成功如何歷盡磨難,淬煉成鋼;比如郭懷一杯酒激志抗荷人;比如元世祖、隋煬帝、孫權指點臺灣海圖;比如臺灣最後一次與大陸分離,以及臺灣曾經生存過一群黑矮人等。這些精彩有益的故事就像桃花源前的溪水,引領你走入一個廣闊的境地,走進一個個陌生而又驚奇的生活畫卷。 有關臺灣的書很多,大多數是就一個時期的人、事或考古進行研究介紹。而利用考古成果進行梳理,再配以近體詩詞的敘述形式,這樣的詩話文本是本書的一大特色。 本書的體例和特點是:用近體詩來介紹、感受臺灣從古到今的一些人物和大事。每一首(組)詩下面對應一篇獨立的文章,作為相關人和事的詳細介紹。採取這種互動搭配的形式,旨在於註譯之外,集中交代相關背景和人物細節。也許這樣更有利於讀者理解詩意。 關於臺灣各個不同時期的劃分,本書綜合了兩岸歷史學家不同的劃分方法,將臺灣歷史劃分為七個歷史時期。為便於讀者參照,在敘述前兩個歷史時期時,我在每篇文章的標題旁都註明其所對應的中國歷代王朝。另外,為便於敘述,第三時期表述為「荷蘭、西班牙侵占時期」。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趙國明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作者的話推薦序趙國明《大陸看臺灣歷史》序推介一部新式臺灣史詩情畫意識臺灣第一章 無紀年時代(公元230年前)--海洋族群在匯聚在初墾,打造臺灣人特有的精神第一節 遠古時期臺灣風物一、導言:山海秀結話寶島二、「浮福建」--造化的威力三、住在海底的「海峽人」四、臺灣少數民族祖先從哪裡來第二節 新石器時代臺灣風物一、謎一樣的「大坌坑」二、四千六百年前那場殘酷的浪漫第三節 夏商時代臺灣風物一、東夷人遷臺二、生活的大師三、「營埔人」在行動第四節 周朝時臺灣風物一、海上越人二、縱谷裡的驚豔三、勾踐外越接澎湖四、越王浮海與夜光螺第五節 秦漢時期臺灣風物一、徐福屬下的另類嘉南二、閩越王孫的漂泊三、十三行爛鐵釘第二章 臺灣紀年時代的開啟(公元230年到1604年)--沿海民眾拓展生存空間,中原王朝謀求行使主權第一節 三國時臺灣風物一、衛溫率兵赴夷洲及其命運二、將軍沈瑩首記臺灣三、夷洲風情意如何第二節 兩晉南北朝時臺灣風物一、孫恩盧循起義波及臺灣二、流落臺灣的劍第三節 隋朝時臺灣風物一、喜愛砍人頭的琉球人二、隋煬帝發兵征琉球第四節 唐宋時期臺灣風物一、詩人族長首墾澎湖二、侵擾及分屯第五節 元朝時臺灣風物一、元帝經略臺澎二、汪大淵記述臺澎第六節 明朝時臺灣風物一、風口浪尖的「福爾摩沙」二、奔向臺灣的漢族流民三、被忽略的民族英雄--沈有容四、第一篇剿倭「戰地紀實」--陳第與《東番記》第三章 西荷侵占及初步大開發時期(1604年到1661年)--西荷奴役體系逐漸崩潰,臺人民族意識首次亮相第一節 爭奪澎湖階段一、沈有容一罵收荷軍二、西勢東漸蓄謀臺灣三、荷軍再侵澎湖遇抵抗四、明軍再驅逐荷蘭第二節 西荷分據臺灣階段一、「開臺王」顏思齊二、殖民者分占臺灣三、西班牙人擴張受阻四、鄭芝龍的「三反」或「五反」五、日本海盜火拚荷蘭人六、招降鄭芝龍,粉碎荷蘭夢七、麻豆社起義第三節 荷蘭獨占臺灣階段一、荷軍驅逐西班牙人二、荷蘭人的稅有多重三、郭懷一起義四、鄭成功謀收臺灣第四章 收復後至歸統時期(1661年到1683年)--按照傳統文化經營臺灣,堅守明朝正朔以求克復第一節 鄭成功經略臺灣一、鄭成功收復臺灣二、鄭成功神祕死因第二節 文功武治一、「臥龍」陳永華二、孤膽將領--江勝與邱輝三、「臺灣孔子」沈光文第三節 關於鄭經一、鄭經的荒唐與繼志二、鄭經打敗荷蘭「出海王」第四節 統一臺灣一、鄭經的煙霧彈二、「先王之志不可墜」三、羞於剃髮,三談破裂四、把痛苦交與酒色五、臺灣最後主動提和議六、澎湖大戰七、兩岸首次統一第五節 平臺功臣一、爭議施琅二、「破肚總兵」藍理三、功臣亦叛將,奉令殺少主四、「平臺策士」一計收萬兵第五章 歸政統一時期(1683年到1895年)--不斷調整政策以防分裂,官民聯手對抗外侮侵犯第一節 固臺政策及臺民起義一、軍政牽制固臺灣二、吳球、劉卻在諸羅舉義三、「鴨母王」朱一貴反清四、林爽文起義--以反貪的名義第二節 族群的崛起及融合一、臺東崛起卑南王二、族群爭鬥與融合第三節 勝敗榮辱兩件事一、姚瑩擊敗英艦二、牡丹社事件背後第四節 清廷的臺灣政策及臺灣近代化功臣一、從渡海巡臺到臺灣建省二、沈葆楨保臺、治臺三、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第五節 臺民抗擊日軍一、臺灣一割怒天下二、成立地方抗日救亡政權三、抗擊侵略者四、黑旗軍首領劉永福五、春愁難遣丘逢甲六、英雄徐驤:我願死戰不生還第六章 日據時期(1895年到1945年)--堅持抗日鬥爭五十整年,對祖國的認同發自內心第一節 「前七年」武裝起義階段一、黑旗軍將領林大北首義二、俠客賴乾刺殺日方第一高官三、抗日三猛--「獅虎貓」第二節 「後八年」武裝起義階段一、蔡清琳聯手山地少數民族起義二、黃花崗英雄赴臺起義三、熱血警察余清芳舉義四、山地英雄們的絕頂起義第三節 非武裝抗日階段一、林獻堂開啟非武裝抗日運動二、蔣渭水因反日十餘次坐牢三、把根留住--連橫寫《臺灣通史》第四節 堅持抗戰到勝利一、二等公民的長夜二、霧社起義--高山少數民族的一次強烈反擊三、臺灣義勇軍的作為四、臺灣青年反戰暴動五、臺灣祕密抗日行動六、臺灣光復,點亮被壓抑五十年的喜悅第七章 戰後時期(1945年至今)--自強不息迎來民主時代,放棄隔絕共謀兩岸發展第一節 退守臺灣初期一、香煙點燃「二二八」事件二、政治高壓下的快速重建三、1950年白色恐怖四、反對獨裁的雷震事件五、1950年海峽風雲六、臺灣「土改」--耕者有其田七、經濟搭上特快列車第二節 共識「一個中國」一、首次臺海危機與「和平解放」口號二、戰後國共首次密談及其中止三、炮打金門--國共反美的雙簧戲四、祕密特使轉達和平統一方案五、蔣介石再拒「兩個中國」陰謀六、國共第三輪密談終成遺憾第三節 西式民主運動一、政治開放中的陰影二、《大學》雜誌事件--政治革新第一呼三、中壢風雲--許信良的努力四、美麗島事件--在野派的叫板五、江南事件--名記者的硬骨頭第四節 親情的呼喚一、于右任的渴望二、老兵王錫爵駕機歸來三、臺灣老兵的鄉愁四、大陸民航包機首日飛臺五、兩岸實現「三通」後記附錄百年臺灣詠懷主要參考文獻

商品規格

書名 / 大陸看臺灣歷史
作者 / 趙國明
簡介 / 大陸看臺灣歷史:臺灣和大陸的經濟改革均發力於1970年代末,分別由蔣經國和鄧小平這兩位莫斯科中山大學的同班同學強力發動。其結果是兩地同時走上了現代化的道路,真可謂「
出版社 / 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7356536
ISBN10 / 9577356532
EAN / 9789577356536
誠品26碼 / 2681723502002
頁數 / 413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7X23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推薦序


趙國明《大陸看臺灣歷史》序

張海鵬

史學界對於臺灣歷史的關注正在加溫,臺灣史著作也在陸續出版。近些年我讀到過的臺灣歷史著作,就通史類說,舉例而言,有廈門大學陳孔立教授主編的《臺灣歷史綱要》(九州圖書出版社),有中央民族大學張崇根著《臺灣四百年前史》(九州出版社),有臺灣學者宋光宇著《臺灣史》(人民出版社),還有臺灣學者戚嘉林著《臺灣史》(海南出版社)。這幾本都是很不錯的有關臺灣歷史的學術著作。我和陶文釗教授也合作主持了一本比較普及一點的《臺灣簡史》和一本學術專著《臺灣史稿》的編撰,前者已在南京鳳凰出版社出版,後者即將付梓,準備提請讀者批評。
當然,海內外出版的臺灣歷史著作不止以上羅列的這幾本。讀過這些著作,我們會發現,除了對某些具體的歷史事實有不同認識外,在如何看待臺灣歷史的基本線索等若干重大問題上,存在著極為原則的分歧。一種意見認為,臺灣只有四百年歷史,史明的《臺灣四百年史》是一個範本,我們常常聽到一些人說臺灣四百年史,就是以此為本;也有人說臺灣歷史是荷蘭人開闢的,「福爾摩沙」是臺灣歷史的開始,2003年春臺北故宮展出的「美麗的福爾摩沙」,就是這種史觀的反映。還有一種見解,是杜正勝主持臺灣教育工作時制定的中學歷史教科書編寫大綱,以所謂「同心圓」理論為指導,突出臺灣的所謂主體性,把中國當作外國,所謂孫中山是外國人,這些觀點都是儘量把臺灣歷史與中國歷史分割開來。
另一種意見認為,大陸閩粵沿海人民自古就是開發臺灣的功臣。歷史上最早開發臺灣的人,或者說臺灣最早的居民,是大陸閩粵沿海人民和來自菲律賓等地的南島人。陳壽編著《三國志》載,早在荷蘭人來到臺灣一千六百年前,即東吳黃龍二年(公元230年),東吳衛溫、諸葛直奉命率軍來到夷洲(學者一般認為這個夷洲就是臺灣),軍事行動雖然只有一年(「軍行經歲」),卻因水土不適、疾疫纏身而返。這是有歷史記載以來中國官方第一次派出官員到臺灣。過了幾十年,東吳丹陽太守沈瑩撰寫《臨海水土異物誌》,準確描繪了夷洲的地理方位和風土人情。這是歷史上臺灣地區的風土人情第一次被記諸歷史。這些記載否定了臺灣歷史只有四百年的說法,否定了所謂美麗之島——「福爾摩沙」是由葡萄牙人發現的謬說。本文開始列舉的那幾本臺灣史,都是持這樣的觀點。
分析以上不同學術觀點的臺灣歷史著作,我們可以發現,前一種是「臺獨」論者;後一種是一個中國論者。主張一個中國論者是從最基本的歷史事實出發,全面地歷史地看問題;主張「臺獨」論者,是截取歷史事實中的一個局部,歪曲了臺灣歷史的基本性質,不是歷史主義的態度。這種史觀,不僅在現實實踐上是不可取的,在學術上也是不可取的。
我面前擺著的這本臺灣史著作,是青年作者趙國明(荒芒)的作品,題名為《大陸看臺灣歷史》,是一部對祖國寶島的歷史充滿了激情的書。作者是一個媒體人,報紙專欄作家,出版過長篇小說和近體詩集,很有成就。作者又是史學訓練出身,在從事媒體業務、文學創作的同時,下工夫蒐集有關臺灣歷史的資料,懷著對臺灣和臺灣歷史的熱愛,撰寫出這樣一部融史學與文學於一體的臺灣史書。作者自稱這本書「融詩歌之美、史料梳理於一體,利用考古最新成果及鮮為人知的歷史檔案,介紹臺灣歷史中最真實、最重要的人和事」。筆者讀過書稿後,深然其說。作者在章節開頭和行文中,結合歷史故事,創作了大量詩歌,題寫了章節的說明,配上了圖畫,讀者可不要誤解本書是文學作品。本書確是一本史書,是一部剪裁得體、有史料根據,參考了眾多臺灣史著作,有個人歷史眼光和判斷,配以詩歌、散文和圖畫的新型史書。在這裡,詩歌、散文和圖畫,平添了史書的文學之美,能夠吸引讀者眼球,吸引讀者讀下去,本質的東西是史學的真實、史學的判斷,是講述真實的臺灣歷史。
我懷著深深的興趣讀過此書,深感專業歷史學者的歷史著作,守於嚴謹,而缺少文採,使讀者有枯燥之感。本書作者兼有文學和史學修養,史學書兼有文學特色,可以說,這是史學著作走向大眾的一種好的形式。謹特向讀者推薦,希望讀者喜歡這本書,透過這本書,瞭解臺灣的真實歷史,喜歡寶島——臺灣。

推介一部新式臺灣史

張景旭
恰逢兩岸關係開創和平發展新局面之際,趙國明(荒芒)先生撰寫的《大陸看臺灣歷史》一書和讀者見面了。本書是一部用詩話體風格介紹臺灣古今歷史的開拓性著作;是一部力圖融知識性、藝術性和可讀性於一體的歷史著作。本書的出版發行,必將對人們瞭解臺灣發揮應有的積極作用。
學術著作往往是嚴肅的、枯燥的。有關臺灣的歷史著作尤其如此。究其原因,學者們更多地關注論證和考證的細節,而輕忽故事的經營,更別提詩歌這一純文學因素的加入和領銜。《大陸看臺灣歷史》一書就是這樣一部探索詩意表達的新式文本,是一部將古今中外的歷史資料、考古發現、分析推理和近體詩融會貫通的通史類著述。
這本書裡有許多的「新」。
一是定位新。該書是首部史料詳實而又別開生面的臺灣全史素描。
臺灣史上有文字記載的,近代明鄭之後較多,早期《三國志》、《隋書》等史冊中有一些片段,而遠古夏商以前更是難尋歷史的蹤影。這就需要根據史料和最近考古發現去反推、去梳理,因此文本的敘述要大量地關乎出處以及辨偽,否則會面臨內行人士和讀者的質疑,而這些東西太多又會影響可讀性。《大陸看臺灣歷史》一書則在梳理史料和考古成果時較好地關照了敘述方式,用推理的形象故事和通俗而又詩意的敘述,以中國歷朝作為參照的時間坐標,以片段的方式亮出該時代的聲音和容貌,讓臺灣的遠古「復活」、還原。
就以第一章中的《住在海底的「海峽人」》和《四千六百年前那場殘酷的浪漫》二文為例。作者並未糾纏於考古新發現,而是結合這些遺址文明的文化特徵,著重敘述了兩個淒美而感人的愛情故事,而愛情故事又不是目的,是為了介紹遠古人群的桃花源式的生活場景和精神風貌。住在海底的「海峽人」,與峻美的山水、各種動物和諧共處,卻又在滅頂的水災來臨時,表現了無私奉獻的精神。而那場殘酷的浪漫,以對一個殉情女子的行為的肯定,表現人類對於群婚制的厭惡和對甜美婚姻的歌頌。
又如第二章《衛溫率兵赴夷洲及其命運》一文。《三國志》中有關衛溫赴臺的描述很簡單。對於東吳艦隊的構成、赴臺灣的登陸點、軍隊活動,以及抓壯丁的原因都未介紹,而該文卻根據考古發現,為我們描繪了一個相對細緻的復原圖,一個相對完整的渡海故事。
總之,書稿中的歷史資料比較豐富且新,而考古發現更是本書的一個亮點,以及故事、想像的支點。有了史實的權威性,以及詩歌和詩意的表達,使得該書介於史書和故事書之間,它比一些臺灣通史類著作更平易,比《我們臺灣這些年》更權威、嚴肅。
二是主線清晰而新穎。透過一個主線來貫穿整個臺灣的歷史,而每一章又是這一主線的不同側重點。這一條主線就是「臺灣人民的性格和精神的源頭,臺灣人民與大陸的精神的聯繫」。
臺灣的歷史事件和人物浩如煙海,如何取捨,如何減裁,一定要有個標準。標準不同,文本的內容、價值以及史實的判斷也不同。例如,書中把從衛溫赴臺到明末之前的這一段歷史的主線定為:「沿海民眾拓展生存空間,中原王朝謀求行使主權」,這是準確而可信的。臺灣與大陸一峽之隔,且先住民大都是從大陸而來,作為開疆拓土的古代中國王朝,尋求文化上的拓展和聯繫,是當時的通常做法。
西荷據臺時期和日本據臺時期的主線,則分別側重在「臺灣人民民族意識的首次亮相」和「堅持抗戰,堅守民族意識」上;對於明鄭時代、清統時代,主線的側重點分別放在用中華傳統文化理念來經營臺灣、防止臺灣分裂上;而二戰以後的臺灣的主線,則定在爭取民主,促進和平統一上。
明晰而新穎的主線抓住了臺灣歷史的魂,也增添了本文的條理性。
三是觀點新。新的觀點貫穿在書中,比比皆是,不僅文章中有,就連詩歌中也有大量的獨家觀點。
對於許多歷史事件中存在的空白點,或是重大事件留下的謎團,作者敢於提出自己的觀點和判斷。比如,作者對徐福船隊被颱風吹散,部分船隻來到臺灣的論證,很有新意:作者對照《史記》與舊時日本僧人留學中國時的口述實錄,發現了船隊出發時和到達日本時人數上的差距,得出至少有一大半的「振男女」散落在海中諸島。
書中還重新評價鄭成功父子:鄭成功不是完人,治軍嚴苛,巨壓之下易怒激變;鄭經並非一無是處的割據者,他是驅荷的英雄,也算是明朝的孤臣,他任用陳永華,對提升臺灣的經濟文化,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再比如,對蔣氏父子在臺灣的評價,既客觀地介紹了其在臺灣的高壓統治,又肯定了他們對於堅持與維護一個中國原則所做出的不懈努力;而對於其在臺灣恢復經濟、實現騰飛的一系列做法,則是持高度褒揚的態度。真正做到了用唯物主義的方法來分析歷史。
書中近體詩則是作者集中闡發觀點的又一載體。比如,在介紹于右任登高望大陸時,作者的詩中寫道:「天長存靉靆,日久化甘霖。」論及施琅率水師與鄭軍進行澎湖決戰,雙方將士各有死傷時,作者有詩議之:「……古今同理論,白骨讓藍圖。」此觀點既有對生命消逝的悲憫,又含著對歷史規律的感慨。 像這樣觀點鮮明又詩意盎然的詩句,書中俯拾皆是。
作者懷著甘為「祖國和平統一促進派及架橋人」的滿腔熱忱,憑藉自身的學術專長,兀自經年,在穿越永遠沒有盡頭的時空隧道之中,從若有若無、似隱似現的歷史陳跡中不斷有所驚喜、有所發現,不斷地對史料有所搜討考辨。最終以「蚍蜉撼樹,螞蟻啃骨頭」的精神,創作了有關臺灣的詩詞五百餘首(書中選其二百首),人物、事件一百三十餘篇;該書利用考古最新成果及鮮為人知的歷史檔案,再現了不同時期臺灣風雲變幻的一個側面,勾勒出臺灣人民熱愛臺灣、開發臺灣、保衛臺灣的歷史軌跡。這種愛國意識和民族精神是中國必將走向復興統一的強大動力。共同的血脈和文化,共同的中華民族的復興遠景,把兩岸同胞緊緊地聯繫在一起。
新的時代,新的氣象,新的理念,新的創造。我願意向讀者推介這本書。

詩情畫意識臺灣

楊金亭

這是出自青年作家之手的關於臺灣歷史的一部作品。如作者所提示的,本書雖然以「臺灣歷史中最敏感、最重要的問題」為表現對象,它卻不是一部通常的臺灣史或地方誌的著作。這是因為,它所涉及的有關上述內容,是透過「融詩歌之美、史料梳理與手記於一體」,用詩詞和文章的形式來完成的。因此,它應當是一部關於臺灣歷史、現實題材的文學創作,以詩歌和散文的形式來講述臺灣。不論是從文學與歷史,還是從文體建設層面來說,本書都有著開拓性的創新意義。
當然,任何創新都是在繼承前人遺產的基礎上進行的。《大陸看臺灣歷史》的文本,在我們三千年的文學史上雖無先例可循,但還是可以找到與之有關的參照系的。首先,古往今來的文人多是詩、文、史兼擅的大家,他們的文史著作中,多有詩意的閃光。如司馬遷的《史記》被魯迅稱為「無韻之離騷」;而杜甫「安史之亂」以後的詩作,則被後人稱為「詩史」。這個傳統,影響到文體的發展,便是自宋代開始,詩詞便逐漸進入了小說領域。據魯迅《中國小說史略》說,這些話本的文章「是各以詩起,次入正文,又以詩結,總是一段一段的有詩為證。」不過這種夾雜在說話中的詩詞,除引用前人的現成之作外,說話人自撰的詩詞,則多是平平應景之作,談不上詩詞品味的。至於文人創作的小說,如四大名著,藉著詩詞,以增強小說藝術感染力的地方,也時有所見。其中,只有曹雪芹的《紅樓夢》中代人物吟詠性情之作,真正達到了詩詞美的極致境界。很可惜,這種詩文相得益彰、很有民族特色的小說,在五四新文學運動以後產生的現當代小說創作中,早已絕跡了。
荒芒(趙國明)的《大陸看臺灣歷史》,對上述「話本」或「小說」中詩文並用的文體,無疑是在有選擇地承傳的基礎上,做出的一種全新的文本創新。所謂承傳,是書中有詩詞有話的形式與「話本」結構相似。其中的詩已不是那種「說書人」隨口而出的「詩曰」或「有詩為證」的泛泛應景之作,而是作者有感於臺灣歷史規定情境下的人文、自然和風物而創作出的言志抒情的詩篇。其中不少佳作,已具有了臧克家大師所強調的「思想新、感情新、語言新」,是具有「舊體新詩」品格的當代詩詞了。至於書中「話」的部分,則已經揚棄了話本中說話人的交代敘述語言,而代之以記事、抒情的散文話語。以這樣的詩詞、散文「話臺灣」的歷史,不論從文學還是史學角度來說,都應當是文本的創新;而且是一次難度很大的開拓性的文本創新實踐。如果作者沒有對臺灣歷史文化豐富的積累,沒有對詩詞和散文藝術規律的深刻把握,是很難駕馭這種詩文相互為用的文本,較好地完成這部頗具規模的《大陸看臺灣歷史》的。所幸,這位文壇新人是詩人,又是作家,他的新舊體詩和小說創作實踐,已足以使他悟出並把握了詩與文在藝術表現層面上的分野。
清人吳喬對同樣源於生活的詩與文的藝術區別,曾有過一個很形象的比喻:同一種米可以做飯,也可以釀酒,正如同樣的內涵可以寫文,也可以作詩。「文之辭達,詩之辭婉……文之措辭必副乎意,猶飯之不變米形,啖之則飽也。詩之措辭不必副乎意,猶酒之盡變米形,飲之則醉也……」(《圍爐詩話》卷一)荒芒以詩詞、散文組合的文本《大陸看臺灣歷史》,之所以成功,就表現藝術而言,便是得力於作者對詩文兩種文學形式各自藝術優長的體悟和把握。即以「飯不變米形」、「措辭必副乎意」的散文記敘、描述臺灣歷史文化風物的本真,而以「酒形質盡變」、「措辭不必副乎意」的詩詞,言志抒情,表現臺灣的人文精神,使兩者虛實互補,相得益彰。作者化通俗歷史讀物的寫作為歷史題材的文藝創作,較好地完成了這部雅俗共賞的普及臺灣歷史知識的書稿。
書中收入了作者以臺灣歷史文化風物為題材創作出的眾多近體格律詩,運用了五七言絕句、律詩、排律、詞等多種形式。題材之大、時空之廣、聲韻之新,在當前的詩詞創作中,都是獨一無二的探索性的創新之作。既然是探索創新之作,在思想和藝術統一上所達到的完美和諧程度,還有這樣那樣的不盡如人意之處,想來是可以理解的;難得的是,作為一名詩人的探索創新,他已從當下詩詞創作中存在的公式化、概念化的「非詩」和泥古復古的「死詩」兩大誤區中脫穎而出,為當代詩壇奉獻出一部「與時代同步,用自己的聲音,為人民歌唱」的、具有臺灣詩史價值的詩作。如果說,書中文章所表現的是臺灣的物質文明史,那麼,這些詩詞所表現的則是臺灣人民的精神文明史。有了這樣的分工,才使得詩稿與文章各自得到了「合目的性」的審美發揮,進而使本書取得了「文本知識性、文學性、趣味性」相結合的可讀性效果。
這裡提到的「自己的聲音」,則是一個作者走向成熟的標誌。有了自己的聲音,詩中便有了詩人自己,有了在詩人生命中流淌的個性話語,即古人所說的「詩家語」——「生命留痕化作詩」。18世紀俄羅斯文學大師屠格涅夫有言:「在任何天才身上最重要的東西,卻是我想稱之謂自己的聲音的東西。」(《文藝美字辭典·文藝個性》212頁)在這裡,我引用了這位大師的話,當然不是證明我所談論的這位青年詩人的作品已經是天才之作,只是說明《大陸看臺灣歷史》這部書中,一系列詠懷臺灣古蹟、歌唱或評論臺灣現狀的詩中,確已有了不少以個性鮮明的「詩家語」創作出的有詩味、有新意且合律的詩篇。閱讀這個全新文本中的詩詞文章,可以讓讀者在詩情話意的審美感受中,認識和領略臺灣的過去、今天和明天。這或許就是《大陸看臺灣歷史》的旨歸所在。
一篇讀後感,拉雜寫來,意猶未盡,且仿效本書體式,賦得小詩一首作結,兼與作者、讀者交流。
何堪佳節倍思親,
潮來潮去望月輪。
盼得三通歸一統,
詩成恃史佐評論。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臺灣和大陸的經濟改革均發力於1970年代末,分別由蔣經國和鄧小平這兩位莫斯科中山大學的同班同學強力發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