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團、思潮、媒體: 臺灣文學的發展脈絡
作者 | 張羽 |
---|---|
出版社 | 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社團、思潮、媒體: 臺灣文學的發展脈絡:臺灣在近代史上是從一個蠻荒化外之地,歷經列強攘奪敷易人手,直至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才正式納入中國版圖。明鄭時期有陳永華 |
作者 | 張羽 |
---|---|
出版社 | 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社團、思潮、媒體: 臺灣文學的發展脈絡:臺灣在近代史上是從一個蠻荒化外之地,歷經列強攘奪敷易人手,直至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才正式納入中國版圖。明鄭時期有陳永華 |
內容簡介 臺灣在近代史上是從一個蠻荒化外之地,歷經列強攘奪敷易人手,直至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才正式納入中國版圖。明鄭時期有陳永華的文教措施初試啼聲,清朝二百多年的統治,漢文化隨著移民而進入臺灣,文治教化之功才漸漸顯著。不管是明鄭時期或是清朝治理時期,居于生活與文化的核心因素,即是儒家思想;換言之,儒家思想是臺灣社會的價值系統,它支配著生活、倫理、教育、風俗習慣等種種文化層面,雖然在明鄭與清朝統治時期之學風有異取舍不同,但仍然是孔門儒學的道統及傳承。 儒家由孔子發其端,諸子繼其余緒,由一私家之學而至西漢武帝時獲得獨尊地位而成唯一之欽定學派,扮演了文治教化的功能,這種教化功能的傳播是透過兩種管道,一是少數的知識分子對儒學的詮釋與開創,以維系儒學慧命于不墜;另一則是將儒學義理世俗化于人民百姓,成為世俗生活的常規。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張羽
產品目錄 版權信息清領時期臺灣書院教育的儒學思想一、前言二、臺灣書院的濫觴與發展三、儒學教育之宗旨四、書院教育中的儒學思想五、結語「東方邏輯」和臺灣現代性接受的多源性--以日據時期臺廈場域為實例的文學觀察一、從「現代」到「本土」:東方的邏輯二、廈門(大陸)作為臺灣現代文明的重要接收源三、與「殖民」並行的「本土化」現象「道問學」與「尊德性」--胡適派學人與現代新儒家的「漢宋之爭」引言一、《水經注案》與「中國文藝復興」二、考據與義理三、道德與知識張愛玲「地母形象」與臺灣文學黃春明的童話之於海峽兩岸兒童文學創作的啟示意義《文訊》:臺灣文學研究的主要媒介一、搶救文學史料,傳播文化遺產二、跟蹤文壇動態,形塑當下史識三、策劃各類專題,建構文壇史志四、藉助文學會議,培育研究人才全球化情境下臺灣文化論述對影像敘述的影響前言:全球化與華人敘述一、電影製作與文化論述的共謀二、從全球化看蔡明亮與侯孝賢的電影三、全球化與國際影展得獎的可能性結語海峽兩岸作家日本敘事的比較研究--以郁達夫與翁鬧為中心一、「私小說」籠罩下的生命精靈二、駐足扶桑之國的日本觀三、悲憫與超越維度下展開的思考四、結語重層現代性與臺灣文學史的重構一、前言二、文學史觀與文學研究三、重層現代性與傳統文人的位置四、重層現代性視野下的歧義傳統婚禮習俗概述歌仔冊「食茶講詩句」中所呈現的現代性與轉變意義結語女性?民族?歷史救贖--臺灣1970年代鄉土文學思潮與女性文學「占位」歷史的想像與救贖--讀施叔青的臺灣三部曲《行過洛津》與《風前塵埃》一、臺灣歷史書寫的困境二、「以小說為臺灣的歷史立下史傳」三、文學的超越與救贖臺灣文學新視野:日治時代漢文通俗小說概述一、前言二、「大眾文學」與「通俗小說」的指涉義界三、現代性、報刊與漢文通俗小說四、主要小說類型五、重要作家簡介六、結語臺灣「新」身體:疾病、醫療與殖民一、前言二、病體與隱喻三、「醫病」:選擇戴著帝國面具的西醫?還是選擇鄉土中醫?四、為福爾摩沙會診:「生活改善運動」、文化猛藥與皇民之道鍾怡雯散文的感性與知性--兼談臺灣女性文走向臺灣學--以沃勒斯坦「開放社會科學」為理想型一、情報與學術二、作為理想型的「開放社會科學」三、建構開放的臺灣學總結近代以來中國特殊歷史經驗的「臺灣學」--芻議「臺灣學」的建立及其研究方法一、作為「當代」和「歷史」知識總和的「臺灣學」二、在總結近代以來特殊歷史經驗的意義上建立「臺灣學」三、敘事與認同:「文化研究」作為臺灣學的重要方法四、「臺社」與陳映真:知識介入兩岸問題跋
書名 / | 社團、思潮、媒體: 臺灣文學的發展脈絡 |
---|---|
作者 / | 張羽 |
簡介 / | 社團、思潮、媒體: 臺灣文學的發展脈絡:臺灣在近代史上是從一個蠻荒化外之地,歷經列強攘奪敷易人手,直至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才正式納入中國版圖。明鄭時期有陳永華 |
出版社 / | 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577356390 |
ISBN10 / | 9577356397 |
EAN / | 9789577356390 |
誠品26碼 / | 2681720783008 |
頁數 / | 263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7X23CM |
級別 / | N:無 |
導讀 : 臺灣在近代史上是從一個蠻荒化外之地,歷經列強攘奪數易人手,直至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才正式納入中國版圖。明鄭時期有陳永華的文教措施初試啼聲,清朝二百多年的統治,漢文化隨著移民而進入臺灣,文治教化之功才漸漸顯著。不管是明鄭時期或是清朝治理時期,居於生活與文化的核心因素,即是儒家思想;換言之,儒家思想是臺灣社會的價值系統,它支配著生活、倫理、教育、風俗習慣等種種文化層面,雖然在明鄭與清朝統治時期之學風有異取捨不同,但仍然是孔門儒學的道統及傳承。
儒家由孔子發其端,諸子繼其餘緒,由一私家之學而至西漢武帝時獲得獨尊地位而成唯一之欽定學派,扮演了文治教化的功能,這種教化功能的傳播是透過兩種管道,一是少數的知識分子對儒學的詮釋與開創,以維繫儒學慧命於不墜;另一則是將儒學義理世俗化於人民百姓,成為世俗生活的常規。因此讀書人傳統上即被賦予「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的道德使命。自儒家取得知識傳播的主導權後,影響所及即是對儒學傳統的使命繼承與發揚,進而透過科舉考試制度及書院教育將儒學義理傳至民間,所以知識分子乃背負著儒學與儒教的雙重任務。
書院自宋明以來即為儒學傳播的重鎮,歷史上傳為佳話的首推朱熹修竣白鹿洞書院,訂立書院的教規與學規,此即是爾後書院「校訓」的基本典範。儒家何其有幸成為顯學,孔孟之道垂諸後世,慧命之學得以成為俗世社會之價值理據;但何其不幸的是儒學成為御用之學,失去孟子所謂「大丈夫」與「浩然正氣」之志節,而淪為科舉考試之教本,莘莘學子為求功名利祿,不復知明倫之意義與聖賢之道,大道隱晦而不明,倖進之徒則居廟堂之上,「士」之使命淪為記誦辭章而已,價值判斷之依據唯以功利是尚。故賢者憂。在此情形下,如何力挽狂瀾,繫儒學哲理於不墜,是為迫切的問題。近代新儒家之巨擘熊十力對書院以更貼近於哲理的表達方式,道出其中的意涵:
書院性質扼重在哲學思想與文史等方面之研究。吾國年來談教育者,多注重科學與技術,而輕視文哲,此實未免偏見。……至於推顯至隱,窮萬物之本,激萬化之原,綜貫散殊,而冥極大全者,則非科學所能及。……哲學,畢竟是一切學問之歸墟。……若無哲學,則知不冥其極,理不究其至,學不由其統,奚其可哉。……哲學者,所以研窮宇宙人生根本問題,能啟發吾人高深的理想。須知高深的理想,即是道德。從澈悟方面言之,則曰理想:從其冥契真理,在現實生活中而無所淪溺言之,則曰道德。……吾人必真有哲學的陶養,有高遠深微的理想;會萬有而識其源,窮萬變而得其則。極天下之至繁至雜,而不憚於求通也;極天下之至幽至玄,而不厭於研幾也,極天下之至常至變,而不倦於審量也。智深以沈,思睿曰聖;不囿於膚淺,不墮於卑近。以知養恬,其神凝而不亂,故其生活力日益充實而不自知,孟子所謂養浩然之氣者也。
熊十力先生在《復性書院開講示諸生》一文以證書院教育之宗旨,唯以培育浩然正氣之生命氣象而不隨波逐流之士,這是書院教育的終極關懷,亦即是儒門學問認知與實踐之始,此種精神不因政治扞格而變異。這樣的結果正體現孟子所說:「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的道德內化與實踐的過程。若吾人再從朱熹於白鹿洞書院學規所揭示:「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右五教之目,……學者學此而已。」可觀朱熹對於明人倫是非常重視,並以為學規。
最佳賣點 : 臺灣在近代史上是從一個蠻荒化外之地,歷經列強攘奪敷易人手,直至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才正式納入中國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