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對臺研究精粹: 政治篇
作者 | 孫雲 |
---|---|
出版社 | 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大陸對臺研究精粹: 政治篇:臺灣憲政變遷最值得關注的就是在總統權力與國安會之間的關係演變,而「省籍—族群—本土化」更是臺灣政治的一個特色。本書是一部系統研究台灣政 |
作者 | 孫雲 |
---|---|
出版社 | 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大陸對臺研究精粹: 政治篇:臺灣憲政變遷最值得關注的就是在總統權力與國安會之間的關係演變,而「省籍—族群—本土化」更是臺灣政治的一個特色。本書是一部系統研究台灣政 |
內容簡介 臺灣憲政變遷最值得關注的就是在總統權力與國安會之間的關係演變,而「省籍—族群—本土化」更是臺灣政治的一個特色。 本書是一部系統研究台灣政治發展的學術論文集,本論文集彙集了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的學者專家近年來的研究力作,內容包括了憲政體制與決策過程、省籍族群的矛盾現象、總統選舉與政黨政治、去中化與台獨問題研究、亞太安全議題等。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孫雲/編著
產品目錄 總序第一篇 「憲政」體制與決策過程臺灣「憲政」變遷中的「國安會」與「總統」權力一、「國安會」的設立及其在兩蔣時期的角色與功能二、李登輝時期的「總統」權力、「國安會」與「修憲」三、陳水扁上臺後的「總統」權力與「國安會」四、結語陳水扁執政以來「總統」權力的演變一、「修憲」後的「中央政府體制」與「總統」權力二、陳水扁與三位「閣揆」的權力關係演變三、陳水扁對「總統」權力機制的其他建構與運作四、結語從「罷免案」看臺灣政治的結構性矛盾一、「罷免案」形成的政治過程二、「罷免案」的結構性根源三、罷免案:權謀與體制之爭四、扁「政府」走出困境的多種選擇五、結語臺灣當局的決策系統與決策過程一、決策系統二、決策過程三、現象與本質第二篇 省籍族群矛盾與臺灣社會臺灣政治的「省籍--族群--本土化」研究模式一、省籍、族群、本土化的概念二、「省籍--族群」問題是臺灣社會的一大特點三、「省籍--族群--本土化」研究模式的要點四、「省籍--族群--本土化」模式的驗證與預測臺灣「省籍族群」的結構功能分析引言一、「省籍族群」研究的理論視角二、「省籍族群」的結構變遷三、「政治革新」前的「省籍族群」功能演變四、「政治革新」以來的「省籍族群」功能變遷五、「省籍族群」結構功能的發展趨勢臺灣省籍矛盾的社會歷史根源一、社會文化根源二、文化意識根源三、戰後歷史根源四、現實政治根源五、結語臺灣的非營利組織與公民社會建構一、理論概述二、臺灣社會力的興起與非營利組織的發展三、臺灣非營利組織參與治理的兩個事例四、結語臺灣的社區總體營造政策及評析一、社區的定義及臺灣早期的社區發展政策二、社區的回歸與社區總體營造政策出臺的背景三、社區總體營造的參與者與主要內容四、社區總體營造的政治本質:建構新「國家認同」第三篇 「總統」選舉與政黨政治2000年臺灣「總統」選舉評析一、選舉的特徵分析二、陳水扁當選的原因分析三、選舉結果的影響分析四、臺灣新政權何去何從?海內外中國人拭目以待臺灣3‧20選舉評析一、3‧20選舉特徵分析二、民進黨勝選與國民黨敗選的原因三、選後政局與兩岸關係走向四、充分認識和平統一的艱巨性臺灣政治轉型後政黨體制的演變及發展趨勢一、政治轉型後臺灣政黨體制的發展演變二、臺灣政黨體制演變的內在動因三、未來發展趨勢略析民進黨的派系問題一、派系在民進黨發展過程中的作用二、民進黨內派系結合的基礎及存在方式三、民進黨派系多元化及共治的運作方式的正面意義四、現階段民進黨內派系的基本格局民進黨新潮流系的政治影響力一、對選舉的影響力二、對決策的影響力三、對黨內的影響力四、對政治動員的影響力五、影響力的評估與發展的瓶頸民進黨執政之後的困境與走向一、民進黨面臨的困境及因應之道二、民進黨自身各方面的調整與建設三、民進黨全力以赴投入2001年的「立委」及縣市長選舉評析民進黨執政之後政黨轉型的兩項舉措一、提升《臺灣前途決議文》的位階二、陳水扁兼任黨主席結語民進黨的世俗化趨向及其困境一、分析概念與相關理論二、民進黨的「臺獨教義化」與世俗化三、民進黨世俗化之體系文化層次四、民進黨世俗化之過程文化層次五、民進黨世俗化之政策文化層次六、民進黨世俗化面臨的三大困境民進黨發展變革的組織行為模式分析理論架構和分析途徑民進黨發展變革的成長模式民進黨發展變革的動因模式民進黨發展變革的問題和趨勢民進黨對媒體及民調的政治運作一、1948~2000年國民黨對臺灣媒體的控制與黨外、民進黨的抗爭二、民進黨上臺後對媒體的資源控制和強制性控制三、陳水扁「形象工程」的媒體運作四、民進黨對民調及文宣的操作五、結語民進黨與臺聯黨關係分析一二三信任危機對臺灣政治生態發展的影響一、信任危機產生的原因二、信任危機對政黨政治和民眾政治參與的影響三、幾點結論第四篇 「去中國化」與「臺獨」試論百年來「臺灣認同」的異化問題一、鄉土認同變遷與國家認同二、日據時期的臺灣認同異化三、戰後的臺灣認同異化(之一)四、戰後的臺灣認同異化(之二)結語臺灣政治文化「脫中國化」現象芻議一、政治認知「脫中國化」現象二、政治情感「脫中國化」現象三、政治評價「脫中國化」現象四、「脫中國化」現象成因分析五、「脫中國化」的危機與出路論「臺獨運動」的階段性及其轉化一、「臺獨運動」的歷史階段性二、民進黨「脫臺獨化」之虛實性三、「臺獨運動」轉化之趨勢淺析「文化臺獨」的實質與影響一、「文化臺獨」的內涵及本質二、海內外分裂勢力在文化領域的「臺獨」主張及活動三、臺灣執政當局近年來在文化領域推行為分裂主義路線服務的政策四、關於「文化臺獨」的若干思考「臺獨」勢力的「制憲」活動與主張分析一、「臺獨」勢力「制憲」活動的歷史回顧二、「臺獨」勢力「制憲」主張的歷史檔三、「改革」與「建國」:「制憲」主張與活動的雙重屬性四、「公投制憲」的政治本質第五篇 亞太安全與美臺、日臺關係冷戰後的亞太安全與臺灣問題一、冷戰後亞太安全的特點二、臺灣問題在亞太安全中的地位三、兩岸和平統一與亞太安全「9‧11」事件後中美關係的變化及對兩岸關係的影響一、中美關係取得的進展及原因二、布希對華政策的本質和基本取向三、對兩岸關係的影響布希臺海政策的變與不變一、布希臺海政策的微調二、原因與背景三、「不統不獨不武」仍然是美國臺海政策的基調冷戰後的中日關係與臺灣問題一、冷戰後日本提升日臺關係二、日本希望兩岸維持現狀三、中日在臺灣問題上存在著衝突的隱憂
書名 / | 大陸對臺研究精粹: 政治篇 |
---|---|
作者 / | 孫雲 |
簡介 / | 大陸對臺研究精粹: 政治篇:臺灣憲政變遷最值得關注的就是在總統權力與國安會之間的關係演變,而「省籍—族群—本土化」更是臺灣政治的一個特色。本書是一部系統研究台灣政 |
出版社 / | 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576818059 |
ISBN10 / | 9576818052 |
EAN / | 9789576818059 |
誠品26碼 / | 2681717316004 |
頁數 / | 370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7X23CM |
級別 / | N:無 |
推薦序 : 總序
1980年7月9日,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的前身廈門大學臺灣研究所成立,這是大陸方面提出「尊重臺灣的現狀和臺灣各界人士的意見,採取合情合理的方法,不使臺灣人民蒙受損失」的對臺政策新主張後,海峽兩岸第一家公開成立的臺灣問題綜合研究學術機構。從那時起,以專業的學術眼光和深厚的人文關懷觀察和研究臺灣問題,就成為一代又一代廈大臺灣研究學者的神聖使命。
在過去的歲月當中,廈門大學臺灣研究團隊湧現出陳碧笙、朱天順、陳在正、陳孔立、范希周、黃重添、翁成受、韓清海、李強、林長華、林仁川等一大批知名學者,沒有這些曾經為廈大臺灣研究嘔心瀝血的學者專家不懈的努力,就不會有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今天的格局。在此,我們要特別紀念陳碧笙教授、朱天順教授、范希周教授、黃重添教授等故去的學者,他們為廈大臺灣研究做出的重大貢獻,早已鐫刻在海內外臺灣研究界不朽的豐碑中。
廈門大學的臺灣研究最早可以溯及1960年代的「鄭成功研究」。臺灣研究所成立後,研究觸角迅速擴展到臺灣的歷史、經濟、政治、社會和文化研究各個領域,最近由陳孔立教授撰寫的《臺灣學導論》公開出版,標誌著廈門大學的臺灣研究開始朝嚴謹的學科體系建設方向發展。無庸諱言,廈門大學的臺灣研究與海內外許多成熟的研究機構一樣,有自己的風格特色,因此也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讚譽。但在眾多「溢美」之詞中,我們始終對各種以「某某派」相稱的戲謔之言敬謝不敏,因為廈大臺灣研究的特色遠非這些簡約的語彙所能準確描述。首先,廈大臺灣研究團隊有一個比較寬鬆自由的學術環境,團隊內部向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如果有誰要以「某某派」自稱,在研究院內部就會立刻招致非議;其次,廈大臺灣研究團隊一直注意吸收海內外臺灣研究學者不同的思想精華,廈大臺灣研究學術生命的延續離不開海內外同行的「知識加持」。個人認為,廈門大學臺灣研究的最大特色,就在於有完整的學科體系為依託,注重基礎研究,特別注意研究的學術規範性。廈門大學的臺灣研究還得益於多學科綜合研究優勢,政治學、經濟學、歷史學和文學等不同學科之間的交叉滲透,打造了廈大臺灣研究最堅實的知識基礎。
最後要感謝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的各位領導和朋友們!
劉國深
最佳賣點 : 臺灣憲政變遷最值得關注的就是在總統權力與國安會之間的關係演變,而「省籍-族群-本土化」更是臺灣政治的一個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