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洛特.梅森的家庭教育法: 施教者義務×兒童人權×遺傳傾向×權威與順服, 最全面的梅森教育理論 | 誠品線上

Home Education

作者 Charlotte Mason
出版社 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夏洛特.梅森的家庭教育法: 施教者義務×兒童人權×遺傳傾向×權威與順服, 最全面的梅森教育理論:,兒童生來首先是個自然人在成長過程中逐漸向善或向惡發展他們是具備所有發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兒童生來首先是個自然人 在成長過程中逐漸向善或向惡發展 他們是具備所有發展可能性和能力的「人」 ◎孩子性格有缺陷,到底該如何教導? ◎孩子無法區分「我想」與「我願」? ◎孩子逐漸成為一個「聽話」的書呆子? ◎孩子居然撒謊,長大肯定成為大騙子? 家庭教育中會遇到的每一個實際問題, 本書將提出極富創造性的解決方法與思想! ▎昏庸的國王不配治理國家, 無能的家長也不該教育子女! •家庭之舟為何顛覆? 總有些家長認為他的權威是上帝賜予的, 孩子從出生起,就只能服從父母認為正確的事情。 請記得!雖然父母能夠透過許多種方式獲得權威, 但被子女愛戴絕對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方式。 •不履行職責,權威就會被別人撿走! 有些家長終日奔忙,一直無暇照顧孩子。 當他們終於有一天想好好關心一下孩子時, 卻發現孩子已經不再接受自己的溝通與交流, 「父母」這個詞彙對孩子而言也變得無關緊要。 ➔導致家長喪失權威的原因: 本應承擔國王義務的家長,卻如頭戴金冠的王子般, 整日嚮往著寺廟的清淨,不願耗費自己絲毫的心力。 ▎別只顧著鞏固你的權, 孩子也應該要享有人權! •學習的權利 「抱著孩子」做完家庭作業是教育失敗的主要原因, 因為我們從沒讓孩子感覺一下「自己走路」的樂趣。 •失敗的權利 教育孩子時應避免讓「鼓勵」成為一種習慣。 來自各方面的督促充斥在孩子們的生活中, 讓他們根本沒有任何選擇事情的權利。 •支配零用錢的權利 父母對零用錢的支配應該保持寬容態度。 若父母在這方面教育過,但仍然不信任孩子, 那麼他們會使孩子難以適應將來的社會生活。 •發表見解的權利 父母無權把自己的意見轉嫁到孩子身上。 孩子尚無分析問題能力時,別強行灌輸觀點給孩子。 以寬容的態度不干預才能培養出「有獨立見解的人」。 ➤權威與順服 這兩個方面是自然、必備且基本的思想, 但這兩個原則都受到兒童人格方面的限制, 所以只能在環境、習慣和思想三方面進行教育。 ➤教育是一種情境 應該考慮到兒童自然家庭環境的價值, 也就是讓孩子在合適的條件下自由生活, 而適當的紀律約束能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施教者應給予兒童道德、智力自治的能力 教兒童不要過於自信的依靠「他們自己的理解」; 讓兒童了解到一個人的主要責任是接受和拒絕思想和觀點, 使兒童避免不嚴密和莽撞的行為,也避免生活中的不如意。 本書特色:本書是集梅森家庭教育法大成的經典教育手冊,題材廣泛、研究詳實。「家庭教育之母」夏洛特‧梅森為了孩子們殫精竭慮、著書立說,她的家庭教育思想就像一束明亮的光,為世界各地的父母們照亮了教育孩子的道路。希望本書能為每位父母及教師們帶來全新的教育模式。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英]夏洛特‧梅森夏洛特‧梅森(Charlotte Mason,西元1842~1923年),英國著名教育家、「教育之家」創始人,被譽為「家庭教育之母」、教育界的「斯波克博士」。她創立了融家庭、學校和社會環境為一體的教育體系,寫成流傳於世的《夏洛特‧梅森家庭教育》系列書。這套書成為人們教育孩子的指南,並在美國和歐洲興起一股「梅森家庭教育運動」。李忠明李忠明,專職譯者。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掌握教育理論 教育理論產生於教育實踐 一個全面的教育思想 關於教育理論的問答 教育從何處來到何處去 第二章 做合格的施教者 教育家是偉大的 家庭擔負著重大義務 家庭的影響 子女被賦予第二次生命 父母給子女的精神口糧 家長怎樣做好老師 施教者既要博學又要講究方法 第三章 兒童是有人權的個體 兒童是人類的財產 孩子是相對獨立的社會個體 孩子應該享有的人權 不要利用權威進行強迫 知識教育的革命 第四章 教育孩子形成好習慣 教育就是幫助孩子形成好習慣 習慣是父母可以利用的方法 好習慣的培養 紀律不是懲罰 第五章 塑造孩子的精神品格 教育的主要任務是人格的培養 與孩子進行思想交流 兒童的誠實 塑造孩子的精神品格 怎樣培養性格缺陷的孩子 兒童神聖的內心世界 第六章 讓孩子接受知識的滋養 培養孩子的感知能力 神聖的知識就像美德 教科書的作用 怎樣使用教科書 讓孩子掌握思維規律 讓孩子掌握思維規律 第七章 走向戶外親近自然 教育是一門關係學 兒童是快樂的天使 兒童是快樂的天使 戶外運動親近自然 安排好休閒活動 體育鍛鍊中應注意的問題 智力訓練中應注意的問題 道德培養中應注意的問題 適合孩子的某些場景 第八章 怎樣進行兒童課程設置 作為教育方法的課程 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 讓孩子養成朗誦的習慣 讓孩子養成表達的習慣 讓孩子練習書法 讓孩子練習作文 讓孩子練習算術 讓孩子了解自然哲學 讓孩子了解地理歷史 讓孩子學習藝術 14歲以下孩子的課程設置 12歲以下孩子的課程設置 父母和孩子如何正確面對考試

商品規格

書名 / 夏洛特.梅森的家庭教育法: 施教者義務×兒童人權×遺傳傾向×權威與順服, 最全面的梅森教育理論
作者 / Charlotte Mason
簡介 / 夏洛特.梅森的家庭教育法: 施教者義務×兒童人權×遺傳傾向×權威與順服, 最全面的梅森教育理論:,兒童生來首先是個自然人在成長過程中逐漸向善或向惡發展他們是具備所有發
出版社 / 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3571648
ISBN10 / 6263571640
EAN / 9786263571648
誠品26碼 / 2682353699001
頁數 / 478
開數 / 18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X17X2.6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書是集梅森家庭教育法大成的經典教育手冊,題材廣泛、研究詳實。「家庭教育之母」夏洛特‧梅森為了孩子們殫精竭慮、著書立說,她的家庭教育思想就像一束明亮的光,為世界各地的父母們照亮了教育孩子的道路。希望本書能為每位父母及教師們帶來全新的教育模式。

試閱文字

自序 : 前言
  夏洛特‧梅森(Charlotte Mason,西元1842~1923年)是英國著名教育家,「教育之家」創始人,被譽為「家庭教育之母」,教育界的「斯波克博士」(Dr. Benjamin Spock)。她的名字,甚至可以與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齊名。
  她畢生探索一套教育孩子的家庭、學校和社會環境,一直為創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理論而勤奮的工作,並在實踐基礎上勤奮筆耕,形成融家庭、學校和社會環境為一體的教育體系,寫成流傳於世的《夏洛特‧梅森家庭教育》系列叢書。在這套書中,她向父母和其他教育者傳授了應該如何為孩子實施廣博的、激勵的、令他們興奮的教育。在各國教育家的努力下,她的這套叢書成為人們教育孩子的指南,並在美國和歐洲興起一股「梅森家庭教育運動」。
  本書是一株奇葩,是一本集梅森家庭教育法大成的經典教育手冊。它題材廣泛,研究詳實,是《夏洛特‧梅森家庭教育》叢書的總結篇。夏洛特‧梅森勤奮不輟,努力建立一種具有哲理的、有效的教育理念,用歸納法撰寫文章,表達她的教育理念,強調家庭和學校應是兒童、父母、教師等人不斷學習與成長的場所。
  夏洛特‧梅森在本書的「原序」中說:「我的中心觀點是:兒童是一個具備所有發展可能性和能力的『人』。」、「教育的目的是盡可能多的把兒童置於與自然生活和思想的活生生的接觸中。」她主張把孩子當成獨立的個人來教育,而不是一個只會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書呆子。
  梅森在本書中指出,在家庭內外,教育的前景模糊不清,為了使教育更符合孩子的天性,所有兒童都有權接受人文教育,它基於文學和藝術。科學應作為教育的主要學科,現代語言、數學等學科必須改革,自然和手工藝須用於訓練學習者的手眼能力,兒童還必須更加技術化和實用化。她在本書中提出了改革學校教育的原則和具體方案。
  在本書中,作者認為兒童生來是首先是個自然人,在逐漸長大的過程中,具有向善或向惡發展的可能性。因此,在教育過程中權威與順服這兩個方面,是自然而然的、必備的和基本的指導思想。但兩個原則受到兒童人格方面的限制,所以我們只能在環境、習慣和思想三方面進行教育。
  夏洛特‧梅森認為教育是一種情境,我們應考慮到兒童自然家庭環境的價值,也就是讓孩子在合適的條件下自由生活,而適當的紀律的約束,意味著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同時,應為兒童創造和提供寬廣的課程,滿足兒童智力、道德和身體維護的需求。在為孩子創造和提供廣博的課程體系的情況下,提供知識是至關重要的,這就要求所有的施教者必須努力開設體育、自然、手工藝、科學和藝術等課程,這些都是活生生的書。
  書中認為施教者應給予兒童道德自治和智力自治的能力,也即是使他們認識意志之路和理性之路。諸如教給兒童區分「我想」與「我願」;教給兒童不要過於自信的依靠「他們自己的理解」;教給兒童了解到一個人的主要責任是接受和拒絕一些思想和觀點,以使兒童避免思維不嚴密和莽撞的行為,避免生活中的不如意。
  兒童的智力生活和「精神」生活不能分離,該書作者還倡導施教者幫助兒童知道聖靈不斷的與他們的靈魂接觸,在他們所有感興趣的事情上,在生活的責任和歡樂上,聖靈是永恆的幫助者。
  夏洛特‧梅森針對家庭教育中的一些實際問題,結合自己教育孩子的經驗,提供了富有創造性的思想,向人們傳授了應該如何為孩子實施廣博的、激勵的、快樂的教育的方法和途徑。她的思想是面向實際的,她發現了問題並提出了經得起檢驗、富有創造性的解決方法。她為我們提供了教育能做什麼、應該是什麼的視野,並對我們忽視、濫用責任和權威提出警告。作為家長,我們有必要來了解一下她的家庭教育思想,以便從中獲得有益的啟示。
  在人類的教育史上,出現了許多教育大師,他們的教育思想在全世界得到了廣泛的認可與傳播,他們的教育方法被奉為世界教育的經典,他們的教育智慧在世界教育史上譜寫了華彩的樂章。夏洛特‧梅森「為了孩子的緣故」,殫精竭慮、著書立說,她的家庭教育思想就像一束明亮的光,為世界各地的父母們照亮了教育孩子的道路。我們希望這本書能替為人父母者、教師們以及可愛的兒童帶來新的希望。

試閱文字

內文 : 我們指望著教育改革
  在英國的時候,我們鼓足勇氣才敢打聽一下,歐洲大陸究竟在實施什麼樣的教育方法。
  還是說一說德國的那些老教育改革家們。或許我們對康門紐斯(Comenius)、貝斯多和萊第齊不太熟悉,但是我們肯定聽過裴斯泰洛齊(Pestalozzi)和福祿貝爾(Fröbel)的名字。作為上述這些人的直接繼承者,並在教育學領域裡取代了前輩們位置的約翰‧弗里德里希‧赫爾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我們又有多少了解呢?
  《赫爾巴特教育文學》的存在證實,赫爾巴特對德國教育家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該雜誌的發行量比英國所有教育文學雜誌的總和還要多。
  耶拿大學的W‧雷恩教授在《教育學概要》裡面,對赫爾巴特及其學派的研究做了簡短的介紹,對於赫爾巴特逝世幾十年來該學派獲得的進步,他的評價有所保留。
  作為歐洲大陸上最先進的教育思想學派,赫爾巴特和他的思想在德國有著重大的影響,在這裡,我試圖拿出自己的教育理念和這個學派的思想做比較,可能會有讀者感興趣。
  赫爾巴特思想以及它形成的新教育思想學派的典型特點,就是否定了一個人的各種才能是相互連結的。根據早期的改革家(其中最典型的是裴斯泰洛齊和福祿貝爾)用顱相學家的精確度對能力進行的分類,開發能力是教育的主要任務。
  這種思想邏輯嚴密,說理充分,很能吸引人的眼光。
  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開發感知能力,在那個時候開發構思能力,在這一課裡開發判斷能力,而在另一課開發情感,為什麼要學完全部課程,使每一種所謂的能力都得到應有的開發呢?
  人的思想就像華茲渥斯詩中的雲彩,除非不動,一動就整體飄走。我們當然想知道以上問題的答案,但是赫爾巴特的追隨者們卻聲稱已經改變了原來的那些做法。
教育的方法隨目標而改變
  儘管只是一個小小的爭議,卻使教育的重點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看上去,整個課程體系的目標就是開發這樣或那樣的能力,組織上也毫無瑕疵,不過現在卻會遭到質疑。
  我們不再認為大腦的「肌肉」需要開發,專門的智力訓練也就沒有無存在的必要了。
  我們不相信能力,所以關於能力開發我們也不相信,更加不相信上上課就可以開發這種能力。
  方法是達到目的的途徑,教育的目標一旦扭轉過來,教育方法也就必然隨之改變。
  事實上,我們的整套方法都發生了改變,到目前為止,我們完全贊同赫爾巴特的觀點。
  我們再次討論一下這位哲學家的思想,尤其是討論那些一直存在的思想的影響力的認知問題。
  整個社會中存在著一種活躍的思想,這種思潮的威力雖然無形,卻穿透了整個人類的生活氛圍,親屬圈和社交圈都深受其影響。沒有人知道這些思想浪潮出現於什麼時候,但它們卻已經存在了,人的情緒、志氣和愛心也受到它們的影響。一個人的力量再大,都不可能擺脫它們的影響,即使是統治者的命令,也不能令它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它們往往在大眾所推崇的天才腦中誕生,儘管他的名字很快就會被人遺忘,但其影響力卻會在群眾中變得活躍起來,並再次迫使人們做出有力的決定,它就是這樣循環不止。
  天才們首創的思想能滲透整個社會,還可以透過其他天賦極高的人的口被再次說出來。這些統治思想的威力是對個人的作用大,還是對整體的所有人的作用大?我們姑且不去談論。但是,它們對一個人的影響將反映在這個人與另一個人的相互關係上,這一點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上,它除了影響成年人,對青少年的影響也是無可爭議的。
  我們完全贊同這個觀點──沒有人能避免時代精神的影響。實際上,作為對教育影響最大的因素,時代精神需要父母和所有渴望得到教育的孩子的認真對待。
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學校
  按照對赫爾巴特的理解,雷恩教授得出了以下結論:孩子的性情、家庭、社會交際、時代精神、信仰和愛國精神,都會受到學校老師的影響。對老師的作用我們一定要加以重視,因為每個孩子都離不開老師的影響。
  像我們一樣,赫爾巴特也認為,家人團聚使孩子對父母產生依賴感,父母也就可以親近的了解孩子。所以,目前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還是在家裡完成的,家庭成員一般都很信任家長,並且這種依賴感對全人類的親近有利。如果孩子從小生活在這種溫馨的氛圍中,愛心自然會在他心中萌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只有這樣,愛的種子才能真正在孩子心中生根發芽。
  一個具有優良傳統的家庭,往往除了與周圍的人相處融洽,而且代代皆為孝子賢孫。假如家裡出現了不肖子孫,往往是因為父母沒有對孩子產生帶頭作用。
  事實上,家庭就是社會秩序的縮影,父母就是孩子模仿的對象。家庭成員人際關係的處理將深刻的影響著孩子,孩子長大後的待人接物也會以此為依據。
  在教育目的上存在著各種模糊的認知,這是我們都清楚的。事實上,也很少有人能確定自己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希望達到什麼樣的目標。
  由於人通常不追求目標以外的東西,並且我們不知道什麼目標能夠實現,導致我們的教育結果很不理想。所以在下一章,我們將討論一下具有啟發意義的教育目的的理論。
  教育者們是否應該跟從盧梭的理論,把教育的大權歸於自然呢?這樣做的話,我們就會像赫爾巴特曾經說過的那樣,從一開始就重複已經被克服的一系列錯誤。然而洛克的理論我們是否有必要遵從呢?他說把孩子培養成適應於世俗的人比較合適。不過,這時我們更加願意接近貝斯多的觀點──使孩子成為人類社會真正有用的人,這才是教育的目的。
  可是,這真的是一個理想的目標嗎?我們是否被迫把孩子置於了與社會習俗和交際習慣相矛盾的境地?這些問題一直深深的困擾著我們。
  要想有一個專門為人類進步服務的職業,並且能夠長盛不衰,我們就應該始終堅持最高的教育目標,這樣的話,達到象徵著這一職業特徵的崇高目標才會成為現實。
  所以,我們號召教育家們的心中必須始終懷有理想的目標,如果他的本質更傾向於這種理想的話,那麼他就能夠從裴斯泰洛齊那裡獲得資訊和幫助。裴斯泰洛齊認為人類的幸福可以透過對各種能力的和諧培養來實現。
  「讓孩子能夠自立」、「教孩子掌握自學」、「要孩子青出於藍」。這些話聽起來很吸引人,卻很難令人滿意。希望人們懂得天才智者應該知道些什麼,和諧培養各種能力的含義又是怎樣的!這些教育目的單純而又正規,對教育家來說卻沒有多少吸引力。
  在教育學歷史上,確定教育目標的努力或者類似的努力很多,但並不能引導我們接近自己的目標。在它們的正式說明中,什麼是自立、怎樣讓孩子自立、有什麼樣的前景或者它的最終目標是什麼,這些內容始終都沒有被提及。而具有自立能力的孩子往往不僅能正確利用自己的自由去實現好的願望,也會利用這個自由去謀取自己的不良目的。
發展孩子的個性
  就我們所能系統闡述的內容而言,赫爾巴特的教育理論是以嚴格的倫理學為基礎,而不是以知識為基礎的。換句話說,個性發展對人來說才是最重要,而智力發育和智力給養只是位居第二。
  因為個性培養和智力發育完全可以自然進行,而文化知識課程除了有很高的倫理價值之外,只能對孩子有鼓勵作用,或者是約束的效果。我們經常會聽到這個理由,因為我們在教育孩子時也會這樣說:「老師這麼做就是想幫你們形成自己的個性」。
  到目前為止,我們和赫爾巴特的意見是一致的。對於赫爾巴特一直追求但沒有實現的目標,透過對生理學的研究,我們終於確定下來。
  赫爾巴特說心理學對我們的幫助無疑是不可磨滅的,可是他又認為,想從所有心理學家那裡得到一致的回答,基本是不可能的。因為在這一領域內,仍然普遍存在著模糊認知,關於靈魂性質也有不同的看法,以及在經驗主義下所遇到的特殊困難,所以想獲得一個確切的解釋幾乎是不可能的。
  從心理學角度講,我們完全支持這一結論,不過就在生理學啟發下的心理學說來,我們的看法則有所不同。正是因為研究了這個思想與物質的結合點,教育者才能提供如此豐富的結果。因為習慣養成的基地就是大腦,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習慣屬於有形文化,對習慣的約束只能列於教育大局中的第三部分。50年前的這位學者,隨著現代高度發達的自然科學竟然被我們置之不理了。
  我說過,我們完全贊成赫爾巴特的這一觀點──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形成的偉大思想很重要。但是我需要補充的是,我們的思想和習慣,還需要不斷的充實,並將之建立在物質的基礎之上。
  僅靠他人給予我們一些思想,並不能形成個性,我們必須努力按照這些思想來養成好習慣,再由習慣帶來結果。如果這兩條原則都得到承認,那麼,教育界勢必會產生很多的可能性,如實用的方法和明確的目標等。因此,我們的摸索並不是漫無目的,而是力爭培養出更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明、有健康、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熱愛知識、熱愛藝術和熱愛體力勞動的人。
  在前一章裡,關於這位偉大的思想家的教育理念,我大膽的說出了我個人的看法:
  它的根本錯誤就是傾向於扼殺個性,思想深奧致使教學無效。令我們高興的是,作為世界遺產的一部分,某些基本思想對偉大並具有獨創精神的赫爾巴特也同樣具有吸引力,所以我們的思想體系也採納了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