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為孩子披荊斬棘, 不如教會他生存能力: 啟蒙教育、小天才計畫、花式才藝班……整天望子成龍, 小心龍會變成蟲! | 誠品線上

與其為孩子披荊斬棘, 不如教會他生存能力: 啟蒙教育、小天才計畫、花式才藝班……整天望子成龍, 小心龍會變成蟲!

作者 孫桂菲/ 欣悅
出版社 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與其為孩子披荊斬棘, 不如教會他生存能力: 啟蒙教育、小天才計畫、花式才藝班……整天望子成龍, 小心龍會變成蟲!:,如果家長只是一味打斷孩子的發言,消失的不僅僅是孩子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如果家長只是一味打斷孩子的發言,消失的不僅僅是孩子聲音,還有親密的親子關係◎小孩子懂什麼!我做的決定對他來說是命中注定!◎他的日記就是我的望遠鏡,這是關心不是在犯法!◎絕對不可以輸在起跑點!天才計畫必須從小開始!◎難不成我會害他?我做的所有一切都是為了他好!許多家長以為只要出發點是愛,就可以對孩子採取任何「教育」方式言語傷害、侵害隱私、濫施懲罰、打罵管教……你以為在進行教育,其實只是在實施暴力▎關於言語暴力──良言與惡語,哪種讓你想從小聽到大【孩子我生的、我養的,我還罵不得啊?】•你到底像誰?怎麼笨得跟豬一樣!•再頂嘴試看看!我一巴掌打死你!•再吵!也不想想是誰給你飯吃的!有些家長在動怒時往往口無遮攔。因為是「自己的」孩子,當然有資格罵,所以無論是多難聽的話,他們都能隨口說出。沒錯,是你給了孩子生命,給了他生存的保障,但別忘了,生他是你自願的,養他是你的責任。孩子並不是家長的附屬品,也不是家長的奴隸,身為家長有什麼權力剝奪孩子的尊嚴呢?一個在羞辱中長大的孩子,他的自尊是殘缺的,內心是自卑的,假如你不希望你的孩子將來像奴隸一樣,那麼就把尊嚴還給他!▎關於越位行為──溫室花朵與路邊野草,誰的生存能力好【愛孩子就是為他設計好未來的每一步?】•放學後去補習班,補習結束接著才藝班!•替他檢查預習進度、為她制定複習計畫!•這次努力班排第一,下次就拚全校第一!許多家長出於對孩子的愛,凡事替孩子包辦。家長替孩子做得越多,孩子就越笨拙越懶惰;家長越是嬌慣溺愛,孩子就越是無能越被動。你能替孩子設想一時之路卻無法替他安排一生,孩子的路需要他選擇,孩子的未來需要他掌握。一位合格的家長,應給予孩子最美好的東西──教會他們生存、生活以及創造的能力,而不是包辦代替。★本書特色:本書主張家長應給予孩子自由的發展空間,讓孩子在快樂中成長。全書分為八個章節,以真實案例及富有教育意義的小故事論述了親子教育的種種問題。相信每一個家長都期盼孩子成材,而這一願望實現的首要條件就是要讓孩子自主生活、學習,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孫桂菲 欣悅 編著孫桂菲,兒童心理學家,中文系畢業,輔修心理輔導諮商,對於兒童的教育有獨特見解,強調親子溝通的力量,身為一名暴躁青少年的母親,希望藉由分享長年累積的教養經驗,幫助在育兒路上受挫的父母不再擔憂。欣悅,專職編者。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愛孩子從解放孩子開始 沒有尊重就沒有教育 不要做越位的家長 凡事與孩子商量 維護孩子的自尊 蹲下來和孩子說話 給孩子表達的機會 善於傾聽孩子的心聲 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培養孩子的自我意識 與孩子進行換位思考 創建民主的家庭氣氛 要教會孩子自立自強 第二章 啟蒙教育切忌揠苗助長 啟蒙教育並非越早越好 不要急於取得教育成果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 讓孩子在玩中學習 不宜過早學習英語 培養孩子的觀察力 激發孩子的想像力 賞識孩子的塗鴉 教育孩子要合群 多為孩子說故事 要做孩子的榜樣 第三章 別急著幫孩子「定型」 孩子的優秀無標準 別扼殺孩子的個性 孩子有自己的天賦 引導孩子樹立理想 不給孩子過度壓力 「天才計畫」要不得 善待孩子的「出格」 別把孩子的特點當缺點 別說傷害孩子的話 不對孩子下否定預言 一技之長有助孩子成功 第四章 以成長的眼光看待孩子 孩子的成長遵循規律 用賞識的眼光看孩子 努力發掘孩子的特點 當著別人的面讚賞孩子 用多種方式獎勵孩子 虛心向孩子學習 勇敢向孩子認錯 正確看待孩子的失敗 讓孩子擁有成功的經歷 讓責任心與孩子同行 第五章 恨鐵不成鋼讓孩子更厭學 孩子厭學有原因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別拿成績當唯一標準 與孩子一起學習 創造良好的求知環境 累積讓孩子博學多才 專注是學習優秀的保障 鼓勵孩子多問「為什麼」 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 良好的學習習慣很重要 學習能力代表孩子將來 第六章 沒有祕密的孩子長不大 為孩子保守祕密 別偷看孩子的日記 給孩子獨立的空間 不在別人面前批評孩子 和孩子分享喜怒哀樂 放手讓孩子與異性交往 教孩子正確了解「性」 信任是最好的溝通橋梁 第七章 讓孩子自己承受挫折 孩子需要挫折教育 挫折是一門必修課 苦難是一所最好的學校 讓孩子體會賺錢的艱辛 磨礪孩子的意志力 鼓勵孩子正視失敗 培養孩子樂觀的心態 賦予孩子信念的力量 訓練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第八章 替「問題」孩子鬆綁 「問題」孩子源於「問題」教育 給孩子犯錯的權力 在錯誤中發現優點 別對孩子非打即罵 要威嚴但不要嚴厲 發現撒謊及時糾正 嘲諷是孩子的大敵 冷靜對待叛逆的孩子 因材施教解決「問題」

商品規格

書名 / 與其為孩子披荊斬棘, 不如教會他生存能力: 啟蒙教育、小天才計畫、花式才藝班……整天望子成龍, 小心龍會變成蟲!
作者 / 孫桂菲 欣悅
簡介 / 與其為孩子披荊斬棘, 不如教會他生存能力: 啟蒙教育、小天才計畫、花式才藝班……整天望子成龍, 小心龍會變成蟲!:,如果家長只是一味打斷孩子的發言,消失的不僅僅是孩子
出版社 / 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3329164
ISBN10 / 6263329165
EAN / 9786263329164
誠品26碼 / 2682316844004
頁數 / 242
開數 / 18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X17X1.3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自序 : 前言
  一位年輕的父親抱著一個小男孩,走到一處多級階梯下面。父親放下孩子,想休息一會兒。男孩好奇地順著階梯向上爬,每爬一級都很費力,喘了老半天。父親看著孩子爬了兩級,就受不了了,抱起孩子幾步就走到了最高處。孩子又哭又鬧,父親一臉茫然,罵道:「臭小子,你不是要上去嗎?我把你抱上來,你哭什麼?」
  一位老人走過去,對那位父親說:「你把孩子抱下去,讓他重新爬,他就不哭了。」
  父親一臉懷疑的表情,但孩子還在哭,他只好照做。當他把孩子抱到階梯下面時,孩子馬上止住了哭聲,重新開始爬階梯。這位年輕的父親很奇怪,問老人:「為什麼會這樣?」
  是啊,為什麼會這樣呢?明明是我在幫助你、呵護你,你卻不領情……
  其實,每個人都需要自己的一塊空間。在這個空間裡,我們可以自由呼吸、成長、學習,甚至剛學步、還不會說話的小孩子也不例外。他(她)們經常會推開生怕自己摔倒、亦步亦趨保護自己的家長,顫顫巍巍蹣跚前行。非常遺憾的是,很多家長並沒有意識到孩子的這個需求,他們習慣幫助、呵護或者管教自己的孩子。
  對家庭大事,孩子沒有參與的權利;對孩子自己的事,孩子還是沒有決定權。孩子一切都只能聽從,沒有平等可言。如此剝奪孩子的參與和體驗,對孩子不但沒有幫助,還可能會引起孩子的叛逆心理。更有甚者,孩子可能會因為家長的「霸道」迷失自我。
  教育專家早就指出,孩子的成長和發展需要有一個寬鬆的、開放的、積極的環境。家長應遵循孩子的天性,不能任意抹殺孩子的創造欲望和玩樂心態,要給予孩子自由空間,讓其自由自在舒展與發展。
  只有給了孩子自由的空間,孩子才會懂得如何自立、如何為人處世,並學會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同樣,給孩子自由的空間,實際上就是給孩子獨立思考的時間;給孩子自由的空間,實際上就是給孩子激發創造力的時間。
  所以,身為家長,不妨「懶惰」一些──給孩子少一些關心,對孩子少一些干涉,甚至藏起一半的愛。這樣,孩子才會更健康、更快樂成長。
  噓,別侵犯孩子的領地,孩子需要擁有一塊屬於自己的領地!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書主張家長應給予孩子自由的發展空間,讓孩子在快樂中成長。全書分為八個章節,以真實案例及富有教育意義的小故事論述了親子教育的種種問題。相信每一個家長都期盼孩子成材,而這一願望實現的首要條件就是要讓孩子自主生活、學習,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試閱文字

內文 : 以成長的眼光看待孩子
  常有家長用「固定眼光」看孩子,眼睛停留在孩子的昨天,看到孩子的缺點,看不見孩子的進步。其實,孩子的可塑性很強,家長必須要用成長的眼光看孩子。孩子總會進步的,家長需要的只是時間和耐心。
  用成長眼光看孩子,你就會善待他、包容他的缺點、多看他的優點、留心他的進步,且不吝惜你的鼓勵和肯定,也不會因孩子一時犯錯而放棄教育的信心;用成長的眼光看孩子,你就會留心好孩子的缺點和不足,教育孩子防患未然;用成長的眼光看孩子,你就不會斤斤計較分數上的差異,而更注重孩子的全面成長;用成長的眼光看孩子,你就會更加注重能力的累積,與品格的提升,雖小善亦為之,雖小惡而不為,最後培育出全方位成長的優秀人才。

孩子的成長遵循規律
  義大利教育家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說得好:「每個人的成長都有一個順序,他在某個年齡該領悟什麼樣的問題,其實是固定的,你沒辦法強求,過於人為的干涉只會毀了他。」所以說,既然孩子的成長有自然發展規律,那就要順著它的規律讓孩子自由發展。事實證明,每個孩子在漫長的成長過程中都有自己的身心發展規律,而每個階段也都有不同的特點。出生時不一樣,出生後一個月又不一樣,3歲時和4歲時不一樣,學齡前和小學階段也不一樣。
  同樣都是成長,但不同孩子的成長有快有慢。性格特質、智力結構、認知能力、知識經驗、心理特點的不同,決定了每個孩子在同一發展階段上的不同,加上孩子吸收周圍環境、成人施加教育影響的不同,使有些孩子發展得快些,早早鋒芒畢露;有些孩子發展得慢些,可能屬於大器晚成。
  幼稚園裡有個叫蘭蘭的小朋友,她週一至週五上幼稚園,週六和週日家長則幫她報名了好幾種才藝班,家長說:「多學一點,孩子會成長得更快一些。」。但一段時間後,家長卻問老師「蘭蘭是不是智力有問題」,原因是她學什麼都比其他孩子慢。老師經過幾個星期的觀察後,得出的答案是:蘭蘭一切都很正常,是她的家長太心急了。
  顯然,不少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太過熱衷了,他們害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點上」。其實,這種擔心是沒有必要的,因為每個孩子成長都有自己的時間表。
  孩子成長是有過程的,過程的快慢有其內在規律,而且這個快慢因人而異,因時而異。正如農作物的成熟要經過一定的時間、階段一樣,如果忽視兒童生長的需求和時機,急於得到生長的結果,必然會導致不良後果。教育不能急躁,教育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尋找最恰當教育方法的過程,只有找到了最恰當的教育方法,教育才能事半功倍。
  法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曾說過一段話:「大自然希望孩子在長大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如果我們打亂這個順序,就會造成一些果實早熟,它們長得既不豐滿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會腐爛。」這句話值得所有「望子成龍」的家長深思。
  教育孩子一定要考慮孩子的成長規律,教育方法更要適合孩子的認知結構或智力結構,即以孩子認知結構為出發點,按照孩子的認知結構或智力結構來調整內容進行教育。具體如下:
  第一,遵循孩子認知發展的階段性。孩子認知發展具有明顯的階段性,不同階段有其主要特徵,如0~2歲屬感覺運動時期,為了對付當前世界,嬰兒利用動作,如吮吸、抓握、打擊等,在主體與客體交流中,逐漸了解感覺與動作的分化和精確化。2~7歲屬前運算階段,由於語言的參與,兒童學會了用符號和內部想像去思考,但其思考不夠系統,運算規則不合邏輯,有極強的「自我中心主義」。7~11歲是具體運算階段,兒童發展了有條不紊的思考的能力,但僅僅在他們能借助於具體物品與活動時才可能這樣做。11~15歲屬形式運算階段,他們發展起來在真正抽象與假設上,有條理的思考能力。
  第二,遵循孩子認知發展的連續性。孩子的認知發展是連續的,按固定順序進行,一個接著一個出現,沒有什麼階段會突然出現,也不會跳躍和顛倒,先後順序不變,前一個階段是形成後一個階段的基礎。這幾個階段的順序是: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形式運算階段。即感知運動階段是前運算階段的基礎,前運算階段又是具體運算的基礎,最後才是形式運算,不能從感知運動階段直接跳到具體運算,也不能先形式運算,再發展到具體運算階段。
  第三,了解孩子認知發展階段進度的差異性。孩子認知發展階段的進度有差異性,即有的孩子進入某一階段先於或遲於其他兒童,年齡的判斷只具有平均數的含義。在不同學科方面的認知發展也不盡相同。青少年一般先在自然學科領域出現形式運算思維,在社會學科領域的思維發展較慢。而且,同一個人在某一學科領域的思維可能達到了形式運算水準,但遇到新的困難問題時,其思維又可能會退回到具體運算水準。
  可以說,最好的家庭教育應該是處於自然狀態、遵循孩子身心發展和成長規律的家庭教育,而不是按照家長意願打造孩子的家庭教育。事實上,唯有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孩子才能朝著好的方向健康成長。

別扼殺孩子的個性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這恐怕是青春期孩子體會最深的話之一,也就是說,追求個性是青春期孩子的共同心態。這就告誡家長,不要總是急著為孩子「定型」,更不要隨意扼殺孩子的個性。
  孩子沒有了獨立的個性,也就沒有了獨立的思想和獨立的言行,也就沒有了創造性和生存的競爭力。其實,不僅人類社會中每一個個體的獨特個性,和「能人所不能」的資質是其成為優勢生存者的唯一條件,在自然界中所有生物的生存法則也都同此理。企鵝、北極熊為什麼能在冰天雪地生存?駱駝為什麼能在炎熱乾旱的沙漠中生存?正是因為牠們具備了「能人所不能」的生存能力,使牠們成為獨特環境的優勢生存者。
  家長要想把孩子培養成為未來社會的優勢生存者,需要樹立的第一觀念就是:「讓孩子能人所不能。」,許多人都認為「能人所不能」是天才的專利,只有天才才能夠具有這種優勢。不少家長常常感到疑惑:「我為何完全看不出我的孩子有什麼能人所不能的地方?」、「我的孩子才3歲,能看出什麼能人所不能的地方?」難道「能人所不能」真的只是天才的專利?其實不是,每一個孩子都與生俱來的具有獨特的「能人所不能」,只是,這些都被家長忽略了。也就是說,只要家長重視孩子的個性、不隨意扼殺,孩子就能健康成長,並成為優勢者。
  這是一位母親所寫的文章,很值得家長們深思──
  那天,一位朋友請我和兒子到她家吃飯。吃飯的時候,她的兒子規規矩矩坐在那裡,等著大家一起坐下來。我的兒子卻如入無人之境,拿起筷子就吃。我感到很沒有面子,小聲地呵斥兒子,要等著大家一起吃。
  兒子那天因為我的呵斥,吃了幾口就跑到一邊去玩了。朋友的兒子吃得很有教養,讓我羨慕不已。我覺得回去要好好管管兒子了。那天回家順手拿報紙瀏覽時,忽然看到一則小文章:一個小孩的家庭狀況,從他的吃飯狀態就可以看出來。規規矩矩吃飯的小孩,平時肯定受到了太多的約束;想吃就拿過來大吃的孩子,他的活潑天性還沒有被扼殺,而那些追著小孩餵的家庭,可憐孩子的胃和天性都要受苦了……
  看到這裡,我用目光尋找兒子,他正在床上一下一下跳著,他想用手去碰那盞我從市場買回來的工藝紙燈。他正在自得其樂呢!要是以往,我肯定會吼他,但現在,絕不能這樣了。
  這天,我沒有作聲。他感到好玩就讓他玩吧。
  也許我們成人感到不再有趣的事情,在孩子看來很好玩,那為什麼不讓他調皮一下呢?
  其實,青春期的孩子表現欲望極強。研究青春期心理的專家都這麼比喻孩子此時心態──他們把世界想像成舞臺,想成為美麗的公主或英俊的王子,吸引所有觀眾的目光。而王子和公主卻只有一個,所以他們就想盡各種辦法讓自己與眾不同,像衣著打扮另類、行為跟別人不同等。
  孩子特立獨行最根本的原因在於他們希望獲得別人的肯定。按照美國發展心理學家愛利克‧艾瑞克森(Erik Erikson)的觀點,青春期的孩子開始尋找自我,在他們心中,自我分為兩部分:一是自己認為的自我;一是別人眼中的自己。而想獲得別人的關注和肯定比自我認知更重要。所以當社會崇尚個性和創新,大多數人都認為獨特是有價值的時候,孩子們就會認為「和別人不一樣就可能得到肯定」。
  「上帝給了每個人獨特的指紋,同時也給了每個人獨特的潛質。」其實,孩子追求個性不是嚴重的事,更不代表不合群,甚至從一定意義上說,追求個性若掌握得好,對他們往後的工作很有好處。所以,家長不要一味打壓孩子,要讓孩子的個性得到自由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