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小說之父巴爾札克: 社會鷹眼, 看穿階級與金錢的糜爛塵世; 筆底流光, 兩千凡人無非是主角
作者 | 李詩禹/ 熊偉 |
---|---|
出版社 | 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法國小說之父巴爾札克: 社會鷹眼, 看穿階級與金錢的糜爛塵世; 筆底流光, 兩千凡人無非是主角:獨具個性的幻想,人性醜陋的揭露,以文字譜寫出上流社會必然崩潰的一曲無盡輓 |
作者 | 李詩禹/ 熊偉 |
---|---|
出版社 | 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法國小說之父巴爾札克: 社會鷹眼, 看穿階級與金錢的糜爛塵世; 筆底流光, 兩千凡人無非是主角:獨具個性的幻想,人性醜陋的揭露,以文字譜寫出上流社會必然崩潰的一曲無盡輓 |
內容簡介 獨具個性的幻想,人性醜陋的揭露, 以文字譜寫出上流社會必然崩潰的一曲無盡輓歌 寫作失敗、經商失敗、債臺高築打不倒, 無可救藥的樂觀讓他邁向無人可及的成功! 混跡市井,用心觀察並吸收萬千人物的生命故事與感情, 賦予筆尖深刻且細膩的情感,他是世紀文豪──巴爾札克! 「精神如同肉體會呼吸,心要吸收另一顆心的感情,將之融會後,以更豐富的感情回報對方。人類若沒有這種美妙的現象,內心便沒有活力,缺乏空氣,只能痛苦,消亡。」—─巴爾札克《歐也妮‧葛朗臺》(Eugénie Grandet) ▎相信自己是顆鑽石,不接受反駁! ──我多厲害我清楚,隨便你們說吧!我一定會發光! 想要博得雙親喜愛,渾渾噩噩完成了法律學位,進律師事務所前他才醒悟:我要為了自己而活!我要自由!我有才華,我要當作家! 雙親嚴厲的反對與處處刁難不能阻撓他半分,兩年的貧苦生活是作家之路的入場考試,撐過去,就能實現夢想的藍圖! ▎屢戰屢敗十年不倒,韌性續航18小時終嘗甜頭 ──命運捉弄壓不垮,一代文豪的荊棘之路 一年閉關誕生處女作無人欣賞,為了生計,巴爾札克不得不代筆撰寫商業小說,他從不敢署名。他以為看見商機投入大量資金,卻錯估形勢賠到脫褲子,只能靠貴族朋友償還債務。過得多辛苦,就有多努力,不分晝夜一天寫作十八小時,《舒昂黨人》(Les Chouans)成功出版,開始他的爆肝人生,成為高產量、高品質的雙高作家! ▎《人間喜劇》不朽百篇,凝鍊兩千浮生萬千世界 ──芥子須彌的社會縮影,滿意對人間的熱愛與悲憤 巴爾札克用十年嘗遍社會冷暖,階級的勢利,金錢的醜惡,他用筆端忠實呈現;他用一生看盡世間冷暖,被利用過、被愛過,身邊的人搖身一變成為小說主角,精雕細琢讓平面的角色活出立體的生命。 ▎巨匠抱憾殞落,有限的人生,不朽的文學 ──纏綿寫字檯一生,終亡於文學懷抱,雨果親送葬,不朽著作成豐碑 作品未能完美完成,成為傳奇文豪的遺憾,只願意閉關寫作不願意出門交際的巴爾札克孤零零的離世,相知相惜的文友雨果(Victor Marie Hugo)親自為他送葬並寫下〈巴爾札克葬詞〉。自虐式勤奮的巨匠,為了文學獻出心臟,死在文學懷中,亦得其所。 ★本書特色:現代小說之父巴爾札克無情揭露社會的不公與黑暗,在題材上創新,小說文學技法上則融合詩、戲劇等文體,打開新格局,伴隨成功題材與高產量而來的是大量質疑與反對聲浪。本書以故事性極強的敘述方式,帶領讀者進入巴爾札克的傳奇一生。
作者介紹 李詩禹 熊偉 編著李詩禹,畢業於法文系,文學研究者,現為專職作者及譯者。主要研究方向為法國文學,曾發表二十餘篇相關論文,並著有多部文人傳記。 熊偉,專職編者。
產品目錄 序 得不到父母關愛 深受家庭的影響 寄宿學校的生活 父母親的期望 大學實習生活 畢業後的抉擇 達成父子協議 第一間工作室 首次創作失敗 轉戰商業小說 摯友終生難忘 嘗試經商失敗 陋室裡筆耕不輟 首部署名的作品 取得了初步成功 為還債四處躲避 為生活拚命寫作 夜以繼日地工作 創作了歷史巨著 碩果累累的作品 完成《人間喜劇》 大作家抱憾而終 附錄:巴爾札克年譜
書名 / | 法國小說之父巴爾札克: 社會鷹眼, 看穿階級與金錢的糜爛塵世; 筆底流光, 兩千凡人無非是主角 |
---|---|
作者 / | 李詩禹 熊偉 |
簡介 / | 法國小說之父巴爾札克: 社會鷹眼, 看穿階級與金錢的糜爛塵世; 筆底流光, 兩千凡人無非是主角:獨具個性的幻想,人性醜陋的揭露,以文字譜寫出上流社會必然崩潰的一曲無盡輓 |
出版社 / | 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6263326460 |
ISBN10 / | 6263326468 |
EAN / | 9786263326460 |
誠品26碼 / | 2682235107006 |
頁數 / | 220 |
開數 / | 18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3X17X1.2CM |
級別 / | N:無 |
最佳賣點 : 現代小說之父巴爾札克無情揭露社會的不公與黑暗,在題材上創新,小說文學技法上則融合詩、戲劇等文體,打開新格局,伴隨成功題材與高產量而來的是大量質疑與反對聲浪。本書以故事性極強的敘述方式,帶領讀者進入巴爾札克的傳奇一生。
自序 : 序
歐諾黑·德·巴爾札克(Honoré de Balzac,西元1799~1850年),法國19世紀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歐洲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和傑出代表,法國現實主義文學成就最高者之一。
巴爾札克生於法國中部的圖爾城。他的家庭是法國大革命後致富的資產階級家庭。1814年,巴爾札克隨父母遷往巴黎。17歲入法律學校就讀,同時旁聽巴黎大學的文學講座,獲得文學學士銜。
1829年,巴爾札克出版了長篇小說《舒昂黨人》初步奠定了他在文學界的地位。1831年發表的長篇小說《驢皮記》為他贏得聲譽,使之成為法國最負盛名的作家之一。
1841年,在但丁《神曲》的啟示下,巴爾札克正式把自己作品的總名定為《人間喜劇》。
1829~1849年,巴爾札克共為《人間喜劇》寫出了91部作品。其中,長篇小說《歐也妮·葛朗臺》、《高老頭》、《幻滅》、《農民》、《貝姨》等,均顯示出這位偉大小說家的才華。
1850年8月18日,巴爾札克由於長期高負荷的工作,需要飲用大量咖啡,患血熱症去世,享年51歲。
巴爾札克素有文學拿破崙之稱。他一生塑造了2,400多個人物,充分展示了19世紀上半葉的法國社會生活。巴爾札克的《人間喜劇》被認為是人類文學史上罕見的文學豐碑,是法國社會的「百科全書」。
在《人間喜劇》中,巴爾札克闡述了他的現實主義創作方法和基本原則,從理論上為法國現實主義文學奠定了基礎。其中以《歐也妮·葛朗臺》和《高老頭》兩篇小說最為著名。
《人間喜劇》是巴爾札克的多卷本巨著,是巴爾札克以畢生精力完成的心血結晶,這套書全面反映了法國的社會風俗史,再現了1816年至1848年,也就是王政復辟到七月王朝期間廣闊的社會圖景,堪稱人類精神文明的奇蹟。
在這裡,它以清醒的現實主義筆觸,被恩格斯譽為「一部法國社會,特別是巴黎上流社會的卓越的現實主義歷史」。
巴爾札克的創作為小說開闢了一個新天地,使小說獲得了空前的表現力。他的作品藝術氣魄宏偉、生氣勃勃,和現實生活一樣豐富多彩,卻比現實更加集中、凝練和強烈。巴爾札克以自己的創作在世界文學史上建立不朽的豐碑。
隨著巴爾札克在法國文壇蒸蒸日上,他漸漸被同時代的作家所認識。哥提耶第一個站出來熱情地讚揚巴爾札克的天才。此後喬治·桑、波德萊爾、福樓拜、左拉都對他讚譽有加。
雨果甚至在巴爾札克的葬禮上說:「在最偉大的人物中間,巴爾札克屬於頭等的一個;在最優秀的人物中間,巴爾札克是出類拔萃的一個。他的才智是驚人的、不同凡響的,成就不是眼下說得盡的。」
巴爾札克不僅在法國文學史上成績斐然,在世界文學史中也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在過去的100多年中,巴爾札克的作品在全世界廣泛傳播,對世界文學的發展和人類的進步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馬克思、恩格斯稱讚他「超群的小說家」、「現實主義大師」。
內文 : 得不到父母關愛
在1799年5月20日的這一天,一位舉世聞名的文學巨匠降臨到人間,他就是有著傳奇一生的、無與倫比的偉大作家,傳世名著《人間喜劇》的作者巴爾札克。
巴爾札克,全名歐諾黑·德·巴爾札克,他誕生在法國一個名叫圖爾的城市。這座城市坐落在號稱法國母親河的羅亞爾河畔,距離巴黎只有200英里。圖爾城風光秀美如畫,市內建築極有特色,聚集著一批歐洲聞名的大學。
羅亞爾河是法國最長的河流,它流經法國腹地的中游地帶,景色旖旎,沿岸有許多名勝古蹟。
整個法蘭西民族幾乎都受到了羅亞爾河的滋養,它給予了這個國家人民優雅、浪漫、樂觀的品性和崇尚自由、崇尚愛情的情懷。同時,也哺育了「像天才一樣未經栽培」的巴爾札克。
巴爾札克雖然是父親弗蘭蘇·巴爾札克和母親薩拉比耶·洛爾·莎洛特·安娜的長子。但是,身為家裡的第一個孩子,巴爾札克的降生並沒有受到父母的足夠重視。
其實,早在巴爾札克出生的頭一年,老巴爾札克夫婦剛剛夭折了一個孩子,那個看上去健壯的男孩,在來到這個世上的一個多月後,就不幸死去了。
所以,有鑑於此,當巴爾札克剛剛出生後,這個襁褓中的嬰兒,還沒有享受到母親溫暖的懷抱,就被父母送到郊區的一個奶媽家裡寄養。
這個奶媽是一個貧窮憲兵的妻子,由於生活艱苦,不得不以餵養高貴家庭裡出生的孩子為業,獲得一些微薄的收入,這樣的情況,在18世紀至19世紀的法國其實是十分普遍的。
對於這對貧苦的夫妻來說,眼前的這個嗷嗷待哺的嬰兒,只不過是在每個月底帶來一些家庭收入的來源,只要把他餵養得健健康康就算完成了使命,當然沒有必要和精力去呵護他幼小的心靈。
而讓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巴爾札克卻偏偏是個十分敏感的孩子,他與這對夫妻一起生活了4年,在這期間,他既沒有感受到來自親生母親的慈愛,也沒有體會到奶娘的溫暖,他只感覺自己是個寄人籬下的、無人關心的、隨時有可能被遺棄的可憐兒。
幸好,過了不久,即1800年9月29日,巴爾札克又有了一個可愛的妹妹來與自己做伴。
這對兄妹由於一起被寄養在陌生人的家裡,萌生了惺惺相惜的感情,他們一起吃、睡、玩,用最簡單的孩子的行為來表達對於彼此的愛和關心。
妹妹從童年時起就給予哥哥溫情,撫慰了巴爾札克善良熱情的靈魂,這也使得即使在成年之後,他們兄妹仍然是幾個孩子中最親密的一對。巴爾札克有什麼高興和不高興的事情,都樂意向妹妹來傾訴,包括他們共同對於母親的怨恨。
在巴爾札克的許多信件和作品中,人們都可以看到他童年時由於孤寂和被冷落忽視後,所產生的對於父母的怨恨。從他出生開始,他就沒有給父母帶來多少樂趣。
他也沒有得到應有的母愛,只有在每個週末,他才被允許回到那個有著寬敞房間的家裡玩一回,但是卻得不到玩具和任何禮物。他似乎只不過是那個家庭裡並不被重視的客人,從來沒有得到過女主人溫柔慈愛的關心。
他的媽媽,對這個孩子從來沒有親暱的舉動,也沒有慈祥的擁抱,她有的僅是一聲聲嚴厲的喝斥。即使在孩子生病的時候,也不願陪在孩子身邊。
巴爾札克成年後,不無傷心地控訴說,那是「任何人命運中所不曾遭受的最可怕的童年」。
巴爾札克在郊區憲兵的家裡生活了4年後,又被「遣送」到另一個陌生人家裡去當半寄食者,與父母更是聚少離多。即使偶爾相見,自私的父母給予巴爾札克的指責也總是多於溫情。
他們關心的只是兒子學會了多少禮儀,至於兒子的感情,父親漠不關心,母親則是愛理不理。
這對夫妻成婚之時,巴爾札克的父親已經50多歲了,母親卻還是個年輕女孩,夫妻之間年齡跨度達30多歲,加上出身背景的不同,使得這對夫妻的性格志趣大不相同。
巴爾札克祖先都是農民。他們本來也不姓巴爾札克,他們的真實姓氏是巴爾薩,一個農民的姓氏。
從前,他的家族只是住在一個小村莊裡,靠幾畝薄田生活。他們需要每天早上把牛群趕到牧場放牧,白天再去耕種一個叫做朗格多克的小地方的田地,日子過得清苦卻也快樂。
雖然這些農民既沒有高大威嚴的城堡,也沒有象徵尊貴顯赫的紋章;雖然他們做的只不過是把牛群驅向牧場,再汗流浹背地去耕種土地而已,但是這一點並不影響他們子孫的發跡。
巴爾札克的父親弗蘭蘇·巴爾札克便是一個十分幸運的年輕人。1746年6月22日,弗蘭蘇·巴爾札克出生在離康奈扎克不遠的一個小村莊上。他是11個孩子中的老大哥,為人聰明能幹而又機靈善變。
如果不是父親為這個孩子下了進入教會的決定,讓他有機會讀書寫字和學習拉丁文,他可能會長成一個狡黠樸實的莊稼漢。
有一段時間,弗蘭蘇·巴爾札克在本村裡做些清閒的事情,例如幫助本地的錄事官做文字書記,又在葡萄園裡幫過工,還常跟在耕犁後面跑。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精力旺盛、孔武有力、雄心勃勃的年輕人已經意識到自己並不喜歡神父們過的那種清幽的生活,他不甘心出家。
弗蘭蘇·巴爾札克長到20歲的時候,一件振奮人心的事情發生了,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法國資產階級革命,這是個英雄輩出的時代。
老巴爾札克離開了自己的鄉土,混進了巴黎的生活圈子。起初和許多不顯眼的年輕人一樣,住在簡陋的房子裡。
但是,這個鄉下人與眾不同的是,他很清楚自己在這個城市裡需要什麼,他天生就善於鑽營。
雖然此時,老巴爾札克對如何發家心裡還沒有概念,眼前也沒有確定的職業。
但是,他有著鄉下人那種固執和勇往直前的幹勁,並且勤儉節約又吃苦耐勞,這些精神在後來他兒子的小說中還被熱情地讚美過。
弗蘭蘇·巴爾札克先是利用機會,擠進了當時被視為肥缺的軍需處和軍糧供應處。後來,他又在巴黎的革命市參議會上獲得一席職位,這個職位使他得到不少有用的關係,加上他具有一種根深蒂固的本能,能夠嗅到金錢的氣味,他終於插足到軍隊一個利潤與外快最多的部門,那就是戰時物資軍糧處。軍糧處的黃金線路,是不可避免地會伸到放債人和銀行家們的帳房裡來的。
在這個肥缺上,累積了30年後,弗蘭蘇·巴爾札克又獲得了在巴黎的杜麥爾·丹尼耶銀行當主任祕書的體面職務。
巴爾札克曾經說到過「雜貨商人肯定可以成為法國元老,而貴族有時會淪為社會的最底層」,大概講的就是法國大革命的作用。
老巴爾札克就是借助法國大革命帶來的這一點運氣,憑著血肉之勇和善於鑽營的精神,從一個下層農民一躍進入上流社會的。
到了50歲,老巴爾札克已經搖身一變成了一個小有資產的、體面的紳士了。在人們看來,老巴爾札克從一個一文不名的、奔忙勞碌、雄心勃勃的年輕人,變成一個令人尊敬的紳士,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但是在弗蘭蘇·巴爾札克自己看來,這一切還不夠圓滿,他還需要一個有著良好教養、年輕、美麗的女子做自己的妻子,為自己生兒育女。
過了不久,這個機會終於來了。51歲時,這位身心俱健、儀表動人、慣吹法螺並善於拈花惹草的老單身漢,相中了銀行裡一位主任的女兒。
這是比他小32歲的薩拉比耶·洛爾·莎洛特·安娜小姐。洛爾小姐不僅容貌美麗,而且舉止端莊、談吐文雅,雖然她只是一個小資本家的女兒,但是卻有著貴族小姐們的那種高貴的氣質。另外,洛爾小姐還有著一座價值估計在12萬~13萬法郎的莊園作為嫁妝。
弗蘭蘇·巴爾札克先生用自己的成熟老練和良好的社交技巧,終於如願以償地為自己物色到了一個既有嫁妝,又有門第的理想的妻子。於是,很快他們就結婚了。
巴爾札克的母親薩拉比耶·洛爾·莎洛特·安娜是一位典型的小資產階級婦女,有著這個階級婦女的一切通病:多愁善感、羅曼蒂克,有時還有一點歇斯底里。
不僅如此,很顯然,巴爾札克的年輕母親洛爾小姐接受過良好教育,高雅的藝術修養、敏銳的感受力是她那無憂無慮、天性快樂的丈夫所不具備的。
這就致使洛爾小姐經常會把對於生活的抱怨,有意無意地轉移到幼小的巴爾札克身上,況且那個時候,她也還是個年輕的女人,還沒有意識到母親的關懷對於孩子的重要性。
婚後不久,老巴爾札克開始重新計劃自己的生活,他現在的這個職位雖然看上去還算體面,但是卻已經沒有多少油水可撈了,更何況還要養活未來一家人。
所以,經過幾番周密的思考和權衡,老巴爾札克決意利用故舊的關係,再回到軍隊裡謀職。他的運氣不錯,過了不久就當上了第22師軍糧處的監督。
現在,老巴爾札克一家已經移駐到圖爾城生活了,軍糧處的稅收提供了弗蘭蘇·巴爾札克一筆很可觀的收入,加上有妻子的嫁妝作為後盾,他們的生活還是殷實的。
巴爾札克出生的這一年,也正是老巴爾札克一家開始活躍在貴族和新興資產階級上層交際圈裡的一年。由於長期的累積和勤儉節約,這一年,老巴爾札克一家從之前狹窄的義大利軍隊街搬入了屬於自己的一棟寬敞明亮的大房子裡,過著十分體面富足的生活。
他們的生活開始講究排場,有一輛自備馬車和大批的奴僕,往來於社會名流之間,甚至是從前趾高氣揚的貴族也是巴爾札克家裡的常客。
巴爾札克的父親性格活躍又天性樂觀,獲得一個體面的婚姻,並且老來得子,這一切都讓他感到知足和快樂。
他迷戀於享樂的生活,整日裡應酬不斷,即便已經步入老年,由於良好的體魄和外貌仍然是很多女人心中美好的異性形象。
巴爾札克的母親,雖然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但是青春和富有加上長期良好的家教,使得她性感成熟、優雅迷人。
夫妻兩個,一個是行政官員,事業順心;另一個熱衷應酬,長袖善舞。這一切,使得這一對並不相愛的夫妻卻有著共同的愛好,即熱愛名利和熱衷交際,這一點後來也遺傳給了他們天才的兒子。
老巴爾札克一家的官邸位於圖爾市的因達爾盧瓦爾街上,圖爾城的達官貴人們時不時就要來這裡舉辦「沙龍」,那是法國社會很熱衷的一種聯誼活動。
上流社會,甚至是貴族們,都與這位曾在巴黎當過紅色市議員的老農之子往來很密切。這些人中間有上議員克萊芒·德·瑞,他的神祕案件後來曾被巴爾札克寫在文章裡。
還有德·龐眉若男爵和德·馬爾崗先生,這位先生於若干年後,曾在努力掙扎的作家走投無路時,幫過他的大忙。
老巴爾札克還曾應邀參加過市政活動,重大決策時他總是被諮詢意見。即便這個農民的孩子家世寒微,出身卑賤,但他在這個瞬息萬變全面改革的時代裡,透過自己的努力,已經獲得了上流社會人們的認可。
他的這種精神不知不覺地也遺傳給了自己的兒子,當巴爾札克成年後,也是靠著這種性格給自己贏得榮譽的。
為了使來到家裡的客人們不太擁擠,偶爾可以回到家中的巴爾札克和妹妹常被安置在四樓,由一名嚴謹的家庭女教師照看著。
早晨,巴爾札克要被女教師帶到媽媽那裡請安,晚上又要重複這樣的禮節。每到這時,年幼的巴爾札克都有種想挨近媽媽的膝頭,擁抱她傾訴的衝動。
但是,每當兒子對上媽媽那冷冰冰、嚴厲的眼光後,馬上就嚇得直哆嗦,彷彿這個冷漠的女主人又發現了自己犯了錯似的,讓這個可憐的敏感的孩子真想馬上找個地方躲起來。
晚上,已經上床的巴爾札克想到第二天自己又要回到寄養的鄉下,自己又要過著那樣窘迫而又悲慘的日子,他感覺自己就像一個孤苦伶仃的孤兒似的可憐,他甚至覺得自己就不像是母親的親骨肉,因為在這裡,他感覺不到母親對他有哪怕是一丁點的愛意。當巴爾札克成年以後,他的媽媽對待兒子的這些冷漠做法仍然讓他記憶猶新,難以忘記。
到了7歲,巴爾札克這個沒人要的孩子,便被打發到旺多姆一家寄宿學校去了。他唯一的願望就是,他應該到一個離家遠一點的什麼地方去,遠在另一個小城裡。
又過了7年,當孩子因不堪忍受懲罰以致回到父母家中,而使寄宿生涯告一段落時,她竟使得他生活更是痛苦。用他自己的話說,終於在他滿18歲時,他就毅然決定,扔下那個實在容忍不下去的環境而出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