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始: 我們為什麼會有人性與個性? 鬥爭、從眾、好色、馴化, 一場關於人類本能的終極探索 | 誠品線上

猿始: 我們為什麼會有人性與個性? 鬥爭、從眾、好色、馴化, 一場關於人類本能的終極探索

作者 孟慶祥/ 編
出版社 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猿始: 我們為什麼會有人性與個性? 鬥爭、從眾、好色、馴化, 一場關於人類本能的終極探索:「馴獸師知道馴猴最恰當的時機是什麼時候,卻不明白自己也是一種猴子。」  ▪為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馴獸師知道馴猴最恰當的時機是什麼時候,卻不明白自己也是一種猴子。」 ▪為什麼兒童更合適學習外語? ▪為什麼全世界的性產業絕大多數都是為男性服務? ▪為什麼各種文化背景下的婚配都有相似的選擇標準? ▪為什麼婆媳容易不合? ▪學習和認知最主要的規律是什麼? 本書講述一則古老的故事, 帶領讀者一窺被剝掉文化外殼後的人類, 究竟是什麼樣子? ▍感官──食色,性也 為什麼爆出豔照有那麼大的影響力? 為什麼網路上的成人影音長盛不衰? 從生物的角度來說,女人喜歡打扮自己,與雌孔雀喜歡雄孔雀的羽毛原理是相同的。試想,如果羽毛像衣服一樣,不是長在身上,而是可獲得的,那麼會是雌性還是雄性孔雀有更好看的羽毛? 調查表明,不僅男人喜歡美女,女人也喜歡美女,只是前者的出發點是性,後者則是為了美。 ▍視覺動物──為什麼會有美醜? 我們對容貌美醜標準的形成,可能來源於趨同的穩定性選擇。 我們可以想像在演化過程中,起初大家對美的標準相當離散,你覺得美,我可能覺得很醜陋;但隨著戰爭、瘟疫的流行,人種基因被鎖定於一個狹窄的頻段上,於是漸漸形成了近似標準 ─這種解釋的一個有利的證據,就是人口雖多,可是基因的差異性卻相當小。 ▍認知──人類差強人意的記憶力 人類雖然對視覺刺激反應很大,對圖像的記憶能力卻很平常,甚至弱於大猩猩。 因為人類祖先不是遷徙動物,他們只需要對圖像感興趣,而非長久記憶它;而再我們發明了複雜的語言之後,人類對圖像的記憶能力就更加衰退。 ▍戰時心理──每個人心中都住了一個殺人魔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Stanley Milgram,在1979年的一場訪談節目表示:「如果在美國建立像納粹那樣的死亡集中營體系,我們會發現,在美國任何一個中等規模的城鎮,都能找到足夠的納粹黨員。 」 戰時心理深埋於人性之中,但這種心理並非只在戰爭發生時才顯露崢嶸。在日常行為模式中,只要群體被動員、被傳染均會表現出戰爭心理狀態,盲從、亢奮、輕信、極端化、情緒化、非理性行為便會蜂擁而出。一場激烈的足球比賽、一場明星的演唱會、一場煽情的演講,甚至一場產品發布會,都可以啟動人們的戰爭心理特徵。 ▍男性──好色是一種生存策略 達爾文就發現:無論是家畜還是野生動物,雄性通常性慾比雌性更旺盛。因為雄性的生殖代價小,一般情況下交配得越多,留下的後代就越多── 所以雄性首先要有較強的性慾。 性交雖然是很簡單的運動,但因為競爭的存在,產生了複雜多變的形式。各種動物不同的習性和體貌特徵,有很大的一部分就是性策略競爭的優勝者選擇的結果。 ▍個性──我們為何會上癮 人類很難像挑選動物一樣,只讓某些特質的人繁殖,而讓另外一些人不許生育。但在出任社會角色時卻總是在挑選,不管是升學考試還是職務競爭,實際上都是一種選拔方式。按 而上癮就是一種有利的演化機制,任何事情皆有癮的影子,一個勤快的人長期不勞動會變得懶惰,一個懶漢也會因為勞動變得勤快,一個特立獨行的人被迫拍馬屁,也可能塑造成一個馬屁精。 【精彩摘錄】 ▪智力靠成員之間爭名奪利得以演化,這是人類不願意接受的事實。 ▪從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管理到海底撈的實踐,都證實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讓勞動者個體為了總體的利益努力奮鬥是可能的。 ▪人類假惺惺地聲稱人人生而平等,卻在天天做著比猴子更不平等的事。 ▪社會能夠讓那些被賦予較低社會地位的人接受、並相信自己的地位,這是社會最大的成功——同時也是社會最大的失敗。 ▪如果你殺死了一個惡魔,你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因為沒有那麼多的惡魔;但是如果艾希曼是個普通人,那麼這似乎就非常危險。 ▪「近前動力」是生物演化的必然途徑,如果讓動物去「想」活著以及生育後代的意義才去覓食或者交配,猴年馬月都難以演化成功。 ▪男人花心時,女人損失的是對後代撫養利益;但女人紅杏出牆時,男人損害的則是基因利益。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孟慶祥孟慶祥,多棲作家,出版書籍涉及技術、社會、心理等多方領域,著有《巔峰過後》、 《達爾文密碼》 等,作品曾在多國出版。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前言第一章 生命混沌中誕生的生命生命的化學本質生命的策劃師,DNA的邏輯蛋白質是執行生命任務的工兵第二章 感官感覺──通向心靈,指揮行動的入口退化的鼻子「有口福」的嘴巴肩負重任的耳朵視覺動物美醜的本質第三章 智慧人類智慧的謎團智力的演化「語言—智慧」假說遠古智者如何勝出?本能、印記與學習第四章 認知泰山、閏土、阿甘的成長模仿是被忽略的本能歸納是動物應變的思維方式推理是人類特有的高級智力差強人意的記憶力理性與天性第五章 發育心理學家比不上馴獸師「三字經」錯了,佛洛伊德也錯了敏感期甘特圖上的任務向競技體育學習不知不覺的社交剝奪智慧的高峰與衰退智慧的開發第六章 人性自然環境塑造人體,群內環境塑造人性為何群居?相互依存,相互鬥爭人性善惡的邏輯「統禦—服從」是最基本的人際關係透過儀式強化地位從眾是最基礎的人性之一勇攀高位的本能自負的天性思維慣性戰時心理羨慕、嫉妒、恨不適應變化的大腦第七章 男性好色的西門西門的策略西門的坦白第八章 女性露西的困境露西擇偶策略露西的改變性與生活忠誠的女人第九章 家庭母系社會的本源夫妻母親不僅餵奶,而且更愛子代愛兒是本能,敬老是文化生男還是生女兄弟姐妹婆媳衝突第十章 個性人與人之間的相似與差異先天還是後天被放大的差異上癮塑造差異自我馴化的人類第十一章 展望DNA的祕密篩選分化測定改造後記

商品規格

書名 / 猿始: 我們為什麼會有人性與個性? 鬥爭、從眾、好色、馴化, 一場關於人類本能的終極探索
作者 / 孟慶祥 編
簡介 / 猿始: 我們為什麼會有人性與個性? 鬥爭、從眾、好色、馴化, 一場關於人類本能的終極探索:「馴獸師知道馴猴最恰當的時機是什麼時候,卻不明白自己也是一種猴子。」  ▪為
出版社 / 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5166885
ISBN10 / 9865166887
EAN / 9789865166885
誠品26碼 / 2682039956008
頁數 / 300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X15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自序 : 前言

對人的科學認識,將成為改變世界的力量

一百五十年前,一位叫查爾斯•達爾文的人才發現了人是類人猿演化的結果。但大部分人只是勉強地承認這個事實,直到現在,這個事實背後的含義還遠未被發掘。


直到今天,人仍然習慣性地將自己和動物區別來看。在我們的生物教科書上,人是靈長目、人科、人屬、人種,是唯一的人科動物。事實上,靈長目中的黑猩猩和人的親緣關係很近,牠們和人的基因相似度達98.5%,比黑猩猩和大猩猩之間的親緣關係還近。從基因學上分析,大猩猩和黑猩猩的分化約是一千萬到一千兩百萬年前,二者基因差異是2.3%,人類作為一個分支的分化約為六百萬到七百萬年前。純粹從基因的百分比上來說,人與黑猩猩之間的相似度達98.7%,黑猩猩本應該也是人科。貓和老虎差別那麼大,都被劃分到一個科,為什麼黑猩猩和人差別那麼小,卻被劃分到不同的科?這大概就像富人不願意認貧窮的親戚一樣吧。

表面上看,人類的外形和其他靈長類差異較大,且是唯一長期直立行走的猿類,身體的多數部位也沒有毛髮。較高的智力,讓許多人認為只有人才是能真正改造自然的動物,其他動物頂多做一個漂亮的巢穴,而無論是外在的成就還是行為方式,都很容易讓人誤認為人和動物有本質的不同。

但是,人們沒有意識到:人和猴子差異的本質,絕對沒有表面看起來的那麼大。複雜的語言、文字紀錄和傳承方式,是人類區別於其他動物更重要的特點。試想,一個出生的嬰兒如果在原始環境中長大,他們不會有複雜的語言,能夠學習的東西也僅僅是獲取食物的本領,以及與其他同類交往的簡單技能,人能比動物厲害多少呢?換個角度,假定一萬兩千年前,一個前農業社會的人穿越到現代,他也可以學會開飛機、寫程式,或設計高樓大廈。而從社會形態上看,一萬兩千年的人類社會與現在的野生動物差別不大。幾十年前,在新幾內亞島和美洲的部分土著還過著原始生活,但從遺傳性的智力上看,這些土著和現代文明社會的人並沒有多少區別。

人類之所以像現在這麼富於創造性,主要是因為工具性進步。人們開著法拉利疾馳,但不會因此認為自己跑得快;人類借助語言和文字這樣的工具,取得了遠大於其他動物的成就,卻因此誤認為人和動物的本質差異很大。富人有錢、頭領有權,看起來很強悍,但從生物意義上,他們和普通人沒有區別,差的只是一點運氣。工具掩蓋了人的動物性,所以看人性時,首先要剝離掉這些工具所導致的虛假繁榮。

文字的發明大大放大了人的能力,它讓人的經驗累積超越了代代相傳的局限性,其他動物子承母業,只能從母親那裡學習一點點東西,不能積累。有關人類演化的科普著作多如牛毛,這些作品幾乎都來源於西方,而其中絕大部分都強調人動物性的一面,強調人是由猿類演化而來,而盡情貶低人類。我認為這樣做是因為西方根深蒂固的宗教觀,故每一本書都要強烈否定上帝造人。

在東方不存在這樣的問題,東方最大的問題是自古至今人們都缺乏好奇心。好奇心從來都沒有形成一種社會風氣,也從來沒有得到廣大激勵,因為實用主義充斥於生活和文化中的所有微血管。在人類社會發展歷程中,不斷試錯才可能找出正確答案;但如果對試錯的對象不感興趣,則只會一無所有。

本書是向大家講述一個古老的故事,即剝掉文化的人到底是什麼樣的,即人性研究。對人類本真特性的認識、對大到制度的設計、社會的演進,小到家庭瑣事、人際交往都將有重要影響。


自古以來,窺測人的本性一直很令人著迷,從中國諸子百家到西方哲學再到各種宗教,大多數都是「人學」,每個人也有自己關於「人」的觀點。但一直到今天,大多數對人的探究仍然不得要領,關於人的認識遠未建立在科學基礎之上,因為文化蒙蔽了人們的眼睛,而我堅信只有從動物和演化的角度才能看透人體、人欲、人性的真相。文化只是一時的規則,本性則根深蒂固。

早期有系統地研究人性的,是宗教和哲學,研究方法主要是觀察和想像,但這會因觀察者的角度和傾向不同產生很大的差異,這時人性的學說主要是一種觀點。心理學的誕生,標誌著對人性的研究逐漸走向科學之路,而不僅僅是個人的某種觀點。 一八二五年,德國哲學心理學家赫爾巴特《心理學是一門科學》(Psychologie als Wissenschaft )的巨著問世,第一次莊嚴宣布心理學是科學。一八七九年,馮特(Wilhelm Maximilian Wundt)在德國的萊比錫大學創立了世界上第一間心理實驗室,用實驗的手段來研究心理現象,被公認為是心理科學獨立的標誌。馮特一生著作很多,其中《生理心理學原理》(Grundzüge der physiologischen Psychologie)一書被譽為「心理學的獨立宣言」,馮特被譽為心理學之父,而此後一段時間,心理學發展較為緩慢。

近一百年來,心理學分化出無數分支,加在心理學前面的定語層出不窮:發展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大眾心理學、犯罪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心理學史上也鐫刻了無數名字。除了一些流行讀物之外,較為嚴肅、可以作為教材的心理學主要是以實驗和統計為基礎。很顯然,這種方式得到的結果比觀點要可信得多,但是心理學仍然不是一門非常科學的學問。

我認為最主要的標誌,是心理學的實驗和統計結果,它的結構遠比數學、物理、化學、工程學科要簡陋,而且很不完整,缺乏一個邏輯框架能進行有說服力的解釋。例如,全球的教育制度,都沒有建立在對人的認識過程進行科學分析的基礎上,所以我們迄今都不知道哪個年齡層該學什麼;在面對社會倫理和人本性衝突時,我們只是採取了簡單的妥協,而並未深究本因;全球的股市都是基於理性人的錯誤假設,事實上人更多的是生物人而非理性人……我相信,假以時日,人類社會必將掀起重新認識自己的高潮。

心理學的成熟必將改寫教育、社會制度、公司制度等等,它的影響會波及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一項項實驗和統計,而它最缺乏的是邏輯體系,而這個體系必須從達爾文哲學中汲取營養。達爾文揭示了生物身體、性格、器官、外形等形成原理,但他並沒有把整座大廈蓋好。他的演化論就像歐幾里德幾何學中的五大基本公理一樣,整個體系還需要後人添磚加瓦、不斷探索。

達爾文的演化論可以總結成下面幾條公理:

第一原理,優勢生存原理。很多人把這個原理簡單的理解成弱肉強食,這是對適者生存通俗的曲解。獵豹強,羚羊弱,後者是前者的食物,弱肉強食只是在搏鬥中的表現。從演化論的角度上看,羚羊不見得比獵豹弱,有一天獵豹滅絕了,羚羊可能還很繁盛。生物學上的優勢,是生存並繁衍後代的能力,無論是身體的某個器官還是某種習性、性格偏好,從長期的效果來看都是優勢取勝,所有的特性、無論體格還是性格(這一點容易被人們忽視)都有一定的遺傳率。比如,好色的男人如果確實比相對不好色的男人能留下更多後代,好色就是一種優勢,而由於我們已經經歷了漫長的演化歷程,不好色的男人現在存在的機率就很低了。

第二原理,代謝保守原理。穴居動物曾經視力很好,但穴居之後由於視力無法發揮作用,視力就慢慢退化了。這不是拉馬克的用進廢退,而是代謝保守原理。這一原理說的是:消耗能量的東西不可能演化得富足有餘。長期來看,無論體能、智力抑或是某個器官,都是剛好能夠撐住演化的壓力、剛好夠用,如果多餘或者壓力被解除就會退化。遠古的人類也曾經有粗壯、有力的手臂,像猴子一樣能在樹上攀爬如飛;然而現在,即使頂尖的體操選手也比不上猴群中普通的一員。這條原理暗示:演化不會創造多餘的器官,也不會形成多餘的個性,因為這些東西如果沒有生存和繁殖的競爭優勢,就會形成多餘的能量浪費。

第三原理,近前動力,有的書中稱為引導性原因,更為貼切,或是叫近因。生物的唯一使命就是生存和繁殖,這也是它存在的理由。但是,想要生存和繁殖,就必須處理很多的事情,有很多策略可供選擇。比如,動物該如何交配呢?是讓牠「想」到要留下後代嗎?當然不是!那樣的實現手法太「繞」了,最直接、簡單的方案,是讓牠在發情期有交配的衝動,性慾就是為了繁衍後代的近前動力。為了實現長遠的目的,必須透過近前動力實現,這是一切行為演化的基礎原理再比如,兩個人面對一隻老虎,跑得快比智商高更現實,跑得快就成了一個近前優勢,而假如逃跑的情況常出現,智力的演化就會落後於奔跑速度的演化,智力的演化就要依賴於其他情境。

有了這三個定理,就可以推導出人的性格、慾望、稟賦等一切推論。

對人而言,關於人性和行為的認識,要比對人體的認識複雜。演化只會留下有形的化石,不會留下行為化石。比如,所有的生物書上推測說,遠古時期經歷過母系社會和父系社會,還說原始人的生活模式是男人狩獵、女人採集;但實際上,這樣的說法不可能有證據。我發現這樣的說法甚至缺乏基本的邏輯支撐,有人可能從男性更好打鬥、體格更強壯這一現象,推測男人狩獵的行為模式。而實際上,男性區別於女性這種特徵更大的可能性,不是為了與其他物種鬥爭,而是與同伴爭奪交配權所形成。因為我們從很多動物身上都觀察到同樣的特徵:食草的家雄性家畜比雌性好鬥很多;雄獅外形威武,但捕獵的基本上都是雌獅。而如果從現代人的行為模式上推演,即便是高大的男性也很難拿著原始工具與野獸搏鬥,當然如果從小就生活在這樣環境中,就另當別論。

缺乏化石證據,讓關於人類行為模式、人性的學說裹足不前。一個學過國中物理的普通學生,關於物理的知識遠比亞里斯多德的物理學正確許多;但是,即便是現在一個頂尖的倫理學者,也無法證明他的倫理學比亞里斯多德的倫理學更優秀,因為雙方都沒有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之上。缺乏證據,也讓絕大部分嚴肅的學者,避免研究這個不太容易有令人信服結論的學說。這給我這種滿懷好奇心的「非學者」留下了空檔,而有機會提出前人不曾提出的概念和見解。


在這裡,我要請求讀者給我一次狂妄的機會。我所提出關於人類行為模式和人性的許多見解,絕非眾多突發奇想之中的一種而已,而是盡力將這些見解構築於比較可靠的邏輯基礎上。

我所採用以下方法。

以外形推測行為:例如現在恐龍只留下了化石,人們會根據牠的牙齒、骨骼、頭腦大小,推測牠大體上的行為模式。獅子和老虎是近親,染色體數目相等,牠們之間可以交配。獅子和老虎的不同,在於獅子雄雌之間有明顯的外形差異(生物學上叫做二太性),老虎沒有。因此可以大致上推斷:老虎的交配競爭要弱於獅子,獅子交配的集中度要高於老虎,進而可以推斷獅子是群居的、老虎可能是獨處的。

而人類的某些外貌特徵也會暗示人性演化的軌跡:

近親類比法:人的行為模式已經被社會習俗、文化等遮蔽,而我們的近親猴子、猩猩等沒有文化束縛,按照牠們的生物本性行事,二者之間具有某些可類比的特徵。儘管這種方法沒有十分可靠的邏輯推斷,如果總結的夠多,考慮的維度足夠豐富,也會逼近真實的結果。這些比較對象並不限於靈長目,我們飼養、馴化了很多家畜,馬戲團馴化很多用於表演的動物,人對這些動物學習能力和學習規律都有較為確實的評估方法。那麼這些經驗為什麼就不能用於人本身呢?有人可能會想到他們和人的親緣關係太遠了,所以沒有可比性。從邏輯層面來看,馬戲團馴化獸類,讓牠們學會某種知識和技能;人類馴化自身,也不斷地學習。獸類要在長到成年之前學會基本的生存技巧,所以幼小時期最利於馴化,因為這一時期的學習能力最強。而人為了應對生存挑戰,也會建立同樣的學習機制。物種差異雖大,邏輯基礎相同,我們也就可以得出比較令人信服的見解。

觀察、總結、邏輯驗證:每個人都在觀察、總結他周圍的世界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既然我要提出一種關於人類的理論,就會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觀察、總結。這種方法和古代哲學家無異,區別在於,我要把觀察的結果放在生物的邏輯中評估,所以就會更加去偽存真。一九〇〇年,精神病醫師佛洛伊德寫了一本書《夢的解析》(Die Traumdeutung),提出了潛意識學說以及戀父、戀母等心理學概念。當然,這個學說一定是建立在他的觀察和醫療案例基礎上,然而他的結論如戀父、戀母和生物規律相違背,所以這一定是錯誤的學說。

這些並不是什麼新方法,嚴肅的生物學家、人類學家以及科普作者,都部分採用過其中一些方法,而我的目標則是綜合運用,以提出更加可靠的見解。

這不是一本漫無邊際的暢談人生、談論個人主張的書。麥可.哈特(Michael H. Hart)在《影響世界歷史100位名人》(The100: ARanking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Persons in History)中論及孔子的貢獻時,說在中國無論是鍋爐工還是一個普通農民,人人說話都帶有哲理。本書基本迴避價值主張,重點是「看」,客觀地看,並解釋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為什麼兒童學習外語更合適?為什麼全世界的性服務行業絕大多數都是為男性服務?為什麼各種文化背景下的婚配都有相似的選擇標準?為什麼婆媳容易不合?學習和認知最主要的規律是什麼?所有的東西都立足於科學的解釋,都面向普通讀者會感到好奇和關心的問題。

最後,我要說明一下這種研究的價值。從大方面來看,對人性的基本假設,影響了整個人類社會制度的設計和演進。柏拉圖、亞里斯多德把人區分為菁英和普通人,也由此設計了菁英統治制度;亞當斯密認為人人都是自私的,而這種自私卻可以透過交換讓大家都受益,於是產生了對市場經濟的信奉;而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只要是被壓迫、被剝削的好人站上歷史舞台,就能讓整個社會更加和諧、幸福。

擅於思考的讀者,會認為我如此輕描淡寫地談論歷史,未免過於幼稚和輕浮,但我堅信最複雜、影響力深遠的思想往往都是簡單的假設推論。數理化等科學基本上都建立在簡單的原理之上,社會科學也是如此,而社會科學凌亂的原因是它不夠科學。我想閱讀本書的人大都讀過一些心理學書籍,事實上,研究人類行為的現代科學主要就是心理學。心理學的特點是比較繁雜,心理學家今天做這樣一項實驗、明天又發現了另外一則理論,但是,他們從未統一在一個簡潔的框架之中,這也是本書要實現野心的一部分,因為我認為人類所有的本質行為模式必須建立在一個簡潔的邏輯框架之內,就像馬克士威方程組和歐幾里德幾何學的公理一樣簡單有效。

本書的最後一章,暢想了DNA技術和生物技術對人自身、人類社會方方面面的影響,讀者不妨把它當作一篇充滿激情的科幻作品來讀。我認為這是本書最精彩的一章,它長遠地預測,因為對人性公式般科學、準確的分析,都必須建立在基因學的基礎上。由觀點到公式是哲學走向科學的途徑,其中間的過渡形態則是邏輯。公式比邏輯強,而邏輯比觀點要好很多,而本書的目標則是達到中庸。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七章 男性

子代是父母雙方合資的產物,各占50%的基因股份。然而付出卻完全不同,男性只需要春風一度,女人卻要十月懷胎,而且還要哺乳。生殖方式的差異,是男性和女性不同之處的基礎,男性比女性更好鬥、更好色,更喜新厭舊,有數百萬年演化的邏輯原因。

如果你不理解演化論,很難理解人的本性;而如果你明白了生物的邏輯,很多問題就豁然開朗。

例如,很多哲學家和普通人都願意問一個問題:人為什麼活著?有的人說為理想和希望而活,有人說是為愛而活,還有人像繞口令一樣的說吃飯是為了活著,活著不是為了吃飯。哲學家永遠回答不了這種問題。但換一個角度,從生物的邏輯看,人活著和其他動物活著根本沒有什麼兩樣,都是近前動力在發揮作用。為了存續生命、繁殖,動物在面臨生死問題時,都有怕死的近前動力保障生存。人之所以活著的原因,像其他動物一樣也是怕死,這是近前動力,是一種最簡單、保證動物及時做出趨利避害反應的方案。從生物的角度,可以將人們經常遇到,卻不明白的事用邏輯演繹出來。

走遍世界,絕大多數的性服務場所,女人都是賣方,男人是顧客,這到底是為什麼?演化論很容易給你信服的答案。達爾文演化論不是精確的公式,對演化論的理解也有很多謬誤。很多書上講述男女的差異時,都不加分析地採納了採集──狩獵觀點,這一觀點認為,人類遠古時期就按性別進行勞動分工,男人狩獵,女人採集,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性格特徵。這一觀點被寫進了教科書,包括著名的愛德華•威爾森在《社會生物學》中,也未加推敲地承認了這個觀點。

洪荒時代哪有這麼回事!有勞動分工的動物是少數,人類靈長類的親戚都沒有勞動分工,人類為什麼就有明確的勞動分工?男女的差異,主要是性資源的不同和性模式塑造的,這也是人們最關心的、很實際的問題,性塑造了人類,是組成家庭和社會的紐帶,它是諸多矛盾和煩惱的起源。

古羅馬帝國時期的思想家奥古斯丁認為,人是唯一把性作為娛樂的物種,其他物種則是為了繁殖。古人注意到動物都有發情期,交配和繁殖聯繫在一起非常自然;唯獨人沒有發情期,進而推斷人被不該有的性慾支配。於是,把這一點歸咎於亞當和夏娃吃了那個不該吃的蘋果,有的宗教禁慾大概與這個邏輯有關;但稍微深入地想想,就知道這個說法大錯特錯。

就性的目的而言,所有具有神經系統的動物的性活動,大概都是為了「娛樂」,性的真正目的是為了繁殖,快樂則是實現性交的策略。因為除了人類,沒有另外一種動物會意識到性和生殖的關係,即便人類認識到性和生殖的關係,其時間也非常短暫。還是那句話,行為大多是由近前動力驅使的,性的近前動力就是爽,而不是考慮後代的降生。

「近前動力」是生物演化的必然途徑,如果讓動物去「想」活著以及生育後代的意義才去覓食或者交配,猴年馬月都難以演化成功。

遠古人類像其他動物一樣,並沒有意識到性與生殖的關係,但他們的性體驗也是非常「爽」。而為了這一刻的爽,其智力和行為不可避免地參與其中,久而久之,圍繞著性也會形成一些特別的人性被寫進基因之中。

好色的西門
為了敘述人類的故事,我們請出一位叫做西門的主人公,他是普通的一位男性,與大街上看到的普通男人一樣,只是他幾乎沒有任何文化。我們所說的沒有文化,並不是說他沒有上過學、不識字,而是說他生活的那個時代,人類還過著原始生活,住在山洞中。有語言,雖沒有現代人的語言這麼複雜,應付那個時代的生活場景已經足夠。在那個時代,基本上按照人的動物本性生活,沒有什麼倫理、道德禁忌,更談不上繁文縟節。西門的智力已經和現代人相似,只因缺乏文字,一代人一代人的傳承生活的基本經驗,積累相當有限,所以在數萬年的歷史中變化不大。

從生物意義上說,西門的生活就兩件事,一件事是獲取食物,一件事是留下後代。西門並不懂這些東西,每當飢餓了,他就會去搜尋食物,種類很雜,可以是肉類食物,也有種子、水果類食物。由於人類的體型較大,過於小的動物如老鼠,填不飽肚子,靈長類的四肢適合在喬木從中竄蹦跳躍、在草原上奔跑,明顯比不上四肢奔跑的動物,人類捕捉體型較大的動物,就需要很多成員一起合作。即便是強壯如獅子,捕捉大型動物仍需要合作,何況人的體型遠不及獅子。經年日久,這種合作形成的秉性,也注入到了人類基因之中,人的合作本能在森林到草原過渡時期被加強。

從長遠利益看,對於西門而言,留下後代比獲取食物更重要。雖然西門完全不懂這些,但誰不具備這樣的品性,誰留下後代的可能性就小,隨著後代的消失,不注重留下後代的品性也消失了。讓西門留下更多後代的方式,就是西門體內分泌某種激素,這種激素引導西門與異性交配,激素效果越強烈,西門就越發有高昂的交配慾望,性慾就是留下後代的引導性原因即近前動力。

然而,生存鬥爭貫穿於生活的每個環節。就如同打獵一樣,西門在性慾的引導下希望交配,東門何嘗不想?還有南門、北門很多男人,他們都希望得到交配的機會。雖然,世上有與男人等量的女人,但那個時候,沒有什麼特別的一夫一妻制度性安排,基本上如大多數動物一樣,是一個群居、群交的時代。

對於哺乳動物而言,通常雄性處於性模式主動的一方。達爾文就發現了這一點,他發現無論是家畜還是野生動物,雄性通常性慾比雌性更旺盛,但一向思維縝密的達爾文卻並沒有進一步想這到底是為什麼。後來人們提出了答案,因為雄性的生殖代價小,通常情況下交配得越多,留下的後代就越多,雄性若有較強的性慾就會尋求較多的交配,這種「品格」是一種優勢品格,性選擇會賦予雄性較強的性慾。有農村生活經歷的人,看過家養動物的交配,驢、馬、牛、羊等在發情期,雄性為了爭奪交配權,經常大打出手,如果不是人工制止,有時牛羊會把角撞掉,馬則會把對方的腿踢斷,性的吸引力之大可見一斑。

西門首先要有較強的性慾,這是一個根本問題,然後還要有各式各樣的策略。想留下更多基因的目標雖然簡單,實現的手段可謂豐富多彩,就像銷售產品這個目標很簡單,銷售方式則複雜多變。性交雖然是很簡單的運動,但是和銷售一樣,因為競爭的存在,產生了複雜多變的形式。各種動物不同的習性和體貌特徵,有很大的一部分就是性策略競爭的優勝者選擇的結果。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為什麼兒童更合適學習外語?
▪為什麼全世界的性產業絕大多數都是為男性服務?
▪為什麼各種文化背景下的婚配都有相似的選擇標準?
▪學習和認知最主要的規律是什麼?
本書講述一則古老的故事,帶領讀者一窺被剝掉文化外殼後的人類,究竟是什麼樣子?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