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構滋味: 香港飲食文學與文化研究論集
作者 | 蕭欣浩 |
---|---|
出版社 | 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解構滋味: 香港飲食文學與文化研究論集:★文學跨界文化、飲食文學、都市生活的最新研究!★陳冠中、焦桐、蘇童跨地域頂級推薦!★黃淑嫻專文提味!飲食圍繞日常,當中文化 |
作者 | 蕭欣浩 |
---|---|
出版社 | 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解構滋味: 香港飲食文學與文化研究論集:★文學跨界文化、飲食文學、都市生活的最新研究!★陳冠中、焦桐、蘇童跨地域頂級推薦!★黃淑嫻專文提味!飲食圍繞日常,當中文化 |
內容簡介 ★ 文學跨界文化、飲食文學、都市生活的最新研究! ★ 陳冠中、焦桐、蘇童 跨地域頂級推薦! ★ 黃淑嫻專文提味! 飲食圍繞日常,當中文化最容易被忽略。蕭欣浩博士花十年時間,研究香港飲食文學及文化,探討飲食的相關課題,結集成《解構滋味:香港飲食文學與文化研究論集》。 本書題材從古代的甲骨文、蘇軾的詩文,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粵語片、茶餐廳文化,以至香港作家也斯的創作、内地作家蘇童的小說與台灣作家劉克襄的散文,探討飲食於不同時空的文化意義。蕭欣浩博士以學者兼廚師的身分,呈現一道道美食背後,文學、電影與文化構成的人間滋味。
作者介紹 蕭欣浩蕭欣浩嶺南大學中文系博士。「蕭博士文化工作室」創辦人,身兼作家、詩人。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講師,主要從事語言文字、飲食文學及文化研究。曾任法國餐廳大廚。2015-2016獲嶺南大學「優異教學奬勵計劃」優秀教學證書。仁愛堂陳黃淑芳紀念中學校董。文學家紀錄片「他們在島嶼寫作2」劉以鬯《1918》、也斯《東西》的副導演。電視節目「學是學非」、「粵講粵㜺鬼」學者嘉賓。
產品目錄 目錄 輯一:古代文字與文學 從甲骨文看商代煮食文化 從飲食詩看蘇軾的貶謫生活 輯二:戰後香港的飲食文化 攝飲寫食:也斯戰後香港飲食文化觀察 從英式到港式──茶餐廳及其飲食的傳承與轉化 輯三:電影中的飲食文化與生活 食在光影中──試論五、六十年代倫理片中的矛盾 戰後香港的飲食影像──以五、六十年代香港電影為研究核心 輯四:從香港到世界 味覺嚮導的探索──舒巷城飲食散文中的香港 也斯的跨文化飲食地圖──以其詩作為研究核心 越界的味覺漫遊──論也斯遊記中的飲食意涵 輯五:飲食於香港以外 從耕農到醯醢:論劉克襄飲食散文的建構與書寫策略 飲食、血親與慾望:以蘇童的〈堂兄弟〉與〈玉米爆炸記〉為例
書名 / | 解構滋味: 香港飲食文學與文化研究論集 |
---|---|
作者 / | 蕭欣浩 |
簡介 / | 解構滋味: 香港飲食文學與文化研究論集:★文學跨界文化、飲食文學、都市生活的最新研究!★陳冠中、焦桐、蘇童跨地域頂級推薦!★黃淑嫻專文提味!飲食圍繞日常,當中文化 |
出版社 / | 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87936770 |
ISBN10 / | 9887936774 |
EAN / | 9789887936770 |
誠品26碼 / | 2681882714001 |
頁數 / | 320 |
開數 / | 25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1X14.8CM |
級別 / | N:無 |
最佳賣點 : 本書題材從古代的甲骨文、蘇軾的詩文,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粵語片、茶餐廳文化,以至香港作家也斯的創作、内地作家蘇童的小說與台灣作家劉克襄的散文,探討飲食於不同時空的文化意義。
自序 : 阿澤
黃淑嫻
我們叫他阿澤,據說某年某月的一天,有人發覺他的眼也好、鼻也好,極像一位叫阿澤的香港運動員,所以從那時開始,我們叫蕭欣浩做阿澤,我思疑這個花名已經正式印在他的身分證上了。對於我來說,蕭欣浩確是一個運動員,因為他有一流運動員的毅力和能量。不講不知,年青時候的他是一名短跑選手,我可以想像他在運動場上衝線的一刻,同學們為他歡呼拍掌。可惜,我認識他的時候,他已經不跑了,現在大概也跑不動了,但在生活的不少層面上,他仍是一個精彩的運動員,從短跑的拼勁發展到長跑的持久力。
阿澤是我少數遇見如此堅持自己理念的人,在現實的香港社會中,尤其難得。在人群中,他可能不特別起眼,你不會一眼看到他,但認識他愈久愈覺得他特別,你永遠不會忘記他。阿澤藏著無限的潛能,好像看不到盡頭的大路。回想他這十多年的經歷,從廚師生涯轉到古文字學研究,看似很大的變化,但他其實從未放棄過食物研究,而且看來愈做愈成功呢。要寫一篇好的食物論文,單是懂得寫論文的技巧和書本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作者一定要懂得食物本身,懂得吃,熱愛吃,最好還懂得煮,這些都不是現時香港學院能夠提供的知識,阿澤有著一個優秀食物研究者的條件,他當過廚師,對食物的歷史和文化有研究,這是他憑自己努力所得到的。從外面看,很多人會以為研究食物、寫食物文章是很好玩的事情,但實情不一定是這樣吧。在香港的學術界,食物研究還未有完善的發展,一些人誤以為這是不入流的學科。我知道阿澤也曾受到這方面的壓力,但他堅持下去,忠於自己,繼續跑下去。
阿澤告訴我這論文集是代表他人生的一個階段,而我非常榮幸可以在他人生的路上擔當一個角色──同枱吃飯的人。研究食物其實是研究人與人的關係,看阿澤的文章,我會記起與也斯從喝酒到吃齋,從他健康到生病後的不同飯菜。我又記起與蘇童在香港吃西班牙菜的熱鬧氣氛,在飯桌上認識一位中國優秀作家。我和阿澤一起吃飯無數次,最多是和大伙人一起吃,他總是靜靜地為大家服務,點菜啦、埋單啦…… 。食物研究背後是人情與關懷,一起經歷甜酸苦辣。然而,大概在無數的年後,我記憶中的阿澤,應該是和他一起在飯堂的日子。我和阿澤是同事,有時下午會一起到學校飯堂買咖啡。與阿澤到飯堂,你會覺得自己突然變成貴賓,因為他與飯堂所有員工都認識,而且非常要好,他們好像有自己的語言,一個動作,一個微笑都有自己的意思,而因為我是阿澤的朋友,所以也得到特別的招待呢!這些生活片段,讓我明白阿澤的食物研究源於他在地的生活。
有時我覺得阿澤要比我成熟,雖然我年紀比他大。相對於他,我是一個揀飲擇食的麻煩人,他寬闊的口味,讓他可以嚐到人生百味,而我只能另闢途徑。我爸爸很喜歡吃東西,我記得每次他和朋友吃飯的時候,飯桌上都是美味佳餚和洋酒,當時小小年紀的我,看到大人們高談闊論,我不知道他們說什麼,但從那時候起,我就萌生了一個觀念:人生的事情就在飯桌上。我和阿澤相識十多年,在大大小小的飯桌上討論過無數的事情,經歷了平靜的香港、躁動的香港。看了這本書,我很高興這些飯局也好像有點用。這書出版以後,我知道他將會走進人生另一個階段,繼續他長跑之路。無論往後如何,天氣或好或壞,大家還是會一起吃飯的。
內文 : 從耕農到醯醢:論劉克襄飲食散文的建構與書寫策略
一、 引言
劉克襄(本名劉資愧,1957- )臺灣著名作家,可更仔細稱為自然生態作家、旅遊作家。如何定調一位作家,主要依據作家的創作主題,自然與旅遊為劉克襄顯要的書寫題材,集中以散文為討論文類,與自然相關的,可見《旅次札記》、《隨鳥走天涯》與《四分之三的香港》。談及旅遊的有《安靜的遊蕩》、《迷路一天,在小鎮:劉克襄的漫遊地圖》和《11元鐵道旅行》。近年,飲食主題於劉克襄的筆下愈見發揮,相關文章多散見於雜誌、報章,部份輯錄於《男人的菜市場》和《兩天半的麪店》,雖然劉氏書寫飲食的材料豐富,卻鮮少被喚作飲食作家,是受到自然與旅遊的題材先入為主的影響?還是劉氏創作中的飲食元素受忽略?原因仍有待查考,甚或是否應該重新思考,飲食題材於劉克襄散文創作中的重要性。劉克襄逐漸傾向書寫飲食的過程,亦饒富興味,劉氏自言:「三十歲以前,我是很少買菜作飯、五穀不分的單身漢」(《男人的菜市場》6)劉克襄從不善烹煮、不解食材,轉變成暢談飲食,細說食材的專家,梳理當中過渡的經歷,能找出創作轉變的原因,了解劉氏飲食書寫的意圖。
綜觀劉克襄的散文創作,自然與旅遊的書寫成文、結集較早,引發的討論明顯較多,如楊光〈逐漸建立一個自然寫作的傳統──李瑞騰專訪劉克襄〉、吳明益〈從孤獨的旅行者到多元的導覽者——自然寫作者劉克襄〉、曹菁芳〈劉克襄鳥類書寫研究〉、黃瑋瑲〈慢.漫.蔓-劉克襄漫遊系列作品研究〉、簡玉妍〈台灣環保散文研究—以1970-1990年代為範圍〉。反觀集中以飲食為核心的論述相對不多,可見陳健一〈「啖食」山林──劉克襄的《失落的蔬果》〉與鄭楣潔〈劉克襄糧食書寫研究〉,鄭氏的論文最貼近飲食書寫的研究,唯受研究的主題與角度所限 ,部份飲食的相關問題,文中未有論及。
本文集中從飲食角度切入,以劉克襄的散文著作為研究範圍,通過梳理劉氏的創作歷程,了解其飲食書寫的進路,分析自然、旅遊與飲食主題之間的關係,模擬劉克襄散文書寫的主題架構,從而點出飲食題材的重要性。另從地理距離與大眾接受方面,探析劉克襄的散文中,飲食元素日漸增多的原因,指出劉氏傾重飲食書寫的意圖和策略。
二、 從自然到飲食:飲食書寫的萌芽與發展
劉克襄的散文中,飲食已成為不可或缺的部份,論者大多集中從飲食的角度討論,較少將飲食主題置於其創作歷程中作整體觀照,梳理劉氏飲食書寫的形成過程,指出飲食於劉氏散文中的地位。本部份參考前人對劉克襄散文創作歷程的敍述,歸納劉氏書寫的主題,從中勾勒飲食元素及相關的處理方法,舉證說明飲食於劉克襄散文中的重要性。
劉克襄創作散文的經歷,不少論文已有梳理,因論述的中心主題不一,部份未有談及飲食,如曾美雲〈自然與文學之間──試論劉克襄散文中的變與不變〉依題材分述以下七個類別:(一)自然生態旅行札記:鳥類、生物、生態。(二)知性自然小品。(三)環保雜文與報導。(四)自然觀察筆記日誌。(五)歷史旅行與自然書寫(1988-1999)。(六)自然教育與親子旅行(1994-2003)。(七)城鎮山岳的旅行漫遊(2001-2005)。 又如,劉又萍〈劉克襄與夏曼.藍波安生態文學之環境倫理觀比較〉從以下五點出發:(一)對自然的關心。(二)對動物的關懷。(三)對人文歷史的探索。(四)旅遊型態的轉型。(五)對觀察的堅持。 王羽家〈台灣當代男性旅行文學研究──以舒國治、劉克襄、吳祥輝為主〉論述劉克襄創作散文的歷程,綜述如下:
散文寫作主題從80年代的賞鳥旅行札記,荒野自然生態知識的傳知,環保問題的挖掘與報導,到歷史舊路踏查與自然誌論述;90年代中期則開始定點田野觀察與推廣自然教學相關的書寫;2000年以後朝向山岳探查、鄉鎮漫遊、知性旅遊等領域探索。(40)
從主題區分,曾美雲、劉又萍與王羽家三位論者的梳理,均指出自然與旅遊為劉克襄散文創作中的重要部份。無論是動物、植物,還是整體的生態環境,所建構成的自然主題,同屬劉氏散文書寫的初始來源,由此牽連到山野、城鄉的遊走,加上劉克襄創作主題的跨越,衍生出旅遊的書寫主題。與飲食相關的論文,可見鄭楣潔的〈劉克襄糧食書寫研究〉 ,鄭氏通過梳理劉克襄的散文書寫,嘗試了解劉氏轉向關注糧食問題的進路,分別從「自然寫作的札根期」、「穿越林野──城市定點與近郊山區的遊走」與「從鄉鎮旅行到農糧市集」三方面查考,同樣整理出劉克襄從自然到旅遊的創作演變。
自然與旅遊是劉克襄散文的重要主題,早已滲雜飲食元素,兩者與飲食之間存在前後的延伸關係,故下文先從自然與旅遊書寫切入,點出當中有待發展的飲食元素,整合兩者逐漸與飲食結合的發展趨勢。接續以飲食主題為核心,分析飲食與自然、旅遊的關係,指出飲食書寫於劉克襄散文創作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