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運動史 上 | 誠品線上

五四運動史 上

作者 周策縱
出版社 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五四運動史 上:本書乃著名歷史學家周策縱先生的代表作,以豐富的文獻資料,宏大的歷史框架,客觀的敘述角度,分析民國初年影響中國近代史深遠的五四運動,詳細論述了運動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乃著名歷史學家周策縱先生的代表作,以豐富的文獻資料,宏大的歷史框架,客觀的敘述角度,分析民國初年影響中國近代史深遠的五四運動,詳細論述了運動發生的社會、思想條件,同時探討運動的發展過程、歷史作用及其在中國革命史上的地位這三個方面的問題。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聯合推薦:「一本材料詳實、內容豐富的卓越著作,任何一位研究現代中國的讀者不可缺少的指導性參考書……這書把歷史細節和廣闊的社會政治背景巧妙地交織起來,造成一種完美的有解釋性的關於中國的研究,實在是前所未有。」——美國《東方學會學報》「在這最全面而又最完整的研究中,周教授以一個其新視野和客觀態度,詳細檢視了這運動的各個方面。」——費正清 哈佛大學教授、歷史學家「當我讀你的書《五四運動史》時,我就立刻覺得必須寫封信,並且設法寄達你,因為我要為你這書而感謝你。如你所知,我於一九二〇年和羅素一同訪問中國,事後就和他結了婚。作為一個外國人,我當時未能知道中國正在進行的活動的詳情,這些詳情你在你書裏是那麼美妙地敘說了。」——哲學家羅素夫人(Dora Black Russell)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周策縱、王潤華、黎漢傑周策縱(1916-2007)湖南人,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東方語言系和歷史系終身教授,為知名漢學家和歷史學家。代表作有《五四運動史》、《中國浪漫文學探源》、《海燕》等。一生中英文著述頗豐,計有40餘本專著和180餘篇論文出版刊行,並有多篇隨筆、散文、詩詞等作品傳世。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目錄周策縱的「五四學」:知識分子領導的「五四」與走向知識時代的「五四」認知.評估.再充——香港再版《五四運動史》自序第一章 導言第二章 促成「五四運動」的力量(一九一五—一九一八)第三章 運動的萌芽階段:早期的文學和思想活動(一九一七——一九一九)第四章 「五四事件」第五章 事件的發展:學生示威與罷課第六章 更進一步的發展:工商界及勞工界的支持第七章 新文化運動的擴展

商品規格

書名 / 五四運動史 上
作者 / 周策縱
簡介 / 五四運動史 上:本書乃著名歷史學家周策縱先生的代表作,以豐富的文獻資料,宏大的歷史框架,客觀的敘述角度,分析民國初年影響中國近代史深遠的五四運動,詳細論述了運動
出版社 / 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87936756
ISBN10 / 9887936758
EAN / 9789887936756
誠品26碼 / 2681830207005
頁數 / 320
開數 / 18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2.4X15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書以豐富的文獻資料,宏大的歷史框架,客觀的敘述角度,分析民國初年影響中國近代史深遠的五四運動。

試閱文字

導讀 : 周策縱的「五四學」:
知識分子領導的「五四」與走向知識時代的「五四」
王潤華

一、離散/流亡與邊緣思考的「五四」論述:拒絕同化的多元透視力

周策縱教授(一九一六—二〇〇七) 曾寫自傳,題名〈忽值山河改:半個世紀半個「亡命者」的自白〉。他於一九四八年去國,乘輪船赴美途中,做舊詩〈去國〉(一九四八)抒懷,表明不滿混亂的時局與官場聽命的人生才出國深造,但是還未抵達彼岸,就感到「去國終成失乳兒」之苦, 一九四八年五月十日於美琪輪 (General Meigs) 上:

萬亂瘡痍欲語誰,卻攜紅淚赴洋西,
辭官仍作支床石,去國終成失乳兒。
抗議從違牛李外,史心平實馬班知,
吳門傾側難懸眼,碧海青天憾豈疑。

《五四運動史》(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ntellectual Revolution in Modern China)第一稿是在一九五四年寫成, 一九五五年正式通過的密芝根大學政治系博士論文,根據《關於中國的博士論文》書目,原題為《五四運動及其對中國社會政治發展的影響(The May Fourth Movement and Its Influence upon China’s Social-Political Development)。 周策縱於一九四八到美國,擬進入芝加哥大學,但由於不喜歡芝加哥城市,轉入密芝根大學政治系,一九五〇獲碩士,一九五五年獲得博士。在前後這年些間,他感到自己四處流亡,就如他的新舊詩集《周策縱詩存》與《胡說草:周策縱新詩全集》充分反映其心態,他的新詩〈給亡命者〉(一九五七)寫的也是自己:

像受了傷的野獸舔著創傷,
你鮮紅的血只滴向荒涼的地方。
為了潔白的生命而走向漆黑的死亡,
你高大的墓碑上將只剩著兩個大字:反抗。

他經歷過典型的放逐與流亡的生活,從打工到哈佛當研究員,漂泊不定的知識分子人的邊緣思考位置,遠離政治權力,建構客觀的透視力超強的五四的新論述。
這部論述使人不禁想起薩伊德 (Edward Said, 1935-2003) 所說的放逐詩學。這是一個全球作家自我放逐與流亡的大時代,多少作家移民到陌生與遙遠的土地。這些學者作家經歷真正家園的嚴重割裂,他們企圖擁抱本土文化傳統的同時,遇上與域外文化或西方中心文化的衝擊,給今日世界文學製造了巨大的創造力。 現代西方文化主要是流亡者、移民、難民的著作所構成。美國今天的學術、知識與美學界的思想正出自法西斯與共產主義的難民與其他政權的異議分子。整個二十世紀的西方文學與文化,簡直就是ET(extraterritorial)文學與文化。 知識分子原本就位居社會邊緣,遠離政治權力,置身於正統文化之外,這樣知識分子/作家才可以誠實的捍衛與批評社會,擁有令人歎為觀止的觀察力,遠在他人發現之前,他覺察出潮流與問題。古往今來,流亡者都有跨文化與跨國族的視野。 流亡作家可分成五類:一、從殖民或鄉下地方流亡到文化中心去寫作;二、遠離自己的國土,但沒有放棄自己的語言,目前在北美與歐洲的華文作家便是這一類;三、失去國土與語言的作家,世界各國的華人英文作家越來越多;四、華人散居族群,原殖民地移民及其代華文作家,東南亞最多這類作家;五、身體與地理上沒有離開國土,但精神上他是異鄉人。 無論出於自身願意還是強逼,思想上的流亡還是真正流亡,不管是移民、華裔(離散族群)、流亡、難民、華僑,在政治或文化上,他們都是置身邊緣,拒絕被同化。在思想上流亡的學者作家,他們生存在中間地帶(median state),永遠處在漂移狀態中,他們既拒絕認同新環境,又沒有完全與舊的切斷開,尷尬的困擾在半參與半遊移狀態中。他們一方面懷舊傷感,另一方面又善於應變或成為被放逐的人。遊移於局內人與局外人之間,他們焦慮不安、孤獨,四處探索,無所置身。這種流亡與邊緣的作家,就像漂泊不定的旅人或客人,愛感受新奇的事物。當邊緣作家看世界,他以過去的與目前互相參考比較,因此他不但不把問題孤立起來看,更有一種雙重的透視力(double perspective)。每種出現在新國家的景物,都會引起故國同樣景物的思考。因此任何思想與經驗都會用另一套來平衡思考,使新與舊的都用另一種全新、難以意料的眼光來審視。
在中國近代史上,沒有任何的重要事件像「五四運動」這樣複雜與容易惹起各種爭議。關於五四運動的書寫,在五十年代,爭論性的居多,沒有一本書被學術界接受,西方人對其認識更不正確,所以周策縱老師決定寫一本書確切記錄其史實,詳細探討其演變和效應。當他在密芝根大學寫博士論文時,便決定把五四看成一件多面性的社會政治事件去描述和研究,由於這是極端複雜而多爭論性的題目,他的指導老師也反對。根據他的回憶,在一九五二年的一天,他與密西根大學指導老師討論該生的博士論文選題時,提出如此的這建議。預想不到,教授提高了嗓門:「甚麼!你說你要寫『五四』運動,不行!博士論文怎麼可以寫學生暴動?……甚麼?說這是中國的文化運動、文藝復興、思想革命?簡直胡鬧!你若是堅持寫這個題目,我們就取消你的獎學金!」這位老師還曾在中國停留多年,因此他憤然而去。
《五四運動史》,原為博士論文,在完成前,一九五四年,周老師在哈佛大學歷史系任訪問學者寫論文,畢業後,一九五六至一九六〇又回返哈佛任研究員,一九六一至一九六二任榮譽研究員。所以哈佛學術研究氛圍與教授對他的五四學之建立,帶來極大的多元的啟發。像胡適(一八九一—一九六二)、洪業(洪煨蓮,一八九三—一九八〇)、楊聯陞(一九一四—一九九〇)、費正清 (John King Fairbank, 1907 -1991) 、海陶瑋 (James Hightower, 1915-2006) 、史華慈 (Benjamin Schwartz, 1916-1999)、傅吾康 (Wolfgang Franke, 1912-2007,一九五七至一九五八在哈佛)等人,他們這群多是流亡(洪業、楊聯陞)、,離散(史華慈猶太裔美國人)、多元文化(如費正清)。周教授原書英文版的《五四運動史》序文最後的一大段,感謝協助他完成論文撰寫、修改與出版的學者,目前所有中譯本將它刪去,非常可惜。這些精神思想導師,影響了老師的一生學術生涯。他們幾乎都是哈佛大學與美國的一流學者,很多來自中國與其他亞洲及歐洲漢學者,而且多是自我放逐、流亡的知識分子,他們位居社會邊緣,遠離政治權力,置身於正統文化之外。老師跨文化與跨國族的視野,令人歎為觀止的觀察力與他們的對話有絕對的密切關係。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一章 導言

一、「五四運動」的定義

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中國學生在北京遊行示威,抗議中國政府對日本的屈辱政策。由此引起一連串的罷課、罷市、罷工及其他事件,終於造成整個社會的變動和思想界的革命。沒過多久,學生們就替這新起的時代潮流起了個名字「五四運動」;後來這個名詞的內涵卻隨著時間演進比當初大大地擴充了。

本書所說的「五四運動」便是就這廣義而言。大體來說,這個運動的主要事件發生在一九一七年到一九二一年之間;現在先把它的經過簡述如下。由於一九一五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條要求,一九一九年凡爾賽和會作出東山決議案,激起中國民眾高漲的愛國和反抗列強的情緒,中國學生和新起的思想界領袖們得到了這種群眾情緒的支持,發起一連串的抗日活動,和一項大規模的現代化運動,希望通過思想改革、社會改革來建設一個新中國。他們最著重提倡的是西方的科學和民主觀念。而中國傳統的倫理教條、風俗習慣、文學、歷史、哲學、宗教,以及社會和政治制度,都遭受到猛烈攻擊。這些攻擊的動力多是從西洋的自由主義(liberalism)、實用主義(pragmatism)、功利主義(utilitariansm)、無政府主義(anarchism),以及各式各樣的社會主義(socialism)思想而來。五月四日的抗議示威則是發展成這一連串活動的轉捩點。新起的商人、工業和城市工人隨即都對這次示威的目的表示同情和支持,終於逼使北京政府讓步,改變內政和外交政策。這次前所未有的大聯合獲得的勝利,為他們所鼓吹的文化、思想鋪了一條路。但是以後不久,運動逐漸捲入政治漩渦,終於使這新知識分子的聯合陣線崩潰了。那些自由主義者不是失去了熱情,就是裹足避免參加政治活動;相反地,左翼分子則採取了政治捷徑,聯合國民黨,以推翻北京的軍閥政府。西方諸國對這運動的態度從此由同情轉變為疑慮或反對,他們態度的轉變也是促使運動分裂的一個主要因素。此後,社會主義和民族主義越來越得勢,無數複雜難解的爭執紛然競起。

「五四運動」的影響很廣。它促使學生運動和勞工運動抬頭,國民黨改組,中國共產黨及其他政治、社會集團誕生。反軍閥主義和反帝國主義得到發展,新的白話文學從此建立,而群眾的普及教育也因此大為推廣,中國的出版業和民眾輿論的力量都大有進展。此外,這運動還加快了舊家庭制度的沒落和女權運動的興起。而「五四運動」的至巨影響還是:儒教的無上權威和傳統的倫理觀念遭受到基本致命的打擊,輸入的西方思想則大受推崇。

起初學生們和出版物所採用的「五四運動」一詞並不包括所有上面列舉的事件,它僅僅指五月四日北京的學生示威運動,同樣地,一九一九年六月三日及以後所發生的大拘捕則被稱為「六三運動」。隨後幾年,一般人提到「五四運動」時,固然並不一定都會有意識地採取這種狹隘的看法;但是他們也往往把整個運動和「五四事件」及其本身與後果混為一談。因此,在過去許多例子裏都可見到「五四運動」一詞和「五四事件」被交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