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安到耶路撒冷: 中猶歷史文化比較
作者 | 中猶歷史文化比較編審委員會 |
---|---|
出版社 | 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從長安到耶路撒冷: 中猶歷史文化比較:,在新時代的拐點下,如何參考過去中外古今的歷史,規劃現在及展望未來,是我們必須思考及探索的課題。希望讀者可以通過這本書去觀察 |
作者 | 中猶歷史文化比較編審委員會 |
---|---|
出版社 | 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從長安到耶路撒冷: 中猶歷史文化比較:,在新時代的拐點下,如何參考過去中外古今的歷史,規劃現在及展望未來,是我們必須思考及探索的課題。希望讀者可以通過這本書去觀察 |
內容簡介 在新時代的拐點下,如何參考過去中外古今的歷史,規劃現在及展望未來,是我們必須思考及探索的課題。 希望讀者可以通過這本書去觀察兩個歷史悠久的民族,經過數千年的折騰,仍然能保留及不斷復興民族的文化。 中國人口約十四億,猶太人口約一千四百萬,約百分之一,兩個民族的歷史文化、理念主義大同小異,但創造了世界東西不同發展。 本書希望讀者能舉一反三,從兩個民族的歷史切入,找出自己有興趣的話題,結合個人現狀及未來人生,作為參考及深入硏究,取得啟示及成果。
作者介紹 《中猶歷史文化比較》編審委員會《中猶歷史文化比較》編審委員會委員會名單﹝按姓氏筆劃排序﹞:● 石柱先生● 邱逸博士● 李鈞杰博士● 張江亭先生● 葉德平博士策劃單位:● 中國文化基金會協助單位:● 香港恒生大學人間佛教應用研習中心● 次元文化有限公司● 大同有恒家族研究院
產品目錄 一、源起/張江亭先生 二、序/李鈞杰博士、邱逸博士、葉德平博士、陳劍光牧師 三、推薦篇/張倩紅校長、陳儉館長、盛智文先生、徐新教授、石柱先生 四、正文 五、實踐篇/宋志平先生 六、啟發篇/何順文校長、謝大寧教授 七、讀後感/李泓軒、張朗彥、歐陽世泓、張梓雋
書名 / | 從長安到耶路撒冷: 中猶歷史文化比較 |
---|---|
作者 / | 中猶歷史文化比較編審委員會 |
簡介 / | 從長安到耶路撒冷: 中猶歷史文化比較:,在新時代的拐點下,如何參考過去中外古今的歷史,規劃現在及展望未來,是我們必須思考及探索的課題。希望讀者可以通過這本書去觀察 |
出版社 / | 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87625483 |
ISBN10 / | 9887625485 |
EAN / | 9789887625483 |
誠品26碼 / | 2682375193006 |
頁數 / | 208 |
開數 / | 25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1X14.8X0.9CM |
級別 / | N:無 |
最佳賣點 : 本書希望讀者能舉一反三,從兩個民族的歷史切入,找出自己有興趣的話題,結合個人現狀及未來人生,作為參考及深入研究,取得啟示及成果。
自序 : 源起
出版《從長安到耶路撒冷》一書,是有因緣及感召的,箇中過程需向各位介紹,以祈閱讀本書的有緣人,能有所體會,獲得啟發、感悟、覺醒及得著。這樣,出版這本書的初心及使命才可以達到。
二○一四年是馬年,正好是我在銀行界工作的第三十年。在工作上見過了些人,去過了些地方,處理過些事情。人到中年,內心總有些想法,激發著去思考人生的過去、現在及未來,乃至於生老病死的話題。恰逢因緣成熟,我跟隨廈門市准提寺廣普住持及武夷山扣冰禪院道航禪師去西藏朝聖,一行三十多人到亞里的岡仁波齊1徒步轉山2兩天,過程中,體會頗深,有所感悟:
1)參拜大昭寺3
數千年以來,有多少信眾熙熙攘攘地在菩蕯像前跪下來,祈願或懺悔,千年菩薩依舊,信眾心願有什麼差異?數拾載的人生,帶來了什麼初心到這世界,在這個世界完成了什麼使命,又能帶走什麼離開這世界?內心是否平靜,是否無怨無悔,無恨乃至於無掛礙地乘風歸去?
2)轉岡仁波齊神山
在約五千七百米的神山徒步走了兩天,身體在極限下,一切動作皆慢下來,可以「觀」到自己身心靈的狀況,氣喘吁吁令到心靈得到充份的洗滌。那刻,清楚自己的能力,什麼可以做到,什麼不可以勉強。學習身心在力不從心,前路漫漫仍然向前走,如何「既堅持又放下」,感到魂魄看見自己身驅正向前邁進。
二○一五年,我在Edmond de Rothschild(羅斯柴爾德)4銀行工作時,有一次,在老闆Benjamin瑞士家裡晚餐聊天,討論當時世界局面時,他說資本主義及民主制度已走到盡頭。這句話,在這位對世界有影響力的人口中說出來,特別有意思。我在想,以資本主義主導的西方世界將產生變化,新時代已經來臨,作為中國人,我們應當參與其中,推動及迎接中華民族的復興富強、文化自信及開創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世界,解決世界面臨的困局。
二○一六年,我到以色列出差,在耶路撒冷留下來,到哭牆5面壁兩天,期間從眉心照見牆上出現一張年表,閃耀著中國及猶太的歷史,記載著年份、人物及歷史關鍵事件。當刻我感覺到內心深處的跳動,是靈魂被召喚,要把這年表整理出來,結集成書,給世人看看,這平淡無奇的「古今中外」民族的歷史年表,其內在則代表及包含無窮無盡的歷史文化啟示,希望有緣閱讀此書的朋友,能理解現今世情的困擾,欣然去迎接新時代的來臨,成為精神上的諾亞方舟,以保不被披上某些國家推動普世的所謂「民主理念」、「資本主義」及「自由平等」的口號,這些種種實則是披著羊皮的猛獸,亦如洪水般地在把我們淹沒吞噬。
感恩
尋尋覓覓,二○一九年得到好友李鈞杰、邱逸及葉德平三位博士答應,他們也邀請陳劍光牧師一起協助整理這份被召喚的歷史年表。我們為了研究猶太的歷史文化,在二○二○年元旦,中國文化基金會石柱主席更組織大家專程去河南開封拜訪猶太研究所所長張倩紅教授,向她及其團隊馬丹靜、張禮剛、艾仁貴幾位博士取經,完成此書。我們很榮幸地邀請了徐新教授、宋志平先生、陳儉館長、盛智文先生、何順文校長及佛光大學的謝大寧教授為此書寫序,並請林廣兆先生為書名題字,為此書注入能量。
啟發
學習歷史,中國幾千年歷史,其中經歷四百多位帝王6的興起及衰落,猶太民族數千年的歷史,觀察到一定的規律: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朝代興衰更替,有如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古今中外,亦復如是。
歷史記載著洪流匆匆,紅塵滾滾,英雄好漢,平民百姓,富甲一方或潦倒一世,乃至於宗教信仰、文化傳承、體制改革、經濟發展等方面,皆逃不過興衰周期,只是時間年代長短而已。或者,此乃實相的娑婆世界,並非神能主宰的伊甸園,而是眾生無始貪嗔癡推動六度輪迥的人世間,是天堂或地獄,皆因集體共業造成,物極必反,否極泰來。
在新時代下,世界以資本主義及社會主義相輔相乘、相生相剋,既競爭又合作地存在,我們應該如何自處?在新時代的拐點下,如何參考過去中外古今的歷史,規劃現在及展望未來,是我們必須思考及探索的課題。希望讀者可以通過這本書去觀察兩個歷史悠久的民族,經過數千年的折騰,仍然能保留及不斷復興民族的文化。
中國人口約十四億,猶太人口約一千四百萬,約百分之一,兩個民族的歷史文化、理念主義大同小異,但創造了世界東西不同發展,對抗則世界紛爭不休,合作可令世界大同,共同創造大同世界的伊甸園,希望讀者能舉一反三,從兩個民族的歷史切入,找出自己有興趣的話題,結合個人現狀及未來人生,作為參考及深入硏究,取得啟示及成果,那就功德圓滿了。
例如
1)宗教方面
古代猶太人讀信猶太教,孕育出現代的猶太教、天主教、東正教,乃至於基督新教,亦有伊斯蘭教,皆是有神論,並且以神作為教徒們的主人,信奉天道主義,叢林法則。
中國則一度以道教為國教、儒學為倫理及管治,乃至於立身之學、也有古印度傳入的佛教,發展成現代的人間佛教。人間佛教鼓吹佛法在人間,必須融入社會生活、個人修持、家庭相處、企業管理、社會和諧,乃至於萬眾本一體,利益共同創造,皆為無神論,強調人道主義,互助互勉,共創未來。
2)財富觀
猶太人重視創造個人財富,他們相信財富是神允許他們擁有的,但創富過程中必須創造價值於人類,力爭利益最大化,把財富千秋萬代傳承下去。
過去中國在王朝時代,亦是重視創造個人及家族財富,並傳承後代。現在的新中國,以新時代社會主義推動共同富裕,使人民脫貧,自力更生,過著小康知足長樂的生活模式。
3)教育
兩個民族皆重視教育,把過去祖先智慧及知識保存下來,加以學習,發揮光大。此乃兩個歷史悠久的民族仍能繼續存在的原因。
總結而言,此書包括現今世界上兩大古老民族的歷史年代,表面上看,也許平平無奇,但是數千年的歷史,從中可以發掘出無數寶貴的知識及智慧,如水、陽光及空氣一般的人類生命之源,寄望大家可以得到啟示,有助提升自己能力,面對新時代的變遷、複雜的世局時,能走出一條自己想走的道路。
張江亭
中國文化基金會執行主席
香港恒生大學人間佛教研習中心聯席主席
香港再出發大聯盟共同發起人
大同有恒家族研究院創辦人
次元文化有限公司創辦人
內文 : 中猶研究的序章
葉德平博士
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
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高級講師
(中文、歷史課程學術統籌)
二○二○年一月一日,元旦,中國文化基金會(「基金會」)與我們一行人踏上往河南的高鐵。在一年伊始的一天,我們掀開了《中國與猶太的歷史及文化研究》的第一頁。由於公務纏身,我們需要在短短三日裡面走訪多個單位,盡可能收集最多有關中猶研究的資源。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拜訪河南大學以色列研究中心。
河南大學以色列研究中心由著名猶太–以色列研究學者張倩紅教授在二○○二年創建的。中心致力於猶太史、以色列史和相關中東問題的研究,旨在推動「猶太–以色列」研究和教學工作在中國的深入開展。在張教授的悉心安排下,我們與多位河大知名的以色列研究學者進行深度的交流。
《中國與猶太的歷史及文化研究》放諸於香港,是一個嶄新的研究項目。說到以色列,普及港人大抵只有「宗教」和「戰爭」兩個印象。這也沒錯,但在此二者以外,以色列還有很多值得我們探討、思考與學習的地方。
以色列僅佔世界0.2% 的人口,但過去卻誕生了十二位諾貝爾獎得主,如把分佈在全球的以色列人都統計在內,至今一共獲得一百六十二項諾貝爾獎,是諾貝爾獎總數的20%。這個實際控制面積只有二點五萬平方公里左右的國家,在自然資源優勢不足的情況下創造了經濟飛速增長的奇跡,成為中東地區一個發達國家。二○一九 年十 月九 日, 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WEF)發佈《2019年全球競爭力報告》,通過全球競爭力指數4.0(Global Competitiveness Index 4.0,GCI4.0)對全球一百四十 個經濟體的綜合競爭力進行評估,以色列以76.7 分(全球第二十位)領先中東和北非。
《從長安到耶路撒冷——中猶歷史文化比較》首二千年的寫作
以色列的成功,固然是受益於他們對「科技創新」的投入,但是也不可以忽略其民族厚重的文化背景。在《從長安到耶路撒冷——中猶歷史文化比較》一書中,我負責「民族的誕生」、「民族的興盛與衰落」、「王國的淪亡」和「聖殿的重建」四個主題。這是橫跨二千年多的時期。
(1)民族的誕生
這是公元前二千年到公元前一千年的歷史。公元前二千年,古猶太人由兩河流域移徙到迦南,又由迦南搬到當時埃及領土「歌珊之地」。在埃及居住了四百三十年後,猶太人由摩西帶領,走出了埃及,並由摩西助手約書亞帶領回到了「應許之地」迦南。約書亞死後,參孫成為了族群領袖。然而,參孫之後,古猶太族群陷入四分五裂,其聖物「約櫃」也給腓力斯丁部落搶走。
公元前二千年至公元前一千年,正是中國的夏朝至周朝。夏朝建立於約公元前二○七○年。它是中國史書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開國君主是大禹。
大禹三讓天下而不成,最終承襲帝位,建立夏朝。大禹終結了「禪讓制」,開啟「世襲制」。所謂「世襲制」就是古代帝王去世或遜位後,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子孫,目的是把權力限制在自己的血緣家庭中傳遞。而「世襲制」除了有「父死子繼」,還有「兄終弟及」的方式。
經歷了四百七十年的皇位傳遞,夏朝終於在桀手上完結。商朝開國君主是湯,是夏朝商國諸侯。湯從父親主癸繼承諸侯位後,便在亳營建新都,同時招集人馬、積蓄糧草,大力充實國力。在興兵伐桀的誓師大會上,湯歷數夏桀之不是,並指出滅夏乃天命。這一篇激昂的誓辭,就是今天收錄在《尚書》內的〈湯誓〉。
歷經多場大戰,夏軍在鳴條被商軍一舉擊潰,夏桀逃奔南巢而死。滅夏後,湯以「商」為號建國。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直接同期文字紀錄的王朝。而紀錄商代文字載體,就是我們今日常見的「龜甲」和「獸骨」,因此這種文字又叫做「甲骨文」。甲骨文記載盤庚遷殷至紂王間二百七十年之卜辭,是我國最早的文字紀錄。從這文字中,可以看到殷商是信史、飲酒和敬鬼神的民族。
公元前一○四六年, 商朝的末代君主帝辛 (世稱「紂」)在牧野之戰兵敗於周武王之手,只好逃到鹿台自焚而死。商朝就此滅亡,合共五百餘年國祚。
周武王所以能成功滅紂,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他父親文王建立了殷實的國力基礎。滅商之後,武王定都鎬京,實施分封諸侯制度,分封皇族及功臣,例如封功臣太公望於齊;另封前朝帝辛之子武庚於朝歌,但為防武庚叛亂,他又封叔鮮、叔度、叔處在旁,號稱「三監」。武王逝世後兩年,公元前一○四一年,三監聯合武庚造反,後被周公旦迅速平定。周朝開始步入昇平時期。
(2)民族的興盛與衰落
夏、商、周在中國歷史上,合稱「三代」,是中華文明重要的源頭。正當周公旦帶領周朝走進富強之路時,古猶太人也慢慢由低谷走出來。公元前一○五○年,掃羅帶領族人擊退敵人的入侵,成為了希伯來人的王。其後,在有勇有謀的大衛王領導下,統一了以色列,並定都於耶路撒冷。重新回到族群的聖物「約櫃」則供奉在耶路撒冷新建的聖殿中。其逝世後,兒子所羅門繼位。在大衛與所羅門兩代君王的經營下,猶太王國達至空前繁榮的時代。可是,所羅門死後,猶太王國再次分裂,迅速衰落。
同時期的中國,仍然是周朝時期。「三監之亂」後,周朝進入「成康之治」。武王之子、孫,成王和康王繼承了文王、武王的政績,在內實行周公旦奠定的政策,在外以軍事力量壓制邊境民族。在成、康二王的統治下,周朝國勢到達前所未有的鼎盛,史稱「成康之治」。
歷史的巨輪循環往復,盛世之後,周朝政權傳至厲王。厲王久處太平盛世,沉湎於酒色,因此周朝國勢已大不如前。公元前八四一年,周朝國民暴動,周厲王逃亡在彘,史稱「彘之亂」。及後東邊諸侯衛武公帶兵趕到鎬京平亂,召公虎請衛武公暫時代行執政,而他就和周公組成貴族會議輔政,是為「周召共和」。
周厲王死後,其子周宣王繼位,共和政治結束。他在位四十六年間,勵精圖治,國家進入中興階段,史稱「宣王中興」。然而,到了公元前七八一年,周幽王繼位。由於他無心政治,朝政越趨腐敗,加上天災頻仍,周朝的國勢又再次步入衰微。公元前七七一年,周幽王與其子伯服死於外族犬戎之手。西周宣告滅亡。
(3) 王國的淪亡
猶太王國的衰亡始於所羅門的逝世。猶太王國分裂為南、北兩個國家。北方是以色列王國,首都在撒瑪利亞;南方則繼承猶太王國,首都在耶路撒冷。雖然是同一個民族,但在利益面前,還是各不相讓。
從公元前九三一年起,以色列王國便與猶太王國戰爭不斷,兩國的國力也不斷地互相削弱。大約在公元前七二三年,亞述帝國攻佔了北方以色列王國首都撒瑪利亞,奏起了猶太的亂離序曲。
公元前五九七年,巴比倫的布甲尼撒率兵圍攻南方猶太王國首都耶路撒冷,俘虜了國王約雅斤。隨後,耶路撒冷「第 一聖殿」被毁滅,聖殿中的器物和富人都給擄劫到巴比倫。
在亞述帝國攻佔撒瑪利亞前,即公元前七七一年,西周亡於外族犬戎之手。翌年,周平王即位,東遷首都至洛邑。史家稱「平王東遷」前為「西周」,其後為「東周」。
「東周」前半期歷史時期叫做「春秋」,無獨有偶,在這時期,中、猶兩族都在經歷王權衰落的時候。因為平王有勾結外族、弒父叛君之嫌,故諸侯並不尊重他。 而且,周室兵力微弱,要依靠諸侯護衛,王權日衰,侯勢日大。此時,全國共分為一百四十多個大小諸侯國。
在各國之中,尤以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五侯勢力最大。他們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會盟諸侯,安定王室。齊桓公是第一代霸主,《春秋公羊傳》形容道:「南夷北狄交,中國不絕若線,桓公攘夷狄而救中國。」
(4) 聖殿的重建
公元前五八一年,七百餘猶太國民被擄至巴比倫。經歷了三次劫難,王宮、聖殿,乃至耶路撒冷城已成頹垣敗瓦。直至公元前五三八年左右,巴比倫被波斯帝國古列大帝打敗了,猶太人才由設巴薩率領回歸巴勒斯坦,結束「巴比倫之囚」的生活。
苦難有時也是成長的必須元素。面對著已毁壞的家園,南、北猶太王國的人民知道必須走在一起。公元前四四四年,尼希米重建耶路撒冷的城牆,並獲波斯亞達薛西王指派為「猶太省長」。波斯帝國沒落後,希臘帝國成為了這片猶太土地的統治者。而當希臘帝國倒下後,就輪到敘利亞西流古王朝。
公元前一六八年 ,時任西流古王朝國王安條克四世洗劫了耶路撒冷第二聖殿,擄走一萬多猶太人為奴隸,激起了世代為祭司長的馬加比家族起義。其後,馬加比家族建立了哈希芒王朝。馬加比家族起義後,猶太人又實現了統一,然而只維持了約一百年。公元六十三年 ,希羅德在羅馬統治者的支持下,被任命為新的巴勒斯坦國王。
同樣的六百年,中國也經受著分與合。公元前四四五三年,韓趙魏「三家分晉」,春秋時代結束,戰國時代正式開始。1經過三百六十多年的兼併,諸侯國的數目,從春秋時代初期的一百四十多家,到戰國初期就只剩下了二十餘家,而最後只餘下不滿雙手的「戰國七雄」。
經歷了五百多年的離亂,人民都渴求一個大一統王朝的出現,結束這半世紀的亂局。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國攻滅六國,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嬴政成為秦朝的始皇帝。
可惜,秦祚短促,只不過十五年而亡。劉邦攻下咸陽,接受秦國最後一個皇帝的投降。其後的「楚漢之戰」中,更擊敗了西楚霸王項羽,成為了漢朝的開國皇帝。雖然劉邦開國時國力極弱,但經歷文、景二帝的積累,到了漢武帝時期,漢朝國力已達到史無前例的強大。漢武帝劉徹決定北擊匈奴,把這為患邊境百年的民族徹底趕走。
歷史總是一次又一次重複。昭宣二帝中興以後,西漢無以為繼,慢慢走向衰落。到了公元八年,王莽篡漢自立,改國號為「新」,西漢滅亡。
王莽政權並不長壽,只十五年便滅亡。中國又再次進入動亂時代,幸好這次只是很短時間。公元二十五年,劉秀即位為漢光武帝,開啟東漢朝代。
餘論: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這二千多年的歷史中,無論中華民族,還是猶太民族,都得經歷民族或國家的分分合合。從歷史的軌跡中,每當分離了一段時間,國家就會有一股向心力步向統一;反之,合聚久了,就總有力量要分崩離析之。此真如老莊所謂,天道循環往復,分為離始,離為分初?
事實上,這是天意,也是歷史恆久的軌跡。以中華民族為例,「合」是最符合我們的民族特性。秦始皇掃平六合,併吞八荒,把七國合整為一,解決了半世紀的分裂局面。他意識到中央集權有利管治,於是廢除了封建制,並統一了度量衡、車軌和文字。而其中的「統一文字」政令,同時帶來了中華民族「合」的基礎。
由於擁有共同文字,所以即使各個地區的人民有著不同的方言,但是我們還是可以溝通,能夠理解對方的文化。在不間斷的文化交流中,各地區的人民或多或少的接受了外來文化。內部文化與外來文化的碰撞與融會,使中華文化愈來愈壯大。
另外,中國「大陸」的地理形態有助中華民族更有向心力。中國西部地區有青藏高原、北方有蒙古高原,西北是浩瀚的沙漠和山脈、南方有雲貴高原,東方是大海,基本上是一種封閉的地理環境。加上,北邊有長城橫亘在邊境上,阻擋外族。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使中國大陸就好像一座大城市,城內的各人皆視對方為自己人,更傾向走在一起。再者,大陸各人均視長城以外的遊牧民族為外人。每當外族入侵,大陸人民就會更加團結,共同抗敵。
既然中華民族都傾向「合」,那為什麼還要分呢?
《易經・豐》云:「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而況乎人乎?」各朝各代在經歷興盛以後,免不了要面對衰弱。那既是亘古不易的天理,同時也是各朝各代的生命軌跡。這一方面是因為長期的官僚化,為政者很容易走向腐化;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土地資源因為歷年的兼併,過度集中在某一群人手中。
無論在任何時候,土地永遠是有限的資源,而隨著和平盛世,人民的數量只升不跌,於是土地不足的問題就會慢慢浮現。加上,土地是自由買賣的,富者擁有能力購買土地,貧者只能充當佃農。富者不斷併購,貧者只好賣地,於是造成土地過度集中在某一群人手中。社會的貧富問題就會愈來愈嚴重,而平民無以維生,只好鋌而走險,於是民變就會出現。「分」之勢也隨之而來。
唐太宗弔唁大臣魏徵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我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舊唐書・魏徵傳》)我們期望通過觀察中華民族和猶太民族的歷史,鑒古知今,從而能對我們的未來有更好的規劃。
辛丑年正月謹識於凌雲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