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屑金針: 學林訪談錄 | 誠品線上

玉屑金針: 學林訪談錄

作者 陳煒舜/ 主編
出版社 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玉屑金針: 學林訪談錄:本書旨在向同仁後進展示海內外知名學者的研究成果及人格風采,為學界積存珍貴資料。本書共收錄了二十四篇別開生面的學林耆宿訪談錄,範疇包括了中國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旨在向同仁後進展示海內外知名學者的研究成果及人格風采,為學界積存珍貴資料。 本書共收錄了二十四篇別開生面的學林耆宿訪談錄,範疇包括了中國古典文學、古代思想、世華文學、俄蘇文學、比較文學等。 學者們現身說法,不僅示以研究「金針」,也分享生活「玉屑」,內容深入淺出,令讀者獲益匪淺。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陳煒舜陳煒舜現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副教授。研究領域及興趣為中國古典文學、圖書文獻學、神話學等。編著有《屈騷纂緒》、《明代前期楚辭學史論》、《世俗想像與歷史記憶:晚明話本帝王故事新考》、《明代後期楚辭接受研究論集》、《段祺瑞正道居詩文註解》等,並於海內外期刊、研討會上發表論文百餘篇。餘暇從事散文隨筆、新舊體詩歌之創作,及外文詩歌與歌詞之翻譯,結集出版者有《尋找繆思的歌聲》、《神話傳說筆記》、《被誤認的老照片》、《卿雲光華:列朝帝王詩漫談》、《先民有作:古逸詩析註》等。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玉屑金針︰學林訪談錄 初集 1. 馬森(1932- ) 曹世耘:〈潮西來矣又潮東:馬森教授訪談錄〉,《華人文化研究》5卷2期 (2017 12 01),P285 – 292。 2. 李明濱(1933- ) 陳煒舜、黃莘瑜:〈拼花石路上的跫音:俄蘇學家李明濱教授訪談錄〉,《百家》文學雜誌第二十六期(2013年6月15日),P61-68。 3. 金春峰(1935- ) 陳煒舜:〈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金春峰教授訪談錄〉,《百家》文學雜誌第二十七期(2013年8月15日),P75-83。 4. 洪漢鼎(1938- ) 關啟匡:〈客居憶往:哲學家洪漢鼎教授訪談錄〉,《華人文化研究》第六卷第一期(2018 年6 月),P265 – 274。 5. 陳玉璽(1939- ) 唐欣偉:〈自從一讀楞嚴後,不看人間糠秕書:陳玉璽教授訪談錄〉,《華人文化研究》第四卷第二期(2016 年12 月),P169 – 181。 6. 潘美月(1939- ) 陳煒舜、鮑廣東:〈縹緗尚友,桃李成蹊:潘美月教授訪談錄〉,《華人文化研究》第七卷第一期(2019 年6 月),P261 – 272。 7. 陳怡良(1940- ) 陳逸根:〈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台灣楚辭、陶謝學者陳怡良教授訪談錄〉,《百家》第三十二期(2014年6月15日),頁76-82。 8. 何廣棪(1940- ) 孫廣海:〈除卻棗梨無別好:何廣棪教授訪談錄〉,《華人文化研究》第四卷第一期(2016 年6 月),P139 – 146。 9. 曾永義(1941- ) 游宗蓉:〈治學觀通變,文章道性情:曾永義教授訪談錄〉,《東華漢學》第20期(2014年12月),P407-426 10. 楊松年(1941- ) 陳煒舜、尚昱辰:〈花雨晴天落,松風終日來:楊松年教授訪談錄〉,《百家》第二十八期(2013年11月15日),P42-48。 11. 楊 明(1942- ) 楊焄:〈丹青不知老將至:中國古典文學學者楊明教授訪談錄〉,《百家》第二十九期(2013年12月15日),P97-104。 12. 鄺健行(1942- ) 董就雄:〈文字金聲能擲地,襟懷孤鶴直凌天:鄺健行教授訪談錄〉,《華人文化研究》第六卷第一期(2018 年6 月),P275 – 285。 二集 1. 吳宏一(1943- ) 陳煒舜、程中山:〈吳宏一教授訪談錄〉,《華人文化研究》第六卷第二期(2018 年12 月),P289-297。 2. 楊惠南(1943- ) 孫金君:〈舞蝶迷香徑,翩翩逐晚風:楊惠南教授訪談錄〉,《華人文化研究》第七卷第二期(2019 年12 月)。 3. 周志文(1943- ) 邱培超、黃文倩、陳煒舜:〈天理明覺見真淳:周志文教授訪談錄〉,《華人文化研究》第七卷第一期(2019 年6 月),P273 – 288。 4. 顧 農(1944- ) 宋展雲:〈冷板凳上「鬥嬋娟」:揚州學者顧農教授訪談錄〉,《百家》第三十期(2014年2月15日),P87-94。 5. 黃靈庚(1945- ) 鮑宗偉:〈中有足樂,茹荼如飴:楚辭學家黃靈庚教授訪談錄〉,《華人文化研究》第三卷第二期(2015 年12 月),P133 – 139 6. 劉介民(1945- ) 劉小晨:〈無為自化,清靜自在:劉介民教授訪談錄〉,《百家》第三十三期(2014年8月15日),P89-97。 7. 潘銘燊(1945- ) 張桂琼:〈香港紅學漫談:潘銘燊教授訪談錄〉,《華人文化研究》第六卷第二期(2018 年12 月),P299 – 306。 8. 黃維樑(1947- ) 潘建偉:〈永葆文心,致力雕龍-黃維樑教授訪談錄〉,《華人文化研究》第五卷第一期(2017 年6 月),P297 – 304。 9. 段昌國(1949- ) 蒲蓉:〈問學憶往:段昌國教授訪談錄〉,《華人文化研究》第七卷第二期(2019 年12 月) 10. 呂正惠(1949- ) 黃文倩:〈驥老猶存萬里心:呂正惠教授訪談錄〉,《華人文化研究》第三卷第二期(2015 年12 月),P125 – 132。 11. 江建俊(1949- ) 林佳燕:〈悠遊於玄思化境之中:江建俊教授訪談錄〉,《百家》第三十一期(2014年4月15日),P69-77。 12. 張高評(1949- ) 邱詩雯、張瑞麟:〈張高評教授《春秋》經傳的研究思路〉,《華人文化研究》第四卷第二期(2016 年12 月),P183 – 194。

商品規格

書名 / 玉屑金針: 學林訪談錄
作者 / 陳煒舜 主編
簡介 / 玉屑金針: 學林訪談錄:本書旨在向同仁後進展示海內外知名學者的研究成果及人格風采,為學界積存珍貴資料。本書共收錄了二十四篇別開生面的學林耆宿訪談錄,範疇包括了中國
出版社 / 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87458395
ISBN10 / 9887458392
EAN / 9789887458395
誠品26碼 / 2681953778000
頁數 / 384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X2.8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書共收錄了二十四篇別開生面的學林耆宿訪談錄,範疇包括了中國古典文學、古代思想、世華文學、俄蘇文學、比較文學等。

試閱文字

自序 : 序
金玉滿堂

《玉屑金針》是陳煒舜教授主編的學林訪談錄,即將在香港初文出版社付梓。由於我和此書有一定淵源,故煒舜讓我為此書寫一篇序言。美意難卻,故而草成此文。

煒舜於二〇〇三年在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獲得博士學位後,隨即前往臺灣工作,至二〇一〇年返回母系任教。在港求學與在臺工作期間,他有緣親炙了不少學界前輩,轉益多師。回到香港後,他希望把這些與師長輩的緣份記錄下來。於是,他在二〇一二年先後為業師吳宏一教授及潘美月教授撰寫了訪談錄,分別刊登於香港和臺灣的雜誌。此後,他對訪談工作更為熟習,不僅繼續撰稿,也廣邀學界同仁共襄盛舉,果然收得一呼百應之效。八、九年來,他撰寫、組織的稿件已達二十餘篇之多。

據煒舜說,受訪者的身分,優先考慮的是一九三〇至一九四〇年代出生的學林耆宿――步入二〇一〇年代之際,這個世代的學者已逐漸從學術壇坫上引退,後進即便能從他們的著作中得窺其學問的涯涘,但他們的言行風采、所知的掌故,則不易透過親身接觸而了解。一般雜誌對訪談錄的篇幅設定是五六千字左右,煒舜認為是不夠的,他規劃的文稿大抵都在八千至一萬字的篇幅。除了問學論道外,也穿插學界掌故,使內容兼具學術性與可讀性。不過,此意縱佳,如此篇幅卻非一般雜誌願意負荷。二〇一三年初,煒舜與我談及此事時,我正在擔任香港《百家》文學雜誌的社長,和黃仲鳴教授合作為香港文學做點事,我們以為玉成此事,也是一段佳話。因此,從當年六月號開始,每期刊登一篇訪談錄,受訪者計有李明濱、金春峰、楊松年、楊明、顧農、陳怡良、江建俊、劉介民等八位教授。這些學者專精的範疇包括了中國古典文學、古代思想、世華文學、俄蘇文學、比較文學等,他們現身說法,令讀者獲益匪淺。

二〇一五年春,《百家》雜誌因故停辦,學林訪談的刊登工作也無以為繼,這實在是一大遺憾!幸運的是同年夏天,新加坡楊松年教授願意接棒,在他主編的學術刊物《華人文化研究》半年刊中繼續刊登訪談錄,每期兩篇。不久之後,煒舜在公餘接掌了此刊副主編之任,對於訪談錄也有了更長線的規劃,專門設立「玉屑金針」專欄刊載這類文稿。我想,「金針」固有度人之意,「玉屑」大概是指學者們的生活與往事點滴吧!從二〇一五年底至二〇一九年底的四年間,「玉屑金針」專欄先後刊登了呂正惠、黃靈庚、李勉、何廣棪、陳玉璽、張高評、黃維樑、馬森、洪漢鼎、鄺健行、吳宏一、潘銘燊、潘美月、周志文、曾永義、楊惠南、段昌國等十七位教授的訪談錄(其中吳宏一、潘美月兩位的稿件在原來的基礎上又作了頗大篇幅的增補)。也許是受到訪談工作的觸發,煒舜還把視野拓展至業已辭世、更老一輩的學林前修,這幾年先後為李蘭甫、黃兆傑、孔德成、陳捷先、王叔磐、吳匡等老先生組織了紀念專輯。煒舜帶領的《華人文化研究》編輯團隊如此盡心盡力,我作為師長輩,不但樂觀其成,更頗為欣慰。

即將結集出版的訪談錄共有二十四篇,分為兩輯,大都在《百家文學雜誌》、《華人文化研究》和《國文天地》刊登過,書名一仍原專欄標題,真可謂「金玉滿堂」。其中唯一沒有收入的是成功大學李勉教授的訪談錄。據煒舜說,李先生生於一九一九年,是唯一不屬於一九三〇至一九四〇世代的學者。但當時仍執意邀請李先生的孫女嘉玲女士負責訪談整理工作,就是出於為學界留下珍貴資料的動機。根據訪談錄的文末按語,李先生在訪談完成後二十天便無疾登遐,嵩壽九十七歲。能夠及時完成訪談,不僅足以告慰老人家,也是學界的幸運!這篇訪談,日後會與其他紀念專輯一同出版,讀者大可期待。

寫到這裡,我不由想到,這項訪談工作經營到現在,也就快十年了。十年人事幾番新,假若在未來的工作中,把受訪者的年齡層與時並進地「下拉」一些,如何?我衷心期待,浩瀚學林的金玉瑰寶,能繼續透過訪談工作,保守、傳承下去。

張雙慶

香港公開大學榮譽院士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退休教授
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榮譽高級研究員

二〇二〇年二月十二日

試閱文字

內文 : 潮西來矣又潮東
馬森教授訪談錄

馬森教授(1932- ),山東齊河人,當代小說家、劇作家、文學評論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士語文碩士,一九六一年赴法研究戲劇、電影,並入巴黎大學博士班研究文學,後獲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在法國創辦《歐洲雜誌》,先後執教於法國、墨西哥、加拿大、英國、香港等地大學,足跡遍世界四十餘國。返國後,先後執教於臺灣師範大學、成功大學、南華大學、佛光大學等校,一度兼任《聯合文學》總編輯。著有小說《夜遊》、寓言《北京的故事》、散文《墨西哥憶往》、文論《東西看》等數十種。學術著作有《中國現代戲劇的兩度西潮》等。

訪談日期:
訪問及整理︰曹世耘


一、戲劇人生的開啟

  我在民國三十九年(西元一九五〇年)就讀臺灣師院的國文系,那時候大學的選擇不多,臺大之後就是師院,因為師院是公費又提供制服,所以我就選擇念師院,而那時候,臺大有戲劇社,師院有兩個,一個叫做戲劇之友,另一個是人間劇社。

  那時參加劇社的人不少,就像現在一樣,社團會有一個類似博覽會一樣的場地(就像是現在成功大學的社團博覽會),社團的團辦外放着桌子,要加入的同學就去簽名,我當時看到戲劇之友就簽名,但是看到人間劇社我也簽名,後來核對了一下社員簽到本,才發現許多人兩邊都有簽名,負責處理社員名册的訓導處就說不如兩社合併在一起算了,於是就出現了「師院劇社」。若要說戲劇人生的開啟,我的戲劇人生嚴格說來也就是從那個時期開始有大量且密切的接觸。

二、師院劇社的時光

  在師院劇社時期認識了不少後來成為影視名人的同學,例如李行,他是教育系的學長,還有後來以拍瓊瑤劇出名的白景瑞,他念藝術系,另外一個音樂系的劉塞雲。

  當時劇社有相當多優秀的戲劇人才,我們劇社有「三雲」,劉塞雲、童眉雲、金慶雲,這三名女社員在劇社非常活躍,日後劉塞雲成了聲樂家,然後還有一個很優秀的演員李行。

  那時候大家都有濃厚的表演欲,因此演出活動甚多,戲劇社可以說是我們當時生活的重心,這中間也累積不少有趣的回憶。特別是在當時的師院,師院那時有許多名師,例如哲學大家牟宗三,我跟牟宗三老師除了上課授課有過互動之外,有次我們演出的道具需要皮鞋跟皮箱,結果竟然把念頭動到了牟老師身上,但是老師也非常支持,皮鞋皮箱一應俱全,也跟老師借過菸斗,甚至還有沙發。

  除了牟老師之外,潘重規、高明、董作賓、謝冰瑩等等,這些老師後來都是學術界的大家,我們一方面接受他們的指導,另一方面也因為劇社的關係,跟他們有過往來。那時物資缺乏,學生的飲食甚少油水,每次演出結束後大家要慶功,但是身上的錢可能都拿去製作演出道具與文宣,有些老師會以不具名的方式贊助我們,這些錢後來我們都拿去慶功宴吃吃喝喝了。

  所謂的吃吃喝喝,好像也就是去市場吃滷肉跟有油水的食物,我們並沒有因為演出成功獲得甚麼實質利益,但是大家都很快樂,也都覺得自己正在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而這也更加深我要朝這方面發展的動因。

  不過這段時間戲劇社雖然是生活的重心,但是我同時也參加了幾個文學性社團,也開始創作投稿。我曾經寫過一篇小說叫做〈戰地黃昏〉,去投大專生文學創作小說獎,後來名字變成〈戎馬黃昏〉,我得到了首獎。坦白說這個獎最大的收穫就是獎金,新臺幣五百元,現在還記得我用這筆錢買了多少書,因為當時用這筆錢買的書我都有寫上記號。

  這次的經驗給我很大的鼓舞,這讓我相信我可能可以用自己的興趣維生,雖然師院免學費並且還供餐,不過質量都不夠,基本上飲食不太有肉類跟油水。我後來開始朝中央日報投稿,課後兼家教,這些收入滿足了我的物質生活,也不需家人資助,而這些工作都是我的興趣,再加上劇社演出後其實學校會給一點經費補助,那時候憑着文學與戲劇我們取得了不少成就感,雖然大部份這些收入我們都吃吃喝喝沒了(笑),但是那感覺是很有希望的,我們心裏面的許多欲望在其中獲得了滿足,因此我後來有一陣子非常想朝電影表演發展。

  我大三的時候考入「農業教育局電影公司」,這地方後來叫做中影(中央電影公司),電影公司有演員訓練班,除了我以外,劇社的劉塞雲也考進去了,而且同期的還有一位後來的臺灣大畫家席德進。

  這個訓練班雖然名字是「農業教育局」,感覺好像很不正式,現在看起來好像某部會的閒置單位,但是這個訓練班的師資卻很驚人,有梁實秋、崔小萍等人,而且上課內容很扎實,學員要讀《哈姆雷特》來訓練聲音演技。大四的時候因為我的成績得以去中廣(中國廣播公司)的廣播劇團參與播出,雖然沒念到甚麼東西,只賺了點車馬費,不過這些經驗也提供機會讓我自己檢視一下自己的夢想,究竟這條路可不可行。

  仔細盤算後,我覺得當時的時空環境,這個夢想不可行。那時候電影的演出量實在太少,少到無法讓演員維持生活,這跟白景瑞在後來瓊瑤三廳戲時期完全不同,加上我喜歡的是現代話劇,我應該也沒辦法去演黃梅戲(笑),當然也不會想去演,因此後來入伍就去教書,漸漸的開始想念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