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大學.中庸 (新譯本) | 誠品線上

論語.大學.中庸 (新譯本)

作者 孔子門生/ 編集
出版社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論語.大學.中庸 (新譯本):《論語》是一本以記錄春秋時期思想家孔子言行為主的言論匯編,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國前期成書。全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論語》是一本以記錄春秋時期思想家孔子言行為主的言論匯編,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國前期成書。全書共20篇492章,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此書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先秦儒家思想的一手資料。 《大學》是一篇論述儒家修身治國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禮記》第四十二篇,相傳為曾子所作,實為秦漢時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著作。全文文辭簡約,內涵深刻,影響深遠,主要概括總結了先秦儒家道德修養理論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對儒家政治哲學也有系統的論述,對做人、處事、治國等有深刻的啟迪性。 《中庸》是中國古代論述人生修養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學專著,是儒家經典之一,原是《禮記》第三十一篇,相傳為戰國時期子思所作。其內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為的最高標準,把誠看成是世界的本體,認為至誠則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並提出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學習過程和認識方法。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孔子論語: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國前期成書。 大學:內文的撰成約在戰國末期至西漢初年之間,作者是誰尚未定論,推測是孔門之後的儒家學者所作。 中庸:內文的寫成約在戰國末期至西漢之間,作者是誰尚無定論。■譯者簡介俞日霞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論語:學而篇第一為政篇第二八佾篇第三里仁篇第四公冶長篇第五雍也篇第六述而篇第七泰伯篇第八子罕篇第九鄉黨篇第十先進篇第十一顏淵篇第十二子路篇第十三憲問篇第十四衛靈公篇第十五季氏篇第十六陽貨篇第十七微子篇第十八子張篇第十九堯曰篇第二十大學:第一章:釋「明明德」第二章:釋「新民」第三章:釋「止於至善」第四章:釋「本末」第五章:釋「格物、致知」第六章:釋「誠意」第七章:釋「正心、修身」第八章:釋「修身、齊家」第九章:釋「齊家、治國」第十章:釋「治國、平天下」中庸: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第十六章第十七章第十八章第十九章第二十章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三章第二十四章第二十五章第二十六章第二十七章第二十八章第二十九章第三十章第三十一章第三十二章第三十三章

商品規格

書名 / 論語.大學.中庸 (新譯本)
作者 / 孔子門生 編集
簡介 / 論語.大學.中庸 (新譯本):《論語》是一本以記錄春秋時期思想家孔子言行為主的言論匯編,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國前期成書。全
出版社 /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9703611
ISBN10 / 9869703615
EAN / 9789869703611
誠品26碼 / 2681700141002
頁數 / 336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5X1.7CM
級別 / N:無
重量(g) / 335g

試閱文字

內文 : 論語:
學而篇第一
【原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注釋】
1.子:古代對有學問、有地位的男子的尊稱,《論語》中「子曰」的「子」皆指孔子。
2.說:同「悅」,愉快,高興。
3.朋:指同在一位老師門下學習的人,也指志同道合的朋友。
4.慍:生氣,惱怒。
【譯文】
孔子說:「學習了又時常加以溫習和練習,不是也很愉快嗎?有朋友從遠方而來,不是也很快樂嗎?別人不瞭解我,我也不怨恨,這不正是君子嗎?」

大學:
經文
【原文】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注釋】
1.大學:即「太學」,是相對小學而言。是說它不是講「詳訓詁,明句讀」的「小學」,而是講治國安邦的「大學」。道:本義指道路。在中國古代政治、哲學裡,「道」有時指宇宙萬物的本源,有時指原則、規律,有時指一定的世界觀、政治觀或思想體系,有時指方法、辦法。這裡指宗旨,具體的教育方針。
2.前一個「明」:動詞,使彰明。明德:光明的德性。儒家認為,人生來具有善良的德行,即明德。後天因為受到物質利益的矇蔽,個人褊狹氣質的拘束,明德受到壓抑。所以要經過教育,使明德顯露出來。
3.親民:據下文,應為「新民」。新:動詞,革新,即去舊圖新,棄惡從善。
4.止於:達到。至:極,最。
5.止:名詞,所止之地,即「至善」。定:確定的方向。
6.得:指有所收穫,達到「至善」。
7.本末:樹木的根部與梢部,引申為事物的根本與枝節之間的關係。
8.道:即「大學之道」。
【譯文】
大學的宗旨,在於發揚人心固有的光明的德性,在於革新人們的不良習俗,在於使人們達到最完美的道德境界。
知道了應該達到的境界,然後才能有堅定的志向;有了堅定的志向,然後才能鎮靜不躁;鎮靜不躁,然後才能安然不亂;安然不亂,然後才能思慮周詳;思慮周詳,然後才能有所收穫。
萬物皆有本有末,凡事亦有始有終。知道了本、末與終、始的先後次序,也就接近於修養和學習「大學之道」的方法了。

中庸:
第一章
【原文】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注釋】
1.天命:自然所賦予的,即天理。儒家認為,天理表現為陰、陽及金、木、水、火、土五行。上天把天理交付於人,形成人的仁、義、禮、智、信的品德,這就是人的性。之:助詞。謂:稱作。性:天然賦予人的稟性。
2.率:遵循,依照,順從。道:指事物運動變化的普遍規律。《中庸》所講的道,系兼指天道和人道,但主要是指人道。所謂天道,就是宇宙自然運行的客觀規律;所謂人道,就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這裡主要是就「性」的外在表現形式而言。
3.修:修養,推行。教:教育,教化。儒家一向主張對百姓進行倫理教化,以使他們的言行符合道德規範。
4.須臾:片刻,一會兒。
5.見:同「現」,顯現,表現出來。隱:暗處,不易被人覺察的地方。
6.顯:顯露。微:微小、細節之事。
7.發:表露、表現出來。
8.中:不偏不倚。儒家的重要哲學範疇,意為無過無不及,處事恰如其分、適得事理之宜的適中狀態。喜怒哀樂是人的感情,當這些感情還沒有表現到外表時,《中庸》篇認為,人的內心處於虛靜澹然、不偏不倚的境界,稱為「中」。
9.中:符合。節:節度。
10.和:協調和諧。儒家的重要哲學範疇,意為多種事物的協調統一。《中庸》篇認為,人的喜怒哀樂情感要符合統治階級規定的常理。做到這一點,情感中正和諧,就是和。
11.達道:一切事物遵循的普遍規律。這裡指人們共同遵行的原則。
12.位:這裡做動詞,指處於當處之位置。
【譯文】
天然賦予人的稟性叫作「性」,遵循本性而行動叫作「道」,按照「道」的原則去修養並推廣於民眾叫作「教」。
道,是不可片刻離開的。如果可以離開,就不是道了。因此,品德高尚的君子在沒有人看見的地方也是謹慎、敬戒的,在沒有人聽見的時候也是恐慌、畏懼的。沒有比處於隱蔽的地方更容易表現出本色的,沒有比在細節的事情中更容易顯露出真情的。所以品德高尚的君子即使在獨處時,也是小心謹慎的。
喜、怒、哀、樂等情感還沒有表現出來的時候,稱為「中」。表現出來的時候,沒有太過和不及,都符合節度常理,稱為「和」。所謂「中」,是天下一切道理的最大根本所在。所謂「和」,是天下一切事物最普遍的規律。達到「中和」的境界,則天地各就其位,萬物便能隨其性而生長繁育了。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論語.大學.中庸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