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61海路漫行: 收藏八里到台南的沿線幸福 | 誠品線上

台61海路漫行: 收藏八里到台南的沿線幸福

作者 鄭維棕/ 楊淑清
出版社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台61海路漫行: 收藏八里到台南的沿線幸福:這是一條探照人文之路──這條路,人聲鼎沸、信眾浩蕩。親見「世界非物質活文化遺產」盛事,感受最虔誠的平安祈願。這是一條輝映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這是一條探照人文之路──這條路,人聲鼎沸、信眾浩蕩。親見「世界非物質活文化遺產」盛事,感受最虔誠的平安祈願。 這是一條輝映自然之路──這條路,乘著竹筏彷彿走入夢境,兩旁是彈塗魚和招潮蟹不時露臉的紅樹林。黑色沙灘上的夕照美景,得等到海水退了才看得見。 這是一條產業鳴放之路──這條路,魚塭風光如詩如畫,黑金文蛤與魚蝦生態混養共生,鹽田上的結晶鹽搭得像金字塔一樣。 這是一條建築巡禮之路──這條路,曾經風華絕代的老街,隨處可見紅磚砌成的老房子,順道朝聖造型特殊的高跟鞋教堂。 歷時三十年,台61線西濱快速公路見證臺灣近代社會變遷,誕生這條全程緊貼海岸線的三百公里長路。這條以大海為名的快速道路,串聯起沿線迤邐的美景祕境,呵護著蓬勃盎然的近海濕地生態,連結著一處處人情味小鎮與產業風貌,更乘載著人們南來北往的踏實築夢。 這條路不會漫長,因為你我終於有了機會,緩慢地跟美好事物對話。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小野/作家 資深影評人/藍祖蔚 旅遊作家/肉魯 公路總局局長/陳彥伯 暢行推薦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鄭維棕曾擔任過自由時報、商業週刊記者,亞杜蘭城市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長期從事媒體、文化、網路與社區營造,常常感覺人跟土地的關係是如此密切,因此,對於臺灣這塊土地上長起來的人、事、物,也感到非常的親切。而這些故事,更值得我們把他記述下來,不管是用出版、網路或其他工具,這些故事,會讓年輕的一代更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讓更多的老人、中壯年記起「記得我在童年的一天在水溝裡漂浮著一隻紙船」那種愉悅,也讓我們大家對臺灣有更多的感恩和夢想。著有《梅洛‧龐蒂的美學》等書。楊淑清進入職場後即嘗試各式寫作的文字工作者。大半輩子過去了,發現最快樂的事,是隔著窗戶遙視外界風景,進行作者的再詮釋。期待結合社會脈絡、人性真實,刻劃一則又一則與環境對話的生命故事。文筆時而情感細緻濃烈,時而冷洌世故。堪稱著作等身,曾獲海內外小說創作首獎、散文並舞台劇佳作,作品亦曾獲電視節目金鐘獎等肯定近十座,並著有《一生的朋友:彭蒙惠》等人物傳記。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緣起〜海洋之路 eye上台61線:以海之名的幸福公路 啟程 Way 1 幸福沿線 化不可能為雙贏的台61/陳彥伯 名人推薦 回家的路/小野 乘著光影青春放歌行/藍祖蔚 沿著台61重新認識臺灣之美/肉魯 編輯導讀 61號線上的幸福印記 探照 Way 2 人文之路 信仰文化 海線人們的心靈寄託 史前遺址 驚嘆神奇的人類演化史 輝映 Way 3 自然之路 濕地賞鳥 跨境共構的國寶級生態 絕美祕境 網美不藏私祕笈 鳴放 Way 4 產業之路 鹽田兒女 夕照美境下的滴滴辛勞 漁港燈塔 西濱人的逐夢之路 巡禮 Way 5 建築之路 老屋街區 時光凝結的風華絕代 景觀橋梁 在藝術主軸間穿越、中介 嬉戲玩樂 玩樂賞景喜於形的建築大觀 公路人推薦 曾經一起走過──台61線催生者的見證 附錄 台61線工程特色 台61線西濱快速公路路線圖 一日遊行程推薦 四季遊曆 台61線大事記 本書照片索引

商品規格

書名 / 台61海路漫行: 收藏八里到台南的沿線幸福
作者 / 鄭維棕 楊淑清
簡介 / 台61海路漫行: 收藏八里到台南的沿線幸福:這是一條探照人文之路──這條路,人聲鼎沸、信眾浩蕩。親見「世界非物質活文化遺產」盛事,感受最虔誠的平安祈願。這是一條輝映
出版社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5310745
ISBN10 / 9865310740
EAN / 9789865310745
誠品26碼 / 2681866616000
頁數 / 104
開數 / 菊8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探照人文/輝映自然/產業鳴放/建築巡禮
一條以海之名的公路
台61海路漫行,在這裡發現動人的幸福故事。

試閱文字

自序 : 【自序】
eye上台61線:以海之名的幸福公路

台61線,西濱快速公路,北起新北市八里區,南至臺南市七股區,全長約308 公里。

全程緊貼著海岸線,臺灣海峽的波光潾潾,一路相伴。

打破了以往以陸地為重心,對海洋則保持防堵的姿態。

低打擾、低破壞、低侵犯,與沿岸生態保持微溫小距離。為的是讓人們擁有行的方便,然後重新與海洋立約—找回昔時先民以海洋為中介的開拓精神。

來吧,重新認識它,擁抱它,這屬於我們的海。

臺灣唯一全程臨海的快速道路
台61 線於民國80年核定,由於道路途中無需繳交通行費,被定位成疏運國道車潮的替代道路,也完整了西部濱海的路網。從臺灣的地理環境來看,台61線更是臺灣唯一全程臨海的快速道路,沿途可以欣賞西部濱海的特殊景致。

臺灣西部沿海地區原有台15線及台17線兩條公路,但彼此並未銜接,運能不足。為改善西部濱海路況,政府因此著手開闢台61線。公路自新北市八里起,縱向串連了桃園、新竹縣市、苗栗、臺中、彰化、雲林、嘉義,以及臺南共10個縣市,打通了海線的交通動脈。不僅拉進了人們與海的距離,也讓被時光凝結的海濱之鄉,一個個如珍寶般被世人相傳探訪。

從古地圖的視角感受土地
由於昔日長期禁止海域活動與忽略海洋教育的結果,使得臺灣並未建構起所謂的親海文化,海濱長期被視為邊際土地。被大海環抱的臺灣人,對海洋卻是如此陌生,關係是如此疏離。因此這一條濱臨著臺灣海峽的海洋公路,正是讓人直接迎向無垠大海的浩瀚之美,與感受海線人為幸福生計堅忍卓絕的打拚精神。

回溯十六、十七世紀,西方人探索東亞時所繪的地圖,即見當時從海上看往臺灣西海岸陸地的繪製視角。而採中國傳統山水技法繪製的「康熙臺灣輿圖」,則以左右橫長的觀看方式及符號寫實地描繪當時的風俗與人文景觀。不僅顯現過去海陸交通網絡形塑的文化特質,也見證沿海地區的發展開端及先民與海的密切關係。時至今日,西濱地區代表臺灣漢人與移民文化抵達臺灣的起源,台61線正是串起這些文化節點的重要軸線。

尊重生態與地景的公路思維
台61線在興建過程中見證了臺灣近代的社會變遷。隨著環境意識提升,台61線在硬體建設的基礎上,也加入了注重臺灣西部臨海生態地景及歷史文化的軟體思維。

公路規劃時會考慮現地原有環境,進行不同工法的調整。在彰化濱海路段,便設置隔音牆、收斂型路燈,避免夜間車輛燈光噪音干擾潮間帶候鳥,更會在候鳥度冬期間暫停施工。在南部路段,也回應公共工程節能減碳的目標,落實減碳策略,嘗試平衡便利交通與自然生態兩種價值,以彰顯公路建設與環境價值嘗試取得平衡的永續精神。

這條以大海為名的快速道路,串聯起沿線迤邐的美景祕境,呵護著蓬勃盎然的近海濕地生態,連結著一處處人情味小鎮與產業風貌,更承載著海線人南來北往的踏實築夢。

台61線,以海之名,幸福持續……

編輯導讀:61號線上的幸福印記

從八里到臺南,308公里長路緊貼著西海岸迤邐前行。秋冬時東北季風相伴,在耳邊嘶吼;春夏時則或有熱帶氣旋來訪,無端一身濕透。

台61線上疾馳的旅人,也就是過客而已。真正的住民乃是千萬年前因著演化而棲息在沙丘、沙灘上,乃至濕地裡的動植物。或許就是錯身而過的當下,某個河口有招潮蟹正睜大如火柴棒的雙眼,揮舞著大螫;也有白鷺鷥低頭悄然覓食。

整條海岸生物並不因先來後到而產生齟齬。偶或一長排人工栽植的木麻黃,就有鷲鷹科鳥類在裡面棲息著。抗旱、耐鹽的木麻黃只是號角,宣示著人在海岸線落腳的必要防護。更往裡面總有村鎮存在。

八里、竹南、大甲、彰濱、王功、布袋、北門……如明珠錯落鑲嵌。人落腳後使用自然資源,開發出漁塭、鹽田。當然還有一整片臺中平原、嘉南平原,秧苗綠到通透,卻又無邊無際。不知收割時節,軋米的香味,噴薄而出時,會不會飄送到台61 線這裡?

心總是飛得比嗅覺還要快。港口的漁船每天載回新鮮漁獲,現撈現煮現吃;西螺米曾是貢米,除了做起飯來香Q有勁,還可以做成草仔粿、釀成的醬油沾什麼都是好滋味;蚵仔煎、虱目魚粥……也熱騰騰在鍋裡,等著人飽餐一頓。

千萬別趕集式地一路狂奔,記得找個出口休息一下,更別擔心路途有多遙遠,大甲媽、白沙屯媽祖、還有西螺媽,幾百年來,眼目未曾離開過這片土地。

何況就在自己土地上,路又會有多遠呢?看見了嗎?一鯤鯓、二鯤鯓、三鯤鯓、南鯤鯓、青鯤鯓……北冥有魚,沙洲是否隱隱形成好幾彎曲線?代天府王爺的令旗正在招展,府城臺南到了。

這麼長長緊貼西海岸的海路漫行,從眼眸與粼粼波光相會、海風吹拂過髮際剎時的輕鬆快活;還有置身這塊土地因著歸屬而擁有的身心安頓……幸福的滋味是這樣被扎扎實實地演繹著。是的,幸福,就從台61線出發。

試閱文字

內文 : 【內文試閱】
凝/老屋街區
時光凝結的風華絕代

  海岸線絕美,令人心碎。可記得沿線所彌望之海洋,便是墾拓史中的「黑水溝」?
在先民開發的過程,沿海的鄉鎮,一直占有先驅者的地位;先民最早在沿海的港口處落腳,然後再由海岸慢慢向內陸發展。
  今日台61線周遭的小鎮老街,漸漸剝落的建築中,還散發著曖曖含光的人文歷史風華。

藺草原鄉苑裡小鎮
  苑裡,乍聽是個什麼地方?有一個相當具代表性的調查,來顯示民眾對它的認知:在交通部觀光局2019年舉辦的「22縣市經典小鎮」票選活動當中,第一階段開放民眾網路票選,苑裡脫穎而出獲得第一名,超越了如瑞芳、大溪等人們較耳熟能詳的鄉間小鎮,顯示出它正在竄起的姿態。
  它是紅磚的故鄉,也是藺草的故鄉,早在清初年間,當地平埔族婦女便利用大安溪下游生長的野生藺草編製草蓆等日用品。由於吸水性及透氣效果好,而廣受歡迎,到了日治時期更成了外銷日本的高級工藝品。
  如此富有歷史的老街,一度計畫要進行道路拓寬,但是又因舊街房舍拆除而致兩造僵持著。新舊之間的僵持下,使得道路拓寬遲遲未能全面進行,於是留下了老街獨特的氛圍。走在老街上,可以看到剃頭店、柑仔店,以及還在手工剪漢藥的仁德中藥房,這些店鋪以一種停留在時間裡的形式,與現代人們急促的生活步調對話,也自在地展現著老年代的安祥寧靜。

巧致有韻梧棲老街
  還是要話說從頭……清朝康熙末年,中國福建一帶移民,來到沿海地帶開墾。搭起了竹寮,便在下南溝及草南溝之間的頂塭、下塭,以養殖魚蝦維生。
  逐漸地,他們也從這裡往返對岸中國,船隻、竹筏自然就近聚集停靠在這裡,所以有了「竹筏穴」的稱呼。到了清乾隆末年時,商務已經鼎盛。帆船桅桿,一根根矗立在海上,像極了一片參天的樹林,因此被稱為「五汊」港,後來才改名為「梧棲」。
  梧棲老街便是當年極繁榮時形成的。在王仲孚的紀錄裡,曾經提到:為了防禦盜匪,以前梧棲街的店鋪,分布在今天梧棲路兩側。街區內設有隘關五處、隘門九處、炮樓三座、銃櫃二座,官方且置文武口二處,以稽查往返船隻司稅收,並設有總爺館、保長館等。
  但是因著1935年大地震,與1938年日本殖民政府發展「南進政策」的需要,發布了「梧棲築港計畫」,使得街景完全改觀。目前老街商店與住宅大多是改建的昭和建築,屋舍是「洗石子」立面,上面浮雕業主姓名或商號;另外還有已經閒置了的大正風格舊派出所。
很快地,「梧棲築港計畫」取消,因建港計畫而聚攏的人潮,於是又迅速散去。獨留下美麗的建築,敘說著老街曾經有過的閃亮的時光。

富庶一方的鹿港小鎮
在史書或地方志裡,鹿港有許多名稱,包括「鹿仔港」「鹿仔港街」「鹿港大街」「鹿港街」「馬芝保」「鹿港半堡」「鹿港鎮」……這裡的瑤林街、埔頭街與大有街,早期是船商與碼頭貨物的集中區,也是臺灣最早全面性進行古蹟保存的老街。
世居鹿港且家族在鹿港老街的古厝依舊保存完整的吳尚仁表示,鹿港開港極早,乾隆年間福州將軍已經把鹿港開為正口。從那時開始,鹿港即因海上貿易繁榮而成為經濟富庶之地,此後到日治初期,一直是臺灣中部地區最大商業中心。「一府二鹿三
艋舺」即在敘寫當時的繁華。
現任鹿港老街發展促進會理事長施釗林表示:早期臨河港岸邊一帶有很多「船頭行」,船頭行都是做兩岸生意的。船隻進入港灣之後,再沿著河道,即可以抵達碼頭一帶,並在這裡卸貨。加上船頭行自己也都擁有船隻,可以往來福建與臺灣,因此他們把臺灣的稻米、糖、農特產,從這裡輸出到中國之後,順便再運回一些日常用品或者器皿等,這也使得鹿港小鎮無論建築或內部的裝飾,都擁有濃厚的閩南風味。
早期船頭行林立的「古市街」,基本上便是指今天的瑤林街、埔頭街以及大有街一帶。施釗林便是出身瑤林街的歴史建築「意和行」,也是該歴史建築管理人,長年對街區改造不遺餘力地投入。
這裡,也是全臺保留最為完整、最古老的老街。鹿港老街發展促進會總幹事魏秀娟表示,1986年由中央政府出資主導補助,漢寶德教授負責修整各個門戶的第一進門面及整體公共設施,開創了大規模將古蹟全面保存的案例。公部門的投入,對鹿港小鎮的古蹟保存具有極為正面的加分效果;另外即是在地居民的主體意識,大家都非常以自己是鹿港的一分子為榮,也對地方事務極為看重。因著長期投入與參與,使得魏秀娟的研究論文即是針對鹿港商圈與在地力量的結合進行田野調查。
魏秀娟表示:想要觀察鹿港小鎮的建築,「街屋」是一個重點。單一個屋頂使用的桁架相當多,也有兩組至三組屋頂組成一進落的建築,按照使用功能不同而形成獨立空間來運作。
「三槐挺秀」的王家,二樓還蓋有附著平屋頂的「磚坪」做為陽台。
另外,面街的房子都比較狹窄而且長,採光的面積不夠,於是人們會運用內部的樓井來採光與通風。目前這裡仍然保有完整的樓井,還將樓井漆上鮮麗的色澤,顯示出一種復古兼具現代的殊趣。
黃重詮家族的建築,便是典型的街屋。在他記憶中,牆壁總是很高很高,他再怎麼努力長大,牆壁還是那麼高;從小就在祖屋裡跑,而樓井的「天光」,便是黃重詮和堂兄弟們玩追迷藏找人之用……
門與窗,也極具特色。雙重門板是鹿港人家誇耀富有兼實際防盗的產物。大門口總是雕刻鏤空、彩繪鮮豔的裝飾圖騰,以顯示屋主的藝術講究與奢華;然後在大門內,再設定一扇真正具有防盜功能的樸實門板。
有的門板,是用可以拆卸的長木條組裝起來。平日開關門總是一片一片的拆下來,方便陳列商品或進出貨物。也有折疊開闔式的窗子,上面雕刻吉祥圖騰。最為簡單的是,以磚砌形成長條狀的立柱來進行防盜。
大門的窗櫺之外,以磚塊砌成的鏤空窗花,也是街屋的一大特色。還有各式門窗的古典銅門環,加上兩盞姓氏燈,還有書法家書寫的對聯,表示寓所主人的書香涵養。對錢不只「淹腳踝」,甚或已經「淹肚臍」的鹿港人來說,講究的已經躍升到文化素養面向了。
除了街屋,鹿港老街可說是到處都看得到廟宇。先民遷移至臺灣,隨著船隻總會帶著家鄉的神祇,而鹿港本身又是港口,因此廟宇相當多,動輒一、兩百年以上,都是活的歷史教材。由廟宇的型式,也可看出閩式建築的特色。例如中國傳統建築的屋脊裝飾,以及廟宇正身採用「斷檐升箭口」的作法,再往兩側護龍逐漸下降,呈現出「以中為尊」的傳統倫常觀。建材也都以閩式的磚瓦覆蓋。
另外這裡也素有全臺手工藝橋頭堡之稱,整條老街最引人注意的便是:木器、燈籠、錫器、神像、香藝、製扇、竹器等。木器同業會還會固定於每年農曆5月7日魯班誕辰吉日時,舉辦盛大祭典禮敬祖師,稱為「魯班公宴」。
鄰近海港,加上早期多富貴人家、商賈與文人,在經濟富庶加上文人所喜愛的茶道的帶動下,糕餅類、點心都十分多采多姿,從小在這裡居住的吳尚仁,還特別點名了:蚵仔煎、牛舌餅、肉包、蝦丸、彩頭酥、鳳眼糕、麵線糊、豬油荖、麵茶、蝦猴、芋丸、魷魚肉羹、豬血麵線、烏魚子、水晶餃等,都可以嘗嘗看。

西岸明珠芳苑與王功老街
根據歷史記載,三百八十多年前,便有來自福建的曾姓家族開始定居芳苑,然後陳姓及同安縣等地居民,也陸續前來開墾;等到收成有餘,必須向外運銷了,便展開了與中國福建省的貿易。問題是要通商總得有個地名啊?那麼這個地方叫什麼呢?在這樣情況下,彰化芳苑出現了第一個地名「番仔挖」。
現任臺南市政府顧問、王功土生土長的薛正直表示:「番仔挖」名稱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是以前芳苑海邊有一道沙線,沙線裡面叫做「內海」,沙線西邊則是「外海」。漲潮時,海水越漫過來,便把外海的魚蝦全都帶來;等退潮時,魚蝦來不及跟著海水離開,自然就藏匿在內海裡。當地「番民」為了抓更多魚蝦,於是挖了一大堆沙坑。這個地方就被稱為「番挖」或「番仔挖」。還有另一個說法是,原來這裡是平埔族居住的地方,加上有彎折的海彎,在臺語中,彎即為「挖」,所以得到了這個地名。
由於中部主要的港口—鹿港,到了嘉慶年間便開始積沙了,船隻紛紛更改由王功港進出,再到鹿港。這樣的地理區位,讓「番挖」成為鹿港的第二外港,也帶動了「番挖」的商機。到了清末,這裡已經是全臺第5大市街,有「一府二鹿三艋舺四北斗五番挖」的說法。到了日治時期改名「沙山庄」,直到二次大戰之後,才正式改名為芳苑。
目前芳苑老街內,還保留著數棟歷史街屋,最完整的便是益安藥房及山牆上標註著ko的商行。至於普天宮,也已經有三百多年了。清康熙36年(西元1697年),由福建水汛臺灣分防右哨千總陳成功,供奉了媽祖金身來臺,並且與地方人士集資在海邊建廟;到了咸豐9年,遷廟到芳苑街上。民國80年底又再遷往海邊,主祀神祇也改為五府千歲。現在在台61線上,就看得到這座幾乎與芳苑同樣年紀的老廟。
來到老街,除了欣賞兩側的閩式建築之外,「巷仔內」的珍珠蚵,屬於必吃之美食。珍珠蚵這是這裡的特產,隨便踱步到附近的王功漁港,白天,蚵海一望無際;夜晚,漁火點點。「男人養蚵,女人剖蚵」,正是在地人的生活寫照,這裡的發展也與漁港相連,房子邊堆滿地的廢棄蚵殼,一轉身,變成世界首創的蚵殼藝術品。另外必吃店家—─泉芳枝仔冰,已經超過50年了,冰棒吃起來Q彈,十分有口感。

臺西中山路老街
提到臺西,便聯想到一股濃濃的臺灣味,似乎人們總湧流著不服輸的血性。但是來到中山路老街上,卻彷若走進時光隧道,回到半個世紀前寧靜而悠閒的臺灣市街。
中山路不長,只有900公尺,就銜接著安海宮與台17線的臺西街仔,是臺西鄉最早開發的街道。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老街。
這裡的街屋以戰後重建為主,建築形式是當時主流的簡潔現代樣式。從日治時代至二戰初期,一直是臺西鄉政商雲集的地區,醫院、診所、旅社……都開設在中山路沿線,曾有「臺西第一街」的稱呼。
現任英文老師的林雁翎是道地臺西長大的女孩,她說:「爸媽工作忙,小時候到中山路就像出去玩一樣,有一次我拿著枝仔冰,和弟弟沿著中山路邊走邊打架……」兩個不曉事的孩子,已經成人了,但屬於中山路的回憶,卻烙印在腦海裡,怎麼也忘不了。
隨著臺西人口外流,加上中山路街道狹窄,昔日吵嘈的人聲,也跟著消失了;卻又變身成一個相對安靜而質樸的小鎮街道,很適合找一個角落坐下來,靜靜看著陽光緩緩斜射……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