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變.通變.新變 下冊
作者 | 劉文忠 |
---|---|
出版社 | 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正變.通變.新變 下冊:本書詳細論述了這三個範疇產生的歷史文化背景,以及它們的發展演變情況。在考辨源流、評說得失中,頗多創獲。《正變》部分對《詩大序》「風雅正變 |
作者 | 劉文忠 |
---|---|
出版社 | 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正變.通變.新變 下冊:本書詳細論述了這三個範疇產生的歷史文化背景,以及它們的發展演變情況。在考辨源流、評說得失中,頗多創獲。《正變》部分對《詩大序》「風雅正變 |
內容簡介 本書詳細論述了這三個範疇產生的歷史文化背景,以及它們的發展演變情況。在考辨源流、評說得失中,頗多創獲。《正變》部分對《詩大序》「風雅正變」說的全面考釋,不乏新意。其縱向梳理,亦頗具特色。《通變》部分,以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劉勰、皎然、葉燮為重點,同時論述了歷史上「通變」的多種形態。《新變》部分,肯定了「新變」派重審美愉樂、輕教化禮義的特點,肯定了「若無新變,不能代雄」的創作綱領。從「新變」在歷史上的發展演變的論證中,得出「一代有一代之新變」的結論。
作者介紹 劉文忠1936年生,江蘇豐縣人。1962年畢業於南京大學中文系,1965年山東大學中文系漢魏六朝文學專業研究生畢業,師從陸侃如先生。曾任人民文學出版社古代文學編輯室副主任,編審(已退休)。中國《文心雕龍》學會顧問,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著有《鮑照與庾信》《中古文學與文論研究》《漢魏六朝文選》《漢魏六朝詩選》《正變•通變•新變》《溫柔敦厚與中國詩學》《呂氏春秋選譯》《左思與劉琨》《老學庵筆記評注》《東坡志林評注》《虛實話三國》《詠史詞選注》等30餘種。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
產品目錄 目次引言 23上編 正變第一章 先秦時代的「崇正抑變」第二章 《詩大序》的「風雅正變」說及其發展演變第一節 《詩大序》與鄭玄《詩譜序》的「風雅正 變」說 32第二節 「風雅正變」說的淵源 42第三節 唐代孔穎達的「風雅正變」說 49第四節 宋代朱熹的「風雅正變」說 50第五節 宋代葉適對「風雅正變」說的懷疑 53第六節 清代馬瑞辰對「風雅正變」說所作的總結 54第三章 《文心雕龍》中的「正變」論第四章 「正變」論與劉勰前後的辨體批評的萌芽第五章 唐代文論中的「正變」論第六章 宋金元文論中的「正變」論第七章 明代文論中的「正變」論 第一節 高棅《唐詩品彙》的「正變」論 102第二節 焦竑的以「變」為「正」 105第三節 許學夷《詩源辯體》的辨體批評與「源流正變」說 106第四節 明代的「文體正變」說 125第八章 清代文論中的「正變」論第一節 清初「正變」論的政治傾向與「正」、「變」之爭 131第二節 「正變」論的一個新里程碑—葉燮《原 詩》的「正變」論 139第三節 沈德潛的「崇正斥變」與何焯論創作方法 的「正變」 154中編 通變第一章 「通變」一詞的來源及其內涵第二章 劉勰的「通變」論第一節 對劉勰的「通變」美學內涵的幾種不同理解與分歧 177第二節 劉勰「通變」論產生的文化背景 183第三節 劉勰的「通變」論與《文心雕龍》理論體系的關係 191第四節 劉勰論「通變」的對象 197第五節 劉勰論「通變」的任務與目的 199第六節 劉勰論「通變」的方法 201第七節 劉勰「通變」論的美學意義 206第八節 劉勰「通變」論的侷限 208第三章 隋唐宋文論家的「以復古為通變」第一節 蘇綽與李諤的復古—不含「通變」的復古 210第二節 初唐史學家與文論家的文學發展觀與「通變」 214第三節 陳子昂、李白等人的以復古為革新的「通變」 216第四節 殷璠與杜甫的「通變」思想 219第五節 皎然的「複變」論 222第六節 韓愈的「以復古為通變」 227第七節 宋代的詩文革新運動與「通變」 232第八節 宋代文論中與「通變」相關的範疇 240第四章 明代文論中的「通變」第一節 前、後「七子」的復古與「通變」的關係 247第二節 王世貞的「通變」論和「陰陽剝復」說 252第三節 許學夷的「通變」論 258第五章 清代文論中的「通變」 第一節 顧炎武的「通變」論 262第二節 尤侗的「通變」論 264第三節 吳喬的「變復」論 265第四節 毛先舒的「通變」論 267第五節 葉燮的「通變」論 270下編 新變第一章 「新變」產生的歷史文化背景第二章 「永明聲律」說與「新變」第三章 蕭子顯、蕭統、蕭綱、蕭繹、徐陵的「新變」論第四章 隋唐文論中的「新變」第一節 隋及初唐對齊梁文學「新變」的批判 305第二節 杜甫、韓愈詩歌創作中的「新變」 309第三節 「詩到元和體變新」—詩體「新變」與元、白詩歌創作中的「新變」 311第四節 齊梁文學「新變」的復歸—晚唐豔情詩、豔體詩的創作、編集與理論鼓吹 314第五章 宋金元文論中的「新變」第一節 宋代文論「新變」的特點 322第二節 梅堯臣的「新變」論 325第三節 蘇舜欽的「新變」論 326第四節 蘇軾的「新變」論 329第五節 黃庭堅的「新變」理論與宋詩道路 330第六節 嚴羽對宋詩「新變」的概括與總結 334第六章 從復古走向「新變」的明代第一節 明代新的經濟因素、新的思潮與文學「新變」的關係 339第二節 徐渭對復古模擬的批判與主張「真情」、「自得」和獨創 341第三節 李贄的「童心」說與「新變」之關係 342第四節 焦竑的「脫棄陳骸,自標靈采」 346第五節 湯顯祖的「唯情」說與「新變」 347第六節 公安派的「新變」理論—「窮新極變」與「獨抒性靈,不拘格套」 349第七章 清代文論中的「新變」第一節 田雯的「詩變而日新」及對豔體詩的肯定 359第二節 袁枚的「性靈」說與「新變」論 362第三節 趙翼的「天工人巧日爭新」與「變故為新」 367第八章 近代文論的「新變」論第一節 文學觀念的「新變」 370第二節 「詩界革命」與「新變」 371第三節 「文界革命」與「新變」 375第四節 「小說界革命」與「新變」 376結語 381後記 383
書名 / | 正變.通變.新變 下冊 |
---|---|
作者 / | 劉文忠 |
簡介 / | 正變.通變.新變 下冊:本書詳細論述了這三個範疇產生的歷史文化背景,以及它們的發展演變情況。在考辨源流、評說得失中,頗多創獲。《正變》部分對《詩大序》「風雅正變 |
出版社 / | 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4963607 |
ISBN10 / | 9864963600 |
EAN / | 9789864963607 |
誠品26碼 / | 2681684128006 |
頁數 / | 230 |
開數 / | 18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級別 / | N:無 |
最佳賣點 : 本書詳細論述了這三個範疇產生的歷史文化背景,以及它們的發展演變情況。在考辨源流、評說得失中,頗多創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