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考國文特蒐題庫與解析: 名師全面精選98年-107年學測+指考國文考題 推出最新閱讀理解題庫+解析 (2冊合售) | 誠品線上

大考國文特蒐題庫與解析: 名師全面精選98年-107年學測+指考國文考題 推出最新閱讀理解題庫+解析 (2冊合售)

作者 鄭慧敏/ 黃麗禎/ 李啟嘉/ 卓純華
出版社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大考國文特蒐題庫與解析: 名師全面精選98年-107年學測+指考國文考題 推出最新閱讀理解題庫+解析 (2冊合售):本書特色:★臺灣大學中文系謝佩芬教授策畫、審定,解析大考國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臺灣大學中文系謝佩芬教授策畫、審定,解析大考國文閱讀理解精神與趨勢。◎由現職高中國文名師作者群,爬梳十年來(民國98年~107年)學測、指考國文科試卷,從中精選二百五十餘道題目(含範例),整理為「大考趨勢」、「閱讀攻略」、「解題聚焦」三大部分,為師生建置面向完整的最新閱讀理解題庫。◎透過主軸明確的編排、集中火力的解析,讓這些題目不只是「考古」,還能提示應考準備的方向,讓考生從中得到新的啟發。解析精闢,易於理解吸收。◎近二百題類題,是學生考前最完整、最有效的練習。磨練國文閱讀理解能力,提升應試實戰力。練習後,面對大考國文選擇題,閱讀理解速度及答題正確度,必獲長足進步。◎本書對於每一道題目的精闢審題與解析,有助真正培養理解力、思辨力,讓學生不再視國文為畏途。擁有真正的理解,勝於「題目+解答」的制式練習。◎解答本獨立裝訂,隨書附贈,供考生練習答題後參看。每一題不僅提供正確答案,更對選擇題的所有選項,一一加以分析說明,讓學生徹底了解該選項為何正確或錯誤,擺脫只求答案卻不求甚解的學習弊病。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謝佩芬/策畫、審定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鄭慧敏臺北市立復興高中國文科教師。曾任臺北市高中國文科輔導團教師、國文學科中心教學資源研發小組成員。參與編寫高中國文教科書及《國文三秒教》、《語文寫作寶典》等書,發表〈試探東坡詞之「閒」〉、〈閱讀教學的幾項實踐〉、〈桃源去來--〈歸園田居〉的空間思索兼談兩岸國文教學的差異〉等文。黃麗禎國立師大附中國文教師,教育部國文學科中心種子教師,現為跨校社群「學行一族」成員。曾開設「名偵探的養成--偵探小說探析」、「名偵探的可能--偵探小說寫作」等選修課程。曾獲教育部一○六學年度推動閱讀優秀教師。編有《如何閱讀一首詞》、《晟景文摘》、《閱讀333》、《國文語文表達能力101》等書。李啟嘉基隆市立安樂高中國文科教師,全國教師會教師專業發展支持系統諮詢輔導教師。現正開設「海洋文史導讀」、「海洋專題研究」等選修課程。曾獲基隆市教師會SUPER教師、基隆市特殊優良教師、教育部教學卓越獎佳作等獎項。卓純華臺北市立復興高中國文科教師,詩人。曾開設「現代詩的啟蒙訓練」、「小劇場魔術師」等選修課。著有詩集《看見你的眼裡有蜂蜜》,獲得第一屆周夢蝶詩獎。詩文散見於報章、雜誌、詩歌節選輯。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前言:本書體例與使用說明壹、大考趨勢一、圖表應用(一)表格判讀(二)圖文轉換二、素養導向(一)生活情境(二)學術探究三、跨領域閱讀四、長文閱讀五、課文探究(一)教材選文理解(二)結合課外素材貳、閱讀攻略一、答案在文本之中(一)掌握特色,辨識主體(二)擷取訊息,發展解釋(三)依據要求,歸納重點二、答案在文本之外(一)判斷主旨(二)推究原因(三)推測觀點(四)推論文意(五)推究寫作用意(六)鑑賞與評析三、解題聚焦一、詞語運用(一)字詞選擇(二)文句排序二、新詩讀賞(一)詩的意象(二)詩的用字與排序(三)詩的意旨與鑑賞隨書另附《類題練習解答本》

商品規格

書名 / 大考國文特蒐題庫與解析: 名師全面精選98年-107年學測+指考國文考題 推出最新閱讀理解題庫+解析 (2冊合售)
作者 / 鄭慧敏 黃麗禎 李啟嘉 卓純華
簡介 / 大考國文特蒐題庫與解析: 名師全面精選98年-107年學測+指考國文考題 推出最新閱讀理解題庫+解析 (2冊合售):本書特色:★臺灣大學中文系謝佩芬教授策畫、審定,解析大考國
出版社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9674492
ISBN10 / 9869674496
EAN / 9789869674492
誠品26碼 / 2681672533003
頁數 / 176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6X19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最新國文閱讀理解題庫 ◎ 大考國文應試必讀
讓考生擁有真正的理解,擺脫只求答案卻不求甚解的學習弊病。

試閱文字

自序 : 前言
本書體例與使用說明
                     鄭慧敏|臺北市立復興高中國文科教師
                     謝佩芬|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

從107年學測開始,「國文考科」分為「國文」(選擇題)與「國語文寫作能力」。「國文」(選擇題)考試時間八十分鐘,題數約為40~45題。106年學測、指考之前,「國文考科」的選擇題僅23題,閱讀測驗已占分不少。可以想見,新增近一倍的題數,幾乎都是閱讀題。且原本閱讀素材約為250~300字,每一題組2題;107年學測後多了「長文閱讀」題,選文以1,500字為上限,每一題組可增至3~5題。這樣一份試卷,對向來苦於閱讀的學生而言,不啻是更沉重的負擔。
一份國文科試卷,包含了「語文理解與應用能力」、「文學知識與鑑賞能力」與「基本文化素養」三個面向。從備考的角度來看,符合新考法的完整試卷僅有107年學測、指考二份以及前此公布的研究卷、參考卷,但學生若仍以舊習慣作答107年之前的考古題,既對掌握時間感幫助有限,也較無法針對自身弱項或考試重點精進加強。
為了更有效率地提升學生閱讀能力,本書打散按年蒐集考古題的編排方式,爬梳十年來(98~107)的學測、指考試卷,從中抽選閱讀題目,整理為「大考趨勢」、「閱讀攻略」、「解題聚焦」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大考趨勢」,依最新試卷及大考中心公布的參考卷、研究卷,整理出「圖表應用」、「素養導向」、「跨領域閱讀」、「長文閱讀」及「課文探究」五大類試題。第二部分「閱讀攻略」,先就解題的角度,將題目分為「答案在文本之中」與「答案在文本之外」兩類,再從理解文本的層次,逐步展示擷取訊息、統整解釋到鑑賞評析的閱讀過程。
「挖空選填」、「排序重組」雖非一般認知的閱讀題型,但從歷屆試題來看,命題委員可能以甄測「修辭的辨識與應用」(挖空選填)、「文法結構的辨識與應用」(重組)等方式鑑別學生程度,因此,廣義來講,這類題目還是與「閱讀理解能力」有關。至於可稱之為當代文學的「新詩」,因表現手法多元而文字凝鍊,本就容許讀者自由詮釋。然而,當它們成為「試題」,作答者仍須收斂天馬行空的想像,學會從既有的條件限制中掌握意象、理解詩句。本書將以上考題彙集為第三部分「解題聚焦」,分為「詞語運用」、「新詩賞讀」兩節,著眼於試卷中常見而答題時深感困擾的題型,提供學生思考的脈絡與方向。
本書整理歷屆閱讀試題,由衷希望透過主軸明確的編排、集中火力的解析,讓這些題目不只是「考古」,還能提示應考準備的方向,幫助學生從中得到「新」的啟發,具備更清晰厚實的能力,不再視國文為畏途。
同學使用本書時,可依個人平日的答題狀況,從各章節中找出相同題型,確實理解,再利用類題反覆練習,熟悉作答要領。全書解析力求完整,盡可能就選項敘述,清楚說明正確或錯誤的理由,便於考生自學。無論範例或類題的題組,都有一段簡單的敘述概覽題文,引導學生「閱讀」。只求「找出答案」的速成心態永遠一知半解,真正習慣閱讀的人,才能不被閱讀試題所苦。
以下分述各章內容,並說明編排體例:

壹、大考趨勢:
一、「圖表應用」:為符合多元而生活化的命題精神,測驗不同的閱讀能力,大考題目除了取材自「連續性文本」(即一般文字閱讀),近年來也越來越多「非連續性文本」(即圖、表的綜合判讀題)。因此,在「表格判讀」中,我們以107年指考的題組為例,分析看表、判讀與解題的過程,其後並列舉相近的類題,讓學生接著練習。此外,往年以文字為主的試卷偶爾會有可愛的插圖,這些「無關作答訊息的圖」讓考題看起來更為活潑;另有一些則屬於「有意義的圖」,可提示思考方向或建立空間概念,避免答題時誤讀。本書選題以「有意義的圖」與文字之間的形式轉換為主,讓學生練習結合附圖與文字,體會將文字化為圖示的過程。
二、「素養導向」:依十二年國教的課綱,「核心素養」是指一個人為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強調學習不應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是要與生活結合,透過實踐力行而彰顯學習者的全人發展。「素養導向」的概念轉化至考題中,可分為「生活情境」與「學術探索」兩個面向。從形式上來看,日常語詞、新聞標題、電話書信、對聯題辭等,都有其正確的用法與一定的規範。透過考題,可為日常的語文素養奠基。此外,大考也會自流行的電影或電視劇取材,或藉由尋常對話與情境的敘述,讓題目更貼近生活。然而除了「生活情境」,另一種趨勢則是取材自學術文章,讓學生閱讀較為生硬的材料,嘗試與情境書寫截然不同的用字與脈絡。這類題目乍看令人害怕,其實所選材料多為課內教材的延伸,或作者風格、文學常識的分析與探討。若能在國文課堂上對課文、作者與相關國學常識有基本認知,這類文本所探討的主題必不致全然陌生。
三、「跨領域閱讀」:為考察不同素材的閱讀能力,大考試題也從國文科以外的其他領域取材。本書統整歷屆跨領域素材為「科普」、「經濟」、「藝術」與「文史」四類,讓學生理解不同材料的敘述方式與文章風格。
四、「長文閱讀」:為測驗長篇文本的閱讀能力,107年學測、指考都出現了幾篇600字以上的長文。有些是單篇長文,讀來十分耗時費神;有些則是二文以上的比較,文言、白話並列,除了理解單篇文意,還要對照相應段落,整理文章重點,實在頗感壓力。本書將600字以上的文本視為「長文」,學生可藉由這些題目練習消化大量訊息,並統整為具體可用的資料。
五、「課文探究」:大考試卷一直都有針對課內選文而設計的考題,由取材方式來分,有「教材選文」的基本理解與「課外素材」的結合應用兩類。共同選文中的經典古文如〈師說〉、〈出師表〉、〈桃花源記〉、〈岳陽樓記〉、〈醉翁亭記〉、〈項脊軒志〉、〈廉恥〉、〈左忠毅公逸事〉,古典小說如《世說新語》、〈虯髯客傳〉、《水滸傳》、《紅樓夢》、《老殘遊記》,白話文如魯迅〈孔乙己〉、賴和〈一桿稱仔〉、洪醒夫〈散戲〉、琦君〈髻〉等,都應熟讀文章,掌握句意、主旨、作者風格及時代背景,充分理解文體、結構與作法。並在這樣的理解基礎下,注意不同課文間橫向與縱向的統整,例如:不同時代或作者的類似情懷、不同課文的相同寫作技巧。再進一步,考題中可能抽取課本重要文句為題幹或選項,搭配課外素材作更靈活的結合。這些進階到應用層次的題目,已非浮泛粗略的理解可以應付,歸根究柢,還是要認真上國文課,把教材課本讀熟、讀通、讀精。

貳、閱讀攻略:
一、答案在文本之中:所謂「答案在文本中」,是指閱讀敘述文字,便可從中找到答案的理解層次。首先,應「掌握特色,辨識主體」,認知篇章或文句所描寫的對象。其次,要能「擷取訊息,發展解釋」,深入了解篇章或文句的意涵;再者,要能「依據要求,歸納重點」,從文本中找出可用的訊息,統整歸納。若依閱讀材料的性質來看,大體有「敘事性文字」與非敘事性的「說理性文字」兩類:敘事內容有情節發展,說理文字表達抽象觀點,二者思考方式並不相同。因此,不同的理解層次中,又以「敘事」、「說理」分類。若有二文對照的題目,則增補「比較」類。
二、答案在文本之外:所謂「答案在文本外」,是指無法直接從敘述文字中找到答案,必須融會貫通後,才能推論出來,並進而鑑賞、評析的閱讀層次。根據理解文本的角度,可分為以下幾個方向:(一)判斷主旨:所謂「看懂文章」,往往意味著掌握主旨。作者可能透過故事傳遞寓意,也可能藉由論述表達理念,這些寓意或論述即為主旨。(二)推究原因:依故事情節或事理詮釋,可推究人物的動機想法或事件的邏輯原因。(三)推測觀點:作者常會運用各種材料,以正反、主從、輕重等組合方式,凸顯一己的想法。閱讀時,需辨析這些段落關係,才能找出核心觀點。(四)推論文意:文字敘述有時可能會有一些空白,那是作者並未直接點明、但確實存在的訊息。這些訊息,可依據理解的內容推論出來。(五)推究寫作用意:談到「寫作用意」,已接近賞析的層次。主要是就文中出現的言例或事例,推敲作者引用的目的。以上各類試題依「白話」、「文言」區分,若有二文對照的題目,則增補「比較」類。(六)鑑賞與評析:依文體分為「現代文學」與「古典詩文」。「現代文學」方面,因現代詩另立一章,此處僅就散文、小說討論;「古典詩文」多二文對照的題型,故增加「比較」類。各類文本皆就主題呈現、結構形式與寫作技巧等角度解析。

參、解題聚焦:

一、詞語運用:「字詞選擇」測驗詞語的理解與應用,「文句排序」則考察文本脈絡與文句轉承的關係。二者在答題時都可先概覽題文,推論大致文意,再仔細辨析。「字詞選擇」時,考慮題文情境,辨析選項詞語的意義或異同,可選出「對」的字詞,亦即「最正確」的答案。但若要考究修辭,就要選出「對」而且「好」的字詞──描寫最精準、最能呼應篇旨、最能統攝全篇──亦即「最精采」的答案。至於「文句排序」,答題時要觀察前、後題文與備選文句之間的承轉關係,找出承接或轉折的必然邏輯。
二、新詩賞讀:讀詩,首先要了解何為「意象」。所謂「意象」,簡單來說,是以形象化的方式具體表達抽象情思。本節整理歷屆新詩考題,分為「詩的意象」、「詩的用字與排序」、「詩的意旨與鑑賞」三類。「詩的意象」要從詩句使用的意象,體會詩人所要表達的情思。「詩的用字」要選出最能與全詩意象連貫、最能引發聯想或最能精準表達詩意的字詞;「詩的排序」要依詩意的承轉關係,推敲出前後順序。另外,大考試題的選詩除了一般形式的「分行詩」,也有「散文詩」:看似散文,本質則是詩。因此,「詩的意旨與鑑賞」從形式上分為「分行詩」與「散文詩」兩類。解讀時,要注意虛實之間的轉換,統合全詩意象,在限定範圍中作合理的聯想、闡釋與延伸。
本書各類試題,若兼有不同類型,則以殊特性為先,理解原則為後;或以「大考趨勢」為先,「閱讀攻略」為後。如部分題文兼為「長文閱讀」、「圖表判讀」、「原因探究」或「擷取訊息,發展解釋」,歸類順序為:「圖表判讀」→「長文閱讀」→「原因探究」→「擷取訊息,發展解釋」。若分類中同時有白話與文言試題,則白話在前、文言在後。各分類題型下,簡單列舉數點「答題建議」以供參考。部分要領如「概覽題文」、「檢索訊息」、「掌握題旨」會重覆出現,實因這些步驟都是閱讀理解的基本過程。同學們也可藉由一次次的操作,熟悉這些過程,培養閱讀習慣。
每類題型都有一個單題或題組為「範例」,其後為「解析」,接著是「類題練習」。各組「類題練習」的題數不等,大致選錄五到八題,原則上先白話、後文言,依單題單選→單題多選→題組的順序排列,單選、多選與題組不另作區分。選項若為四個,為單選題;若有五個,則為多選,不另作標示。若同為單題、多選或題組,則依題目年度,由新而舊排列;若為同年度,則依原題目順序排列。若有單一材料與二文對照,則以單一材料為先、二文對照在後。第二章「閱讀攻略」中的「擷取訊息,發展解釋」與「依據要求,歸納重點」,因解題思考不同,依「敘事」與「說理」的性質區分:「敘事」較易,在前;「說理」略難,在後。其後類題同樣先白話、後文言,先單題、後為多選與題組。
如果認真面對試題,建立正確的答題方式,其實就是持續進行著閱讀的練習。期盼本書能幫助學生,去弱補強,更有信心走上大考戰場。

試閱文字

內文 : 壹、大考趨勢
一、圖表應用
說明:「表格判讀」的題型,要練習判讀單一表格的訊息或不同表格的綜合訊息。「圖文轉換」則要掌握「圖象→文字」或「文字→圖象」之間的轉換關係。
(一)表格判讀
答題建議
1. 概覽表格,依題幹要求搜尋資訊。
2. 根據選項敘述,自表格中找答案。
3. 藉由品項說明或橫、縱軸判讀表格。
4. 結合其他學科知識,理解表格意義。
範例1
1-3為題組。閱讀甲表、乙圖、丙文,回答1-3題。
甲    2017第四屆移民工文學獎得獎名單
首獎 塞車:在菲律賓生活的乘客們(菲律賓)
評審獎 一碗紅彈珠裡的思念(印尼)
優選 郵差和寄給媽的信(印尼)
珠和龍舟(印尼)
代步機(印尼)
青少年評審
推薦獎 來自鐵柵欄後的思念信(印尼)
紅色(印尼)
窮人的呼聲(菲律賓)
高雄特別獎 雨的氣味(越南)
丙   珠說得對,不必對未來感到迷惘。我知道我在臺灣所賺的錢,不能保證我家人的未來會好好的,但就如珠所說的,若有上帝的照顧,我還擔心什麼呢?
雇主對我做的決定感到驚訝,但我向他們保證,一定會找到比我更好的代替者。他們最終同意我的決定,這個月便是我工作的最後一個月。
「這是我們最後一年看龍舟賽了。」我呼喚珠。「以後一定會很想念的。」
「我們可以以遊客身分再回臺灣看啊!」珠說。「不要啦!」我搖頭。
「珠,知道到達妳國家最便宜的交通工具是什麼嗎?」
「是什麼?」珠問。「龍舟呀!」
「哈哈……好吧,我們搭龍舟回去。」珠以大笑回答我的玩笑。
我想跟珠說一句在讀國小時就聽過的諺語,但我打消這念頭。我想,如果不是珠也知道那諺語的道理,她一定會繼續留在臺灣。事實上,她選擇回國,對未來仍然存在著許多問號,但「        」,我相信,她一定也跟我有相同的體會。(改寫自Safitrie Sadik著,鐘妙燕譯〈珠和龍舟〉)

1. 若依據甲表、乙圖進行下列推論,則對○1、○2、○3最適當的判斷是:
○1主辦單位按四種文字投稿件數占總件數的比例,確定最終得獎名額。
○2就「篇名」來看,獲獎的作者大多透過具體物象展開敘寫。
○3四種文字投稿件數多寡,反映菲、越、泰、印尼在臺移工人數的多寡。
(A)○1正確;○2正確;○3錯誤     (B)○1錯誤;○2正確;○3無法判斷
(C)○1錯誤;○2無法判斷;○3正確   (D)○1無法判斷;○2正確;○3錯誤
2. 若丙文中的「我」即作者本人,依據甲表和丙文,下列解說最適當的是:
(A)作者相信天無絕人之路,於是中止在臺灣的工作返回印尼
(B)珠想邀請作者到她家鄉遊玩,讓作者倍感異國友誼的可貴
(C)珠提議「我們搭龍舟回去」,委婉表達無力買機票的心酸
(D)為了不讓珠覺得為難,作者決定打消解說某句名諺的念頭「        」
3. 若丙文「        」內即「我」在「讀國小時就聽過的諺語」」,依據文意,這句諺語最可能是:
(A)香蕉不會兩度結果
(B)若怕潮水浸,莫在海邊住
(C)同歡笑的朋友眾多,同哭泣的朋友難逢
(D)他鄉下金雨,家鄉下石雨,仍是家鄉好
(107指考-10.11.12)
解析
1. 答案:(B)
綜合甲表和乙圖,可推算出各國作品得獎比例是否與投稿比例一致。印尼作品得獎六件,得獎率2/3;菲律賓得獎兩件,得獎率2/9;越南一件得獎,得獎率1/9。而投稿總數312,印尼131/312,約占1/3,菲律賓104/312,約占1/3,越南69/312,約占1/5,故○1錯誤。○2就甲表篇名來看,有「車」、「紅彈珠」、「信」、「龍舟」、「代步機」等物件,可推知獲獎作者大多透過具體物象展開敘寫。○3從乙圖只能看出各國移工的投稿比例,實際來台的移工數量無法判斷。故(B)為正解。
2. 答案:(A)。
(A)綜合「雇主對我做的決定感到驚訝」、「這個月便是我工作的最後一個月」等訊息,可判知作者準備解約離開臺灣。由「我知道我在臺灣所賺的錢,不能保證我家人的未來會好好的」、「就如珠所說的,若有上帝的照顧,我還擔心什麼呢?」可知作者相信天無絕人之路。(B)(C)文中並未提及珠邀請作者到自己家鄉遊玩,且「珠以大笑回答我的玩笑」可佐證「搭龍舟回去」是玩笑,不是真的邀請作者回家。此外,文中只敘及這是一句玩笑,並未顯示是否因「無力買機票」才如此說。(D)「我想跟珠說一句在讀國小時就聽過的諺語,但我打消這念頭」,原因並非不讓珠為難。由「我想,如果不是珠也知道那諺語的道理,她一定會繼續留在臺灣」、「她選擇回國,對未來仍然存在著許多問號」等句,可知珠跟作者同樣都要離開台灣,且由前面珠說「我們可以以遊客身分再回臺灣看啊!」可推知珠對於回國的決定並不覺得為難。
3. 答案:(D)。
文中提到「我想,如果不是珠也知道那諺語的道理,她一定會繼續留在臺灣。事實上,她選擇回國,對未來仍然存在著許多問號,但……」,可見珠也知道那句諺語,即使對未來存在許多問號,還是決定離開臺灣、回到家鄉,可推知諺語應該與家鄉有關,故選(D)。

類題練習
1. 下列是仁欣醫院在進行手術治療前,提供給患者的麻醉風險等級表,依據表中的資訊,敘述錯誤的是:
麻 醉 風 險 等 級 表
級別 病人狀態 死亡率
1 健康 0.06~0.08%
2 有輕微的全身性疾病,但無功能上的障礙 0.27~0.4%
3 有中度至重度的全身性疾病,且造成部分功能障礙 1.8~4.3%
4 有重度的全身性疾病,具有相當程度的功能障礙,且時常危及生命 7.8~23%
5 瀕危,無論是否接受手術治療,預期在24小時內死亡 9.4~51%
(A)第1、2級死亡率約為0.06%至0.4%,可見麻醉雖有風險但危險程度低
(B)第3、4級風險程度增高,乃因病人患有全身性疾病,且伴隨功能障礙
(C)第5級死亡率可高達1/2,但在不開刀的情形下,可能一天內結束生命
(D)麻醉風險與患者的健康狀況密切相關,死亡率由高至低依序為1至5級
(107學測-6)
2. 下表是「吾」、「爾」、「子」作人稱稱謂時,在《論語》和《孟子》中的使用情形統計(如:《論語》的「吾」有77.9%用於「上對下」的情境),根據下表,選出研判恰當的選項:
人稱稱謂
使用情境 吾 爾 子
《論語》 《孟子》 《論語》 《孟子》 《論語》 《孟子》
上對下 77.9% 45.1% 81.0% 6.3% 0.0% 47.9%
平輩之間 1.8% 6.6% 0.0% 0.0% 8.0% 45.1%
下對上 3.5% 7.4% 0.0% 0.0% 76.0% 7.0%
對象不明或其他情境 16.8% 40.9% 19.0% 93.7% 16.0% 0.0%
(A)在《論語》和《孟子》中,「爾」的使用情境皆為上對下
(B)根據「吾」的使用情境,下對上以「吾」來稱呼自己較有禮貌
(C)《論語》裡通常會依彼此尊卑關係,使用「爾」或「子」稱呼對方
(D)從《論語》到《孟子》,「吾」的使用情境變化較「爾」和「子」顯著
(106指考-9)
(二)圖文轉換
答題建議
1. 依題幹要求從題文中找出相關敘述。
2. 提取關鍵字詞,找出解圖線索。
3. 由解圖線索判斷圖文是否如實對應。
範例
1-2為題組。閱讀下列短文,回答4-5題。
滄州南一寺臨河幹,山門圮於河,二石獸沉焉。閱十餘歲,僧募金重修,求二石獸於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棹數小舟,曳鐵鈀,尋十餘里無跡。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豈能為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湮於沙上,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顛乎?」眾服為確論。一老河兵聞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當求之於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水不能沖石,其反激之力,必於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嚙,石又再轉。轉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顛乎?」如其言,果得數里外。(紀昀〈河中石獸〉)
1. 下列四圖,何者最接近「老河兵」對「河中石獸」移動原因的分析?
(A) (B)



(B) (D)




2. 上述故事的主要寓意為何?
(A)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B)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C)研究學問不可草率從事,須有充分的準備
(D)研判事理宜盱衡諸種因素,勿以一二常情臆斷
(99指考-16-17題組)
解析
1. 答案:(A)。
依據文中老河兵的話,水沖不走石頭,但它的反作用力會在石頭下面迎水之處衝擊沙子形成坑洞。選項(A)石頭下方的迎水之處有一個坑洞,符合文中所述。
2. 答案:(D)。
石獸既不在河中,眾人便以為順流而下了,找了十餘里卻都找不到。而講學家認為「石性堅重,沙性鬆浮」,石獸應是深埋在泥沙裡,結果也判斷錯誤。老河兵雖同樣從石與砂的性質思考,但由經驗得知,正因為「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河水衝激的反作用力會把鬆軟的沙子沖走,在石前形成坑洞。一再衝刷之後,石頭反而朝相反方向逆流到上游去了,最後真的找到石獸。可見分析事理時,必須考慮各種因素,不能只憑一二常情臆測,就作出主觀的判斷,故(D)為正解。
類題練習
1. 上文認為「經典化的作者,是讀者反饋的產物」,圖像也是讀者反饋的一種形式。甲、乙二圖皆以陶潛的歸隱生活為背景,下列敘述,最無法從圖中獲悉的是:






(A) 甲圖藉「採菊東籬」、「見南山」表現陶潛的閒適
(B) 乙圖用飢餓難耐、流眼淚顛覆陶潛清貧自守的形象
(C) 甲圖描繪陶潛功成不居,乙圖則描繪陶潛樂極生悲
(D) 對陶潛形象的詮釋,甲圖重精神面,乙圖重物質面
(107學測-24-題組之4)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