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壇才子: 王安石
作者 | 李勤印 |
---|---|
出版社 | 商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政壇才子: 王安石:北宋第一賢相,詩人靈魂的政治家,用人生寫下改革血淚史。一位改革急先鋒,為何遭千夫所指、後世譏諷?夾在政治黑函和民生福祉之間,他該妥協退讓?抑或 |
作者 | 李勤印 |
---|---|
出版社 | 商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政壇才子: 王安石:北宋第一賢相,詩人靈魂的政治家,用人生寫下改革血淚史。一位改革急先鋒,為何遭千夫所指、後世譏諷?夾在政治黑函和民生福祉之間,他該妥協退讓?抑或 |
內容簡介 北宋第一賢相,詩人靈魂的政治家,用人生寫下改革血淚史。一位改革急先鋒,為何遭千夫所指、後世譏諷?夾在政治黑函和民生福祉之間,他該妥協退讓?抑或勇往直前?滿腹的政治理念碰上了知己的好皇帝,宋神宗與王安石君臣遇合,濟世大道得以施展。然而事業即將落成之際,王安石卻又悄然隱退,是為實現山林遁逸之志?或是另有隱情?應當承認,王安石的人生際遇可算是非常圓滿的。學而優則仕,「仕」的極致便是宰相,他作了宰相,並且一作就是八年。他不作宰相,也不是因為被罷官或革職,而是連上奏章一再請求才蒙允許的。假若他願意,假若他貪戀權勢富貴,他可以再為相十年,一直到宋神宗死去。然而,他終究是急流湧退,辭官不作了。范仲淹說:「進者道之行,退者道之止。」他的行藏進退之節也是如此嗎?從世人口中的「荊國公」、「拗相公」,一直到看淡人生的「半山老人」,王安石看似順遂的人生歷經了看不見的轉變。從新政伊始,一直到罷黜新法,他與司馬光、蘇東坡之間亦敵亦友的感情又帶出多少故事?進退之際,王安石的心態究竟如何?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李勤印河北冀州人氏。自幼生於鄉村,八歲進京,就學求知。十餘歲,隨同知青「上山下海」,遂結廬於東北深山老林。也曾扛過槍,也曾握過鋤,也曾揮過斧。二十餘歲,重返京城,始就讀於北京師範學院。畢業留校,持鞭任教,讀書作文,恍惚之間,已近二十年矣。身居鬧市,心懷山林,並因以自號「樺林居士」。
產品目錄 引子第一章 政聲人去後一、陀山下的祠堂二、都官公三、方今萬事,所以難合而易壞第二章 不是隆中對,似是隆中對一、「法先王」之旗二、人才:最為方今所急三、財富--應向大自然要四、先征誅而後得其意第三章 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一、忠孝難於兩全二、幾如慈母在堂三、明妃曲:一樁公案第四章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一、靜觀其變二、君臣遇合三、非合眾智不能盡天下之理四、得意濃時正好休第五章 以一人之力戰天下之人一、誤天下蒼生必斯人也二、道不同不相為謀三、笑罵從汝,好官須我為之四、只從得五分時也得也第六章 如此斷了一、半山老人二、第一次握手三、堯桀是非猶人夢第七章 歷史的誤區一、誤區之一:拗相公二、誤區之二:黨人碑
書名 / | 政壇才子: 王安石 |
---|---|
作者 / | 李勤印 |
簡介 / | 政壇才子: 王安石:北宋第一賢相,詩人靈魂的政治家,用人生寫下改革血淚史。一位改革急先鋒,為何遭千夫所指、後世譏諷?夾在政治黑函和民生福祉之間,他該妥協退讓?抑或 |
出版社 / | 商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9415767 |
ISBN10 / | 9869415768 |
EAN / | 9789869415767 |
誠品26碼 / | 2681427395009 |
頁數 / | 304 |
開數 / | 25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級別 / | N:無 |
內文 : 他性子執拗,主意一定,誰也更改不了,故後世人呼為「拗相公」。
有部小說這樣描述道|他在下位之時,也著實是清高亮節的。後來大權到手,任性胡為,做錯了事,惹得萬口唾罵,飲恨而終。假若還在有名譽的時節死去,人們還千惜萬惜,道國家沒福,未能大用一個好人,不盡其才,卻倒也留名於後世。及至萬口唾罵時,就死也遲了。這倒是多活了幾年的不是。
小說寫他辭官歸隱,路上或宿村居、或住茅店,無非是揀那幽寂人稀的處所而行。儘管如此,他還是看到了不少諷刺他的詩句,聽到了不少咒罵他的言語。人們說他作宰相輕改舊章、專以虐害小民為務。沿途成群數百的百姓們,手持棍棒守候在大路兩旁,一定要親手砍了他的頭、挖出他的心肝吃了,方解心頭之恨。甚至,有一居住在荒郊野外的老嫗,一邊用木杓敲著盆子,一邊呼叫著她養的豬與雞說:「囉,囉,囉,拗相公來!」
這篇小說的名字就叫《拗相公》,作者是無名氏。據後人考證,這位佚名作家大概生活在南宋時代。
無疑,小說的作者用世間最生動、然而也是最惡毒的字眼,把他塑造成為「古今第一小人」的形象了;小說屬於向壁虛構,未必可信,但是若以比較廣泛的時代背景著眼加以考察,當也代表了特定文化人的道德取向和審美標準。
他|難道真是時人所詛咒的奸詐小人嗎?
有篇文章盛傳一時,欲知他的為人也不可不讀。今節錄如下|
今有人,口誦孔、老之言,身履夷、齊之行,收召好名之士不得志之人,相與造作語言,私立名字,以為顏淵、孟軻復出,而陰賊險狠,與人異趣,是王衍、盧杞合為一人也,其禍可勝言哉!
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夷狄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喪面而談詩書,此豈其情也哉!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鮮不為大奸慝,豎刁、易牙、開方是也。
以蓋世之名,而濟未形之惡,雖有願治之主、好賢之相,猶當舉而用之,則其為天下之患,必然而無疑者。
非特二子之比也。孫子曰:「善用兵者無赫赫之功。」使斯人而不用也,則吾之言為過,而斯人有不遇之歎,孰知禍之至於此哉!不然,天下將被其禍,而吾獲知言之名。悲夫!
這篇文章題目為〈辨奸論〉,其作者據說就是蘇東坡先生的父親|蘇洵,號稱老泉。
蘇老泉在他剛剛躋身仕途的時候,竟然隱約預見到他日後必然得到大用,日後也必然變更祖制,有宋一代也必然會因他而覆亡。
洞若觀火,識幽見隱。
蘇老泉難道真的具有先見之明嗎?
請看王安石的仕履圖|
宋真宗天禧五年(一○二一年)十一月十二日生
二十二歲 登楊寘榜進士。簽書淮南判官
二十七歲 為浙江鄞縣知縣
三十一歲 為舒州通判
三十六歲 為群牧司判官
三十七歲 為常州知州
三十八歲 為江東刑獄提點
四十歲 為三司度支判官
四十一歲 為知制誥
四十七歲 為江寧府知府
四十八歲 為翰林學士
四十九歲 為參知政事(副相)
五十歲 為平章事(首相)
五十四歲 辭相。為江寧府知府
五十五歲 復相
五十六歲 辭相。判江寧府
五十七歲 辭一切官職
六十六歲 閒居鍾山十年,卒於江寧
應當承認,他的人生際遇是非常圓滿的。學而優則仕,仕的極品便是宰相。他作了宰相,而且一作便是八年。他之不作宰相,也不是因罷官、革職或被人趕下臺、而是連上奏章一再請求才蒙允許的。假若他願意,假若他貪戀那權勢和富貴,他大可以繼續作下去,一直到宋神宗死去,或者是自己死去為止。假若真的那樣,他至少可以再為宰相十年。
然而,他終究是急流勇退,辭官不做了。
范仲淹說:「進者道之行,退者道之止。」他的行藏進退之節也是如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