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經營: 理論知能與實務技巧 | 誠品線上

班級經營: 理論知能與實務技巧

作者 謝金青
出版社 藍海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班級經營: 理論知能與實務技巧:內容簡介「班級經營」(classmanagement)之理論知能,是一位教師角色扮演成功的基礎,班級經營的實務技巧,則是教師角色扮演成功的充份條件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班級經營」(class management)之理論知能,是一位教師角色扮演成功的基礎,班級經營的實務技巧,則是教師角色扮演成功的充份條件。教師應該具備何種能力結構,應用何種班級經營策略,可以應用歸納與分析而得,進一步成為班級經營課程學習的內容。教師要做好班級經營,宜從培養個人能力著手,學習良好之經營技巧,再經由教學現場回饋改進,進一步進修學習提升專業成長,最終成功扮演教師角色。本書內容豐富,匯聚班級經營之豐碩學理與實務技巧,在在俱見理論與實務之穿梭驗證。教師透過閱讀的理解與內化,人人都能從生手變成專家。《班級經營-理論知能與實務技巧》一書,包括了十二篇的章節,從「緒論」、「學理基礎」一直到「經驗傳承」、「專業成長」。單一章節之內,則又分別闢有「班級花台」、「辯證觀點」、「錦囊妙計」、「個案研討」以及「自我測驗」等方塊文章或課後學習教材。全書十二篇章的架構完整、內容詳實,已將班級導師的角色任務及工作內容全部含括在內,無一遺漏,也能適度詮釋班級導師從生手蛻變成為專家的學習成長歷程。本書具有三大特色:(一)理論實踐兼具:每章均有核心理念辯證以及實踐作為,理論兼具實踐;(二)做中學有作品:每章均設計班級花台、個案研討、錦囊妙計等操作型活動;(三)關注價值教育及智慧教育:本書的理論基礎概述、辯證觀點及個案研討,將教師的班級經營引導到價值教育及智慧教育。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謝金青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士;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碩士、博士。教育工作30多年,留下半頁杏壇傳奇。歷任小學一年級、三年級、六年級,大學部以及研究所導師,學生年齡6歲到60歲,對於班級經營理論之鑽研及實務歷練豐富。曾任國立大學研究所所長,私立大學副校長、代理校長,歷任過學術期刊審查委員、編輯委員以及總編輯等職務。曾獲國科會(今科技部)甲乙種獎勵、專題研究計畫多次,著有「領導學」、「社會科學研究法」、「論文寫作100問」等書,發表過社會科學領域論文百餘篇。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第一章 緒論邁向科學研究的取向班級經營的定義班級經營的內涵班級經營應備能力研讀班級經營的價值與班級經營相關的重要學科班級經營研究之回顧【班級 花台】1-1給家長的一封信1-2導師簡歷【辯證觀點1】正面:民主才是班級經營成功的法寶反面:導師權威確保班級經營不失控【錦囊妙計1】讀書【個案研討1】南迴公路太麻里段西行7.5公里【自我測驗1】班級經營能力檢定12-1第二章 學理基礎行為改變技術人際關係與溝通團體動力學【班級 花台】2-1親師生互動資訊2-2班規:我們的約定【辯證觀點2】正面:奬勵才能讓孩子有正向行為反面:懲罰的效果無可取代【錦囊妙計2】建立權威【個案研討2】地磚下的百元大鈔【自我測驗2】班級經營能力檢定12-2第三章 目標與計畫目標和問題意識班級經營計畫依據班級經營計畫原則班級經營計畫之架構班級經營計畫實例【班級 花台】3-1班級幹部職掌表3-2班費收支明細表【辯證觀點3】正面:家長的身份無法反擊反面:不能縱容恐龍家長【錦囊妙計3】以身作則【個案研討3】一堂學生考老師的英文課【自我測驗3】班級經營能力檢定12-3第四章 始業與結業輔導始業輔導意涵始業輔導之課程班級始業輔導技巧結業輔導意涵結業輔導之課程班級結業輔導技巧【班級 花台】4-1學生活動通知單4-2停課通知單【辯證觀點4】正面:一視同仁反面:因材施教【錦囊妙計4】善用科技數位網路【個案研討4】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自我測驗4】班級經營能力檢定12-4第五章 師生互動師生關係新詮釋師生互動之特徵師生互動之影響因素良好師生互動之原則良好師生互動之技巧【班級 花台】5-1主題課程計畫5-2新生入學遊戲【辯證觀點5】正面:考試的功能無可取代反面:不應用考試摧殘民族幼苗【錦囊妙計5】人才【個案研討5】小倩的晚餐【自我測驗5】班級經營能力檢定12-5第六章 親師溝通親師溝通的功能親師溝通的類型親師溝通的策略親師溝通的有效技巧親師溝通實務情境【班級 花台】6-1提升讀書風氣6-2團結向心力【辯證觀點6】正面:班級經營的力量大反面:班級經營的力量有限【錦囊妙計6】距離【個案研討6】我們是同一國的嗎?【自我測驗6】班級經營能力檢定12-6第七章 班級常規班級常規之內涵班級常規訂定策略班級常規之實施獎懲策略與原則獎懲形式與技巧【班級 花台】7-1選任幹部7-2幹部訓練【辯證觀點7】正面:男女合班有益班級經營反面:男女分班才是班級經營的王道【錦囊妙計7】溝通技巧【個案研討7】維他命C軟糖【自我測驗7】班級經營能力檢定12-7第八章 環境設計範疇與內容環境設計之準則環境設計行動步驟環境綠化美化教室佈置實務教室整潔指導【班級 花台】8-1靜坐收心操8-2運動舒壓【辯證觀點8】正面:常態編班不可挑戰反面:能力分班才能因材施教【錦囊妙計8】家長志工【個案研討8】對立的角色期望【自我測驗8】班級經營能力檢定12-8第九章 教學資源班級教學資源教學資源種類教學資源之爭取教學資源運用導師公關能力評估【班級 花台】9-1獎懲技巧9-2說理訓練【辯證觀點9】正面:補習班的功能不可抹煞反面:補習是摧毀孩子夢想的劊子手【錦囊妙計9】幽默【個案研討9】山上的孩子需要我【自我測驗9】班級經營能力檢定12-9第十章 學業輔導學習輔導之要素讀書方法指導課業輔導升學輔導生涯輔導【班級 花台】10-1作業指導10-2考試指導【辯證觀點10】正面:班級經營是以理論為基礎的學科反面:班級經營是純粹的實務課程【錦囊妙計10】始終如一【個案研討10】閱讀的力量【自我測驗10】班級經營能力檢定12-10第十一章 經驗傳承經驗VS.智慧初任導師的困境資深導師的障礙經驗傳承【班級 花台】11-1提升讀書風氣11-2團結向心力【辯證觀點11】正面:班級經營的力量大反面:班級經營的力量有限【錦囊妙計11】距離【個案研討11】我們是同一國的嗎?【自我測驗11】班級經營能力檢定12-11第十二章 專業成長專業VS.成長專業成長之道支持與成長團體生涯規劃【班級 花台】12-1學習成果通知單12-2暑期生活規約【辯證觀點12】正面:班級經營應以快樂學習為標竿反面:實事求是才是班級經營的軸心【錦囊妙計12】名字【個案研討12】讓世界聽見玉山唱歌【自我測驗12】班級經營能力檢定12-12參考文獻附錄

商品規格

書名 / 班級經營: 理論知能與實務技巧
作者 / 謝金青
簡介 / 班級經營: 理論知能與實務技巧:內容簡介「班級經營」(classmanagement)之理論知能,是一位教師角色扮演成功的基礎,班級經營的實務技巧,則是教師角色扮演成功的充份條件
出版社 / 藍海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8937000
ISBN10 / 9868937000
EAN / 9789868937000
誠品26碼 / 2681427908001
頁數 / 340
開數 / 18K
注音版 /
裝訂 / H:精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五章 師生互動
視徒如己,反己以教,則得教之情也。
呂氏春秋/誣徒

「尊師重道」稱得上是華夏文化最深層的內在價值之一,影響力無遠弗屆。本世紀之初,「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師生關係詮釋仍然十分普遍。甚至於在本書出版之前,新聞版面還正上演著「奧運金牌女將洗腳謝恩師」的畫面,輿論肯定讚美之聲不絕於耳,企圖回味咀嚼並擴大尊師重道傳統價值的現代影響力。
遺憾的是,時代的巨輪只會向前推進,傳統價值雖然不見得會灰飛煙滅,但內在意涵不只會不同於往昔,外顯形式也一定會與傳統差距甚大。因此,我們認為,「報恩洗腳」活動讀不回尊師重道的傳統,持續討論的意義和空間也會日漸萎縮。可以預見的未來,師生互動關係的新詮釋,不在於復古傳統儀式,而在於賦予全新的民主時代精神。

◆師生關係新詮釋
長久以來,尊師重道是華夏文化所有人們共同的價值信念。「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一語道盡華夏文化數千年來對尊師重道的崇高信仰。傳統的師生關係有:禮儀、服從、尊卑的特徵,崇尚合宜角色和階級權威,有助維持和諧氣氛,符應華夏文化深層價值的需求。
曾幾何時,「民主」走進了人們的生活之中,帶來了自由、平等、人權的現代價值,師生關係開始展現與往昔截然不同的時代風貌。
1995年,《教師法》公布,中小學教師會團體紛紛成立,主張捍衛教師權益,「崇高形象、奉獻犠牲」的傳統教師形象開始模糊。2011年,中小學教師團體自願從尊師重道的神壇走下,標舉「促進勞工團結,提升勞工地位及改善勞工生活」的立法目標,紛紛成立教師工會。至此,時代浪潮逆轉,教育工作者和勞工成了同一階級,師生關係邁入一個平等、專業、民主、短期的全新里程碑:

一、平等取代階級
新時代的師生互動,教師的階級身分不再優於學生,互動關係講究平等而不訴求階級。換句話說,師生關係除了扮演角色及工作任務不同之外,講究平等權和平等原則,平等權和平等原則並擴及學校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

二、專業優於權威
傳統上,教師會因身分而襲得威權,也會因聞道在先而獲致權威,兩者都將由具知識意涵的專業知能所得到的權威角色所取代。換句話說,教師只有具備有角色扮演之專業知能,具備基礎能力、職業能力、自我完善能力,並取得專業證照,才會取得角色扮演的權威。

三、民主取代單向
新時代的師生互動,民主將取代單向,民主的最大特徵則是參與。因此,師生關係將是民主歷程的具體反映,互動過程將有:資訊公開、討論、辯論、承諾、投票等民主的程序及行動,一方面確保言論和自由等基本人權,也確保彼此充份參與決定的機會。

四、短期有別長久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是傳統師生關係的信條,意味著短期師生關係的長久性,終生不渝。不過,新時代的師生互動關係呈現是階段性、短暫性的特徵。換句話說,師生關係如同舞台扮演之角色,演出結束也代表著角色的結束、互動的結束,兩者毋須再以師生關係持續互動。


◆師生互動之特徵
班級中的師生是教室中的主體,師生互動是班級人際關係的基本鏈結。師生互動的歷程雖然複雜,但如仔細分析,可以發現具有以下的特徵:

一、動態
師生之間的互動不是靜止的,而是動態的,處於變化之中。換句話說,師生互動每天都會有不同的樣態變化,都會因為內外在的影響因素而改變,進一步改變未來發展的軌跡。班級導師需要有面對變化的心理準備,隨時掌握內外在的影響因素,才能維持良好師生互動。

二、連續性
師生之間的互動呈連續性狀態。所謂的連續性意指,師生互動的歷程軌跡沒有斷點或缺口。師生互動的改變都不會是單點事件,而是歷程軌跡逐一接續聯結而成。連續性的特徵意味著,教師對每一師生互動的情境或個別事件都不能忽視,避免形成下一個互動歷程的障礙。

三、交互關係
師生互動呈現一種交錯的互動關係,個人對團體、個人對個人,分別呈現不同的交互關係。而且,班級中的學生也會因為社經背景、學習成就等因素,形成不同的小團體,進一步交錯成為不同的人際互動體係,進而對班級整體文化及師生互動產生影響。

四、教育規準
師生之間的互動會有符合教育規準的特徵。學校組織的目標之一是人格教育,因此課程及學習活動都具有先天的規範性,凡是不符合認知性、價值性、自願性的活動,都會被摒棄或排除,讓師生互動保留教育規準的特徵。

五、組織化
師生之間的互動會有組織化的特徵。所謂的組織化,意指班級中的師生,會在互動的過程中,因為自我保護以及尋求團體認同,而形成一種集體同意的規則。換句話說,有意無意的會形成一種共同的價值觀、一種共同的認知和期望,進一步減低互動中的不確定性。

◆師生互動之影響因素
班級中的團體氛圍受到師生互動和同儕互動的影響,其中尤以師生互動的影響較大。師生互動的良窳則受到以下因素的影響:

一、人格特質
教師人格特質先天性的對師生互動有最大的影響力。通常,具有愛心、耐心、關心、熱心、同理心的特質,容易散發性情穩定、脾氣良好、易於親近的個人形象,這種形象會擴散成為班級中的文化,有助師生互動的和諧性和友善性。

二、專業知能
師生互動也受教師專業知能的影響,專業知能如果不備,則專業權威受損,成為師生互動的障礙。專業知能是本書第一章所言之職業能力,包含了:教育能力、班級經營能力、教學能力以及特定學科能力。這些能力是教師能力的主體,是教師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的基本條件,其內容豐富,領域亦相當廣闊,是所有為人師者要積極努力充實的內涵。

三、教學經驗
師生互動的策略和技巧都需要學習,學習則需要經驗的累積。因為如此,學校場域中生手的表現通常不如專家。經驗顯示,五年是生手成為專家的基本年資條件。有經驗的老師知道公平、公正、賞罰分明的原則,常讚美學生、正面積極鼓勵,也常存赤子之心,願意做學生的朋友。學富啟發、教室管理有效率、豐富的人生知識、生命經驗。反之,如果處事偏心、沒有原則、吝於讚美、自我中心、獨裁。反之,教學不活潑、不生動、不認真、無法控制常規、學問不夠、不能幫助學生學習。

四、儀態形象
教師人格特質是內在的,雖然無形但會煥發於外,而形象則是外在的,兩者互為影響。一位衣著整齊、儀表優雅、打扮合宜的教師,會有初步的形象權威,加以談吐不俗,幽默感、時代感,形象權威即會建立,對良好師生互動有正面影響。反之,如果儀容不整,邋遢、骯髒,談吐刻板、苛薄,行動不具親和力,將會對師生互動產生負性影響。

五、教師期望
「教師期望」是指教師對學生在品行、能力和成就等方面所抱的希望,以及對其實現這些希望的期待。教師期望的基礎有三:一是學生現況;二是學生的初始表現;三是有關學生的資訊交流。教師期望一旦建立,就會以不同形式,有意無意地傳遞給學生,造成對師生互動關係的影響。
因為班級經營中的師生互動有個殊性,且遠比學理中的詮釋複雜許多,加上新時代的師生關係已邁入一個平等、專業、民主、短期的里程碑,因此,班級教師應揚棄「天地君親師」的傳統包袱,合理調整對學生的期望,避免過猶不及,造成對良好師生互動關係的負面影響。

◆良好師生互動之原則
師生之間的互動是微妙的,也是敏感的。當尊師重道的優勢情境不再時,新時代的師生互動偶而也潛藏著風險。因此,為了營造良好師生互動情境,掌握正確的互動原則,應用適當的互動技巧,成了現代教師角色扮演的重要關鍵。

一、自我心理調適
基於現代教師地位改變的體認,教師需要自我心理調適,療癒自我的心靈,營造樂觀積極的心理態度與價值觀。教師自我心理調適的最佳方法是讀書,次之是戶外活動,讀書是提升精神力量的最佳良方,戶外活動則是教師職業生涯的最好調劑。

二、建立合理期望
每位學生都是不同的獨特個體,先天特質能力有個別差異,後天家庭社經背景也有落差,每位家長也各有不同的需求與期望。師生要營造和諧良好的互動關係,首要增進師生間的相互了解,充份的溝通與交流,縮短彼此的認知差距,建立合理的期望。

三、善用專業權威
教師不間斷學習,勤於自我成長,就能擁有卓越的專業知能,易於建立教育的專業權威。應用專業權威為基礎,配合人格情感的感召,就能發揮教師的影響力,讓師生有良好健康的互動關係。反之,如果教師怠惰學習,無法與時俱進,將會失去專業權威,無法扮演良好教師角色,成為師生互動關係的障礙。

四、民主平等信念
本民主平等的信念為基礎,班級團體互動宜把握團體動力之原則,個別師生互動善用行為改變技術。互動過程中,遵守公開、討論、辯論、承諾、投票等民主的程序及行動,以營造良好的師生互動情境氣氛,達到雙向且有效的目標。

◆良好師生互動之技巧
回到班級的場域內,實務上良好師生互動講究更為細緻的技巧,這些技巧的應用乃建立在前節的互動原則之下。技巧的應用需要時間的累積和改進,最終達到純熟的境界,也是生手成為專家的收獲時刻:
一、坦誠開放:教師本身應開放心胸,坦誠相待,才能取得學生的信賴。沒有面紗的隔閡,交流讀書心得、成長背景、生活經驗,才能得到相等的回饋。
二、尊重傾聽:平等對待學生,給予平等地位的尊重,任何情況都不宜當眾羞辱,而應保留其自尊心。師生對談討論,宜有耐心先行傾聽,再交流意見。
三、獎勵即時:善行績優,不論類別大小,都應把握立即而且公開獎勵之原則。獎勵應富層次及多元性,需包括口頭或物質上的酬賞,維持獎勵品的吸引力。
四、容忍犯錯:民主社會公民犯錯都是必然的,學生心智尚未成熟,犯錯不可免。教師應容忍犯錯,藉由討論和檢討的民主歷程,讓學生從錯誤中學習成長,避免一錯再錯。
五、理性討論:教師應示範並教導民主生活的歷程,凡事採用民主的方式進行理性討論和決定,容許、包容並溝通不同的意見和看法,攸關個人權益事項,必需堅持參與的重大原則。
六、民主自決:班級事務依需要授權學生自我決定,藉由公開、討論、辯論、承諾、投票等民主程序及行動,讓學生體驗民主生活,學習自我負責的態度與價值。
七、同理表達:老師應表現同理心,感受學生年齡階段的情緒、壓力與徬徨,適時採納學生的想法或意見,給予尊重、鼓勵與協助,扮演成長歷程重要的朋友角色。
八、鼓勵專長:不分學科或特殊才能,鼓勵學生的個別興趣與專長,讓每位學生都有自我滿足、享受成就感的機會。
九、營造氣氛:班級中應營造快樂、愉悅、友善的班級氣氛,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成長,每天喜歡且期待來上學,期待和同儕和老師的互動。
十、全面關懷:教師應全面關懷每位學生的學習與行為狀況,日常的師生互動中,應有親切的目光和言語接觸,讓學生感受教師關愛的眼神。
十一、個別照顧:個別的學生有個別的問題,從心理到生理,從家庭到個人。針對個別的學生問題,教師需要給予個別的關懷,個別的關懷需維持適當的師生分際。
十二、幽默風趣:揚棄傳統嚴肅刻板的教師形象,保持幽默風趣但不下流的應對態度,適時幽默或是自我解嘲,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有利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個案研討5】小倩的晚餐
台灣中部,依山傍溪的部落平原,座落著一所風光明媚的陽光小學。華燈初上的薄暮時分,楊校長於校長室約見歐陽老師,目的是邀請他擔任6年甲班的級任導師。班級學生共有35人,男女各半。校長勉勵之餘,同時移交前任導師撰寫的個案學生紀錄,其中數人有攜帶刀械、勒索金錢,以及霸凌同學的不良紀錄。
歐陽老師知道他要面對的挑戰何在。他的計畫是,先將學生的不良行列入班級規約中,公開宣示班級紀律的要求,再分別與個案學生約見面談,然後透過家庭訪問了解全班學生的家庭狀況以利個別輔導,最終引導班級文化向正面的方向發展。
歐陽老師首先於課堂上宣讀並張貼班級規約。接著,約見不良紀錄的學生。歐陽老師感到驚訝的是,班級常規紀錄不良的學生,實際上並不是人高馬大或是孔武有力的肌肉棒子,而且也和男女性別無關。顯然,人格心性和為非作歹的關係遠比體格或性別更為密切。歐陽老師決定保持和顏悅色的態度與他們互動。
一個月過去了,班級情況正常,沒有學生反映攜帶刀械、勒索金錢,以及霸凌同學的情事。歐陽老師開始一一與學生安排家庭訪視的行程。
10月上旬某日黃昏,週三下午,表定是小倩家庭訪問時間。歐陽老師依址來到離校不遠的小路,沿途錯落著一間間低矮的石坂小屋。大門半掩的一間石坂小屋旁,小倩斜倚著門柱正等著老師的到來。歐陽老師進了屋內,燈光昏暗,只有大樑上吊掛著的一盞5燭光小燈,地上是一坨坨隆起的泥土地。蕭條四壁,只有上面空無一物的一張木頭桌,以及遠端一台置放學生課桌上的瓦斯爐,上面有個炒菜鍋。
經過了解:小倩的爸爸過世後,母親改嫁,只有奶奶相依為命;奶奶生病正臥床休息;因為沒有書桌,功課都在學校做好才回家。至於晚餐,自己煮山地菜。
歐陽老師打開炒菜鍋,一鍋山地菜只有一把野菜混著白米,旁邊舀出曾經用過的缺口痕跡。他強忍住奪眶而出的眼淚,對著背後的小倩說:妳先在家等著,老師半小時再過來。
歐陽老師到商店買了數百元魚肉蔬菜食材,送到小倩家。這個晚上,他輾轉無法成眠。小倩家蕭條四壁以及一鍋山地菜的影像,一再的浮現在他的腦海…。

問題討論
一、歐陽老師班上有學生行為偏差的問題,也有學生家庭貧困的問題。學校及社會資有限的情況下,你認為級任導師個人如何面對這些問題?
二、班級學生行為偏差、家庭貧困等問題是偏鄉地區普遍的現象。個案中,歐陽老師因為家庭訪問而濟助小倩家魚肉蔬菜等食材。你認為這種教師的愛心行動能夠持久嗎?為什麼?
三、歐陽老師針對攜帶刀械、勒索金錢,以及霸凌同學的行為,採取了規範、警告、約談等手段。你認為還有更好的策略或方法嗎?
四、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互為因果而且關係密切。請以小倩的個案為例,說明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三者如何配合,才能輔導或協助類似個案?
五、你認為歐陽老師會繼續留任陽光國小嗎?他的愛心能夠堅持到底嗎?你認為他還需要哪種力量的支持?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