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破戒嚴時代的民謠歌手: 邱垂貞
作者 | 邱垂貞/ 林麗秋 |
---|---|
出版社 | 易可數位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衝破戒嚴時代的民謠歌手: 邱垂貞:,《衝破戒嚴時代的民謠歌手》是有「民謠立委」之稱的邱垂貞傳記。以臺灣民謠音樂置身於臺灣1970年代的民主政治運動,這是立委邱垂貞的從 |
作者 | 邱垂貞/ 林麗秋 |
---|---|
出版社 | 易可數位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衝破戒嚴時代的民謠歌手: 邱垂貞:,《衝破戒嚴時代的民謠歌手》是有「民謠立委」之稱的邱垂貞傳記。以臺灣民謠音樂置身於臺灣1970年代的民主政治運動,這是立委邱垂貞的從 |
內容簡介 《衝破戒嚴時代的民謠歌手》是有「民謠立委」之稱的邱垂貞傳記。以臺灣民謠音樂置身於臺灣1970年代的民主政治運動,這是立委邱垂貞的從政特色。骨子裡充滿感性、浪漫、理想與執著的邱垂貞以音樂參與民主運動,衝破戒嚴時代的桎梏,為臺灣迎來民主政治的新頁。這本書刻畫其從參與「聯大紡織工運」,到「美麗島事件」因為一首歌身陷牢獄,成為臺灣政治史上「美麗島事件受難者」。1992年後進入國會殿堂問政為民喉舌,到愛女輕生辭世的撕心裂肺的辛酸史。 作家林央敏說:「歷史是眾人的事跡,而傳記是個人的歷史。傳記要兼具歷史性與文學性。」《衝破戒嚴時代的民謠歌手》是一本傳記文學,同時也是一本臺灣當代的民主運動史。 ※本書榮獲國家文藝基金會出版補助 【名人推薦】 ◎ 蔡英文 (總統) ─ 這本書是邱垂貞的自傳,也是臺灣政治運動歌曲的發展史,更是臺灣民主的一段軌跡。 ◎ 賴清德 (副總統) ─ 「民主不會自己從天上掉下來;民主是由很多人一起戰鬥、犧牲而爭取來的。」這句話在垂貞兄的人生奮鬥中,特別能得到驗證。 ◎ 游錫堃 (立法院長) ─ 他是勇敢衝撞威權的臺灣之聲,他在歌謠中傳唱著臺灣長年被壓迫的悲慘歷史,與臺灣人民自決的理念,鼓舞著臺灣人追求民主自由的士氣。 ◎ 陳 菊 (監察院長) ─ 我們無法永遠站在船首大聲詠歌、乘風破浪,但我堅信後起之秀定會將乘載著無畏無懼、勇往直前精神的歌曲,繼續傳唱下去,而那,就是垂貞一生最佳的寫照。 ◎ 柯建銘 (民進黨立院總召) ─ 一頭栽進臺灣民主運動,一路唱到美國與歐洲,鼓吹臺灣意識並呼籲大家返鄉。垂貞可以說是用他的歌曲和歌聲來參與政治運動。 ◎ 陳永興 (人權醫師) ─ 邱垂貞唱出臺灣人苦難的心聲,一首又一首臺灣歌謠帶動群眾激起了熱血的場景,如今回首彷佛像逝去的臺灣人欲出頭天的影像,讓我讀了仍然內心波濤洶湧久久無法平息。 ◎ 釋昭慧(玄奘大學教授/臺灣佛教研究中心主任) ─ 他不只是臺灣民主運動的見證人,更是極少數在民運前路披荊斬棘的先行者之一。筆者抱著無比震撼與深切欽敬之情閱讀本書,向臺灣社會真誠推薦本書! ◎ 林央敏 (作家) ─ 他的處境不管美好或慘烈,變化的過程都充滿戲劇性,且常常是一種意外,有如小說情節的突轉,但這些都是真實的人生,而非小說家的布局。 ◎ 鄭文燦 (桃園市長) ─ 他用大時代的歌聲寫歷史,他一生的經歷是臺灣社會變遷的軌跡,更是臺灣政治改革的發展過程。
作者介紹 邱垂貞‧林麗秋【作者簡介─邱垂貞】邱垂貞 一九五一年出生於桃園,一九七九年在美麗島事件現場唱了一首望春風,坐了四年半的政治黑牢,一九九二年國會全面改選,代表民進黨參選連任四屆立法委員。一九七○年代末期臺灣出現新一波民主運動,黨外運動崛起,邱垂貞加入反對運動的浪潮,於美麗島雜誌社擔任「文宣幹事」。在禁錮的年代,他把自由的歌聲引進街頭,改編民間耳熟能詳的臺灣民謠,將臺灣長年被壓迫的歷史、民主自由的精神以及臺灣人民自決的理念傳唱在歌聲之中,當時反對人士們稱他為「戒嚴時期的街頭唱將」。一九八○年代中末期,遠赴歐洲、美國等地巡迴傳唱臺灣歌謠,撫慰海外黑名單人士有家歸不得的思鄉情壞,也為當時「新黨」籌組(現民進黨)海外募款注入力量。爾後,民進黨成立,全臺灣各種群眾運動及造勢場合都可聽到邱垂貞唱的「民進黨進行曲」。 【作者簡介─林麗秋】林麗秋 新北蘆洲人,中山大學中文系碩士班畢,現職教師。曾獲吳濁流文藝獎、夢花文學獎、吾愛吾家徵文獎、梁實秋文學獎。著有詩集《回到最初的海洋》、散文集《不惑之夏》。父親來自雲林臺西伍條港,母親來自臺中外埔三崁村,背井離鄉的兩人,在臺北的邊緣之地謀生成家。童年時跟著母親做家庭代工,聽著收音機播放一首又一首的臺語歌,雖然對於鄉愁、社會、無奈、𨑨迌人……懵懵懂懂,但我深刻明白,生存須得流汗、流血、流淚,是父母胼手胝足,才有我的生與存。如今能夠有尊嚴地生存著,更是前人之功,若沒有披荊斬棘的開路者,我將仍在民主的荒地上顛仆躓踣。感謝邱垂貞委員以及奮鬥過的前輩們,願文字書寫能留下臺灣的故事,來路不忘。
產品目錄 【本書目錄】 【推薦序】 為民主而唱的勇者/賴清德 勇敢衝撞威權的臺灣之聲/游錫堃 做伙唱一條民主个歌/陳 菊 重情重義的民謠立委/柯建銘 一生苦難唱出臺灣人心聲/陳永興 一身傲骨,兩袖清風;至情至性,父愛滔天!/釋昭慧 這才是傳記文學/林央敏 留下臺灣民主印記的人生/鄭文燦 【第一章 時也命也運也】 Ⅰ、命也 臺灣庄腳囡仔 領會音樂之美 Ⅱ、時也 文藝青年的覺醒 唱臺灣歌謠的民歌手 Ⅲ、運也 聯大工運 登台演唱助選許信良 參與中壢事件 【第二章 寧鳴而死 不默而生】 Ⅰ、美麗島上望春風 踏入政治圈,助選張德銘 高唱〈咱的鄉土美麗島〉 美麗島的那一夜 Ⅱ、白色恐怖的滋味 大逮捕 二條一:唯一死罪 身心的刑求 被自白 Ⅲ、政治之路通牢獄 傷心的春節 黑白不分,血染林家 【第三章 窮則變 變則通】 Ⅰ、窮途 作證 起訴書 審理與判決 Ⅱ、改變 囚中之人 囚中之事 囚中之時 囚中之心 Ⅲ、通達 生命的學問 文學經典中的真善美 當代小說中的臺灣人們 我在做的事 【第四章 吾土吾民新歌聲】 Ⅰ、新人生 燕雀與鵬鳥 重回助選舞台 立業成家 Ⅱ、新歌聲 臺灣的歌 想要返去黃昏的故鄉 新曲新聲新時代 Ⅲ、新民主 民進黨成立 黑名單人士返鄉:機場事件 突破禁忌,走向國際 【第五章 安內攘外的開拓者】 Ⅰ、北閩南客融為一 新舞台:擔任桃園縣黨部主委 桃園縣黨部「起家」難 篳路藍縷的開拓之路 Ⅱ、安內與攘外 桃園縣黨部的閩客融合 以攘外來安內 成長中的桃園縣地方黨部 Ⅲ、風起雲湧眾聲起 Over my dead body 追念南國的大榕樹 土城事件 連任主委:空虛的基層 團結的力量 【第六章 從政參選登廟堂】 Ⅰ、參選國大代表 鵬鳥選擇的天空 競選總部成立大會的叫好聲 驕兵之敗 Ⅱ、參選立委 置之死地而後生 握遍菜市場中的每一雙手 家族與宗族的支持 哀兵之勝 Ⅲ、立委生涯十數載 最窮立委 在地立委 全民立委 民謠立委 【第七章 如浪起伏的人生】 Ⅰ、垂貞三冤 第一冤:立委連任失敗 第二冤:涉中藥商調劑權案 第三冤:白髮人送黑髮人 Ⅱ、處江湖之遠 纏訟十五年:無形的牢獄 提攜後進:操盤桃園市長選舉 吟唱黃昏的故鄉 跋/邱垂貞 附錄一 心慟/邱垂貞 附錄二 大女兒的骨灰罐/邱垂貞
書名 / | 衝破戒嚴時代的民謠歌手: 邱垂貞 |
---|---|
作者 / | 邱垂貞 林麗秋 |
簡介 / | 衝破戒嚴時代的民謠歌手: 邱垂貞:,《衝破戒嚴時代的民謠歌手》是有「民謠立委」之稱的邱垂貞傳記。以臺灣民謠音樂置身於臺灣1970年代的民主政治運動,這是立委邱垂貞的從 |
出版社 / | 易可數位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9743310 |
ISBN10 / | 9869743315 |
EAN / | 9789869743310 |
誠品26碼 / | 2682306064009 |
頁數 / | 360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3X17X1CM |
級別 / | N:無 |
導讀 : 為民主而唱的勇者/副總統 賴清德
「民主不會自己從天上掉下來;民主是由很多人一起戰鬥、犧牲而爭取來的。」這句話在垂貞兄的人生奮鬥中,特別能得到驗證。
美麗島事件發生時,垂貞兄因為演唱一首臺灣歌曲《望春風》而被捕入獄。當時,他被囚禁在一個與世隔絕的偵訊室裡,遭受難以想像的非人性刑求。但這樣的遭遇並沒有澆熄他對民主自由的追求,因為對他而言,民主的價值遠遠超過小我的苦難。
垂貞兄在接下來的三十多年,義無反顧地投身到臺灣民主的發展。一九八六年開始,垂貞兄在全臺各地演唱《黃昏的故鄉》、《自由的歌聲》、《民進黨進行曲》…等歌曲,唱出了臺灣人對土地的愛,傳佈了臺灣人對自由、民主的嚮往。
一九九一年垂貞兄參加國會改選的挫折,讓他更加堅定必須為了臺灣民主進展而奉獻所有。最後在臺灣人民希望改變黑金政治的期待下,在一九九二年當選立委,獲得了為臺灣人打拚的機會。
在擔任立委期間,垂貞兄勤政不倦。四屆立委任期裡,處理了超過七千個服務案件;為了避免國人因病而貧,因貧而病,讓經濟弱勢民眾從此不用再為病痛所煩惱,確立人人均能享有平等就醫的權利,他更積極參與《全民健康保險法》的立法工作,讓全民都能享有完整的醫療照護。也因為臺灣健保的成功經驗,之後更成為其他國家仿效的典範。
從一個參加黨外運動、充滿理想的民謠歌手,到身陷囹圄的美麗島受難者;從在世界各國宣揚臺灣民主運動理念的推廣者,到回歸家鄉桃園扎根服務。垂貞兄的人生際遇變化甚多,唯一不變的是他無論身處在哪個位置,都保有著熱愛民主、自由的初心。走過戒嚴、開放黨禁與報禁,到自由民主臻於成熟的臺灣,垂貞兄歷經了臺灣進步的艱難道路。
閱讀完這本書後,我再次深深為了垂貞兄為民主付出的勇氣與執著而感佩。面對國際政局的劇變與後疫情時代的挑戰,臺灣此刻正處於重要的轉捩點。期待各位朋友在讀完這本書後,更了解臺灣民主的面貌,共同承擔起守護臺灣的責任,讓自由民主的臺灣持續在國際舞台上綻放光芒。
內文 : 第一章 時也命也運也
Ⅰ、命也
【臺灣庄腳囡仔】
因為是小兒子,大哥、二哥、大姐都很寵愛我,被寵愛那心理上是比較平衡的,所以後來我對別人會比較有愛心。
在這臨海之境,一眼望去是廣闊坦平的大地,聚居於此的人們務農維生,在平原上開墾出了一畝畝稻田,勤勤懇懇地過一輩子。當這島嶼上的冬天來臨時,自海上來的東北季風冷峻強勁如刀,劈頭砍向這片無山丘屏障的土地,既然無可逃避,要生活下去,就必須抬起頭來,迎面相對。
這臨海之境,這片廣闊迎風的田地,名為大園。
時光倒流,流回民國四十年,那時的大園還全然是田莊農園,道道地地的「庄腳」,在田心村那個承租了八甲田地,胼手胝足地耕田種菜謀生的邱姓佃農家裡,嬰兒的哭聲十分響亮,屘子出生了!隔了十多年,邱家再得一子,是驚喜,是恩賜,是緣分,亦必然是上天的安排。家中十八歲的長女、十七歲的長子、十三歲的次子,圍繞端詳著這個小弟弟,按照臺灣人的年齡算法,這個出生在臺灣桃園大園邱家的紅嬰仔已經一歲了。依循家族邱氏宗親輩分的排序:「詩、禮、傳、家、創、垂、顯、奕……」這孩子是「垂」字輩,父母為他取名「垂貞」,他名叫邱垂貞。
邱垂貞的人生之旅,在民國四十年,從大園邱家展開。
邱垂貞的父親對辛苦的農事開始感到力不從心,除了屘子,家裡的孩子們都長大到可以出外學一技之長謀生的年紀了。他退去原租的八甲田地,只承租幾分田地從事農作,並飼雞養鴨補貼家用,生活固然貧苦,倒也安心平實地過了下去。
老天安排邱垂貞來到這個臺灣人家庭,他生為貧苦的農家子弟,物質生活不富裕,他吃的是番薯籤粥,難得才能吃到一頓白米飯;終年穿著一套卡其衣褲,到處縫縫補補;一年到頭打著赤腳,只有過年才穿鞋,只有逢年過節才能吃肉啖魚,所以他總是特別期待過年。
家中兄姊們大上他十多歲,他是唯一的小弟弟,因此特別受到疼愛,在家中集眾人寵愛於一身的他,從未感覺到心靈上的困窘。他三歲時,姊姊出嫁;大哥去學板模,準備替人「起厝」;二哥去中藥行當學徒,在藥方與藥草間摸索著未來的人生之路。在那個年代,讀完小學,就算是完成農村囡仔的基本學歷,接著就是準備去學一技之長,邁出家門賺錢去。
邱垂貞成了待在家裡唯一的「小」孩子,但是他一點都不感到無聊。
大園廣闊的田地、清澈的老街溪,天寬寬地闊闊水清清,童年時的故鄉大園,人與萬物共生共榮,他身處在適合奔跑與玩耍的大自然中,到處都是他的遊樂場!他從不缺玩伴,吆喝了鄰居家的「囡仔伴」,在大稻埕上玩踢罐子、捉迷藏、救甲、躲避球、家家酒……不然就到田裡捉泥鰍、撿田螺,或挖蚯蚓去餵小鴨仔。夏天時,他們成群下水游泳打水仗,或是一起到溪裡去抓魚、蝦、毛蟹,那時的老街溪水,還乾淨得容許降海又洄游的毛蟹生存繁衍。聽到蟬叫得極響亮,他們就去黏樹上的蟬;如果爬上樹,就伸手進鳥窩裡偷摸出幾顆鳥蛋。收割時節,下田幫忙拾稻穗,有時去幫忙拔花生,有時是挖番薯。
當瓜果成熟,豐滿沉甸地垂在枝頭上,經不起誘惑的囡仔,也曾夥同玩伴偷偷拔下來吃,啊!童年就像成熟的瓜果一樣甜美多汁,他從未覺得孤單。
除了玩伴,村裡的大人們也讓他印象深刻:賣烤番薯的番薯伯仔、賣糖果的阿桐伯仔、賣甘蔗的甘蔗伯仔、很會講故事的講古伯仔、最疼孫子的添壽婆仔,還有罵起人來兇巴巴的長尾婆仔……,這些「厝邊隔壁」,見面時必定互相打招呼、聊天,不管村中哪一家有喜事或喪事,左鄰右舍便相邀去「鬥跤手」,人與人間有來有往,有情有溫暖,那是一個充滿人情味的社會,小童邱垂貞的心靈也充滿了單純的快樂,在這自由溫厚的氛圍中,漸漸地成長。
【領會音樂之美】
如果我是出生在爸爸媽媽有受過音樂訓練的家庭,我今天可能就不一樣了,我就會去學音樂,就不會走政治了。
八歲入學的他,就讀大園國小,小學生邱垂貞單純無憂地成長,生活雖清苦簡樸但心靈充足快樂,在天地與人情的「真」與「善」之外,他又體會到了「美」,一切都是因為那台收音機。
置在田頭的收音機,傳來一首又一首臺語歌,陪伴著揮汗於農事的「做穡人」,也陪伴了在田裡玩耍、幫忙的他,當旋律與歌聲隨風傳送入耳,他彷彿也感受歌曲所傳遞的情感,他最喜歡陳芬蘭的那首〈孤女的願望〉:
請借問播田的 田莊阿伯啊 人塊講繁華都市 臺北對叼去
阮就是無依偎可憐的女兒 自細漢著來離開 父母的身邊
雖然無人替阮安排 將來代誌 阮想要來去都市 做著女工渡日子
也通來安慰自己 心內的稀微
那是他最熟悉的語言,那是和阿爸阿母、厝邊隔壁還有玩伴們聊天時說的臺灣話,真實溫暖又親切。優美的旋律中,歌詞訴說著當下真實的場景與人物故事:低頭插秧的阿伯、春日的田園、離鄉去臺北都會做工謀生的阿姊……,生活雖然充滿無奈卻也勇敢面對。
那歌聲唱出了畫面與情感,小小年紀的他感受到了內心的觸動,他開始喜歡聽收音機播歌,也喜歡學唱收音機裡播放的歌,即使在田間工作,他也不覺得無聊,因為收音機裡的樂聲與歌聲陪伴著他,他感覺心中好像拓展出了一個看不見的空間,在那裡安放著自己活躍的情感,秘密而溫暖。
他開始體會到:音樂真神奇,能夠激起人的情感共鳴。
看到鄰居吹口琴,沒有餘錢買口琴的他,就向鄰居商借,每次借口琴來吹奏時,他都用酒精消毒後再還給主人,口琴成了他人生中學習的第一樣樂器。自學口琴的他展現出音樂上的天賦,僅靠著看簡譜自我摸索便學會了幾十首歌,待熟悉了口琴的音階與吹奏技巧之後,他常常能一邊聽著收音機播出的歌曲,就模仿著吹出相同的音調,無師自通的他常常表演給大家看,成就感滿滿。
小學時成績優異的他考上武陵中學初中部(當時桃園地區小學畢業生的第一志願)上了初中的他開始喜歡看書,哥哥買了《三國演義》、《西遊記》回家,他雖看不大懂內容,卻總愛去翻閱,這是他閱讀經典文學作品的開端,對閱讀與文學的興趣在此時漸漸萌芽。
初中時偶然在垃圾場看到一把破吉他,他如獲至寶地撿回家,拿到樂器行整理、換弦,發現它竟然還可以彈奏!喜出望外的他,買了吉他教學書回來自學,看著簡譜,在自彈自唱中去領悟揣摩彈奏的技巧。家中本無一樣樂器的貧農子弟邱垂貞,從未曾受過專業的音樂訓練,憑藉興趣與努力,學會了人生中的第二樣樂器──吉他,當時他還全然未知,手中的吉他將陪伴他經歷未來人生的起伏跌宕,少年邱垂貞撥弦彈唱的這一刻,即是未來人生際遇精彩與失落的緣起。
當時文夏、洪一峰正當紅,收音機常播放他們的歌曲,他特別喜歡文夏所唱的〈黃昏的故鄉〉、〈媽媽請妳也保重〉,十多歲的少年,已體會得出旋律中那份濃濃的鄉愁,少年邱垂貞抱著吉他唱著唱著,他感受到:鄉愁跟思念母親其實是同一種情緒,在人們心中似乎有一個永遠堅定溫暖的存在,彷彿是故鄉,也像是母親,令人牽念不已,雖然少年的他還在母親身邊,也未曾去國離鄉。
最佳賣點 : 這本書,描述一位青春少年兄,因為一首歌,成為威權下的政治犯,從而毅然投入黨外運動,爭取民主的故事。是邱垂貞的自傳,也是臺灣政治運動歌曲的發展史,更是臺灣民主的一段軌跡。
─ 蔡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