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與書的懷舊未來式
作者 | 李志銘 |
---|---|
出版社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藝術與書的懷舊未來式:,世界越快,心可以慢在全球化的世代,科技日新月異,世界一瞬萬變,我們每天所接受的資訊量可以說是無數古人一生的總和。然而,或許可以在時間的縫 |
作者 | 李志銘 |
---|---|
出版社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藝術與書的懷舊未來式:,世界越快,心可以慢在全球化的世代,科技日新月異,世界一瞬萬變,我們每天所接受的資訊量可以說是無數古人一生的總和。然而,或許可以在時間的縫 |
內容簡介 世界越快,心可以慢 在全球化的世代,科技日新月異,世界一瞬萬變,我們每天所接受的資訊量可以說是無數古人一生的總和。然而,或許可以在時間的縫隙中,找到一個休憩的所在,回頭看看重溫過去,尋找遺失的美好。 在時間的賽道中,我們不斷向前看,在某些時刻,我們也應該緩下腳步,回頭向後看去,看看過去所走過的點點滴滴,在那之中,可能蘊藏著我們之前沒有注意到的可能未來。 不僅僅是個人或是產業,台灣的歷史也恰是如此,在台灣這座舞台上,不同時代許多人來來去去,他們都為台灣裝飾了許多,包含各式文化、各地美學、時尚風潮,在時間的積累下,台灣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過去,在這之中,又能夠看見什麼未來呢? 「青春終將逝去,唯記憶不被遺忘。這些年代久遠的絕版期刊,作為某種時代的見證、美學的啟蒙,每隔一段時間偶爾翻閱,就會有一股瞬間打開了時空膠囊的怦然心跳感。且隨冊頁流轉、潮流更迭,想像自己也彷彿跟著走進了激揚的歷史現場,重拾過去一代人曾經洶湧澎湃、新舊交鋒的青春記憶。」 「台灣這個熱帶島嶼本身其實就有許多令人驚艷的特有種顏色,如珠光鳳蝶黃、奧萬大楓葉紅、太魯閣大理石灰白、老建築木門窗湖水藍,以及台灣藍鵲和藍腹鷴這類珍稀鳥類羽色等。這些深具台灣風土特質的色彩文化,或許有可能將台灣平面藝術或裝幀設計的其他領域帶入更多元的發展方向。」 在藝術與舊書中,作者寫下了他自己的懷舊未來式,為大家描繪出了他所看見的美麗新世界。 ★各界好評 ▏「從書籍裝幀、黑膠軼事、展覽報導到書業走訪、時事評論,志銘將探尋的本事和敏銳的觸角發揮到全方位,寫出他對台灣的文化觀察,為這瞬息萬變的都市留下獨特的田調紀錄。」——台北「舊香居」吳卡密 ▏「時間是檢視骨骼靈魂的強度,一百年後手上的紙本書正是一件藝術品。」——花蓮「一本書店」Miru ▏「熾熱的青春浪漫,在台灣島嶼來來去去的人們身上和土地上,烙印下痕跡,有深有淺,有時代精神也有普世情懷。時間流過,記憶刻痕仍在,青春的悔與無悔也還在,但現在的我們該以何種視角,重新看待這樣的青春印記? 我們很幸運地,得以在手指翻閱書頁的摩擦細聲中,在志銘的書中,沿著他具有理性顆粒感卻又飽滿色彩起伏的行行文字中,重返那一幕幕飛揚澎拜關於島嶼的歷史現場,追尋前人的青春,亦是映照自己的青春。 認真凝望過去,也是熱烈擁抱著未來——這本書不只是懷舊,不只是面向未來的過去,更是關於島嶼人們的未完成式。」——苗栗苑裡「掀海風」劉育育 ▏在任何時代,對書有深情之人,必在荊棘之地,讓文字成冊,成不能抹滅的存在。對書有愛戀之心,必想敍說曾經的美麗燦爛,真實且誠懇地,讓你我憶起並感謝,這滋養心靈的盛宴。——屏東「小陽日栽書屋」蔡依芸 ▏李志銘的這本《藝術與書的懷舊未來式》收入的都是近年發表的文章,其中有些曾在報章或網路上讀過,然而彙編成冊,更能看出整體觀照的面向。每一篇各有獨立主題,未必彼此相屬,但是都與台灣近百年來的出版、視覺藝術、音樂相關,因而有其一貫的主軸。對於年已半百的讀者如我,書中所述有我們走過的年代,既親切又陌生;也有更早的日治時代種種,陌生而新鮮。當李志銘聚焦探索的範圍,時間一拉長,許多紛雜的現象逐漸沉澱,歷史定位的輪廓也逐漸清晰。」——「台中古典音樂電台」主持人吳家恆 ▏回顧原來是望前 這些年,懷舊成了一門好生意;無論是古早味食物、老專輯復刻黑膠、甚或是修復版經典電影,在適當運作下,都可成為文藝盛事。 老事物想招徠新顧客,需要新論述。大多數情況下,媒體宣傳看到的,大致上就是老物自身的簡史。這沒什麼不好,甚至可說商家已誠意十足。然而,我總是希望更多一點,希望找到老物重發的新意義。 於是,本書就成了懷舊風吹出新意的範式;無論舊書、舊藝,或者逐漸被遺忘的陳達、傅聰,甚至早被忘卻的李哲洋、呂炳川,經過作者細緻的史料考掘與詮釋,彷彿讓讀者重新找到遺失在時光縫隙裡的備忘錄。 果如書名,這是本寫給未來的懷舊書。——爵士樂評人黎時潮
作者介紹 李志銘一九七六年生於台北,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具有天秤座理性的冷淡與分析傾向。平日以逛書店為生活之必需,閒暇時偏嗜在舊書攤中窺探歷史與人性。同時喜好蒐集黑膠唱片、聆聽現代音樂及台語老歌。著有《半世紀舊書回味》、《裝幀時代》、《裝幀台灣》、《裝幀列傳》,書話文集《讀書放浪》、《舊書浪漫》、《書迷宮》,以及聲音文化研究《單聲道:城市的聲音與記憶》、《尋聲記:我的黑膠時代》、《留聲年代:電影、文學、老唱片》。目前專事寫作。
產品目錄 序 朝向未來的懷舊 絕版青春,舊雜誌新浪潮蔓延時 當紙本書評媒體從風光逐漸衰亡 數位時代的媒體與印刷書 後疫情時代的書店共讀 藝術與書的未來進行式──智海、倪和孜「龜兔賽跑之全景反射」雙個展 追尋自由的身影──立陶宛與藝術家之書 藝匠之都史特拉斯堡 夢二.摩登女郎.華爾滋──竹久夢二美術首展在台灣 戀慕南方想像的華麗島──宮田彌太郎的裝幀藝術 來自南國原始濃烈的呼喚──鹽月桃甫來台百周年 椿御殿的野玫瑰──日本聲樂家關屋敏子與李仙得 純淨熾熱的黑色太陽──孤高的詩人畫家秦松 一個歷盡滄桑的民族樂手──思想起陳達的時代現象 鋼琴詩人的流放鄉愁──傅聰的時代踅音 白色恐怖陰影下的民間學者李哲洋 被遺忘的民族音樂學家呂炳川──重建台灣音樂史觀(上) 呂炳川的民歌採集與學術之爭──重建台灣音樂史觀(中) 破除「民歌採集運動」的神話—─重建台灣音樂史觀(下)
書名 / | 藝術與書的懷舊未來式 |
---|---|
作者 / | 李志銘 |
簡介 / | 藝術與書的懷舊未來式:,世界越快,心可以慢在全球化的世代,科技日新月異,世界一瞬萬變,我們每天所接受的資訊量可以說是無數古人一生的總和。然而,或許可以在時間的縫 |
出版社 /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5504823 |
ISBN10 / | 9865504820 |
EAN / | 9789865504823 |
誠品26碼 / | 2682257415004 |
頁數 / | 336 |
開數 / | 18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7X23X1CM |
級別 / | N:無 |
自序 : 【序】
序 朝向未來的懷舊
人們的懷舊情緒始終是一個謎。
近年來,台灣掀起一股懷舊風潮,舉凡老照片、舊招牌、留聲機、錄音帶、柑仔店、冰果室、黑膠唱片行、鐵路餐廳等若干收藏古物相關店家,每每令許多愛好者趨之若鶩。順應這個趨勢,甚至藉由廣告、包裝和媒體行銷,進一步與商業市場結合,儼然形成了販售懷舊氣氛的一門新興產業,不僅滿足了熟齡世代對於往昔童年回憶的鄉愁寄託,同時亦是時下年輕人追逐流行的文化象徵之一。
根據IFPI國際唱片業協會統計,台灣黑膠銷量從2009年開始逐年成長,唱片公司紛紛陸續復刻鳳飛飛、鄧麗君、蘇芮、蔡琴、王傑、李壽全等上世紀八、九○年代的經典專輯,至今發行量已成長超過十倍;在文學藝術領域,早年日治時期西川滿、立石鐵臣、宮田彌太郎等參與製作的限定版手製本,由於發行量甚少、裝幀與插畫極其漂亮華美,曾令藏書家為之迷戀不已,近來更是愈益頻繁出現在許多年輕世代藝文創作者的作品當中,比如2018年視覺藝術家陳飛豪以西川滿為主題的紀錄短片《人間之星:重返華麗島》,以及台南版畫家暨插畫家洪福田致力於重現再造戰前台灣民俗圖像的水印木刻。
追根究底,英語中的「懷舊」(Nostalgia)一詞,源自「返鄉」(Nostos)和「懷想」(Algia)這兩個希臘詞彙,意指對於某個不再存在或從來沒有過的家園的嚮往。然而,對於戰後六、七年級生如我輩這一代台灣人而言,所謂「懷舊」,與其說是緬懷自己過去曾經擁有、如今卻逝去的美好事物或生活經驗,因而開始藉由各種尋求「復原」的行為來重建過去的年代,實際上反倒更像是一種想要逃離當下這個社會的某種投射情緒和心理狀態,並在探尋和形塑過去歷史傳統的過程當中,自我建構出對於腳下這塊土地的身份認同與文化價值。
想像中的過去,即是未來的現實
多年以來,早從學生時代便一直喜愛接觸、蒐藏各類舊書和黑膠老唱片的我,經常被暱稱「老靈魂」。包括日治時期明信片、西川滿的裝幀圖像、立石鐵臣的《台灣畫冊》、六○年代藝文詩刊雜誌、台語電影海報、文夏與紀露霞的歌,諸如此類的老舊物件,總讓我愛不釋手。
嗜戀舊書的讀者都知道,人與書之間有些東西是回不來的:錯過的書緣、陪伴的時間、題簽的贈書、內頁的劃記、紙面的摺痕。就像你我都明白,逝去的時間永遠是無法重來的,這也加深了人們對過去美好年代的一種嚮往。
有趣的是,提及吾輩這一代人的懷舊意識,與上一代甚至上上一代長輩相較最大的不同,在於我們的懷舊情緒大多是從現存的歷史物件(比如舊書文獻、老照片)而不是由過去的實際生活經驗中得來。
換言之,在吾人心中的懷舊,並非真正重回自身經歷的舊時記憶,而是藉由老舊物件的媒介穿越時空,透過自我想像、追尋前人的青春歲月,乃至親近以往的歷史教育當中並不熟悉、也未曾見聞的另一種新事物,故有所謂「Old is the New Hip!」(舊即是新潮)之說。
回顧過去四百年來,台灣歷經多次的殖民統治,形成了島內歷史文化極大的斷層與混雜特質。許多年輕世代逐漸對於自身的語言、傳統、族群認同充滿了疑惑,而這樣的疑惑在當下的現實社會與制式教育體系中是很難得到解答的。因此,藉由探尋古早生活經驗與在地美學的某種想像式的懷舊,於是成為了建構自我歸屬和認同感的精神象徵。
綜觀這島嶼的歷史彷如一座舞台,島上各個時代的人們始終不斷來來去去,此間興起的文化美學流行風潮,乃至出版書物的閱讀形態也總是不停地輪迴變換。
關懷鄉土的青春浪漫
話說當今舉世吹襲的懷舊風和全球化的快速變遷息息相關,在現代社會的資訊爆炸與生活文化急遽變動的同時,逐漸也讓曾經有過不同地方特色的各個城市風貌千篇一律,於是藉由懷舊來重溫過去的美好。
倘若時間是一條河,人並不是一味往前看就能有進步的,偶爾也要向後看。因此每隔一段時間,我們總需回頭重新看待自身的歷史,並試圖探尋蘊藏其中形塑台灣地方風土特質的文化基因。
諸如上世紀六○年代開啟本土音樂研究風潮的「民歌採集運動」,七○年代倡議回歸土地、發掘民間藝術的「鄉土文化運動」,乃至過了五十年後的今天又一新的輪迴,藉由文化部自2017年起以前瞻基礎建設經費推動「重建台灣美術史」、「重建台灣音樂史」計畫,令我們重新看見了當年曾經被主流歷史遺忘的日治時期藝術家鹽月桃甫、立石鐵臣、陳澄波、林玉山、郭雪湖、陳進、黃土水,以及採集台灣原住民歌謠的民族音樂學先驅者呂炳川、李哲洋等。仔細觀照,他們幾乎無一不具有某種無可救藥的青春浪漫氣息。這當然不是說他們還很年輕,或是很懂得談情說愛,而是指從其行事風格和作品裡所流露出的一種人格特質──對土地、對人、對社會的關懷與疼惜,這些無疑也都是一種浪漫。
私以為,所有的舊書都是神秘的,承載了時間鐫刻與人為使用的痕跡,並且具有不完整和混亂的性質,就像人的心靈一樣。恰如數百年來的時光堆疊,將地小人稠的台灣融合交織出獨特豐富的島嶼文化。
所有的歷史都是當代史。
所有能令你開拓眼界、耳目一新的舊事物也都是一種未來式。
對於專職寫作者如我而言,每一本書的完成,委實無異於一場精心籌劃、且能引導思考的藝術策展。
長久以來,每隔一段時間我都會整理集結自己的文字作品出版,這樣的自覺與責任感,就好比嚴謹自律的藝術創作者,每年也都要固定舉辦一場個展。
感謝所有讓它得以實現的人。
首先我必須致謝的是,在這個紙本書籍出版逐漸式微的年代,於百忙之中仍願意抽出寶貴時間來替拙作《藝術與書的懷舊未來式》撰寫推薦語的台北「舊香居」吳卡密、花蓮「一本書店」Miru、苗栗苑裡「掀海風」劉育育、屏東「小陽日栽書屋」蔡依芸、「台中古典音樂電台」主持人吳家恆、爵士樂評人黎時潮等諸位藝文界好友。
此外,我還要謝謝聯合報「鳴人堂」編輯熙堯和芮娣、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主編盧美杏、《新活水》雜誌副總編輯黃麗群等媒體朋友,能夠適時提供本人發表園地,抑或邀稿刊登文章,藉此不斷累積作品、乃至集結成書。
感謝「舊香居」和「古殿樂藏」的歷史圖片支援,以及紀錄片導演李立劭、藝術家楊識宏、民族音樂學者明立國慨然提供關於李哲洋和呂炳川的珍貴老照片。
謝謝美術設計陳璿安匠心獨具的封面裝幀與版型設計,粉紅書衣的背景底色不僅傳遞著一股青春明亮的現代感,更帶有某種懷舊溫暖的時代氣息,既新潮又古典。
最後,我要特別感謝能夠坦然接受各種意見,且願意支持拙著出版的「蔚藍文化」社長林宜澐、平易樸實的可樂總編廖志墭,以及細心校對全書稿內容,並負責整個編務流程和溝通事項的執行編輯林韋聿。
我深信,今後無論書籍的形式如何變化,它仍始終伴隨著我們邁向未來的漫漫長路。
內文 : 【內文試閱】
絕版青春,舊雜誌新浪潮蔓延時
一國出版印刷事業之興衰起落,往往和當時整個社會大環境的經濟景氣唇齒相依。
現今有點年紀的讀者,大概都曾聽過「台灣錢淹腳目」這句話。早昔七○年代奠基於穩定的工業化發展,帶動了台灣經濟飛躍式成長。大抵自上世紀八○年代起,乃至九○年代中期左右,台灣人突然變得有錢,社會上冒出許多暴發戶。一九八九年台灣股市狂飆突破萬點,投資人瘋狂到每天開香檳慶祝。富裕的人們在滿足物質欲望之餘,轉而開始追求精神層面的文化生活。因此在各大報章雜誌經常可見精裝大套書的直銷廣告,連帶推廣「以書櫃代替酒櫃」之類的文宣口號,隨著閱讀市場的需求漸增,書店裡也有越來越多「書系」叢書相繼出現,當時的出版業前景似正迎向一片美好。
在政治方面,國民黨於一九八七年宣佈廢除長達三十多年的戒嚴令,自此掀起了一波波本土化與民主化浪潮,亦讓整個社會更加速朝向開放與鬆動。那時的青年,無論男女,盡皆生猛叛逆、勇往直前。大家都想要急切擺脫傳統體制的束縛,為了爭取言論自由,並且宣揚改革理念及街頭群眾運動,連帶促使許多政論雜誌包括《美麗島》、《八十年代》、《亞洲人》、《暖流》、《進步》、《深耕》、《夏潮論壇》、《鼓聲》、《春風》、《這一代》、《前進》、《自由時代》等猶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冒出。這些刊物不僅銷量一期比一期驚人,且為了對抗警總的頻頻查扣與新聞局的停刊處分,更是經常變換印刷廠不定期出刊,抑或事先登記多張執照以備不時之需,可謂「前仆後繼、屢禁屢起」。
在這充滿興奮和騷動、思想沸騰的年代,書店行業與文學出版儼然盛極一時,各類藝文雜誌亦是百花齊放:一九八三年一月《電影欣賞》問世,同年七月《文訊》創刊,緊接隔年(1984)則是《聯合文學》誕生,隨之又有陳雨航主編的電影雜誌《400擊》(1985)與齊隆壬的《長鏡頭》(1987)。甚至就連資深的本土唱片公司「上揚唱片」也都成立了自家雜誌社,邀請諸位名家撰文引介音樂新知,以免費索取的方式每季固定發行《上揚樂訊》(1983年創刊)。
與此同時,就在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預知未來一九八四的這一年,詹宏志也在當時甫創刊未久的《新書月刊》(1984年11月第十四期)發表文章〈台灣新電影的來路與去路:一個報導與三個評論〉,由此宣告台灣電影界與文化界即將迎來一個全新的時代。
觀看世界的方式已悄悄改變:進入「圖像閱讀」時代
比起單純的文字閱讀,對一般大眾而言,一張能夠牽動情緒的影像或圖片往往更具直觀的感染力,也讓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重回三十年前,正值跨越解嚴前後的《人間》雜誌,在左翼作家陳映真受到美國當代攝影家尤金‧史密斯(W.Eugene Smith)的感動和號召下,以參考《國家地理雜誌》為典範,網羅了台灣最好的一批紀實攝影家、報導文學作家與新聞工作者-包括王信、關曉榮、阮義忠、廖嘉展、顏新珠、藍博洲、李文吉、蔡明德、鍾俊陞、林柏樑、張詠捷、鍾喬、賴春標等,僅於短短四年間(1985-1989)出刊了四十七期,透過深入查訪的紀錄文字,配上一幅幅強悍美麗的黑白影像,直到三十年後的今天,仍為許多讀者帶來深遠的影響及震憾!
假如說《人間》雜誌是一份洋溢著老派浪漫理想主義與人道關懷色彩,結合文字與影像來深思當代台灣社會處境的刊物,像是一座難以跨越的大山。
那麼幾乎重疊於同一時期(1987.09~1988.06),內容性質極為相近、由《自立晚報》社長吳豐山出資創立、霍榮齡擔綱美術顧問的報導攝影月刊《台北人》,毋寧則是一處通往山後小路的奇異秘境,無論是採用三十三公分乘二十四公分大開本「畫報」形式,抑或主題規畫與版面設計,都展現出兼具傳統民俗與前衛藝術的實驗精神,同時也愈貼近當下台北生活雅俗混雜的城市脈動。
在這份以圖像閱讀為主軸的《台北人》刊物裡,既有藝術家陳界仁自組「奶.精.儀式劇團」於一九八七年演出「試爆子宮」前衛劇場的影像紀錄,還有高重黎極具實驗風格的都市攝影、鄭在東的現代繪畫。此外亦有盧瑋祺採訪古琴造琴人林立正,明立國詳述阿美族豐年祭的民俗學田野訪查,蕭永盛拍攝淡水小鎮和漁人碼頭的討海人,劉振祥拍攝鄉鎮祭典的脫衣舞孃和八家將陣頭、北淡線鐵道的舊時風景,潘小俠拍攝台北東區夜生活與地面下水道施工的工人群像,以及女性攝影工作者簡扶育透過鏡頭側寫台灣第一位女畫家陳進與前輩女詩人陳秀喜的晚年日常起居等多樣內容。簡直是眾聲喧嘩、精采紛呈。
此外在一九八八年四月出刊的《台北人》第八期當中,攝影師潘小俠與劉振祥更為當年達悟族人身穿傳統戰服、手持長矛,聚集在蘭嶼核廢料貯存場大門前發起第一次「二二○反核廢驅逐惡靈」運動,以及大批中南部農民北上抗議政府擴大開放美國農產品進口的「三一六農民示威事件」留下了難能可貴的歷史影像。
我認為該雜誌最令人印象深刻、最具時代感的封面照片,理當莫過於《台北人》第十期、也就是最後一期休刊號「河口文化特輯:淡水篇」,由已故攝影師葉清芳拍攝的潘小俠結婚照。畫面中只見裸身的男主角站在戴面具的妻子身後,兀自雀躍不已地跳起了像是原住民的部落舞蹈,整個場景似有一股八○年代特有的浪漫野性,與單純快樂的原始氣息瀰漫其間。
從《人間》雜誌到《台北人》月刊,承襲自八○年代晚期開啟台灣本土「報導攝影美學」與「圖像閱讀」的歷史脈絡,到了一九九七年由長期關注本土民俗文化的藝術工作者李疾(主編)創刊、劉開工作室設計的《台灣美學文件》季刊,又更進一步大膽擺向激進一方。說它是前衛也好、實驗也罷,版面美學設計幾乎把文字當成視覺元素,加諸長四十二點五寬三十公分的巨大開本更給人以一種豪放疏狂的視覺震撼。
展露於冊頁圖文之間,僅只發行兩期的《台灣美學文件》有著宛如暗黑舞踏「地下文化」(Underground culture)詭異、壓抑、狂歡的身體感,連同承載了「生之恐懼」與祝禱的宮廟美學儀式,還有陳澄波的濃厚土味與洪通充滿神秘感的畫,以及民間婚喪喜慶的廟會歌舞團與電子花車的俗艷炫麗。似乎隨著九○年代後的政治解嚴、社會開放,就連書刊雜誌的開本形式與潛意識內在精神也都跟著被解放了!
來自邊緣左翼的批判:身體政治與性別文化
回顧過去,戰後台灣的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資源,大多集中以台北為核心,印刷出版這一行業自也不例外,高達七成以上的雜誌社與出版社皆設址在台北。所謂「南北差異」話題至今仍是爭論不休,因此開始出現回歸地方主體、從邊緣出發並強調「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的「南部觀點」。
當時,在八○年代末期的解嚴前夕凝聚了一批泛左翼知識份子團體──包括年輕的海外歸國學者、剛畢業的大學研究生和從事社會運動者,藉其號召的「讀書會」作為串連平台,並以雜誌為基地,且帶有明顯的文化抵抗性質,主張反國家暴力與資本主義霸權。起先他們以「南方」作為空間隱喻、代表邊緣族群發聲而創辦了《南方》雜誌,從一九八六年十月創刊、到一九八八年二月共發行十五期。細數當今諸位文壇名家如許達然、張大春、柳翱(瓦歷斯.諾幹)、劉克襄,也都曾在《南方》發表過小說、散文、詩等文學作品。
繼《南方》停刊之後,延續其「邊緣戰鬥」精神理念,諸如透過學運介入政治與社會改革,傳達左翼人道關懷的實踐方向,即是《島嶼邊緣》草創時的想像原型。該刊物從一九九一年四月創刊、到一九九五年九月為止共發行十四期,內容多以時事深度報導,配合譯介西方當代文化思想和批判理論來跟台灣社會進行對話。
譬如一九九四年一月,最初用來指稱同性戀的「Queer」一詞,便在《島嶼邊緣》第十期由編集者紀大偉、洪凌、但唐謨轉譯,正式以「酷兒」專題為名引介入台。之後更延伸泛指各種搞怪、挑釁甚至帶有點俏皮的酷異風格。另外在一九九三年十月《島嶼邊緣》第九期「女人國‧家(假)認同」專輯,甚至還放言大談女同性戀話題,除了以編輯內容凸顯「女同志」身份在女權運動中的主體差異和邊緣位置,亦以象徵手法地採取反轉式的雙封面設計,首度與台灣第一份同志刊物《愛福好自在報》合作結盟,使其依附在《島嶼邊緣》封底發行創刊號,登載了大量關於女同志的情慾文字及圖片。
而在最後休刊前的第十四期「色情國族」,更持續以「女性妖言╱出匭文學」尋求讀者大眾的共鳴。及至一九九六年春季,《島嶼邊緣》一方面由於經費短缺,欠缺人力與稿源等因素而宣布停刊。同年《誠品閱讀》(1991.12~1996.02)也因財務問題而吹熄燈號,隨後於誠品十週年(1999)、敦南店開始二十四小時營業之際趁勢改版為《誠品好讀》(2000.07~2008.04)。另自詡為「進步青年」以文化思想為重心的《當代》雜誌(1986.05~1996.02),中間經歷兩度停刊(1997.07~2007.10)、對外募資後再復刊(2010.06~2010.11),一直撐到二○一○年正式結束。
人們不只關注女性也開始追逐流行
上世紀九○年代末,台灣開始進入全面資本主義導向、高度商品化的消費社會,加上國際紙漿價格的飆漲,種種因素使得許多雜誌媒體逐漸以商業利益和市場考量為優先,並藉由廣告、行銷、包裝的手段製造流行趨勢。一九九六年十月,《GQ》與《VOGUE》時尚雜誌中文版同步在台創刊,而全球知名的男性休閒娛樂刊物《PLAYBOY》情色雜誌也曾在一九九○年試圖搶攻台灣市場推出中文台北版(首本中文版則是1986年8月在香港問世),卻因當時台灣民風仍趨保守,隨即遭新聞處查禁。六年後(1996年7月)捲土重來、再度發行《PLAYBOY》國際中文版,第二期尤以郭靜純為封面人物引起社會熱烈討論,成功帶動雜誌買氣。
有趣的是,《PLAYBOY》雖然每期大量刊登女性裸照,每每遭人非議有「物化女性」換取利益之嫌,但《PLAYBOY》向來卻是以倡導支持言論自由而聞名。除了祼照之外,更有不少藝文資訊、流行新知、時事評論、名人專訪、短篇故事等專欄文章以兼具可讀性與高水準見稱。由於《PLAYBOY》的稿費比一般媒體刊物行情高,尺度較為自由,所以當時有許多報社記者都喜歡在那裡寫稿,包括作家施叔青、張大春也曾在《PLAYBOY》寫過小說專欄,就連早年以女權主義者自居的作家胡晴舫甚至還擔任過中文版《PLAYBOY》編輯總監。
相較於主流商業雜誌的名利戰場,同在一九九六這年創立、宣稱要攪動父權社會規範和既有秩序的《騷動》季刊,倒像是九○年代堅持菁英論述路線的女權雜誌最後一道浪漫餘暉了。影響所及,時任《騷動》主編的胡淑雯,與經常在該刊發表文章的盧郁佳、張娟芬、李雪莉等,至今仍以犀利的批判觀點、帶有濃厚性別意識的文學創作和報導評論活躍於媒體圈與社運界。
在市場潮流的沖擊下,過去注重理性、深度、樸素的各類文化刊物與文學雜誌,也紛紛改弦易轍,採取年輕化、時尚化、視覺化走向。像是2003年創刊的《野葡萄文學誌》(2003.09~2006.12),即仿效日本《達文西》閱讀情報誌的編輯方針,舉凡以當紅藝人(如陳綺貞、閃靈樂團Freddy、小S等)為封面,大幅引介新生代作家、網路文學與短篇漫畫等各種面向,大大改變一般人對於傳統文學雜誌嚴肅、沉重的刻板形象。在不斷變化的時代中,各個不同的潮流最終都會成為歷史,並創造出下一波潮流。
其後,擁有三十多年經歷的老派雜誌《聯合文學》曾在二○一四年全新改版,封面設計轉向小清新的「日系文青風」,發刊詞則強調「不希望再給人製造出文學雜誌就是一本正經的印象」、「要以時尚雜誌拍明星的標準來拍攝作家肖像」,令我彷彿又重新看到了當年《野葡萄》標榜時髦和感性,大方展現青春無敵的一股活力、自信與態勢。
青春終將逝去,唯記憶不被遺忘。在紙本閱讀日漸式微的現代,十多年來我始終醉心於走訪各地舊書攤、跳蚤市集、二手拍賣網站等媒介管道蒐集台灣過去二、三十年前別具特色的各類舊雜誌。這些年代久遠的絕版期刊,作為某種時代的見證、美學的啟蒙,每隔一段時間偶爾翻閱,就會有一股瞬間打開了時空膠囊的怦然心跳感。且隨冊頁流轉、潮流更迭,想像自己也彷彿跟著走進了激揚的歷史現場,重拾過去一代人曾經洶湧澎湃、新舊交鋒的青春記憶。
最佳賣點 : 懷舊事物中能夠看見些什麼?足以令人開拓眼界、耳目一新的舊事物其實都是一種未來式。當我們向過去探索時,也有機會看到全新的可能性。探尋的過程,也可以慢慢建構出自己的身分認同與文化價值。作者將分享台灣多元而與眾不同的島嶼文化,還有他在藝術中所看見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