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內漂泊記事: 臺南都市原住民 | 誠品線上

島內漂泊記事: 臺南都市原住民

作者 曹婷婷
出版社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島內漂泊記事: 臺南都市原住民:生活最根本的念想,無非是求得溫飽,安居樂業。北漂、西漂或南漂,漂泊的背後,都有一個個或喜或悲的故事。「原住民都市化」是當前原住民人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生活最根本的念想,無非是求得溫飽,安居樂業。 北漂、西漂或南漂,漂泊的背後,都有一個個或喜或悲的故事。 「原住民都市化」是當前原住民人口流動及發展的趨勢。原住民族長期以來因都市化而流向各大都會區,形成與母體文化脫離的族群群體,「都市原住民」的詞彙應運而生。都市原住民從接受的文化教育、考試升學到求職都與你我一般,然而不同的是原住民族的身分標籤,或多或少於人生不同階段如影隨形。脫離了原鄉的根與記憶,原住民族群與文化的主體性,將於都市空間發展出何種新的形貌? 本書聚焦於臺南市都市原住民,觀察原住民群體離開原鄉部落、於都會區落地生根的生命故事。數十年來,歷經一兩個世代的遷徙流轉,原住民群體於都市空間逐漸形成新的小型部落,除於職業、宗教、教育領域持續深耕,更繼承部落文化,賦予其創新的藝術風貌。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曹婷婷臺南市人。著有《老店.老滋味》、《嬉市集隱於巷弄的文創》、《府城老時光——從安平到舊城區》、《時光專賣店》、《臺南巷弄文化》、《揮別傷痛、迎向重生,0206 臺南大地震全紀錄Ⅰ&Ⅱ》、《敬劇場》等書。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局長序 讓文化接地氣 作者序 傾聽 城市原住民族人聲音 第一章 你是哪裡人?原住民走進都會 第一節 臺南都市原住民現貌 第二節 淺談原住民族在臺南生活面向 第三節 臺南原住民族就業現況 第四節 山地原住民/平地原住民差異 第二章 從原鄉出走的遷徙路—臺南成了第二個「家」 第一節 復刻家鄉永康「大成小古華」部落 第二節 婚嫁成為臺南人 第三節 出走,是為了更好的生活第四節 離鄉。築一個願景 第三章 宗教對臺南原住民的影響 第四章 原住民社團 第一節 NAY 大地工藝坊 第二節 自創品牌:原味臺南 第三節 洄瀾舞集 第四節 Sa’opoan 灑舞部岸 第五章 原住民文化融入教育 第一節 原住民文化教育內涵 第二節 校園開設原住民族語課程 第三節 落實原住民終身教育:成立札哈木部落大學 第四節 大專院校廣設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 第六章 都市原住民族自治事務與推動現況 第一節 臺南市原住民族日 第二節 推廣原住民文化內涵 第七章 原住民族發展困境與未來期許 一、資源集中原鄉都市原住民覓出口 二、爭取設立原民專責機構 參考書目、資料 作者簡介

商品規格

書名 / 島內漂泊記事: 臺南都市原住民
作者 / 曹婷婷
簡介 / 島內漂泊記事: 臺南都市原住民:生活最根本的念想,無非是求得溫飽,安居樂業。北漂、西漂或南漂,漂泊的背後,都有一個個或喜或悲的故事。「原住民都市化」是當前原住民人
出版社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5504137
ISBN10 / 9865504138
EAN / 9789865504137
誠品26碼 / 2681954378001
頁數 / 240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5X21X1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一段少為人知的島內移民史,
以及屬於臺南都市原住民的憂愁與歡欣。
脫離了原鄉的根與記憶,
原住民族群與文化的主體性,將於都市空間發展出何種新的形貌?

試閱文字

自序 : 【自序】
作者序 傾聽 城市原住民族人聲音

打從接下書寫都市原住民專書這個任務,就此,開啟了一場非常艱困的旅程;誠然,每一次書寫都不輕鬆,但過往書寫經驗,尚且是熟悉的領域,爬梳資料、訪談等等,都還能得心應手,然而,都市原住民書寫難度卻特別高,主要,是與日常涉獵原住民的機會與觸角都極其有限有關。

但凡我們生活接觸、認識的原住民,似乎都難脫既定印象:原住民必然樂觀、開朗、嗜酒、能歌善舞等,至於誰是哪一族?不同族群有哪些不同故事?其實,說穿了,我們不僅不甚了解,甚至可說是陌生的。

再者,從電視、書籍涉獵的原住民印象,也框架了我們的想像,或許正因多數人對於原住民族強加許多形容,也使得有些人甚至也未必願意主動提起自己的原住民族身分(輪廓一看就知道的例外吧?)

我身為一名漢人,每次訪談原住民族人,必定被問及的一句話就是:妳真的了解我們原住民嗎?一次次訪談下來,我知道,這不是質疑,而是原住民族人在長期不被了解與傾聽的主流詮釋下,他們早已漠然「習慣不被了解」,或是習慣「反正你們都這樣看我們」,是宿命嗎?抑或是另一種豁達?

經歷過一次又一次訪談,我從不同受訪者身上得到許多不同視野與觀點,重新認識這塊土地原來的這群可愛原住民朋友們,從他/她們身上接收截然不同看待世界的觀點,說是收穫卻也慚愧,因為,我們同住一塊土地上,卻存在不盡然真實的眼光與觀點;由此角度觀之,也突顯長期以往,我們可能讀了很多外國歷史、地理、熟悉外國人事物,卻忽略了近在身邊的美好人事物。

衷心感謝,有這個美好的機會傾聽這些原住民族人遷徙來到臺南的故事。臺南市是沒有原鄉的城市,全市也僅有八千多位原住民,這座城市關注原住民的腳步不歇,本書只是一個起點,祝福也期待離開原鄉來到這座城市生活的原住民,抑或是從小生長在這座城市的原住民,都能在臺南,譜寫出精彩的故事。

這本書能順利問世,要特別感謝谷暮.哈就議員及穎艾達利議員,百忙之中,不吝撥冗指正以及給予寶貴的經驗分享,另外,也要感謝多位原住民族人分享自身成長故事與遷徙經歷,為這本書增色不少,最後,也懇請各位包涵本書不盡完美之處。

試閱文字

內文 : 【內文試閱】
出走,是為了更好的生活

從陸軍飛官成為族語教師:阿美族簡德輝
阿美族在臺灣總人口數約20萬餘人,也是臺灣原住民中人數最多的族群,可以說在臺灣各地都有散居的阿美族人身影。阿美族原鄉分布於花蓮縣、臺東縣和屏東縣,大部分人口居住於平地,較少處於山谷或群山之中,尤其,隨著經濟型態轉變,旅居都會區的阿美族人更在臺北和高雄等都會區,建立了以阿美族為主體的社區或聚落,例如基隆市的奇浩社區和新北市汐止區的山光社區等。
1961年出生的簡德輝,來自花蓮光復鄉,花蓮高工畢業後,父親要他去當一名船員,但他跑去考飛官,1980年考上陸軍軍官學校飛行軍官班,從此踏上飛行的路;2006 年退休,又轉去推廣族語,一頭栽入鑽研阿美族的口述歷史,一有空就去拜訪部落長輩,將從小聽到大、耳熟能詳卻沒有任何文本記錄的阿美族起源、祖靈信仰等故事,以阿美族語寫下來,前後花3 年時間完成。
簡德輝離開原鄉,來到都會成為臺南人的這一段遷徙歷程,雖未必足以能夠反映多數阿美族人落腳都會的背景與軌跡,不過,卻是另一種典型的離鄉模式:離開/出走,是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
「在我的印象中,4、50年代的生活,父母親一天到晚都在忙,他們必須天還沒亮就要早早出門,到了晚上才回家,每天忙著農田耕種,就是為了要養活孩子;那個時候孩子生得多,生活最主要的價值就是讓孩子吃飽。」
「雖然政府當時推行耕者有其田,但相對是要收稅,我們田地很大但很辛苦,因為農業技術還不是很好,加上當時有稻熱病,那時候一年才收割一次,不像現在一年收成兩次。因為父母都很忙的關係,小孩只能放牛吃草,我記得讀小學時,一個班級有60個人,但當時班上有十幾個同學都必須背著弟弟、妹妹上課⋯⋯我們那時候的孩子沒有休閒,上學以外,回家就是要幫忙餵牛餵豬,生活只圖個溫飽。」
簡德輝娓娓說著,那個時候在部落依然只有物流、沒有貨幣,平常若是要買日常物品的話,街上只有一、兩戶漢人開雜貨店,要買東西就必須先欠著,等到稻子收割了,才能拿稻子去還給人家,「那時看漢人不用那麼辛苦賺錢,卻吃得很好。」族人、漢人之間存在一種顯而易見的經濟水平差異,在他兒時記憶中,烙下深刻印象。
簡德輝說,阿美族部落相當重視組織,小時候根深蒂固認為這就是必然之事,好比說,部落的事情必須由年輕人來做,大家平常雖忙著種田,但農閒時候,也要去幹活,水田做完就是去顧旱地。他說,阿美族是母系社會,男人都是入贅,而女生則負責養雞養鴨餵豬等粗活,「一旦有人離開部落,就表示這個人不認真,因為吃不了苦。」
尤其,阿美族更有所謂年齡階級。阿美族每一個部落的青少年只要到了14歲開始,就必須加入年齡階級的組織,這個時期的青少年接受成年禮考驗後就成為社會的一員,白天要從事公共事務的工作,晚上則要接受社會教育,由壯年(41至45歲)擔任老師。
簡德輝回想,在部落裡頭,所有人都會服膺這套標準,「那是主流價值,沒人會懷疑這件事!」簡德輝說,只要有人離開部落就等於這個人很懶惰,會被部落的老人家們指指點點,「那個某某某的孩子捱不了苦」。
簡德輝一共有九個兄弟姊妹,他在家排行老么,部落事務之外,他很早就意識到,辛苦農忙的勞務工作,根本沒辦法填飽肚子,尤其是付出勞力跟所得不成正比,讓他不禁想未來怎麼辦?「用牛車載甘蔗到糖廠,一天才賺35元,怎麼能吃飽?」他說,在這種氛圍底下,選擇出走的族人都體認到,要離開,只能偷偷摸摸不讓家裡人知道。
簡德輝說,直到60年代,很多原住民選擇到遠洋捕魚或是到菲律賓當外勞,一兩年才能回家一次,也常常傳出一些原住民死了卻找不到屍首,「那時候很可悲,我們偶爾都會聽說,誰家的孩子去遠洋,結果再也回不來⋯⋯我有好幾個同學就是這樣。選擇去遠洋,半路在海上也不知道會發生甚麼事?封閉的社會下,也沒人吭聲,出了事,公司頂多給一筆安家費。」
這段悲情過往持續了好些年,簡德輝說,直到70年代,陸陸續續有人轉戰到沙烏地阿拉伯,一樣從事建築業,這些人有錢了,就回鄉買耕耘機、插秧機,幫助家裡農田耕作。「我的姐姐、姐夫就選擇去沙烏地阿拉伯,一去就是兩年,他們的作業方式有些是群體作業,比如說農田有組織,誰負責做排水溝、誰負責蓋房子,我姊姊又要作男人的粗重工作,又要照顧孩子,母系社會偉大的地方就是在這裡。」
簡德輝後來是因為考上飛官,工作的關係而出走,自然非屬「偷偷摸摸離開」的情境,不過,他來到臺南後,因緣際會接觸到其他族人,也試著想要了解族人遷徙的背景。
「離鄉背井第一個是藉著通婚,第二個是嚮往更好的生活。」他曾經在善化遇到一個老人,問對方為何想來臺南生活?老人家跟他說:聽說臺南的土是沙土,很適合種花生跟地瓜,種出來的地瓜很大一條,所以就來臺南耕作了。

另外一個「移民」的故事,則是簡德輝口中的黃姓頭目。
「民國45 年,頭目很有遠見,來到臺南,當時原住民來到臺南不外乎蓋房子,但黃長老很有遠見,他去承包岡山水泥廠的工作,以前開高速公路經過岡山會看到流籠,那個就是頭目做的。因為他在平地發展得不錯,後來也引薦家族孩子來臺南從事建築業,但他不敢大張旗鼓,不想被老人家指指點點『誰懶惰做農,選擇去都市』。」
簡德輝口中的黃姓頭目名叫黃金泉,大概出生於1937 年,因家裡食指浩繁,縱然老家有田地但幾個孩子分一分怎麼過活?於是未雨綢繆,算是很早就離開部落的例子,對於當時封閉而重視家庭組織的阿美族人來說,算是異類。
簡德輝從黃姓頭目口中一一拼湊、還原當年老一輩遷徙到臺南的歷程。
「民國60 年代上下,原住民來到都會區都是做建築業居多,前面提過黃金泉很有遠見,他後來從事鋼鐵工作,是一名很成功的企業家,也在關廟買了一塊地,他剛來的時候,是一個人來,直到工作穩定了,才接老婆小孩來這裡生活,在臺南生活的時間比在部落還長,一直到老去,也是葬在這裡。」
「黃姓頭目曾說過,剛來的時候,那時的社會對於原住民還是相當排斥,所以原住民都必須隱姓埋名,不敢讓人家知道自己有原住民的身分,最怕被問:『你是番仔吼?』所以,他老人家臺語講得很流利,口音幾乎已經聽不出來是原住民了。」
簡德輝說,從老一輩口中得知原住民剛來到都會區,備感心酸,尤其,有些外型一看就很像原住民的人,甚至只能否認到底,黃頭目親族當中還有孩子在讀書時因為被叫「番仔」而跟同學打架。「那個時候的環境就是這樣,其實,我們自己一看都知道黑黑的是排灣族、矮矮胖胖是布農族。」
簡德輝之所以特別談起黃姓頭目,因為,臺南最早的阿美族豐年祭,就是由他開始推動舉辦。「老頭目離開部落得早,但心一直思念著部落,因為他將部落祭典力求原汁原味地搬進了臺南,他說過:一年一度祭典,我們人不在故鄉但沒不能忘了根,當時在都會沒有部落組織,老人家自己花錢,在那個不能組黨結社的年代,我因為跟頭目來自同一個部落,所以老人家要我做什麼我就做,後來越來越多阿美族的族人都來了,一起在都市重現祭典。」
還原在臺南登場的阿美族豐年祭,從簡德輝口中約莫民國60、70年代開始,「就是因為他這樣推動,所以,後來臺南才有相關的原住民祭典,最早,我們先是找一個空曠河床舉行,族人聚在一起跳祭舞,呼喊祖靈保佑,傳達我們不會忘記祖靈的心。」
簡德輝說,祭典之所以重要,主要是複習歷史,讓離開部落的族人一代一代記錄部落歷史,這項祭典一直維持到頭目逝去,前後大概有二十多年之久。頭目昔日登高一呼舉辦的豐年祭,讓後代子孫在異鄉也確立了自己的文化、民俗與信仰,尤其,頭目堅持全程說族語,簡德輝就負責翻譯,讓不諳族語的年輕一輩都能融入其中。
隨著黃姓頭目離世,後人雖然也接手陸續辦了幾年的豐年祭,但未能全程忠實還原阿美族的傳統內涵,漸漸也走味了。
簡德輝強調,祭典是神聖而嚴謹的,雖然大家依然會辦活動交誼,但所謂傳統祭祖的精神卻也愈來愈式微,甚至演變成像是做秀、表演,「不了解內涵,會讓人覺得形同誤導歷史。」
「我民國67年開始要負責巡邏,另外,走在路上看到比自己年紀大的人,要主動趨前關切,看到長輩背重物也會上前問要不要幫忙,這些都是我們希望透過豐年祭傳達的精神,複習我們的歷史和祭祖,不是只會喝酒。」
隨著臺灣社會越來越進步,簡德輝也意識到族人的競爭力不能落後,大概在民國70 年間,邀集一些當警察的、當軍人的還有當老師的,大家開始討論如何組織原住民,目的是希望藉著這個組織讓大家互相提醒,原住民族人有甚麼需要幫忙的,可以尋求這樣的資源幫忙。他說,當時市府、縣府也沒有任何專門為原住民設立的局處,原住民都是完全靠自己,能夠出來活動的,都是少數稍微工作穩定的退休警察、老師、軍人等,最早一開始,先是籌組阿美族同鄉會,但沒有特地申請立案,就是一個很自然形成的組織,可惜,日後也跟著自然泡沫化了。
因緣際會投入教族語的行列,則是意料之外。簡德輝說,民國90年間,當時的民族事務委員會要準備培訓第一批族語老師,他那個時候還在輕航基地當飛行官,妻子則在著手準備族語考試。對於族語相當熟稔的他,因為剛好遇上有報考者生病無法考,於是他就去參加考試,沒想到夫妻倆第一次考就考上。
他有族語的底子也會說族語,於是,民國95年退伍後,就順勢當起了族語教師。他說,自己年輕時候曾因在部落講國語而被老人家噓下臺,所以他堅決一定要把族語學好。2019年,他基於鼓勵學生學習母語也參加認證,獲得秀姑巒阿美語優級榜首,更是全臺南市第一位通過優級認證的族語老師。
簡德輝強調,在阿美族部落不是隨便任何人都可以站出來講話,發言的機會很可貴,所以他自然而然就把族語給練熟了。不過,這樣的功力奠基於他每每回鄉,都會刻意去找老人家對話、聊天,透過這樣經年累月進行田調訪談,他也出了一本書關於阿美族起源的臺南市本教材,內容就是將阿美族歷史口傳盤古開天歷史文化寫成書。
他撰寫的教材是太巴塱的故事,整本書以阿美族語言撰寫而成,前後花了整整三年時間才完成。他說,阿美族沒有文字紀錄都是口傳歷史,部落的老人家給了他3卷卡式錄音帶,他都是利用回到家、夜深人靜時播放,每聽一段就卡掉,反覆聽著卡帶,逐字記錄。他說,因為老人家講得太深奧,他當下聽完也聽不太懂,需要反覆考據才能轉化為文字。
「要關心臺灣文化跟歷史!」他書寫的阿美族神話信仰,說的是阿美族傳承幾千年的口傳歷史,老一輩透過口述,一代代傳承下去,但他不諱言,當族人都開始往都市遷徙,還有誰能記得這些故事?記得這些屬於家鄉的根?「我們的下一代可能很懂希臘、國外神話,但對自己生長的土地、家鄉文化卻很陌生」,他話語中有失落有感慨,於是透過身體力行持續耕耘著書寫部落的歷史,希望能夠在部落族語與家鄉文化傳承上,略盡綿力。
離鄉而居,一待就是大半人生歲月,他說,在都市生活從漢人朋友身上學到很多,好比漢人即使一元也要賺,「部落的老人家教給我們的觀念也是這樣,再怎麼窮苦都不要怕,要靠自己的雙手去挖寶。」他說,剛開始工作,一個月薪水8,000元,省吃儉用買房子,一點一滴打造屬於自己的家,自己的堡壘。他說,還在部落時,父親曾希望他去跑船當船員,為他所拒絕,父親還因此撂下狠話:你要是半途而廢,我們就斷絕父子關係!
日後人生,他沒讓父親失望,靠著打工半工半讀考上花蓮高工,成為一名飛官,晚年也貢獻己長,傳授族語,人生有很多意料之外的事,而他一直走在正確的道路,繼續耕耘屬於自己的傳承阿美族語言志業。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