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玉新賦: 淳雅齋藏綠松石飾暨翁啟榮結藝
作者 | 王顯昭/ 張海燕/ 黃俊菘 |
---|---|
出版社 | 白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松玉新賦: 淳雅齋藏綠松石飾暨翁啟榮結藝:廿年的蒐求,百件綠松石文物暨中國結藝,私人密藏首次揭櫫於世!【本書特色】【本書簡介】◎巧奪天工:剛柔並蓄的精湛結藝,件件 |
作者 | 王顯昭/ 張海燕/ 黃俊菘 |
---|---|
出版社 | 白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松玉新賦: 淳雅齋藏綠松石飾暨翁啟榮結藝:廿年的蒐求,百件綠松石文物暨中國結藝,私人密藏首次揭櫫於世!【本書特色】【本書簡介】◎巧奪天工:剛柔並蓄的精湛結藝,件件 |
內容簡介 廿年的蒐求,百件綠松石文物暨中國結藝,私人密藏首次揭櫫於世! ◎巧奪天工:剛柔並蓄的精湛結藝,件件皆為盡智竭力之作,手藝獨樹一幟。◎稽揆有序:系統性庋藏綠松石文物,尤重工藝術語考究,頗宜工具索引之用。◎化古入今:綠松石器綴以黃金組件,經由繫索綰結將之衍化為饒富時尚感的穿搭飾玩。綠松石,因色、形近似碧綠松果而得名,是人類最早用作飾物的寶石之一,有著中國四大名玉的美稱。淳雅齋主人王顯昭、張海燕伉儷素喜甄品隽妙。二十年來,以色潤欲翠、品相歷久之綠松石配飾作蒐羅析究主軸。為使經歷千年歲月之古韵得以洗甦活化,特竭思採傳統繩結來串合演繹;輔翊水晶、瑪瑙、琉璃、琥珀、蜜蠟、珊瑚、鎏金造像、金珠花片等組件集求;更委請台灣結藝名家翁啟榮老師費五年光陰,另賦巧顏,謹編百餘件飾品,可謂幾近天下至誠,能盡其物性。《松玉新賦—淳雅齋藏綠松石飾暨翁啟榮結藝》為一結合疇古文物器用與現代綰結藝術的專冊,書中收錄了2012年4月假台北中正紀念堂展出之系列作品。挾著破萬參觀人次的超高人氣,應各方嗜藝同好接踵不斷的佳評鼓勵,歷經數月悉心撰文、翻譯、排版、校對,終於付梓刊行以饗友朋。信手翻閱,靜穆端視一件件綠松石盛飾之間,《雙龍出海》應時珮飾的雄博爽颯,抑或《鶼鰈情深》切衷寓托的輕倩婉約,超然時空的和煦美意油然而生,無庸矯情贅言。書末附載的器型舉隅、參考書目亦提供觀者諸多延伸及發想的面向。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主編王顯昭淳雅齋主人王顯昭,畢業於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現任保康耳鼻喉科診所負責人、台北榮民總醫院耳鼻喉科特約醫師。業餘喜好收藏中國文物及藝術品。■主編張海燕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碩士。曾任國中教師、台灣師範大學圖書館期刊組主任。退休後於國立故宮博物院擔任導覽志工。■文字編輯黃俊菘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班(美術理論組) 。曾任北市行天宮社會大學講師。
產品目錄 前言創作者序緒記圖版器型舉隅參考書目
書名 / | 松玉新賦: 淳雅齋藏綠松石飾暨翁啟榮結藝 |
---|---|
作者 / | 王顯昭 張海燕 黃俊菘 |
簡介 / | 松玉新賦: 淳雅齋藏綠松石飾暨翁啟榮結藝:廿年的蒐求,百件綠松石文物暨中國結藝,私人密藏首次揭櫫於世!【本書特色】【本書簡介】◎巧奪天工:剛柔並蓄的精湛結藝,件件 |
出版社 / | 白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574194476 |
ISBN10 / | 9574194477 |
EAN / | 9789574194476 |
誠品26碼 / | 2680847056002 |
頁數 / | 226 |
開數 / | 8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S:軟精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級別 / | N:無 |
內文 : 前言
文/熊宜中(華梵大學美術與文創系教授兼書法研究中心主任、香港佳士得拍賣台灣分公司文物展覽藝術顧問)
綠松石因其色澤巧妍、硬度適中、開採頗易的性質,早受青睞進而大規模開發利用,故自古以來名稱繁多,中外混雜。英文名為“Turquoise”,乃源自十三世紀法語“Pierre Turquoise”,十字軍東征時,經由土耳其傳入歐洲,因而命名為「土耳其石」沿襲至今。寶石學家欒秉璈認為:應譯為「突厥玉」,因綠松石古語為“Turkeys”或為“Turkey stone”,而波斯曾古屬突厥疆域,盛產綠松石之故,並非係波斯綠松石經土耳其輸往歐洲之故。綠松石的波斯語是“ferozah”,為「勝利」的意思;而西藏文是“gyu”,與“yu”相似,“yu”在漢語中即是玉,喻指珍貴的寶玉。然綠松石一詞的稱名文獻,始見於《欽定大清會典圖》輯錄:「皇帝朝珠雜飾,惟天壇用青金石,地壇用密珀,日壇用珊瑚,月壇用綠松石。」近人章鴻釗在《石雅》中曾云:「此或形似松球,色近松球,故以為名」。
埃及、中國、波斯(今伊朗)與美國同是綠松石的主要產區,此外,墨西哥、巴西、智利、印度、阿富汗、俄羅斯及澳大利亞等國均有產出。它的摩氏硬度為五至六度,比重約在2.6至2.8之間,經由含銅、鋁、磷的地下水在早期花崗岩石中淋濾,於近地表的礦床中沉澱形成,礦體常呈細脈狀、皮殼狀、鐘乳狀、腎狀、結核狀及其他不規則狀,化學式為CuAl6(PO4)4(OH)8•4H2O,具柔和的蠟狀光澤,屬三斜晶系,呈緻密的隱晶質集合體。色源係銅和鐵兩種元素,含銅成份多,顏色即偏藍;含鐵成份多,顏色即顯綠。其中以天藍色、淡藍色、藍綠色、綠藍色,顏色均一,表面微玻璃感似上了釉的瓷器,鮮有褐鐵礦網紋者,質地上佳。在距今五千多年前,埃及第一王朝的札爾皇后木乃伊手臂上戴有四隻綠松石鑲嵌的黃金手鐲,西元一千九百年挖掘出土時,依然光彩奪目,堪稱舉世奇珍。唐代文成公主遠嫁吐蕃,曾攜入來自薩珊王朝進貢的綠松石飾物,松贊干布下詔用之裝飾於釋迦牟尼佛像上,此後綠松石被藏胞視作辟邪魔、斥鬼蜮的聖物。居於美國西南部的印第安人則認為綠松石是大海和藍天的精靈,能賦予遠征者祥瑞和運勢,成功幸運之石的美譽不脛而走,又得聞十二月誕生石及清晨五時生時石的西方俗說,千百年來持續深受人們的寶用,甚或達至躭迷的程度,於此可窺一斑。
中國的綠松石礦產蘊藏豐富,集中於湖北的竹山、鄖縣、鄖西,陝西的白河,雲南的安寧,新疆的哈密,青海的烏蘭等地。據考古發掘實物而論,新石器時期出土的綠松石器主要分布在黃河流域,由距今七千年至一萬年的裴李崗文化首開先河,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和龍山文化皆屬延展範圍。遼河流域紅山文化,長江流域大溪文化、良渚文化及東南沿海石峽文化也有少量發現。若東北地區考古文化的玉器以岫玉作大宗;長江流域考古文化的玉器以閃玉為代表;那麼,綠松石足可躋登黃河流域考古文化玉器的核心品目之一。夏代出土的綠松石器以裝飾品居多,河南偃師出土的嵌綠松石獸面紋銅飾牌,其紋飾乃是青銅器上最早的獸面紋之一,應是由繩索穿綴為一體的飾物。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嵌綠松石象牙雕杯、銅鉞等實用器,亦令人不禁驚歎。春秋、戰國時期,承續先代的工藝技巧,綠松石器有逐步經中原地區向邊陲少數部族擴散的趨勢,風格參差,因地域相異而多樣化,生就前所未有的盛況。綠松石泰半出自王室成員的隨葬品中,昭示了優越於木、陶、骨、石等材質器用功能之上的審美價值,並迅速演變成王權(軍事首領)與神權(巫覡)的身份表彰。又「側而視之色碧,正而視之色白」(唐末‧杜光庭《錄異記》),「色混青綠而玄,光彩射人」(明‧陶宗儀《輟耕錄》)的特徵,時有「天下所共傳寶也」的「和氏璧」,即是綠松石所製的臆斷。其魅力所在,不言可喻。
器型舉隅
文/黃俊菘
蟬形器
先民將蟬視為「復活和永生」的象徵,源自於它的生命週期:幼蟲孵出後,隨即鑽入地下吸食植物根部的汁液維生,經歷四次化蛹蛻皮後,在傍晚時分破土而出,憑藉本能攀爬至可附著之處,抓牢後,開始最終的成蟲羽化。
蟬形器的選用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商代至戰國墓葬中常有出土,大多是懸掛佩帶用的裝飾。蟬體扁平,中厚邊薄,眼目突出兩側,口器分明,陰線刻劃兩翅,腹部有弧形內凹的橫紋,頭部有一繫孔。作為隨葬的主要器物的口含(無穿繩之孔),最早見於河南洛陽中州路816號西周早期墓,其後未見流行,直至漢代才發展成為普遍的風俗並持續到魏晉南北朝。
東晉‧葛洪於《抱朴子‧對俗》謂之:「金石在九竅,則死人為之不朽。」這種思想實際上是時人「超脫昇華」的心理過程(生者辟邪、死者護屍,甚至食之可以成仙得道),不可避免地摻入了難以言喻的玄奧內容。是故,盛行用玉石雕琢具有護符意義的琀蟬,冀望死者魂魄脫離軀殼後,來日靈神蛻變重生。
蠶形器
蠶,原產中國北部,以桑葉作為主食,是絲綢原料的主要來源。中國人工養蠶的歷史已可遠溯三千年前,在人類經濟生活和文化進向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幼蟲的食欲十分旺盛,晝夜不停地嚼吃桑葉,故生長速度驚人。當進入下個齡期,約有一整天的時間,會如睡眠般的不吃也不動,稱作「休眠」。體內進行準備後始有蛻皮動作,從蟻蠶到五齡熟蠶吐絲結繭,共需歷經四次。約等待十天,羽化成為蠶蛾。
由產卵到孵化,至結繭再化蛾,幼蟲與成蟲在形態結構及生長習性上迥然異趣,此一迴圈過程,即為昆蟲的「完全變態發育」。先秦時期,戰事頻仍且醫藥未濟,華夏先民的平均壽命略低於二十五歲,自然對展延壽元抱持莫大的渴望。藉由觀察周遭微小昆蟲的盛衰歷程中,衍生出不可名狀的企盼,雖無法逃避死亡,但仍存有一絲遐想,得到某種神秘的力量來轉化生命模式。
螽斯形器
昆蟲,別名「蟈蟈」,扁圓柱狀,體長逾寸,綠褐色,翅短厚,絲狀觸角,後肢節足十分發達。雄蟲前翅具發音器,能顫翅銼鳴,響聲類金屬感,較蟋蟀更為尖銳、刺耳,鴻音或可遠傳一、兩百公尺。成蟲屬雜食性,肉食性強於植食性,對農作物造增程度不一的危害。夏季常見於草叢、矮樹、灌木叢中,善於跳躍不易捕捉。
原始社會末期開啟了螽斯崇拜的先河,《說文解字》纂輯:「禹,蟲也。」《爾雅‧釋蟲》又載明:「國貉,蟲蠁。」清‧郝懿行義疏:「蚃蟲即蟲蚃,蚃猶響也,言之聲響也。」夏禹是藉以禹蟲—蟈蟈來命名的,氏族之圖騰亦源自於此。西漢‧揚雄《法言‧重黎》敘致:「昔者姒氏治水土,而巫步多禹」,即是釋述進行禱祭
時之舞蹈近似螽斯那樣的跳步。
每頭雌蟲一生產卵約兩百至四百枚,故《毛詩‧周南‧螽斯序》贊曰:「后妃子孫眾多也,言若螽斯不妒忌,則子孫眾多也。」通篇文字都在歌頌螽斯的族類興旺,是生產力低下時對血脈繁育的殷求。
魚形器
魚類是原始社會重要的蛋白質來源之一,同時具有出游從容與繁衍多產的美意象徵。佩魚之風始見於商代,墓葬遺址出土諸多小型片狀魚形雕件,嘴部帶孔,尾端有長榫,似刻刀,推估是隨身攜帶的工具。
東漢‧辛氏《三秦記》曰:「河津,一名龍門,水險不通,魚鱉之屬莫能上,江海大魚薄集龍門下數千,不得上,上則為龍也。」為最早「魚化成龍」的文字記載,據此或可推論「魚躍龍門」的民間傳說約莫在西漢初期才逐步形成。鱘魚為繁衍後代會逆水上朔形成跳躍的群體,借以喻人舉業成功或地位高升。
蛙形器
蛙,無尾的兩棲動物,前肢短,後足長,趾間有蹼,擅於跳躍和泅水。具冬眠行為,卵生,繁殖時間約在每年四月中下旬,依種類不同,所產卵數由幾百至數千枚。由於皮膚裸露,難以有效地防止體內水分的散發,大部分生活在熱帶和溫帶多雨的陰濕地區,以昆蟲、小型節肢動物或蠕蟲為主食,益於農事。
原始先民將蛙類多產與人類的繁育聯繫起來,作為一種生殖崇拜的原始信仰。又關注到蛙鳴和節氣有著莫名的契合,透過「青蛙叫,暴雨到」的自然現象,視蛙類為司水喚雨的神靈。新石器時期,黃土高原上古羌人的蛙形圖騰,業已見於的彩繪陶器及雕塑中。「蛙」與「媧」兩字諧音,無論是母系氏族的首領表記,或是部落始祖的集合概念,皆是華夏文化的源頭之一。
龜形器
龜,屬半水棲、半陸棲性爬行動物。尖首探伸,圓目鼓起;腹背硬殼,背甲呈橢圓形,中線突起脊棱,紋理緻奧;屈足短尾。主要棲息於江河、湖泊、池塘及其它水域。性情溫和,遇到敵害或受驚嚇時,便將頭、四肢和尾縮入。耐饑渴,數月不食也不虞餓亡,部分品種的龜類壽命甚至可長達三百多年。龜肉富含脂肪,可製油,卵能食用,甲又入藥,具有頗高的營養與藥用價值。
新石器時期安徽含山縣淩家灘遺址早見龜甲造型占卜器,藉手玄龜至冥間去詣問袓考,經卜兆示誨後世。假黑色為徵,龜類作為北方幽晦不明(永晝現象)地域的水介代稱也就不難理解。東晉‧葛洪於《抱朴子‧論仙》載云︰「謂生必死,而龜鶴長壽焉。知龜鶴之遐壽,故效其道引以增年。」南梁‧任昉《述異記》亦述及:「龜一千年生毛,壽五千歲謂之神龜,壽一萬年曰靈龜。」綜上所陳,在在體現前人對龜類「壽而有靈」的概觀認知。
燕形器
燕,雀形目燕科小型候鳥,翅尖而長,尾叉似剪,背羽多呈輝藍黑色,故又名「玄鳥」。常在居處內或屋簷下營巢棲住,捕食昆蟲,對農作物有益。
殷商的肇始源自《詩經‧商頌》:「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的傳說。仲春三月,燕子築巢產卵,先民臆想,燕子飛臨便是繁衍的佳期,於是夫妻雙雙同赴郊野曠闊之地,舉行求子祭祀活動,此一時期所孕之子,稱作「玄鳥所生」。商人的先袓—契,由母簡狄於途中吞食燕卵後而懷孕誕下,世人直觀地認定,一切皆屬天意。
圖騰崇拜及萬物有靈是原始社會共同的信仰形式,隨著企羨羽鳥翔然天際超乎人類的能力而潛移默化,屢屢見於中國東半部飛禽聚集地和玉器文化分布範圍。
鷹形器
鷹,泛指小型至中型白晝活動的隼形目肉食性動物,包含鷹科與隼科,即是漢語中指稱的鷹、隼、鵟、鵰、鷲、鳶等。鷹科翅寬圓而鈍,擅於高空持久盤旋翱翔;隼科翅稍長而狹尖,擅於疾飛俯掠追捕獵物。隼形目弧喙鉤爪強大,體形矯健,兩眼側置,視力敏銳,以齧齒類、爬蟲類、小型至中型哺乳類或禽類,甚至昆蟲為食,多數對農業有益。
隼形目多為候鳥,春末夏初到臨東北、華北地區繁殖;秋初結群南遷越冬。棲息環境多樣,開闊的山麓、丘陵;臨海的河谷、崖岸;濱水的沼澤、湖泊;荒漠的草地、苔原等處均可迭見。猛禽因具備覓食的優勢,幼鳥常被狩牧民族馴養,用以捉取獵物。滿族先祖自肅慎地起,早以「放鷹」名世,諸朝歷代更是均設專司抓攫和飼養的機構,「海東青」(白隼)的俗稱直至今日仍為人傳詠不已。
位於中國東北部遼河流域的紅山文化,出土諸多鷹形佩飾及各類鳥形玉件,據此或能推索原始先民對不可見的自然力量莫名渴切,甚而遙想薩滿信仰代神立言之玄秘象徵儀式,且可略窺北方匈奴部族特有動物風格金屬器什之濡漸,呈露遊牧民族粗獷驃悍的文化間或向中原地方滲和的跡狀。
虎形器
虎,亞洲陸地上最強大的食肉動物之一,據迄今出土化石分析,約兩百萬年前起源於東亞(即長江下游地區),然後沿著兩個主要方向擴散—沿西北方向的森林和河流系統進入亞洲西北部;沿南和西南方向進入東南亞及印度次大陸。
《說文解字》輯錄:「虎,山獸之君。」其性兇猛,行動迅捷,處於所屬食物鏈中的最頂端,在自然界中鮮有天敵。具領域行為,棲居於森林、灌木和野草叢生的地帶,以大中型食草動物為食,亦會捕食其他的食肉動物。毛色黃棕,背部和體側橫列黑色狀斑紋,斑紋延伸至前額,中間常見串接,極似「王」字,故有「叢林之王」之美稱。
鋒利如刀的虎爪和犬齒,還有條鋼管般的尾巴,勇猛、威嚴的形象於歷紀餘跡中打下凜畏的烙印。虎的圖騰崇拜早見於新石器時期黃河流域中游的仰韶文化、石家河文化,春秋、戰國時期更遞嬗為武力之代稱,採銅制的「虎符」作為中央發給地方官員或駐軍將領的調兵憑證。
兔形器
哺乳動物,長耳,上唇縱分,簇狀短尾,後腿較前肢強健,擅於跳躍、奔跑。雌兔成長到八個月大時即具生產能力,懷孕三十天後,每胎可產小兔三至十隻,一年可產數次。其豐腴的軀幹與絕佳的繁殖能力,成為原始先民嚮往生命衍續的母性代身之一。兔的經濟價值頗甚,毛供紡織,皮可製衣,亦是美味的肉食來源。
月中有兔的傳說,始於春秋時期。戰國‧屈原《楚辭‧天問》有云:「夜光何德,死則又育?厥利維何,而顧菟在腹。」兔性溫馴,屬夜行動物;通體圓絨,毛色皎潔,恰似月華;兔口有缺,正似月虧,成為月神崇拜的象徵。河南鄭州出土的西漢晚期畫像磚《東王公乘龍》出現了玉兔搗藥的形象,如實反映了神話流傳的概況。
牛形器
哺乳動物,草食反芻家畜,眼稍突,口方大,鼻鏡圓張,角向後彎曲成半月狀,外軀粗壯。汗腺不甚發達,體溫調節能力差,喜浸浴水中,藉以散熱;或泥潭打滾,以避免蚊虻的叮咬。主供役用,挽重力強,可達體重的兩倍以上,頗適耕作、曳車。趾端有蹄,耐浸泡,步踏穩重,能在泥漿中緩走自若。乳供飲,肉能食,角可工飾。
《山海經‧海內經》:「稷之孫曰叔均,是始作牛耕。」亞洲水牛約於西元前四千年被馴化,性溫順,易調教,以耐勞著稱。作為耕稼文化中最典型的勞力動物,屢屢成為農人感懷的對象。春秋時期,中國邁入鐵器時代,鐵器農具的出現令牛耕技術取得重大的革易。西漢‧司馬遷《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冉耕,字伯牛。」「司馬耕,字子牛。」牛與耕相比,用作人名,證說使牛耕田已經是時人所習常見慣的事狀。
鹿形器
呈溫馴跪臥狀或靈動奔跑狀,雙面均以陰線淺雕出鹿之臣字目和鼻、口。長角分枝,伸頸前望,圓目張耳,短尾蹄足,通體圓碩。為北方草原圖騰崇拜或泛靈信仰之體現。早在三千年前的西周,皇家獵苑業已半人工馴養麋鹿,但肇因於自然氣候變化及人類過度獵殺,時至東漢末年就近乎絕種,鹿形器亦日漸式微。
鹿科動物是哺乳類中最富經濟價值的種類,有著極高的藥用價值。中國歷代醫家甚至認為:鹿為仙獸純陽多壽之物,全身皆益於人。又肉可食用,皮可製革,角可供作裝飾,其充滿活力的形象深植於遊牧民族的記憶,衍變成雄健祥瑞、驅除邪祟的表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