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及泰北華文教育 | 誠品線上

泰國及泰北華文教育

作者 黃通鎰; 財團法人興華文化交流發展基金會/ 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 策劃主編
出版社 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商品描述 泰國及泰北華文教育:皇室公主詩琳通對華文的推廣與重視,大大地改變了泰國人看待華文的態度。泰國政府從善如流,將華文納入主流的教育體制之中,引發全民學習的風潮。回溯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皇室公主詩琳通對華文的推廣與重視,大大地改變了泰國人看待華文的態度。 泰國政府從善如流,將華文納入主流的教育體制之中,引發全民學習的風潮。 回溯泰國華僑教育百餘年來的篳路藍縷,面臨各種危機,華僑不惜冒生命危險,周旋於複雜的政治局勢中,為華文教育的延續與發展爭取存續空間。泰國在東南亞國家是僅次於印尼的第二大經濟體,是華僑、華裔人口最多的國家,在每年數千萬的觀光客中,有80%來自中國大陸、港澳、臺灣、新加坡等地,華文順勢成為實用且必備的語言工具,受到泰國政府的重視。 九○年代以後,泰國政府對華文教育逐步鬆綁,迎來了華文教育發展的生機。泰北難民村的華文學校擇地另建校舍,並得到臺灣民間社團、宗教界的財力支援及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的輔導,有大批在臺灣退休的教師、校長,遠赴泰北擔任志工教師,協助推展華文教育,促使華文教育快速發展,教育品質相對提高。凡走過必留下痕跡,興華文化交流發展基金會希望把所有僑教經驗順利完整的傳承,期盼能鑑記僑教發展的全球軌跡。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黃通鎰 著;財團法人興華文化交流發展基金會、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 策劃主編黃通鎰1944年生於中國雲南省騰衝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理學院化學系畢業,化學研究所進修。經歷: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兼組長、緬甸密支那育成高中校長、大陸江蘇昆山臺商子女學校校長、泰國泰北建華綜合高級中學校長、泰北雲南同鄉會顧問、臺北市雲南同鄉會雲南文獻主編、中華民國緬甸歸僑協會常務理事&副理事長。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百年華教的回顧與前瞻──出版華教叢書序言】/陳士魁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 何以要重視華僑教育? 第二節 國民政府的華僑教育 第三節 中共政府的華僑教育 附論 中共設孔子學院推展華文教育 結語 【第二章】泰國簡介 第一節 自然景觀與經濟 第二節 泰國簡史與政體 第三節 國王(大帝)對泰國的貢獻 第四節 泰國文化與宗教 【第三章】泰國華僑教育 第一節 華人移民泰國簡史 第二節 泰國華僑教育的萌芽與成長 第三節 泰國華僑教育與學校的興衰 第四節 振興泰國華文教育專案 【第四章】泰北地區的華文教育 第一節 國軍變流落異域孤軍 第二節 泰北難民村的由來 第三節 發起送炭到泰北翻轉難民村 第四節 泰北難民村的華文教育 第五節 泰北華文教育與其他地區的比較 第六節 泰北華文教育需再提升 【第五章】泰國華文教育的生機與發展 第一節 政府鬆綁華文教育政策 第二節 泰國教授華文的機構 第三節 詩琳通公主效應 第四節 泰國華文教育發展所面臨的問題 【第六章】結語 【後記】 【參考資料】

商品規格

書名 / 泰國及泰北華文教育
作者 / 黃通鎰; 財團法人興華文化交流發展基金會 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 策劃主編
簡介 / 泰國及泰北華文教育:皇室公主詩琳通對華文的推廣與重視,大大地改變了泰國人看待華文的態度。泰國政府從善如流,將華文納入主流的教育體制之中,引發全民學習的風潮。回溯
出版社 / 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ISBN13 / 9789869936873
ISBN10 / 9869936873
EAN / 9789869936873
誠品26碼 / 2682067532007
頁數 / 192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X1CM
級別 / N:無
重量(g) / 272

試閱文字

自序 : 【百年華教的回顧與前瞻──出版華教叢書序言】

  華文教育是華人移民過程中建立起來的一個特殊的族裔語言文化教育體系,華文教育的發展過程也是華人社會一個具有廣泛文化意義的歷史進程。因此,研究華文教育是深入認識華人歷史文化的重要途徑。

  華人在海外辦學的歷史很早,最早有文獻記載的是清康熙二十九年(一六九○年)印尼巴城(巴達維亞,今之雅加達)的明誠書院,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但它與國內的私塾無異。

  真正具有特殊歷史意義的華文教育體系,是在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華僑社會已融入西方教育理念,在一些規模較大的華埠建立了新式學堂,開啟了華文教育的新時代。這些學堂和私塾有明顯的不同,除了傳統的儒學,加入了大量的地理、物理、生物等科學新知,甚至有英語課程。可以日本橫濱的大同學校(一八九八年)、印尼中華會館學堂(一九○一年)、馬來西亞檳城的中華學堂(一九○四年)為代表。我們一般稱的華僑學校,都是現代華文教育的產物。一九○五年清廷廢科舉、興學堂、派留學生,一連串的教育改革,已然落後華僑學校的發展。

  清王朝的最後十年(一九○一年-一九一一年)是現代華僑學校發展的第一波熱潮。東南亞的馬來亞有十餘所,而荷屬東印度各地中華學堂則發展到六十五所;北美的三藩市(大埠)、沙加緬度(二埠)、紐約、芝加哥、波特蘭、西雅圖及加拿大的溫哥華、維多利亞等地先後興建了大清僑民學堂;菲律賓、日本、朝鮮、安南、暹羅、緬甸等國也出現了一批以「中華」冠名的新式學堂。這些華僑學堂大都是在各地華僑會館(或單一族群僑團)的主持下創辦的,是一種有組織的自覺興學。學堂在民國成立後,大都改稱為學校,教學內容上,雖然也注重傳統倫理道德和尊孔思想,但更注重培養子弟適應社會生活所需的各種技能。各地中華學校開設的課程有國文、經濟、歷史、地理、修身、體操等科目,遠遠超出了傳統學塾的教學範圍。

  辛亥革命後的十五年(一九一二年-一九二七年),雖然國內政治不安,但華僑社會仍充滿了迎接新時代的熱忱,展開第二波興學的熱潮。華僑學校逐漸普及於僑胞聚集的各個地區,包括城市和鄉村。北京的北洋政府也協助僑社興學,這段時期部分地區僑社組成了僑教組織,有系統的籌募經費、改善僑校的基礎設施,協調共同的課程等,是華文教育系統化發展時期。

  民國十六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到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期間(一九二七年-一九四○年),是第三波興學的熱潮,也是華僑學校僑教化的重要時期。這段時間,僑社普設華僑小學,更重要的是華僑中學日漸增多,僑教組織更加制度化。南京國民政府非常重視僑務,加強對華僑教育的管理。民國十七年(一九二八年)六月在大學院特設「華僑教育委員會」專門管理華僑教育事宜,制定《華僑學校立案條例》、《華僑小學暫行條例》、《華僑補習學校暫行條例》、《駐外華僑勸學員章程》、《華僑視學員章程》等法令,進一步規範了華僑教育的管理。次年(一九二九年)十一月,國民黨中央訓練部在國立暨南大學組織召開了第一次南洋華僑教育會議,通過了《華僑教育會議宣言》和二十五項決議案,各地僑校的管理者在會議中交流了華僑教育經驗,針對華僑教育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意見。教育部成立了「華僑教育設計委員會」,作為辦理華僑教育的諮詢機構,負責擬定改進華僑教育方案、調查華僑教育情況、計畫華僑教育經費及其它有關事項。民國二十年(一九三一年)秋,僑務委員會成立,下設僑民教育處,主管華僑教育的調查、立案、監督、指導等工作。在教育部和僑務委員會的聯合指導,以及各地僑教組織配合的共同努力下,華僑教育日趨完善,成為獨步全球的「僑民教育體系」。

  華僑教育在母國政府的輔導下發展成僑民教育體系,有幾個重要規範:一、華僑學校使用國內統一的教材;二、課程標準化;三、國語教學的普及;四、校長從母國派任。從文化意義上而言,強化了海外華人的「華人性」(Chineseness),具體而言是:促成了各地華僑社會的橫向聯繫與一體化,提升了華人認同祖國的民族主義。伴隨著日本侵華日亟,也為動員華僑抗日打下了基礎。但也引發了一些負面效應,使得僑居地政府的警惕和不安,除了頒佈各種法令限制華僑學校教學以外,或開設學校,吸引華僑子弟入學;或以津貼華僑學校控制辦學方向,同化、分化雙管齊下。也為戰後居住國獨立後全面限制華教的政策埋下了伏筆。

  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東南亞的華僑學校一度停擺了三年多(一九四二年-一九四五年),許多僑校被日本軍隊刻意佔用和破壞。日本戰敗投降,退出東南亞各國,中國國際地位提升,華僑社會展開了大規模的復校運動,並籌辦新學校。戰後二十年(一九四五年-一九六五年)是華僑教育的第四波熱潮,也是最高峰時期。然而,好景不長,由於國際冷戰,東南亞各國獨立,中國內戰以至分裂,僑社也分裂。一九六五年之後東南亞的僑民教育盛極而衰,只有馬來亞華社在馬來西亞獨立後因華人人口比例較高,幾位華教領袖如林連玉、沈慕羽等人的努力下,爭取華族的族裔語言受教權,保存了華校的體系,為了避免族群衝突,刻意自稱華族教育,不再以僑教自居。

  在東南亞排華四起,華僑經濟和華僑教育遭受全面打擊之時,一九六七年中國大陸陷入文化大革命的混亂,視僑胞為外國人,把海外關係界定為「反動的政治關係」,僑務全面停頓,僑胞陷入內外交侵的困境。在這個艱困時期,在臺灣的僑務委員會仍努力協助尚存的華校,與大量招收華僑回國升學配合下,為「僑教」保留了出路。也因為戰後的國共內戰,東南亞還發展出兩個特殊的華教體系:一是泰北孤軍子弟的華僑學校,二是緬北臘戌地區的果文學校。此外,北美地區開放移民,大量從臺灣去的留學生為其子弟創造出一種週末上課的中文學校模式,可謂東邊關了一扇門,西邊打開另扇窗。馬來西亞、泰北、緬北的華校,北美的中文學校,僑生回國升學,為一九六○年代之後的華文教育保存了命脈。

  為了適應戰後的政局變化,華僑身份的改變,母語教學為主的僑校體系逐漸轉化為族裔語言教學的華教體系,華校逐漸轉型為開設華語課程的私立(民辦)學校,以華語為教學語言的全日制華校走人歷史。華教體系多元化發展,半日制、混合制、週末制、補習班等紛紛出現,華文教育的三教問題也因此變得複雜。難能可貴也令人欽佩的是,僑社之中仍然有為保持族裔語言文化而努力不懈的華教奮鬥者。

  一九八○年代大陸新移民遍佈全球,華僑社會有了結構性的轉變。中國大陸經濟崛起和全球化的發展,華語熱甚囂塵上,兩岸政府積極投入資源,在高等教育中成立專業,培養華語教學人才。不論是大陸發展的「漢語國際教育」,或臺灣推動的「對外華語教學」,都發現發展了百年的華文教育是中文國際化最重要的基礎。

  華文教育是隨著華人移民發展的,一九九○年代以後華文學校的模式和華文教育的內容,是以週末制中文學校為主流。二十一世紀華文教育的發展,則取決於華人新移民與居住國的主流教育體系互動下,將採取什麼樣的家庭語言政策(family language policy)為主。大陸和臺灣也都可以發揮影響力,大陸的整體國力將影響華語的國際地位、其對外關係會影響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臺灣的僑生升學制度(包括海青班)、海外臺灣學校的經營,也會為華文教育的永續經營提供寶貴的經驗。近年東南亞的華語成人補習班、三語學校和(有華語部的)國際學校發展;美國華人經營的課後班(after school),主流學校從二○○六年快速增加的沉浸式中文學校,是幾個重要的新趨勢。他們透露的訊息是:華文教育國際化、在地化勢所必然;華語的工具性增加,文化性淡出。

  興華文教基金會在董鵬程先生主持時,就計畫出版系列研究華文教育的書籍,可惜壯志未酬。新董事會為完成其心願,邀集多位長期從事僑教的學者參與撰寫各地僑校的發展,期能保存華文教育的歷史,彰顯華人在海外傳承中華文化的偉大情懷。並鼓勵對華文教育深入研究,對華文教育的未來能有所啟發。

  僑教向來為僑務的核心工作,本人從臺北市政府到僑委會服務的期間,就全力投入第二處的僑教工作,足跡踏遍海外僑區,也推動包括緬甸、泰北的師培專案,臺商子弟教育即臺北學校的籌建,全球華文網路教育中心的建構,為九○年代僑教數位化鋪設人才培育、學術研究及電腦軟硬體設備的基礎工程,期間本人廣泛接觸第一線以復興中華為己任的僑教領袖和僑校教師,深感僑教工程的重要和所有投注心力的參與者的偉大,這也是後來有機會回會擔任委員長後,特別延攬華語文專家擔任副委員長以及在最短時間內編印《學華語向前走》這套教材,希望為僑教奠定更紮穩基礎的努力。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是希望把所有僑教經驗都能順利完整的傳承,也期盼能鑑記僑教發展的全球軌跡。本人也要藉此套叢書的出版,向所有僑教前輩先進致敬,也要鼓勵更多的年輕新生社群一棒接一棒的努力下去,永續發展興華大業。本套叢書的出版要感謝基金會所有董事監事的全力支持,任弘兄和良民兄的協助,以及熱心人士的贊助,期望我們可以共同維護、傳承僑教的火苗。

──興華文化教育發展基金會董事長 陳士魁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 何以要重視華僑教育?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國,世界總人口約七十億,大陸與港澳臺已近十五億,分佈在海外的華僑、華裔已逾六千萬,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強。中華民族人口眾多,實是地大物博,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民族不斷融合、壯大;根深蒂固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多子多孫多福氣的觀念。而支撐中華民族歷久彌新的凝聚力量則是博大精深,有容乃大的中華文化及民族精神教育。「華僑」一詞,其實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即廣義指「海外華民」。其身分雖有華僑、華人、華裔之別,但都屬炎黃子孫,身上都流淌著華夏祖先遺傳下來的血液。雖散居世界各地,遠離祖國,有的已融入居住國,但因有中華文化的凝聚力,都眷戀故鄉,有著深厚的鄉土情懷,並發展成強列的愛國情操及愛國行動。

  華僑以廣東、福建兩省人為主,其原因是粵、閩生產不足自給,糧食嚴重缺少,早在清朝米糧已賴越南、緬甸、暹羅輸入,人民為了生存只好冒險往海外謀生。但這兩省的建設比其他省份是進步的,像公共事業如電燈、電話、馬路、汽車、輪船、自來水、住宅等,都是靠省民自己投資興辦。經費哪裡來?一切的建設力量都是靠華僑的「僑匯」。所以有人說:「如果沒有華僑,不但沒有建設的力量,連吃飽飯都是問題。更有人譬喻,華僑是乳牛,一大群放在海外的牧場,吃飽後回家鄉餵養了親人」。粵、閩兩省的教育相對於其他大部分省份是發達的,以各級私立學校比公立學校多就是證明。且私校學校建築物美侖美奐,設備齊全,師資陣容堅強,其教育經費都是來自華僑。

  滿清末年,政治腐敗,國家貧弱,列強侵略,國家淪為次殖民地。孫中山先生奮起倡導國民革命救中國,從興中會始,就靠華僑支持,歷經十次失敗,終推翻滿清建立民國。所以中山先生稱:「華僑是革命之母」,絕不是隨口的恭維,而是根據四十年革命過程中,歷經艱危、失敗,華僑矢志犧牲奉獻,才使革命成功,衷心感謝的實話。

  八年抗戰期間,華僑節衣縮食,對國家捐輸,親身參加抗戰行列,或在海外從事敵後工作,與日寇周旋,犧牲性命,甚至傾家蕩產,終使抗戰贏得勝利,國家地位提升,列入五強之一,華僑功不可沒。

  近百年來,國家每有天災,華僑捐資出力,支持政府,度過艱難,使同胞解困。尤其對祖國的重大民生建設,如建學校、蓋醫院、造橋樑、修道路、更是不遺餘力支持,貢獻智慧心力,令國人敬佩。

  華僑以實力襄助居住國各項建設,發展經濟,以友誼、情義贏得居住國政府對祖國的邦誼,扮演民間大使的角色。尤其將中華王道文化,道家「天人合一、法天則地、塵視六合」的哲學思想,儒家「忠恕、四維、八德」的教育精神,弘揚海外,厥功至偉。

  由以上綜觀,華僑的愛國情操及愛國行動可概括為:革命建國、抗戰救國、愛心護國、投資興國四大功績。

  然而,時至近兩世紀,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畸形的發展,經濟危機加劇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利益衝突矛盾,導致第一、二兩次世界大戰。戰後,各國民族意識昂揚,迫使帝國主義的統治面臨了清算時期,被殖民地,民族覺醒,紛紛發動民族自決,要求獨立。當新國家的出現,受害的雖是原帝國殖民主,但連帶受傷的則是華僑的生命財產,真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這種事故的產生自有其歷史背景:

  一、帝國主義國家對殖民地的統治均採取「分而治之」的策略,要殖民地的官吏向原住民宣傳,「華僑為搾取者,是殖民主的支持者」,埋下離間原住民與華僑感情的種籽,其主要目的是移轉原住民對殖民統治階級的不滿心理。

  二、一般而言,原住民程度低淺,知識水準不高,生活相對貧苦,在獨立建國的群眾運動中,受到有心人的蠱惑,有乘機發財的念頭,華僑散居各地,經濟比較富裕,自然最易光顧。

  三、有別有用心的政客,故意歪曲事實,製造種族矛盾,以排華政策取悅群眾,實則以政治手段,掠奪華僑財產,使其傾家蕩產,甚至犧牲性命。

  四、華僑中因家境富裕,難免有財大氣粗,出現紈絝子弟,引起原住民不滿或眼紅,一旦有報復機會絕不會放過。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書介紹華人移民泰國簡史及華文教育的萌芽與發展,記錄泰北難民村得到臺灣民間社團、宗教界的財力支援及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的輔導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