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膽小鬼
作者 | 黃本蕊 |
---|---|
出版社 | 知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誰是膽小鬼:一個引發道德思考的小事件,一場關於同儕壓力v.s.自我認同的內心風暴「該不該做呢?」孩子擁有決定的力量!知名角色兔子尼尼(Nini)創作者、國際藝術家黃本蕊 |
作者 | 黃本蕊 |
---|---|
出版社 | 知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誰是膽小鬼:一個引發道德思考的小事件,一場關於同儕壓力v.s.自我認同的內心風暴「該不該做呢?」孩子擁有決定的力量!知名角色兔子尼尼(Nini)創作者、國際藝術家黃本蕊 |
內容簡介 一個引發道德思考的小事件, 一場關於同儕壓力v.s.自我認同的內心風暴 「該不該做呢?」孩子擁有決定的力量! 知名角色兔子尼尼(Nini)創作者、國際藝術家黃本蕊,最具代表性的繪本! 佩佩要小非從水果攤「拿」一顆桃子,否則她就是「膽小鬼」! 不去偷拿桃子的小非是膽小鬼嗎? 《誰是膽小鬼》寫作緣起為作者的兒子的真實經驗,在本書中被轉化為小女孩「小非」和兩個朋友的互動。 當小非被佩佩慫恿去偷一顆桃子,如果不去偷就被認為是「膽小鬼」,小非應該如何應對?要為了證明自己不是膽小鬼而去偷嗎?但偷竊是不對的呀⋯⋯這是一個關於「同儕壓力」與「自我認同」的故事,看到最後你會發現,小非做了最適合自己的決定。 【本書關鍵字】:同儕壓力、自我認同、兒童情緒、品格教育 本書特色: 1.知名國際藝術家黃本蕊,以孩子的真實生活經驗為靈感,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文圖全創作繪本 2.本書以一個同儕間的突發事件刺激孩子的思考,議題包含:人際關係、自我價值、品德教育、兒童情緒⋯⋯等,不僅適合親子共讀,也適合課堂討論。
作者介紹 黃本蕊黃本蕊 (Benrei Huang)1959年生於台灣台北,畢業於師大美術系與美國紐約視覺藝術學院。旅美從事童書插畫工作二十多年,作品在美國獲高度評價。她將自身經年累月的人生體悟和繪畫經驗沉澱,自2012年開始創作以「兔子尼尼」爲主題的系列創作,作品靈動細膩的氣息打動了衆人的心。黃本蕊在台灣愛米粒出版的圖畫書有《誰是膽小鬼》、《夏夜》、《水果們的晚會》。另著有《插畫散步》及最新圖文創作《來自雲間的尼尼》(大田出版)。網站:https: www.benreihuang.com
書名 / | 誰是膽小鬼 |
---|---|
作者 / | 黃本蕊 |
簡介 / | 誰是膽小鬼:一個引發道德思考的小事件,一場關於同儕壓力v.s.自我認同的內心風暴「該不該做呢?」孩子擁有決定的力量!知名角色兔子尼尼(Nini)創作者、國際藝術家黃本蕊 |
出版社 / | 知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9991766 |
ISBN10 / | 9869991769 |
EAN / | 9789869991766 |
誠品26碼 / | 2682012900004 |
頁數 / | 32 |
注音版 / | 有 |
裝訂 / | H:精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9X21X0.9CM |
級別 / | N:無 |
自序 : 多年前,長達二十年間,我一直從事著童書的插畫工作。當時我有一位長期合作的經紀人和幾個不定期合作的出版社。曾經認為自己已在做一份相當美好的工作了,應該就這麼走下去吧。殊不知何時,哪裡來的心理上的不滿足感冉冉上升,且隨著日子過去益發強烈起來。直到有一天,我的經紀人宣布她要退休了!正確的說,是她要從這份工作退休,因為長年為人作嫁的工作讓她突然好懷念過去曾經擁有過的畫家夢。因此她決定,要開始另一份工作,就是成為一個全職創作者。
她為了圓夢而勇敢割捨既有的事業,間接也讓我不禁心裡癢癢的,好像也有一股蠢蠢欲動的勢力在準備造反。現在回想起來,其實就是相同的不滿足感在吶喊。長年為他人的故事畫插畫,不管喜歡、不喜歡,這就是工作,但是這份心中缺憾卻日益坐大。
《誰是膽小鬼》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中,想嘗試創作屬於自己的故事的心情下而產生的作品。故事的主人翁確有其人,這故事也是根據他的親身經驗而寫;只不過在真實生活中,主人翁是「他」,而不是「她」——這是兒子小時候跟表姐去逛農夫市集時發生的真實故事。記得那天兒子回家後,很興奮的跟我敘述故事經過時,我這個做媽媽的差點嚇翻過去,當然更免不了心生佩服。心想:「當時你的母親隻身來到紐約,人生地不熟,靠的就是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勇氣,才能在這塊土地上生根茁壯。原來你繼承了我的好基因啊!」
《誰是膽小鬼》是我自寫自畫的第一個故事,原本期待會有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但是兒子成長太快,媽媽我來不及在如同乘坐雲霄飛車般的教養經驗中轉換成故事,所以就先以此故事如實呈現給大家。在插畫方面,也擺脫過去一貫的創作媒材,嘗試全新的拼貼技法並與蠟筆等材質結合,製造出看似隨性,甚至相當粗糙的拼貼風格,十分自由,個人也相當喜愛。
最佳賣點 : 這是一個關於「同儕壓力」與「自我認同」的故事